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这些野马是被强行阉割的,战马是较为聪明的一种动物,就因为这样,它们对人类是很仇恨的。

    对江东兵可是又踢又咬的,那个场面是非常的混乱。

    韩当那边已经交上手了,太史慈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太史慈只带着极少部分的骑兵冲了过去,当初的太史慈敢一人冲敌营。

    现在也是一样的,更何况现在他身边还有一些人。

    至于那些剩余的骑兵,能过来也只会过来,实在过不来的也会保住战马,这是太史慈的底线,也是江东的底线,这一点太史慈还是知道的。

    赵云一身银盔银甲,太史慈也是一样的,二人在战场上都是那么显眼,太史慈的支援也让江东兵恢复了士气,太史慈更是对上了赵云,这个太史慈一直想要对上的将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 悲催的刘备

    太史慈本身就是好战的,要不然当初也就不会对孙策一见如故了,交过手之后就成为知己好友,任凭孙策驱使,只不过江东的猛将太少了。

    而且大多还是水军将领,就连周泰蒋钦等人都是这样的。

    在水上太史慈不行,在陆地上他们不行,怎么切磋也没有什么意思。

    白马义从在北方的名声很大,太史慈在辽东生活了好几年,自然羡慕白马义从的威名,赵云就是出身于此,太史慈就想看看白马义从到底有多厉害。

    赵云的骑兵,就是按照白马义从的方式训练出来的。

    只不过就是兵卒上差了一点,要成为白马义从的最低标准就是百夫长,刘备这边可没有那么奢侈,最多也就是什长伍长之流。

    一直精锐由不得任何马虎,就像高顺的陷阵营一样,宁缺毋滥。

    可是刘备的情况,赵云也不得不将就。

    但赵云还是很固执的,就是坚决不用外族人,赵云其实也受了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影响,虽然公孙瓒并不重视赵云,但是赵云却对公孙瓒没有任何怨念。

    所以赵云和马超之间也是很少往来的,谁让马超身上有羌人的血。

    马超也清楚,所以马超也很少跟赵云接触。

    不过赵云的骑兵还是有白马义从的几分样子的,神似而形不似,能做到这一点赵云已经尽力了,这也就是赵云,其他人根本就做不到。

    哪怕是几分样子,白马义从照样是当世顶尖的骑兵。

    对付江东兵,没有怎么经历过骑兵的菜鸟,那就是屠杀。

    虽然太史慈挡住了赵云,但是其他的骑兵却压着江东兵打,太史慈本打算斩杀赵云擒贼擒王,重挫敌军士气,但是一交手太史慈就明白。

    自己不被阵斩都是运气,其他的就别说了。

    赵云的枪非常的快,而且招招都是攻打太史慈的弱点。

    有些弱点,连太史慈自己都不知道,但是逃不过赵云的眼睛,这一点就非常可怕了,赵云就是战场上的杀手,除非遇到像太史慈这样,勉强能招架之人。

    其他将领上来,绝对不是三合之敌,真是厉害。

    韩当也发现太史慈这边的不对劲,二人交战韩当都插不了手,所以韩当只能用箭矢攻击,而且射的还是赵云的战马。

    韩当知道自己伤不了赵云,难道他还伤不了一匹马吗?

    韩当是辽西人,一出生就跟战马打交道,韩当还不信这个邪了。

    可惜韩当的运道太不好了,赵云的战马可是童渊送的,当时神驹不下于赤兔,还真不是韩当想射就能射中的,他还真的信这个邪。

    当然韩当不是完全都没有用,神驹能躲避箭矢,但是自然会打乱赵云。

    可以说太史慈韩当合在一起,才跟赵云打成平手。

    再加上太史慈后续的骑兵也慢慢上来了,赵云也失去了最佳的机会,诸葛亮重用赵云还有一个原因的就是,赵云谨慎懂得审时度势。

    不像马超那样只会猛打猛冲,这个时候赵云会选择退兵。

    江东兵准备充足,在加上江东兵后方卷起的烟土,让赵云认为有大军增援,无可乘之机。

    其实那些完全就是混乱的骑兵阵型造成的,赵云带兵退走,太史慈和韩当也松了一口气,放松了警惕,可是赵云回身突然射了一箭。

    箭矢直向韩当而来,赵云枪剑双绝,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射箭,赵云可是全才,射箭也是很犀利的。

    韩当没有防备躲闪不及,箭矢进入他的咽喉。

    韩当握住箭杆倒了下去,赵云一生最珍视的东西有两件,一个就是手中的龙胆亮银枪,一个就是胯下的战马,韩当想伤害赵云的战马,那就是找死了。

    赵云可不会放过他,一箭射出赵云才满意的离开。

    赵云看都没看,就知道韩当必死武艺,韩当巅峰之时也不过是二流将领,更何况是现在,根本躲不掉这一箭。

    太史慈也是乐极生悲了,他没想到韩当会死在这里,最后太史慈只能带着韩当回去,太史慈没有冲动,周瑜还在等着他呢?

    孙权的确跟刘备曹操这些诸侯都不同。

    他不会领兵作战,更不会出现在战场之上,只会在背后总揽全局,这也是孙权为什么忌惮周瑜,却没有罢免他的原因。

    因为离开了周瑜,孙权根本就无法带兵。

    虽然韩当死了,但是战马总算是都收到手了,这是不幸中的大幸,韩当一死更是激励了江东军的士气,周瑜可是很想把握这次机会。

    只不过还是那些野马,拖了后腿。

    现在这些新进的骑兵,根本就不能上战场,张翔自己都不知道,当初自己随意的一个决定,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给周瑜一个这样的难题。

    士气可鼓不可泄,这要是在待一段时间,那就什么都晚了。

    反正曹军是盟友,周瑜索性就像曹军求救。

    曹仁可不想帮周瑜的忙,但是周瑜的要求却不为过,只是要一些军中的马夫和马奴而已,曹军之中那些骑兵是宝贝,但是那些马夫和马奴并不是。

    最后曹仁还是给了周瑜一些马奴,这些马奴常年跟战马生活在一起。

    自然有他们的办法,也加快了战马被驯服的时间,周瑜到是非常会借力。

    而且还是一边进军一边训练骑兵,一路上浩浩荡荡,这种现象就是这些新进的骑兵所为,训练战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个字跑。

    让骑兵骑着战马跑,跑多了战马也就听话。

    至于一些细节上的规矩,现在就没那么重要了,骑兵真的是围着江东的兵的营地跑,斥候基本上都用不到了。

    江东兵这次发兵在预料之内,却不合情理,刘备更是接受不了,刘备的一生都是这样渡过的,每当他有所成就的时候,都会有人来抢。

    而且大多还是他的盟友,这就像是诅咒伴随着刘备。

    刘备也打算跟江东决一死战了,刘备本以为趁着曹张大战,可以收复荆北,一切都被孙权打乱了,荆南刘备是不能在失去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章 看透

    周瑜长驱直入终于见到了刘备,曾经的盟友,如今的死敌,北方中原已成定局,南方也该分出身负了,南方已经容不下两个诸侯了。

    就算哪一方得到剩余的南方之地,都未必能与曹操张翔争锋。

    但是为了那一丝的机会,江东和刘备都在拼一把,“皇叔,一山不容二虎,还是放弃抵抗吧!”

    刘备:“江东孙家,也是历代出豪杰,没想到换成了孙权,却做出如此厚颜无耻之事,想要荆南你周瑜有本事就来取。”

    “看来皇叔是信心满满啊!可是皇叔别忘了,江东孙家可是以荆南起家的。”

    “孙家以荆南长沙起家并没有错,但不是孙家人没有来,至于你周瑜周公瑾,这些年到处作战,威慑荆州,好像名声并不怎么样吧!”刘备也知道孙权跟周瑜之间的矛盾,这对一些有心人来说并不是一个秘密

    周瑜:“那就拭目以待吧!”

    江东兵攻打长沙城,孙坚手下的四大家将,虽然祖茂韩当以死,可是程昱黄盖还活着,他们都在江东军中,他们对长沙城不能再熟悉了。

    他们曾经都是城门的将领,近年来刘备也在不断征战。

    根本就没有时间修缮城池,此时的长沙城还是与以前一样,并没有变化。

    黄盖程普二将闭着眼睛,都能在城上行走,说来也是天要亡刘备,程普在长沙的时候就是北门的守将,而黄盖是西门的守将。

    周瑜率领的江东兵,正对着的就是北方。

    周瑜直接兵分两路,以程普黄盖为将,分攻两门,而周瑜也坐镇后方,一直在观察北门的动向,刘备也只在乎周瑜的帅旗。

    江东帅旗没有移动,刘备也没有移动。

    刘备把西门的守卫交给了魏延,马超和赵云都是骑将,根本就不适合守城,关羽守南门,南门虽然没有发生战事,但是南门却是刘备的后路。

    自然要留给可以信任的人驻守,关羽是不二人选。

    赵云到是不在乎,但是马超却是非常在乎,他是骑将没错,但是他曾经好歹也是一方之主,手下有不少城池,守城马超不是没做过。

    而且马超当时守的还是张翔的大军。

    马超现在有点爹不疼娘不爱的感觉,混得连新进的魏延都不如,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不看好马超。

    不是马超的能力不行,而是马超太过桀骜不驯了,二人都没有把握驯服这头西凉烈马,最重要的是马超从来都没有忘了他曾经是西凉之主。

    并且一直仅仅掌握手下的骑兵,从副将到校尉都是马超从西凉带出来的人。

    水泼不进针扎不透,刘备曾经也派过人过去,结果直接受到的排挤,成为了小兵。

    虽然其中有一些误会,但是以马超的脾气也不会解释,这个误会就越来越深了,直到现在想解释都解释不清楚,也没有那个时间去解释。

    北城门上有马超赵云两位绝世猛将,可以说是大材小用了。

    这个汉末恐怕也只有刘备这么奢侈,空有宝山却无法真正运用他们的能力。

    如果赵云马超在张翔的手上,早就成为了战场上杀神一般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和张翔会合力对付刘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嫉妒。

    二人都占有了很大的地盘,但是顶尖的人才,却都跑到了刘备那里。

    这个他们可接受不了,刘备他做过什么,哭哭啼啼假仁假义,张翔二人自问比刘备付出的要多的多。

    江东兵看似在猛攻北方,但实则是猛攻西门,北门这边除了程普,也就是周瑜了,而西门那边却聚集了江东大量的猛将。

    黄盖、吕蒙、潘璋、凌统等人都在西门,周瑜认为对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魏延足够了。

    魏延靠的不只是自己的武勇,还有其手下的兵卒。

    刘备之所以敢让魏延独守一门,就是因为魏延手下的兵卒,那就是魏武卒,魏延自夸自己可以训练魏武卒,刘备就让他试试。

    结果还真的是有模有样的,堪称精锐。

    也不知道是不是吴起手下的那种魏武卒,但的确很有用。

    魏延的魏武卒,各个都悍不畏死,只知道勇往直前,但又不是重步兵,很像是介于陷阵营和先登死士之间的一种兵种。

    硬生生的顶住了江东猛将的轮番进攻,魏延的功利心是很重的,他不会像刘备求援,否则他这段时间的努力那就全都白费了。

    魏延只让手下士卒拼命死扛,西城门早就已经血流成河了。

    当日落黄昏之后,刘备才知道西城门的情况,暗叹一声,“好险。”

    刘备马上带人巡视西城门,看见城头上布满伤兵,战场还没有打扫干净,很多士卒还在其中穿插补刀,把死去的尸体都扔到了外面。

    刘备还注意到,连己方的士卒魏延都命令扔了下去。

    “住手,你们在干什么?这是谁的命令。”

    魏延上去,“主公,你怎么来了,西城门这里有属下镇守,绝不会有失。”

    “魏延你贪功不求援,吾可以不管,但你怎么可以对同袍下手?”不管刘备是不是假仁假义,但是装了这么长的时间,跟真仁义也没什么区别。

    魏延可是早就准备好了应对之策,“主公,城内可容不下这些尸体,开春之后容易引发疫病,还是扔出去为好,而且属下并没有贪功,派出了求援的人,但死在路上。”

    “扔出去就不能引发疫病了,这些同袍还是在长沙城下。”

    “可是江东兵不会坐视不管的,只要江东兵想攻城,就必然会收拾士卒遗体,他们会处理的。”

    刘备最欣赏魏延的就是这种无情,视人命如草芥,刘备想做却不能做的,都被魏延做了,“那也不可以,让这些兄弟入土为安吧!”

    刘备离开了西城,而魏延还是我行我素,该扔还得扔,人都死了不用麻烦。

    魏延也清楚刘备不会怪罪,要怪罪早就怪罪了,也不会只是训斥几句,所以魏延才这么有恃无恐,他已经看透了刘备。(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有愧江东

    也许是志同道合,也许臭味相投,魏延和刘备在某些方面很像,刘备表现仁义为了收买人心,魏延表现冷血为了震慑手下士卒。

    魏延虽然是新进将领,但是比起有些老将还要能得到刘备的信任。

    就是魏延能把握好这个度,可惜魏延把握不好诸葛亮的度,所以最后他才会玩砸了。

    在历史上诸葛亮不是没有给过魏延机会,只是魏延没有珍惜罢了,当初诸葛亮也觉得魏延的能力的确可以担当大任,可惜有点好大喜功。

    当时的阿斗,是驾驭不了魏延的。

    所以诸葛亮才闹出了七星灯续命这一说,诸葛亮是汉末最聪明的人之一,怎么会信任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难道会不懂得命数由天定吗?

    就是为了试探魏延,诸葛亮一死,就没有人可以降服魏延了。

    可惜魏延已经等不及了,所以才会擅自闯营帐,吹熄了续命灯,这也让诸葛亮下了决心杀掉魏延,如果让魏延得权,当时的蜀汉更不会长久。

    魏延真是太自视甚高了,才有了那样的下场。

    刘备也看出了一些端疑,所以就把陈到派到了西城,协助魏延,陈到一直都是那样名声不显,但是他手下的白耳精兵,可是刘备真正的精锐。

    魏延也不会抵触陈到,陈到是那种永远都不会得罪人的性格。

    江东兵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周瑜也放弃了西门,分散实力,还不如猛攻一门,围三缺一,对于刘备这样的诸侯完全是没有用的。

    不过是落人笑柄而已,周瑜可不会这么做。

    可是刘备这边就不同了,周瑜可以兵合一处,但是刘备就不可以,最多也就是把陈到召回,其他的却不能乱动,周瑜用兵多变。

    一旦声东击西,刘备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久守必失,只有打不垮的军队,没有攻不破的城池,这一点刘备非常清楚,所以才会如此的分散兵力。

    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在这次守城之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步,诸葛连弩不只是连发那么简单,相比于传统的大黄弩,还易于制造。

    而且威力还没有减弱太多,真乃守城的利器。

    不光如此诸葛亮还弄出了漫天花雨,诸葛亮受到了张翔火烧野兽的启发,弄出的漫天花雨,而且比张翔弄的精细了很多。

    诸葛亮压根没有见过实物,只能听说就弄出了更好的东西,不愧是汉末少有的发明家。

    漫天花雨的作用就是把火油均匀的撒开,而且不会浪费过多的火油,火油全都倒下城去,是有很大的威慑效果,但是烧完了也就没什么用了。

    刘备手上的火油不多,容不得一丝浪费。

    所以诸葛亮才弄出了漫天花雨,减弱江东兵的进攻锋芒。

    周瑜也是一改往日用计的策略,而是硬碰硬的跟刘备硬拼,一副不拿下城池不退兵的架势,诸葛亮曾经试过,让手下骑兵从其他城门出城,吸引江东分兵。

    但是一点用都没有,周瑜根本就没有分兵的打算。

    周瑜可不会放弃眼前的优势,周瑜知道他现在这种做法,会让军中的伤亡很大,但是一旦用计就很容易让人有机可趁。

    周瑜是不会因小失大的,骑兵从城中离开更好,就说明刘备城中的兵力又少了。

    周瑜采用了日夜不停轮番作战,诸葛亮只能用惊扰之计,袭扰江东兵,让江东兵认为他们的四周到处都是刘备的人,不能让他们放心的攻城。

    所以说晚上的时候,是双方最过吵的时候。

    不管是刘备的一方,还是周瑜的一方都是如此,周瑜从来没有打算过夜袭成功,夜袭攻城这种事情,出现一次都是一种奇迹。

    周瑜可不会指望奇迹这种事,尤其是面对诸葛亮刘备。

    刘备能活到现在何尝不是一种奇迹啊!

    就在双方最关键的时候,张翔帮了江东兵一下,张翔很清楚刘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所以早就准备了后手,一旦江东兵陷入僵局。

    张翔的后手就会启动,在其中其实一直隐藏着一直精兵。

    这支精兵一直都由卢劈带领,卢劈一直都没有回到长安,张翔就是在等着这一天,有朝一日可以派上大用场,张翔这次终于等到了。

    卢劈也是如此,卢劈早就在益州待够了。

    卢劈直接率兵攻打荆南与交州相连之地,这几个县城看似不起眼,但却至关重要,刘备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同时对抗两股势力。

    哪怕只是张翔的一支偏军,但也是致命的。

    江东兵的攻势更加猛烈了,周瑜并没有隐藏任何事,而且还散播了这件事。

    江东墙头草顺风倒的计策已经初见成效了,比周瑜预想的还要好。

    刘备都火烧眉毛了,向诸葛亮问计,诸葛亮只回了一句,“主公,再等等。”

    但却没说在等什么?刘备也没有继续追问,诸葛亮不是想要欲盖弥彰,而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在等什么,越是这种关键的时候,越是急躁下决定,就越会错。

    反而在等等却会出现其他的机会,可是诸葛亮没有得到机会,却让江东兵先看到了机会。

    北城门竟然在这个时候开裂了,江东兵的猛攻还是很有效果的,破城槌每天都在撞击城门,那些士卒的力气也不是白用的。

    而周泰看到这一幕,更是自己动手。

    周泰的力气可不是普通的江东士卒可比,刘备也不在吝啬火油了,拼命的往城门处撒,周泰更是没有退后一步,哪怕是他的脸都被烧破相了。

    周泰不但自己一个人受罪,而且还强逼手下的士卒跟他一起受罪。

    周泰也是水匪出身,自然有匪气,退后者死,最终长沙的城门,在周泰不计代价的情况下,给撞开了,周泰是第一个杀进长沙城的。

    周瑜咬紧牙关说了一个好字,这段时间周瑜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

    整个江东的责任都是他一人承担的,在不拿下长沙城,他都不知道怎么跟江东人交待了,周瑜已经体会出当初霸王项羽为什么执意不回江东,有愧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 刘封送死

    城门口是一片火海,但也挡不住江东兵的脚步了,周瑜这边已经孤注一掷了,向前者生后退者死。

    火海硬是被江东兵的脚步踩出了一条路,身先士卒的就是周泰,周泰真的可以配得上皮糙肉厚这四个大字,不止一次身受重伤。

    如果换做是别人,恐怕早就死在了战场上。

    但是周泰并没有,反而越活越好,从一个不让人看好的水匪头子,变成了现在江东领兵作战的将军。

    此时的周泰半边脸都被烧毁了,他自己都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他以前就喜欢吃这些烤焦的食物,以后恐怕他再也不会吃了。

    从今天开始,周泰有了一个新的名头,那就是鬼面周泰名副其实。

    江东兵的兵力本身就在刘备之上,一旦城门被打开,那就意味着大势已去无法逆转,任何智计都没有用回天乏术。

    周瑜很清楚,荆南四郡,最难拿下的就是长沙郡。

    长沙郡城被攻下,也就意味着长沙郡被攻下,也就意味着荆南四郡也就到了江东的手里,周瑜此次出兵,为了就是这些,至于交州江东从来都没有想过。

    周瑜也不会让刘备活着离开荆南,周瑜认为从刘备离开长沙城那刻开始,就走上了死路。

    顶多也就是苟延馋喘罢了,蹦跶不了几天了。

    刘备不能失去荆南,为了这个目的,刘备也做出了两手准备,一就是死守长沙城,想要周瑜知难而退,双方都清楚张翔曹操不可信。

    二人支持江东,是不会长久的。

    可惜第一手准备,已经破灭了,刘备只能走第二条路,也是刘备最不想走的路。

    就算侥幸成功了,也未必会恢复往日之风光,如果失败了,刘备就真的是一败涂地了,这种方法是诸葛亮想出来的,那就是釜底抽薪。

    也就是柴火从锅底抽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