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翔霸三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昱并没有看见韩遂的大军进城,就更确定了心中的想法,程昱来到张翔的身边:“主公看来我们要防备李傕的同时,还要防备韩遂啊!”

    张翔:“韩遂我从来就没有信任过,韩遂可是背后下手的行家,我可不想步北宫伯玉等人的后尘,但是我们想减少伤亡,就必须利用韩遂的兵马,也许韩遂也想利用我们达到他的目的,所以就看谁更聪明了。”

    程昱:“韩遂连城都不进,看来已经开始防备我们了,而且现在李傕的兵马却失去了踪迹,我们何不先想办法拿掉韩遂,吞并其兵马。”

    张翔:“韩遂手下有八部将,兵力也很雄厚,但是内部争斗却很厉害,与其说韩遂是他们主公,还不如说韩遂是他们的盟主,韩遂如果被拿掉了,他们就失去了控制,想吞其兵马只会更难,甚至会被反戈一击,土生土长的凉州势力并不好控制,所以只能选择借刀杀人。”

    程昱:“有韩遂在这把刀并不好借,如果韩遂不在刀就会碎掉,这的确是个很难的问题,主公我们只有先放出风去,把韩遂绑到我们的战车上。”

    “可以。”程昱马上就退下安排了,并州军一直在城内休整,毕竟经历了三天大战,不过在休整的期间就传出了韩遂张翔联合攻伐雍州大地的消息。

    韩遂这次是百口莫辩了,在这期间张翔也邀请过韩遂进入城中,但韩遂却以各种借口推脱了,显然韩遂也不想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张翔的手上。

    人家不愿意,张翔也不会强求,张翔和韩遂的大军只有一城墙之隔,却老死不相往来,张翔也不想在与李傕开战之前,会引起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此时的李傕也听到了张翔韩遂联合的消息,也很庆幸他早早的退兵了,张翔韩遂的大军合在一起,兵威更盛了,李傕也在收拢各地士卒准备最后的决战。

    所以当张翔大军继续开拔的时候,沿途的各城没有凉州士卒,只有一些雍州本地的人马,他们当然不会招惹张翔,并且非常配合。

    张翔也不会找这些人的麻烦,一旦张翔得到雍州,这些人都是自己治下之民,而且还是很好的兵源,雍州地方的势力张翔只能交好而不能得罪。

    但是偏偏就有人跟张翔过不去,那就是韩遂的兵马,当然韩遂也不是有意的,他现在跟张翔兵合一处,自然不想在小事上得罪张翔。

    因小失大可不是韩遂做的事,韩遂从来都是以小博大的人,跟张翔过不去的是韩遂手下的众将,韩遂统帅兵马从来都是以恩之人。

    因为韩遂的先天不足做不到恩威并重,所以他有很多将领并不听话,凉州军纪涣散,就算是韩遂的兵马也不例外,韩遂看到张翔的做法。

    也猜到了张翔的想法,所以严令手下不许劫掠地方,但是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难改掉,韩遂手下的一些将领士卒还是忍不住,对沿途百姓动手了。

    这样一来两方的矛盾就产生了,张翔肯定不会坐视这种情况不管,要不然等拿下雍州之后,治理起来就难了,所以张翔命令手下包围了这些闹事的西凉士卒。

    不过却没有动手,张翔一直在等待韩遂出面,毕竟这种事韩遂应该给一个解释才对,韩遂也不可能不管这些闹事的士卒,否则他就别想带兵了。

    张翔出手很突然,把这些闹事的士卒都给抓了起来,韩遂听到消息之后马上来找张翔,“张州牧,你擅自扣留我的手下不好吧!”

    张翔:“这里是雍州,我头上顶着一个雍州牧的名头,韩大人的手下在我手底下闹事,你让我怎么做?难道让我真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韩遂:“这个当然不会,我也下过命令,这些士卒祸乱地方也就是违反军纪,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不过我的人我自己会管教,我一定会给州牧大人一个交待的。”

    张翔:“我们是盟友我自然会相信韩大人,你的人我肯定会让你带走的,不过我可否看看你怎么管教自己手下,也让我有个交待。”

    张翔突然爆发的强势,让韩遂明白此事想解决没那么容易,自己如果不给张翔一个满意的交待,肯定会发生更加麻烦的事,“当然可以。”

    张翔让韩遂把人带走了,犯事的人的确不少至少有七八十号人,韩遂私自把百姓召集了起来,在百姓面前亲自处决这些闹事的士卒。

    韩遂本来不是那么打算的,他原来以为这件事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一来双方都有面子,韩遂没想到张翔会抓住此事不放。

    而且咄咄逼人,早知如此韩遂也不会亲自登门丢这个人,让自己一点缓转的余地都没有,如果是自己的手下前来,自己还能有点转机。

    也不会像现在这样里子面子都失,即在张翔面前丢人,也不能给手下一个交待,幸好之前自己提前下过命令,要不然闹事的人更多。

    就真的不好收场了,韩遂来到张翔的面前,“张州牧这样的处置你可满意,如果在不满意在下就真的无话可说了。”张翔可不会在这个时候招惹韩遂。

    步步紧逼只会引来反效果,“我满意不满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本地的百姓满意,不过在我看来韩大人这次下手太重了。”

    韩遂:“凉州士卒的军纪一直很乱,是该整治一下了,这次的确是个机会,所以我才会下手这么重,我们双方大军的行事风格不同,还是先分开吧!”

    张翔:“我们是盟友是同级的关系,韩大人想离开随时都可以,不需要问任何人,因为没有人有这个资格,不过我希望两军最好不要隔得太远。”

    韩遂:“这个自然,李傕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冲出来,我们当然要同仇敌忾了,这个不用州牧大人说,在下也知道该怎么做。”

    韩遂回去之后就带领大军开拔了,在张翔大军三十里之外扎营,这个距离也在张翔接受的范围之内,如果再远张翔也要坐不住了。

    张翔一直想利用韩遂对付李傕的大军,但是离得近两军的矛盾很大,如果提前跟韩遂发生冲突,哭的人就是张翔,有点距离张翔觉得刚刚好。

    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韩遂的大军在怎么闹事,张翔也就不用管了,韩遂手下的闲事张翔还真懒得管,至此之后两方大军齐头并进。

    韩遂张翔二人的大军一分开,一切都变得风平浪静,直到进入了长安城管辖的范围之内,张翔已经得到消息李傕把所有的大军都聚集在长安城内。

    长安不愧是大汉古都,既然能容下这么多的兵马,张翔不止一次看过长安城,但每次看到都会被他的高大所震撼,长安城可以说是一个不能从外部攻克的城池。

    李傕突然死守长安,让张翔也有点无计可施,张翔很清楚李傕在等待什么,一旦袁绍收拾完幽州的残局,肯定会攻打并州,那个时候张翔不退兵都不行了。

    这也是张翔想要快速拿下雍州的原因,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变得更难了,张翔当然想过引蛇出洞,但是无论张翔手下的士卒怎样叫骂都没有任何反应。

    自从张翔到了长安城下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李傕,现在张翔并不知道李傕躲在哪里,但张翔可以肯定李傕比自己过的好多了。

    张翔想的一点都没有错,李傕现在处于宫城之中,享受着董卓收刮的美人,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现在李傕的身边只有贾诩一个人随同。

    贾诩已经对李傕彻底失望了,当李傕选择了死守长安的时候,贾诩就明白城破是早晚的事,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也是凉州大军最擅长的战法。

    久守必失哪怕长安城在高大,也会有陷落的一天,如果不是李傕一直盯着他,此时的贾诩早就跑了,贾诩看似在享受这一切。

    实则一直在等待机会,就在张翔这边陷入僵局的时候,袁绍那边的进展很顺利,袁绍亲自到幽州平乱,可以说袁绍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如果袁绍不想谋取并州,也犯不着亲自出手,袁绍带领大军进入幽州,第一个就先打公孙度,袁熙虽然不是袁绍最重视的儿子。

    但是袁绍也不会看别人动他,更何况是破相这种事,袁绍看见了袁熙的耳朵,第一件事就卸去了鞠义的统兵之权,袁绍觉得袁熙破相鞠义难辞其咎。

    鞠义可以接受一切责罚,但卸去兵权是鞠义不能接受的,鞠义竟然在众人面前反抗袁绍,还说出了袁熙所做的一切,袁熙突然感觉一切都完了。

    但是袁熙很清楚自己一定不能松口,咬死不承认还有一线生机,如果全都承认了自己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父亲,鞠义这是污蔑他在逃脱责罚。”

    听见鞠义的话袁绍当场脸就冷了起来,袁绍手下能人不少,但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人更多,纷纷跳起来替袁熙说话,袁绍可不管鞠义说的那些是真是假。

    鞠义让他失了面子就是不行,袁绍是那种视面子如命的人,袁绍可以不要命,但也不能失去颜面,这也是袁绍身为袁家之子的骄傲。

    袁绍竟然在一气之下斩了鞠义,虽然田丰拼命的反对,但是袁绍已经不是原来的袁绍了,随着地盘的增大袁绍开始慢慢膨胀。

    他原先可以容忍田丰的刚直,现在却不能忍受了,这也就是能同吃苦不能共富贵的体现,袁绍又在气头上,所以又一次把田丰关了起来。

    以前袁绍也关过田丰,但那都不是在战时,战场之上关押田丰这对袁绍来说还是第一次,袁绍这么做就更没有人反对了,就连深受袁绍重视的沮授也不过是叹了一口气而已,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最后鞠义死在了营地之中,鞠义在冀州的威望很高,袁绍手下的袁军大多都是出自冀州,所以未免也有一些兔死狐悲之感,但是就算如此对付一个公孙度也是手到擒来之事。

    袁军攻入辽东,袁绍也感到军中士气不高,所有袁绍命令拿下辽东国可以放纵三日,这下子军中的士气才有所提升,当第一个县城被攻破的时候。

    袁军的士卒享受到放纵的好处,士气暴涨但辽东国的百姓可就惨了,现在的辽东国在袁军的攻伐之下仿佛如炼狱一般水生火热。

    士卒尝到了甜头,就渐渐淡忘了鞠义,毕竟他们还要生活,鞠义也不是并不可少的人,袁军士气恢复一路上攻城掠地势如破足。

    这也给了袁绍信心,让他觉得田丰并不是必不可少,公孙度也在不断的后撤,其实当袁绍的大军进入幽州之后,公孙度就在着手准备后路。

    在海上有一个岛屿,公孙度早就把家眷转移到了岛上,但是公孙度在辽东国称霸多年,自然有很多家底,这也是公孙度选择抵抗的原因。

    毕竟家底太多了,多守一天就能多运走一些,为此公孙度征用了所有的船只,不过这个消息被杨旭知道了,杨旭之所以没有跟着张翔随军。

    就是为了防备袁绍,杨旭张翔程昱都很清楚,袁绍这边肯定有大动作,也就是说幽州之乱越久并州就越安全,所以杨旭是不能看着公孙度离开的。

    就在辽东国剩下最后一个县城,没有被袁军攻破的时候,杨旭派人烧毁了海上所有的船只,为了这一刻杨旭从袁绍攻进辽东国就开始准备了。

    杨旭很清楚公孙度保命的唯一方式就是出海,杨旭又怎么会放过他呢?当船只烧起来的时候,公孙度感觉一切都完了,自己逃不掉了。

    公孙度很清楚自己不能投降,如果刚开始投降还有一线生机,现在投降只能让自己死的更快一点,公孙度也算是一方雄者,也不会就此消沉。

    他还在奋力争取一丝活下去的希望,最后还是让公孙度发现了一艘船,辽东国处于海边,所以有一些造船坊,里面就有一艘将要建成的船,只要公孙度在守住七天,这艘船就可以下海。(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辽东陷落

    袁军在辽东国的大量屠杀,也引起了辽东百姓的反抗,袁绍的祸乱程度袁熙只能望其项背,这也是公孙度有信心守住七天的原因。

    但是公孙度不知道那艘唯一剩下的船也是杨旭亲自特地为他准备的,要不然可没有那么巧的事,不过形势太过危急了,以至于公孙度没有想到这些。

    现在的公孙度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突然冒出了一根稻草,公孙度不会管这个稻草会不会救自己的命,只会在乎有没有这跟稻草。

    也因为这跟稻草的出现了,让公孙度有了反抗下去的勇气,公孙度死守县城托住袁绍的大军,七天的时间让他度日如年,每一刻都有人死去。

    当那艘船快终于可以下水的时候,突然燃起了大火,烧去了公孙度所有的希望,公孙度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不过公孙度却没有自刎寻死。

    而是选择了苟延残喘,他脱去了盔甲和头冠,化身成普通人躲在百姓之中,没有了公孙度带头抵抗,县城瞬间被袁军攻破了,一个小小的县城挡住袁绍大军七八天的时间。

    这是袁绍不可以忍受的,袁绍又一次下了屠城的命令,这也就是在偏远的辽东国,如果换做是别的的地方,就是袁绍想这么干。

    他手下的谋士也会拼命的阻拦,屠城命令一下,袁军的士卒就像是疯了一样,冲进了县城就杀,男人死的到是干脆,女人就更加凄惨。

    而这个时候公孙度也趁乱离开了县城,附近的情况公孙度的手下都很熟悉,所以并没有被袁军的士卒发现,当袁军搜遍全城也没有公孙度的踪迹的时候。

    他们马上向袁绍通报,袁绍破城的时候下过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在公孙度自己以为已经逃出生天的时候,杨旭的人却找到了袁绍。

    袁绍岂是什么人都能见的,但是杨旭的人却说知道公孙度的位置,所以袁军的士卒才会通报的,袁绍一听立刻召见,“你说你知道公孙度的位置,说出来我不会亏待你的。”

    杨旭派出的这个人是冯敖,这个人一直待在杨旭的身边,杨旭觉得这个人算是一个可造之才,所以才会让他接近袁绍,成为一刻重要的棋子。

    冯敖:“小人不要什么东西,只想要跟在袁州牧的身边,那就是小人的荣幸了,公孙度已经从城西跑了,小人看见公孙度在那个方向杀了几个袁军的士卒。”

    袁绍马上派人去追杀,至于那些袁军尸体到是真的,不过却是被杨旭的人特意搬过去,为了就是让冯敖的故事合情合理,博得袁绍的信任。

    袁绍是一个喜欢听好话的人,所以冯敖的话让他很受用,袁绍刚答应冯敖的请求,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有的人觉得冯敖来历不明不能尽信。

    有的人觉得冯敖是溜须拍马之徒,待在袁绍的身边不是抢饭碗吗?这个时候冯敖又站了起来,“主公,我这就去拿下公孙度给你当见面礼。”

    袁绍:“你要是拿回公孙度的人头,我就让你留在我身边,并且还有重赏。”冯敖听到这句话表现的更加感恩戴德,袁绍到是很欣赏他这个样子。

    袁绍到是高兴了,而冯敖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公孙度的动向一直都在杨旭的监视之下,不过杨旭为了给冯敖造势,所以想让冯敖在袁军士卒面前斩杀公孙度。

    冯敖离开了袁军大营的时候要了双马,冯敖领的是袁绍的命令,袁军士卒自然非常配合,冯敖的马术武技都不错,如果不是这次并州局势一触即发。

    杨旭就会把冯敖推荐到张翔身边去,而不是让他做这么危险的事,冯敖一直往城西而去,沿途杨旭的人都给冯敖留下了印迹。

    所以冯敖并没有跟丢,等冯敖发现公孙度的时候,公孙度和自己的亲卫已经跟袁军士卒交上手了,冯敖突然觉得自己运气不错。

    在晚一步公孙度就是别人的了,公孙度已经被逼入了绝境,自然会奋起反抗,所以公孙度爆发了出了平时没有的武勇,这个时候冯敖却出现在公孙度的背后。

    冯敖的进攻很突然也很阴险,冯敖是杨旭从黄巾时期就一手培养出来的,所以他也沾染了一些杨旭的习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公孙度虽然本能的躲了下去,但他的屁股还是被冯敖划伤了,冯敖趁着公孙度屁股受伤,行动有点不便,就专攻公孙度的下三路。

    冯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阴险的地方,攻击对手的弱点才是最好的手段,杨旭一直都是这么教他的,冯敖也是一直这么做的,冯敖也从来没有失败过。

    没一会公孙度的脚筋就被冯仁挑断了,冯敖使的也是剑,他的剑法跟周洋学过一段时间,而且很快的青出于蓝,袁绍出身顶级世族。

    使剑的高手更能接近袁绍,这也是杨旭派冯敖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杨旭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所以他会选择尽量做到面面俱到。

    公孙度因为脚筋被挑断,被冯敖生擒,冯敖觉得这样的公孙度才会更有价值,公孙度对冯敖是破口大骂,冯敖也怕公孙度说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话。

    所以冯敖割掉了公孙度的舌头,一些袁军士卒原来还打算抢功呢?看见冯敖出手这么狠,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冯敖无形之中还化解了一个危机。

    冯敖把公孙度带到袁绍的面前,袁绍的高兴表露于外指着冯敖,“你现在就是我的亲卫了,并且赏百金。”冯敖立刻跪在地上歌功颂德。

    袁绍来到公孙度的身边,“你竟敢毁我儿相貌,阻挡我的大军,我还以为是什么三头六臂呢?一转眼也不过就是一个阶下囚而已。”

    公孙度一直闭着嘴,所以袁绍也不知道他舌头没了,袁绍离公孙度这么近,以至于公孙度向袁绍喷了一口鲜血,让袁绍无处躲闪。

    袁绍是一个非常注重形象的人,甚至还有一点洁癖,公孙度这么做已经触碰到了袁绍的底线,冯敖进来的时候被收走了兵器。

    所以冯敖只能用手掐碎了公孙度的喉骨,公孙度当场毙命,袁绍到惊讶于冯敖的本事,“好功夫啊!你身手好像不像寒门子弟啊!”

    “小人名叫冯敖,出身高阳冯家,不过冯家在黄巾之乱的时候被贼人消灭了,我也是辗转反侧来到辽东的,听说主公来了所以才会特来投效的。”冯敖说的这些到是实话。

    这些也的确是冯敖的出身,不管袁绍怎么查都是对的,所以冯敖才不会隐瞒,也能多得到一些袁绍的信任,这下子袁绍对冯敖的观感就不一样了。

    高阳县袁绍当然知道这个地方,因为高阳县就在冀州的河间国,也能够理解冯敖为什么会投靠自己,也因此帐内的反对声音才会少了很多。

    袁绍就更加欣赏冯敖了,于是提拔他为亲兵副将,虽然亲兵的副将是个闲差,因为袁绍的亲兵里面已经有三个副将,加上冯敖就是第四个。

    不过冯敖能从一介白身一下子变成袁绍的亲兵副将可谓是一飞冲天,冯敖更是拼命的向袁绍磕头,一直磕到头破血流才罢休。

    袁绍马上命人医治,冯敖就此混到了袁绍的身边,其实刚才冯敖想过刺杀袁绍,不过看了袁绍身边的大将,冯敖就放弃了这种想法。

    冯敖从这个人身上感到的压迫感,并不差于张飞那样的猛将,冯敖是见过张飞的,所以他更怀疑袁绍身边的是谁了,冯敖在来之前已经记清了袁绍身边的大将。

    但是冯敖却不知道袁绍身边的这个人,这个人并不是河北闻名的四庭一正梁,但武力却肯定不下于他们,看来袁家的底蕴真的很足啊!

    因为袁绍下了屠城的命令,导致了袁军士卒忙碌了一晚上,所以袁绍不得已让士卒休整了一上午,而就当袁军要开拔的时候冯敖又找上了袁绍。

    袁绍当然会记得昨天自己看好的小子,“冯敖啊!额头上的伤好了吗?昨天的那个举动以后不要在做了。”冯敖却突然跪在袁绍面前。

    冯敖:“主公属下有罪,其实属下有一件事隐瞒了你,就是属下知道一个关于公孙度的秘密。”这句话到是引来了一些袁绍的兴趣。

    袁绍:“你能主动提出来,我自然不会追究与你,公孙度的秘密我到是想听听。”冯敖从怀中拿出了一个近海的图和一封书信。

    冯敖:“主公这是属下昨天在公孙度的怀中发现的,属下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才会私自留下来的,昨天太激动了所以没有来得及翻看,今天一看却发现原来公孙度的家眷亲信家私都在这个岛上,属下真的是有罪。”

    袁绍:“冯敖你起来吧!你何罪之有啊!如果不是你就真的斩草除根的机会了,这件事你做的很好,你既然在辽东国生活过,你就去带个路吧!后来之后依然重重有赏。”(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长安外城

    辽东国的船只都被烧毁了,所以只能正用过往的船只,如果是别的人这个问题还是很难,毕竟辽东国刚发生战乱,商船也不敢过来。

    但袁绍不同,袁绍拥有青州,他想弄到船只就轻松的多了,冯敖去海上帮袁绍斩草除根这是一个意外,冯敖只能将错就错,冯敖说出公孙度家眷躲藏的地点。

    就是为了牵制出袁熙,袁熙恨公孙度入骨,所以征绞公孙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