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2 中国全方位落后是作战失败的原因

  若从战争的现场与过程而言,日军表现的战斗能力是相当的杰出,关东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与参谋长小矶国昭中将,应该是居首功,因为他们指挥日军的热河攻击作战中,表现出决断的胆识与充分谋略。关东军只运用有限的兵力(两个师团加两旅团),却能充分地发挥灵活与集中的战术运用,再配合使用策反中国军阀部队投靠的政略,以及首次使用飞机与强大炮火的第

  协同作战,使得日军能够在十天之内,就闪电般的顺利攻占了热河全境。虽然日军在继续攻击长城防线的作战中,遭受到华军猛烈的抵抗,但是日军仍然充分地掌握战场的主动,并给与中国军队相当严重的打击。

  而中国方面,张学良之所以无法在事先调动各军迎战,是由于当时他已失东北根据地与大量的军政资源,国民政府里的汪派又只给压力,却没有实质的助力;他所统领的华北各军,原本有着彼此对立的心结问题,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化解,因此对造成各部队对张学良的指挥,处处制肘与防范,也就影响到张学良的战略企图心不足。张学良身体的状况也因为毒瘾的伤害,更无法应付作战沉重的压力。

  然而就全盘大局的失利而言,又很难完全怪罪给张学良的失策。因为这是中国自从清朝与外国军队作战以来,第一次的各地方部队协同作战'1',仅仅在两年多前,这些部队还是彼此相互厮杀的“敌人”。当时面临日军攻势的张学良,既无足够的威望与能力应敌(那时他只有三十二岁,只是一个地方军阀的继承人),更缺必须的后勤支持能力,因此他还能够压住华北各军应战,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等到战局大幅的逆转之后,张学良竟然能够因为一句话,就自动地卸下兵权,东北军也没有因此出现哗变或是拒战的情况,更是自从清朝末年以来,拥兵自重者近乎不可能的表现。

  不过热河与长城之战事前的中国舆情反应,可以说是对于中国国力与军力的情形了解过少,因此对于张学良以及东北军的表现给与过于严苛的批评,舆论把东北军骂成“不抵抗部队”,“一战就败”,而把西北军的喜峰口之战,捧为国之干城。热河抗日作战的失败,对于浮夸的舆论与不切实际的人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北平的“学者专家们”,这才开始深切的了解到,中、日国力的差异,有着整个民族全方位的历史问题。日本不是由一天而强盛,中国不是因一人而落败。

  其实这是当时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问题,不敢真正面对失败的原因,一定要找一个替罪羔羊(东北军)泄愤,以减少每一个国民其实都应负起的历史责任;而同时对西北军的喜峰口逆袭战果,作出过度的宣扬2,以证明是东北军太差,而非中国军力的不行。事实上,当时东北军一样地在明知无法战胜的状况下,对日军攻势进行浴血作战,只是因为张学良下野,政府与舆论又要找东北军当成替罪羔羊,因此缺少公正的报道,而其实西北军一样有其脆弱的一面'3'。

  事实上,当时蒋介石无法亲自率军北上指挥压阵的原因,是因为国民政府在江西刚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同时汪精卫在热河作战之前,曾经亲访广州,当时广州政府领导人邹鲁就明白表示,假如蒋介石调兵北防热河,广州方面不但不会协助或保持中立,而是会出兵攻击南京。中共在江西、安徽、湖北等各地苏区的部队,更是从中牵制了国民政府军队的移动。当时的国民政府,无论是派晋军、西北军或是东北军的其它将领,都更加难以指挥中国的部队进行热河保卫战,甚至就连蒋介石亲率中央军与日本作战,结果恐怕也是好不到那去。因为实情是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将领与部队,能够抵挡武藤信义所指挥的关东军的攻势。

  11。3 人心向背是战争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中国军队在一二八事变的上海,可以打得如此轰轰烈烈,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可以困扰无敌的关东军,而华军在热河与长城之战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就历史的角度而言,关键在于民心士气的支持。因为当时无论是在上海还是东北,人民都是热烈支持华军抗敌作战的,因此中国军队可以在人民的支持下,越战越勇而有超水准的表现。但在热河的状况刚好相反,当地的人民根本是利用机会反抗军阀“汤老虎”部队的虐政,因此华军在没有得到人民主动支持的环境下,张学良无法派遣缺乏国家意识,以及没有足够后勤的地方军队,事先进驻热河。在作战时,缺乏人民支持的部队,其战斗表现,必然会在水准之下。

  而日军的训练、编组以及武器装备,在接近三十年来的重点配置,都是为了在西伯利亚与俄军进行野战准备,因此比较不知如何应付城镇的攻坚与巷战,也不知如何面对人民起义的游击作战。日军在上海与东北地区的作战,既有轻敌的问题,又需要时间调整适应,因此日军的作战表现也就在水准之下。但是日军在热河之战,刚好得到日军最为优秀的将领指挥,又可以充分发挥野战的能力,加上策反工作非常的成功,热河民团又有响应日军的军事行动,所以关东军在热河的作战,当然是得心应手、大有表现。

  在热河保卫战之前,当时中国的舆论界,一天到晚地把政客与“报纸军事专家”的谬见,大量地加以渲染与散播这些见解,把一二八事变的中国军队能够暂时的守住阵地,当成日军战力其实不足为惧的证明,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风起云涌反击,当成关东军战力不过尔尔的事实,舆情当然就会期待中国军队在热河再有杰出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舆论可以说是爱国热情有余,但是对于事实了解缺乏,只会影响到整个战略的布局,更造成了引爆政潮的燃料库。

  11。4 日军掌握作战的优势

  当然从战略对抗的角度而言,日军进兵热河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楚,攻占热河,痛击华军,以切断关内对东北义勇军的支持,并且扩大华北分裂的局势。但是中国军队的战略目标则并不清楚,张学良先是期望热河能够成为中日两国的一个缓冲,以尽量的拖延双方冲突的时间,减少东北军的伤亡,蒋介石则是把热河的保卫战,当成一场维护政局安定的牺牲打,作战目标不在保住热河(因为根本也保不住),更不是就此进行中日全面的战争,而是要给国人一个抵抗的交代,以安抚民心,同时能让日军多付出一些侵略的代价,而稍知收敛。

  而关东军在武藤信义指挥下,犹如脱胎换骨般地发挥高超水准的战力,一扫过去受困于东北义勇军的形象,也是出乎蒋介石与张学良的意料之外。武藤信义只以两个师团加两个混成旅团的部队,就敢大胆地发动热河之战,造成中国部队几乎措手不及的应战。中国方面则是由于军力的调度,特别是后勤支持,有着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对于进驻塞北寒荒的热河作战,本来就是有些应付舆论压力的消极作战。当时张学良真正的主力作战部署意图,不在热河而是在长城沿线抗敌,以确保河北平津,热河反而成为陪衬的作战,只要能有抵抗的表现就好。不料热河作战的表现过于差劲,造成华北人心与军心的全面浮动,蒋介石只有在仓促之间北上,张学良负责请辞,蒋临时重新布局,在长城沿线与日军作战。

  虽然当时各军在长城的作战,特别是中央军防守古北口到南天门的血战,几乎是以全师牺牲为代价,西北军在喜峰口与罗文峪甚至出现成功的逆袭,而东北军王以哲部、何柱国部与晋军商震部、傅作义部,在滦东也都有相当英勇的抗敌牺牲,但是当时中国部队,根本对于现代新式的火力所知有限,在长城地区坚硬地形难以临时构建有效的防御工事,而日军使用空军与重炮的优势火力,造成中国守军阵地几乎全毁,也就无法成功地对抗日军的攻势。不过这系列的战斗,证明了中国军队的确敢于牺牲,不再是一支望敌溃散的“太监军”了'4'。

  11。5 华军作战需要大幅改进

  不过就作战指挥而言,当时何应钦与杨杰的长城防御作战战略,实在是过于的被动与呆板,只是强调各军死守险要阵地,而与日军进行浴血作战,来展现中国军队流血与牺牲的精神,却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协同作战的功能,更没有运用主动反击的战术,打击日军极其脆弱的后方与补给线,实在是相当的失算。

  事实上,当时在长城防线的中国军队,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动防御,一方面以部分军队,依据地形险要布阵防守,但是应抽调更多的兵力,采取精锐编组,在长城沿线一些日军兵力薄弱的地带,主动地越过长城,利用复杂的地形,深入日军的北侧反击敌军,甚至可以远征日军补给集中的后方据点,进行大胆的敌后攻击与破坏,与包围日军的后方据点,而造成日军首尾受敌的压力(因为当时日军在热河后方的兵力的确不足,军力几乎全都调到长城正面攻击华军了),而不是让各军完全以被动的防御,等待日军强烈火力来逐一击破。

  当然要实施这种机动防御,是需要有更好的部队协调,以及更为宽裕、可资调动的兵力,同时也需要指挥官有足够的企图心、决策的胆识与能力。这不但是当时何应钦与杨杰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中国军队直到武汉会战后期,才开始懂得运用这种战术,在三次的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才真正灵活的使用这种战术。

  11。6 长城作战对日本侵华策略的影响

  日军在赢得热河与长城之战的胜利之后,当然成功的截断了中国支持东北义勇军的联结通路,使得义勇军在热河失守之后的短期间之内,因为进一步的失去支持,大部分的部队被日军消灭,一部分则是退到苏联的境内,不过仍然有少部分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游击战的方式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东北义勇军自动自发的英勇作战精神,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一个唤醒了民族精神的历史事迹。东北义勇军的精神所兴起的一股抗日的共识,开始成为凝聚中国统一与新生的力量,终于成为中国走出几世纪迷失的历史动力。

  日军占领热河后,不但完成日本对于拱卫满洲国的战略,同时也为推动“蒙古国”,找到一个理想的桥头堡,这时日本的侵略野心,简直已经到达沸腾的地步。日军既已穿过长城,兵临平津,就进一步的积极制造事端,煽动军阀与汉奸政客,以推动设立“华北国”。日本终极的战略目标,就是分裂中国,然后加以宰割。

  不过,中国军队在热河与长城的作战与牺牲,多少让日军觉得,要想再演出类似九一八事变那种近乎无抵抗的占领中国事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日本必须设法策动与扩大中国内部的分裂,然后再加以介入与利用,它才能顺利的“征服”中国。所以日本在热河长城作战后,暂时停止全面的武装侵略,对华开始采用武力压迫之下的政略行动,准备一块块地肢解中国。首先上场的就是“蒙古国”的建立,以及“华北五省的自治”的推动。枪声未息,谈判上的压力就已上阵。

  事实上,日本在谈判桌上的强横态度,绝对不减于在战场上的残忍手法,不过中国只有见招拆招,国民政府多数采取息事宁人的退让政策,用尽一切力量与日本周旋,才勉强换到了四年的准备时间(1933…1937)。而当日本发现中国已经开始凝聚抗日的共识,以及有了一些建设与军事的成果之后,就决定提前发动对中国全面的侵略。

第十二章、兵临城下的塘沽协定
  由于日军迅速地攻占热河,同时击溃华军的长城防线,日本的大军就直接兵临平、津重镇,日军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的胜利,对于中国的华北与内蒙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战略威胁。不过日本政府与日军也开始明白,日军任何进一步的军事侵略,是必然会遭到中国的浴血反抗,中国不会像甲午战争的时代,打了败仗就准备割地赔款。纵使中国军民的血肉长城,一时之间仍然无法阻挡日军的侵略,不过却足以让日军付出可观的代价,日本若是要想以继续动武的方式,来侵略与占领中国,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超过当时日本所能负担的。何况日本还要担心苏联的立场,以及国际强权的反弹,所以日军无意恋战,反而希望先见好就收。

  12。1 中、日在战略对抗上的比较

  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情绪虽然因为侵略中国而上扬,但是还不足以让人民支持全国立刻成为“全民皆兵”的地步,特别是扩大与中国的战争,日本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更非当时经济低迷的日本所能承受。日本极缺作战的重要物资如石油、钢铁、橡胶等资源,所以日本政府认为,它需要时间来培养更为狂热的军国主义,日本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已占领的中国领土,转化中国的资源成为日本的国力。加上国际社会对于日本不断的侵略中国,准备独占中国的利益,出现相当的不满与压力,所以日本不愿在长城作战之后,全面的乘胜追击,而是希望将最终征服中国的战略,暂时的从战场移到谈判桌上。

  当时日本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是,以和战交替互用的方式,逐步蚕食中国,最终能全面的屈服她的抗日意志,让一个分裂的中国,接受日本的纵与支配,而使中国的资源,成为支持日帝国称霸世界的基础。日本的大陆政策,就是要侵略中国,但它却不希望与中国进行全面的战争,认为只有步步进逼,逐渐分割与蚕食她,才是上策。

  不过中国在热河长城作战之后,出现另外一波民族主义觉醒的意识,西北军大刀队的搏斗(与十九路军在上海的拼斗),虽然能够激发中国人的抵抗热血,却不能真正的打败日军的攻势。同样的,天险长城加血肉长城,也不能阻挡日本军队对于中国的侵略。但是中国人的这些鲜血与牺牲,并没有白白的浪费,一个凝聚中国民族主义力量的幼苗,正在中国人抗日的血泪的灌溉之下,迅速地成长,曾是老大陈腐、分裂内讧的中国,开始在日本连串的侵略之下,出现了团结与转变。

  当时,中国无法战败日本的基本原因,还不只是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足,也不是中国军队不够勇敢拼斗,而是更基本的关键是因为中国是一个落后与分裂的国家。中国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人民、政府、工业与军队,因此她在总体的国力上,根本就不足以击败日本的强大优势,军队在战场上抗日的失利,只是中国全盘落后、加上内战、分裂的必然结果,中国人开始逐渐知道危机的所在了。

  中、日战争是一场历史性的民族战争,其胜败的关键在于总体国力的强弱,中国若继续陷在分裂与落后的状况之中,她就根本不可能有力量对抗日本的侵略,中国若是立刻与日本进行全面战争,其结果很可能是亡国。但是当时的中国,与其它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古文明民族不同的是,中国不愿接受亡国的欺凌,中国人不肯成为亡国奴!因此中国就必须尽一切的力量争取时间,以完成团结与建设。

  任何国家要想现代化,绝对不是一日可以完成的,中国若要复兴与现代化,当然也是如此:她幅员庞大、人口众多,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中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凝聚共识,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发展。现代化的战争要有现代化的人民、社会、组织、经济与工业,才能组成现代化的军队,唯有如此中国才能有实力来对抗日本的侵略。

  而中国要有这些现代化的社会与经济基础,至少要有几十年的时间培养与发展,才能看到具体的成效。但是在日本疯狂的进逼下,中国被迫即使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也要开始反抗了。所以日本的决策者知道,绝对不能给中国足够的时间来复兴国家与救亡图存,中、日两大民族的历史决战胜负,就决定在时间的竞争上。

  12。2 日本企图建立汉奸政权的失败

  一九三三年年初,武藤信义率兵进军热河的重点并不只在征服热河而已,而更是直指华北,目的是要给中国人民一个“无法对抗日本”的事实打击'1'。日本特别希望能够击溃国民政府之中央军,以离间华北的各个地方部队对国民政府的支持。武藤认为让中国遭到前所未有之丧师辱国的惨败、打垮中国的抵抗意志,这样才可以屈服华北,同时进而造成华中与华南的分裂。

  因此当武藤信义调动关东军准备进军热河的同时,日本的“中国通”奉天特务机关长板垣征四郎,立刻奉命转任天津特务机关长。坂垣的计划是,利用中国部队作战失利所引起的社会与人心动乱的当头,来利诱军阀与政客,他曾经企图利用段祺瑞、孙传芳与吴佩孚,但是都不得要领。(这真是大大的出乎板垣的意料之外,中国人怎么会有官不做?)板垣只有跟张敬尧与孙殿英等“三流”军阀联系,并且透过他们与东北军将领张作相,西北军将领宋哲元都有所接触。板垣希望能够离间他们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华军的战线崩溃之时,由他们趁乱出兵反蒋,造成“华北独立”政府,届时再运动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渠来响应就更有可能了。但是这次任凭板垣用尽各种手段,都无法真正的策反这些原先与蒋介石有仇的军队,来公然的反叛国民政府。而担任居中联络的汉奸张敬尧,又被爱国志士所刺杀,因此板垣所有的策反计划全都落空,使得关东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失去了政略上的作用。

  同时国际社会已经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华北,破坏了各国在华利益的均衡,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反弹。日本既不能一口就并吞中国,政略离间以瓦解中国又没有达成,因此只有设法与中国停战,以集中力量消化所占领的东北四省。日本军部于一九三三年五月八日,向关东军下达“华北应急方案”,要求关东军在六月底之前,要与中国方面达成停战,然后撤军回到长城以北地区。而在国民政府方面,汪精卫在张学良下野之后,重新复职,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因为热河之战输得太惨,自己无法兑现抵抗到底的宣言,只有请假出国,进行广泛的外交联系活动。蒋、汪二人对于当前的局势,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可以有条件的暂时接受屈辱,而尽量设法保全华北,以图国家的建设与抗战的准备。

  12。3 黄郛设法收拾残局

  不过问题是,国民政府方面当时并不知道日本政府与军部,已经决定在华北停战。国民政府眼见日军突破了长城防线,兵临平、津,而蒋介石却正处在无兵可调与无财可用的窘境。蒋、汪只有设法请出与日本关系良好,也是同盟会时代的革命老同志黄郛,让他设法与日本人谈判折冲。由于黄郛是留日学人,精通日语与了解日本的文化与国情,曾在同盟会时代,热心参与革命,后来在北洋政府任过要职,并且与蒋介石结为金兰,是蒋介石对日政策的主要私人顾问,而他与日本当时的军政方面负责人,也有着不错的人际关系。黄郛虽然已经退出政坛多年,但在国家陷入危亡震撼之际,蒋介石又动之以金兰情,恳请他念在苍生而出山,他只好出面收拾华北的局势。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最感到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与日本进行直接的谈判与交涉。因为当时日本的政局,在少壮派军人的主控之下,气焰之狂妄,根本是无理可谈,所谓的中日谈判交涉,只不过是让中国在会议桌上屈膝受辱而已(其实连日本政府官员,也不敢惹这些少壮派军人)。而当时中国的民气又沸腾已极,任何对日本让步的协议,都会被视为“卖国”的罪行,因此官员在议场中所受的内外压力,甚至大于在战场的指挥官。当时黄郛实在是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勉强同意蒋介石的请托而出面收拾华北残局。一九三三年五月三日,国民政府宣布,由黄郛出任北平政务处理委员会主任,统领华北的军政全局,负责与日本进行交涉。

  日本策反华北军阀运动失败之后,如今由于黄郛的复出,日方又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因此日本想先给黄郛几个交涉成功的机会,以巩固他的地位与影响力,然后再以各种威胁利诱的方式,软硬兼施的拉黄郛入伙,使他成为日本分裂华北的汉奸领袖。所以日本就主动透露欢迎与黄郛进行停战交涉的意愿。黄郛是先在上海与日军代表根本博进行接触,得知日军有意在华北停战,他才决定北上,收拾残局。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部队在热河与长城作战的失败,同时动摇了政府脆弱的财政基础,由于银行团担心大局急转直下的全面恶化,因此不肯购买政府债卷,而在宋子文于四月中出国之后,财政危机更为严重,全靠黄郛利用他与银行团的关系,先设法为国民政府先借到两个月的周转金,否则军队与公教人员又领不到粮饷了。银行团是希望天津海关的关税收入,做为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