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症结已找到,自然可以对症下药。
刘备道:“稚叔兄,某只能说是误会,建阳公死于他人之手,某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这样吧!让文远来说。”
“文远?”
张杨虽然跟张辽共事时间不长,可是他们老家很近,一个在云中一个在雁门,对方的事迹都有听说过。
“稚叔兄,别来无恙。”
张辽从外面走进来,张辽亲自给张杨解开束缚,这次张杨到没拒绝,他只是看着张辽道:“文远,你没死?你是跟主公一起进京的,你告诉某,主公是被何人所杀?”
张辽看着张杨一字一句的说道:“主公乃是被吕布所杀。”
第九章董卓该杀
“这不可能?”
张杨跟吕布交好,丁原也不是庸主,吕布没杀丁原的理由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又有何稀奇的?当初吕奉先不也弃我大哥而转投丁建阳吗?”
张飞不屑的说。
这件事张杨还真知道,吕布几次喝醉都曾夸口道:“若不是某舍不得家乡而离开刘备,今日说不得也能弄个中郎将、校尉做做。”
张杨不语,刘备呵斥张飞一顿,遂道:“稚叔兄,应该清楚某与奉先的关系,若某与奉先联合,这朝堂那还有他董仲颖的立足之地?”
刘备此话虽然有些大,不过张杨却深信不疑,陆城军甲械佳天下,吕布武勇无双,董卓以一敌二,结果如何真不好说?只是为何却成了今日这般场景?
刘备道:“可惜某晚了一步,奉先被李肃以某之名义误导,待某杀到,大错已铸,无可挽回。”
张杨闻言脸色一变,吕布这人那是想起什么做什么?从来都不考虑后果,当然在并州时有丁原兜着亦没出大错。
“稚叔兄,可是怀疑某为何坐拥数千兵马,为何不敢与董卓提前一搏吗?无他,跟建阳公一般,吾之主力来的迟缓,如果不是某命大,恐怕也要丧身于雒阳城外。”
刘备唏嘘不已,回想起来那日大战真有几分赌性,若吕布率亲信来杀,刘备不一定活下来。
“来人,把雒阳来的圣旨拿来。”
刘备亲手将圣旨递于张杨,张杨一愣,在刘备示意下打开圣旨,张杨一目三行,很快将圣旨看完,大意就是说刘备忠勇可嘉,特擢升并州刺史。
“稚叔兄,你看看玺印。”
秦汉天子一般有六玺,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汉官旧仪》中记载了天子六玺的用法:皇帝行玺——凡封命(诸侯王及官员)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
张杨得了刘备提示,仔细观察圣旨上的玺印,封命本该用皇帝行玺,如今上面盖的是天子行玺。
“这,这是怎么回事?”
张杨亦曾在何进府上做事,对天子六玺并不陌生,先帝常用传国玉玺,何进立刘辩登基后复又改用皇帝行玺,如今怎么又改成天子行玺了?
张辽得了刘备示意道:“稚叔兄,你有所不知,董卓已在京师废了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啊?”
张杨大吃一惊:“少帝继位数月并无差错,董贼怎可轻易废之?”
戏志才道:“董贼入京不过数日便屠戮数万百姓,无数富户、勋贵因定点小错便被董贼处死,董贼为此还特意更换了司隶校尉。”
张杨怒道:“董贼该杀!”
刘备道:“稚叔兄,现在你该知道某到底是奉太后出宫,还是挟持太后出宫了吧!”
张杨垂首道:“都是某轻信小人之言才致今日之错,幸刘执金吾麾下兵精将勇,否则某百死难恕己罪。”
刘备跟张辽赶紧劝导张杨,并择机问道:“不知是何人挑唆稚叔?”
张杨脸一红道:“夏昭是也!某本以为他这个壶关骁将英勇,品德也定极佳,没想到背地里却是个小人。”
“夏昭?”
刘备没想到这么个不出名的小人物给自己招来这么大的麻烦,转身对典韦道:“可曾抓住此人?”
典韦摸了摸脑门,道:“主公,这个某不知道,某去问问。”
刘备看着典韦离去的身影还有些不习惯,以往陈到可是有问必答,看来白毦兵再给典韦弄难堪啊!
也对,任谁对空降的老大都会心有不忿,尤其他们的前老大无事遭贬。
“要某说,主公应该感谢夏昭才对,没有这个小人,主公如何能结识到稚叔这样的英雄人物。”
戏志才见刘备走神解围道。
“不错,先生说的极是,看来某还得宴请他一番才是。”
刘备随即附和,诸将闻言纷纷大笑,就连张杨也露出会心的笑容。
“玄德公,不知某是否可见一下太后?”
刘备跟张辽几人正捧着张杨,张杨突然道。
张杨要见太后,他想做什么?
张杨乃何氏旧部,他会不会趁机劫走太后?
这个念头一出,刘备随即否决,何后在自己军中,凭张杨的乌合之众要想劫走何后简直是天方夜谭。
难道仅仅是叙旧情?鬼才信。
“玄德公,某这个提议是不是太唐突了?某也知道外臣觐见太后多有不便,可是某毕竟是何氏旧臣,吾主虽亡,然不可不看看太后如何?”
张杨见刘备沉默不言,不由解释道。
刘备道:“稚叔兄,休要误会,不是某不愿意,实在是太后的情况有些复杂,不过你要有心里准备啊!”
张杨已有被拒绝的心里,没想到刘备竟然让自己见,张杨顿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那毕竟是一朝国母啊!
张杨曾远远看到过,不过近距离觐见还没有过,激动的道:“玄德公,某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去见太后?”
刘备笑道:“稚叔兄,太后就在此地,一时不会离开,所以啊!不急,你看是不是你先去沐浴一番?我们再去见太后。”
张杨打量自己一下,衣甲血迹斑斑,身上灰尘遍布,以这幅尊容去见太后,还不吓住太后。
张杨忙道:“玄德公,提醒的是,某这就去,这就去沐浴。”
张杨说完就在张辽陪同下去沐浴。
戏志才道:“主公,某要不要先去太后那里准备一下?”
刘备冷笑:“准备,为何要准备?太后如今这状况都是董卓造成的,太后越惨,张杨越对董卓有厌恶感,相反同仇敌忾下就会越对我们有好感。”
“主公所言极是。”
戏志才点头称道。
正说间,典韦大步进帐,道:“回主公,没抓住夏昭,被他跑了。”
“跑了?哼!跑了也好,省的难做。”
第十章张杨之变
“好甲。”
张杨沐浴过后,看着张辽送来的新式甲胄,用手轻轻抚摸着光滑得甲面赞道。
“这是自然。”
张辽在突然推门而入,强烈的光束照在铠甲上,光滑明亮的甲片折射出的光芒照的张杨无法睁开眼,张杨捂眼的同时想到:如果跟人交手,在向光时完全凭此光斩杀敌将。
“这是甲胄怎么称呼?”
张杨心情激荡的说道。
“此明光甲也!这可是高顺亲手所铸,还未量产,因此主公麾下还未普及,辽可要恭喜稚叔兄了。”
张辽笑道。
明光铠,被誉为最好的铠甲,也是铸造了鼎盛大唐,汉时虽已有这理论,可一直是传说。
张杨道:“这,这太贵重了,某,某不能收。”
张杨见过刘备诸将皆穿鱼鳞甲,就连刘备亦是一身黄金锁子甲,这一件明光铠恐怕是绝世之物,他岂肯接受?
张辽道:“稚叔兄,这明光铠对别人是稀世之物,对主公来说才稀松平常,只不过因数量还不足以全面武装一曲人马,主公这才将其库存之。今番稚叔兄觐见太后,岂能穿的破破烂烂。”
“这?”
张杨还想拒绝,张辽脸一摆道:“稚叔兄,不信某之言,还是不给某面子?”
“那,那某就却之不恭了。”
张杨脸上的喜色再也掩饰不住了。
好的盔甲、兵器、战马就像是战将的第二条命,有了这甲,张杨就能在现场更加来去自如,他岂能不高兴?
“这就对了,快,快穿上某看看,主公是个大财主,你此时不宰他,更在何时?”
张辽一边帮张杨穿甲,一边道。
直听得张杨苦笑不得,任由张辽摆布。
人靠衣装马靠鞍,张杨穿戴整齐明光铠,一员虎将呼啸而出,张辽不断赞道:“漂亮,简直太漂亮了,稚叔兄你若穿这一身上街,那些女人还不得把你撕了。”
“撕了?为何?”
张杨照着铜镜,看着铜镜里的自己英姿勃发仿佛战神一般,心里也极为满意,听到张辽的话后问道。
“太帅,简直帅毙了,我一个大老爷们都看得爱不释手,何况女人乎?女人发起疯来可不一般,他们疯抢下,稚叔兄怎够分?到时候不得被撕碎啊!”
张辽稀奇的想法让张杨一懵,以前张辽也没这么贫啊!不过这言辞我喜欢,就让天下女人去为我疯吧!
张杨再次闪亮亮的登场,诸将皆被张杨那拉风的盔甲给镇住,尤其一进门便自带光芒的盔甲简直是装比利器啊!
他们一直听说高顺研制出一款新式铠甲,可谁也没想法如此拉风啊!他们想着,心里已经开始琢磨怎么向刘备讨要?
“稚叔真虎将也!”
刘备看着张杨的造型赞道,心里嘀咕:果然长得帅穿什么都好看,只是不知赵云跟张飞这两小白脸穿上会有什么效果?会不会特像女扮男装?
刘备的恶趣味只是一瞬,随即道:“既然稚叔沐浴停当,不如现在就随某去见太后。”
“诺!”
刘备跟张杨一走,诸将便将戏志才围住:“先生,这可是高子穆的新作品。”
“先生,主公准备何时全面武装?”
“先生,现库存几何?”
“……”
诸将七嘴八舌的问道,相互围堵下戏志才几乎透不过气,只能大喝道:“诸君何不亲去问高子穆?”
“对啊!去找高子穆来。”
戏志才一声高喝让诸将醒悟,纷纷去找高顺。
戏志才暗松一口气:子穆呀!主公常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你可不要怪我,要怪就怪主公的话太真理了。
戏志才正想溜走,突然发现面前挡着一座小山,一抬头就看到典韦,只见典韦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心一突突,问道:“子满,你怎么不去找子穆?”
典韦摇头:“主公,某知道你定然知道内情,你告诉某,库存里有没有某的?”
戏志才一愣,吓!什么时候典子满这么聪明了?竟然没被自己骗走。
戏志才点头。
典韦又问:“那有没有白毦兵的?”
“有,但还不足以全部武装。”
典韦点头:“这还差不多,对了,先生,某还要去护卫主公,先走一步了。”
呃!戏志才差点摔个跟头,感情是自己想多了?典韦不是变聪明了,而是走不开呐!
戏志才傻眼,跟刘备直接去见太后的张杨亦傻眼,原本他心中还忐忑不定,可当他提心吊胆的给太后见礼,准备听太后垂怜时太后突然道:“咦!刘卿这个会发光的东西是什么?人呐!不像呢?莫非是你从哪里弄来的玩具吗?”
张杨哭笑不得的抬头,何后却一脸天真娇羞的看着他,张杨赶紧垂下头,太后这是怎么了?
“咦!怎么越看越像人呢?”
何后围着张杨仔细打量,甚至还出手去碰触张杨身上的盔甲,直吓得张杨魂不守舍。
“太后?臣乃大将军麾下的虎猛都尉张杨。”
“大将军?大将军是谁?刘卿。”
何后抬起头问刘备道。
刘备手握刀柄,看着何后道:“大将军是太后之兄,是被十常侍所害。”
“十常侍?怎么可能呢?他们怎敢谋逆?对了,辩儿呢?辩儿在哪?”
何后想起来一出是一出。
刘备跟张杨离开时张杨还心惊不已:“太后怎么变成这幅模样?”
一向被诩为有窦太皇太后(汉武帝之祖母)遗风的何后怎么变得有些疯疯癫癫?张杨一时有些接受不了这画风。
刘备道:“自董卓攻破南宫后,太后闻听少帝被废便变成这幅模样。哎!吾愧对先帝之恩,愧对少帝之信任,待某在并州重整旗鼓,定当救出少帝中兴汉室。”
“玄德公,所言不差,若不嫌弃杨鲁莽,杨愿助玄德公一臂之力。”
张杨附和道。
其实自从张杨见了明光铠,又想起陆城军的战斗力,心里已极为佩服刘备,如今又听到刘备的抱负,当下决定助刘备成就大业。
刘备心中一喜,道:“稚叔真忠臣也!不过如今稚叔还不能跟某回并州。”
“为何?”
张杨反问。
刘备道:“某接到消息,董卓已册封稚叔为河内太守。”
“董贼欲效仿王莽,谁会做他的鹰犬?玄德公莫非疑某不忠?杨其实那种不忠之人。”
张杨闻言激愤的说道。
刘备道:“稚叔休要误会,某并没有那个意思,稚叔知道并州乃苦寒之地,要想养兵难之又难,仅凭此一州之地实难与董卓相抗,河内物产丰富,若得河内粮草、并州之军,吾随一人亦愿与董卓血拼到底。”
“玄德公,真深谋远虑也!某定不会让玄德公失望,不过在此之前,某愿竭尽所能助玄德公在并州立住跟脚。”
张杨为之折服。
凌晨零点还有一章
第十一章封岳之思
上党太守封岳,十常侍封谞的族人,不过此人乃党人同情者,麾下诸多属吏都是党人。
因此丁原到任后,封岳依然坐在太守的位置上稳若泰山,夏昭掌控兵权,何进被杀,十常侍被诛,董卓上位,这让封岳对党人的心思出现波动。
封谞被杀,这不仅让封岳失去靠山,而且随时可能被党人拿下,最重要的是他想把上党军政大权握在手里,或许可以做一任诸侯。
上党天险,只要握住主要关隘,他就能做土霸主,这才有了夏昭在壶关的阻挡刘备的事。
“明公。”
夏昭被打败,壶关失守,封岳一阵恐慌,尤其是刘备派夏牟来呵斥时封岳吓得差点弃官而逃,后来听从主薄的话才稳定下来,派人联系张杨。
张杨兵发壶关,封岳心中一阵欢喜,还想着刘备跟张杨两败俱伤,他好从中取利。
可如今张杨被俘,张杨大军溃散,封岳更是急得坐不住,急招心腹来商议。
封岳主薄自然也知道张杨兵败的消息,又得封岳的诏令便急匆匆的赶来。
“来得好,快,如今张杨兵败被擒,吾该如何是好?”
封岳看到主薄到来慌张的说道。
“明公无忧,张杨兵发壶关与明公无关,那刘备怪罪不到明公身上。”
心腹主薄镇定的道。
封岳道:“那夏昭的事,可是某下的命令。”
主薄笑道:“明公啊!这上党谁都知道夏昭仗着夏恽的权势素来不把主公放在眼里,只要夏昭一死,谁能知道这是明公下的令呢?”
封岳闻言大乐:“是极。不过,这夏昭在哪?他的武力可是不凡呐!”
主薄道:“夏昭兵败,为了不拖累夏家,他必不会回夏家,没有夏家,整个上党谁还会收留他,他只能来找主公,夏昭能杀一人还能杀百人吗?”
“不错,夏昭为人深为跋扈,尤其仗着他手握兵权,不少人都受到过伤害,甚至弄得不少人家破人亡。”
封岳对夏昭也极为不满,或许更多的怒其不争。
夏昭命挺大,壶关前一战,张杨兵败,他却见机提前离开。
夜幕降临,他左思右想都无落脚之地,最后只能去见封岳,毕竟是他忽悠自己狙击刘备,再说他俩同为阉党余孽,天生的同党。
夏昭是跟封岳密谋狙击刘备,他进封岳府邸自然不能走正门,还好夏昭这人虽然跋扈,可剑术不错又有勇力,这点事还难不住夏昭。
下午的时候,得到张杨兵败消息的夏牟又来催促封岳去壶关迎接刘备,封岳好一番应付。
夏昭不死,他哪有胆去见刘备?
万一夏昭投靠刘备,他岂不是成了刘备案上待宰鱼肉?
封岳越想越恐慌,只能喝酒压惊,吃菜如同嚼蜡,看着美丽的舞姬淡而无味,只能一杯又一杯的喝酒。
“使君,这是在忧愁什么?”
夏昭的声音突然响起骇了封岳一跳,封岳看着乔装打扮的夏昭一愣:“你,你是?”
“使君,某是夏昭呐!”
夏昭径直走到封岳的对席,旁若无人的大吃大喝起来。
夏昭这番姿态让封岳又惊又怒,道:“你怎么来了?”
夏昭冷笑:“使君,莫要忘了是谁让某狙击刘备的。”
封岳挥手:“都退下。”
乐师与舞姬闻言退去。
封岳看着依然在闷头大吃的夏昭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想请明公给某指引一条活路。”
夏昭将嘴里的肉吃完,又自顾的喝了一樽酒,才轻松的说道。
“你在威胁吾。”
封岳咬牙道。
“是又怎么样?”
夏昭冷笑。
封岳恼羞成怒,一把将身前的席案推开。
夏昭丝毫不在意,封岳却趁机往外一躲,一支弩箭射来。
夏昭下意识的躲避,封岳趁机躲到屏风外,一队铁甲兵趁机杀进来。
“封岳,你敢阴某?”
夏昭大怒,手中的刀毫不留情的砍杀着封岳的亲卫,怎奈封岳的亲卫越杀越多。
夏昭知道自己一个人不是众多卫士的对手,连杀数人后便翻身离开。
“追,给某追,一定不能放过刺客,杀刺客者重赏,死活不论。”
封岳的卫士大喊。
夏昭武力不是白给的,然而一个人力量抵不过弓矢,封岳卫士万箭齐发下,夏昭身中数箭离开。
郡廨府遭遇刺客的事很快传遍壶关城,不久封岳找来夏牟,并把夏昭来行刺跟他愿意亲自去迎刘备的事告诉夏牟。
翌日一早,封岳便带上属吏跟地方缙绅一出壶关城十里等候。
刘备接到夏牟的消息,连夜整军出关。
陆城军兵精械良且军纪严厉,严整的队伍让封岳心中一颤,早知陆城军如此精锐,他又怎敢狙击刘备?
不过当封岳看到张杨又是一懵:“稚叔,稚叔你?”
“封上党,太后就在后面的车架上。”
“臣上党太守封岳见过太后。”
封岳听到太后的车架赶紧跑到车架前跪拜道。
“封谞?你怎么出宫了?”
何后听到封岳的名字开口问道。
封岳回道:“太后,臣乃封岳,封谞乃某族兄。”
“咳咳!”
刘备未防何后胡说八道轻咳几声,车架旁的女官道:“一路奔波,太后累了,需要休息,封上党且先退下吧!”
“诺!”
封岳退下的时候心中极为疑惑,为何太后会突然提起自己族兄,太后是假的?还是有别的意思?
封岳看着刘备大军入城,侧目对身边的心腹道:“你去打探一下,太后怎么了?”
“诺!”
封岳继续全程陪同。
是夜,封岳安顿后刘备大军后,回到郡廨府,主薄已在等候。
“怎么样?”
封岳问道。
主薄道:“明公,太后全程被陆城军护卫,吃饭一起都有随身女官护佑,而且为首的女官貂蝉听说是刘备的爱妾,咱们的人根本打探不出任何消息。”
封岳早有心理准备,摆手道:“嗯!不急,慢慢来,你说太后可能把某认成封谞吗?”
主薄沉吟一二道:“岳,谞二字发音差好多,太后青春尚在,怎会听差?”
“你的意思是?”
“太后恐怕另有意图?”
主薄道。
“何意图?”
“尚不知。”
第十二章霸业可期
刘备留夏牟、徐晃驻壶关,自己率大部护送何后启程经介休、祁县入太原,并征召介休郭氏家主郭毅为长史,祁县王氏王允兄子王晨为从事,王凌为属吏。
晋阳城,并州刺史治所,太原郡太守治所,九朝古都,自赵简子家臣董安筑成开始,历经赵简子、赵襄子两代经营,在春秋末成为远近闻名的重镇。
公元前201年,刘邦为防御匈奴以韩王信为韩王,将太原郡为韩国,都晋阳。
公元前196年,刘邦两雁北与太原郡合并为代国,以刘桓为代王,都晋阳,晋阳从此成为北方军事重镇。
自匈奴南北分家,北匈奴北遁,南匈奴内附后,晋阳的战略位置逐渐下降,然一直是北方重镇。
历经黄巾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