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如刘备只封为秦侯、司空。
天下诸侯唯有吕布没有反应,袁绍响应曹操,刘表观望不动,孙策欲以刘备为王。
袁术废帝,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天下诸侯在称王称帝的进程大大推了一把。
首先是吕布在手下人的蛊惑中自立彭城王,既不依附袁术又不向曹操垂首。
孙策再没得到刘备的回复后亦自称吴侯、扬州牧。
长安,骊山,刘备大军连绵数十里。
天将明,忽然整个大营出现一片亮堂,火光耀天。
军士们俱惊,有传言出:“火德重生,天下为公。”
汉朝乃为火德,因刘邦自号为赤帝之子。
火德重生,说的是汉朝宗室再起,又是公的只有刘备。
军士纷纷大呼:“请秦公登基。”
汉帝正统已失,旁系崛起,南帝又被袁术所废,刘备称帝乃理所应然。
此刻军营内的一切都是有心人布置。
在军士们的怂恿下,诸将以关羽、张飞领衔,文人以雍州牧王智、长史贾诩领衔上书请刘备即皇帝位。
如历史故,三请故辞。
群臣屡请不出,刘备只愿号晋公,最后取中,号晋王。
刘备于骊山祭天下,号为晋王,以贾诩为晋王长史,关羽为镇国将军,张飞为奉国将军,大封群臣。
命关羽留守长安,讨武关张勋,以后将军张郃为前锋,自井陉道入中山三郡,以解太史慈之危。
刘备称王后,吕布率先派使来贺,孙策次之,刘备以吕布为温侯、孙策为吴侯,仍领其地。
袁术派人呵斥刘备忘恩负义,又下令张勋出武关袭取长安,阎象等屡劝不听。
袁绍大喜,又令陈琳写檄文声讨刘备。
又密令使者前往西凉、蜀地、荆州,让他们反叛刘备。
曹操更是在兖州声讨刘备,把献帝之死全部推给刘备,一时间天下汹汹。
然而只是汹汹,只要刘备在河北之战胜出,那他就是刘秀第二,天下士族将纷纷投之,如不然天下讨之。
第三十三章动一发而牵全身
公元197年二月,袁术废南帝,于寿春称帝,号仲家天下,置公卿百官,便大封群雄。
诸侯齐齐声讨,就连一向的盟友刘备亦声讨之。
袁术一怒之下,将封赏诸侯的官职都赐予麾下,并亲率大军进攻陈国。
袁术立陈王之子为南帝,陈国士族鸡犬升天,袁术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得到陈国,曹操虽夺得陈国之地。
然陈国士族迫于袁术的压力,在袁术大军开到后纷纷献城,使得陈国大部归于袁术,袁术风头一盛。
随即袁术为自己的儿子袁耀求取吕布之女,并邀吕布一同夹击曹操,许诺事成之后兖州之地一半归吕布。
杨弘带着袁术的圣旨,大量的金银财货前往徐州。
吕布因更新换代徐州军的甲械装备,急缺财货心动之下就要同意。
谋主陈珪劝阻,心腹陈宫亦劝阻之。
吕布无奈,收下杨弘带来的财货,许诺待女长大再嫁之。
如此拙劣的计谋,袁术岂看不懂,大骂吕布贪财好色、忘恩负义。
曹操见酸枣的徐荣,河南于禁皆没有动兵迹象,随即命夏侯渊坐镇陈留对抗徐荣,曹仁坐镇东郡防范臧洪,自己亲率两万精锐南下陈国。
袁术拥兵十万于陈国,事值春季,粮草不济,袁术遂令大将桥蕤、梁刚、乐就、李丰、晏明等分掠陈国诸县,整个陈国民不聊生,士民怨声载道。
曹操一入陈国就大败李丰,并阵斩李丰,并出告示安民。
曹操没了徐州屠城反而与民约法三章,陈国士民纷纷投效。
乐就、梁刚等将被驱离。
袁术遂整顿兵马,封桥蕤为大将军,乐就、梁刚等为左右将军迎战曹操,自己却转身回了寿春。
桥蕤知道自己麾下多新兵,又以掠陈国士族之粮,必然不得人心,于是全程守势,又立濄水、颖水设立两道防线,分以大将乐就、梁刚守护。
陈国之战陷于平静,武关外却大战将起。
刘备于骊山称王,以张飞为先锋,沿太行山北上,与张燕的黑山军袭扰冀州并趁机攻略魏郡,威胁袁绍政治中心邺城。
又留关羽坐镇长安,黄忠为先锋出兵武关,夺回这个进入三辅要隘。
武关的张勋数次上表袁术请求退回南阳,把武关还给刘备以缓和双方的紧张局面。
原本袁术麾下有南阳、豫州全州、扬州全州,徐州一部,然而随着称帝,孙策自立,驱逐袁术所立的丹阳太守袁胤。
根据《后汉书》记载,南阳有三十七城,五十万户,总计超过二百四十万的人口,不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十分发达,是东汉第一大郡,南阳郡旁边的汝南也有三十七城,拥有四十万户,二百一十万人口,是规模仅次于南阳的第二大郡。袁术自己占据着南阳,而汝南恰恰又是袁氏一族的乡里所在,毫无疑义地成为袁术强有力的后盾。
乱世中,人口才是最大的战略物资。
三国后期,魏国不过六百万口,袁术仅仅拿下南阳、汝南就有四百五十万口,再加上扬州与徐州,可谓兵多粮广。
孙策的江东虽然号称八十一州,可到孙权后期也不过两百多万口,这还是中原连年大战,中原人口陆续迁入江东的缘故。
之所以列这些数据,是因为许多人觉得袁术是个弱鸡,其实不是,袁术是三国初期名至实归的霸主,袁绍只是名声大,曹操,算哪课葱,如果不是有献帝在手,他连吕布的实力都不如。
袁术称帝的信心在此,再加上袁氏根基在汝淮,整个汝淮是河南的精华之地,人杰地灵,袁术才会称帝。
袁术虽几次败于曹操、吕布之手,可整体实力却未减多少,这当然是刘备的功劳,汝淮有大量的兵员,刘备有大量的甲械,他又有大量的粮秣,至少账面上的实力不减。
袁术得到张勋的奏章,耳边又有阎象的啰嗦,心有把武关退给刘备之心,只是刘备自立为王让其不忿。
长史杨弘自徐州来,本着敌人赞同的自己都要反对,历数刘备数大罪,同时把刘备尾大不掉的危险警示袁术。
袁术一气之下,令张勋出武关,伺机取长安。
张勋得到袁术的旨意,不敢不尊,又不敢出兵,恐使得刘备、袁术关系更紧张,遂以军中粮草不多,派梅成前往南阳督运粮草,一面再通过阎象劝谏袁术。
张勋一心不想撩拨与刘备的紧张关系,刘备麾下诸将早就对南下蠢蠢欲动,如今又立关羽为镇国将军,黄忠为征南将军,傻子都明白主公欲取南阳。
南阳户四十万,纵然几经战乱,口依然有百万,后汉第一大郡,如何不让人眼馋。
黄忠命文聘为行军斥候,率本部前去武关打探消息。
关羽令李严自汉中出兵,沿沔水,出武当,袭取南阳腹地。
刘表已在襄阳整军,派蔡瑁为将、剻良为军师取新野,又派邓济为将取湖阳,而后与蔡瑁夹攻新野。
江东孙策正与吴郡太守陈瑀斗法。
陈瑀,字公伟,下邳人,陈珪族兄。
父球,永乐少府;弟琮,汝阳太守。瑀举孝廉,辟公府,洛阳市长,后辟太尉府,未到。永汉元年,就拜议郎,迁吴郡太守、安东将军,不之官。时扬州刺史陈温病卒。袁术用瑀为扬州。瑀既领州,而术败於封丘,南向寿春,瑀拒术不纳。术退保阴陵,更合军攻瑀,瑀惧走归下邳。建安二年,瑀屯海西,孙策奉诏治严,当与瑀、吕布参同形势。行到钱塘,瑀阴图袭策,遣都尉万演等密渡江,使持印传三十馀纽与贼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祖郎、焦已及吴郡乌程严白虎等,使为内应,伺策军发,欲攻取诸郡。
陈瑀自认为做的隐秘,殊不知孙策已知其阴谋,自己在吴郡大张旗鼓的作势,欲讨伐袁术,私下却用吕范为将,袭取陈瑀,陈瑀不防,身死,孙策俘其妻女等四千余人。
陈瑀虽死,可其挑拨的严白虎等却开始作乱,孙策只能先转身平定严白虎等,袁术后方才算脱离危险。
第三十四章武关
三辅,武关。
张勋自袭取武关后就开始后悔,因此每天都驻扎在武关,希望得到袁术的旨意后退,然后个好给刘备,加强双方的盟友关系。
上天作证,张勋得到小道消息:武关守兵溃散第一想法就是如此,可天公不作美,袁术竟然有了其他心思。
张勋本是好心,可惜做了坏事。
张勋乃宿将,素来为袁术所信任,因为此事被袁术所恼,原本凭资历、凭能力,他当属袁术麾下第一大将,而袁术称帝,他只是个偏将军,桥蕤为前将军,纪灵为左将军,杨大将为右将军,梁刚为后将军。
前左右后,这是四将军的排名,桥蕤还年轻,纪灵乃刘备送给袁术的,杨大将乃长史杨弘的弟弟,桥蕤还可以,梁刚什么鬼,老子的小弟好吧!
武关如烫手山芋,吃不得,又不能扔出去。
哎!愁啊!
张勋在武关关墙上看着夕阳感叹万千,突然一道耀眼的光团飘过,咦!看花眼了?
张勋揉了揉眼,6续有光团飘过,张勋有种不好的错觉,心中有警觉,忙道:“斥候有多久没回来了?”
副将陈兰道:“将军,已有大个时辰了吧?”
随着袁术要张勋出兵三辅,已将张勋迁为征西将军、蓝田侯。
张勋眉头一皱,为了防范刘备军(为了统一,以后都称作晋军,毕竟刘备自立晋王,麾下自然是晋军,6城军格局太小,像只地方军)
,张勋撒出许多斥候,令他们每个时辰回报一次。
大个时辰没回来,不是遇袭就是迷路,可,可能迷路吗?
武关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城址横出河心。城东有四道岭,特别是吊桥岭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
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
关城跨道,筑有城楼。其拱形门洞,高3。4米,宽2。米,深3。4米,上有楼三间,门前设吊桥。墙东南有烽火台两座,前台高出界墙3米,后台高出前台米,与铁峪铺、桃花铺、资峪岭、龙驹寨、商山、棣花诸台相呼应,为古代战争传递消息之主要设施。
武关,盘折东行,约2。公里处,一岭当道,即四道岭之第四道岭,为武关“外廓”。古代出入武关只此一途。该岭高峻而陡峭,其路不容并骑。
武关如此险恶,放弃了再想回来,恐怕比登天还难。
晋军自成立以来,攻克坚城甚少,这让张勋有些放心,不过晋军东来,必不会只有此一支。
张勋想到南阳、颍川等大面积都跟晋地相连,防线太长,防不胜防,袁术得到刘备实在是得不偿失。
在张勋恳恳目光中,一支成建制的晋军出现在关前,随着这支汉军出现在河水对岸,一团团耀眼的光团汇成一片。
张勋顿时就明白这是晋军的精锐,晋军有种特殊的甲叶能反光,他身为袁术军大将自然知道,可惜晋军对这种强甲保护特别好除非在袁术日时送给袁术一套,再也没流落出来过,能穿上这种盔甲的不用说就是晋军精锐中的精锐。
张勋不知,明光甲虽然还不能量产,可随着刘备提出的流水线作业,整个明光甲的产量剧增,加上这几年的秘密储存,白毦兵、御林军、禁卫军、陷阵营都已换装完毕。
文聘麾下的斥候自然也是优先装备的,不过晋军斥候已有十多年的展历程,每个斥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放到一般部队中最少也是屯长,稍有战功就能做到军侯、骑督。
为了激励斥候们的牺牲,虽然他们官职不显,可爵位很高,每个斥候都是郎。
天黑之前,张勋终于看到晋军来到武关外十里处,晋军安营扎寨。
张勋看到的旗帜有征南将军黄、积**将军黄、牙门将陈、裨将文、偏将军秦、军师中郎将法等。
古代以旗帜统率军队,号施令,军旗所指之处就是军队所向之地,一旦军旗号施令有误,所造成的失误是灾难性的。
比如斩将夺旗,一旦旗帜被夺,这支军队也就溃散了,大旗被风刮倒就是不详的预兆。
只看到旗帜,张勋就能猜到统军的是黄忠,麾下有其子黄叙、部将秦宜禄、裨将文聘。
至于牙门将陈与军师中郎将他就不清楚了。
黄忠虽然在中原名声不显,可在河北、南阳却声名赫赫,这些年坐镇晋阳,可谓劳苦功高。
张勋不由暗咽唾沫,一边让梅成督军来援,一边向袁术请示:是退还是进?
张勋自城墙往下望,河对岸一支精骑开出,人人穿明光甲,为一人乃老将,老将身边拥簇着几个小将,每个小将都英姿勃,一看都不凡,中间还有一个身穿儒袍的文士。
“军师,你看这武关如何险恶,幸亏咱是西出武关,若从东面攻,给某十万大军,某也不敢轻言能攻下。”
武关一面乃平坦的关中中原,那老将正是刘备所置的征南将军黄忠,军师就是军师中郎将法正,还有军中长史陈震,身边小将有文聘、陈到、黄叙等一干南阳本地人。
法正闻言亦道:“将军所言极是,此关虽然险恶,想必对文将军来说不算大问题吧?”
文聘道:“末将已有两套方案,一从北面岩崖下攀爬而下,而自南面绝涧下。”
黄忠道:“可有把握。”
文聘麾下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哪怕损失一屯都让人心痛不已。
文聘道:“末将有把握,此前已演练数次,虽不敢说万无一失,拿下武关当不成问题。”
“好。”
黄忠点头,一双犀利的目光看向城墙,突然一愣,一道寒光极飞来。
“将军小心。”
陈到保护刘备成习惯,最先现城头射来的冷箭,可已来不及推开黄忠,因为他跟黄忠之间还有黄叙隔着,只能提醒。
黄忠冷哼,头微微一偏,右手猛然一拍,箭矢被拍的改变方向,射入地上,余力不足随即倒在地上。
“软绵无力。”
黄忠冷哼,随即一伸手,心腹送上他特制的弓箭,黄忠取箭拉弓,喝道:“诸位,考验你们箭术的时候到了。”
此地离城头大约两百多步,难怪城头射来的箭软绵无力,能瞄准已是幸运,也表明对方箭术不凡。
诸将除法正外,纷纷取箭拉弓射向城头。
“将军小心。”
张勋射冷静,只是想提醒黄忠莫要当袁军无人,竟离城如此近来窥视,没想到换来黄忠的反击。
城上射城下容易,城下射城上嘛!哼?
张勋不当真,心腹一下将其推开,张勋感到头盔一紧,一大力拉扯他的头盔。
张勋回过神就看到心腹咽喉插着一支箭,自己一摸头盔,头盔上的红缨已不知去向,接着听到咯吱咯吱的声响,一回头就看到自家旗帜轰然倒下。
两百步,飞箭杀人,飞箭射旗,这都什么人?刘备哪来这么多猛将?
张勋心有余悸,城头上的袁军亦骇之,士气为之一落。
第三十五章骄兵之计
“开!”
武关前,黄忠拿起自己特制的五石铁胎弓以及特制狼牙重箭,巨大的铁胎弓在黄忠手中如玩具一般拉开,重箭如流星一般飞掠而出。
一支,一支,又一支。
黄忠接连射出三支重箭,微胖的脸上的带着一些红润,气息稍稍有些凌乱,纵然再勇武,也掩饰不了他四十多岁的事实。
三支重箭呈一字形射向武关城头的大旗,第一箭插在旗杆左侧,第二箭插在右侧,第三箭重重的击在旗杆中间。
旗杆接连受到重创,在摇摇晃晃中倒下来。
张勋被吓得忘得站起,一手仍摸在头盔,一手扶着城墙,众军士无不吓得缩到城墙内,生恐下一个被射杀的就是自己。
河边,诸将亦被黄忠精湛的射技惊住,亲随们士气大震,忍不住大呼:“将军威武,将军威武,虎!虎!虎!”
陈兰听着城下整齐的呐喊,在耳中化作无穷的嘲讽,忍不住双拳紧握,一个老匹夫安敢如此欺人太甚?
“来人备马,看某下城将那老匹夫斩于马下。”
陈兰见张勋似乎傻了,当下大声疾呼,随后大步走下城墙。
“将军,黄忠素有勇武之名,文聘、黄叙亦猛将,不可轻易出击啊!”
有校尉向张勋建议道。
张勋似刚回过神,看了看周围的情况,似自言自语道:“可不出战,军心岂不涣散?”
武关吊桥缓缓落下,城门在嘎吱嘎吱的声响中被打开,河对岸的赞声消减,目光都看向那城门处,看出来的袁军。
陈兰率亲卫数百骑飞奔而出:“老匹夫休走,看庐江陈兰擒你。”
“无知愚夫!”
黄叙见陈兰嚣狂的奔来,怒哼一声,拍马迎上前去。
黄忠道:“许败不许胜。”
黄叙闻言身形一顿,随即明白父亲的意思,拍马直取陈兰:“无知小儿,看你黄叙爷爷斩你。”
两人刀枪相交,陈兰感到对方传来的力道并没有想象中,而黄叙握刀的手有些不稳,让陈兰心中冷蔑至极:被夸成天下一流勇将的黄叙,也不过如此嘛!
二人交手三十合,眼见黄叙力气不敌,陈到拍马上前。
陈兰弃了黄叙来战陈到,不三十合,陈到败走。
陈兰拍马相追,正碰上文聘,又是二三十合,两人不分上下。
黄忠见状在诸将的拥簇下离去。
陈兰正想率部掩杀,城头上传来鸣金声,陈兰无奈只能收军回城。
“将军,某正欲取黄忠那老匹夫首级,为何鸣金收兵?”
陈兰一回到城墙,看到张勋便质问道。
张勋指着城下道:“陈校尉勿怒,且看敌营分出一支军来,某恐校尉有失,故命人鸣金。”
张勋说的云淡风轻,陈兰却嗤之以鼻,明明是你害怕某取此滔天大功,才故意收兵吧?
陈兰虽然不满却不能反驳,道:“将军,某观黄叙、文聘等人不过徒有虚名耳,晋军新来,又逢诸将战败,某今夜愿率一支精兵袭营。”
“好,陈校尉果敢,若事成,某定当在主公面前为尔请功。”
张勋冷着脸道。
“多谢将军提携。”
陈兰说完,转身便离去。
张勋身边一小将面带怒色,许久方压制住火气,道:“将军,陈兰这厮仗着自己有几分蛮力真是越来越放肆了,他不想想,如果不是将军在陛下面前极力保举他,他一个土匪能走到今天这地步,就凭他麾下的三瓜俩枣,还想夜袭晋军大营,某看是送死去,还差不多。”
小将说着说着,好像突然明白张勋为何同意陈兰夜袭的用意:“莫非将军是想……?”
“想借刀杀人吗?”
张勋自然知道自己心腹想说什么,轻轻把他不能说的话说出来。
小将忙道:“将军,某不是这个意思。”
可傻子都知道,他就是这个意思。
张勋毫不在意,指着远处的晋军大营,道:“侯音,你来看晋军大营是不是扎得有些草率,而且地处低洼,若能引丹水灌之,必能大破晋军。”
侯音似恍然大悟,原来将军早有安排,如此让陈兰去送死,不仅能借刀杀人,还能麻痹晋军,使将军施此计。
“将军神算。”
张勋不知为何摇头,道:“可惜此计不能失,此次作战只能小胜晋军,绝不能大破之。”
“这是为何?”
侯音不解的问道。
因为政治,因为袁刘联盟不能轻破,或者说不能由自己这方撕破,说到底还是晋军太强了。
张勋看着忙碌的晋军大营,叹息道:“希望陈兰有个好运气,今夜能成功袭取晋军营,这样说不定能逼和晋军,起码能对峙到刘备平定河北后,有这几年的时间,袁术定能平荆扬。”
荆扬不平,袁术对晋军根本就没胜算。
侯音嗤之以鼻,他这个粉嫩的新人都看得出来,晋军营寨扎得如此简单,必然是想引袁军出城发动夜袭,而后歼灭出城袁军,以达到削弱守城力量。
“也许老天会保佑陈兰,也说不定。”
张勋有些自嘲,其实他还有一层意思,陈兰越来越自主,此番夜袭胜则是他运气好,败,也能消消他的锐气,好让他能更好的为袁术卖命。
晋军大营,黄忠在诸将的拥簇下进入大营。
黄叙问道:“父亲,那陈兰乃三流货色,某数合就能斩其首级,有必要费此周折吗?”
“竖子,安知吾计。”
黄忠瞥了他一眼,随即对文聘等人密语数句。几人皆兴高采烈的离去,黄叙见没自己的份,想问又不敢问,只能去求法正。
黄忠对法正道:“军师,你觉得某的安排怎样?”
法正道:“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