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动”,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行动。这是由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特性所造成的具体条件和革命需要。当然,中国必须向苏维埃革命学习,但在实践中必须自辟蹊径。

历史将显示,邓演达此时关于需要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并由这些具体情况出发来开展工作的看法,是有坚实根据的。但他稍后坚持以“第三党”来取代国共两党,证明是不切实际和没有结果的。宋庆龄尽管尊重和钦佩他,却依靠共产党作为实现所求变革的主要杠杆。

在柏林像在莫斯科一样,宋庆龄受到在中国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各种冲击,又受到来自……西方和中国反动派的压力。她继续保持镇定,以继续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显示出她的原则性、政治判断力和处事才能。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1929年5月美国的一个广播网通过文森特·希恩要求她到美国去发表一系列广播讲话和在公众场合露面。希恩敦促她接受,因为她可以借此机会把中国的真相告诉美国人民,并且可以用广播公司答应付给的5万美元报酬作为她进行政治活动的经费。宋庆龄在同邓演达商量之后拒绝了这个要求。她向章克解释说,如果她去,她会落入一个有利于蒋介石和支持蒋的美国政策的陷阱。她可能通过谈话或沉默表现为接受蒋政权的合法性。而这笔由美方提供的收入也不是为革命筹集资金的好办法。章回忆说,希恩为此大发雷霆:“我真猜不透她。她会有一个讲坛。重访她所喜欢的朋友和地方,得一笔用自己的工作赚来的钱。这有什么不合适的?!”

不合适的是,宋庆龄所怀疑的陷饼确实存在——现在能够得到的文件证明了这一点。

1928年6月16日美国大使舒尔曼从柏林“致国务院的绝密报告”说:

“美国著名的巡回演讲主办人L.J.艾伯先生向孙夫人提出签订在我上次报告中提到的那个合同。希恩先生说,孙夫人应按合同净得5万美元……这笔款项她可能会捐献给‘事业’。希恩还说,宋庆龄正‘在考虑接受这个提议’。如果她接受了,他不认为她在美国的讲演将会具有任何很显著的政治性质。她有这么多的近亲同目前的国民党运动有关系,这将使她难以对之进行攻击。”①(着重点是本书作者加的)

①司徒雷登着《在华五十年——传教士和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英文),第116页。

大使的报告(现加上其他材料)显示出宋庆龄在欧洲的行动受到了美国外交官的密切监视。舒尔曼还同意把报告“副本送驻北京公使馆”,结果很可能是把消息传给美国所偏爱的蒋介石阵营中去了。这里应该提起,舒尔曼干这类事情不是新手。1924年在广州他曾提议在孙中山和北洋军阀之间进行调停,从而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丧失锐气和苏联的引导。

事实上,有不少美国人——官方的或非官方的——都在设法把宋庆龄挪向蒋介石一边,至少使她对蒋的反对不要那么强烈。

司徒雷登博士就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来到柏林的。他是北京的中美燕京大学校长,在20年之后出任美国驻国民党中国的最后一任大使。司徒在基督教活动中结识了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从小就看着庆龄长大。他甚至于知道庆龄对巧克力有嗜好,所以带了一大盒最好的巧克力到柏林,想通过“她的忠诚的秘书、一个燕京的学生(司徒语)章克找到她。司徒还写道,“在莫斯科小住之后,她已决定……俄国的共产主义对中国来说,不是万应灵药,所以带着她的部属撤到柏林,在那里我在约一年之后见到了她。”①章克对这段话提出了疑问。在章的记忆中,宋庆龄在柏林没有会见司徒,而是回避他,曾对章说,司徒像极大多数传教士一样钦佩蒋介石,所以很可能是为蒋办事的。她不接见司徒,而是把一张她亲笔签名的、同孙中山的结婚照,要章克代她送给他。至于司徒所写的归之于宋庆龄的那些话,实际上她从来没有找寻什么“万应灵药”,也从来没有对苏联和中共表示过否定态度(这一点正是蒋介石和西方求之而不可得的)。尽管如此,他们企图在宋和苏联及中共之间制造不和的尝试从未中止过。

①同第九章注36。

关于宋庆龄的处境,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当时曾这样写道:

“她肯定是欧洲所收容的所有流亡者中最奇特的一个……因为获胜的国民党人根本不是要把她赶出中国,而是软硬兼施地阻止她离开中国。即使到现在,他们还在找她,希望劝诱她回去分享他们的荣耀。

“但是,她即使境况桔据……却避开那些被派来请她回去过富裕尊荣生活的使者。她把他们所要提供给她的荣誉看作是对她丈夫的主义的背叛……在中国全国各地……开会之前都要向孙逸仙博士遗像行三鞠躬礼……通过家庭的关系以及通过她自己的才能,她如果想要在新政府中得到任何地位,都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但她拒绝了,她在政治上断绝了同家庭的关系——对一个中国妇女来说,这是了不起的行动。她打电报给她那位得胜的妹夫,谴责他同俄国断交并镇压农工,并声明她如回国将不是去参加他的政府而是去代表群众。

“与此同时,流言蜚语不断。她那些过去的同事收买不了她,就想用污蔑手段把她抹黑……任何一个著名的中国革命者来找她的都被造谣说成是她的新的丈夫……在所有我认识的中国人中最美丽文雅、仍在最动人的三十以上年华的这位妇女,由于她自己过去的崇高地位,而不得不渡过未来的寂寞岁月。但是,谣言跟随着她,尽管这些谣言没有一丝一毫的事实根据……”①

①国务院信件编号3612号。1928年6月27日远东局阅后,7月12日由纳尔逊·约翰逊代国务卿答复“此信内容甚有价值”。约翰逊为美国高级外交官,曾在华工作多年。

美国官方档案还透露了另一方面的情况。舒尔曼公使固然在设想宋庆龄到美国巡回演讲会使西方得到政治上的好处,但另外一类人却强烈反对。这类人总是反复出现,那就是一些患妄想狂症的右翼分子,他们既对“赤色宣传”怕得要死,又不相信其他美国人有自己作出判断的能力。

持这样的观点的一位波士顿妇女埃塞尔·B·麦金尼,在1928年7月10日给华盛顿主管签证事务的部门写了一封信:

“你是否知道,中国和莫斯科的孙逸仙夫人已订定在下一季度到这个国家来作演讲?……我今天已辞去设于波莱斯顿街〔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80号的艾伯一威克讲演服务公司特别代表的职务,因为我不仅不愿意请这位夫人到我们的俱乐部和学院去讲演,也不愿意同一个请她来讲演的组织保持关系。我对我自己的国家实在太忠诚了,我不能同一个在过去历史上与赤色活动有如此多瓜葛的人发生任何接触。

“是否可能你已批准她入境,因为我听说一切都已疏通好了。……有一个可能与此事有关的人问我,就这么一个30来岁的年轻女人,即使她过去曾参加过本国的革命,她会有什么样的脑筋在这个国家制造麻烦?任何一个稍为知道一点远东事务的人都明白,她的‘脑筋’沿着某些渠道是相当活跃的——在我看来,对我们那些容易受影响的学院和俱乐部妇女来说,也许是太活跃了……”

像大多数告密者一样。这位“超级爱国者”喜欢小心谨慎、隐姓埋名:

“现在我已尽了一个好的、忠诚的美国人的责任,像我这样的人即使在粉红色的地方也是没有用的,更不要说是鲜红的颜色了。请让我不要再出头露面。她可能被批准入境吗?”

麦金尼女士这封信被送到签证处主任蒙内特·戴维斯那里。他回覆道,“没有听说孙夫人申请入境签证……”①因为她根本没有申请过。

①德国费尔伯教授着文,请参看第九章注37。

现在再看看德国政府。如同驻莫斯科大使所建议的那样,宋庆龄被置于“严密的秘密监视”之下。①‘这是德国公共秩序部通过普鲁士内务部下达给柏林警察局的命令,理由是她“在共产主义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中的角色”以及“同莫斯科共产党方面的关系”。②有好几个月对她每天的行踪都予监视,就像孙中山在日本流亡时那样。这些监视报告一定让审阅的官员哭笑不得。报告所“提供的情报”是,她有“许多中国来访者”、“每天出外散步两次”等等。还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情:

①同上。

②黄平着《往事回忆》,第67页。

1928年6月,她年轻的弟弟来,住在她寓所里。(这看来是指宋子安,她在家中最喜欢他,当时20岁出头。)

6月和7月,他们同去巴黎,接着又去维也纳,说是去看病。

9月3日,她从巴黎回柏林,迁居夏洛滕堡区韦兰德尔街18号格尔姆赖希太太家。

12月18日,她去海德堡旅行。

据记载,她曾对警方说,她想在柏林住下去,以便学习(可能是在她申请再入境或延长居留期时)。

作为情报,这些东西卖在是太可怜了。但它们保留了有关她行踪的一些材料。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在年深月久之后要弄清她在柏林的行踪将很困难。

据章克回忆,德国政府也想同宋庆龄有些直接接触。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也要求同她交换意见。她对两者都回避,实在推不掉时就请邓演达去同社会民主党人谈谈。

中国(蒋介石政府的)驻柏林的外交官也通过中间人求见宋庆龄。章克记得宋庆龄对他说,“他们不代表真正的中国。真正的中国是工农;这些人站在杀害工农的人一边。他们没有资格要求见我。”

她没有蒋介石政权发给的护照,也不去申请。她的护照是武汉国民政府发给的,由陈友仁签署——这是他当外交部长所办的最后一件事。

在柏林的倾向进步的中国留学生倒是经常见到宋庆龄,同邓演达一起。她鼓励一些留学生学好现代技术,将来用于建设一个强大独立的中国。常来的留学生中有一个航空工程师。

就住在柏林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她同他们的关系如同在莫斯科时一样,由于派系纠纷和当时盛行的极左思潮而相当复杂。(这些共产党人中有的是中共党员,有的是德共党员,当时德共有一中国特别小组。)1928年12月,国际反帝大同盟在柏林开会,宋庆龄虽然是这个组织的名誉主席,却没有像上几次会议那样被邀请。中国代表黄平和余飞两人是由中共驻莫斯科第三国际代表团派出的。黄平在讲话中不但攻击帝国主义及其同盟者南京国民党右派政府,而且攻击任何形式的左派国民党,说它们更具欺骗性,所以比右派更危 3ǔωω。cōm险,等等。他在一家餐厅用餐时曾见到宋庆龄,但却不理她。所有这一切他后来回忆时感到很可耻。①

①据访问沈其震大夫的谈话。沈约在此时在德国学医,后在叶挺将军部下任新四军军医总监,对叶挺很熟悉,经常交谈。叶屡遭不幸。1941年“皖南事变”(国民党在新四军移防时对之进行突然袭击)中他被俘后被关入集中营,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在此后同蒋介石的谈判中,共产党坚持释放叶挺。叶获释后不久,在从重庆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与妻女及其他一些共产党领导人同时罹难。具有悲剧性讽刺意味的是,诺依曼在斯大林30年代的清洗中就在苏联被处决了。他甚至于没有像叶挺那样活着去抗击法西斯。他和叶挺对法西斯都是极端痛恨的,尽管在如何同法西斯战斗的问题上过去曾有分歧。

宋庆龄的基本政治活动并没有因为这些复杂情况而“出轨”。她同邓演达和后来到达的革命者一起,进行这些活动。

在这些后到的革命者中,值得注意的是叶挺。这位生气勃勃的英勇的军官曾在广东同邓演达一起上过少年军官学校,当然这两个孩子当时都没有想到他们后来会作为革命同志重逢。叶挺的生活道路同宋庆龄也一再交错。1922年在广州,作为孙中山总统府卫队的一员,他抗击军阀陈炯明的进攻,保护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出险。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25—1927年的北伐中任团长,所部号称“铁军”,在占领武汉及向黄河推进的许多战役中功勋卓著。蒋介石1927年叛变后,他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年底,他在著名的广州公社起义中作战。广州公社是为了扭转反革命浪潮所作出的最后一次在城市中以工人为主体的武装斗争——一次英雄的战斗、也是一次悲剧性地在错误时机进行的战斗。

但在1928年,叶挺陷入极度的困惑和精神痛苦之中。在广州公社失败之后,他取道前往莫斯科,却被共产国际前驻广州代表、德国人海因茨·诺依曼指责犯了“失败主义”和“逃跑主义”的错误。事实上,他是在战斗已告失败之后带着部队一起撤出的,为了把部队保存下来,以后东山再起。使公社失败并不必要地使许多十分需要的革命者(包括张太雷)牺牲的是对革命低潮时期成功可能性的错误估计——在克里姆林宫、在中国国内都作了这样的错误估计。但当时莫斯科听信的是诺依曼而不是叶挺,①因此他去了德国。在那里,他在政治上长期韬光养晦,但没有放弃他的原则。

①王安娜着《中国——我的第二故乡》,第388—389页。

宋庆龄和邓演达并没有像有些人那样躲开叶挺,而是要他一起参加关于中国革命新的前景的讨论。10年以后,他将再度为之而战斗,他的共产党党籍将被恢复,他的政治信念和军事活力及技能在抗日战争中任新四军军长时丝毫未减。

在柏林集体讨论和分析的是南昌起义、广州公社和若干继发事件,结论同宋庆龄和邓演达的看法是一致的,即:中国的革命虽然遭受严酷的挫折,却是不可征服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仍然忠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成员集合和组织起来去完成他们的任务。计划是使他们聚集在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已在莫斯科宣布成立)之中,并尽可能早日回国。在中国国内,中国共产党已经举起革命的旗帜前进,同中共合作总的说来大家都是同意的,尽管有人(不是宋庆龄)没有去实行——部分原因是当时在共产党方面对此表现犹豫。

尽管有这些随之而来的复杂情况,宋庆龄对这一段在德国的生活是感到快乐的。她学了一点德语,后来在同外国友人谈话或写信时有时还用一下。她会唱唱或者哼哼德国歌曲,包括一些活泼的流行歌曲。在饮食方面,她对一种“土豆煎饼”特别喜欢,并且自己会做。多年以后,在战时的重庆,她到处找一种长把平底铁锅来做这种食品,因为用当地的尖底锅效果不好而平底锅在中国很少。①

①引自兰德尔·古尔德着《孙夫人保持信仰),载《民族》(“The Nation”)杂志,纽约,1930年1月22日。(中译文参考杨小佛着《宋庆龄在上海的活动片断》,原载上海《社会科学》1981年第4期,转引于吕明灼着《宋庆龄传》,第125—126页。这一声明与《宋庆龄选集》所载《关于不参与国民党任何工作的声明》的核心内容相同,发表时间也很相近。——译者)

在柏林居留一年后,宋庆龄于1929年5月回国。蒋介石政府邀请她回去参加孙中山的国葬仪式。位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已完成,陵墓的奠基礼她曾参加(时在国民党分裂之前)。政府当局和她的家属派她的第二个弟弟子良来劝她回去。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在1929年3月26日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选举她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很明显,蒋介石——如同他过去(及以后)常做的那样——是想借用她的声望并把她罗致过去,至少是封住她的口。她对这一点很警觉,在同朋友们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走,但完全是为了相反的目的。她将展开孙中山的旗帜并揭露那些篡夺了这面旗帜的人,在国内这样做将更为危 3ǔωω。cōm险、但也将更为有效。她公开宣告:

“我正在回国准备参加孙逸仙博士安葬紫金山的典礼。紫金山是他希望埋骨之处。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误解,我必须表明,我仍断然坚持我于1927年7月14日在汉口发表的声明,邵:鉴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反革命政策和行动,我宣布不再积极参加国民党的工作。

“因此,必须明白无误地说清楚,我的参加葬礼……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意味着,只要国民党领导继续违背孙博士的基本政策(即有效的反帝政策、与苏俄合作的政策及工农政策)我就不直接或间接参加国民党工作的决定有所缓和或转变。

“当这些政策作为革命的动力时,我们在实现党的主义中取得了迅速的进展。现在三大政策已被抛弃,我们的党又成为军阀及反革命的工具,从而使我们更加远离党的目标。”①

①西格雷夫着《宋家王朝》,第260页。英文原版作者注明根据尤恩森着:《宋氏三姊妹》(英文)第85更及克拉克着:《中国的蒋家》(英文),第64页。

他的弟弟不赞成她用这样直率强硬的措辞,担心引起政府恼怒和家庭不快,据说她的回答是:“是宋家为中国而存,不是中国为宋家而存”①

①上海《民国日报》在次日(5月23日)曾有报道。此处及其他有关活动的日期均见《宋庆龄年谱》。

回国以后,她不断地重复和说明她的这个启程前声明,因而她1929年的回国是短暂而又引起轩然大波的。它对当局企图使她陷入混乱或保持缄默的图谋浇了一大瓢冷水,而对所有为一个更美好的中国而奋斗的战士则带来了一线希望之光。(1930年9月20日),载《邓演达文集》,第83—88、183—191页。

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十一章 1929年的回国:一场短暂的暴风雨

第十一章 1929年的回国:一场短暂的暴风雨

宋庆龄1929年循陆路从欧洲回国,5月6日过莫斯科,转乘横越西伯利亚的火车,在5月16日抵达中国东北的哈尔滨,次日到沈阳。这一地区的首脑、军阀张作霖之子“少帅”张学良在官邸宴请了她。日本人原来是支持张作霖的,但在1928年却谋杀了他。张学良因此转向蒋介石,希望蒋帮助他抵抗日本。但蒋却把他推上反苏的道路,这一年,东北军同苏联发生了武装冲突。

到1931年,当日本侵入东北(外国当时通称为“满洲”)时,蒋介石却下令“少帅”不抵抗。几年之后,在成为时局转折点的1936年西安事变中,已失去耐心的张学良强制扣留了他的名义上的统帅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抵抗日本。历史的发展是有其逻辑规律的,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当时,在1929年,尽管宋庆龄是反对军阀的,也许由于她感觉到“少帅”有真诚的抗日情绪,她同张的会晤是相当热烈的。她在哈尔滨发表的声明中曾称苏联是中国唯一的真正朋友,这可能是为了劝说张学良放弃反苏的行动。张采取这些行动是为他那些最保守的部下、蒋介石政府和某些外国所迫的。宋庆龄善于交友,她同“少帅”夫人于凤至相处特别融洽,于也要去南京参加孙中山的奉安大典。

宋庆龄继续前行,过了山海关就进人蒋介石直接控制的地区。在天津,她的继子孙科、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官员到站迎接。傍晚到达北京,即驱车赴香山碧云寺在孙中山灵前献花。孙的遗体自1925年后一直存放在寺内。

她当时一定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这里,她作为一个极度哀伤的年轻遗孀,曾经痛悼她的丈夫,并且保证要捍卫和推进他的事业,完全没有想到前面的道路上会是这样满布荆棘、血迹斑斑。现在,她又回来了——她仍然年轻,但已是一个老战士了,经历过许多“为建设和拯救国家而进行的严酷战斗”的考验,并且准备去迎接更多的战斗。在1925年她哀悼孙中山时,她同她的家庭、同国民党是一致的。现在,她已把他们中的许多人斥为孙中山的叛徒,并决心要把孙中山的旗帜从这些篡夺者手中争夺过来。

5月22日,她在碧云寺参加孙中山遗体改殓钢棺仪式,“哭泣甚哀”。①

①兰德尔·古尔德着《孙逸仙夫人保持信念》(英文),载《民族》杂志,纽约,1930年1月22日。

5月26日,她护送马拉的灵车去北京火车站,随行人员中新增了以名义上的共和国主席林森为首的南京特派迎梓专员,沿途30万群众默哀致敬。

两天后灵车到达南京,蒋介石到站迎接。孙中山灵柩隆重安置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三天内各界公祭。三天后举行家祭,宋庆龄引领孙、宋两家家人行礼。蒋介石特别注意出席这次家祭,因为他要树立这样一个形象:即,他不仅是孙的政治继承人,还是孙的亲属。带有讽刺意味的是,后面这个身份他是通过宋庆龄才得到的,因为他娶了她的妹妹(部分地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

6月1日,孙中山奉安大典在紫金山中山陵隆重举行。宋庆龄主持了封棺和封闭墓门的仪式。“她使自己站立的位置离开别人、甚至她的家属,坚持完成这长时间的、令人难以忍受的仪式,眼看着孙的灵柩稳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