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穿今70年代幸福生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昵之态。(摘自度娘),一幅名家创作的苏绣作品,往往有市无价。前世她还是听说的,县里的大户人家王员外的女儿出阁时,花了上千两银子买了个苏绣的插件。当时在他们邻水县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这有什么麻烦的啊,反正都是一家人。”林薇颇有些不以为意,叹了口气,然后才继续道,“唉,我牵这个头多少存了几分私心。我这个舅妈也是个命苦的,她的娘家姓杨,今年60多了,年轻的时候那是相当爽利能干的人物,到老了干不动活了挣不了钱就被儿媳妇百般嫌弃,我们这些外甥争取了几次,总算是让她分开来单过,不过几个儿子每年给些粮食和钱物。她倒也逍遥,只是忙惯了,实在闲不住,就想找个徒弟带带,总不至于让自己一身的技艺丢了。”

徐长卿点点头,表示知道,不过她还是有点奇怪。“那这位奶奶怎么没把绣工传给家人呢?一般这种祖传的手艺不都是不轻易传外人的吗?”舅妈的舅妈喊奶奶总不会错吧?

“他们家以前是有这规矩,传女不传子,之前的日子难过,兵灾不断,连吃饱都成问题,谁还有心思学这些啊。这不,这两年日子好过些了,舅妈才有那心思想手艺传承的事情。”林薇并没有说,舅妈杨氏这么多年一直在找传人,就连她小时候都跟着学了几天,可惜她坐不住,而且实在没那个天赋,只得作罢了。

林薇摸了摸徐长卿的头,怜惜的看着她。“我是看长卿的性子温婉,能坐得住,不像我家那个天天想着出去。”前两天小姑子张敏忙着给任老做千层底的时候,她可是亲眼看着这个外甥女在一旁帮着做了不少事情。再说了,长卿不也送了几个孩子不少她亲手做的络子吗?一看就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要她说女孩子就应该像长卿这样斯斯文文的。

徐长卿腼腆的笑笑,她其实很是羡慕两个表姐大大咧咧的性子,只是她自幼受到的教导,就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但她从小文静惯了,真心做不来开怀大笑的事情。

林薇是个爽利的性子,索性拉着张敏母女两就想出门,“咱们赶早不赶晚,现在还早呢,正好带长卿去给我舅妈看看。不过咱们先说好啊,我舅妈到底肯不肯教,那我就做不了主了啊。”

张敏吃了一惊,“现在吗?”她被林薇拉的一个踉跄,差点摔了,徐长卿在一旁赶紧扶好。这会儿可都快傍晚了,哪有这时候去找人拜师的啊。

林薇不管,回房拿了点钱揣在兜里,就往大门口走去。“是啊,我舅妈就住在12路底站那边,咱们坐个公交一会儿就到了。”

徐长卿有点迟疑了,“舅妈,这都快傍晚了,现在去不大好吧?怎么也得选个黄道吉日,好好准备一番啊。”

林薇不以为意的头直摇,“哎呀,都是一家人,说这些虚礼干嘛?”

张敏母女两轮番劝解,林薇还是想着要现在带他们去。他们没办法,和徐定睿说了一声,就出了门。

正在陪着老太太说话聊天的张翩姐妹俩,见林薇他们要出门,立马跳起来问道,“妈,你们要去哪儿?我也要去。”

林薇没好气的回道,“去你舅姥姥家,你要去?”

张翩一听是去舅姥姥家,顿时没了兴趣,失望的说,“去舅姥姥家啊?我才不要去呢。”张翩可没忘了才4、5岁的时候,舅姥姥把她们几个小的拘在家里学什么撵针,她那么点大懂什么呀,直把自己的手指扎的全是洞,舅姥姥还跟爸妈说自己坐不住。从此以后她就开始有点怕这个舅姥姥了,不到万不得已,轻易不肯照面的,现在哪肯去自投罗网啊。

却说那边林薇带着张敏母女两随便是供销社买了点伴手礼就上了12路公交。林薇说的果然没错,几人坐了半个小时不到,就到了底站。徐长卿暗地里观察着周围,用心记着这里的环境,她想着既然要拜师学艺了,以后少不了要经常到这边来找杨奶奶啊,总不能每次都让舅妈送来啊。

下了12路车,几人向东不过走了10来分钟,就是一片四合院的建筑群。

林薇边走边介绍着:“我舅妈住的这个四合院说起来还有点故事呢。这里原本是一处大官的宅邸,后来政府收归国有之后,就变成了纺织厂的员工住房。我舅妈之前在纺织厂干了好些年,出来单过了索性就住在这个大杂院里,总不至于太孤单。”

“哎,这不是杨嬷嬷的外甥女吗?今天这是来走亲戚了?”三人还没进门,就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女子拎着菜篮正要出来,一见到拎着东西的林薇,立马热情招呼道。然后回头冲着院子里大声喊了句,”杨嬷嬷,你家来客人啦。”

“陈大姐,您这是要去买菜啊?”林薇从包里掏出一把瓜子塞到那陈大姐手里,客气道。徐长卿认出了那袋瓜子是舅妈在供销社特意买的,说是有什么大用途呢。”

“是啊,这不没两天就过年了吗?再不买菜就没得吃了。我得赶紧去买菜了。咱们回聊,谢谢你的瓜子啊。”陈大妈抓着瓜子,道了谢,又急急忙忙的走了。

“是谁来了啊?”三人目送陈大妈离开,又看林薇跟院子里相熟的几个街坊打着招呼,就听到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

徐长卿循声望去,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正站在一间屋子的门口,看着他们几人。老太太个子中等,身体微胖,穿着半旧不新的衣服,就连苍白的头发都是一丝不苟的挽了个发髻,半点乱发都没露出来。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奕奕。

“哟,是小薇啊。我道是谁会上我这个孤寡老太太的门呢。”见是林薇,老太太似乎有点失望。转身就往屋子里走。

林薇赶紧带着张敏母女两跟上,“瞧舅妈这话说的。我这不是经常来您这儿玩吗?您别嫌我烦就是了。”

老太太招呼着他们坐下,端上了茶水,颇有些不耐烦道,“别贫了,说吧,你今天来我这儿是干嘛来的?”

林薇腆着个脸,谄媚道,“舅妈,还别说,今天来还真是有事找您的。这是我的小姑子小敏,还有她的女儿徐长卿。您不是一直念叨着想再带个徒弟吗?你看看长卿行不行?”

“她?”老太太上上下下将徐长卿打量了个遍,特别是仔细瞧了瞧她的手,看的徐长卿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自己从内到外都被瞧了给遍。“多大了?怎么也得快十岁了吧?”

张敏忙回道,“是啊,过完年正好十一。”

“十一啊?岁数有点大了啊。”老太太蹙着眉,有点不满意了。她是从四五岁就开始跟着家人学刺绣了,还真没听过十一岁才学的呢。

“年纪大点好啊,能坐得住啊。”林薇赶忙解释,又从兜里掏出徐长卿之前送给张翩他们兄妹几个的络子,“舅妈,这是人长卿自己做的,你看看行不行。”这个络子还是来之前她临时起意走女儿张翩手中抢到的,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老太太接过来捧在手里细细端详了半天,并不说话,看的徐长卿的心一直揪着,老太太这是啥意思?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好半晌老太太才叹了口气,开口道,“这配色不错,是用了心思的,看起来有点功底,行吧,以后每天下午来吧。”现在肯用心学刺绣的人还有多少啊,不管怎么样,逮着一个先教着吧,她年纪大了,还不知道带个徒弟能带多久呢。这个徐长卿好像多少有点功底了,要是没看错,她的络子的配色像是云省那边的风格。好好□□一番说不定真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呢。

第三十四章

听到老太太肯定的话,徐长卿很是惊喜,她忙道谢,“真是多谢杨奶奶了。”

林薇却是一点她的额头,嗔怪道,“笨丫头啊,喊什么杨奶奶?还不赶紧喊师傅。”

徐长卿一惊,小声嘟囔着,“那不差辈了吗?”这杨奶奶不是舅妈的舅妈吗?要是她真喊杨奶奶作师傅了,不就是跟舅妈同辈了吗?那哪成啊。

整个屋子就那么大,徐长卿的小声嘀咕谁还能听不到啊,林薇有点哭笑不得了,“你小小脑袋里整日瞎想什么呢?差什么辈啊,咱们各论各的。”

徐长卿这才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郑重其事的向着老太太鞠躬,刚要准备喊师傅,就被老太太制止了。“哎哎,小薇啊,你这张嘴可真厉害,好像我只是答应这个长卿来跟着我学,并没说一定要收她做徒弟啊。”

林薇却是不管,笑嘻嘻的抱着老太太,撒娇道,“舅妈,你教长卿还不是跟教徒弟一样吗?你自然担得起长卿这声师傅。”边说着,边朝着徐长卿使眼色。

这么明显徐长卿又怎么会不懂,立马唤了句“师傅”。

老太太被徐长卿这么脆生生的一声师傅一唤,再大的脾气都没了,没好气的道,“随你们便了。”不过任谁都能看得出她眼中的欢喜。

临老临老,就是希望看着子孙在跟前环绕,可惜怪她自己命不好,子孙不孝。这么一想,老太太心里的欢喜又淡了不少。“好了,小薇,你们此行的目的已经达成了,赶紧回去吧。我一个老太太清净惯了,实在不耐烦这么多人,吵得我脑壳疼。”

“别啊,舅妈,我们还想在您这儿混顿饭吃呢。您坐着,我们来就好。”林薇忙谄媚道。倒不是她真稀罕老人家一顿饭,而是想既然来了,就帮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有很多活计已经做不动了。

“那你看着办吧,我出去转转了。“老太太在家呆不住,也不管林薇他们是客人,转身就出了家门,去找隔壁邻居家老奶奶说话去了。

张敏母女两看的目瞪口呆,话说有这样的老太太吗?就这么放心把家交给她们?也不怕他们把家搬走啊。

“我舅妈就是这种性子,你们相处久了就知道了。”林薇稍稍解释了几句,就喊了张敏帮忙做饭。“咱们今天包点饺子吧。多包点给舅妈三十吃。”说是要在这里吃饭,哪可能呢?家里老老少少十来张嘴等着她们回去做晚饭呢。还有两三天就过年了,老太太还不知道这年在哪家过呢,多准备些吃食总没错的。

林薇熟门熟路的把老太太的口粮拿出来,从中找出一小袋白面,倒进了洗干净的面盆里,又从厨房里找出一颗快要蔫掉的小白菜,然后又把他们刚才带来的猪肉切了一小块。张敏就给她打打下手,两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趁着妈妈和舅妈和面准备的功夫,徐长卿这才有机会打量杨师傅的家。或许是一个人住,杨师傅只租住了一整个四合院的一角,一共2个屋子,一间做了她的卧室,另外一间则是厨房了。卧室简单的放了一张床,一个梳妆台还有一把凳子,另外还有一张凳子上面摆了个上了锁的箱子,墙角的地方还有一个刺绣用的绣架;而厨房除了灶台,还有一个煤炉,一张小点的八仙桌和几张板凳。灶台前面还有一个半掩着的水缸。徐长卿看的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师傅又不是没有儿女,这么大年纪了还得一个人生活。她拿了扫帚抹布什么的,帮老太太把两个屋子都打扫了个遍。正好瞧着院子墙角有株开的十分灿烂的腊梅,就掐了一枝含苞待放的插在了一个空瓶子里用水养着。当然她摘腊梅之前肯定是问过主人的。

等面和好了,白菜猪肉的饺子馅也剁好了,徐长卿赶紧帮着包饺子。三个人在加上聊完天回家的老太太,没花多少时间就包好了两大屉饺子。把饺子下了一大碗给老太太吃,剩下的端去外面冻起来,林薇看看天色不早,就想要先回去了。

老太太也不拦着,只是见她们要走了,拉住了徐长卿,开了箱子,取出了一个黑布包着的东西塞到徐长卿手里。“这是《芥子园画谱》,你先拿回家看看吧,明天来跟我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要想学刺绣,怎么也得对美术绘画了解一些。不然你怎么设计图案?怎么做成绣样呢?那些有所成就的绣艺大师哪个不是自己构图自己设计的啊。

张敏和林薇一听忙下意识的看向徐长卿,咂舌不已。就算是个纯粹的外行,她们也听到过《芥子园画谱》的大名。好家伙,这《芥子园画谱》可是学习国画的初学者最适合用的教材,好多极其著名的绘画大师都将这本书作为自己的进修书。也不知道徐长卿手里拿着的到底是哪一版的。

特别是张敏,她前世自身就是个落魄秀才的女儿,多少念了点书,有时候会觉得愧疚女儿,她一直想着自己的闺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只是他们做父母的没有本事给女儿提供好的条件去学习琴棋书画。她相信以自家女儿的资质,只要有机会去学,就一定能学出个名堂。

大家闺秀不一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最起码要略通这些修身必须掌握的技能。大家闺秀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书达理,喜行不言色。”

徐长卿心里同样高兴极了。她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自己有机会多学一门技艺,前世听人说那些才子佳人谁不会写诗作画啊,现在自己能学了,自然是顶好的。

徐长卿抱着书朝老太太恭敬的鞠了个躬,“谢谢师傅,我回去一定会用心看的。”

老太太很是复杂的看了看徐长卿怀里的包裹,闭上了眼睛,发怒道,“回去吧,回去吧,还留在这边干嘛?我想休息了,还不快走。”

三人被老太太突然来的脾气搞得一头雾水,为了不让老太太气到,林薇他们只好离开。“舅妈,那我们走了啊,明天下午就让长卿来找您了啊。”

见老太太关了门自己一个人在屋子里呆着,林薇他们没办法,只好求了跟老太太同一个院子的陈大妈帮着看着。

“舅妈,师傅她老人家没事吧?”徐长卿到底还是不放心,抬起头问着林薇。

“应该没事吧。我舅妈就是这个脾气。”林薇到底还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心宽的很。

趁着等12路公交,林薇对徐长卿手里的画谱感兴趣了,“长卿,给我们看看什么样的啊。”

“现在?”徐长卿有点为难了,现在天空还在飘着小雪,要是画谱被水淋湿了多可惜啊。

林薇一想也是,就说,“现在还是算了,等咱们到家再说吧。”

冬天的公交真不好等,12路又少,就算在底站,他们等得也着急的很。三人好不容易赶在天完全黑透之前到家,林薇急得直跳脚,“完了完了,谁知道等个公交会等这么久啊。他们一个个估计肚子都饿了吧。”

张敏好笑的赶紧安慰着,“嫂子,没事,说不定他们吃上了呢。厨房里还有之前的菜呢,只要热热就能吃了。其他的不会弄,几个孩子热热饭还不会吗?”进了腊月,特别是快要过年了,家里几乎每天都有张成儒父子的学生来送些节礼,不管送了些什么,他们不收怎么也得请人吃顿饭吧,家里的菜多呢。

“会是会啊,就是不知道这么多人够不够吃啊。”林薇还有话没说出口,徐定睿毕竟是头一次上门的女婿,就算已经在家住了几天了,但总不能让人家吃剩菜剩饭啊。这么一想,她恨不得脚下踩着个风火轮,能立马到家。

只可怜了徐长卿,她毕竟才10岁,哪能跟得上大人全力走的脚步啊,没办法就只能跟在后面一路小跑。等好不容易到家了,她的小脸已经跑的通红,感觉气都喘不匀了。

三人前后脚进了客厅,顿时哭笑不得。原来还真给张敏说中了,全家老小正坐上桌吃的高兴呢。见到林薇他们回来了,张翩还奇怪的问了句,“妈,小姑,你们不是去舅姥姥家了吗?怎么这会儿就回来啦?”

林薇忍不住了,“这不是以为你们晚上没人做饭,赶着回来给你们做饭呢。”说完又多嘴问了句,“哎哟今晚这顿饭是谁做的啊?看起来不错嘛。”一桌子有荤有素不比他们几个当家主妇在家时差。

“大伯母,这桌菜不错吧?是小姑父做的哦。”林薇话音刚落,张洋立马爆料。

“妹夫啊。真看不出来你有这手艺啊。”林薇一脸惊奇的看向徐定睿。他们老张家从上到下的男人跟大多数老北京人一样都奉行“君子远庖厨”,不说做饭了,烧瓶开水都不会。除了专业做厨子的,这还是她唯几看到的会下厨的男人。

徐定睿只是微微笑着不说话。

徐长卿母女则是觉得不稀奇了,话说前世徐定睿如果有了兴致也会亲自下厨整治出一桌好菜。

林薇一看徐长卿一家的表情,就知道徐定睿做饭是很平常的,顿时觉得有点不平衡了,忍不住瞪向了老公张灵智,同样是男人,怎么人家就会做饭,自家这个就啥都不会呢?

正端着小酒杯要咪一口的张灵智哪看不出自家枕边人的心思啊,顿时一个激灵,弥漫上来的酒意一下子下去了大半,心想着:妹婿啊,你这是把我害惨了啊。我一个大老爷们,哪会做饭啊。

第三十五章

张灵智一顿饭吃的那是相当的胆战心惊啊,就算妹婿徐定睿的手艺确实不错,饭菜可口,又有美酒作伴,被自家老婆这么一直盯着看,他同样表示压力山大。

好不容易顶着顶着自家老婆的目光颤颤巍巍的吃完饭,张灵智借口还有学生的作业要批改,一溜烟躲到书房去了。惹不起还是能躲得起的。林薇恨恨的嘀咕道,“有本事你晚上别回房睡觉。”

张灵智那副狼狈样看的在场的人哄堂大笑,徐长卿捂着嘴直乐,没想到原本以为文质彬彬的大舅会这么搞笑。不是听说老北京的男人都挺大男子主义的吗?看来这话也不尽然啊。

等吃完饭,林薇张敏带着几个孩子把饭桌收拾干净,张老爷子就开口了,“小敏,你们刚才带长卿去哪儿了?”

张敏母女两刚想回答,林薇就笑着答道,“爸,长卿想学刺绣,我就带她去找我舅妈了。”

大儿媳妇嫁进他们老张家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张成儒对林薇的娘家算得上了解,只稍稍想了想就知道她所说的是杨老太太了,多年前他曾经见过她几次,倒也知道老太太绣工十分精湛,“哦,你舅妈身体如何?”

“舅妈身体还算硬朗,就是一直遗憾一手好绣工没有传人,这不,我今天特意给她老人家带去了个徒弟。她对长卿这个徒弟挺满意的,不仅收她为徒了,还特意给她一本《芥子园画谱》。”

张老爷子点点头表示了解,语重心长的对徐长卿交代道,“长卿,既然你有这个机会跟着你师傅学习,那你就得用心些,不说到底学出来什么名堂,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花的那份时间和精力。”

徐长卿自然应是了。一旁的张翩忍不住在徐长卿耳边小声嘀咕道,“乖乖,长卿你真厉害。舅姥姥那么严,你怎么敢拜她为师的啊?”她只要一想到杨老太太就害怕,都有心里阴影了,实在佩服表妹徐长卿敢一直跟着学。

小辈们私下的小动作老爷子都看在眼里,只是视而不见。老爷子很是喜欢外孙女的乖巧,忍不住拍了拍她的头,叹息道,“你要学画,咱们家以前正好有几幅明清时期的名人字画,值不了什么钱,给你这个初学者观赏是最好的,也可以给你跟着临摹临摹,可惜早几年给小人举办,那些祖上传下来的家当要么被充公要么被销毁了。到底可惜了啊。”越说老爷子的情绪越低落。

张家诗书传家,怎么可能没有些家底?只是那个年代太过混乱了,还没来得及反应,家里就闯进了好多人,把能砸的都砸了能撕的都撕了。他这个不肖子孙没什么本事,保护不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张灵瑞他们哪能不了解老爷子的心结?他们也觉得遗憾,但终究没有老爷子那份患得患失。

张敏安慰的话还没说出口,刚喊了一声“爸~”,张老爷子就挥挥手阻止了她想说出来的话。“我没事,先去歇息了。你们收拾好也早点回房吧。”,话刚说完,老爷子就转身回房去了。

林薇赶紧让张溪去给老爷子把走廊里和他屋子里的灯点亮了。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外面乌漆墨黑的,他哪能看得清啊。

老太太不放心,急忙站起身来,一旁的张灵瑞赶紧扶着,“妈,您慢点。不急,我们送您回去。”

可人老太太对儿子的一番好意置若罔闻,毫无焦距的眼睛直直的看着前方,嘴里不停的喊着,“老头子,慢点,还有我呢。”

听到老伴这么焦急的呼唤,张成儒哪还能只顾自己啊,忙往回走,接住了儿女扶着的老太太,边扶着她边慢慢的走,无奈的抱怨着,“老伴呀,你急什么呀?刚才要是摔了怎么办?还早呢,让小敏他们陪你多聊聊。”

老太太却说,“和小敏他们要聊有的是时间。我还不知道你吗?这么多年了,只要一讲到祖上传下来的东西,心里总会难受。有我在啊,你心里多少会好点。”

“随你吧。你慢点,我扶着你,咱们慢慢走。”

看着老爷子扶着老太太渐去渐远的身影,在场的众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点想法。张灵瑞兄妹两对视一眼,看出了彼此眼中的伤感。在他们的记忆中一直身形高大的父亲,随着年岁的侵蚀,原本直挺挺的背慢慢的佝偻了。他们也从一个稚童长大了,成了家有了孩子,成了父母。父母年纪越大,他们心里的担忧愈甚。总害怕有一天日渐衰老的父母会离他们而去,可任谁都知道,那是每个人都必经的过程。

徐长卿同样若有所思,这世间最好的陪伴就是一起老去。老伴老伴,少来夫妻老来伴,能有一个人顾着你想着你就是这一生最幸福的事。等你老去的那天,还有人能陪着你慢慢走,就是一种幸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