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芒先至综武侠-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风没有停息。

剑光清淡,就像月亮一样清淡,最后没入了律香川咽喉中。

那些各式各样的暗器掉落在地上,杀人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居然还有几分好听。

姜希夷忽然道:“既然你告诉我了你的秘密,我也告诉你一件事好了。”

她将软剑拔了出来,剑尖还带着鲜血,滴在地上,她继续道:“从来就只有我一个人,你说的那个不是我师祖,更不是我师父,就是我。”

姜希夷手腕一抖,软剑上的血全部抖落在地上,叹息一声后,将软剑归了鞘。

她有些无可奈何。

因为她确实不想杀人,也不喜欢杀人,但是有些人如果不死,就会有更多的人死。

她杀了律香川并不是因为她是什么正义之士,甚至正义究竟是什么,她都并不能清楚。

名门正派也有恶徒,江湖浪子也有侠义之士。

她只是觉得不该。

因为她是一个江湖人。

生活在江湖中的人,虽然像是风中的落叶,水中的浮萍。他们没有根,可是却有义气,还有人有血性。

同时她也知道,一旦她杀了人,站在手上的鲜血就擦不掉也抹不掉,就算有一日,她真的死了,手上的鲜血依旧不会褪色。

但是,一旦你做了江湖人,就永远是江湖人。

忽听天枢道:“庄主,要把他的尸体埋了吗?”

姜希夷看了一眼地上的律香川,道:“不用,马上就天亮了,天亮之后就会有人发现。”

接着她回到了昆仑,孟星魂的剑交给了石桌。

石桌给的回馈又变回了两个瓶子。

喝下之后,在她心中,关于那个家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她坚信,那就是她的家。

每个人提到家都是柔软的,姜希夷也不例外。

而后,另外一个瓶子告诉她“剑意剑气,生于意外,蕴于象内。一切发乎本心。”

石桌在这时恰到好处的亮了起来。

‘林朝英的剑’。

第130章 壹

终南山位于樊川,汉初开国大将汉初开国大将樊哙曾食邑于此,因而得名。沿途冈峦回绕,松柏森映,水田蔬圃绵延其间,宛若江南景色。

姜希夷带着众人行在路径之中,忽然见得有两个道士,步履轻捷,显然身有武功,她想着此处离终南山不远,这两人多半是重阳宫的道士,不如上去问问林朝英究竟在何处。

原来姜希夷从昆仑山上下来后,一路打听,都没人知道林朝英究竟是何方神圣,废了许多功夫后,天枢不知从何人口中得知,林朝英就在终南山上,可究竟在终南山何处,这又不知道了。所以一行人才到了樊川,准备往终南而去。

姜希夷见两人急奔上山,足下一点,当即抢出,那两道士已经奔出十余丈,她几个起落,翩翩落下,刚好在他们面前,道:“两位请留步,我有话想问。”

那两道士见她身法如此迅捷,虽然不知对方武功深浅,但这一手轻身功夫已是罕见,于是停下脚步。其中一面色红润,手中握着一柄拂尘,年纪看来不老不轻的道士,上前打了一个子午决,道:“姑娘请问。”

姜希夷道:“请问两位道长可是终南山上重阳宫的全真弟子?”

另一灰色道袍,长眉秀目,白袜灰鞋的年轻道士同样打了一个子午决,道:“正是,请问姑娘上终南山是要往重阳宫去吗?”

姜希夷道:“不是,我上终南山来是来找一个人的,是用剑的人。”

两道对视一眼后,那持拂尘道士道:“全真教满门都习剑,不知姑娘找的是谁?”

姜希夷摇摇头,道:“我要找的人叫做林朝英。”

两个道士闻言大惊,那长眉秀目道士更是急问道:“姑娘是如何得知终南山上有个姓林的姑娘?”

姜希夷先是喃喃道:“原来她是一个姑娘。”

接着又向两位道士道:“我知道又有什么奇怪的,林姑娘毕竟是个活人,请两位道长告知她在哪里。”

那长眉秀目道士道:“我们跟随师父学武虽然不久,但也有些时日了,从未听说过终南山上有个姓林的姑娘,姑娘怕是找错了地方,听错了话了。”

话说完后,两道士转身要走,姜希夷见二人神色慌张,步履急促,如何不知两人应当知晓那林朝英下落,既然知道,又怎么能放他们离去,飞身掠起,右手轻轻拍上其中一人肩膀。

谁知那人突然回身横掌挥出,出掌甚是快捷,姜希夷稍稍向右,刚好避过这一掌。结果另一人也是突然出掌,两道士在武术上练得丝丝入扣,分进合击,一人自右向左,一人自左向右,将姜希夷困在其中。

姜希夷见状,飞身而起,朝外翻去,瞬间人已到了一丈余外,那两道士无处卸力,掌上功夫停不下来,两人掌心合拍一下,分别将手收起。

姜希夷道:“我不过问问你们,并无恶意,你们二人为何一上来就使出伤人重手?”

那位稍年长道士道:“请姑娘原谅则个,近日来本教有个难对付的对手,多次上山明里暗中挑衅,我们师兄弟不得不小心应对。”

姜希夷道:“我本不算去重阳宫,你们只要告诉我林姑娘在哪里就好了,莫要说谎,你们二位可是心中无尘的出家人。”

年长道士道:“不知姑娘找林姑娘所为何事?”

姜希夷道:“有要事,接下来就莫要问了,如果事情能到处宣扬,也就不算是什么要事了。”

年长道士道:“终南山上确实有一位林姑娘,只是她的居所是本门重地,本派向来有严规,任谁都不得入内一步。”

姜希夷道:“我可不是你们重阳宫的人,而且我寻的是林姑娘,林姑娘有没有说叫我不准过去?”

年长道士道:“这……”

天枢忽然上前走来,道:“请这位道长大可不必担心,我家庄主一路日夜兼程赶来,风尘仆仆,只为探望林朝英林姑娘,若是林姑娘不见,我们自然会下山,绝不会给贵派带来麻烦,请道长通融。”

年长道士思考片刻后,拉着他师弟在一旁私语两句,接着道:“此事小道做不得主,还请诸位随我等一齐上重阳宫,请示师父。”

姜希夷道:“你骗我,莫要以为我不知,你师父重阳真人日前下山行走去了,你是要去哪里请教师父?”

年长道士讷讷两声,不知如何作答,那年轻道士道:“算了,大师兄你就告诉她吧,反正林姑娘也不会见人!”

费了些气力后,众人终于上了终南山,姜希夷带领众人绕过重阳宫,一路走向观后山,到一青草斜坡,见到前面就是一片树多密林,姜希夷下了马后,众人也翻身,紧随其后,慢慢往里走去。

这树林越往里越密,到了后来竟然将太阳都折的看不见,只有几道光从枝叶缝隙中射下,姜希夷再往里走了十数丈,见到了地上立着的一块石碑,碑上果然如同山下两个道士所言,刻着四个字:“外人止步。”

姜希夷双眼微眯,继续往里走,忽然间,原本一片寂静,更无半点声息的树林种,起了一阵嗡嗡异声,接着灰影晃动,一群白色蜜蜂从树叶间飞出,扑了过来。姜希夷抬头看了一眼群蜂,抬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无需攻击,继续轻轻往里移动,这些蜜蜂缠在她们身边,果然没有继续对他们发起进攻,如果方才冒然动手,只怕他们下场惨烈。姜希夷盯着周身这些蜜蜂看了看,见它们不似寻常,想来是有人特意养殖,此处必有养蜂人。

忽然那团浓烟一般的蜂子似乎受到什么命令,朝众人脸上扑去,姜希夷见群蜂来势凶猛,不得不将双臂展开,衣袖扬起一扇。群蜂原本飞得正急,忽然一阵强风刮到,气势顿挫。一下之后,姜希夷接着扇了第二下,蜂群终于是难以抵挡,大多悄悄飞回了树叶之间。

这些蜜蜂似乎懂阵法,通人性一般,神奇极了,能在这里养蜂的不是全真教门下弟子,就是那位林朝英林姑娘,姜希夷对穿过林子后会见到什么人,心中愈发好奇。

可过树林之后,满眼阻路荆棘,不见一处有人能住的地方。

姜希夷心想:“莫非那两个道士骗了我?”接着她转念又想道:“不对不对,此处必定有活人,人养东西总是不会离自己太远,那些蜂子能在树林子里活动,主人应当不会太远。”

就在她心中暗自计较的时候,身后天同忽然道:“庄主,我们要不要先将荆棘斩开,往里面看看,这地方可不小,说不定越过那边山头,就能看见地方了。”

天枢道:“庄主,你看。”他抬手指了指原本缠在周身的蜂子,他们停下脚步后,这些蜂子却没有,继续往前行,穿过了一片荆棘,姜希夷朝前望去,见他们飞到峭壁边上后,忽然往下折去,没入峭壁之下,消失不见。

天璇也道:“这些蜜蜂看来是归家了,养蜂人应当就在那崖下,按照路上两个道士所言,恐怕那里住着的就是林朝英林姑娘。”

山风顿起,轻风微寒。

姜希夷耳中听见的不止是风声,还有铮铮琴声,她心中疑惑顿起,听音辨位,展目望去,见到几缕几乎完全消散的白烟从峭壁边缘升起,空中一阵极甜的花香随风而来,那群蜂子原来是嗅到了花香才归巢。

天璇忽道:“前面有人烧香召蜂,我们抓紧将荆棘斩了,快快过去。”

等行到峭壁崖边后,姜希夷往下一望,耳边听得潺潺水声,但这深沟却似乎望不见底,似乎足足有十余丈深,或者是数十丈,天同道:“难道这边上没有其他地方能下去吗?”

姜希夷道:“不晓得,就算有我们也不晓得,眼前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从这里下去。”

天枢道:“一路之上不知有没有落脚的地方,就这样下去,恐怕不见得找的见林姑娘。”

姜希夷眼珠一转,提气送出一句话,说道:“久闻林朝英林姑娘大名,今日上终南山特来拜访,不知林姑娘是否在内?”

崖下琴声又起,这次不同先前那般,琴音变缓,轻柔平和,中正清淡,似乎是在应答。

姜希夷见崖下有回应,心中喜悦,脸上也露出丝丝笑意,道:“不知林姑娘可否现身相见?”

琴音转急,促响两下后,突然断绝,似是拒绝。

姜希夷扮作听不懂其中意思,接着道:“如若林姑娘不愿上来,所幸我轻功不错,也可以飞身下去。”

琴声铮铮两响后,从此寂然,不再响动。

姜希夷回身道:“林姑娘应当是不喜欢见外人,这里人烟稀少,又是重阳宫禁地,我想看可能是林姑娘跟重阳宫有所过节,所以被困于此,你们在崖边等我,我一人自行下去看看,若有事发生,我会在崖底吹哨示意。”

天枢天璇天梁等人统统点了点头后,姜希夷走到崖边,身形展动,朝下一跃,衣袂当风,猎猎飞舞。

第131章 贰

姜希夷纵身跃入深沟之中,起先周身无数白色蜂子缠绕飞舞,耳中听到的尽是嗡嗡之声,下堕不知多久后,忽然前面蜂子方向一改,姜希夷定睛一看,原来是下面有个水潭,水面平静。她在空中身形一边,落至水潭上时,虚踏两步后,足尖在水面轻点一下,一个起落后在潭边站稳。

岸边青草郁郁,乍眼看去没有一处不对,可姜希夷却看到有一块不大的地方,草被压弯,似乎是有人在这里坐下过,可她放眼望去,两边都是山崖石块,刚刚还在这里抚琴的林朝英究竟去了哪里?

她细细观看潭边情景,一眼瞥见大树上并列着数十个蜂巢。这些蜂巢比寻常的大了许多,在蜂巢边飞来舞去的正是那些白色的蜂子。

姜希夷见了后,眉间一皱,想了片刻,走进巢边查看,见得蜂巢之旁糊有泥土,实是人工所为,只是那人究竟在哪里?

她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后,直起身子,绕着水潭走了一圈,看似全无异状,但凝神一看后,发现水潭旁几棵大树的树皮是刚刚新长出来的,想来应当是曾经被人剥去过。姜希夷百思不得其解,抬头看了一眼天,准备掏出哨子,唤天枢等人下来。

坐在此处,望上去尽是白云浓雾,见不得天日,四下削壁环列,这里竟然倒是像一口深井。

就是不知道井下究竟能不能藏人。

姜希夷想道:“若是底下能找见人是最好,如果实在找不见,我就上来叫南斗北斗下来出主意。”

接着纵身入潭,直往深处潜了进去,潭底越深越暗,姜希夷在水中睁开眼睛,一直往下往前游去,谁知这潭水之下远比看起来深多也大多了,好在她内功深厚,不然定潜不到此处。

游了良久,水中始终不见光,水声隆隆,远不似水面那般平静,虽然不过是地下潜流,但是如此声势,也实为惊人,姜希夷不通水性,只得闭气闷头往前。

不知多久过后,水势渐缓,地势渐高,不就姜希夷就游出了水面,眼前依旧漆黑无光,而且也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不知道是哪里的地方。

她飞身上岸,往前行走,身上暗暗运起内功,周身白烟蒸腾,行得一段路后,一身湿冷全部卸下。但她暗中虽然能视物,但此处东转西弯,且到处都的岔路,实在叫人摸不着头绪,每到一处路口,姜希夷都要停下做出一番选择。

就在此时,忽然一声石块移动之声响起,姜希夷转眼一看,一扇门随声而开,淡淡光晕从内室洒了出来,她提步刚要迈进去时,里面传来一道冷清女子的声音,她说道:“谁许你进来的?”

她声音好听,其中一丝暖意都没有,甚至一点人气都没有。

姜希夷脚步一顿,立在门口,没有回答。

她已经看清楚了内室之中,一女子盘坐在地,膝上横放着一张七弦琴,虽然看不出材质,她也晓得那张琴绝对不差。而那女子更是美绝,弦上一双手有如白玉,身上一袭白衣有如轻纱,微光笼罩之下,她恍若身在烟中雾里一般,全身雪白,秀美绝俗,只是一张脸太过苍白,一丝血色都没有。

她见姜希夷不回答,眉间轻皱,抬头望去,道:“你不是全真教的人。”

姜希夷道:“我不是。”

她听见姜希夷声音,眉头更深,道:“你是方才那个说要见我的人,谁许你往这里面闯的?”

姜希夷道:“我自己。”

那女子神色间冰冷淡漠,令人不知她此刻究竟是喜事怒,是愁是乐,而姜希夷也神色淡淡,不卑不亢。两人互相对视,竟然好似两座雪雕一般。

姜希夷接着开口道:“请问你是林朝英,林姑娘吗?”

那人轻叹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外面居然还有人知道我,也知道我的名字,你要找我做什么?”

姜希夷道:“我想同你……”

在她话还未说完时,门外突然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接着一人在她身后道:“姑娘,玉蜂全部召回了。”

林朝英冷冷道:“我还说人是你放进来的,原来不是?”

门外那人声音一颤,道:“姑娘……”

林朝英道:“我又没说你什么,何必如此,你养气功夫还需用功才行。”

门外那人道:“是。”

林朝英道:“既然我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了,为什么还不去练功?”

门外那人道:“是。”接着退了出去,脚步声越来越远。

林朝英转向姜希夷,道:“你方才说,你想干什么?”

姜希夷道:“不知你是不是还用剑?”

林朝英道:“我当然用剑,你问我这个做什么?”

姜希夷道:“因为我想要你的剑。”

林朝英淡淡道:“我的剑?我的剑不是那么好拿的,我见你年岁不大,如果要想扬名,不如去挑了外面那群道士。”

姜希夷道:“我不想扬名,只想要你的剑。”

林朝英慢慢放下膝上七弦琴,站起身来,一双澄若秋水的眼睛望着姜希夷,上下打量了一眼,道:“好,不过这剑要你自己取。”

姜希夷道:“我本就打算自己取。”

林朝英道:“很好。”

随后她左手一扬,一条白色绸带忽地甩了出来,直扑向姜希夷门面。这一下来得无声无息,而且事出突然,竟然没有半点预兆,微光之下,姜希夷见得她绸带末端系着的不过是一个金色圆球,但一招出手,似乎有千斤重附在金球之上,来得及快。

这兵器极为古怪,林朝英出手迅捷,姜希夷居然一时间没有出剑,不过侧身避开,诱使林朝英继续出招、变招。

只见林朝英手中这绸带兵刃突然一动,姜希夷朝右边避开,这绸带也跟着向右,林朝英手腕一抖,末端金球叮叮叮几声急响,颤动三下后,分别打上姜希夷身上三个穴道。

这三下点穴干净利落,思考不犹豫,出手之快,认穴之准,堪称一流。

姜希夷将腰一折,向后一仰,这绸带几乎擦着她衣裳穿了过去后,她凌空一翻,身形展动避开了这一击。

林朝英未料到姜希夷避开之后突然变幻,铮的一声响,金球击在地上,招式阴柔,偏偏绵绵不绝。

姜希夷似乎一心想看看,这绸带兵刃的所有变化,一时间并不想出手击破。习武之人必然都有好奇之心,见到了新奇的兵器,就如同小孩见到了新鲜的玩具一样。

林朝英将绸带一收后,施展出轻功,再次甩出,绸带在空中幻化成一片白雾,金球似乎变成了一片金影。这时姜希夷耳边又听得几声铃响,着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怪异,入耳荡心摇魄,乱人心神。

姜希夷稳住心神,避之游刃有余,期间还道:“这兵器好妙。”

林朝英将绸带横扫而过,绸带矫夭如同灵蛇,圆转如意,但姜希夷却丝毫未落下风,周旋到五十招时,姜希夷忽然将双手向绸带之中递进,林朝英将绸带一紧,准备困住姜希夷双手。突然姜希夷手腕疾翻,一左一右,稳稳拿住了林朝英一双绸带,右手一抖,绸带一震,一道布料撕裂声登时响起,一道绸带轻轻飘落在地上。

接着姜希夷左手如法炮制,第二道绸带也应声而断。

林朝英手臂被震得酸麻,不过一招之间,她就已经晓得,姜希夷武功实非她所想象那般,自己若不出剑,只怕是敌不过,于是她将手上断带丢向地上,转身拿起边上立着的一柄长剑,道:“我的剑在这里,你想取我的剑,空手只怕是不够。”

姜希夷道:“你出剑我就出剑。”

林朝英道:“好。”锵的一声,林朝英将一柄青光闪闪,剑光逼人的长剑拔出剑鞘。

姜希夷识剑,见这柄剑犹如一泓秋水,晓得必定是断金切玉的利刃,剑上没有多少血气,似乎是许久都不曾用过。

再从剑望到林朝英,姜希夷见她挽了个剑花,做了一个起式,右手持剑,左手掐剑决,右手也慢慢按在腰间剑柄上。

方才一阵缠斗后,姜希夷探明白了,林朝英的功夫以迅疾,阴柔,轻灵为主,剑术应当也是走这一派。

林朝英突然长剑斜指,剑尖分花,朝着姜希夷连刺三处。她招式虽然迅疾,但剑走轻灵,招断意连,绵绵不绝,风姿绰约,可剑尖落下之时,直叫人觉得剑法吞吐激昂,名家风范尽显。

当林朝英剑尖离着姜希夷不到五寸之时,姜希夷终于将剑拔了出来。

林朝英快,姜希夷更快。

她突然凌空翻身,从林朝英三剑之中避开,落在了林朝英身后,脚步不停,只一瞬间,她就看到了林朝英身上的破绽。

高手比剑时,定生死的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破绽。

破空之声响彻在林朝英耳畔,她身子往下一低,将长剑一扫,回身抵挡。

突然她的瞳孔立刻收缩,姜希夷一剑凭空刺出,剑如闪电,又似风中飘絮,飘忽不定,似东似西,似是一剑,又似是十剑。这一剑清清淡淡,无迹可寻,其中包含的变化多不胜数。

既然看不见剑路,那么便无法抵挡,林朝英施出轻功向后跃去。

姜希夷足不点地,如一缕白眼一般,袅娜而起,似乎被风吹动,极快地贴近林朝英,剑尖闪动,又是一剑刺出。

林朝英姜希夷侧面一跨,长剑登出,又快又准,刺向姜希夷腰肋之间。

姜希夷手腕一翻,林朝英顿觉逼人剑气已迫眉睫。

古墓之中原本阴寒,可突然吸入的空气冻得叫人不敢再呼吸,林朝英眉间一皱,只道这就是传言中的无形剑气,想到此处,加紧攻势,退步避开。

她一进一退,又进又退,招式飘忽,轻功灵动,但长剑始终没机会能朝着姜希夷刺出。

姜希夷似乎看透了她的心思,每次她贴身而上时,必定剑锋已经候在了她的喉咙之间,进不得,只能退。

突然,不知何处的一阵风刮来,擦着林朝英侧脸刮了过去,将她头发掀起,她顿觉脖间一凉,一柄剑抵在了她的喉咙上。

林朝英使出的这套剑法姜希夷见过,不仅见过而且练过,虽然将名字忘记了,却依稀记得应当是一套双剑合璧的剑法。她剑未收,便问道:“这套剑法,不是两个人使的吗,你为何一人跟我打?”

第132章 叁

林朝英听得姜希夷的话,即使多年长居古墓之中,练得的内功心法又是克制心意一路,更因为她自创武功心法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在古墓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不能完全做到少喜少愁,少思少念,但胸中喜怒哀乐之情早已变淡变缓,可此刻心中也不免掠过惊讶,不过片刻后又从面上隐去,仅留在心头激荡。她晓得自己胸膛中的所有情绪,似乎都被一样东西挤压走了,那是一道执念,这执念在心中,也化在了剑中,多年以来也只有身边的侍女知晓,可今日却被一刚刚谋面的小姑娘识得,不得不令人感到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