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华佗种田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处置也是你说了算!”

面对此刻略显霸道的程景初,安玉善皱了皱眉头,从来不知道他做事连后路也不给别人留。

两个人僵持了有一会儿,最后还是安玉善妥协了,“那好吧,东西我收下,谢谢你!”

程景初这个人偶尔还有些阴晴不定,好聚好散,安玉善想着还是别得罪他了,否则还不知道他会做些什么呢。

安玉善没有坚持“拒绝”让程景初的脸色变得更好一些,没有人知道前路会经历什么,但他希望与眼前这个小姑娘的缘分不会就此斩断。

安家人听说程景初一行人要离开山下村可能再也不回来的时候,大家互相之间都有些舍不得。

为此,安清贤还特意把家人聚在一起做了顿丰盛的饭菜给程景初他们饯行。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临别宴这天,惠王和惠王妃也大驾光临安家的小院。

苏瑾儿与安家的人也算熟悉了些,这次她带了贴身的青莺和青璃两个人,而且见安家人热闹的准备待会儿的宴席,也好奇地要凑上来帮忙。

作为世家嫡女,女工针织厨艺都会有所涉猎的,不过苏瑾儿常年病重,刺绣手艺不错,厨艺却是一窍不通的。

“王妃,这可使不得,您去玉善的西屋坐着吧,这些粗活我们来做就行!”见苏瑾儿要帮忙摘菜,尹云娘赶紧拦住她。

就算苏瑾儿和安玉善关系亲如姐妹,那她也是堂堂的王妃,当朝皇帝的儿媳妇,还是贵客,怎么能让她干活呢。

“伯母,上次我就说过,叫我瑾儿就好。您要是一直拿我当外人和客人,我会难过的!”说着苏瑾儿就露出了哀怨的神色。

她很想和安玉善的家人走得更近些,因为在这个山下的农家小院里,她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瑾儿姐姐,没想到你也会撒娇,呵呵!娘,瑾儿姐姐这么温柔漂亮,您就当多一个女儿好了。”安玉若帮腔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瞎胡说什么!王妃,您千万别和这孩子一般见识!”尹云娘可不是顺杆子往上爬的人,一时半会儿她还越不过去身份这道坎。

苏瑾儿也没有强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安玉善那样不在意门第身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安玉冉那样豪爽洒脱的性格,一切还要慢慢来。

另一边,程家的马车已经都整装好了,就等着明日一早出发离开此地。

此刻,书房内,程景初与惠王赵琛毅相对而坐,两个人脸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你的身体还没有大好,何必急着这时候离开,京城那边有我的人暗中照顾,你可以放心的!”赵琛毅缓缓站了起来。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能见到眼前之人,因为安玉善续命过了神气,很多事情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虽有些让他始料未及,但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这是他最感激的。

“我的身体只要好好调养便不会有什么大事,等了这么久,我已经有些等不及了,那些人逍遥法外愚弄世人这么多年,该是算账的时候了!”程景初语气阴冷如冰。

为人子女者明知生母饱受煎熬,他怎么可能一直安心在此地呆下去,努力活着不就是为了有这么一天吗!

“你可知道,在别人眼中你已经死了,此次就算你回去,也未必能如愿归家,再说那些人根基深厚,即便凭着你我二人现在的实力,想要斗垮他们也非一朝一夕便成的,甚至会功亏一篑。景初,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先忍,谋定而后动,形势才会对咱们有力!”

“我明白!”

第七十七章:医馆开业

明月清辉,风送香来,转眼程景初离开山下村已经有十天了,而峰州百姓不但迎来了团圆的中秋佳节,也迎来了便民医馆的开业。

赵琛毅为了早日让医馆开业,除了四处让人找大夫之外,就是买下几座相连的宅院进行了盖建和修葺。

同时,他还在峰州府城买下几千亩相连的土地,根据安玉善提供的图纸进行盖建更加完善的医馆。

早些时日,便民医馆要开业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三州,而且赵琛毅还特意让人把药价和诊金做成小木牌挂在医馆进门处的大标示牌上,百姓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到。

“这告示上说的是真是假?看个病真的有那么便宜?”百姓们都不敢相信告示上所写,太平年月看病都难,更别说是亡国之下医家凋零的乱世了。

“是不是真的,待会儿咱们去医馆看看,听说今天小神医全天都在呢。”安玉善神医之名如今已是人尽皆知,今天有多半的病人都是冲着她去的。

“是吗?走,咱们去瞧瞧!”心里是千万个不相信,但依然挡不住大家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就在峰州府城内较为整洁也是最宽的一条街中间有一座没有大门的宅院,外围的院墙还被拆开了大半,可以更方便马车进入,这里就是便民医馆的入口。

此刻,医馆里已经站满了人,有的是为惠王来捧场的,有的是真心来看病的,有的是想一睹小神医的风采,好在有官兵维持秩序,倒也并不杂乱。

“大家排好队取号,去女医馆看病的在左边拿号,给孩子看病的在中间拿号,其他病人往右边来。”医馆大堂处有几个身穿同款式白色衣衫的学徒大声地说道。

“劳驾问一下,小神医今天在哪里坐诊?”有冲着安玉善神医之名来的病人着急地问道。

“小神医今日坐诊儿童馆,明日是女医馆,后天是综合馆!”学徒高声解释道。

现在便民医馆主要就分三部分:女医馆、儿童馆和综合馆,待到真正的便民医馆盖好,惠王再打算详细划分分馆。

“太好了,我儿子正病的严重,麻烦给我一个儿童馆的号!”问话的汉子激动地说道。

负责登记的学徒问了病人的姓名,然后递给了他一个写着号码的小木牌,上面有便民医馆特别的标志。

此刻儿童馆内也是人满为患,而且大半都是孩子,简直比外边还热闹。

现在每个分馆都有除了安玉善之外的三个医术很不错的大夫,而且这些大夫的医德事先都经过赵琛毅的调查,在百姓与富人之间他们能做到一视同仁。

今天是四位大夫坐诊儿童馆,而且有个学徒负责叫号,谁也不知道自己要看的大夫是哪个。

“二十号进东厢房左边!”等到进入东厢房的病人拿着药方喜滋滋地出来时,学徒紧接着喊道。

“我……我是二十号!”牛大抱着脸色难受的儿子和妻子一起慌忙站了起来,这院子里到处都有凳子,刚才他们和其他人一起等在外边。

进入东厢房之后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竹帘挡着,牛大妻子掀开了左边的帘子,让抱着儿子的丈夫进来。

“您……您是小神医!”牛大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

“先把孩子放在床榻上!”安玉善给牛大的儿子把把脉,“这两天孩子都吃什么了?”

“也没什么,昨天早上还好好的,中午柱子出去玩,回来就说肚子不舒服,到了晚上就嚷着肚子疼,说是中午吃了野果子。我以为孩子忍忍就没事了,谁知今天早上昏过去一次,把我们都吓坏了。”牛大妻子赶紧回想一下说道。

安玉善拿银针在牛大儿子的手指头上轻轻扎了一下,很快银针有些微微变色,“那野果子应该有毒,要是昨天及时催吐就好了。不过好在毒性不大,我给他扎两针,你们再去拿点解毒的药草,回家多休息两天就没事了!”

一听说儿子中了毒,牛大夫妻两个吓了一跳,好在没事!

“小神医,这诊金是多少?”外边标示牌上并没有写明安玉善的诊金。

“五文钱!”安玉善伸出一只葱嫩的玉手摇摇笑着说道。

“啊?”牛大夫妻两个愣住了,这小神医的诊金也太便宜了!

有些不敢相信地付了诊金,牛大抱着儿子又去医馆大堂旁边的药铺里抓药。

这便民医馆的药铺也分为两部分,左边是各式药材,而右边是各种瓶瓶盒盒的药丸,相比较来说,药丸价格会更贵一些。

牛大这种穷苦老百姓不用想他选择的也是左边,虽然药丸药效更快,可能省一些便省一些。

他将安玉善给他儿子开的药方递给了左边抓药的伙计,很快,伙计就利索地把药材给他包好了。

“您的药好了,一天一包,三碗水煎成一碗喝,请拿好!”伙计笑容亲和地把三包药材递给牛大,“一共是三文钱!”

“多……多少?”不止牛大愣了,周围等着抓药的也傻眼了,三文钱,也太便宜了!

“您没听错,您这药方的药按照咱们医馆的药价就是三文钱,麻烦您拿好,还有人后边排队等着呢!”伙计礼貌地说道。

“这便民医馆真是实惠,惠王是真为咱们老百姓着想!”每一个看完病拿完药的人都十分感叹地说道。

虽然没人愿意常常来医馆,但能有一家大夫医术高、诊金低、药价低的医馆,可不就是他们的福气嘛!

开业仅仅一天,便民医馆就得到了百姓们一致的交口称赞,也把医馆坐诊的大夫忙得够呛。

而便民医馆也以它独特的风格以及惠民、利民的仁义之举在大晋朝传扬开来,惠王在广大百姓们心中的好感地位也直线上升。

“不错,这小子总算是有点儿长进了!”收到峰州秘报的元武帝坐在龙案之后,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第七十八章:许云嫁妆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这是安玉善以前曾听过的流传在民间的一首歌谣。

在天怀大陆,人们也是要过重阳节的,而且因佛家讲究“九九归一”,信佛之人都特别看重这个节日,有些地方的百姓也会把重阳佳节当成一个很隆重的节日来过。

虽然这里的重阳节不讲求登高望远和插茱萸,但却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

不过,对于峰州及其附近的穷苦百姓们来说,山里开的野甘菊因为安孟两家合开的药酒坊而成为了他们养家糊口的“宝贝”。

一入秋,好多人就拿着背篓竹筐进了山,有的还是一家老小齐上阵,他们不打猎、不砍柴,进山为的就是把开遍山间的野甘菊采来,然后卖给峰州新开的安氏药酒坊。

品质好的甘菊一斤能卖十文钱,相当于一斤糠米黑面的价格,而这年月出外给人上工,一个壮劳力拿的月钱也只有五六百文。

相比之下,百姓们更愿意进山去采甘菊,这可是无本又大赚的买卖。

当然,药酒坊这样也不吃亏,虽收百姓的甘菊价格高些,但菊花药酒卖到帝京和京城的价格更高昂。

现在有些富贵人家已经少不了这种延年益寿又滋味足的药酒,银子对他们来说从来不是问题。

当然在峰州热闹的除了收甘菊的药酒坊,还有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便民医馆,另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客似云来,那就是峰州府城新开的山鱼绣坊。

曾经山鱼绣坊的名气那在峰州绣品圈里是最响的,虽中间多了几番令人唏嘘感叹的波折,如今山鱼绣坊重开名气更胜从前。

再加上,一个月后便是山鱼绣坊大小姐许云与玉麟绣阁大少爷木屹然的婚事,为此绣娘们特意赶制了一批婚庆绣品,听说极为出彩华美。

“许夫人,外边传闻可是真的?”如今的安玉璇已经是随了夫姓的许夫人,上次在惠王府她也趁机结交了不少峰州府城的贵妇千金们,眼前问话的便是峰州胡通判的夫人。

“胡夫人,什么传闻?”安玉璇一时没明白过来。

“怎么?你还不知道!”胡夫人笑了,“外边都说山鱼绣坊大小姐的嫁妆与众不同,精美异常,别说是峰州就是附近几州也是独一份。许夫人,你可别瞒我,我女儿明年春上就出嫁了,如果你有好的绣品,可要拿出来。”

“原来是这事,绣品是有的,至于好不好还是客人说了算。别的绣样您现在就可以看,只是这嫁妆的绣样还要再过一段时间,胡夫人,真是对不起了!”安玉璇让人把店里最新的绣样都拿给胡夫人看。

因为这个传闻找安玉璇打探消息的不止一个,她都给委婉地挡了回去。

而到了给许云添妆这天,惠王妃亲自让贴身婢女送了一套价值连城的金玉头面给许云,可是在峰州炸开了锅,原本没动静的一些人也都让自己的夫人、女儿或儿媳妇拿着添妆礼进了许家的门。

来者是客,不管熟不熟悉、认不认识,许诚和安玉璇都热情接待。

等到那些女子们进入许云厢房之后,眼睛都亮了,来之前都想着许家落魄了,许云的嫁妆一定很寒酸,没想到一屋子华丽漂亮的衣服锦被晃花了她们的眼。

“这一套龙凤呈翔的大红金线锦被一定要费不少功夫吧,得花多少银子呀?”有女客看在眼里都快拔不出来了。

这时,许云却笑着解释,那锦被上刺绣所用的根本不是高价的金线,而是木家用普通的棉线加上特殊的技艺染织而成,过段时间便会在绣坊售卖。

至于这锦被上的绣样,是她用飞鱼绣技亲自绣好的,而且她成婚之后,山鱼绣坊也会出售同样的被套,买回家只要套在被子上即可。

很多来添妆的女客见许云已经有几个嫁妆箱子都用红布封起来了,峰州嫁女习俗中添妆时是不准看新娘子封起来的嫁妆箱子的。

一般来说,箱子封的越早表示里面的嫁妆越贵重,也表示娘家人对新娘子越看重。

好多人好奇的不行,都想知道这箱子里面的嫁妆到底是什么。

好日子转眼便到了,虽然初冬的天有些微凉,但是大喜之日里总是热火朝天的。

喇叭吹,锣鼓响,高头大马俊新郎;红嫁衣,细罗帐,娇娇羞羞美新娘,亲朋好友闹一场。

后来安玉善听人说,木家的喜宴十分热闹,而根据敬州婚俗新娘晒嫁妆的时候,许云那些根据她画的图样绣成的衣被之物瞬间便成了全场焦点,更成为后来很多人家娶媳嫁女首选绣样。

第二天,许云敬茶的时候,又将安玉善给她添妆的养生丸送给了木家老夫人,成功地获得了长辈的喜欢。

一时间,不但木许两家的新奇绣品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东西,就是那养生丸也成为很多人家求而不得的良药。

“爷爷,我想进医馆当学徒!”这天,安齐全找到安清贤说道。

“怎么突然想去医馆做学徒?”在安清贤看来,便民医馆的大夫肯定医术也不错,但怎么也比不上跟着仙医学习的安玉善。

“我想多接触一些病人,玉善妹妹说过,只有通过诊治病人积累经验,才能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我也学了这么久,一些小病小痛也是会治的,整天窝在大山里,什么时候医术才能提高呢!”随着自己学习的越多,安齐全内心关于医术的想法就在不断发生变化,他觉得不能为了学习医术而一直困在这小小的天地里。

再说,现在山下村村民有个小病自己都能治了,附近的百姓也渐渐习惯去便民医馆看病,他们几个只能拿山里的小动物练手,有点儿掂量不出自己的医术究竟有几斤几两。

“你把这想法告诉玉善了吗?”安清贤又问道。

安齐全点点头,说道:“已经说了,她同意了,还说齐杰他们也可以去医馆做学徒,反正她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医馆给别人看病。”

第七十九章:圣旨来了

安清贤左思右想之后,最终也同意了安齐全的请求。

不过进便民医馆首先要参加馆内考试,还要医馆馆长考验其品德,再经由惠王同意,才能进去。

安家几个学医的男儿并没有因为安玉善或者与惠王府的关系而走后门,他们全都经过了考试和馆长认同,才进入了便民医馆做学徒。

就在安齐全、安齐杰几人正式进入便民医馆这天,惠王府接到了京城快马而来的一道嘉奖圣旨。

圣旨到的时候,安玉善正在女医馆里给人诊病,然后苏瑾儿派青璃来接她进王府。

“青璃,瑾儿姐姐这么着急让我进王府有什么事情吗?”如果不是十分要急的事情,苏瑾儿是不可能这时候叫她过去的。

“玉善姑娘,刚才王爷和王妃接到了皇上的圣旨,上面特意提到让您即刻进京给小皇孙治病。”来之前,苏瑾儿就交代青璃要将此事透漏给安玉善知道。

“小皇孙病了不是有太医院的太医吗?再说这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的,就算我到了京城,也耽误了小皇孙的救治呀!”安玉善觉得元武帝此举有些舍近求远,实非明智之举。

“姑娘您不知道,这位小皇孙乃是当朝皇后所出的第三子英王的幼子,深受皇后喜爱,不过这小皇孙自小便有心痛的毛病,太医院的太医也没治好他。”青璃解释道。

虽然那小皇孙的病是旧疾,但牵扯到皇家人,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何况还是皇孙。

到了王府之后,青璃直接带着安玉善去找苏瑾儿。

两个人见面之后,苏瑾儿把她拉入内室,不许旁人打扰。

“玉善妹妹,事情紧急,你仔细听好我交代的话。这次皇上下旨宣你进京治病怕没有那么单纯,你一定要万事小心。记住,到了京城谁都不要轻信,进了宫更是谁都不要信,尤其是皇后,千万千万不要被她的外表蒙蔽。”

如果不是圣旨上让安玉善由惠王派兵即刻启程护送到京城,苏瑾儿也不会没头没尾地就对安玉善说这些将她自己和惠王也置于危险之地的事情。

而这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足以见她对安玉善的信任和坦诚,即便是跟在她身边多年的青莺、青璃她也没说过。

从在来的路上青璃说了圣旨的事情,安玉善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对劲,此刻听苏瑾儿这样交代,她觉得事情似乎更严重,有一种前途未卜的忧患。

本来传旨太监是让安玉善今日就进京,但惠王将时间拖延到明日早上,也就是说安玉善只剩下半天一夜的时间来打理进京的事情。

此事来得太突然,让所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等到安玉善从王府回到山下村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这时间太紧急了,什么都来不及准备呀!”尹云娘急得团团转。

她自然不放心小女儿进京,可皇上都下旨宣召了,就连惠王都没能力阻止更别说她一个农家妇人了。

“皇上担心小皇孙的病,难道就不担心惠王妃的病吗!明知道小妹正在为王妃治病还这时候宣她去京城,傻子都觉得有问题,小妹,我跟你一起去!”不得不说,这时候安玉冉脑子转的飞快,话也说的直接。

“我的小祖宗,你就别跟着瞎掺合了,在王府惹了祸还不够,你还打算去京城惹祸吗,你有几个脑袋!”尹云娘生气地拿手指了指安玉冉。

不过,安玉冉的话还是引起在场的安清贤、安子洵的沉思,觉得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安玉善没有儿女情长地跟家人花时间道别,她反而拿了文房四宝去了隔壁已经在她名下的程家宅子,将自己关在程景初曾经的书房内,不许任何人打扰,连晚饭都没有吃。

说到底,她也只是个魂穿异世的普通人,医术再高也抵挡不住千军万马,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古代,她想护住自己和家人并没有那么容易。

“木槿,去把我三姐叫进来!”一直到晚上子时的时候,书房里才传来安玉善略显疲惫的声音。

安家人今夜自然无心睡眠,尹云娘忙着给安玉善准备衣物,安玉璇、许诚也从府城回来了。

很快,安玉若就进了书房,她看到亮着灯的书案上安玉善刚写的墨迹还没干。

“小妹,你怎么一直呆在这里不回家?娘她都快急哭了!”想到明天早上安玉善就要去那么远的京城,安玉若就很舍不得,更别说一直把安玉善看得极重的尹云娘了。

“三姐,我待会儿再去劝娘。你坐下,我有事要拜托你!”安玉善语气很是郑重。

“小妹,你说,什么事?”安玉若也郑重起来。

“三姐,咱们家属你最机灵,这个时候我最放心把事情托付给你!”安玉善信任至极的话语让安玉若挺了挺胸脯,使劲点点头。

无论接下来安玉善要说什么事情,她不要命的也要完成。

“这两本是我今天下午刚默写出来的医书,这本是有关针灸的,这本是有关外科手术的,还有这一本里是五十张药酒和五十张药丸的秘方,你记住我走后一定要把它们藏好,先不要告诉任何人。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我此去出了事……”

“小妹,你会出什么事情?既然京城有危险,那你就别去了!”

“三姐,我说了是‘万一’,或许是我杞人忧天了,根本不会有什么事情,我很快就会从京城回来的。总之,你记住照我说的去做,还有你应该很清楚,有了这些秘方无论是孟家还是那位远房堂伯都会护着安家。一旦需要动用这些秘方,绝对不要对外说是我事先给你的,要说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这样才能护住你自己,明白吗?”

安玉若是聪明的,安玉善的意思她已经完全明白,而等到她从书房出去之后,安玉善想了一下又写了一封厚厚的信。

安玉善起身回到自家的时候,初冬的山风吹得她打了一个寒颤,京城之行无法躲避,但她要为自家人都想好后路。

只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安玉善怎么都没有想到,她那个“万一”竟然还没出峰州地界便出现了。

这件事情到底该从哪一刻开始说起呢——

第八十章:半路被劫

安玉善还记得自己离开山下村的那个清晨,峰州变得有些阴冷,天微亮便飘起一个个白色的雪粒子,打在人的脸上凉凉的。

派来护卫她的惠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