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华佗种田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玉善表妹莫不是从画上走下来的仙子,待会儿可否让我给你作画一幅?”黎博轩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这个建议有什么唐突的地方,倒是安玉善和黎悦身后的乐嬷嬷咳嗽了一声。

黎悦赶紧看着安玉善说道:“玉善妹妹,你可别生气,我四哥一向放浪形骸管了,因为他总爱给漂亮女子画像,所以都没有女子敢登我家的大门了。不过他没有恶意,也不是故意轻薄表妹,你以后就会明白了。”

“五表姐,我不会误会,看来四表哥是一个酷爱画画之人,有机会我也想见识一番。”安玉善说道。

进门之后,她还没从黎家人眼中看到对她的不满、敌意或猜忌,对于她,这些人释放出的友好多过于好奇。

“没想到玉善表妹还是个爽快人,哈哈,你们快去见祖母吧,我再躺会儿晒晒书,最近读书太多了,肚子都要撑破了!”黎博轩大笑一声从黎博宇手中夺过折扇,然后继续潇洒地躺在池边的大石头上。

听到他怪异的言论,早已经习惯的黎悦和黎博宇只

习惯的黎悦和黎博宇只有相视苦笑,而安玉善则是觉得此人甚有意思。

等到了崇国公府待客的前厅,安玉善才真正知道她有多被重视,依她的目测,怕是整个崇国公府的大小主子都来了吧。

“回禀老夫人,表姑娘来了!”乐嬷嬷进入厅中之后先给坐在主位的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妇人行礼,然后就走到了老妇人身后站定。

“玉善,还不快来见过你姑祖母。”正与黎家的男人们坐在一起的安子洵起身笑看着安玉善催促道。

“玉善见过姑祖母!”黎家这么多人,安玉善想着要记全这些人可要费不少功夫。

“这位是你表伯父崇国公!”安子洵又用眼神示意安玉善给坐在老夫人旁边的一个气质儒雅的男子行礼。

安玉善照做,她家虽然人多,可从未有这么多规矩,看来做一个古代的大家闺秀真的不太容易。

等到一一和黎家的人都见了面行了礼,安玉善觉得她腰都酸了,不过她也知道,来到什么地方就要照着什么样的规矩行事,今天黎家已经给了她天大的面子,她不能不识抬举。

安老夫人看着安玉善在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中间行礼淡笑,那从容不迫的形态让她十分满意,在这之前,她一直猜测安玉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如今见了倒没有失望。

“人你们也见了,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再这样下去,可会吓坏我这娘家来的侄孙女,素云,锦绣,你们两个留下,其他人都走吧。”安老夫人笑呵呵地说道,不过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

安玉善觉得也就眨眼的功夫,刚才还人满为患的前厅一会儿就剩下几个人了,她这才发现黎家的前厅比自己想象的还大。

“玉善,来,到姑祖母这边来!”安老夫人招招手让安玉善挨到她身边,用那双满含岁月智慧的双眼上下打量了她一下,“比子洵信上说的还要端庄漂亮。”

“多谢姑祖母夸赞!”安玉善其实非常不会应付这种全完陌生的人际关系,可是在眼前这位老人的热切注视下,她却觉得必须要做好才行。

“姑祖母可不是夸赞你,姑祖母说的是实话,我安家的女儿岂有长得差的,呵呵!”安老夫人还凑近安玉善调皮地眨了一下眼睛,引得她的两个儿媳妇轻笑出声。

“母亲,你这是夸奖孩子呢还是夸您自己呢!”崇国公夫人闺名素云的安氏打趣地说道,从这儿也可以看出她和安老夫人的关系亲近的很。

“我是夸你,你难道不是安家出来的女儿!”安老夫人故意笑着指了她一下。

“儿媳是,三弟妹也是,看来咱们安家漂亮的女人都聚在一起了!”安氏笑呵呵地说道,一点儿也不像一个诰命在身的贵夫人。

这时候安玉善才明白,原来安老夫人留下的两人都是出自安家,换句话说,她们四个只是年龄身份不同的安氏女。

“玉善,好孩子,别担心也别害怕,以后这崇国公府就是你的家,在京城谁要是欺负你,只管告诉三伯母。”闺名锦绣的小安氏豪爽地笑着说道。

“孩子刚到,如今怕还是一头雾水,来,咱们去内室厢房说话!”安老夫人拉着安玉善的手起身了,乐嬷嬷在另一边扶着她往后宅厢房走去。

等到厢房里就剩下四个安氏女的时候,安素云和安锦绣才敢没有顾忌地用一种十分好奇的眼光看向安玉善。

“两位伯母,是不是我脸上有什么奇怪的东西?”实在是不习惯被人当成“外星人”一样地打量。

“没有,没有,玉善你别误会。我们也是才听说你的事情,虽说之前咱们没什么交情,但总归出自一个宗族,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你就当今日在京城认了一门亲,可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安氏笑着解释道。

“是呀,玉善,以后多接触感情自然就会深了,你大伯母把院落都给你准备好了,不管你以后住不住国公府,这里都有你的位置,以后崇国公府就是你的靠山,谁都不能欺负你!”小安氏说话不拐弯也不抹角,心里怎么想嘴巴就怎么说了。

“看看你们两个,把这孩子都要说懵了。玉善,虽说我是因为本家族长才与你认亲,但现在你我之间的亲缘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事实,今天你是崇国公府表姑娘的事情会传遍京城,明天就可能传遍天下。安黎两家是一条船上的人,你是安氏女,又是我的晚辈,更是族长特意交代要关照的人,于情于理我这个老婆子都要照顾好你,这是为了咱们大家都好,你明白姑祖母说的意思吗?”安老夫人淡淡一笑看向安玉善,她相信眼前这个被本家族长看重的旁支姑娘是个聪明人。

安玉善点点头,她与安家自是密不可分,与本家三年前就已经决定纠缠在一起,现代也没道理撇开关系。

“祖母,祖母,你们让开,我要进去找祖母!”就在这时,安玉善听到屋外有个小女孩急切的喊声。

“六姑娘,老夫人正在屋内见客,您不要大吵大嚷的!”是乐嬷嬷的声音。

“嬷嬷,您让我见见祖母好不好,听说有个神医表姐来咱们府了,让她给我娘看看好不好,求求您了!”小女孩哀求的声音显得可怜兮兮的。

安玉善和安老夫人都听到屋外的声音,安老夫人眉头更是皱了一下,但很快就消失不见。

“让她进来!”沉思片刻,安老

片刻,安老夫人对着屋外喊道。

安氏和小安氏则是无奈地对视一眼。

很快,一个穿着粉红纱裙长得十分乖巧可爱的五六岁的小姑娘跑了起来,而且进屋就跪在了安老夫人的面前磕头。

“祖母,求求您,快救救母亲吧!”崇国公府六姑娘黎彤眼眶泛泪地请求道。

“彤姐儿,你这是做什么,小小年纪就学得这样没有规矩了,没看到祖母屋里有客人!”安老夫人的语气变得有些生硬,也隐含着一丝复杂。

“彤姐儿,快起来见过你表姐!”安氏想把黎彤拉起来,但是小姑娘劲儿还挺大。

“祖母,求求您让神医表姐救救我娘!”黎彤眼泪已经落了下来,像个无所依靠的雏鸟。

“真是不可救药!玉善,让你大伯母和三伯母带你去看看自己的院子,姑祖母有些累了,有什么话咱们改日再聊。”原本还和蔼可亲的安老夫人自打小孙女进来之后,脸色就变得不好起来。

“祖母——”看着安老夫人由乐嬷嬷扶着走出去的身影,黎彤哭声变得更大了。

就在这时,从门边闪进来一个身影,赫然就是安玉善见过的那位四表哥,在大厅内与黎家众人打招呼的时候,她没有见过这位四表哥也没有见过眼前的小姑娘。

“彤儿,你又胡闹惹祖母不开心了!”黎博轩风度翩翩的面容上露出宠溺和无奈,将胞妹一把就抱了起来。

“四哥,你快去求求祖母,让神医表姐给娘看病好不好?娘她疼得都要受不了了!”黎彤从有记忆开始就知道这个家当家作主的就是祖母,而祖母并不喜欢她的娘亲。

“傻丫头,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算祖母答应了,娘她也不会看的,别闹了!”黎博轩哄着妹妹。

“博轩,别怪彤姐儿,她也是太过担心你娘。只是你娘她那个性子,谁劝都不管用的!”安氏也是摇头一叹。

对于黎家内部事务一无所知的安玉善也没有打听人家家事的癖好,不过看小姑娘哭得这么可怜,如果她娘真的病得很重,自己倒不介意出手相救。

“三伯母,这位彤姐儿是小表妹吗?只是不知……”安玉善还是低声问起了小安氏。

“玉善,这是你四表哥黎博轩和六表妹黎彤,他们都是二房的人,你二伯父几年前过世了,你二伯母身体有些不舒服,只是她不想让人给她治病。”小安氏倒是没有隐瞒。

“为什么不想治?是难言之痛还是?”安玉善不解地问道。

“神医表姐,我娘有头痛病,经常发作,有时候疼得拿脑袋撞墙都流血了,你帮帮她好不好?”黎彤恳求地看向安玉善。

“玉善,你二伯母性子倔,以前也有太医来给她诊过病,可都被她赶出去了,这么多年她都是这样熬过来的。”安氏沉叹了一下。

“大嫂,我看不如这样,今天玉善还没有见过二嫂,可以让玉善去摘枫园看看,如果能替二嫂把把脉就好了!”小安氏眼中闪过亮光笑着说道。

“这个主意不错,这些年二弟妹的病越来越重,太医开的那些方子也不管用!”安氏也觉得此主意甚好。

“玉善表姐,可以吗?”黎博轩则是看向了安玉善,而黎彤眼中也是期待。

安玉善点了一下头,拜见长辈这是应该的。

到了摘枫园的时候,黎博轩与黎彤的生母杨氏已经疼得昏死了过去,几个丫鬟正手忙脚乱地打算去通知安氏,这在以前可是没有过的。

“晕了正好,玉善你赶紧给你二伯母瞧瞧!”小安氏听后反而觉得运气不错,这要是杨氏还醒着,安玉善铁定没办法给她诊病。

满屋子的人此时此刻都和小安氏的想法是一样的,这些年他们都亲眼见到杨氏受到的折磨,也不希望她继续下去了。

安玉善点头上前走到杨氏的床边诊脉,躺在她面前的是一个头发凌乱、身形憔悴、只剩下皮包骨有些吓人的妇人。

“其脉举之则弦,肾气不足,气逆而上,时常会头痛筋挛、惊惶咳嗽,一旦犯病,牙齿也会疼得受不了。”安玉善把脉结束之后说道。

“不错,我娘正是如此。太医也找不出合适的诊治办法,玉善表妹,你可有法子治。”黎博轩第一次用极为正式的眼光看向安玉善。

或许这位远房表妹医术高超并不是空穴来风,也或许她真的能治好自己的母亲。

“我先给二伯母扎几针,然后再给她配一瓶药丸,只要按时服用,一月之内会有好转,半年之内便能根治。”安玉善笑着说道。

这并不是难治的病,如果早遇到她,那么这位二伯母也早就不用忍受头痛之病了。

“真的?”除了床上躺着的杨氏,屋内其他人都一脸不敢置信地看向安玉善。

“真的!”看着众人不信的目光,安玉善还是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安玉善先用随身带着的银针给杨氏施针诊治,药丸她需要回惠王府熬制,在未到京城之前,苏瑾儿就告诉她,已经在京城的惠王府内为她特意准备了药庐。

看到安玉善起针之后,杨氏睡得更加安详舒适,黎博轩和黎彤都对她投去感激的笑容,安氏和小安氏也是大松一口气,相比佛堂那位老夫人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多念两遍“阿弥陀佛”吧。

从摘枫园出来之后,小安氏带着安玉善去看了她在国公府内的院落,而吃完饭后,安玉善告诉安老夫人她打算回到惠王府去住。

安老夫人想着她初来京城,比起这个才认的姑祖母,与她熟悉的苏瑾儿相处起来可能更舒服,所以也就没有勉强安玉善。

从崇国公府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安玉善坐的马车还没有驶出绿槐巷,赶车的安正悄声隔着车帘询问道:“姑娘,季少将军的马车在前边,似是示意咱们跟上,要跟上吗?”

“跟上吧!”安玉善轻声说道。

正好她有一些事情想要问他呢,也不知道这次他会说吗?!

第九十二章:他的身世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不疾不徐地走出绿槐巷,大约两刻钟后,拐进了京城一条较为冷清的街道上。

这条街上稀稀拉拉地也开着几家铺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条背街,平时并没有多少客人来这条街上买东西。

安正赶着马车跟在勿辰的后边,等到马车行到一处茶馆门前,季家的马车稍作停顿,勿辰还特意看了安正一眼,接着继续赶车拐进了一条小巷里。

“姑娘,季少将军似是想让您进入茶馆!”察言观色十分厉害的安正停下自家的马车转头低声对车内的安玉善说道。

“那咱们就去茶馆里坐坐!”安玉善答道。

安玉善下了马车之后,发现眼前是一座二层小楼的茶馆,此刻茶馆里没什么生意,店小二一见客人上门,赶紧热情地迎了上来。

“姑娘,里面请,您是喝凉茶还是热茶?”现在这个时节,客人们喝凉茶解暑的比较多,故店小二才有此一问。

“有雅间吧?凉茶、热茶各来一壶!”安玉善笑着说道。

“好嘞,您楼上雅间请,茶这就给您奉上!”机灵的店小二咧嘴一笑答道。

上了二楼东边的雅间刚坐下没一会儿,店小二就端来了两壶茶退了下去,木槿给安玉善各倒了一杯。

茶香四溢,无论是凉茶还是热茶,都让安玉善满意地点点头。

“你们都坐下喝口茶吧,这茶不错!”安玉善觉得这茶馆要是换个地方开,再找个说书先生,说不定早就宾客盈门了。

正在安玉善坐在那里品茶的时候,茶馆掌柜的敲门进来,略带恭敬地说道:“还请姑娘勿怪,小二把您带错地方了,您需要的雅间在别处。”

“哦?那就烦请掌柜的带路吧!”安玉善意有所指地说道。

“是,姑娘这边请。”掌柜的领着安玉善从二楼侧门下去进入了茶馆后院的房间,勿辰正在房间门口站着。

安玉善进入了房间,木槿她们在外边和勿辰一样等着。

房间内装饰的很整洁,也没有几件家具,不过光亮和通风显得都特别好,进入之后安玉善觉得很舒服。

“这是你的地方?”安玉善稍微打量了一下,看着站在窗边的季景初的后背问道。

“嗯,坐吧,才到京城第一天,你一定很累了!”季景初转头看向她,脸上虽没有多少笑容,但多了些他之前没有的放松和舒适。

“是挺累的!”安玉善笑笑,在他不远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椅子旁边的高几上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茗,“特意给我准备的?”

“这里的茶不错!”季景初淡淡说道,在她对面的椅子上也坐了下来,端起另一杯热茶。

“你怎么会想起在这么个地方开茶馆,肯定不挣钱!”安玉善揶揄地说道。

“这里清静!”季景初答道,“你没有什么想问我的吗?”

想必今天钱嬷嬷去了惠王府,对于自己真正的身世,安玉善多少会知道一些吧。

“那你没有什么想说的吗?”安玉善反问道。

“有!”这次季景初回答的很干脆,“之前我对你说过,在我二岁的时候被坏人抓走了,是程爷爷他救了我,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

“那有多复杂?”安玉善追问道。

季景初停顿了一下,专注地看向安玉善,然后缓缓说道:“想必你也知道我是长公主和大将军府的儿子,我的母亲是当今圣上的第一个孩子,身份尊贵备受宠爱长大的皇家长公主,成年之后被赐婚给当时备受皇上宠爱的季元帅的长子为妻,婚后生下两女一子,只是我自生下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很忧心,遍访名医也治不好,那时的她根本不知道我是中了毒,后来母亲带我出门上香的时候,遇到了蒙面匪徒,从那之后我下落不明,母亲得了疯病,后来皇后做主,将她的娘家侄女方怡郡主赐给我父亲做了平妻,说是照顾我两个年幼的姐姐。”

说起这些曾经的往事,季景初眼中平静无波,声音也没有一丝温度。

“你那时候才两岁,关于你的身世你是怎么知道的?程家老爷子又怎么刚好救了你?”安玉善听后只觉得疑点重重,令她费解。

“你说的没错,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刚刚好’的事情。在我八岁那年,突发旧疾,爷爷他耗尽一生武功修为才保住了我的性命,也就是在那天晚上我才得知自己的身世。”说到这里,季景初似乎又想起当时的情景,目光有些悠远。

接下来,他说道,就在他差点死去的那个晚上,程鹏老爷子和程南在他房间说话,当时他们以为他已经陷入深度的昏迷。

原来渠州当地的世家大户程家并不是北朝人,而是大晋朝人,更确切地说他们是大晋朝皇室安插在北朝的“奸细”,只不过程老爷子天性就是个耿直的人,程家在北朝扎根也有很多年了,他并不想看到生灵涂炭。

所以年轻时候经常以游历江湖的理由来到大晋朝京城,希望劝说当时的元武帝不要大兴战争,并在一次悄然进宫密见元武帝的时候,得知了一件私密事。

皇后竟密谋要除掉长公主和她的儿子,而且第二天就要动手。

帝后夫妻关系一向亲密无间,当时的程老爷子也知道元武帝非常尊重和信任他的皇后,无论后宫有多少绝色佳丽,皇后的地位都悍然不动。

的地位都悍然不动。

思虑过后,程老爷子在见到元武帝的时候并没有草率地将自己听到的事情告诉皇帝,但同时他也知道皇帝很宠爱自己的长女和外孙,还一直委托自己在北朝等地找寻名医。

于是,第二天程老爷子就尾随季家的马车在大批匪徒进攻的时候救下了长公主和季景初,并告诫长公主以后小心皇后。

长公主是何等聪慧之人,她的亲生母亲并不是皇后,而是已经过世多年的良妃娘娘,虽然她是在皇后身边长大的,却总是对长相慈和的皇后亲近不起来,慢慢地细心的她开始发现皇后所隐藏的真性情。

因此,嫁人之后,她这位在皇后膝下长大的长公主与皇后的关系慢慢疏远起来,皇后对她倒还是一如既往地好。

在宫中长大的长公主深知皇后以及皇后娘家的势力在大晋朝有多么地庞大,自己就算是皇上的亲生女儿,也无法与他们那些人抗衡的。

所以,她恳求程老爷子带走她的儿子,如果他留下来,那么这一次死不成,下一次就未必逃得了。

面对长公主的恳求,程老爷子心软了,带走了年幼的季景初,而他听说长公主这次事件之后因受刺激疯了。

回到渠州之后,程老爷子一直四处寻找名医救治他遗留在外的小孙子,有好几年没有再来大晋朝的京城。

可他听说,长公主是真的疯了,长公主的两个女儿也被方怡郡主养得刁蛮自大,整日惹祸不少,很不受季家之人喜欢。

“我还记得那时候爷爷对南叔说,皇后和方怡郡主的手段实在是太高明了,就算长公主一开始是假疯,最后也被她们逼成了真疯,而长公主的两个女儿明显是在被她们捧杀,怕是这辈子都毁了。想到生母、胞姐被人如此玩弄于鼓掌之中,那时的我真的想要杀人!”说到这里,季景初眼中平静的神色也加深了些。

第一次进京的时候,苏瑾儿就让她小心皇后,这次又听季景初说起他的身世,安玉善心中也响起了警报,看来大晋朝这位稳坐后宫四十多年的皇后绝对不容小窥。

“那现在呢?你娘和你姐姐她们怎么样了?”虽是这样问,但照季景初所说的发展,估计也不会太好。

果然,季景初告诉安玉善,今天陈其人已经给他母亲诊过脉,说是经过这么多年,他母亲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很难清醒了,就连寿命也会跟着缩短。

至于他的两个姐姐,大姐的确是嫁进了功勋世家为正妻主母,可是夫妻关系不睦,与娘家关系也闹得十分僵,几年前就已经和离,如今养在郊外的庄子里。

而他的二姐被方怡郡主养得十分跋扈,现在是京城里有名的悍妇,闹得夫家也是整日不得安宁,京城贵夫人们都不愿与她结交。

听后,安玉善也是轻叹一声,季景初的两位姐姐也算是有皇室血脉的贵女,如今却下场如此凄惨,也怪不得看到自己至亲之人变成这样,季景初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

“景初,我的医术你是知道的,反正今天那位方怡郡主已经派人来请我给你母亲诊病,明天我便可以去看看,说不定会有转机呢。”安玉善主动说道。

说实话,在知道季景初更加详细的身世之后,她对他有了更深的同情心,即便她清楚,眼前的男人并希望别人来怜悯他,男人的自尊心总是那么奇怪。

不过,作为朋友也好,作为病人和大夫也好,安玉善都希望自己能帮上他的忙。

“你师兄也是这样说的,他说,或许由你来看,我母亲的病会有转机也不一定。”季景初嘴角流出笑容来。

安玉善是一个能在别人绝望时给他人点燃希望之灯的人,也正是因为她的存在,很多事情才变得不一样了。

只是第二天安玉善并没有如约前往季大将军府,而是随陈其人和惠王夫妇被招进了宫。

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曾经叱咤风云的元武帝已经暮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