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华佗种田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小师叔今天看起来心情还不错,怎么这会儿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了,连吃饭都让木槿单独送到里面?”安小远也有些担心。

“玉善姐姐做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的,她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不开心,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开心。”秦恒也托着腮盯着安玉善的房门。

自从安玉善进屋关门之后,他们这些人就都聚在了房门外的走廊里朝着安玉善的房间观望,都想猜出安玉善异常的原因。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吗?我觉得小师叔这几天的反常肯定和那卷医书有关系!”安小远肯定地说道。

不过,到了次日清晨,安玉善的房门一打开,他们就明白了安玉善把自己困在房间里的缘由了。

“两位师兄,送给你们!”安玉善分别拿出了两本书册递到了陈其人和安勿言的手中。

“师妹,这是什么?”陈其人不解地问道,安勿言则是略迟疑就接了过去。

“《墨医残卷》的全册!”安玉善笑道。

第一三九章:开办书局

“什么?”安勿言手中刚拿到的两本书差点被他惊得掉落在地,好在他反应快,又宝贝一样地搂在了怀里。

陈其人则是赶紧翻开查看,上册和他所记得的一模一样,而下册他没有见过,竟然是一些珍贵的治病药方。

“师妹,这真的是《墨医残卷》的下册?”陈其人紧紧地握着手中的两册书。

“这是我记忆中的全册,上册为针灸秘笈,下册为治病药方,不过为医者不能单靠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就连这药方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下药。”安玉善笑着解释道。

“小师叔我明白你说的意思,‘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对不对?那……那我们能看吗?”安小远几人也露出了极度渴望的目光。

“等你们师父和师伯看完之后,你们拿空白书册誊抄一份便是,两位师兄应该不会反对吧?”安玉善笑道。

“当然,当然!我这上册已经熟记了,你们先拿去看,下册我先仔细研究研究!”陈其人将《墨医残卷》的上册递到了秦恒的手中。

“多谢师伯,我这就拿笔墨去誊抄!”秦恒激动地说道。

“马上就要赶路了,等到晚上歇息的时候再誊抄也不晚!”安玉善笑着说道。

“我骑马快,玉善姐姐你们先走,我一誊抄完就赶上你们!”秦恒一点儿时间也不想耽搁,拔腿就往外跑,他要先去书肆买空白书册。

安小远、唐素素和安齐杰也都不想立即离开,于是安玉善一行人只好在客栈又多停留了一天。

安家送来的医徒也知晓了《墨医残卷》的事情,不等他们来问,安玉善就让他们也都各准备空白书册誊抄。

再次上路的时候,整个车马队都变得很安静,除了季景初、邵华泽、慕容迟几人,其他人几乎人手一本医册十分认真地阅读牢记。

“不就是一本医书吗?这些人都跟傻了似得!”慕容迟骑在马上,有些不懂地摇摇头说道。

同行的邵华泽一笑,说道:“极少面世的上古医书如今有机会得到,这对于学医之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惊喜,这就好比想学武的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自然是废寝忘食了。”

“这物以稀为贵,宝物人人在手,那还有什么稀罕的!”慕容迟耸耸肩说道。

“医书不是用来让人稀罕的,是用来救人性命的,大夫们医术越精进,这天下的病人就越能得到好处!”季景初最能了解安玉善将医书和医术传播开来的目的,自然也十分支持她。

“表弟说的没错,慕容公子,不是人人都喜欢把宝贝藏起来的!”邵华泽轻声一笑看向慕容迟。

“好吧,我就是个只识金银珠宝的富家子弟,心中可没有什么家国天下!”慕容迟故意自嘲说道。

“你也不用把自己说的这么不堪,至少你的金银珠宝也能帮到别人!”季景初接口说道。

“说的也是,这样想想,我活着还是挺有用的!”慕容迟挺胸得意一笑。

就这样一行人说说笑笑终于在年前回到了京城,虽然天寒地冻,不过一进京城还是能感觉出新年即将到来的热闹气氛。

安玉善刚回到了逍遥伯府见过家人,就被皇帝一道圣旨召进了宫,在安玉善呆在渠州治病救灾的这段日子,苏瑾儿的肚子已经很明显地大了一些。

永平帝是在安玉善破阵除瘟的大好消息传回京城的那天,当着满朝文武官员将苏瑾儿有孕的消息公布了出来,喜上加喜,一时间京城不安的情绪也得到了控制。

三州的事情早有人密报给永平帝知道,这次急招安玉善进宫也是为了苏瑾儿的身体,自从怀孕之后,她晚上总是半夜醒来睡不着,胃口也跟着时好时坏。

安玉善进宫给苏瑾儿诊了脉,永平帝一直在旁边守着苏瑾儿,见安玉善起身,忙问:“灵伊郡主,瑾儿身体如何?”

“没什么大碍,皇后娘娘不过是有些焦虑,进而造成晚上有些失眠,心情开朗些,不用吃药便能痊愈。”安玉善笑着说道。

想来是这段时间三州瘟疫的事情让苏瑾儿挂了心,再加上她腹中不止一个胎儿,难免会思虑过多,而且冬季严寒也不能到外边走动,人的心情自然会抑郁些。

“都是我不好,总是莫名其妙想太多,只要孩子们没事就好!”怀孕之后,苏瑾儿觉得自己变得敏感和脆弱,但她也明白,作为母亲她又必须要坚强勇敢起来。

“放心吧,有我这个女神医在,皇后娘娘你还怕什么!”安玉善开起了玩笑。

“嗯!”苏瑾儿露出轻快的笑容,“如今你这女神医是真正的名动天下,不但会治病连破阵都会,我还听说,你把上古医书的残卷给补全了,而且任由别人誊抄,玉善妹妹,你真是天下医者的表率!”

“皇后娘娘您太过夸赞我了,人活在世上总要留下点儿什么,我是个大夫,也不过是尽职而已。”安玉善笑着说道。

“说的好!”永平帝也笑着称赞,“如有什么要朕相助的,尽管提!”

“多谢皇上美意,那到时候臣女可就不客气了!”安玉善也笑了。

“咱们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苏瑾儿摸着肚子笑着说道。

从皇宫里回来之后,安玉善发现逍遥伯府门前可停了不少车马,好多人陆陆续续地往里面进。

“灵伊郡主回来了

“灵伊郡主回来了!”不知谁看到安玉善的马车高声喊了一句,立即有不少人围了下来。

“你们都是什么人?”安正先停下马车问了句。

“在下等人都是来自各地的大夫,听说灵伊郡主准许门下子弟誊抄《墨医残卷》,世人皆知郡主仁德,大家都是同行,不知郡主可愿将医书借由我等誊抄?”来人诚意十足地说道。

“各位莫急,明日我会将《墨医残卷》全文张贴在安氏医馆和医学院等处,大家准备好空白书册和笔墨纸砚即可!”安玉善不懂这些人为什么都来找自己的,她记得此事是交给陈其人来做的,怎么太医院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呢?

“多谢郡主慷慨,郡主才是真正以苍生百姓为念的大医者!”一听安玉善这样说,聚集而来的大夫们都欣喜若狂。

好不容易回到了伯府,安玉善发现陈其人、任太医等人都在厅内。

“陈师兄,我不是说过《墨医残卷》普及给医者的事情都交给你吗?怎么这些人都跑逍遥伯府来了?你是不是还没有奏明皇上?”安玉善有些不解地看向慢慢饮茶的陈其人。

“师妹,这个决定是你做出来的,名声自然也应该你来得,天下医者应该感谢的也是你,师兄可不能抢这个功!”渠州一行,陈其人心态早就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野心与对名利的在意似乎突然间淡了下去。

“师兄,你知道我不在意这些的!”安玉善明白了陈其人的心意,她的这位师兄和以往像是有些不同了。

“师兄知道,不过这件事情我认为还是应该由你来做。”陈其人抿嘴一笑说道。

“你们师兄妹就不必为此争论了,这几日我已经接到很多好友的加急来信,希望能有幸一观《墨医残卷》,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医者都往京城这边来了。”任太医笑呵呵地插话说道。

“我刚才在外边已经告诉那些人,明日会在安氏医馆等处把《墨医残卷》上的内容全部张贴出来,让他们自己来誊抄。”安玉善说道。

“这个方法好,我再奏明皇上,在其他各州也照此办法,但凡学医者想要《墨医残卷》就都不是问题!”陈其人也说道。

转眼便到了第二日,一大早安氏医馆门前就聚集了不少人,而且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者,都在翘首以盼《墨医残卷》挂出来。

外边天冷,安玉善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干脆将地点改在了附近的一家学堂内,只是从这天之后一直到新年,都有人络绎不绝地前来。

这样的情形也让安玉善看到大家对于学医的热情和执着,就连那些对医书不感兴趣的,听说这本《墨医残卷》的下册是一些珍奇的药方,于是来誊抄回家自己收藏翻阅。

书商们更是从中看出了商机,新年没过,书肆里就已经有人开始卖《墨医残卷》全册了。

除夕这天守岁的时候,安玉善告诉家人,她打算新年一过就开一家书局,主要是卖医学典籍。

“玉善,开书局不是小事,你又要给人治病,还要在医学院教学生,哪有那么多时间再来看顾书局呢?”安松柏有些担忧地说道。

“是呀,玉善,你爹说的对,现在你都已经很忙了,渠州的事情刚忙完,你一回来连个休息的空闲也没有,再折腾别的事情,就是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尹云娘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小女儿这次去渠州回来瘦了一大圈,虽然让府里的厨娘精心做了很多安玉善爱吃的东西,可她忙的连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

“爹,娘,书局的事情我会交给专门的人来打理,我不过是提供一些意见,与其让大家辛苦誊抄医书,不如印刷出来卖给他们,这样医书传播的速度也会加快。”开办书局的心思在从渠州回来的路上安玉善就有了。

“玉善,爹了解你的心思,你是希望老百姓们能多懂一些药草药理,这样遇到一些简单的病痛,不用找大夫自己就可以治好了。可普通百姓不会识文断字,就算你医书印的再多,这对他们来说用途也不大!”安松柏不想给女儿泼冷水,但他希望安玉善能更看清现实。

“爹,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想到了,让医术发扬光大不是一时的事情,甚至不是一辈人的事情,但总要有人先开头去做,皇上已经答应广开学堂降低束脩让贫民家的孩子也能有机会读书,而除了开书局,我还会和师兄、任太医他们商量采用其他方式来传播一些简单基本的医学常识。”安玉善说道。

“其他方式?”安松柏不解地看向她问道。

“没错,比如将药草名编成童谣在百姓间传播,或者将医药知识编进曲艺之中,我也会定期让医学院的学徒教百姓们认识药草,二姐画的药草最逼真,她也已经答应我,会把自己熟知的药草都仔细画出来,也答应会教一些画师调色,再让他们临摹,这样一来,百姓们认识药草就更快了。”安玉善笑着说道。

“你倒是心细,什么都想到了,那娘也就不担心了,对了,你也可以让你大姐和大姐夫帮忙,把那些药草都画成绣样,然后绣出来,这不也是一个好办法。”尹云娘放下担心,转而也帮安玉善出起了主意。

“娘说的是,等到大姐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就和他们说!”安玉善笑着说道。

“我看咱们平常用的锅碗瓢盆上也可以刻上药草图案,想不记住

,想不记住都难!”安松柏也跟着出起了主意。

就这样,除夕守岁就在安家人热闹的讨论中过去了。

年后第一天,京城就开始有庙会,没有回慕容山庄的慕容迟非要邀上季景初、安玉善、简儿等人去逛庙会。

安小远、秦恒也拉着阿虎跟着凑热闹,就连陈其人和安勿言也都跟了来。

京城的庙会十分热闹,一行人逛了大半天就在临街的一家酒楼雅间坐下歇息,安玉善就把自己要开书局的事情告诉了众人。

“开书局可赚不到什么银子!”慕容迟张口就接道,结果换来众人一阵白眼,“你们干什么这样看着我,我没说错呀,我们慕容山庄就有两家书肆,一年挣的银子还不够我一顿饭钱!”

“你们慕容山庄是财大气粗,你慕容公子更是见人就撒钱,可玉善姐姐才不是你那样的俗人,她开书局肯定是为了别人。”秦恒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向了慕容迟。

“秦小王爷,有银子就是俗人了,我告诉你,没银子,什么事情你都办不成!”慕容迟故意说道。

简儿有些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这个男人就喜欢嬉皮笑脸地说话,要不是去渠州的路上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自己这会儿肯定误会他是个铜臭满身的男人。

“哼,我才不信呢!银子是不能买来一切的!”秦恒不同意说道,“玉善姐姐,你真的要开书局?”

“不错,我打算开一家主要卖医学典籍的书局,书的形式也不只是文字,里面还有图画之类的。”安玉善笑着说道。

“那我们能帮你些什么?”季景初看向安玉善问道。

“我对开办书局现在是一窍不通,不过大体的流程我还是知道的,你们人面广,我想一些工匠来帮忙,从刻字、排版、印刷到出售,我希望能全程参与,另外,我还需要将所有的医学典籍重新进行校正和编写,因为我发现很多医书里面的内容是不准确的。”安玉善之所以对他们说出这件事情,就是希望面前的这些人能帮她。

“师妹,我可以帮你收集更多的医书,校正和编写方面我也能帮上忙!”这可是利国利民又能传扬医道的大好事,陈其人想都未想就说道。

“小师妹,我也可以帮忙,咱们安家藏书楼可是有不少医书呢。”安勿言也跟着说道。

“找工匠这种事情就交给我吧!”季景初淡淡一笑说道。

“还有我,还有我,既然是全程参与,总需要纸张之类的吧,我帮你找一家最好的造纸作坊,笔墨之类的也交给我!”慕容迟笑着说道。

“小师叔,我字写得可不错,可以帮忙誊抄!”安小远也忙说道。

这个时空虽有印刷术,但在安玉善看来印刷的质量太差,以至于很多书肆里的书都是誊抄为主,家境不好字写得好的书生也都是以誊抄书册的方式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

“不用了,我有更好的办法!”安玉善神秘一笑。

第一四零章:活字印刷

“什么办法?”几人都一脸好奇地看向安玉善。

这时,安玉善却故作神秘一笑,说道:“很快你们就知道了!”

接下来几人又坐在一起讨论了有关开办书局的事情,而窗外庙会的热闹也传了进来。

休息过后,因为庙会上的人越来越多,安玉善一行人就打算回去了,可就在回程的路上,遇到了一段小插曲。

有一个五六岁的孩童跟随父母来逛庙会,却被干果卡住了喉咙造成了窒息,眼看那孩子就要翻白眼不行了,把他爹娘也吓得面色发白。

幸运的是,正好被安玉善一行人遇上,秦恒二话不说就按照之前安玉善教给他的一些特殊的推拿之术救了那个孩子,结果有百姓在安氏医馆见过秦恒等人,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为了避免引起骚乱,一行人就更不敢在庙会上呆了,赶紧匆匆回来了。

一路上,秦恒都显得特别兴奋,这还是他单独第一次救人,非常有成就感。

接下来的整个正月里,众人都在为安玉善书局的事情忙碌,而季景初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安玉善需要的工匠。

这天,季景初、慕容迟来到了安玉善用于印刷的宅院,却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们在玩泥巴。

“郡主,你不是要开办书局吗?怎么这里的人都在玩胶泥呀?”慕容迟十分不解地问道。

“我的确是要办书局,不过这可不是在单纯的玩泥巴,我是在让工匠们做活字版。”安玉善笑着解释道。

“活字版?”季景初也是头次听说这样新奇的东西。

“不错,就是活字版!”安玉善带领两个人从头儿开始观看。

在院子的东南角,几位年轻的匠人正在用十分细腻的胶泥制作成一个个大小相同的小型方块,接着交给另外的工匠。

而这些工匠拿到胶泥制成的方块之后,开始一个个拿起刻刀在方块上刻上凸面反手字,临摹的字体是大晋朝已逝最著名的一位老学士的字体。

字刻好之后,会有另一拨工匠用火把胶泥方块字烧硬,并分别放在木匠师傅早已经做好的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匠师傅特制的铁板上铺上蜡、松香和纸灰等粘合剂,按照字句段落的形式将一个个胶泥方块字按照次序摆放。

之后,会有工匠在四周围上一个铁框,用火烘烤,将粘合剂熔化,与胶泥字块结为一体,再趁热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冷却之后却可以印刷了。

印刷结束之后,再把印版用火烘烤,待到粘合剂一熔化,那些胶泥字块便可以一个个地拆下来,留着再次排版来用。

这便是在现代众所周知的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印刷术尤其适用于古代大量的印刷书籍,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观看完整个流程的季景初和慕容迟都对安玉善这种新奇印刷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为她能想出这样的点子而觉得震撼。

“郡主,我不得不佩服,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改善印刷术,你可是古今第一人!”慕容迟一脸钦佩地说道。

“你可别夸我,这种好办法可不是我想出来的,是一个叫毕昇的人想出来的。”安玉善可不敢居功。

“毕昇?他是谁?”季景初不记得安玉善身边出现过一个叫毕昇的人。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不过他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安玉善微微一笑没有说太多。

“真是可惜,这个叫毕昇的人想出来的办法可真是好,不过,我之前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种印刷术呢?”慕容迟有些狐疑地看向了安玉善。

“慕容公子,这个世上你不知道的东西多着呢,这叫活字印刷术,另外印刷的纸张和墨也都是经过工匠师傅们改进的,所以现在印出来的质量还不错!”安玉善拿出了几张已经印好还没有裁剪的纸张给二人观看。

“这是《墨医残卷》上的内容!”季景初看了两行说道。

“没错,我让工匠师傅们印刷的第一本书就是《墨医残卷》,这本书虽然已经有很多人亲自誊抄了,但是需求量还是很大,而且经过各方面的改进,一本书册卖出的价格会比现在书肆里卖出的价格要便宜多了。”安玉善笑着说道。

“郡主,照着你这样的速度印书,这天下一半穷困的学子们可就找不到抄书赚钱的门路了。”慕容迟开玩笑地说道。

“可他们以后能读到的书变多了,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开办书局我认为可是利大于弊的!”安玉善说道。

“说的对!”慕容迟呵呵一笑,“不过你这个院子虽然看起来挺大的,但对天下渴望读书的学子们来说,还是有些小,工匠们也不够用。”

“回去我再给你找些工匠来!”季景初刚才已经发现,刻字工匠人数最少但工作量最大,所以无形中也会减缓印刷的速度。

“好,如果有可能,我希望皇上能推广这种活字印刷术,书卖得越便宜,百姓们就能越受益。”安玉善说道。

“这件事情交给我来办吧!”季景初义不容辞地说道。

从安玉善那里回来之后,季景初就进宫了,还拿着几块刻好字的胶泥方块。

在宫里,季景初与永平帝在御书房单独见了面,并将在安玉善那里看到的一切都详细地给永平帝说了说,也把活字拿给永平帝观看。

“这灵伊郡主真是想的好办法

伊郡主真是想的好办法,如此一来,印刷书册便能省时省力,朕也希望天下的百姓都有书读。”永平帝不是一个目光短暂之人,他尚武也重文,认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文武相辅相成,国家才能越来越强大。

大晋朝历来都是“武气重、文气弱”,上马杀敌的悍将多不胜数,但谋略博学的文臣却凤毛麟角,如今天下太平,他这个皇帝要在“文”上多下些功夫。

“皇上,玉善说这个方法是一个叫毕昇的人想出来的,虽然那人已经仙逝,不过他留下的这个好办法却还在。”季景初说道。

“毕昇?”永平帝也好奇此人是谁,不过季景初也表示不知道。

永平帝也没有再纠缠活字印刷术到底是谁发明的,反正这个方法安玉善已经掌握了,那么就要好好地利用起来。

“景初,你去告诉灵伊郡主,活字印刷术朕定会昭告天下,另外朕还要办一家皇家书局院,除了医学典籍,其他的书朕会让皇家书局院来印刷。来人,去把学士阁的几位大学士都召进宫来,朕有要事要与他们商议。”永平帝大喜说道。

“臣遵旨!”季景初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几日后,永平帝在与众位学士商议过后将活字印刷术昭告天下,并广招天下的能工巧匠来皇帝开办的皇家书局院。

同时,经过日夜赶工,由安玉善几人合办的医典书局第一版《墨医残卷》开始在京城第一家慕容书肆出售,不但价格低廉,书肆还附赠一支毛笔。

“掌柜的,你们这样卖书不会亏本吗?”前来买医书的人不解地问了一句,虽说买书的希望书越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