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利剑只须在手中轻轻一抖;劲力未发;剑刃便早因吃不住力而断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玄铁重剑和玄铁剑法是相生为伴;互依互存的。

参悟到这玄铁剑法;萧遥心中一阵舒畅。其时大雨初歇;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上;他瞧着山洪奔腾而下;心通其理;手精甚术;知道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便是剑魔独孤求败复生;所能传授的剑术也不过如此而已。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凭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

他在溪边来回踱步;仰望明月;心想纵然自己凭着金手指获得了这玄铁重剑和玄铁剑法;但若非独孤求败当年留下这柄重剑;又若非神雕从旁诱导;自己因服怪蛇蛇胆而内力大增;那么这套剑术;世间已不可再而得见。转念一想;又想到独孤求败那可是全无凭藉;居然能自行悟到这剑中的神境妙诣;论及悟性和聪明才智;自己当真是难以望其项背。萧遥**水畔;想像先贤风烈;心中一时间又是佩服;又是心感。想到此处;他雄心登起;自言自语地道:“如今我的功力又精进了一层;就是李莫愁亲至;只怕也奈何不了我了;我的顾忌又少了一分。既然如此;我也当学一学独孤前辈;要以此剑术打得天下群雄束手;这才不枉此世走一遭。”

想到这里;不禁热血涌上胸间;心道:“忽必烈应该已顺利逃回了蒙古军中。他若得活命;我的大抱负便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当下心念已决;连夜回到山洞;向神雕说道:“雕兄;你的大恩大德;终究报答不了;小弟于凡尘琐事上尚有几椿恩怨未了;今日暂且分别;日后再来相伴。独孤前辈这柄重剑;小弟求借一用。”说着深深一揖;又向独孤求败的石冢拜了几拜;便即掉首出谷。那神雕直送至谷口;一人一雕搂抱亲热了一阵;这才依依而别。这玄铁大剑极是沉重;如系在腰间;腰带立即崩断。萧遥灵机一动;在山边采了三条老藤;搓成一带;将重剑系了负在背上;摇身一变;当即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侠客。一切准备妥当后;便施展起轻身功夫;直奔襄阳而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无孔不入

一路虽然多有崇山峻岭;险山恶水不绝于目;但这些阻碍对于九阳神功已有了长足之进的萧遥来说却非难事。)便是信步而行间;他每日至少也能赶二三十里的山路;加之此时他并不急于回归蒙古军中;因此他只是晓行夜宿;将大部分的精力都转移到了参悟玄铁剑法上;至于那并未在独孤剑冢中找到的独孤九剑秘籍;萧遥却并不如何引以为憾了;只因他数日之中精研剑法;已领悟到独孤九剑应是剑法求变的极至;但论及武学境界;应该尚不及玄铁剑法之“大巧不工”的层次;更不及独孤求败后来内功大成时;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程度。进而深思;联系自己曾经的所知所闻;又悟到独孤九剑之所以分九式;且讲究料敌先机;皆因独孤求败行走江湖及参军打仗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其提升武功时仔细专研分析对手有关;除其招式与玄铁剑法只讲刺、挑、砸、扫等几个非剑法动作克敌的境界有差距之外;更与最后的“心有手无之剑”;也就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有十分大的差距。此时的萧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悟到这些道理后;他对于当初梦寐以求的独孤九剑;心中的渴望之情顿时也不再那么强烈了。

虽说如此;但毕竟独孤九剑威名之盛;那是远非玄铁剑法可比;况且独孤九剑力图想要达到的至高境界一则是“无招”;二则是“速度”;而这两者又敲与萧遥的个人喜好和武学特长相吻合;配合在一起;可说是天衣无缝。玄铁重剑虽说威力无穷;武学境界也高了一层;且萧遥有九阳真气作为基础;更不可能存在驱使不动或是不趁手的情况。但在萧遥心中;就个人偏好而言;他还是希望能够学会独孤九剑;以承当年独孤求败之风采。一念至此;萧遥当即暗下决心;若是实在没办法学到独孤九剑;那就自己创出个逍遥九剑;总之无论如何;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无招胜有招”的武学箴言;自己是一定要将其融入自己的武功之中的。

存了这般的心思;萧遥每日用功便更加勤奋;不管走路还是吃饭睡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从玄铁剑法以及九阴、九阳神功中汲取自己需要的武学知识;增长着自己的武学修为。而他的武功在这样的潜修之下;虽并不能说得到了多么多么大的提升;但在施展招式时所展现出的气质以及对于武道的整体感悟;还有更多其他的隐性方面而言;当真是受益匪浅。

如此这般;忽忽半月已过。这期间;在萧遥有意的磨练之下;不说其他;就单说玄铁剑法;与刚学到时所能施展出的威力便提升了一倍有余;而其他的武武功;什么古墓剑法、桃花岛剑法等等;相较之下;简直已可说是不值一哂;此时萧遥若与敌争斗;所能使出的最强武功;便非这玄铁剑法莫属了。只是重剑巨大;负在背上令人一眼可明;这世道人多眼杂;若是碰上外出办事;未免多有不便;萧遥又生性低调;不喜引人注目;因此他甫一赶到襄阳城中;便赶忙赶制了一个古朴镌美的剑箱;将这玄铁重剑装在了里面。如此一来;别人从外表看去;只以为箱中装着的是一把古香古韵的琴筑;而绝非一柄曾饱染世人血的屠道神兵。

重回襄阳;数年前与李莫愁一起在此闯荡的情景顿时浮现在了萧遥的眼前。他漫步街头;忆及曾经的三人行如今却只剩自己一人;且都和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洪凌波和李莫愁不知去向;心中不禁略略怅惘;一时间沉浸于往事之中难以自拔。便在此时;一道凌厉的劲风忽然由后袭至;挟着尖锐的剑锋嗡鸣之声直刺向萧遥的背心。他甫一察觉;顿时冷哼一声;身形不动;脚下凌波微步倏忽踏出;不见他有更多的动作;但不知缘何;他整个人已直直地退后了十来步远的距离。如此一来;原本背对着那名偷袭者的萧遥眨眼间;反而令对方将背心要害露给了自己。

这一下兔起鹘落;除了萧遥自己外;没有一人能够看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连那名偷袭者也不例外。萧遥躲闪身定便立即反击;背着巨大剑箱的他霎时间便如一道黑色闪电;直奔向那名错愕不已的偷袭者。

本来;萧遥凝气于指;打算直接使出兰花拂穴手点死对方;但转念一想;这人不可能毫无理由地便袭击自己;其中定有隐情;要是不问清楚是谁派来的;自己心中如何能安;日后的安全又如何保障?不弄明白来龙去脉;只怕接下来有着遇不完的麻烦。而假若这人只是个小毛贼;看到自己背着剑箱;认为里面有什么贵重的宝物;因此才起了劫财之心的话;那到时候再杀不迟。正是想到了这里;萧遥瞬间聚劲成掌;手决一翻;登时换成了落英神剑掌法;朝着那人的后心直拍而去。

如今萧遥的功力何等精湛;这一击又蕴含了九阳真力;此时就算是黄药师亲至;二者使出的威力恐怕也只能算个旗鼓相当。那人忽施偷袭;本意一击中的;谁知眼前一花;萧遥竟已人影无踪。他能偷袭萧遥;自身武功自不算弱;察觉至此;登时心中一惊;已知情况不妙;察觉到身后恶风刺耳;更是立刻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想也没想便欲躲闪;但他闪的快;身后的铁掌却来的更快。只听得“噗”地一声闷响;那人已如一片风中飘萍;直直地向前飞了出去。

击飞了偷袭者;萧遥立即跨步上前;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唰唰唰地点了对方胸口数处大穴;当场令其动弹不得;然后挟起他的身体运起轻功;躲入了一片隐蔽的树林之中。一番问之下;萧遥终于得知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原来这人;竟还是皇城司中的高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敌

知道了这个结果;萧遥心中一时间又是惊骇;又是疑惑;不明白为何自己之前明明已甩脱了皇城司的追捕;且襄阳地处宋境边陲;距离临安可说是十分遥远;官府力量在这里应该十分薄弱;怎得还能搜寻到自己的踪迹?而他在惊愕之余;却也不禁有所叹然;暗道自己终归还是将一个国家的力量看得太轻了。)之前;他认为南宋朝政;民不聊生;只要自己躲得了一时;那么就不愁躲不了一世。可现在经过这件事;萧遥随即恍然;一个国家的实力即便再弱小;但只要能够称的上“国家”二字;那么;这便不是随便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就能轻易对抗的。南宋国力虽然十分羸弱;但自己妄想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与之周旋;当真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想到这里;萧遥心中一紧;不敢再往下想去;当即收回心神;继续向这太监高手问;自己为何又会被皇城司的人给盯上。那太监起初坚决不肯说;还摆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令萧遥颇感棘手。如此这般几番交手下来;萧遥不仅毫无所获;反而将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察觉至此;原本并不想动用什么残忍酷刑的萧遥已明白过来;自己此时若是还存着什么容人之心的话;那么终将自食恶果。一念既决;他思及先前在各种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供手段;什么将人放在鼎中用水烹煮的烹刑;什么将人洗剥干净;送下满是蝎子和毒蛇的坑中的虿盆之刑;一个个皆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酷刑;但这些刑罚费时费力;眼下并不适合。忽然;萧遥想到“十指连心”一词;略一思索便已有了主意。他用金虎刀从一旁的树上削下一根如牙签般的尖刺;然后拿在手中;看着那名太监高手;冷冷地问道:“我最后再问你一遍;你究竟是如何得知我的行踪的?”

那人虽然不知道萧遥究竟想要干什么;但看着他手中那根细细的木刺;当即嗤笑一声;根本没放在眼中;满不在乎地说道:“你要杀便杀;何必废这么多话?咱家是不会让你如愿的。呀;你干什么;你的手好脏的;放开我……”说话间;只见萧遥已用左手牢牢扣住了那太监的左手;并迫使他五指伸直;将指尖统统露了出来。

由于穴道被点;那太监除了眼睁睁看着萧遥攥住自己的手掌钳住五指外;便只能徒呼奈何。拿着那太监细皮嫩肉的手掌;萧遥冷冷说道:“你当真不说?”

那太监虽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之意;但仍嘴硬道:“你休想从我这里知道任何一点关于……啊……”话音未落;一声惨叫已响彻林间;只见萧遥左手如铁钳般死死扣住那人的左手;将其牢牢地摁在地上;右手则拿着那根削好的枝杈;尖锐的木刺头对准那人的中指指甲缝;稍一用力;殷红的血液便从指甲下汹涌而出;随之而来的便是他撕心裂肺的阵阵惨叫。

俗话说十指连心。这一招酷刑萧遥虽说不知道叫什么;但至今想起来当初在电视上见到受刑之人那痛苦的表情时;不禁仍觉十分心悸。他知道人的指尖中有着许多的神经末梢;对于痛觉的感应远胜于身体的其他部位;且这一招简单方便;还十分省力;因此灵机一动;便狠下了心来;以此来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

这一招果然管用;萧遥还没觉得自己怎么用力;那木刺便已扎入了对方的皮肉之中;鲜血如滚滚波涛;疯狂地顺着刺出的伤口往外淌出;很快便将长约数寸的木刺染地通红。眼前的景象不可谓不触目惊心;但这一切与那太监高手所出的惨叫之声相比;立时便如小巫见大巫;什么也算不得了。萧遥听着他撕心裂肺的叫声;纵然运起九阳真气不断抵御;但仍是听的寒毛直竖;心神颤抖;一阵阵惊怖之意从心底不受控制地冒出;一时间如坠九幽;其情其景;当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见此情景;萧遥也不再继续施刑;而是站在一边冷冷看着那人。毕竟;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有生在自己身上;但尖刺硬生生入肉时那极度痛苦的感觉却是可以让人一眼便明。说到底;他终究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穷凶极恶之人。面对一个被自己折磨地痛不欲生的人;即便他是自己的敌人;是想要自己的命的人;可无论如何;见到这般的景象;他还是无法抑制心中的不忍。

萧遥虽然停手不再继续刺;但那人的痛苦却一点也没有减少。木刺被留在指甲缝中;即便不再继续扎入;可那小小的异物所带来的巨大疼痛仍在不断摧残着受刑者的每条神经;令其时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萧遥虽心有不忍;但他也明白;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因此只得强忍下来;开口问道:“现在想说了吗?”

那人虽被疼痛折磨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神志却依然是清醒的。听到萧遥问话;他顿失先前的威风凛然;急忙求饶道:“我说;我说;只是求你不要再刺了;不要再刺了……”语音颤抖;显然正经受着极大的痛苦。

萧遥淡淡地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把你知道的都如实告诉我;那时候我自然就会放了你。”

那人咬紧牙关;强忍指尖疼痛;说道:“萧大侠;我说。小人此番前来;是因为上面得到了一份密报;这才派小人来的。”

萧遥问道:“什么密报?”

那人道:“是襄阳城守郭大侠派人送来的密报。”

萧遥闻言一惊;好像忽然间想到了什么;但思及“城守”二字;再联系“郭大侠”;事情却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萧遥听得如坠云雾;当即不动声色地追问道:“襄阳城守郭大侠?他是谁?”

那人咬牙说道:“就是郭靖郭大侠。‘城守’是咱们的尊称。”

萧遥听到“郭靖”二字;心中五味杂陈;忐忑难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郭靖其名;他向来如雷贯耳;至于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一切;那也不必再多说什么。但此时;这人竟说;郭靖向皇城司密报自己的行踪;派人来抓捕自己;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去想;萧遥都有些做梦的感觉。

脑海中乱乱地想了片刻;萧遥才控制住了自己的心神。虽然仍觉十分惊讶;但此时已然接受了这个事实。顿了一顿;他开口问道:“你知道郭靖是如何探得我的行踪的吗?”

那人道:“萧大侠先前逃出后;皇城司便将通缉……通缉萧大侠的榜文往各地;各地的太守都收到了。郭大侠在密报中说;襄阳城近日出现了一位与榜文中通缉之人颇为相似的陌生面孔;且武功看起来也十分高强;多半便不会错了。而且;郭大侠还特意提及;您背上背着一柄巨大的重剑;后来又追报说;您已做了一个剑箱背着;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因此小人这才找上了大人。”

听至此处;萧遥方才恍然大悟。那人见萧遥若有所思;便开始连声求饶;希望萧遥放了自己。萧遥侧目冷视;突然横掌斩出;一下击在那人的颈上;那人哼也没哼一声便即毙命。萧遥刚想收拾尸体转移阵地;便在此时;远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掠空之声;声音悠远空绝;显然正有高手以绝顶轻功朝着此处疾奔而来。听到那声音;萧遥心神一震;凝目远眺;眼神中的杀意越来越冰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唇枪舌剑

远方;两道人影正迅捷无伦地疾奔而来;凝目瞧去;只见一者灰色;一者淡黄;看其体貌;似乎像是一男一女两人。见此情景;想到刚才那太监高手滚的情报;萧遥心中虽十分恼怒;但他不欲横生枝节;还是决定先暂避其锋;打算日后再谋良策。但当他无意间碰到身后负着的巨大剑箱时;一股豪气却顿时在心中涌生。此时;那两道人影也愈加近了一些;萧遥极目而视;见果然是一男一女两人;男的浓眉大眼;长得十分憨厚;身着一身粗布麻衣;从外表看去实无半分英姿;而他身旁的女子却有着一副倾国倾城的花容月貌;娇珑的身姿即便被一袭淡黄衣衫包裹;但仍是难以完全掩盖她的风韵;施展轻功踏虚而行时;配合他逸然脱俗的气质;恍然间便会让人生出一种似梦似幻的不真切感。

见到这样的两个人朝着自己的方向疾奔而来;萧遥心中已如明镜;瞬间便明白了眼前的局势。郭靖在襄阳经营日久;根基深厚;眼线耳目定然遍布各处。他们既能在自己刚入城时;仅凭着一张语焉不详的通缉榜文;便可以十分精确地锁定自己;那么当自己制服那个意图偷袭的皇城司高手;并将其带往林中之时;这一切事情恐怕也逃不过那些遍及襄阳城的探子们的查探。既然如此;得知皇城司派来的人在自己的地面上出了事;郭靖和黄蓉定然不会袖手旁观;自己亲至擒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对于临安朝廷的忠诚;足以让他们甘心为之做出任何事情。

看着渐行渐近的郭靖和黄蓉二人;萧遥心中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肃穆而立;巨大的剑箱放在身旁;整个人竟不由自主地散出一股无形的威压。这股威压;是由对本身武功的极度自信而衍生出的傲气。这种傲气虽因人而异;表现出来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任何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傲气;那么都会因这种傲气而变得无所畏惧;哪怕纵知难敌;即便明知有死无生;却依然有着与敌一战的勇气那是睥睨天下;舍我其谁的“霸”道

片刻之后;郭、黄二人已来到了萧遥身近。也是直到此时;若非萧遥有九阳神功锻体以致耳聪目明;视野远胜于常人的话;那么他也无法看到;原来在二人身后;还远远缀着另外一群人;那群人虽衣着褴褛;似乎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再看他们列队而行时沉稳有度;不见丝毫推搡慌乱之状;离地再近一些;还分头前进;显然意欲对萧遥形成包围之势。

见到这群人;萧遥心中顿时恍然;原来郭靖和黄蓉的耳目;便是这群丐帮的弟子而自己之前之所以暴露行踪;多半也就是拜这些叫花子所赐了。

想到这里;萧遥冷冷一笑;转身打开了剑箱;取出了那把玄铁重剑持在手中。虽然当年在华山之巅;曾经的丐帮帮主洪七公曾对萧遥有三日授艺之恩;勉强也算得上是他的师父;按理说;他与丐帮众人也有一半的同门之谊;二者要是不小心对上了;或是对对方有什么得罪之处;那么只需讲清此节;相互间多多担待;一笑泯恩仇也就是了。但眼下;萧遥却显然并不打算走这条路。先不说洪七公早已卸任丐帮帮主;他二人之间的事情;跟现在的丐帮其实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就单说按照萧遥的性格;也不是那种惯于和对方讲和的人。再者而言;即便萧遥此时说出了与洪七公的师徒之实;而丐帮和郭靖、黄蓉也确实相信;进而放掉了萧遥;但如此一来;让外人去看;这件事不就变成了萧遥吃软怕硬;临敌之际;眼见丐帮人多势众;自恃难以抵敌;因此才故意亲热套近乎;而郭大侠和黄大侠大人有大量;念在前任帮主洪七公的面子上放了萧遥;这才让他侥幸逃得了一命。江湖上素来善恶难分;不说真正的事实如何;这样的说法一钓来;那便是三人成虎;这个黑锅;萧遥一辈子也不用想再拿掉了。

正是想到了这里;萧遥才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与郭靖一战。虽然他也明白;凭自己现在的武功;就算有九阳真气护体;有玄铁剑法压阵;但面对武功已臻化境;降龙十八掌更是练到了炉火纯青境界的郭靖;胜算仍是十分渺茫;但就算不敌而退;甚至直接殒命于此;萧遥也已决意一战;不为别的;只为心中那最真实的坚守。

这些想法只如电光火石;刹那便逝。郭靖早就看到了萧遥;这时走近身来;略一打量;便开口对萧遥说道:“这位可是萧遥萧兄弟吗?”声音淳朴平和;且站在那里并无什么盛气凌人之态;萧遥暗道;这郭靖;果然是条朴实的汉子。

萧遥笑着说道:“在下正是。素闻大侠郭靖武功高强;宅心仁厚;与夫人黄蓉一起义守襄阳;抗拒蒙古;心系天下苍生;更是武林人士之楷模;乃是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说着拱手一礼;神态自若;当真是不卑不亢。

黄蓉轻轻一笑;慢慢说道:“萧大侠的名声;我近两年来;在江湖上也有所耳闻。只是;江湖传闻萧大侠只是个欺师灭祖、见利忘义的小人;今日一见;我才知道原来萧大侠还是个表里不一、假仁假义的伪君子。看来;小女子确实是有些孤陋寡闻啦。”说着;说着;她望向郭靖道:“靖哥哥;过些时候;咱们再一起出去玩好不好?不然天天守着襄阳城;闷也快闷死了。”眼神中含情脉脉;柔情无限;竟似完全没将萧遥放在眼中。

被黄蓉如此冷嘲热讽地说了一通;萧遥顿时心头火气。由于他一开始就不打算涉足武林中事;每天只是盘算着自己的计划;因此对于这些什么江湖传闻;他从不关心;也没刻意打探过。黄蓉说的那邪究竟是真是假;萧遥一时间倒也难以分辨。但无论真假;此话一出;场上的局势便再无丝毫缓和的余地。萧遥微一转念;不卑不亢地说道:“郭夫人此言;在下受之有愧。”说着望向郭靖;道:“郭大侠名满天下;自非区区在下可比。今日二位前来;所为何事;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郭大侠前来缉拿在下是奉命行事;小人夜闯皇宫;却也是奉命行事。这中间的曲折;既然各为其主;那么此时也不必再说了。郭大侠;出招吧。今天能否留下兄弟;就看你的本事了。”

郭靖微微一笑;说道:“萧兄弟;你心里别见怪;蓉儿说话就是这样;她没有恶意的。”顿了一顿;又说道:“萧兄为人爽直;今日一见;只怕传闻中说的;多半不是真的。你夜闯皇宫;我想;你一定也是有苦衷的。那么;不如这样吧。”

萧遥问道:“郭大侠想怎样?”

郭靖道:“咱们只比十招;若是你能在我手下走得了十招;那么就算是你赢了。若是不能接我十招;那还请萧兄跟我一起回去。你说;这样好不好?”

萧遥本已存了拼命之心;此时竟见转机;心中虽喜;表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道:“郭大侠这是有意相让;还是看不起在下的武功?在下虽然武功低微;与郭大侠的降龙十八掌无法相提并论;但若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