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玉瞳-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中原省我每个市里都挑选了一个县城下去转,这段时间,我可算是把咱们中原给跑遍了,小然,你看看吧,有些破东西是我收来的,有些是我捡来的,都没花多少钱……”黄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陈然点点头,黄大爷玩古玩的心态,他一向都是很称赞的。
蹲下来瞧了瞧地上摆着的这些古玩,陈然却哭笑不得起来,刚看到这么多东西可把他吓了一跳,这蹲下来还没怎么细看的,就看到一大片的破碗破罐子哪里是古玩,根本就是……只能说连现代艺术品都称不上,应该是乡下里小作坊产出来的民间日常用品的瓷器,根本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陈然把结果和黄大爷一说,黄大爷也没失望,反而乐呵呵的让陈然把是古玩的挑选出来,不是的就放在一边。
这些东西,对于陈然来说,几乎都是一眼货的东西,古玩虽少,但有些也算能称得上古玩,只不过是没多大的价值。
陈然一边和黄大爷分着类,一边遇到古玩了就和黄大爷讲解一下,黄大爷记不住,让陈然给他写在本上,等以后他好看着慢慢研究。
全部分类之后,这好几百件的东西,称得上古玩的倒也挑选出来了二三十件,只不过总价值至多也就万把块钱吧,这还是有一个民国的民窑罐子价值四五千才有这么多的。
黄大爷听了之后,却一点也不失望,乐呵呵的说他收这些东西加上他一路的开销也只是花了五六千块钱而已。
这样的话,那黄大爷这也算是收获颇丰了,不说赚了多少吧,起码旅游开销都赚回来了,全当游玩了一把。
陈然一直蹲着的,正要站起来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在黄大爷这间房间的角落里还堆着一小堆的瓷片的。
前不久在禹州淘来的那两块瓷片,陈然还没时间去研究一下的,虽然还没研究的,但其原型应该是官窑重器无疑。
看到黄大爷这一小堆瓷片,陈然倒也来了兴趣,站起来走过去蹲下来瞧了起来。
“小然,这些瓷片都是我捡来的,有些看着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值钱不值钱,听说现在还有人收藏瓷片玩的……”黄大爷看到陈然蹲下来瞧着他捡来的一堆瓷片,就也跟了过来,他虽然对他收来的这些古玩价值不太在意,但若是能价值大的话,那自然最好了。
拨弄了两下这一小堆的瓷片,陈然就摇了摇头,这些瓷片也就是很普通的民间日常瓷器罢了,没什么收藏的价值。
看到这样,陈然也就失去了兴趣,只不过在他转过头要和黄大爷说一下这些瓷片的价值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突然闪过了一抹熟悉的色彩……
第307章他乡遇故人
陈然一怔,随即连忙朝着这一小堆的瓷片望去,并伸手拨弄了两下,最终两根手指捏出了一个手掌心大小的碎瓷片来……
陈然把这块瓷片拿到眼前,却见瓷面上著有“印,香风粉壁遮”这样的一句话,在旁边还有一个“赏”字,只不过是这个“赏”字只有一半,这句话显然是一句诗句,完整的应该是“露色珠卯印,香风粉壁遮”,这分明是十二月花神杯五月石榴花上面的诗句,那么眼前的这块瓷片的原型无疑就是五月石榴杯了。
陈然释放出能量光圈探测了一下,能量光圈探测瓷片,虽然不能吸收瓷片的能量光圈,但却能探测出瓷片所带的光圈数量,经过探测,这块瓷片赫然是康熙时期的五月石榴杯瓷片。
将这块瓷片放在一边,陈然立刻又继续在这一小堆的瓷片里翻找起来,最终在这一小堆瓷片里他又翻找出来了两块这样的瓷片。
只是可惜的是也只有这两块瓷片了。
“小然,这瓷片是……”黄大爷看到陈然的动作也蹲了下来拿起一块观看起来,只是他也看不出个啥,也就放下了。
摇摇头,陈然多少有些遗憾,发现了一只五月石榴杯的瓷片,但这些瓷片只有三块,也凑不出完整的一只五月石榴杯来,那对他用处就不大了,等于是白欢喜了一场。
“黄大爷,这些瓷片,是你从哪里得到的?”陈然调整了一下心绪,用手捏着一块石榴杯瓷片,抬起头望向黄大爷,询问了一声,如果能够找到其他剩余的瓷片,凑出一只五月的石榴杯来,那自然最好了。
“这瓷片啊……让我想想……”这些瓷片从哪里捡来的,黄大爷也记不清了,只不过他看得出来这些瓷片对陈然好像有用,虽然记不清了,但他还是尽力的去想想,想了半天,才想出了好像是在一个叫做柳树村的村子里捡到的。
陈然详细的询问了一番,也没有瞒着黄大爷,把这三块瓷片的来历和黄大爷说了一下,黄大爷高兴之余,就要把这几块瓷片送给陈然,陈然这次倒是没有推辞,坦然接受了,他还想试试能不能凑出一只五月石榴杯来的。
在寻找花神杯之前,虽然知道花神杯比较稀少,但陈然对收集到七套花神杯出来其实还是挺有信心的,而现在无疑多少有些受打击,不说其他地方吧,只说中原省,中原省的四个目标,也是多有不顺,迄今为止,也只有林大爷的这一对花神杯成功到手了,而林大爷这一对花神杯能够到手,也是带一点侥幸的,要不然还不知道多难呢,稀少不说,重要的是凡是收藏花神杯的藏家人家都根本不想着出手。
当然,虽然有点受打击,但陈然却也没想着放弃,只不过是恐怕要多动一番脑筋了。
陈然询问黄大爷这几块瓷片的来历,除了想试试看能不能凑出一只五月的石榴杯之外,还有一点也是想看看那个地方还有没有其他的杯子。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花神杯太过稀少,陈然现在可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
询问清楚后,陈然就带着这三块瓷片离开了黄大爷家里,在路上的时候,他也在考虑着是先按照原先的路程跑一趟天津,还是先去黄大爷说的柳树村看看。
之所以会这样考虑,却是因为这个柳树村就是在天中市,只不过是和碧水相差的很远,一个是在西边,一个是在最东边。
也是在天中市,那他完全可以等回家的时候,顺便去看看。考虑了一下,陈然还是决定先去柳树村看看,去天津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去了,相对于天津来说,无疑还是柳树村这边的变数要大些。决定好后,陈然一踩油门,掉头往天中市赶去,在路上加了点油,吃了点早餐就离开了中都。
花费了三个小时赶到了天中市后,陈然也没回别墅,在路边饭店里吃了点东西,直接赶去了新蔡县。柳树村也就是新蔡县的一个村落。
新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尧时,伯夷因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称之为古吕国。
春秋时期,蔡平候为依附楚国,迁都至此,取名“新蔡”,沿用至今。县内至今保留着雕廊画栋,金碧辉煌的簧学成大殿,明末敬立的孔子全身铜像,孔子周游列国时留下的子路问津处及金粟禅寺、金兀冢等历史文化遗址。
从天中市到新蔡县,陈然花费了两个小时才赶到,到了新蔡县,陈然就找不到路了,他只知道柳树村是新蔡县佛阁寺镇的一个村,这个佛阁寺镇,在这之前,陈然是听说过的,因为佛阁寺镇是中国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的作者东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干宝的故里。
听说过是听说过,却不知道怎么走,陈然经过县城路口,看到有很多人在那里等公交车的,便下了车,找到路边卖凉皮的大妈问道:“大娘,麻烦问一下,佛阁寺镇怎么走?”
大妈倒也热情,只不过只说佛阁寺镇好像是在新蔡县城南边的,也说不清怎么走,说要经过哪经过哪的,陈然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些地名,哪里又听得懂,只能先记下来,到时候再问吧。
陈然问过之后,转身就要离开的,突然在等公交车的人群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竟然是王亮!
对了,王亮好像就是新蔡县的。
陈然这才突然想起王亮就是新蔡县的,他乡遇故人,这其中的喜悦不用说,看清了的确是王亮这小子,陈然连忙走过去在其后背上猛拍了一巴掌。
背后突然被人给拍了一巴掌,王亮被吓了一跳,慌不择的回头望了过来,这一回头也就看到了陈然,一下子就愣住了。
“陈然!”
愣了半晌,王亮也没反应过来,还傻乎乎的揉了揉眼睛,好像不确信似的,直到半晌后才突然反应了过来,猛的扔掉手中提着的袋子,大叫了一声,冲过来狠狠的抱住了陈然,兴奋的不得了:“陈然,你怎么在这里?哈哈……”
陈然也挺高兴的,他和王亮也有两年时间没见面了,不过两人的联系却没断,只是一直都是电话联系,而且联系也都是王亮联系他,因为王亮村子里比较偏远,手机在村子里根本没信号,所以王亮回家种地后,就没用手机,狠狠的和王亮抱了一下,高兴地说道:“我路过这里,正好看见你了。”
“那真是巧了,我早就想去看看你了,只是家里走不开,你现在还是在中都的吧?你的变化真大,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你,你怎么跑我们这里了……”
王亮见到陈然显然挺激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一口气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上学的时候,王亮的性格比较内向,属于沉默型,甚至是有些自卑,都不敢说话,那个时候的陈然虽然性格也比较内向,但却不怕事,心思也比较细腻,没少替王亮说话,说话也顾及着王亮的感受,所以王亮和陈然的关系最好,也只在陈然的面前才放的比较开,后来王亮回家种地了,也只和陈然有联系。
陈然没回答王亮的问题,这回答不是一两句话的问题,许许多多的事情,一下子哪又能说得清?
不但是陈然变化大,王亮给陈然的感觉,变化也挺大的,高了一些,瘦了一些,沧桑了一些,变化最大的还是说话的声音,嗓音变得很重,听着和以前几乎一点也不像了。
故人相见,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但一两句却又说不清楚,所以只能先挑拣了目前最迫切想问的问了出来。
王亮问了问陈然怎么跑新蔡来了,陈然也就如实回答,说是要去佛阁寺镇的柳树村一趟的,谁知道王亮听了之后,更是奇怪了,说那是我们村子啊,你去我们村子里干啥的?难道你还有亲戚在我们村子里?
陈然听的一愣,他只知道王亮是新蔡县城的,家是山区的,普遍比较穷,却不知道王亮具体是哪个乡镇的,没想到竟然这么巧,他要去的柳树村就是王亮的村子。
这样无疑更好,他正愁找不到路呢,二话不说,提起王亮丢在地上的黑色塑料袋,拉着王亮朝着越野车走去,高兴地说道,那正好了,刚才我还发愁找不到路呢,走吧,你也别等车了,我开着车过来的。
行啊,你现在混得不错啊,还有车开了。王亮高兴地说道,家里太忙,他根本抽不开身子,所以上次和陈然电话联系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也就不知道陈然现在的境况,还以为陈然是以前的样子的,现在听到陈然说是开着车过来的,吃惊之余,也不禁替陈然高兴,陈然欠债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回到家里后,他还想办法凑了千把块钱给陈然打过来的,他也只能帮陈然这么多了,毕竟他在农村里,虽然不愁吃不愁喝的,但却没什么余钱,这些钱还是他回到家里上山采药卖了钱攒出来的。
虽然还不知陈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也看得出来陈然是时来运转了,所以他也高兴的不得了。
陈然把他拉进越野车里,两人一边高兴的叙着旧,一边朝着佛阁寺镇而去……
第308章没白跑
有了王亮带路,自然也就不用发愁找不到路了,两人一边叙着旧,一边朝着佛阁寺镇而去,不到半个钟头的时间就赶到了佛阁寺镇,这一路之上,陈然也简单的和王亮说了一下他这段时间的经历,当然,没有细说,只是说鼓捣古董赚了点钱,去柳树村的目的也没有隐瞒王亮,王亮听的惊奇之余,也替陈然高兴,问了一下陈然要去谁家的,陈然把黄大爷说的和他讲了一下。
“你说的是村口的刘老根家吧?大柳树就在他家门前的,你去他家收古董?他家里哪能有古董啊,等进村了,我带你去问问……”王亮想了想也就说道。
到了佛阁寺镇,由于王亮是骑着自行车从村子里到佛阁寺镇的,就先去王亮存放自行车的地方把自行车装进后备箱里,接着陈然去商店里买了一些礼品,毕竟是要去王亮家里的,初次登门,要不带点东西,无疑就不好看了,王亮拦住陈然不让买但没拦住,买好之后,这才朝着柳树村赶去。
柳树村虽然属于佛阁寺镇,但却要偏远一些,这一路走来,路还真是越来越难走,这也幸亏陈然开的是越野车,要是换了其他的,还真不一定开的过来,都是山道,坑坑洼洼的,也不知道黄大爷是怎么跑过来的,陈然还真是佩服的不得了。
耗费了大半个钟头才终于赶到了村口,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追在车后嬉闹着,一开始只有几个小孩子,后来把大人也叫了出来。
在王亮的指点下,将车停在了他家门口之后,那些追过来的小孩子们顿时围了上来,王亮跳下车和看热闹的人打着招呼。
王亮家一共有七口人,除了父母,哥嫂之外,还有妹妹和一个小侄子,他父母都不在家,哥哥也出去了,只有嫂子在家,对陈然的态度倒也挺热情,忙里忙外的招待着。
坐下来喝了口茶,王亮就带着陈然去村口的刘老根家,一路走来,王亮逢人便打招呼,到了东村口,果然见到一棵很大的柳树。
大柳树隔着一条河沟有一户人家,王亮带着陈然到了门口,农村人也不讲究敲门,直接就推门进去了。
“小亮,你今个不是进城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院子里有两个孩子在玩水,弄的身上衣服都湿了,也没人管,看到王亮带着陈然进门,从屋里倒是走出来一个光着膀子身上晒得很黑的中年人,笑着和王亮打起了招呼。
“进城给我爸带了点中药就回来了……”王亮递过去一根烟,王亮的父亲王父是一个老中医,或者说是草药郎中吧,家里也开了一个不大的药行,生意不大,但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名气却不小。
打了招呼之后,王亮也把陈然介绍了一下,让进了屋,客套了几句,王亮就直接说明了来意:“老根叔,你们家有没有那种年代比较久的玩意,我同学就是来看看这个的……”
陈然也望向了刘老根,听王亮说村子里经常会出现收古钱古币的,所以也没想着隐瞒自己的目的。
刘老根一愣:“年代比较久的玩意?没有啊,以前倒是有不少的银元,都被人收走了,我家里哪还有这玩意,有的话也早就卖了,哪还留到现在……”
听刘老根这么一说,王亮就望向了陈然,陈然倒是也没有失望,就算对方家里藏的有花神杯,对方说不定也不知,这种杯子一般人不注意的话,根本就不会当做古董,就算是古董商只要不是见过花神杯,放在他跟前,他也不一定会去注意,就像刘老根所说,他若是知道他家里有花神杯的话,恐怕早就卖了,哪还留到现在。
“你看看,就是这种样式的杯子……”林大爷那一对花神杯,陈然在越野车后座下面放着的,不过从黄大爷那里得来的三块瓷片倒是在包里装着的,他从包里掏出那块大的递给了刘老根,据黄大爷说,黄大爷应该就是在刘老根家院子里捡到的。
刘老根接过来一看,就吃了一惊:“这不是我前段时间摔掉的那个装蜂蜜的杯子吗?这上面还有蜂蜜酱的……”说着还放在鼻子上闻了一下。
陈然心中一动,他倒也不在乎刘老根认出来这块瓷片是他家的,点头问道:“摔掉的其他瓷片还能找得到吗?你们家还有这样的杯子吗?”
“你等一下,这罐子也有些年代了,以前好像有一对的,那个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得到,我记得好像在西屋的……”刘老根点点头,站起来走了出去,进了西屋。
听到刘老根的话,陈然也微微松了一口气,这一趟还真没白跑,没过去两分钟,刘老根就抱着一个罐子走了进来,乐呵呵地说道:“我记的是一对的,以前上山抓蝎子带回来了就用这罐子养着,后来被我妈腌咸菜了。”
他抱着罐子进来,果然传来了一股子咸菜味。
实际上,自从他抱着罐子走进来,陈然的眼神就再也离不开他抱着的罐子了,没错,他抱着的罐子赫然是一只花神杯。
花神杯腰比较高,说是罐子也不为过。
令陈然大吃一惊的是眼前的这只花神杯竟然还是一只五月的石榴杯,算上摔碎的那个,说明刘老根家这一对花神杯都是五月的石榴杯。
还真是奇怪了,花神杯成套一共是十二个,这十二个也就是十二花神,根本没有重复的,按说一般收藏的杯子应该也没有重复的才对,除非是和别人兑换了一下,但刘老根家的显然不是。
难道刘老根家的这花神杯也和八月桂花杯一样也是一下子出现了好多?
陈然眼睛一亮,这个可真得好好问问。
刘老根把罐子抱过来就递给了陈然,花神杯是没有盖子的,刘老根家也就用塑料薄膜制作了一个盖子,陈然把盖子掀开看了一下,里面装着的是腌制的蒜苔。抱着杯子翻来覆去的查看了一下,以陈然的眼光来看,应该是真品,不过他毕竟是初涉花神杯,所以还是用能量光圈探测了一下,结果也的确是真品。
“老根叔,这罐子你卖不卖?”确认了后,陈然也就把罐子放在了一边,琢磨着该怎么出价,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着王亮在,他怎么也不能吭对方,自然也就无法捡漏了,其实他也没打算捡漏,只要凑足了成套的,就算是以高价收下,到时他收来的这些杯子的价值起码都能翻一倍,比捡漏还赚钱,再说王亮家也在柳树村的,等他收走后,估摸着对方怎么也会找人打听下,到时候发现卖低了,那他无疑就害了王亮一家了。
刘老根一怔:“你想买?”他没想到陈然真要收这罐子,这罐子怎么看也不是古董啊,以前一个古董商来他家收老东西的时候,他把瓶瓶罐罐的都翻了出来,这一对罐子也包括在内的,可那个古董商看都没看。
“对。”陈然点头说道。
刘老根眼珠转了转,没有回答陈然,而是望向了王亮说道:“小亮,这是你的同学,我对这个也不懂,叔信得过你,你给叔拿个主意吧,你说卖叔就卖了。”
这刘老根还真不傻,他信不过陈然,但却信得过王亮,王亮本就是一个老实人,一个村子里的谁啥好样都了解底细,老王家在村子里还是很有信誉的,王父也是老好人一个,本村里谁有个啥病了,去看病基本上都不收钱,因为王父给看了病后,直接说熬点啥草药喝喝就行了,这些草药山上都有,生病了去挖点自己熬熬,就算山上没有,王家的药园子差不多也都有,也不稀罕那一两点的,除非是不想自己动手,或者山上没有这种草药,王家的药园子也没种,是王家在城里进回来的中药才会收钱,所以村子里的村民们对王父都挺尊重的,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王亮家就是本村的,俗话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自然信得过王亮。
“陈然,你看这,老根叔他爷爷和我爸的爷爷是亲兄弟……”王亮也没想到刘老根一下子把这个难题推给了他,他也挺为难的,要是让老根叔吃亏了,他面子上不好看,他家肯定也要受到人指点,可是在他看来,既然陈然是收东西的,那肯定就是要赚钱的,不赚钱的话,谁还跑这么远啊,他也真心想让陈然赚钱,左右为难之下,只能开口和陈然这样说了一下,意思也就是让陈然看在这关系上少赚点。
陈然摆摆手,没让他把话说完,笑着摇了摇头:“老根叔,有我和王亮的关系在这摆着的,您是王亮的老根叔,也就是我的老根叔,我也不瞒您,您这杯子对我有些用处,我收过来,也没想着赚您的钱,该值多少钱,我就一分不少的给您多少钱,等我收走后,您可以去找人打听打听我给您的这个价是高是低,我敢保证我给您的这个价绝对是最高价,您拿到哪里去卖,也卖不了我给您的这个价的,若是有人说低了,您就找王亮,让他联系我,少多少我补多少,当然,您问的这个人要识货才行,您这只杯子,我给您出价四十万,这个价格,您看如何?”
根据拍卖行的记录五月的石榴杯最高拍卖价是五十万,但这是最高价,平均下来大概是四十五万左右,他给四十万绝对不算低了,他直接报出这个价,也是有考虑的,他若是先给二十万,然后对方还价,他若是再涨价的话,那无疑就显的不实诚了,人家肯定信不过他了,若是陌生人的话,可以这样,因为人家本来就不信他,但现在他是靠着王亮家的信誉的,大伙虽然不信他,但信得过王亮家,也就是信他了,掐死了这个价不还价,也就是直接摆明了心理价位的。
“四十万!”
刘老根被吓了一跳,手一抖,手上夹着的烟一下子碰到了脸上,烧出了一个小红印,他也没感觉到。
王亮也同样被吓了一跳,他虽然想着让陈然给出一个不错的价位来,但想着也就是几千块钱吧,最多估摸着也就是两三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