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品鉴宝-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冲从月色茶院出来的时候还是笑着的,古玩的江湖充满凶险,你有高超的骗术,别人亦有对付的办法。

尔虞我诈,险恶至极,唯有用真本事,真眼力,还有一颗诚心,才可以在这个行当立于不败。

就像老百姓常说的,做事先做人,皆是这个道理。

韩冲的老家是在下新建,那是一个落后的地方,从城里通往家乡的路九曲回肠,坑洼不平。每次从城里回家,韩冲感受最深的就是道路从宽到窄,从平坦到崎岖,更是有一段路全是泥水,一年四季因为江城雨季颇多,这条路也很少见有好走的时候。

坐在车上还好一些,如果是骑车或者步行,那真的是要欲哭无泪的。韩冲记忆里很多次走这条路都被泥水打湿裤腿,每次回去老妈都会说,快脱下来吧,我给你洗了。

因这条路,韩冲无数次地想过,政府什么时候可以修一下这条路,给像自己一样在外地工作回家的人一个舒心。

给那些还没找到女朋友,害怕女朋友嫌家乡路不好走的一个放心。

可政府对于这条路的建设并不热衷,落后就容易被遗忘,韩冲坐在车上,忍受着颠簸,继续向前。

韩冲的家在下新建的昌邑周家屯,这是一个落后的村子,全村也就十几户,后来因为交通不便,附近又没有什么市场,干脆都搬到了邻村,但周家屯还是韩冲和村里人喜欢叫的名字。

到家的时候已经上午十一点了,这一路颠簸,韩冲竟然花去了三个钟头,下了车,背着一个,韩冲朝家里走去。

从村口下车,入村就是狗吠,喋喋不休。

韩冲要走十分钟的小路才能到家,而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人气,家里边的壮丁都去城里或者街里打工去了,留下的只是一些妇女和儿童,再有就是孤寡老人。

老人们不像城里人有什么广场舞,推牌九,下象棋这些文娱活动,就是在家种种菜,养养鸡。

每次回家,韩冲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光是亲切,更多的是希望盼望这里的改变,是那一种又爱又恨,为什么村子十几年如一日的伤感。

这里,没有几个人认识韩冲,不是韩冲变化大,而是街里跑着的孩子那时候小,根本没见过韩冲,而那些坐在门口的老人脑袋不好使了,浑然忘记了这是谁家的孩子,是一些被岁月遗忘的老人。

韩冲进村,走得很快,他迫切地想要回家,早晨韩冲就跟家里打过电话了,说自己今天回来。

老爸老妈也答应了今天就不去工地了,在家等韩冲。

其实,韩小粒和熊彩霞何尝不想念儿子呢。他们辛辛苦苦供韩冲读书上学,就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脱离这贫穷的农村,离开乡下到城里买房娶媳妇。当然,如果还有能力,也帮着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读书识字。

老人的愿望淳朴简单,韩冲也争气,考上大学然后顺利找到了工作,这不,韩冲也工作一个月了,听儿子说他回来了,赚钱了,老韩和熊彩霞亦是感动。

儿行千里母担忧,熊彩霞更是怕儿子在外边受苦,瘦了没有,吃得好不好,睡得暖不暖?

她已经在家张罗了半天了,专门还去街上买了菜,杀了一只鸡,韩露和韩斌好久都没吃肉了,想着大哥回来了,有只鸡可以吃了,开心地不得了。

韩斌小韩露两岁,年纪小韩冲就有六岁了,不过韩斌今年也是十六岁的小伙子,这家伙本来是在高中读书的,可想到家里困难,二姐又要上大学,其实瞒着父母到窑上干苦力了。

推那种平板车,一天三十,累死累活的,这几天他明显感觉到身子有些吃不消,想着喝点鸡汤补回来,这也是他高兴能吃鸡的原因。

可相比能够看到大哥,这些高兴只能排在后边。

韩露几天前传达过韩冲叫父母不要在干活的口信,可老韩跟熊彩霞压根没把那当回事,就韩冲干那个工作,老韩不是没打听,那古玩行,三年不开张都是正常的事,韩冲在那上班,也就是一个月一千多块两千块的工资,加上租房、吃吃喝喝,一个月哪还能剩下什么钱。

所以老韩根本没听韩露说的,这几天也还都在工地上干活。

第四十五章衣锦还乡

韩冲走到家门口,邻家的大娘招呼了声,分明认出了韩冲。

“冲子回来了?”

“恩。”

“我说你妈怎么一大早就张罗起来了,杀鸡烹羊的,原来是他出息的大学生儿子回来了?”

大娘可一点别的意思都没有,可这句话听在韩冲耳朵里,多少有些刺耳。

曾经,韩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城重点大学,在江大,韩冲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他们也总会跟村里的街坊邻居说,儿子在学校成绩多么优异,出来之后一定能赚大钱。

可谁想到,韩冲毕业了,到了一个古玩行,在那当一个伙计,分明跟他们想象的相去甚远。

他们也慢慢地不敢再多说关于儿子的情况。可村里边有跟韩冲年纪一样的小伙子,他们的爸妈总是会冷嘲热讽两句,什么我家的孩子一个月赚三四千,现在开挖掘机,还要承包工地了呢?

我家那孩子下海了,跟着他叔叔做大生意,卖那海鲜一年赚好几万呢。

每每听到这些,没有多少文化的老韩和熊彩霞也觉得,似乎优异的儿子落后了。读了大学好像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吃了亏。

可老韩亦觉得可能只是目前的情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太祖说的,难道还能有错?

所以,老韩一直相信儿子。只是,老韩也不着急儿子立马富起来,自己还能干,还能供露露和斌斌,实在干不动了再说。

“有什么出息。”

想到这些,韩冲淡淡一句,“那大娘,我先回去了。”

韩冲走进院子,而韩露和韩斌早听见大哥的声音,这会已经从里屋跑了出来,韩斌还是快了一步,在韩露之前抱住了大哥。

“哥,你终于回来了。”

韩斌只比韩冲矮了不到一头,这家伙长的也是很快,韩冲摸了摸韩斌的脑袋,问道。“现在学习成绩怎么样?”

韩斌点头。“好啊,一直都很优秀。”

“恩,好好读书,不要光顾着贪玩。”

“韩露。”

韩冲一伸手,韩露也钻进了大哥的怀抱,这丫头分明有着怀疑,那目光打量了一会韩冲,忍不住说出了真实想法。

“哥,你是不是骗我说你有钱,爸妈都跟我说了,你上那个班根本赚不了多少钱,你不让我去找工作,就是怕我累。”

韩露突地泫然欲泣,她这几天其实也很挣扎,因为自己上学的学费已经把父母愁地茶饭不下。韩斌却像个小男子汉似地鼓励道。“姐,你去上学,没事,我跟哥供你。”

韩斌话秃噜嘴了,韩冲更加察觉了什么。质问道。“斌斌,你是不是逃学了?”

“你是不是想着辍学打工帮你姐?”

韩斌低头不语了,但他的倔强跟韩冲一样,不善于隐藏情绪,直接被看出。

韩露也着急了,漫骂着弟弟。“斌斌,谁叫你辍学的,姐要上学还要你供吗,你太不像话了,你太叫姐失望了。”

韩露毕竟是个女孩子,这会眼泪止不住地就往下掉。

她完全顾不得擦眼泪,语重心长地对着韩斌说。“弟弟,姐可以不读书,姐以后只要嫁个好人家就行,可你不一样,你要读书有了知识才能离开这破农村,你怎么这么傻呢,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这么不争气?”

“可是我知道姐想读大学的,我不。”

“你再说,你信不信我打你。”韩露扬起巴掌,可她哪舍得打弟弟,一时声泪俱下,老韩怎么没听到,他和熊彩霞一起出来,其实这一幕他不用问,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哎呀,你们别闹。全是你们的爸爸没用,是我养不起你们,是我老韩…”韩小粒沮丧着脸,伸出手掌就要往自己脸上掴。

这时,熊彩霞的表情也充满无奈。

家里所有的钱都供老大读书了,本以为供出来老大,有老大供老二,家里就能揭开锅。

可谁想,韩冲并没赚多少钱,他养自己都难,怎么去帮弟弟妹妹。

可父母能要求儿子做什么吗,只能是把眼泪往肚子咽,苦自己累自己没关系,怎么也不能苦了儿女啊。

“老韩头,别说什么了,不行咱们明天去找他二姨夫借点,他二姨夫有钱。”

“不要。”韩斌摇头,“二姨夫根本瞧不起咱家,每次我给他家送鸡,他都说拿走拿走,连一碗饭都不给我吃,这样的亲戚不要也罢,我在他家还不如一个乞丐。”

韩冲怎么不知道二姨跟二姨夫的为人,他们就是嫌贫爱富的典型,因为小姨夫家生活条件还算可以,所以有着来往,可自己家,一穷二白,他们压根就看不起韩家人。

“对,斌斌说的对,二姨跟二姨夫家是万万不能去的,去了只能叫人家看不起我们。”韩冲气冲霄汉。

“可是老大,现在你弟弟妹妹都上不起学了,我的天啊,为什么老天爷这么对我们老韩家。”

熊彩霞直接哭了出来。

韩冲亦是很激动,包括刚才都忘记了自己再不是以前的韩冲。

可回神过来,韩冲忙冲去妈妈身边,一把搂住老妈,韩冲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可他的动作却流畅至极。

“妈,别哭,以前咱们穷,可你,你看,你看这是什么?”

韩冲是把他的背包打开了,而背包里不是别的,是一打一打子的钞票,红彤彤的百元大钞。

一共有十摞子。

熊彩霞的眼神可好得很,她还以为韩冲带回来一些吃的,但看到背包里的东西,她完全傻了。

下一秒她更是左顾右盼,就好像儿子干了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老大,你,你这是上哪偷来的啊?咱们再没有钱也不能干这种犯法的事,你是要把妈气死啊。”

听熊彩霞说韩冲偷东西了,老韩也是马上冲来,见到那一沓又一沓的百元大钞,塞满了书包的夹层,老韩更是叫苦连连,猛拍大腿,仰天长叹。“造孽啊,简直是造孽啊,我老韩家上辈子到底是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惩罚我的大儿子竟然干出这种事情,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吵闹之下,街坊邻居也都来到了韩冲家。“什么事啊,我好像听到家门不幸,是你家老大干什么坏事了?”

“到底怎么了啊?”

老韩和熊彩霞更是慌了神,刚要准备去驱赶邻居,因为偷盗毕竟犯法,家丑不可外扬,就算叫韩冲自首,他们二老也不希望别人报警了把自己儿子抓走。

可韩冲再也看不下去了,他觉得更可悲的是,父母穷怕了,穷够了,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赚这么多钱,他们骨子里都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是受穷受累的命。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爸,妈,你们到底怎么了。”

“儿子告诉你们,这些钱儿子不是偷的,不是抢的,就是儿子赚回来的。这里边的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是你们的儿子拿回来孝敬你们二老的啊,你们到底是要做什么,你们就觉得儿子是偷来的吗,儿子你们是一天天看着长大,难道你们不清楚儿子的为人吗?我会偷吗,我会吗?”

第四十六章衣锦还乡(二)

韩冲无法不激动,是他压抑了太久,旁人的眼光,无名的压力叫他早就想要证明自己。

他希望证明自己可以得到父母的肯定,可以给到父母幸福,可以叫弟弟妹妹读书,成才。

而终于这一天到来了,自己的愿望实现了,他想要父母开心,可万万想不到,父母压根不信。

见着哥哥热泪在眼眶打转,韩露和韩斌均忍不住眼泪横流。

“哥。”

“爸,妈,你们怎么不相信哥哥真赚了钱呢?”

韩斌一边说着一边走去韩冲跟前,他已经很懂事了,出落成了一个大人,他是想要看看哥哥赚了多少钱,竟然让父母不信。

而韩斌看到那一摞一摞的百元大钞时,他也吓傻了。

“这么多钱,这?哥,这是多少呢?”

韩斌不是怀疑哥哥,而是这么多钱他想知道是有多少。

韩斌做梦都想改变家里的现状,他和哥哥是这个家庭的男子汉,理应分担爸爸的扁担。

他知道自己力量微薄,可能扁担的大头还要靠哥哥。

而这么多钱,韩斌岂能不激动,更多的,他看到了韩家的希望,这些钱一定可以叫姐姐读书的,不是吗?

韩冲慢慢冷静下来,他不介意对着村民说。“斌斌,这里是十万块,但这并不是哥哥赚的全部,这十万是哥哥拿回来给父母和你们上学用的。所以你明天就回学校报道。韩露,哥不会骗你,你记住,哥是你永远的支柱。你也不要想着去打工了,你的学费,其他任何的上学的费用,这十万都包括了。”

最后韩露走到了老韩和熊彩霞的面前,两个老人这会也是眼睛红通通的。

他们不是不相信韩冲,只是这十万块钱太多了,他们一时难以想象是自己的儿子赚来的这些钱,所以以为是韩冲偷的抢的。

可知道了儿子是自己通过双手赚来的,更加为怀疑儿子自责,难过。

韩冲的眼神异常坚定,他将两位老人搂在怀里,他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抱头痛哭。“爸妈,儿子出息了,儿子赚钱了,儿子终于可以叫你们为我骄傲了!这十万,露露和斌斌上学的钱就都有了,还能富余几万你们两用。答应儿子,不要再去工地打工了好吗?”

老韩点头,老泪纵流。

熊彩霞痛哭流涕,第一次像个小女人一样贪婪地抱着自己的儿子。“好,好。”

“妈,还有,你的腰不好,我从城里给你买了一些药,有口服还有外敷的,你记得天天吃药,敷药,儿子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爱护好自己,不然儿子在外边也担心你,无法安心工作。”

母子连心,熊彩霞有这么出息的儿子,这么孝敬的儿子怎能不感动。“恩,我知道,我知道。”

韩冲厚重拍了拍爸妈的肩膀,扶出两人,然后对着还在看热闹的众位街坊道。“好了,麻烦大家到我家看笑话了,看见我们痛哭流涕,也真抱歉。但现在,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了,所以大家也可以散了啦。”

“不是。”

说应该散了啦,可韩冲这刚毕业就赚回来了十万,听他的意思这还不是全部,那一定赚的比十万还多。

这一个月赚这么多钱,街坊也想知道韩冲做什么工作。一个中年人先喊了出来。

“韩冲,我们家二娃也不上学了,你是做什么工作啊,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你得帮帮我们家啊。”

韩冲没说话,这会老韩倒挺直了腰杆,人群中,有和自己一样拼命的牛腿,也有曾经看不起自己的所谓富贵人。

老韩儿子出息了,他一定要扬眉吐气回。

“我儿子啊,不就是在古玩行做吗,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就吃三年。不过这东西要有那个水平,有那个金刚钻,一般人也学不来,我儿子大学学习四年呢。”

老韩也不知道韩冲大学四年都学得啥,可他就认为韩冲是学的本事,更坚信了,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

“古玩啊。那是不是就是老物件,鉴赏老物件。这个我知道。”一位有点文化的戴着眼镜的乡村老师说。“这在古玩行,要是遇到了老物件,自己收到手了,那可不一下子就发财了。老物件有的可能价值上百万呢。”

“那可不得了,看来大侄子这是拣到了老物件。不简单,我也叫我家臭蛋好好学,考大学学这个去。”

“还是人家儿子厉害。”

“可不是吗,比谁家下海那个,还有开挖掘机那个赚的轻松多了。”大家这会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老韩和熊彩霞跟着也容光焕发,好像顿时年轻了十岁。

“嘿,老韩他家仔,我家里也有破四旧时候没收走,留下来的物件,要不要给我去看看去,要真是老物件,我也能发财了啊。”

农村人就是朴实,脱口而出,不经大脑,要是在城里,这话一出,下一秒就会被人盯上。

他家那宝贝八成会被骗子坑走。

还发财,发个毛线还差不多。

可这里是农村,乡下人也都没那么多勾心斗角,即使是闹点矛盾,那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怨。

也不会有人觊觎,专门去骗走你的。

韩冲还是愿意帮这位大叔看看的,自己一家子富了的确不算什么,韩冲也希望村民都能富起来。

要是他那物件真是古物,韩冲帮忙鉴赏,也是顺手的功夫。而且,韩冲无不想到了,蔡老板年轻那会就是跑去农村倒腾货发的家,如今,很多农村都被那些“包袱斋”跑遍了。

可依旧有一些闭塞的村子,距离远的地方没人来收,就好比周家屯。

自己这次回来看望父母之余,倒能够在村里收两件宝贝,如果有的话,也算是帮了村里人,他们毕竟拿着一个老物件也是当“破铜烂铁”使用,万一破坏了,那真心是他们的损失。

“大叔,我能给你鉴赏,要不明天你拿到我家来吧,今天我还得跟家人好好团聚团聚呢。”

“这个要得,要的。那咱们就说好了,明天我过来!”

“老婆子,你也翻翻咱家,看看有没有什么老物件,也给大侄子看看。”

人群中又是骚动。

大叔说完兴冲冲走了,而其他街坊议论着韩冲,羡慕着老韩和熊彩霞,相继也是离开了韩冲家。

第四十七章衣锦还乡(三)

因为有钱了,韩冲极力要求给弟弟妹妹多加两个菜,补充一下营养,本来提倡节俭是老韩的一贯作风,但今天他也求了个例外。

跑去街上又买了一条鱼,称了二斤肉。

这在老韩的概念里,就算是奢侈了。

而一条鱼,一只鸡,二斤肉,八个菜,今天这一顿韩露跟韩斌也是吃得风卷残云。看着弟弟妹妹津津有味,回味无穷的吃相,韩冲都不忍多加菜,他亦看到爸妈舍不得多动筷子,不断添菜给弟弟妹妹的情景,韩冲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幸福,不再过那种饱一顿饿一顿的生活。

“真好吃。”

韩斌满意的打了个嗝。

“妈妈做的这个鱼真是绝杀。”

韩露不晓得是很久没吃鱼,还是这个鱼的确美味,夸赞道,丝毫不吝啬词语。

“做的好吃,就叫妈妈常给你们做。妈,以后你跟爸就不要工作了,我每月会给你们打钱,你们就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也好好照顾你们自己。这就是你们的工作。斌斌和露露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缺了营养,明天去街上买点奶,买些肉,我明天就上街买台冰箱回来,还有那老旧的电视机也该换了。”

韩冲印象中,家里的电视机已经看了七八年了,那还是自己读初中时候买的,21寸,当时在农村算不错的。

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村里有谁家孩子嫁娶,那都是要换大彩电的,那种29寸宽屏的都是最低标准。

现在村里边有钱人更是买了那种34寸的,像是看电影一样,超带感。

当然,那是村里人的以为,韩冲在城里,见惯了34寸的彩电,那算是城里的最低配置了。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34以上。

有钱人家更是42寸大彩电。

韩冲不是追求奢侈,只是一个电视机用了八年,真的要换一换了,还有冰箱家里都没有,买了奶和肉没地放,总会变得不新鲜,这么热的天总是要买一台冰箱的。

听到韩冲要给家里置办家电,老韩和熊彩霞也没说什么,老大赚钱了,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条件是他表示孝心的方式,如果去阻拦就不好了。

并且,多多少少,老韩和熊彩霞也想换彩电,买冰箱了,只是之前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现在靠着儿子,算实现了。

“哥,那我明天陪你去买家电。”韩斌兴奋极了,充满了期待。

“哥,我也要去。”

韩露怎么肯错过。

“好,咱们明天一大早就去,对了爸,要是周大叔来咱家找我,你就让他等一等,我中午之前就能回来。”

“可以。买那个你会看吗,要不要我叫村里的大喇叭陪你一起去看。”

大喇叭不是喇叭,是一个修家电的师傅,他叫顾四海,因为嗓门大,家里还装了一个大喇叭,就被村里人叫做了大喇叭,他也是村里唯一的家电修理工,有手艺,吃遍天。

有什么疑难杂症,或者买卖电器的,村里人都找他,信誉很好。

“不用喇叭叔陪我了。不过过两天我可能真要借他家的大喇叭用一下。”

韩冲打算在喇叭上喊一下了,那就是谁家要是有老物件都可以拿到自己家鉴赏一下,一来是服务村民,二来,如果村里人有好物件,自己收上来,那也是不错的。

“这个没问题,我跟他打个招呼就是。你是不是想着收一下咱们村的老物件?”

“这都被爸看出来了?”

知子莫若父,韩冲那点小心思哪里瞒得住老韩。

老韩笑了。“我当然看的出来,不要说你有这个想法,我都替你再想了,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村他们手里的宝贝留着摔破了,弄乱了,弄丢了,或者被偷了,还不如给你收上去呢。你这是做好事,大家肯定会记你的好。”

“真的吗?”韩冲傻乐,因在他看来,这铲地皮的事情他多少有点胜之不武,可话说回来,老韩头分析的不无道理。

“当然是真的。对了老大,其实咱们老韩家也有一个宝贝来着,就在你大伯家。不过,这个宝贝你大伯和我也都不知道是不是宝贝,从你太爷爷那辈就传下来了。这个宝贝呢,只有你大伯和我知道,本来我前段时间还想着,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