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89红色攻略-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伊万诺夫说道:“是指红场这边的情况吗?请转告总统,我被堵在路上了,正在试图接近克里姆林宫。”

没等对方回话,伊万诺夫说道:“我觉得此时我应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掌握内务部队,而不是前往克里姆林宫。请代为请示总统。”

好一阵子,一个声音传来,却是叶利钦本人的声音,“伊万,你的建议很好。我需要你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件事情。也许你并不知道,议会大厦正在遭到大量示威民众的包围!这绝对是反对党派在背后充当推手!他们要把我赶下台,夺取政权,你明白吗伊万?!”

沉吟一会儿,伊万诺夫一边打着方向盘掉头,一边沉声说道,“是的,总统先生,我完全明白这一切都是反对党派的阴谋。当前我们面临着失去车臣的危险,他们置国家利益不顾扰乱政局,他们是真正的卖国者。”

此时,叶利钦已经惊慌了,连日来的游行示威搞得他神经衰弱,而和远东签订的停火协议莫名其妙地泄露出去,再加上外蒙宣布收回唐努乌梁海地区这件事情的刺激,原本已经逐渐回到控制范围的游行示威活动仿佛被浇上了汽油,今天这一波这一幕,让他想起了当年他站在坦克上面发表讲话的场景。

心中的颤抖只有自己知道。

不同的是,当时的叶利钦只是一个小人物(对于苏共的大佬们来说他就是个跳梁小丑),在通往巅峰的奋斗之路上,他热血澎湃得很。现在呢,坐上了一个大国的总统宝座,反而胆小起来。

他怎么会不担心出现一个跟当年的他一样的人物,把他弄下来呢?

“外蒙外蒙外蒙该死的外蒙!该死的巴托夫!”电台里,叶利钦低声咆哮着。

伊万诺夫稍稍一皱眉,用沉重的语气说道:“总统先生,巴托夫手下有着十万人和几百架战机上千辆坦克。根据我得到的情报,他早已经和外蒙军政府达成了秘密协议,由外蒙提供充足的后勤支援。而外蒙则通过商业贸易的形式从华夏获得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我想说的是,咱们的精锐力量部署在车臣战场,从远东撤回的精锐部队也要投入到车臣解决杜达耶夫叛军,现阶段没有办法集中足够的兵力对付巴托夫。”

叶利钦仿佛失控了一般,用力地拍着桌子,咆哮着:“当前最迫切的事情是解决红场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先保住自己的位置,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你明白吗伊万!”

“是的先生!”

伊万诺夫答道,随即请示,“总统先生,我想知道,是不是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他冰冷的语气使得叶利钦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慢慢的双目之中的愤怒不见了,缓缓的,取而代之的是毫无感**彩。

“是的,伊万,去做吧,我相信你能出色地解决掉当前的危机。”

叶利钦的声音也毫无感**彩。

伊万诺夫的嘴角扬起,无声地冷哼一下,沉声道:“完全明白。”

放下通话器,伊万诺夫一脚地板油,加速朝国家安全总局驻地飞驰而去。

下了车,伊万诺夫大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他难看的脸色和急促的步伐,从办公区走过的适合,引起了所有人的目光。

“所有单位进入一级警报状态!”他一边大步走过去,一边扫视着两天大声下令,“季诺夫!命令第1师马上集结!”

他话说完,人也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起电话还没来得及拨打号码,正局长就走了进来,大声质问:“伊万!你要干什么!”

“奉总统之命,调派部队镇压红场示威队伍!”

“我没有接到任何命令!你没有权利这么做知道吗?我才是局长!”

伊万诺夫看着这位早早就被排除在叶利钦核心圈子的正局长,怜悯地说道:“我劝你还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喝点茶水看看报纸,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而不是阻止我落实总统的指令。”

“你别太过分了!我才是局长!你是副的,我的副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动不了内务部队!”

此时,外面的人听到动静吗,有几个部门头头走了进来,却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伊万诺夫缓缓放下话筒,盯着他冷冷地问:“你确定你要阻止我吗?”

“我才是局……”

“砰!”

一声枪响让他的最后一个字没能够说出来,他有些肥胖的身躯轰然倒地,门口围着的人目瞪口呆。

伊万诺夫把手枪放在桌面上,盯着那几个部门的头头说,“任何人试图违抗总统之令,都会遭到最无情的大家。我再重复一遍刚才的命令,所有部门进入一级警戒,第1师集结听令出动!”

众人愣了一阵,异口同声地“是”了一声,轰的散去,外面顿时跟打仗一般忙碌起来。几个警卫快步走进来,把地上的尸体抬走,留下地板上的一趟血迹没来得及清理。

伊万诺夫再次拿起话筒,拨了一个号码,沉声说道:“苏尔科夫将军,请您出动坦克和装甲车等装备,士兵携带实弹,我们面临着一场政变危机!”

第480章莫斯科的鲜血

莫斯科镇压事件过去之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每每提及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砖家叫兽们都用堪比十月革命来比喻。

然而,在笔者看来,那比十月革命来得更加的惨烈。

究其原因,第一因素在于当时的内务部队指挥官伊万诺夫身上,第二因素则是很客观的——因为彼时的内务部队和当年十月革命中的红军装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以尼布楚战役爆发为开端,远东战争(当然,远东方面称为独立战争)就算是开始大打了。也就是那个时候,以莫斯科市长失踪为导火索,叶利钦政府陷入了一系列的贪腐丑闻当中,莫斯科市区是天天有游行夜夜有聚会。搞得叶利钦政府的高官们焦头烂额,疲于应对。

幸好,有着一个被政府高官们私下里称铁血狂人的伊万诺夫,用铁腕把民众的怒火控制在了勉强可控的范围里。

然而,反对党派又怎么会放过如此天赐良机扳倒叶利钦呢?

政治从来就没有底线的,节操更是路人。

显然,伊万诺夫当时就想明白了,这一天的大游行背后没有老板的影子,因为已经不再需要他充当幕后推手了。反而,李路要反过来担心叶利钦会扛不住,给反对党派掀下马去。这可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不符合他的利益,就是不符合华夏的利益。

这才有李路明确指示伊万诺夫应该采取血腥手段镇压游行示威,因为他认为绝对有人会趁这个机会来一场“和平演变”,取叶利钦而代之。

于是,获得了叶利钦的口谕,伊万诺夫毫不犹豫地射杀了试图阻挠他的局长,顺带着自己给自己扶正。随即命令内务部队第1师的苏尔科夫少将出动坦克和装甲车,士兵携带实弹。

这是摆明了要动枪了的。

苏尔科夫是伊万诺夫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伊万诺夫这个国家安全总局的副局长的话语权才这么大。卫戍莫斯科的五个步兵师中,第1师的实力是最强的,装备也是最先进的,后勤保障也是优先等级的。

伊万诺夫亲自跳上苏尔科夫的装甲指挥车里,率领着三十辆坦克轰隆隆地朝红场开去,后面是大队的运载着士兵的军卡跟随开进。

此时,红场已经聚集了超过十万人,密密麻麻的示威人群根本看不到尽头。也正因为如此,示威人群对隆隆驶来的坦克和大队跳下车建立阻隔人墙的荷枪实弹的士兵毫不畏惧。

八一九的记忆尚未远去,在那场“由苏共余孽策划的失败的政变”中,可爱的人民战士们面对愤怒的人群,是低下了高昂的头颅的,而那张叶利钦在激昂演讲坦克兵却羞耻掩面的照片,更是成为经典。

人们坚定地认为,士兵们不会开枪,坦克也不会碾压而来,更何况,红场有着十万人,谁也不敢在自己的头上戴上一顶屠夫的帽子。

事实上,伊万诺夫敢。

作为一个在华夏长大除了外表之外其余一切都属于华夏的史上最高级间谍来说,杀一个俄罗斯人和杀一万个俄罗斯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更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事实上,俄军在远东战场上丢了万余精兵,这个罪名又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呢?

人群是愤怒的,口号是响亮的,而内务部队的士兵们是面无表情的,动作是干脆利落的,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红场整个包围了起来,只留出几个出口。

接着,数个对准了红场的高分贝扩音器里有一个声音在喊着,伴随着嗞嗞的干扰声,那个声音毫无感情:“莫斯科市民们,请你们有序地通过指定的出口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将根据战时法律给予强硬的措施!”

这句话在红场的上空飘荡着,盖过了人群的口号声怒骂声。

人群的嘲讽声,更大的口号声,一阵一阵地散开,朝着那些面无表情的士兵,朝着那些冰冷的钢铁机械。激动的人群指着持枪的士兵激动地呼喊着,更有人试图冲破士兵们的人墙登上那些坦克装甲车。

“你们应该站在人民这一边!”

“打到叶利钦!打倒卖国贼!”

“国土遭到侵略!图瓦告急!”

……

“莫斯科市民们,请你们有序地通过指定的出口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将根据战时法律给予强硬的措施!”

人群的口号声和高音喇叭里播放的警告语混杂在一起,气氛越来越紧张,群情越来越汹涌。

“最后一次警告!莫斯科市民们,请你们有序地通过指定的出口离开这里,否则我们将根据战时法律给予强硬的措施!”

没有人理会警告,反而,强硬的警告使得人群更加的激动更加的愤怒了。

装甲指挥车里,苏尔科夫看着伊万诺夫,等待着命令。

伊万诺夫看了看时间,沉声说道:“警告射击!”

苏尔科夫二话不说拿起话麦,下达了命令。

包围了红场的前面一排士兵突然齐齐举起枪,枪口朝天,指挥军官下达射击命令。上千支自动步枪朝天开火,“哒哒哒”的枪声响成一片,顿时让示威人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仅仅是一阵子沉默,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人群爆发出更加猛烈的怒火。面对强权的威慑,在有心人的撩拨下,人们胸腔中那股随着帝国解体而熄灭的热血瞬间涌上来,快速地走遍全身。

“打倒军阀叶利钦!”

更汹涌的抗议声滚滚而来,愤怒的民众开始上前,逼近士兵们,有得已经开始和人墙产生了肢体接触。

伊娃诺夫毫不犹豫,大声下令:“开枪!”

士兵瓦西里奋力推开几个扑向自己的年轻人,恰在此时,军官下达了开枪的命令。他想都没想,端起枪来,就扣动了扳机。ak…74自动步枪欢快地响着,一颗颗炙热的5。45毫米子弹毫不怜惜地扑向那几个年轻人。

那几个年轻人用惊愕的目光看着瓦西里,可惜瓦西里和他的战友们一样,都佩戴了头罩和钢盔,他们直到死也不知道射杀了自己的士兵长什么模样。

镇压开始了,包围了红场的内务部队士兵们,躲在手持盾牌的战友身后,不断地用手中的武器进行射击。挤在一起的示威人群犹如受惊的羊群,没命地朝里面拱,可是哪里还有更多的空间。于是,他们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在弹雨中颤抖,绽放着血花……

东边的街道,士兵们让开了一条路,坦克开始隆隆地驶向人群。庞大的身躯,沉重的履带,碾压着地板,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看着这些钢铁野兽在缓缓靠近,人们醒悟了——现在这支军队已经不再是红色帝国的军队了,他们是当政者的暴力机器!

一个逃避不及的姑娘被卷入履带之下,数十吨重的t…72轻而易举的把那具脆弱的躯体碾压成肉酱,履带过后,留下的是一叠血水,混杂着未被压碎的骨头、内脏……

坦克上的并列7。62毫米机枪突然开火,高射速的并列机枪是用来测距的,此时对着人群开火,像收割机一般,整片整片地收割着民众们的生命。

“霹雳轰轰轰!”

天空中响起一阵惊雷,一团乌云缓缓压过来,豆大的雨点撒落,骤雨来临。天上划过几道闪电,惊雷再次响起。瓢泼的大雨落下,噼里啪啦地砸在大地上。雷声、雨声、枪声、惨叫声,是一曲决定了俄罗斯未来走向的离歌。

人们疯狂地朝着几个预留出来的出口逃出红场,散开朝着各自认为安全的方向夺路狂奔。方才的热血早已经随着枪声和满地的鲜血和尸体消失了个无影无踪。

逃命去了!

来不及跑出红场的人们,纷纷被子弹从后背射入,栽倒在地上。涌过来的更多的人流踏过他们的尸体,踩成了肉酱。士兵们冷面无情,缓缓地压缩包围圈,手中的步枪不停地射击,不管前面是青壮年还是妇孺老少……

红场空了,方才人头攒动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留下的,是大队的士兵和坦克装甲车,还有几乎染红了整个红场的血迹和遍布整个红场的尸体。

大雨淅沥沥,电闪雷鸣。

伊万诺夫跳下装甲指挥车,一个参谋撑着一把黑色雨伞急步赶过来挡住了他头上的雨水,即便自己头上没有任何的遮挡。

苏尔科夫叼着一根大雪茄也跳下车,在那里站定,有军官为他撑起了雨伞。他吸了一口烟,看着伊万诺夫缓步走进红场。

脚下的皮靴踏着雨水走到红场边缘,伊万诺夫站定脚步,看着士兵们协助医疗人员逐个检查几乎散满了整个红场的躯体。

雨越下越大,雨水冲刷了还未来得及凝固的血迹,很快,便汇成水流,红色的水流,向低处流去。

伊万诺夫低头看着那些雨水和血迹混合而成的液体缓缓地淌过脚下,抬起头看向阴暗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浓郁的血腥味……

第481章营救万塔

在李路忙着推动外蒙军政府逐个控制大城市,同时推动已经摇身变成外蒙革命军第1军的巴托夫集团军向唐努乌梁海地区进发的时候,远在西欧的瑞士,正在发生着一起影响了三年后世界政治格局的不起眼的事件。

赵荣军、王胜、林俊成三人,带着一支小队,以德国贸易公司作为掩护,向瑞士提出了商业访问申请,潜入该国。

这天是4月2日,巴托夫呼啦啦开进唐努乌梁海的当天。

瑞士是永久中立国家,以至于许多国际性组织都把总部放在这里。同时因为这是一个人口极少的富裕国家,地理位置极佳,境内山水风景美,被誉为最适宜居住国家之一。

只是赵荣军他们可没有心情去欣赏圣洁的少女峰,他们面临着的是直接来自老首长、军刀团的缔造者、实际指挥官李路的压力。

“必须完好无损地把目标人物带出瑞士!”

这是李路的直接命令。

此时,赵荣军便是趴在一块草地上,用望远镜远远地观察着远处的一座院子,里面的那栋三层的木质结构的别墅小楼是最显眼的目标。

他和身边的林俊成以及带着另外一个小组在另一处设伏的王胜,已经在这里潜入了一个夜晚。

但见,左边是一个碧蓝色的湖泊,远处是连绵的山峰,更远处是高入云层的高峰,上半截是白皑皑的颜色。右边是一块面积很大的农场,而在农场深处,是根本看不到头的原始森林。

而赵荣军待的地方,是一块散步着树木的小山坡,脚下是绿色盎然的野生草地。一条山路从山坡右侧经过,一直通往院子门口,而另一端则连接着外面的公路。

这里是距离苏黎世市区大约二十公里的一个农场,属于大名鼎鼎的金融巨鳄马克里奇。

此时是上午10点过5分,太阳在斜上四十五度的位置,天空一片晴朗,阳光普照大地,驱散了冬天的尾巴,暖暖的让院子花园里晒太阳的两位男子很想睡上一觉。

赵荣军慢慢把望远镜焦点移向花园里的两位男子,在他们周边的几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大墨镜的保镖身上扫过。最后焦点落在穿白色西装的男子身上,调整倍率,看清楚了此男子的相貌。

“是他了,没错。”

林俊成正在快速而轻巧地操作着一个两个巴掌大的便携式计算机,听见赵荣军的声音,他抬起头,低声说道:“排长,我这边没问题了。只要开始行动,能够屏蔽一公里范围内的信号五分钟,包括卫星信号。”

军刀团核心成员相互的称呼非常乱,老短刀出身的在姓前面加个“老”字,101出身的以当时在101的职务称呼。

看了看时间,10点10分,赵荣军把望远镜递给我左侧的一个东欧面孔的男子,他是军刀团招募的前苏联格鲁乌军官,叫图波列夫,现在是军刀团的核心战斗员,颇得赵荣军的信任。

林俊成拿出一包无气味战备饼干递给赵荣军,赵荣军摆摆手,说道:“不能留下任何痕迹,饼干碎末也不行。”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酒壶,里面装的却是水,喝了一口,他扭头看了眼院子方向,低声说道:“看样子万塔要跟马克共进午餐了,还得耐心点。”

林俊成把饼干装回去,看了看手里的仪器,小声地请示道:“要不我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不行。”赵荣军果断地拒绝,“谁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反侦测设备,小心为上。此次行动,要确保不留下任何痕迹。”

林俊成点点头,心里默默念了一遍任务要求,要造成万塔人间蒸发的假象。

“长官!”

图波列夫忽然一声低喊,“目标离开了,正在朝大门处的越野车走去。”

赵荣军连忙接过望远镜,飞了地调整角度看过去。果然,万塔正在跟马克握手告别,万塔上了越野车,他的保镖纷纷跳上车,一行人三辆车便缓缓驶离了马克的住处。

只是,赵荣军知道,那些保镖根本不是什么保镖,而是中情局的雇员,万塔则是那个万塔计划的执行者,前苏联真正的掘墓者!

这个人手里掌握着超过20万亿美元的财富,其中有超过10万美元资金在他的私人账户上或者只有他才能启用!

赵荣军等人在这里出现,就是要把他掳走,充当李路的私人金库,同时,挽救他的生命!

因为从潜伏中情局的“公主”那边传来消息,中情局里面的某些人正在策划着逮捕万塔,而此次万塔前来瑞士,就是一个陷阱。只要他离开马克的住所返回市区的酒店,大批的瑞士军警就会出现,以间谍罪把他逮捕。

赵荣军他们必须在此之前把万塔控制在手里,也就是在距离马克的农庄不到两公里的这里,劫下万塔。而万塔根本不知道他身边的那些人会在不久之后从保镖变成逮捕他的人。

关键在于距离上。

赵荣军必须保证整个行动过程不能出现任何枪声,否则惊动了马克,一切都泡汤了。他们是没有办法逃出瑞士的。马克和以色列摩萨德情报机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他们逃出了瑞士,也会面临着摩萨德的全球追捕。

一个中情局就让军刀团压力山大了,再加上一个摩萨德……这绝对是要尽量避免的事情。

换言之,在使用微声武器的前提下,赵荣军他们不能给对方开枪的机会。这应该是赵荣军从事特种作战以来,确切地说,从短刀突击队时期到现在,遇到过的最为棘手的一次任务。

以前有李路在,他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对李路的崇拜去到盲目这样一个程度,“老队长一定会带着大家打胜仗”是所有短刀突击队乃至整个101大队指战员们的下意识想法。

轻轻舒出一口气,赵荣军捂着耳麦,低声说道:“老王,目标出来了。”

王胜的声音嗡嗡的传来:“我看到了,我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千万注意。”赵荣军不由叮嘱一句。

王胜回答:“老赵,放心。”

转过身,赵荣军拍了拍图波列夫的肩膀,后者点点头,从防雨袋里提出一支m24狙击步枪,飞快地装上消音器,猫着腰下到预设的狙击阵地。他装上热能瞄准仪,举枪熟练地调整着,指向了沿着山路缓缓开来的车队。

林俊成飞快地操作着便携式仪器,低声报出来:“目标的位置是第二辆车后排右侧的座位。”

赵荣军随即给全体人员下令:“各单位注意,目标的位置是第二辆车后排右侧,切记不要误伤目标!”

车队提高了些速度,更快地靠近,随即减速,缓缓地驶入山坡下的拐弯处。当最后一辆车转过拐弯,还没来得及提速的时候,战斗开始了。

“噗!噗!噗!”

两侧山坡上,一共五个狙击点,五个军刀团中最为出色的狙击手同时射击。特制的穿甲狙击弹穿过黑色的玻璃窗,精准地命中里面乘员的脑袋。

在图波列夫眼里,那些单面透视的车窗玻璃根本无法挡住他的视线,因为车上的人体在热能瞄准器前面根本无法隐蔽。

三辆车里面的中情局雇员几乎同时遭到了精准的射杀,仅仅留下开车的司机。直到同伴的鲜血洒到脸上,边上的人才意识到遭到了袭击。但是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自己就被下一颗子弹夺取了生命。

图波列夫瞄准了第二辆车的司机,果断地击发,刚刚开始反应过来的司机下意识地踩下刹车便被无情地射杀了。

几乎同时,其他狙击手也完成了最后一轮射击,三名司机被打死。前车失去控制,偏离了山路撞到边上的排水沟里才倾斜着停下。后车则借着惯性撞上了已经停下来的第二辆车的屁股,把里面有着呆滞的万塔惊醒。

两边山坡突然滑下几个蒙面枪手,他们手持mp5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