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德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的绝对领导,八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主力开赴抗战前线情况下,中央决定前方设党的军委分会,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张浩、林彪、聂荣臻、贺龙、刘伯承、关向应等九人组织之。以朱德为书记,彭德怀为副书记,受中央军委统辖。”各师成立军政委员会,受军委分会统辖。(23)八月二十九日,朱德、彭德怀向全国发表就任八路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的通电,称:“日寇进攻,民族危急,敝军请缨杀敌,义无反顾。兹幸国共两党重趋团结,坚决抗战,众志成城”,表示愿“追随全国友军之后,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24)二十六日,他们又签发《八路军总指挥部布告》:本军奉命抗日为求民族生存拥护中央领导驱逐日寇出境团结全国各界联合法苏美英保卫中华领土收复失地完整实行统一战线抗日救国纲领本军纪律严明买卖照常公平禁止拉夫拉车禁止侵犯百姓凡属中华同胞一律保护认真汉奸敌探间谍严办决不容情望我国人奋起共负救亡责任抗日战争胜利大家共享太平这时,日军增援部队已从国内源源开到,以平、津地区为出发点,沿平绥、平汉、津浦三条铁路线向华北发起新的进攻。由于形势紧急,除已提前出发的第一一五师外,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又在八月三十日向中共中央建议第一二○师和一二九师于九月初出动。当时山西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从陕北东出抗日,必须首先进入山西。山西地方实力派首领阎锡山同中国共产党已初步建立起合作抗日的关系。因此,由彭德怀陪同周恩来先去山西,安排八路军开赴前线的有关事宜。
九月二日,第一二○师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抗日誓师大会。朱德在会上讲话,号召全体指战员到敌人后方去,把华北广大人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战;并要求大家英勇作战,严守纪律,誓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三日,该师整装出发,继第一一五师开赴华北前线。
二十六、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随着第一二○师的开拔,八路军总部也在九月六日由朱德率领从云阳镇东进。
八路军总部的出师抗日誓师大会,在云阳镇的大操场举行。大会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主持。全体指战员跟着朱德一字一句地高声复诵《八路军出师抗日誓词》:“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
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福利,对友军要亲爱,对革命要忠实,如果违反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责。谨此宣誓。”①总部出发的那天,濛濛细雨压住了道路的尘埃,队伍中除总部机关外,还有随营学校的三个团和警卫总部的特务团。
九月十六日,总部到达韩城县芝川镇,决定在这里渡过黄河。先前出发的一一五师和一二○师都是从这里过河的。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左权等搭乘同一条船,木船在汹涌翻滚的波涛中渡过黄河后,他们就踏上正燃烧着战火的山西大地,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
朱德在总部出发前一天,给四川的亲属写了一封信。这是他十年来第一次写家信。信不长,但充分反映出他此时的心情和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操。
信中说:
“别久甚念。我以革命工作累及家属本属常事,但不知你们究受到何等程度。望你接信后,将十年情况告我是荷。理书(二哥之子)、尚书(大哥之子)、宝书(朱琦)等在何处?
我两母亲(生母和养母)是否在人间???近来国已亡三分之一,全国抗战,已打了月余。我们的队伍已到前线,我已动身在途中。对日战争我们有信心并有把握打胜日本。如理书等可到前线上来看我,也可以送他们读书。
我从没有过一文钱,来时需带一些钱来。”②这个月的下旬,他又写了一封家书:“理书、尚书、宝书、许明扬(大姊之子)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
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前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好办??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
③
不久,他的外甥许明扬等随第四十一军来到山西,找到了他,他才知道家里的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受迫害的情况,家中经济非常困难,所幸生他、养他的两位母亲还健在,都已八十高龄。这一年正是荒年,难以度日。他只能向川中好友戴与龄借贷二百元寄到家中,稍尽心意。
朱德率领八路军总部一过黄河,队伍就向同蒲铁路南端的侯马镇(今曲沃)跑步前进。到了侯马,火车站里外挤满了人,观看八路军上火车。其中有不少沦陷区逃来的难民,对开赴前线的八路军更抱着强烈的期望。
这时候,华北战场上七八十万国民党军队,在日军进攻面前,除一部分部队进行了抵抗外,大多一触即溃,有的甚至还没有同敌人接触就望风而逃。
日军一路烧杀奸淫,如入无人之境,国民党溃军的纪律也很坏,人民痛苦不堪,心情异常焦急。红军在一年多前曾渡河东征到过山西,许多人对红军的英勇善战、纪律严明留有深刻的印象。因此,八路军东出抗日的消息传出后,关于八路军和朱德总司令的种种传说在民众中广泛地流传开来。有的说八路军已开到山海关。有的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有种种神奇的本领。跟随朱德东进的潘开文回忆说:“在过去对于红军有过深刻印象的山西人民,如今能亲眼看着这支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开上抗日前线,自然感到无限的兴奋。八路军渡过黄河,沿同蒲路北进,直到原平下车。
这一路上所过的城镇、车站、村庄,莫不遇到广大群众扶老携幼的夹道欢呼。我们有一列兵车,过太原时,已在深夜十二时,而大批男女群众,特别是东北的流亡学生,都拥挤在车站上,整夜不眠地欢送八路军上前线。”
④
朱德率总部每到一地,当地群众更是热烈欢迎。当时担任八路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的傅钟回忆说:“火车在吕梁山东麓、汾河东岸向北开迸,沿途的车站越来越多地站满了欢迎的人群。无论商人、学生、工人、农民,都拼命往前挤,要看看红军——八路军的朱总司令。朱总司令的四川话人们听不懂,但看到那位向人们招手的长者,衣着和别的军人一样,脸色比别人黑一点,像长年辛劳的庄稼汉,面容纯朴,慈祥??人们便以喜悦的神情、亲切的语言,表明自己的感触:八路军的总司令不像国民党军队的长官,老百姓是可以亲近的!这,便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像一座桥使八路军和人民的无穷力量相连接起来。”⑤朱德率八路军总部东进途中,在九月十一日接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由朱德、彭德怀分任总司令和副总司令。
由于八路军出师后,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尽管它改变了番号,但除正式公文外,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那时,国民党军事当局根据战场形势,将临战地区划分了五个战区。八路军到山西参战,山西属第二战区,八路军列入该战区序列,战区司令长官是阎锡山。
阎锡山是一个富有政治经验、手段灵活、具有一套特殊统治办法的地方实力派首领。他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又处处提防蒋介石把势力伸入山西。
他同日本人联系,又拒绝参加日本人在华北发起的“五省自治运动”,并在侵华日军窥伺晋绥时提出“守土抗战”的口号,表示他不反日,只是不让日本人占领他的地盘。他反共,但又佩眼共产党有人才,有办法。所以,他在抗战初期任用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采用某些共产党的办法,想利用共产党帮助他“守土抗战”,而又暗中设法抵制共产党。正是这种特殊情况,使他在抗战初期采取了某些开明的措施,有利于山西抗战局面的开展。
九月二十一日清晨,朱德到达山西省会太原。当天下午阎锡山派一名高级参议接朱德到雁门关以西的太和岭口的前线指挥部去商谈。已在太原并同阎锡山见过面的周恩来陪同朱德前去。他们一行乘汽车第二天清晨抵达太和岭口,会见了阎锡山。这次会谈比较顺利。阎锡山允许八路军驻区的群众工作由八路军负责;不好的县长可以更换;允许给游击队发枪;还允许在八路军工作地区实行减租减息。阎锡山也要求八路军帮他抵抗向山西进攻的日军。二十三日,朱德回到在上一天移驻五台县南茹村的八路军总部,把这次谈判的结果报告中共中央。
八路军开到前线后,当地群众迫切希望它能早日参战并取得胜利。彭德怀回忆说:“沿途所听街谈巷议,无不希望红军早日参战。到太原时,人民盼望共产党和红军参战之心更急切。”⑥萧克也回忆道:“有一次,我参加太原一个群众大会,我在会上讲,八路军上前线去,是不会退下来的!就这么一句话,全场掌声雷动,非常热烈。”⑦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期望,强烈地感染着八路军的广大指战员。
但是,八路军能不能战胜日本侵略军?有些人因为看到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比较差,心里还存在着疑问。就是共产党和八路军内部也有人感到不是很有把握,因为面对的敌人是过去没有交过手的,有大炮、飞机、坦克等现代装备的日本侵略军。朱德却信心十足。他综合政治、经济、人贝、武器、交通(包括地形)五个要素,对战争作出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他认定,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他们对地形不熟悉,对山地作战的训练也不够。虽然武器装备比较好,但武器不是万能的,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其力量;同时,它也有可以被制服的方法。再加上日本是小国,兵员和经济力量都有限。⑧因此,他坚定地认为“日本并不是那么可怕的魔鬼”,⑨我们能够打败日军。
正是基于这种分析,朱德、周恩来、彭德怀等决心选择时机,在山西先打一个胜仗,以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骄狂气焰,鼓舞全国人民和友军的士气,进一步扩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在第一一五师担任团长的杨得志回忆道:“朱总指挥和彭副总指挥号召八路军全体指战员以‘与华北共存亡’的决心,兵分两路迎战日寇。一路由贺龙、任弼时同志率领一二○师,驰援雁门关;另一路就是我们一一五师,从侯马乘阎锡山派出的接兵车,沿同蒲路日夜向平型关急进,迎击进犯之敌。”⑩八路军的作战方法,不采取国民党军队那种“节节防御的办法。”朱德后来说:“这样摆起来,要想处处防守,结果什么地方都没有防守得祝”“我们八路军专门打敌人的侧后方。八路军八月渡河,九月参加作战,首先我们就决定把八路军用在敌人的侧后方。”(11)这时,平绥线日军正分两路南下,其中一路由蔚县、广灵、涞源进攻平型关。这一路日军是精锐的板垣师团,刚从日本本土广岛开来,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骄横异常,来势凶猛。平型关告急了。
平型关是山西东北部古长城上的重要隘口。关前有一条公路,蜿蜒在群山之间,通向灵丘、涞源,地势险要。九月二十三日,阎锡山电告朱德:二十二日夜间日军忽然奇袭平型关阵地,发生激战,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这时,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正向平型关附近开进,朱德、彭德怀立刻电令:“一一五师应即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但须控制一部于灵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右侧”(12);同时,电告毛泽东:“灵丘之敌于昨晚迫平型关附近,正在激战中。我一一五师今晚以三个团集结于冉庄,准备配合乎型关部队侧击该敌。另以师直属队并一部及独立团出动于灵丘以北活动。”(13)朱德还把一一五师准备进攻和一二○师开进的情况,也向蒋介石、阎锡山报告。
这样,八路军开到了日本侵略军的后方。从此,“敌人的后方就有了我们的队伍了,”“在这以前敌人后方没有队伍。那时我们的秘密敌人不知道,相反的,我们知道他的秘密。在敌人后方发展是不是很困难呢?敌人宣传的那样厉害,大炮、飞机、坦克那么多,结果恰恰相反的,没有过去打仗那样危险,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敌人那里的群众是我们的。”(14)“从前敌人后方一向是很安全的,几千里路无人搅扰。八路军去了,使敌人的后方不安起来。”(15)八路军开到山西后打的第一仗,便是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斗。
九月二十四日深夜,一一五师主力根据总部命令,在黑夜中冒着倾盆大雨向平型关以东前进,拂晓前抢占了通向平型关的汽车路两侧高地,在这里冒雨设伏。这里是日军开住平型关的必经之地,公路两侧的高地,居高临下,地形很好。上午七时左右,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进入该师伏击地。一一五师吹起冲锋号,指战员们立刻向山沟中的日军扑去,战斗开始。朱德后来说:“精锐而骄傲之敌,警戒异常疏忽,我主要部队已进而切断敌由南至北之交通线时,敌尚未发觉。直至我方开始射击,敌才知道。我以迅速进攻之手段,夺取敌之主要阵地。”(16)由于利用有利地形、采取伏击手段、发挥了战役的突然性和近战特点,日军的飞机和大炮也难以发挥威力。经过一天激战,共毙敌一千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和日军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日军华北作战计划及目标的日文地图。“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便是秘密、迅速、坚决,是采用白刃战解决的。”(17)这是八路军第一次同日军作战,是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捷报传出,举国欢腾。向八路军致敬和慰问的电报、函件从全国各地雪片似地飞向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驻地延安以及八路军驻各地的办事机构。朱德、彭德怀报告毛泽东说:“红军地位已成了神奇古怪的东西。多数国民党军队,特别晋军有专靠红军吃饭样子。”(18)连处在日军进攻直接威胁下的民众也热烈举行庆祝。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纮回忆说:“当时石家庄的人民群众,以无比兴奋的情绪庆祝这个胜利,竟然在那种时候放起鞭炮来,几乎把敌机的空袭都忘记了。”(19)这次胜利对敌后抗日民众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群众因之有了信心,敢以很小的队伍来袭击敌人,敌人也因之而胆怯。”(20)毛泽东对这次胜利很满意。二十九日,他致电周恩来、朱德等,表示:“阎必要求我军与他配合来打一、二仗,为了给晋军以更好的影响,如果在确实有利的条件下,当然是可以参加的,但须计算这仅是战役的暂时的局面,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21)十月一日,毛泽东又致电正在南京的博古、叶剑英等,向他们通报了平型关战役的结果,并说:“我们捷报发至全国,连日各省祝捷电甚多,其中有蒋介石、杨虎臣'城'、马鸿逵、范长江、龙云、孙蔚如,上海大公报、上海职业救国会,杭州、福州、湖北、广东、陕西、开封各省党部,武汉行营,开封绥靖公暑,浙江、福建各省政府,浙江抗日后援(救国)会等。”(22)“平型关战斗一结束,朱总司令即带领一些同志到一一五师驻地参加总结此次作战的经验教训。”(23)他对前来采访的史沫特莱、周立波、舒群等中外记者分析了日本军队的强点和弱点。他认为,日军的强点:一是武器较好,并善于发扬火力;二是作战顽强,不肯缴枪。他解释说,因为他们杀死我们很多人,怕我们报复,他们的长官就是这样欺骗他们的。三是能按计划行事,退却快,援军也能很快开来。他们的弱点:一是战斗精神差;二是防守时不善于做工事,警戒疏忽;三是爬山不如中国兵;四是胆怯,怕肉搏战。
他阐述了八路军的战略战术,他说:“在战略上,我们打的是持久战,消耗敌人的战斗力量和补给。在战术上,我们打的是速决战。因为我们在军事上比敌人弱,我们永远避免阵地战,而混合使用运动战和游击战,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我们发展游击战,扰乱、吸引、分散和消耗敌人。我们的游击战给敌人增添了很多困难,这就便于我们的正规部队在有利情况下展开运动战。”(25)不久,他在一次讲话中又指出:“我们以劣势武器要战胜现代化的强敌,在战术上就必须善于灵巧机动的使用自己的兵力和兵器,发挥自己旺盛的攻击精神,选择有利阵地与时机,抓住敌人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和兵器,采用秘密、迅速的动作,出敌不意,突然袭击,进行肉搏,坚决消灭之,否则即难于成功。”(26)八路军东进时,原定目标是集中向冀、察、晋、绥四省交界的恒山地区挺进。九月十七日,毛泽东鉴于日军的战略计划采取以大迂回的姿势包抄太原,便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并依据战局发展趋势,变更战略部署,要求八路军各部准备分别转至管涔山区、吕梁山区,并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将来依情况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区。(27)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朱德根据中共中央这一部署,迅速将八路军各部由集中配置改变为分散配置,实行大规模战略展开,并大体划分了各部的工作地域:第一一五师控制五台山、恒山,活动于晋东北,着手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二○师控制管涔山,活动于晋西北,并以一部到冀西活动,这里是即将沦陷的地区,朱德要求该部“在最短期内将群众发动起来,每三天将工作情形电告一次。”(28)九月二十八日,朱德、彭德怀致电洛甫、毛泽东等提议:“敌人深入山西后,我们在山西发展前途,应以山西人民、地形、交通诸具体情形及华北大势来作一总的估计。”他们认为:“黄河北岸以现在情形看,被敌占去极大可能。”“无论怎样,我们应有决心争取晋东西两大山脉,将巩固游击区,使入晋敌军陷入我群众重困中。我们应以一切力量争取抗日运动的扩大。”
他们建议:“一二九师应即出动,暂以娘子关南北为目的,因我已取得相当独立自主的作战原则,且在有利地形条件下,不会被迫决战。在今天局势下红军与敌决战没有好处,但在有胜利把握下,部分袭击敌人,扩大声威,提高友军士气是必要的。”(29)三十日,刘伯承率第一二九师先遣队从陕西富原县庄里镇出发东进。这个师先进入正太铁路以南的平定地区,然后着手创建以太行、太岳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边根据地。此外,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还率领一批干部,前往日军尚未到达的晋西吕梁山地区开辟工作。
这样,八路军各部在山西一带分布的基本格局便大体确定下来。
八路军各部在山西一带实行战略展开后,朱德就命令各部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政治上,着重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经济上,立即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并没收汉奸大地主的土地;在军事上,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游击战争,并以机动灵活的袭击,求得不断消灭敌军小部,兴奋友军。朱德要求各部要模范地遵守纪律,积极团结友军,帮助他们改变呆板死守的战术;同当地政权机关采取合作态度。(30)各部根据总部指示,向各地派出大批工作团,积极创违抗日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并陆续派出有力支队向平原及更深远的敌后发展。
八路军从出师东进起,到这时才一个多月,便已在华北抗日前线创造出一个很好的局面。
十月三日,朱德、彭德怀致电蒋介石等,把八路军在山西展开并深入敌后的情况报告他们:除以主力位于平型关、雁门关、朔县一线的两翼侧外,已组织了四个支队,挺入敌人后方。“各该支队均以袭击敌之后方、截击运输连络部、破坏交通道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扩大游击战争等为任务。”
“现涞源、广灵、灵丘交通已被我完全截断,敌白天已不敢运输,改由夜间行动。”“据各该支队报称,敌后方极为空虚,民众抗日情绪很高,对我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