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狐出没-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得到消息的时候也已经晚了,蒙骜都开始清点战利品等着向我报捷了。
  此役,齐国三万精锐成为赵国的俘虏。其他逃散、阵亡者,不可胜数。
  秦国将军打仗太粗犷了,这很浪费资源啊!
  看到蒙骜斗志这么旺盛,我决定让他率领所部两万人,去帮魏国的忙。魏无忌随军出战,在打亢父,至今都还没有打下来。就算蒙骜不能在那边建功,起码能够保证我从阿城到曲阜一线的粮道通畅。
  后军副将牛犇是牛翦的侄子,占领阿城之后他就负责从阿城到曲阜的粮草转运。这位中年将军也不是省油的灯,被蒙骜抢了战机之后,他也没少派兵劫掠,一不小心占领了谷城。
  因为,谷城守看到赵国大军——其实只有五百人——连夜弃城逃跑了。
  廉颇打平陆的时候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对方没怎么抵抗就宣布投降,献出城邑。我接受了平陆令的效忠,连名字都没记住就发派到赵奢那里去了。现在曲阜就像是个没有遮拦的少女,暴露在赵国的雄师面前。
  曲阜的地形极佳,不愧是当年封给周公旦的封地。东、北、南三面环山,百余座山头延绵横亘,就像是天然的长城。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阜丘,形成第二道防线,也是曲阜之名的由来。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
  我们现在是从西北往东打。
  九月十三,前军将廉颇率军进入鲁境。鲁君惶恐之余,派出使者犒劳赵军,统统被廉颇留下。
  十五日,前军在曲阜城下扎营立寨,廉颇派裨将田爽率兵五千,攻占曲阜北面的凤山。凤山是曲阜地区的最高峰,控制了凤山之后,田爽封锁北方山道,安插哨岗,防止齐兵南下救鲁。
  我赶到的曲阜的时候,廉颇还没有展开攻城,不过曲阜已经人心惶惶,听说可以出逃,在小小的试探之后都携老扶幼逃离了曲阜。白起对于不能打的城池很不屑,亲自带兵将曲阜东南的阚城和桑丘打了下来。
  阚城和桑丘坐落在大野泽和微山湖中间,这两座城邑打下来之后,齐国南下伐宋的大军就彻底被困在了亢父和方与,再没有北归的道路。
  依照国际惯例,我给鲁君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函,开头连“外臣”这个谦辞都没用,直截了当写道:“赵右师狐氏婴呈至鲁君阁下……”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总结出来两个字:投降。
  鲁君回函说,要保留鲁国宗庙,否则宁死不降。
  我答应了。
  我这次来,不是为了灭鲁国而来,而是为国家谋取利益,为自己挣足声望。鲁国灭了之后,齐、薛、宋三国获益最大,这未必对赵国有利。
  鲁君拿到了我的回函,约定了献城的时间,斋戒沐浴,大开城门,在城外设立香案,清水扫街,黄土覆地,亲自迎接。
  我觉得在门口弄个这样的仪式很有意义,尤其是让鲁君声带哭腔,向鲁国臣民控诉齐国的恶政。比如强行征粮,比如威逼借道……最终我赵国大军是来解救鲁国,存鲁国宗嗣的正义之师。
  在他大声控诉的时候,廉颇的前军先锋已经开进了曲阜,以城中心为轴点画出十字,凡是临街的三排屋舍,无论是谁的,统统赶走,由赵兵接手,就连房顶都有人站岗放哨。许历亲自率领两千人马,进入鲁国王宫,将一应内卫缴械遣散。
  太庙,这是重点看护地区。鲁君的子女共六人,连同这些孩子的母亲们,以及近支宗亲,统统被关在太庙里。太庙周围都布满了干柴硫磺,若是有人胆敢触犯天怒,赵兵第一时间就会将这座矗立了七百五十余年的建筑付之一炬。
  以及里面的人。
  我坐在鲁君平时听政的正座上,鲁君贾坐在我下首,浑身抖索不止,显然怀着极大的悲恸和惊恐。
  我看了他一眼,努力寻找着当年我路过此地时熟悉的景象。
  然而,一点都找不到了。
  我咳嗽一声,对下面济济满座的鲁国贵族们道:“鲁室是周公之后,天下正礼之所征!我赵室怎么忍心对如此尊崇的国家开战呢?走到今天这一步,是我王所不忍见的。于我而言,我不相信这是国君失德。肯定是国有奸佞之臣,蒙昧主君,才和齐国一道做下不义之举!”
  聪明人应该已经知道基调了。
  “揭发吧,奸佞之臣都有谁?”我扬了扬袖子,让他们自己说。
  我对鲁国实在不是很解了。
  我只知道,这个国家是周室的至亲之国。按照上古时代的习惯,天子统帅中军之师,太子掌令前军,庶长子掌领后军。周人承袭这个传统,以武王代文王,居天下之中,建都宗周。又以召公为文王庶长子,居晏国——即后来传世的燕国,为掌天下之后军,管辖北方之地。以周公为太子,居天下之南——鲁国。
  这条线连起来,对应星宿就是东方心宿中的三星。事实上,心宿三星的名字就叫“庶子”、“天子(帝)”和“太子”。
  鲁国在齐桓公崛起称霸之前,一直是个强势的国家。当时鲁桓公时代,一直压着齐国一头,就连齐国人淫奔的时候都喜欢装扮成鲁桓公来吸引美女。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当年打败齐师的功臣就是桓公的三个儿子,也就是后来乱政导致鲁国衰败的三桓。
  “狐公,乃是季氏乱政!”鲁国群臣中走出来一名老者,对我拱了拱手,慷慨道。
  季氏?
  当年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被称为三桓。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就操纵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贵族手中,形成了架空国君,贵族共和制度。这种制度不像晋国的六卿专政,最终导致晋国分裂成赵魏韩。其主要缘故大概是因为鲁国比较小。
  孙,就是表示自己公孙血统的意思。一般族人是不能叫的,只是用来称呼宗主。比如庆父之后孟孙氏、叔牙之后叔孙氏、季友之后季孙氏。
  看上去的确像是一个大反派,但是,唯一的问题在于……
  三桓早在一百二十年的鲁穆公时代就被逐出权力中心了!
  他们的封国也早就被齐国灭了。
  这是在寻我开心么?
  我冷冷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莫非老朽说错了么?”那老臣上前一步,颇有跟我杠上了的意思。
  我转过头,问鲁君道:“此谁人?”
  鲁君战战兢兢,双手发颤,道:“此人是上大夫公仪平。”
  “哦,公仪休之后?”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公仪休此人就是鲁穆公的相邦,正是因为他的辅佐,三桓才会被迫离开朝堂。此人在两千年后的思想品德课露过脸,因为他最爱吃鱼,但是当相邦的时候,别人给他送鱼他全都拒绝了。
  我记得思想品德课就截取了这么一段,表明华夏自古有美德——廉洁。
  其实故事的完整版本是:公仪休拒绝了别人送的鱼,并且解释道:我当着相邦,想吃多少鱼都能吃到。一旦收受贿赂,这个相邦的位置就保不住了,那时候别人也不会送我鱼……这种亏本买卖我是不干的。
  所以说,我觉得他的后人应该也是聪明人才对。
  然而……
  

踔厉风发 第31章 第二五八章 曲阜之会(二)
  “狐公逞强赵之雄师而来,正我国社稷。如此古道热肠,让老朽误以为眼下是穆公之时呢!”公仪平广袖一甩,胡须张烈,满脸通红。他又向前一步,厉声道:“我鲁国奉行周礼,恪守臣道,君贤而臣正!要你赵国来匡正不成!”
  我脸色一变,正要说话……
  “你赵国沙丘之血未冷,忤逆之子南面为君!谋叛之乱臣封爵而享国!狐婴你身受赵氏先王之恩泽,起于陋巷鄙闾之中。本是一草菅卑鄙之人,少年高位,不知报效君恩,不死节在前!事逆君于后!如此不忠不仁之徒,竟然说要来我鲁国匡正君臣之道,哈,天地间可还有道义么!”公仪平似乎觉得骂得不够爽快,喉头上下一滚,憋出一口唾沫,用力唾向我。
  那坨唾沫当然飞不到我脸上,不过也很惊险地落在了我案前的地板上。
  我深吸了口气,好像还能嗅到空气中的唾沫星子味。
  “我的性子,”我道,“瑕疵必报,最容不得人。”
  堂上的空气顿时凝结起来,温度都像是降了几度。
  我继续道:“但我知道,若是将有血性的直臣都杀光了,世上就只剩下一帮愚昧没有骨气的阉人。为了天下人,我不能杀你。”
  “哈哈,贼小人,想以我之清名沽买大度之誉么?呸!”公仪平袖子一翻,不知道从哪里抽出一支妇人用的簪子。一头有一粒珠花,另一头寒芒四射,已经磨得尖锐。
  “君上!臣先行一步!愿大王谨守社稷宗庙,不为亡国之君。”公仪平对鲁君临行告别,泪流满面。
  鲁君也是痛哭流涕,爬向我的案边,抱住我的大腿,哭道:“狐公,公仪氏与我鲁国同休,还请狐公……”
  “君上!”公仪平怒目圆睁,眼白中尽是血丝,“岂能折节若斯!”说罢,簪子已经刺入了自己的颈侧。
  直至没入大半。
  他整张脸都痛苦得扭曲起来。
  我真的是很无奈……虽然在朝堂上能够救得了他,但是架不住他回家继续寻死觅活的。万一到时候来个玉石俱焚,放火烧城之类的事……还是让他死在这里好了。而且多壮烈啊,以身殉国,充满了战国风骨。
  可惜,我在这场历史秀中扮演的是反派。
  反正我来是捞声望的,不是来扮好人的。诚如公仪平说的,我已经烙上了不忠不义的印记,这辈子都是改不了的。有时候我也在想,就算把赵雍扯出来又如何呢?难道还能让他死而复生?难道还能洗清我身上的污迹?我何必像个被人抛弃的小怨妇一样抓住他不放呢?
  我还是只想要个说法……这么乡土的台词,终于还是从我嘴里说出来了。
  公仪平终于将簪子拔了出来,颈动脉里的血喷出数十步,淋了侍卫殿堂的赵兵一身。
  那名赵兵站得笔直,纹丝不动。
  这是我们进入曲阜之后第一滴血。
  既然有第一滴血,必然要有第二滴、第三滴……
  “看来鲁国只有这一个忠臣。”我淡淡道,“传我军令,让公仪氏好生安葬公仪平,给他上谥号‘忠’。君上,你看呢?”
  “一切但凭狐公吩咐。”鲁君哭得像是个泪人一般,抽泣道。
  我坐正身体:“派人去公仪氏府宅,没我的手谕,赵兵不得擅入。”
  廉颇上前应道:“诺!”
  “好了,我来鲁国,本来是想大开杀伐,今天有公仪氏如此忠烈,让我心生不忍。为此,我也不为难各位卿士大夫,你们都可以好生回家去了。”我挥了挥了衣袖,底下一片鼓噪。
  “不过!”我提高了音量,顿时下面又鸦雀无声。
  “因为你们不慎,使我赵国大动干戈,赵室子弟血洒疆场,这些必须赔偿。”我道。
  “只要狐公存我社稷,一应财物尽可取去。”鲁君倒是很识相,当即表态道。
  “灭人宗嗣是我不忍心看到的,君上不用惊惶。”我好言安慰他道,“不过我要取三样东西,胆敢有人隐匿不出的,别怪我狐婴心狠。”
  “狐公请说。”鲁君硬止住哭泣。
  “其一,曲阜上下,公私守藏馆舍之中的竹书典籍,我要运回赵国。”我见鲁君欲言又止,便开出了一道后门,“日后若是鲁国人想阅读的,可以去邯郸泮宫抄录,我赵室还会供给食宿。”
  “其二,公私之奴隶、司寇、刑徒,一应没入赵室,我会派人押走。”我伸出第三个手指,“其三,凡匠作之人,无论大小,一律带走。”
  “狐公!这是绝我鲁国之根脉啊!”有鲁臣出列,伏殿哭道。
  我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前军将廉颇。”
  “末将在!”廉颇上前道。
  “照此执行吧,凡有抗命者斩,隐匿者没入官中为奴。”我道。
  “诺!”廉颇身着犀甲,裙甲却是用铁片编缀而成,走路时铁片碰撞,声声震耳。
  我环视一周,见没人再出来找死,便和颜悦色对鲁君道:“君上还是暂居太庙吧,有赵兵守护,不至于有危险。”
  “不德正想请狐公居正宫。”鲁君拜倒。
  我将他的女人分成了有子女和无子女两类,前者住太庙,后者在宫中。他大概以为我对女人比较感兴趣,所以才会这么说。其实我的考量很简单,太庙住不下那么多人,孩子离开母亲会缺乏安全感。
  好吧,这么说弄得我很高尚……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在谋国掠地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谁说这样的人就一定得是个恶贯满盈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坏蛋呢?别说我,就是白起那样的“人屠”,如果撇开比较极端的“名望观”,平时也是一个挺和善的人。
  如果说我打鲁国女人的主意,那么仅限于那些宫女。
  我让人把宫女集合起来,按照功劳册,分配给有战功的中下层军官。这些宫女受过礼仪形态的训练,比之一般民间女子更惹人喜爱。而且能选入宫中的很少有丑女,也算是拿得出手的奖赏。
  虽然野蛮了点,但是我真心希望军官们能够善待她们,而非当做玩物。前军很多军官都是齐国外逃的,在燕地也未必能成家,真要娶个地域文化接近的鲁国女子,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比如我,回去就要娶同是三晋的魏国公主了。
  不过感觉上好像赵魏两国的文化差异比赵秦还大……
  我最后当然不会住正宫之中。即便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也不能住在那里。谁知道哪张床下面就有地道?我还是住在营中,有自己人守护,大军在侧,睡觉都能安稳许多。
  安排好了曲阜的事,我便派出信使,前往齐国、宋国、魏国、燕国,希望他们的相邦可以代表国君来曲阜会盟,商讨停战之事。即便国君不来,起码也得派出卿士,否则就是对赵国的侮辱,我们赵国绝不姑息任何侮辱。
  魏、宋两国都是盟友,当然很高兴。魏国当即回话,派出相邦芒卬、公子无忌为正使,持王节赴曲阜与盟。宋王戴偃加仇允为上卿相邦,另有国中公族皇氏参与盟会。
  相比魏、宋两国的积极态度,燕国就显得有些不情不愿了。
  这也不奇怪。我诱拐赵奢在前,让赵奢从代郡威胁上谷在后,使得燕王想动又不敢动,在齐国面前吃哑巴亏。现在一纸文书就要他们派人来参加盟会,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事,是你怄气就可以回避的么?我第二封信的措辞就很严厉了,伐宋的事既然燕国参与了,那么现在就得过来一起解决。否则等我们解决完了,就来解决你。
  于是,燕王以乐毅为亚卿,以百来乘的大车队前来曲阜参加盟会。
  最后是齐国。
  

踔厉风发 第32章 第二五九章 曲阜之会(三)
  我跟齐王地也算是老朋友了,尤其是他被田章劫持的那件事,我好歹去攀了个交情。所以我给他写的那封信就客气得多:
  “外臣狐婴敬呈齐王陛下:得闻大王不与曲阜之会,婴实为大王不取也!鲁以齐之腹心之邦,今为魏宋所乘,此诚有待大王布正义、扶危亡之时也!寡君不忍见姻亲之国有损,特命婴等先入曲阜,立盟会,并诸国之卿士以定国境、弭兵燹。而翁国不与,岂非失其机哉?愿大王明察利害,命卿士之鲁,以振霸主之国威,免遭列国蚕食。”
  我读了一遍,发现这信开头的确很客气,请齐国来布正义、扶危亡。然而读到“先入曲阜”句,我自己都忍不住笑了。万一齐王天真可爱地问我数十万大军是怎么回事,我该怎么回答他呢?还是哈哈一笑就算了?
  信的最后就有些威胁气息了,他看了不会很生气吧?算了,我懒得再写一封,就这么让人送去吧。我好歹救过他的命,总不至于连几句言辞都受不住。
  不过万一田地真的因为最后一句话发大兵打过来,那么这段血腥的历史就是因为我一时偷懒所造成……压力真大。
  我还是懒得改。
  临菑与曲阜并不远,以天璇堂送信的速度,五天之内必然能够打个来回。算上大家急着赶回去过年,我把盟会最后盟约缔结定在了十月廿日。
  实际上真正的盟会已经开始了。
  我跟魏无忌是老相识了,而且我与他姐姐的婚事也已经在进行中。因为周公定了六礼,所以走程序很漫长,反正我找了两个儒生去办,冯实统筹,这事用不着我操心。在这个时代,对礼的严苛程度反倒没有后世那么强。
  六礼中除了“纳征”不用我亲自前往,其他都需要男方家主亲自去,表示尊重。不过我反正没去,未来岳父也没挑我的礼。说起来纳征其实也没走,因为虽然不需要男方家主去,但是需要一个男方家“全福之人”去。也就是父母丈夫子女都健在的女性亲戚。
  我上哪里去找这样的女性亲戚?
  最后是借用了连瑞的妻子,她正好算是全福之人,帮我去过了大礼。作为赵国大司徒的妻子,也算是我门人的妻子,于礼勉强能瓜葛上,地位也还算显赫,所以魏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父王还是希望狐子能够亲迎。”无忌纠结了半天,终于道。
  “唔,理所应当。”我道。
  魏无忌来的主要目的就是谈这事,至于会盟的事反倒没谈多少。魏国原本是想从宋国捞点好处,不过被我说服了。现在蒙骜正带兵前往薛地,结局基本也是一鼓而下。将薛地和滕国给魏国,魏王应该能够满足了。
  不过,滕国是宋国前两年打下来的……
  “然则滕国乃是我宋国的土地!”皇吕很沉不住气的抗议道。
  我早就拿到了这位宋国公族的资料。他的直系先祖是春秋末年宋国大司马皇非我,也写过两卷兵书,算是兵家前辈。
  在宋国一直有公族执政的传统,现在的宋王姓戴氏,是出自宋戴公。戴公还有几个儿子:
  公子说,字好父。公子说生华督,为戴族华氏。
  公子术,字乐甫。公子术生公孙泽,为戴族乐氏。
  公子充石,字皇父。公子充石生公孙来,为戴族皇氏。
  戴公五世之后有老氏,出了一个执政上卿叫老佐,是为戴族老氏。
  这四家就是目前宋国最强盛的公族。之前与戴族相平、出自宋桓公的桓族向、鱼、荡、鳞四氏已经日趋没落。至于孔、仲、边、灵之属,只是混迹朝堂而已。
  如果说世卿世禄还有遗迹的话,宋国就是活标本。他们为了保证公族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殷人血统的纯洁性,一直奉行公族之间通婚。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在列国看来是“同姓相婚”,最不能容忍的事。
  “宋王为何不派华氏来?”我问皇吕。
  皇吕面皮胀得通红,好像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压抑下去,道:“狐公何以见辱?我皇氏并不比华氏为逊。且华向之乱后,华氏久不复为国卿!”
  “春秋之世二百余年,”我像教育小朋友一样徐徐道,“宋之六卿名扬诸侯者五十七人,你戴族四氏占了三十一人,而华氏占了十四人。执政者十五人,戴族九人,而华氏占四人。皇氏则何如?”
  皇吕听我讲起宋国历史如数家珍,不由悚然起敬。不过嘴上依旧很硬,他道:“时过境迁,如今华氏已经没落了。”
  我见效果达到,把圈子兜回来,笑道:“华氏能在二百余年间煊赫无二,是因为他们有大智慧啊。某愿以华氏之事敬告宋王,若是执着于一城一地,终究是鼠目之光,不可见里数。公族大事,岂能执泥一国的?”
  “奉教。”皇吕拜道,“然则此等国家大事,非吕一介使臣可定,还当回报寡君。”
  我点了点头:“若是宋王愿以滕薛之地付魏国,曲阜之南,邹国以北,尽托于宋国。”
  皇吕闻言顿时喜出望外,一脸惊喜地望着我,道:“狐公,此言当真?”
  我作色道:“我赵国上卿,国家事岂如儿戏!”
  “吕大罪!”皇吕连忙告礼,“吕这就派人回报寡君!狐公之高义,真古君子之风也!”
  我微笑着让他下去了。
  宋国当然应该很高兴。曲阜以南邹国以北虽然不足百里,但是有平阳、邹城两个大城。更重要的是,曲阜直接在宋国的兵锋之下,宋王只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很快就可以把曲阜也囊入手中。
  相比之下,滕地的利益并不算很大。
  薛地完全不是宋国的。
  而且这两地濒临齐楚两个大国,很容易被打。能够换出去绝对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看看地图就知道,如此一来滕薛其实成了魏国的飞地。到时候宋国只要不听话,赵国就可以鼓励魏国连成一体,让魏国对宋国用兵。魏国如果不听话,赵国也会支持宋国攻略滕薛。
  这就是本次中国攻略的核心所在。
  至于土地,拿这东西真有什么用么?现在列国自己的土地开发都还没有饱和,就一直想着去占别人的地,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把自己的土地开发好了,等兵强马壮的时候,天下不都在自己手里么?
  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啊!
  宋王很快就答应了我的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