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巴顿将军传-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月份实施,但还是由于拨给他的舰艇、飞机和兵力不足,而被束之高 阁起来。
7 月中旬,蒙巴顿被丘吉尔叫往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由于欧洲战事随 着 5 月 9 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已于两个月前结束了,波茨坦会议主要研
究对日作战问题,所以需要蒙巴顿代表东南亚战区总部前来参加。
蒙巴顿抵达柏林的当天晚上,丘吉尔就请他去吃饭。当蒙巴顿来到丘 吉尔下榻的胖特烈大帝的宫殿时,丘吉尔的举止显得很神秘,他只是和蒙巴
顿碰了碰手,然后把头伸到门外探望了一下,关上门,又亲自拉好了窗帘, 这才把蒙巴顿拉到身边轻声说:“你又得改变计划了”
没等他说完,蒙巴顿脱口而出:“这次绝不!”
“一定要改,甚至可能还得放弃。因为在你的“拉链”计划实施之前, 日本人就已经宣布投降了。”
“你怎么知道?” 丘吉尔又降低了声音说:“这是绝密的消息。斯大林和他的情报人员现
在还不知道,他们也来波茨坦开会了。你一定不要走露消息,美国人已经制
造出了原子弹,他们准备把它投向日本,这样日本会很快投降的。” 真不走运。蒙巴顿刹时感到自己的又一项计划将要告吹了,而且它很
可能恰恰是自己在东南亚战区事业上的顶峰。
7 月 17 日下午 5 时,美、英、苏三国首脑齐坐在波茨坦西席林一霍夫 宫里一张由斯大林特意带来的大圆桌旁,召开了著名的波茨坦会议。包括蒙
巴顿在内的各国代表团高级成员,则分别坐在稍后一排的椅子上。罗斯福总 统已于 3 个月前突发脑溢血病逝了,继任的杜鲁门总统前来参加会议。而实
际上这次会议之所以开了两周之久,原因之一就是丘吉尔将要在会议中途返 回伦敦参加大选,看来他的位子也有些坐不稳了。果然,会议后期那张大圆
桌旁英国首相的位子,由新当选的艾德礼坐上了。
8 月 2 日,波茨坦会议一结束,蒙巴顿即先返回了英国。5 天前,丘吉 尔被英国选民们赶出了唐宁街。事先,丘吉尔蛮以为英国人民会让他再干上
5 年,因为他为拯救大英帝国所作的贡献之多,定会使他在大选中稳操胜券。 然而,英国选民们把他和他的保守党内阁统统赶下了台。对此,丘吉尔感到
惊愕不已,他大骂英国人“忘恩负义”,但还是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蒙巴顿对这个选举结果也感到“不可思议和令人难以置信”。不过,他 向以不介入政治自居,因为作为军方的高级将领和王室成员,他必须要这样
做。他现在只关心新的工党内阁,对他的“拉链”计划持何种态度。他和新 首相艾德礼早就相识,私交也不错,而且艾德礼性格温和,易于倾听别人的
意见。蒙巴顿感到与他谈论问题,反而比跟丘吉尔议论事情更容易一些,尽 管丘吉尔曾提携过他并一直庇护着他。
他对艾德礼说:“封上瓶盖是错误的和愚蠢的。”因为在蒙巴顿看来, 日本现在还没有投降,就是它宣布了投降,也有实施“拉链”计划的必要。
放弃这个计划的错误在于,那等于说盟军无视饱经苦难的当地居民希望狠狠 打击日本军队的正当要求;其愚蠢在于,如果不通过“拉链”计划使英军尽
快登上马来半岛,战后就会使英国失去在当地人民中的形象,甚至永远失去 了英国在那里的存在。因此,不设法在那里跟日本人打一下,英国人就没有 面子和荣誉。
艾德礼同意蒙巴顿的观点,答应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实 施“拉链”计划。
于是,他没有必要再呆在伦敦了,他要赶紧回到战区司令部去。8 月 7 日,他乘坐一架 4 个引擎的约克式大型轰炸机从伦敦起飞,中途除了加油以
外,几乎没有停留。
结果,31 小时内飞行了 6343 英里,打破了当时所有的远距离飞行纪录。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时,他从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接 到命令,接管菲律宾以南的整个西南太平洋地区,目的是使麦克阿瑟的美军
部队能从这些地区脱出身来去占领日本本土。
次日,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又给他下达了新任务:(1)重新占领已光复 地区中的关键地域,确保对已投降的日军的有效控制,解除日军武装;(2)
努力尽可能早地释放英国和盟军的被俘人员和其他被日军监禁者。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整个东南亚战区现仍有大约 50 万日本陆海空 部队散驻在数百万英里的范围内,另外还有 100 多万“不太安稳的”当地日
本傀儡军和抗日游击队交织在一起。没人能肯定各日军部队是否已收到了投 降命令,也没人能保证一旦恢复了英国人的统治,那两部分“不太安稳的”
当地武装是否会不约而同地起来反抗? 蒙巴顿立即行动起来,他命令立即实施“拉链”计划,以任何可能得
到的部队向马来亚和新加坡进军。同时,他指示沃克中将率领包括扫雷艇在 内的各类军舰所组成的混合舰队,立即冒着雨季时节的风暴出海;命令其他
部队迅即出动,前往香港、西贡等地接收日军司令部。他还给此时在伦敦的 妻子发了一个“十万火急”的电报,要她立即带着救护队赶来东南亚,帮助
救治将要从日本集中营里获救的伤病战俘。
然而,几天以后,麦克阿瑟给了蒙巴顿当头一棒。此时麦氏已充任了 盟军对日事务的最高负责人,他命令蒙巴顿在 8 月 31 日东京受降仪式正式
举行之前,不要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后来由于台风袭击日本列岛等原因,受 降仪式推迟到 9 月 2 日在美国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
接到麦氏的命令,蒙巴顿勃然大怒。他后来自称,当时他想到了那些 仍在日军铁蹄下、监狱里受苦受难的人们,在胜利之际,绝不能让他们再无
缘无故地多受两周的折磨;他想到了业已出发的部队,如果再命令他们停止 前进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混乱,其中许多小型舰艇在返航途中肯定会被风暴
所吞噬。抱着一线希望,他给伦敦参谋长委员会打了急电。
回电让他遵守麦克阿瑟的命令,同时麦帅又来电督促他执行命令,电 文的用词十分粗鲁,虽然这也可能是美国人的方式——“路易斯勋爵,穿好
裤子等着,不要着急。”
蒙巴顿对这种粗鲁的玩笑并不欣赏,马上恼怒地回电反击:“如果你能 把我区内日本人的裤子都脱下来,我当然不着急。”他决心按照自己的既定 计划行事。
9 月 9 日,蒙巴顿下令英军在马来亚的波德申和巴生港附近的莫里布登 陆。“海滩的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糕得多,”具体负责这次行动的指挥官奥弗
雷·罗伯茨在日记中写道,“有 47 部车辆在海滩上陷进去了。”
不出蒙巴顿所料,虽然日本天皇早已宣布了投降,但这里的日军还是 进行了抵抗。由于登陆行动的突然性,一个只配备轻武器且士气沮丧的日军
师团,很快被解决掉了。尽管如此,英军还是遭受了一些挫折,许多士兵的 鲜血洒在了沙滩上
战争最终结束了。 在盟国所有的高级将领中,蒙巴顿对日本的态度是最强硬的。因此,
他在战后访问过许多国家,却从来没有访问过日本,日本人也不欢迎他。在 日本受降问题上,他从一开始就跟总负责这件事情的麦克阿瑟有不同的意 见:
我们如果对日本人手软,我们将会犯严重的错误。我担 心,如果我们不能使日本人遭受彻底失败的耻辱,即把他们
打回老家去,日本领导人将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 击这一事实向他们的人们灌输下述思想,即日本是被科学而 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
一般说来,我不是怀有报复心理的人。然而,我总是感 到,如果我们对日本的领导人不强硬,他们最终还会卷土重 来,再发动一场战争的。
在给一位私人朋友的信中,他的态度更加强硬。他认为,战争应当一
直进行下去,直到日本天皇本人亲自到马尼拉(麦克阿瑟进入日本之前他的
司令部曾设在那里)来投降。这样做将会使战争再延长 2 至 3 个星期,也许 再动用原子弹,但是他认为,这样做“将会永远地摧毁现在看来被挽救下来
的日本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机器”。
而麦克阿瑟的看法与此不同,认为缴械投降是一种古老的作法,“将导 致败方的丢脸和丧失信念”。对麦氏居然要亲自跑到日本,接受其领导人在
很少有下级在场的情况下投降的作法,蒙巴顿不以为然。他坚持在他的战区 内,日军投降应由所有的日方高级将领在他们自己的部下面前,举行正式的
签字仪式;而且,一定要当场象征性地对他们进行缴械,并将这些佩刀、枪 枝等作为战利品分发给在场的盟军军官和军士。
他果然是这样做的。1945 年 9 月 12 日,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的一正式受 降仪式在新加坡举行。由于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元帅(1945 年 4
月 晋升)事先被告知了仪式的程序,忍受不了这种格外的侮辱而称病不去,由 板垣大将代表他参加仪式。这一天,板垣大将率领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木村、 第 3
航空军司令官木下、第 18 方面军司令官中村、南方军总参谋长沼田、 第 10 方面舰队司令官福留以及第 2 南遣舰队司令官柴田等高级将领来到新
加坡特别市政厅,他们当场解下佩刀双手递交给盟军军官,然后在投降文件 上签了字。
板垣等几位日军将领,想走上前去与身着笔挺的白色皇军海军上将制 服的蒙巴顿握手寒暄,被蒙巴顿断然拒绝了。事先,所有将要参加仪式的盟
军军官还得到通知:无论对方怎样主动,所有人都不得与日本人握手。
“接着,我命令他们离开市政厅。”蒙巴顿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一 生中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令人厌恶、恶心和野蛮的脸。一想到如果在他们的统
治下世界将会是什么情景,我就不禁感到战栗。当这些日本人离开座位,螨 跚地走出去的时候,他们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猩猩,穿着布袋一样的马裤,膝
关节几乎拖着地面”
仪式结束之后,蒙巴顿乘车“穿过密集的人群,在无尽无休的雷鸣般 的吹呼声中”返回几公里外的英军司令部。不过,他对当地居民真诚祝贺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欢呼声却理解错了:“我想,这一情景生动地体现了新加 坡人民欢迎英国重返的心情。”正像一位英国传记作家后来所评论的那样:
“如果不是感情激动,蒙巴顿是不会对人群的热情发出以上有政治倾向性的 见解的。但是,在胜利的时刻,他的失言应该是可以谅解的。”
为了奖赏蒙巴顿在整个战争期间的功劳,特别是他指挥英印军队在缅 甸击败日军的辉煌业绩,艾德礼首相向英王提议封他为“缅甸蒙巴顿伯爵”。
乔治国王为王室成员中能有人凭着自己的功绩而获得这个荣誉,感到特别愉 快。由于蒙巴顿没有儿子,英王还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准予蒙巴顿的
女儿们继承爵位,以免使这一荣誉在蒙巴顿身后中断。
蒙巴顿听到这一喜讯后,高兴之余也夹带着一丝伤感。他对从父辈那 里继承下来的“路易斯勋爵”的称号抱有终生的留恋,有着近乎迷信般的那
种感情,认为它给自己带来过许多好运。然而,他在领受更高一级的荣誉时 便顾不得那些了,毫不推辞地接受了“缅甸蒙巴顿伯爵”这一称号。
尽管离开英国海军舰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蒙巴顿内心最喜爱 的还是真正的海上生涯。战争结束了,做为一个战区的最高司令官、一个获
得了伯爵称号的海军将领,他为皇家海军带来了荣耀,现在他想要回到海军 去,继承他先辈的事业,继续寻觅他少年时的梦想。1946 年 6 月,蒙巴顿
抱着重返海军舰队的强烈愿望回到了英国。正是:东南亚战区功名成,光荣 返国奔前程。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章 印度总督
重返海军梦难成,印度独立掀飓风; 蒙氏赴任忙折冲,是非功过待议争。 从东南亚返回伦敦后,蒙巴顿和夫人埃德维娜过了一段安静的家庭生
活。在此期间,他还愉快地主持了时年 22 岁的长女帕特里夏的婚礼。女婿 是个令人喜欢的年轻人,他的父亲也曾经在皇家海军中服过役。
1946 年晚些时候,伦敦的小道消息流传说,蒙巴顿将出任驻澳大利亚 或南非的英国总督;也有的说,他会被派往中东地区担任驻某一个国家的大
使。蒙巴顿对这些传闻不屑一顾,战争的需要使他立志像他父亲那样成为英 国第一海务大臣。但是理想的风帆并非那般顺心遂意,然而他却一如既往初
衷不改。此外,他觉得一个有着担任过战区最高司令官的经历、并且年富力 强(蒙巴顿此时 46 岁)的人,能为皇家海军干不少事情。
海军也需要他。1946 年底,蒙巴顿被预任为英国地中海舰队第一巡洋 舰队司令。
转年 1 月 6 日,他被送往朴茨茅斯海军学院高级将领班进修,为担任 这个新职务接受岗位培训。然而不久,蒙巴顿发觉自己又将要离开皇家海军 了。
此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岌岌可危。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印度人要求独立的呼声和力量在稳步而强劲地增长,虽然屡遭英国殖民当局
的镇压,但独立的火焰一直没有被扑灭。蒙巴顿回想起两年前在德里跟尼赫 鲁的一次聊天时,他提到 1922 年与埃德维娜在德里大学第 13 号房间私订终
身时的幸福情景,尼赫鲁听罢,皱着眉头不无讥讽意味地说:“当您和您的 姑娘在 13 号房间里欢乐时,我还正在贵国设在德里大学附近监狱里的第 13
号牢房关着。”一席话,说得蒙巴顿一脸尴尬色。
是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减缓了印度人民及其各党派对英国的压力。 然而战争结束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又迅猛发展起来了。
丘吉尔的保守党内阁执政时,尽管在对殖民地政策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但他们在印度独立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强硬的。1945 年夏季,艾德礼的工
党政府上台后,已明显感觉到英国经过长达六七年战争的折磨,经济实力大 为削弱,再去大规模镇压印度的独立运动确已力不从心,因而允许“在大多
数印度人同意的前提下,印度可以取得独立地位,并保持同英国悠久而特殊 的友谊”。此后,工党政府便开始从印度逐步撤出英国的一些人员和机构。
当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取独立的希望还很渺茫时,印度(当时它包括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两大教派——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
众们联合起来为独立而斗争。但在 1945 年英国工党政府答应给印度独立地 位时,两大教派本来就有的潜在矛盾开始公开化了。当时的印度,信奉印度
教的人约有 2。55 亿,而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只有约 9200 万人。穆斯林们担心
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他们会成为受迫害的少数。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其 他小民族和小教派,在印度历史即将发生转折性变化时,纷纷起而争取自己
的地位和权力。各派之间的冲突和角逐是如此之激烈,以至于曾在一次流血 冲突中竟有 8 万余人伤亡。以印度教信奉者为主体的国大党要求建立一个独
立的、统一的次大陆国家,而穆斯林们则要求建立自己的国家——独立的巴 基斯坦。这就是当时激烈冲突的主要症结。
民族冲突在整个次大陆上蔓延:加尔各答、孟买、比哈尔和东孟加拉, 到处都有不同教派之间相互残杀的悲惨画面;旁遮普邦此刻也犹如一堆干
柴,点点火星即能酿成漫天大火。更可怕的是,有迹象表明,各地方政府机 构、当地警察甚至印度籍部队的纪律在分裂情绪的影响下已经开始崩溃。英
国侨民们都感到,一场大灾难即将来临。显然,有必要采取紧急行动了。但 是,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紧急行动还不清楚。
此时的印度总督还是韦维尔。他是个倔强的老军人,但缺少想象力和 应变能力,显然无法应付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艾德礼首相对他很失望,决
定让蒙巴顿去接替他的职务。
艾德礼认为,蒙巴顿具备担任印度总督所需的各种条件:他在东南亚 战区任职时,“已成功地塑造出自由的非殖民化人物的形象”;作为享有盛誉
的英雄,“他的任职起码能缓和某些帝国主义者的担忧”;选择英王乔治的表 兄弟担任印度总督,对印度的王公们也有吸引力。此外,蒙巴顿跟国大党领
导人尼赫鲁之间的个人关系也不错,他曾于二战期间在是否关押尼赫鲁的问 题上持有过开明的态度,尽管后者还是被韦维尔等人数度逮捕。艾德礼说,
“蒙巴顿活跃随和,能同各种人相处,是国大党的领导人最容易接受的人物。 此外,他还有一位不寻常的夫人。”艾德礼唯一的担心是蒙巴顿本人,是否
愿意接受这一使命。
蒙巴顿不愿再度离开他在皇家海军中的岗位,对重返印度任职一时显 得很犹豫。
于是,他首先去找乔治国王征求意见,国王对他说:“迪基,你应该去 印度。事实上,只有你才能把那儿的事情处理好。这不仅是因为当地的著名
人士都喜欢和尊敬你,而且还因为你是一位亲王的儿子。他们对我个人宣誓 效忠过,这是一种承诺。
我们答应他们独立,也只有我们王室的一个成员亲自去,才能使他们 相信我们双方可以解除这种承诺。”
至此,蒙巴顿别无选择。不过他仍向艾德礼首相提出了 3 个条件:第 一,无论印度的事态如何发展、各方能否达成协议,英国最迟将于 1948 年
7 月以前撤出。蒙巴顿认为,如果没有一个移交政权的日期,印度人决不会 相信他是去废除殖民制度,而不是维扩殖民制度的。由于他的坚持,内阁作
出明确指示:“移交权力的日期可以在一个月之内的任何一天。但是,你应 该争取把日期定为 1948 年 6 月 1
日。”第二,他要亲自挑选自己的工作人员, 而且有权调整已在德里任职的英国官员。艾德礼表示同意。第三,也是他个
人最顾虑的一个条件,即要求把他的名字仍保留在皇家海军现役人员的名册 上,这样不至于影响他将来能重操旧业。蒙巴顿的这一要求同样得到了满足。
1947 年 2 月 1 日,蒙巴顿在伦敦正式接受了大英帝国驻印度总督的职 务。接着,内阁发言人又公布了新总督的启程日期:3 月 20 日。在临行前
的几个星期他整天忙忙碌碌,又是会议,又是吹风;还要整理行装,打防疫
针。此外,还要同亲戚朋友会面话别,参加庆祝活动等等
1947 年 3 月 22 日,蒙巴顿携夫人抵达德里。在骑兵的护送下,他们乘 坐敞篷马车来到总督府——卢蒂恩斯官。韦维尔在红地毯铺设的台阶上迎接
了蒙巴顿夫妇。蒙巴顿和埃德维娜向韦维尔鞠躬致意,此时此刻,印度总督 仍是韦维尔,蒙巴顿必须在韦维尔次日上午离开德里后才算上任。
两天以后,英印当局举行了新总督的就职典礼。按照传统习惯,新总 督在这种场合应穿戴华丽、言语不多。然而蒙巴顿却一反惯例,穿着朴素,
并向所有来参加典礼的英国人和印度人发表了讲话:
虽然新总督一般不在宣誓仪式上讲演,但我很愿意向你 们,向印度人民讲几句话。 我所担当的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总督,我们伟大的国王已 经决定于 1948 年
7 月以前移交权力。我相信每一位印度 政党领袖都和我想的一样,认识到当前的形势是严峻的、我 们的使命是艰巨的。我希望尽快与你们协商,尽一切可能帮
助你们。 同时,我们每个人都需尽其所能地避免可能导致流血冲 突的过激行为。我有许多印度朋友,其中有些是在 25 年前结
识的——我夫人和我就是那时在德里大学定下婚约的。最近
3 年来,我又交了一大批印度朋友,特别是在战斗部队中结识 了许多我引以为骄傲的朋友。 做韦维尔总督的继任者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我
对困难的任务不抱任何幻想。我只需要众人的亲善。今天我 就是向印度人民乞求亲善 这位实际上是大英帝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在演说的最后言辞中,
是否对百年来英国对印度的残酷统治夹杂些道歉的意味呢?这只有蒙巴顿本 人才清楚。
他宣誓就职完毕后,不久便同印度各党派领导人开始了一系列会谈。 每次会谈约 1 小时左右,一般都在他的书房里进行。他曾想会见印度的各界
代表:基督教、拜人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学者、商人、大学生等等。但 是,他很快决定,真正的实权人物才是他会见的主要对象。比如,印度教和
国大党有实权的是尼赫鲁、甘地和萨德尔·佩特尔;穆斯林派的最高决策者 只有真纳。不把他们当回事,解决这里的问题就一切无从谈起。
蒙巴顿与尼赫鲁首次相遇时,就很喜欢他,蒙巴顿佩服尼赫鲁的才貌、 机智和老练。蒙巴顿错误地认为自己理解尼赫鲁的思维方法,但是又正确地
估计到,他对尼赫鲁的尊重会使尼赫鲁作出热烈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