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十元帅风云录-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乎林彪的预料,东北的局势比原先预想的困难大得很多。这时,中共调到东北的部队,还有不少走在路上,已经到达东北的部队主要有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包括冀热辽第14 军分区第13 团、第16 团一部、北进支队约2000 人等,司令员舒行;第15 军分区第11、第51 团2800 人,司令员赵文进;第16 军分区第12 团、第18 团、朝鲜支队、临抚昌支队等4000 人,司令员曾克林(9 月1 日入关)。现在李运昌部虽然已经扩大力12 个旅(内有2 个炮兵旅)、2 个支队、10 个独立团,约10 万余人,但是未经训练,成分复杂,战斗力很弱(后来国民党正规军一到,短期内就哗变、逃散了4 万多人)。原抗联的周保中部,8 个大队,有7 个叛变投敌,只剩了一个朝鲜大队。其他到了东北的部队仅有万毅的八路军滨海军区滨海支队、沙克的冀中军区一部、吴克华的山东军区第5 师、刘转莲的八路军游击第2 支队、曹里怀的冀鲁豫军区一部、萧华所部等3 万多人。黄克诚所率领的新四军第3 师约3。5 万人于11 月25 日抵达锦州附近地区,由于掉队等原因,还剩3。2 万人。山东军区由罗荣桓带领来东北的部队9 月间开始渡海,历时2 个多月, 此时还包括刘其人师及山东第1、第2、第3、第7 等师5~6 万人在路上。
各区部队全部到达东北的时间,大约在12 月初。
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在拼命地同我党争夺东北。他们一方面以和平谈判施放烟幕,欺骗国际、国内舆论;另一方面,在美国的大力帮助下,从海上、天空、陆地大规模进军东北。9 月起,国民党成立厂熊式辉为首的东北行营, 任命能证惯战的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委任了东北各省的主席和各市的市长;收编伪满军警、上匪武装;由美同军舰海运第13、第52 军于10 月、11 月在秦皇岛登陆,向我军占领的山海关、绥中、锦州等地发起进攻。由于国民党在华北沿同浦、平汉、平绥、津浦路向我军的进攻受到挫折;没有力量抽出更多的兵力到东北,所以要求顶定在11 月撤军的苏联军队缓撤,以保持东北的大城市、交通要道在他们到达之前不会落到中共的手中。
激烈的战个在山海关打响。
11 月13 日19 时,林彪、彭真给中共中央并转黄克诚、梁兴初的电报中说:(一)山海关附近敌被杨师三次将其先头击溃,现敌向山海关西北及抚宁方向伸延与筑堡,不放冒进,战斗力甚弱。(二)黄师、梁师应即自现地出发,向义院口驻操营前进,向敌之左背进攻,务须消灭其一部以迟滞其前进。(三)黄、梁两师在战斗中统一由黄指挥。(四)为执行上述任务,故该两师暂勿向锦、义前进。
11 月15 日,毛泽东给林彪复电,要求慎重使用黄、梁两师,使其先隐蔽开至锦州、锦西、兴城三角地区,处于内线,休整部队,恢复疲劳,补充枪弹,待干将来决战时再加以使用。目前应命李运昌、杨国夫两部坚持山海关、绥中之线,节节抗击,消耗疲惫敌人,待黄、梁等部休整后,举行反攻,分几次战斗,每次歼灭敌二、三个师,最后全部歼灭敌军三个军,以从战略上解决问题。电报要求林彪或罗荣桓亲自去指挥。19 日,中央又来电提出“要竭尽全力,霸占东北”。
东北局决定由林彪去山海关、绥中线就近指挥。林彪遂带了罗荣桓带来的指挥机构,包括苏静、李作鹏、何敬之等,以及一个警卫排,分乘两辆汽车就出发了。不久,司机逃跑了,车也开不动了,林彪和他的随员们只好骑马前行。但是,就在林彪动身前后,16 日仅,守山海关的我军杨国夫等部8000余人,在与3 万多国民党军进行了顽强战斗之后,已奉命主动退出山海关。
不久,国民党军又占了绥中。
11 月19 日,苏军又通知东北局,按照《中苏友好问盟条约》,苏军要把中长路沿线各城市移交给国民党。我军不得不撤出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
22 日,国民党军占领兴城、锦西、葫芦岛。
前线的形势日益危急,这不仅因为敌人力量迅速强大,武器装备先进,援军源源不绝,也因为我军各个部队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联络纷乱,组织不一。大约11 月22 日,到达前线的林彪与辽西的黄克诚、梁兴初等部,由于电报密码不同,大战在即,竟然还联系不上。林彪11 月22 日给东北局的电报中说:“杨国夫师与我无密本联络,情况不明。”而黄克诚、刘震、洪学智给彭、罗并军委的电报也反映:“与林台密本始终未弄通,林来报均未译出。请转告林设法送密本来。”同时,各部队还纷纷反映人员、装备、冬衣等等方面的严峻问题。为了能够实施有效的指挥,林彪派出李天佑去与黄克诚等联系,联系上之后,才知道,黄克诚部已经到达离他的指挥部只有二三十里路的地方。黄克诚立即同李无佑一起来到林彪的指挥部,向林彪陈述了部队的情况。黄克诚认为部队经千里行军,已成疲惫之师,而且部队还面临着“七无”的问题,即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实不可取,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后方,以站稳脚跟,逐渐发展壮大自己,以期将来同国民党军决战。对这个问题一直有所考虑的林彪,当即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命令部队转移到义县、阜新一线,作发动群众的上作。
11 月22 日,在冷静地考虑了东北的局势之后,林彪致电军委和彭真、罗荣桓,提出:“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己参加作战籽疲惫涣散,战斗力甚弱,新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师刚到,黄帅尚来到达远落敌后,各部皆疲劳武器禅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少用费,此外,自总部起各级缺乏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则来发动,土匪甚多,故迂回包围时,无从知道。
敌人利用我以上弱点,向我推进,并采取包围迂回。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锐,特别加强炮兵的建设,以待以后之作战。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即进行极力寻求战机,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但亦不拟轻易投入战斗,并拟义县为后方对敌正面与后面,仍以现时部队与敌纠缠扭打。
部队急需补充棉衣,棉鞋,及大衣,望大量筹集,井望迅速大量印地图。以上意见望军委考虑决定指示给我们与各兵团。我与各部不能畅通电报。于锦西坎圭附近已开始与敌接触,我即向江家屯转移以利与黄梁会合。”
很快,中央来电采纳了林彪的意见。鉴于变化了的形势,为在东北站住脚跟,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人民自卫军从中长铁路沿线和大城市退出,在东满、北满、西满广大农村及中小城市建立巩固的基地,并加强热河、冀东的工作,作持久打算。
26 日,我军主动撤出锦州。月底,又主动撤出沈阳。
林彪同黄克诚等会师后,与黄克诚一起,驻到义县附近的乡下。不久,在敌军又大举进攻义县时,林彪又率山东梁兴初、罗华生两师,以及新四军第7 旅(彭明治部),撤到康平、法库一线。与此同时,在大连的罗荣桓、在哈尔滨的陈云、高岗、张闻天等,都发表了与林彪、黄克诚相似的意见。
整个11、12 月,是东北国民党军比较神气的时候。
11 月24 日,国民党军第13 军与第52 军主力向锦州推进,26 日晨占领锦州。12 月24 日,国民党军占领北镇和黑山。28H 攻占义县。30 日,攻占阜新。
1946 年1 月4 日,攻占北票。5 日攻占朝阳。
在我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过程中,还有部队陆续到达东北,到11 月底,我军到达东北的部队共计有:
山东第1、第2、第3、第6、第7 师,第5 师一部,鲁中警备第3 旅, 渤海、鲁中、胶东、滨海军区地方部队各一部,滨海支队、田松支队、山东军区直属部队等,共6 万余人;新四军第3 师(辖第7、第8、第10 旅,独立旅),3 万余人;陕甘宁第359 旅、教导第2 旅、警备第1 旅各一部,延安抗大、延安炮校等部,共万余人;晋绥第32 团;冀中第31 团;冀鲁豫第21 团;还有先期进入东北的冀热辽部队一部。以上部队约11 万人。另外, 还有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的党、政干部2 万余人,也陆续到达东北。
经过酝酿,12 月28 日,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应建立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必须使一切干部明白,国民党在东北一个时期内将强过我党,如果我们不从发动群众斗争、替群众解决问题、一切依靠群众这一点出发,并动员一切力量从事细心的群众工作,在一年之内,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的紧急时机内,订下初步的可靠的基础,那未,我们在东北就将陷于孤立,不能建立巩固根据地,不能战胜国民党的进攻,而有遭遇极大困难甚至失败的可能”。“我党必须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在西满和热河,坚决地有计划地粉碎国民党的进攻。在东满和北满,则是迅速准备粉碎国民党进攻的条件”。中央指示:“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稳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对于我军在东北站稳脚跟,扭转不利形势,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为了加强组织指挥,使部队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中共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原来划分的10 个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南满、西满、北满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裁减老弱残疾,清理整顿内部。同时,以主力的大部,有重点地划归各军区指挥,在地方部队的配合下,情匪剿伪,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还以产主力编为机动部队,相讥打击团以下分散孤立之敌。到1946 年3 月,东北解放区已初见规模,部队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兵力己达到31 万多人。
1946 年1 月10 日,国共签可停战协定。12 日,双方分别下达了13 日零点生效的停战命令。但蒋介石借口东北是接收主权问题,不包括在停战协定以内,因此,在关内停战(实际是小打),在关外大打,把第71 军和他的“五大主力”中的两支——新6、新1 军陆续运到东北。
林彪对此非常不安,担心国民党借停战之机,把主力调到东北,使正在建立根据地的东北成为全国战局中最薄弱的一环。1 月15 日,林彪向中央、东北局发报,提出“对现在和平的实际收获,须清醒地考虑之。”
林彪仍然主要考虑作战问题。到辽西后,他经常到前线去,第师攻打上下汲台时,他一直在师指挥所,紧跟着担任主攻的团队,观察部队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动作。有一次他和秘书季中权一起去前线,季中权缺乏作战经验,不注意隐蔽自己,把头伸到战壕外观看战况,林彪立即按下他的头,说:“小季,会打死的呀!”
对于部队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动作,林彪早在抗战时期已在考虑,1944 年10 月18 日,他在陕甘宁边区部队高于会议上讲练兵时专门谈了战斗队形问题。他说:“我们的部队作战时爱成批的涌来涌去,勇气很好,但是缺乏有智木的动作。”“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关枪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太大了,因此现在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成群的战斗,一个两个的去战斗。”在上下汲台战斗后,他看到一份部队印发的油印小报,介绍了一个连队为减少伤亡,进攻时把一个班分为儿部分,这部分前进,那部分掩护,那部分进攻,这部分掩护。在这份小报上他用红蓝铅笔画了许多记号,随后就提出了“三二制”
的战术原则,即在步兵班内分3 个小组,每组3~4 个人,在班氏指导下,以疏散机动、小群的战斗队形进行战斗。以后,他又提出一点两面的战术原则,即集中兵力于主要攻击点突击敌人,同时以部分兵力从另一方面或多方面钳制并歼灭敌人。在主攻点上,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使主攻点的部队像尖刀和钻头一样,突破敌人的防线并向纵深发展。林彪命令部队在国民党军发动新的进攻之前抓紧时间练兵。
从2 月8 日开始,国民党军队集中4 个美械装备师,分南、中、北三路沿北宁铁路沟帮子至新民段向两侧地区大举进攻,企图驱逐民主联军部队,维护铁路运输,为其后续部队进占沈阳创造条件。我军则以第3、第4 纵队留在南满,迎击新6 军的进攻,以新四军第3 师和山东第1 师沿法库、康平北上;山东万毅纵队和第2 师,以后又加上山东第1 师,在抚顺外围阻击国民党军第52 军的进犯。敌人的进攻一开始,他们的弱点就暴露了出来。2 月9 日,由阜新、彰武出动的国民党军北路的第13 军第89 师第265 团第1 营首先进入彰武、法库间的秀水河子村。11 日,该师第266 团及师属山炮连、运输连也进入秀水河于村。他们距其主力己有一日行程以上。从进入东北就一直没有找到较好战机的林彪和彭真,迅速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立刻决定吃掉这股孤立无援之敌。林彪命令山东第1 师和新四军第3 师第7 旅、保安第1 旅第1 团,共7 个团的优势兵力,对敌人实施突然包围。然后,命第7 旅第19 团、第21 团分别山西南和东南方向,第1 师第1 团、第2 团分别由西北和正北方向对敌人发起猛攻;同时,以另外3 个团分别在秀水河子西南、西北和东南方向阻击援敌。2 月13 日晚22 时,战斗乘夜暗开始。第1师首先夺取虎皮山、北山等外围阵地,随即进行总攻。第1 师2 个团及第7旅第21 团等助攻部队,在林彪的布置下,先于主攻部队第19 团20 分钟进行攻击。于是,敌人的炮火全部倾泻到第1 师的阵地上。第1 师部队一面组织炮火压制敌人,一面迅速接近敌人,实行近战,使敌人的炮火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时,第7 旅第19 团按照林彪的命令,突然在敌人背后发动猛攻。
敌人因兵力和炮火己调往北面,受到更加沉重的打击后立时乱作一团。14 日晨,战斗结束,全歼该敌。同时,阻援部队还击溃国民党军第52 军第2 师第6 团,歼其一部。这场战斗,我军共歼敌军1600 余人,缴获各种炮30 余门, 轻重机枪100 余挺,步枪800 余支,汽车20 余辆,以及其他军用物资。这是民主联军在东北反击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歼灭战,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也锻炼了刚刚整训的部队。
坚守四平
我军在秀水河子战斗的小胜,并没有阻挡国民党军进攻的凶猛势头。国民党军果然如林彪所担心的那样,利用和平烟幕,乘苏联军队撤退之机,更加疯狂地向东北腹地发动进攻。
1947 年3 月11 日起,苏军开始由沈阳沿中长路逐步撤出回国,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决定将东北各大城市及中长铁路(哈尔滨一满洲里一绥芬河一大连)移交给国民党政府。3 月13 日,国民党军进入沈阳,随即向周围扩展。
21 日,占领抚顺、辽阳。此时,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计有:第13、第52 军,新1、新6 军,第71、第60 军等6 个军,连同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虽然也是31 万人,但是装备精良,有装甲和机械化部队,有空中和海上支援。我民主联军的武器装备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3 月18 日,民主联军收复苏军撤退后被国民党收编的伪满部队占据的四平。林彪随后进入四平。四千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它处在东北中部平原,中长、四(平)桃(南)、四(平)梅(河口)铁路的交叉点,是东北的战略要地,成为国共两党必争之地。
共产党虽然先占了四平,国民党却不肯善罢甘休。他们乘苏军撤退之机,集中了5 个军11 个师的兵力,向四千大学进攻。他们的部署是:新1 军、第71 军向沈阳以北进攻,预期4 月2 日夺取四平;新6 军、第52 不及第94 军第5 师,向沈阳以南进攻,完成对鞍山、本溪等南满工业区的占领。然后集中新1 军、新6 军等部,沿中长铁路向四平以北发展进攻,企图将我军主力压迫于松花江南岸消灭之。
3 月24 日,中共中央致电东北局,指出:苏军将于4 月撤迟完毕,国民党必将由沈阳出兵向北同我争夺长春、哈尔滨。我党的方针就是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不惜任何牺牲反对蒋军进占长、哈及中东路,而以南满、西满为辅助方向。为此黄(克诚)李(富存)要动员全力坚决控制四平,如顽军北犯时彻底歼灭之,决不让其向长春前进。
3 月25 日,毛泽东致电彭林:“恩来回延三日,本日赴渝。美方因苏美关系,急欲停战,蒋被迫亦不得不停战。故美方专机接周赴渝谈判,判断数日内即可谈妥,派停战小组至东北,望你们准备一切,尤其是不惜牺牲,打一、二个好胜仗,以利我谈判与将来。。。”
3 月27 日,国共两党关于东北停战问题达成初步协议。蒋介石乘协议尚未生效,下令加紧进攻,先后占领辽阳、鞍山、海城、营口、抚顺、铁岭、法库等地。我军在辽宁同敌人展开激烈争夺,一面占领中小城市,一面节节抗击国民党的进攻。4 月1 日,国民党军第25、第14 师分别从抚顺、辽阳等地出发向本溪发起进攻。4 月2 日,国民党军开始进犯四千。4 月4 日,国民党军新编第:军进占昌图,第71 军(欠第88 师)攻占法库、而后继续向四平街方向推进。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阻止国民党军的长驱直入,配合谈判桌上的斗争,促进东北和全国和平民主的实现,确定东北我军要迅速集中主力,坚决扼守四千地区,给北进之敌以有力打击;南满主力则集中于本溪地区,打击和牵制敌人,配合四千地区作战;在苏军撤出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后,迅速歼灭三市的匪伪武装而夺取之。
林彪、彭真等民午联军领导人依据中央指示,确定了保卫四平的具体部署:新四军第3 师第10 旅在铁岭以北、四平以南采取运动防御,迟滞、杀伤北进之故,掩护第1、第2 师,第7 纵队(原滨海支队扩建),新口军第3师第7 旅、第8 旅主力、独立旅等向四平地区集中,乘北进之敌在运动中成立足未稳之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之;以南满第3、第4 纵队及保3 旅等部,担任本溪地区作战;以山东第7 师主力等夺取长春,第359 旅等部夺取齐齐哈尔。
4 月3 日,林彪致电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决心集中6 个旅“坚决与敌决“死战”。
611,毛泽东复电林彪,肯定林彪的决心非常正确,指出:“党内如有动摇情绪,那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并提醒林彪“本溪方面亦望能集中兵力,歼火进攻之敌一个师。”以后,中央又迭次来电,对东北战事进行指导。
但4 月11 日,林彪又有点犹豫,在致中央和东北局的电报中,他叙述了阻击新1 军新38 师和71 军两个师的推进情况后,说“,在此种情况下,及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个能保卫城市义损失了力量,而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亦不能歼灭敌人,故我意目前方针似应脱离被迫作战,采取主动进攻。对于难夺取与难巩固之城市,则不必过分勉强去争取,以免束缚军队行动。”
就在林彪决心尚未坚定的时候,部队已经与敌人投入了激烈的战斗。在本溪方面,第3 纵队第7、第9 师采取阵地坚守、适时出击的战法,于石人厂、三人沟和大甸子地区将敌第25 师击退;第8 师于铧子沟地区经日夜激战, 将第14 师击退。4 月7 日,国民党军第25、第14 师和新增调的1 个团,分兵三路,向本溪发动第二次进攻。第3 纵队将其左路第25 师阻截于小四家屯、石富屯地区。9 日,当第25 师后撤时,第3 纵队立即追击,歼其2 个营。国民党军中路第182 师第545 团于8 日进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