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的100次大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领2万多名群众在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作“太平军”,洪秀全被拥立为“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县),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确定了纪律,整顿了队伍,改阴历为天历,初步建立了革命政府。


  金田起义一爆发,清政府立即派来军队镇压,清军包围了永安。太平军在永安待了半年,就突围而出,于1852年4月离开广西进入湖南。当时湖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太平军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等文告,明确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战斗号召,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投营报效者“日以千计”,太平军兵力大增。9月攻长沙,81天未下,主动撤围北上。在益阳、岳州一带,获得了大批船只炮械,建立了水师。大军沿长沙水陆并进,势如破竹。1853年1月克武昌,3月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为了巩固天京,又发兵攻占了附近的镇江、扬州和浦口。太平军建都后,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还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政策,禁止买卖妇女和女婢。对外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政策,否认不平等条约,禁止贩卖鸦片,反对外来侵略。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随后,从1853年5月开始,太平军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各地天地会和捻党也先后发动武装起义与之相呼应。但北伐由于偏师北进,孤军深入,援师不继而失败。西征则先遇小挫,后由石达开指挥,大败曾国藩湘军。在天京附近,太平军又大破清军江北、江南两大营。到1856年夏,上至武汉,下至镇江连成一片,尽在太平军控制下,是为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但就在这大好形势下,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9月2日,杨秀清被暗杀,杨秀清的部下也有5000余人中计被杀害,后洪秀全又下令诏书,由石达开回京辅政。次年5月,石达开被逼走,更造成了人心冷淡,锐气减半的局面。“天京事变”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政变”后,公然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人民革命,使得太平军从此进入了十分困难的战略防御阶段。


  洪秀全为了克服危机,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以及洪仁等一批将领,重新组建了领导核心。1858年8月,李秀成约集各路将领大会于枞阳,陈玉成也赶来参加。会上大家“各誓一心,订约会战”。会后,陈、李联合作战。九月,攻破清军重建的江北大营,10月,大战三河镇,全歼湘军主力李续宾部。1859年,颁布了洪仁的《资政新篇》。1860年5月,攻破清军重建的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的围困,并乘胜东进占领苏、杭,开辟了苏浙根据地,革命一度出现了重新振兴的局面。西北战场则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的安庆保卫战。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861年9月安庆失守,天京危急。李秀成率军回援天京,与湘军大战40余天,未能破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险恶的情况下,1862年,太平军还在上海、宁波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1864年6月3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由于农民群众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的散漫性、狭隘性、保守性以及私有观念、政治浅见等缺陷。他们面对的却是满洲贵族、汉族地主和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的强大凶恶的敌人,因此,失败就很难避免了。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


 


 



























80 捻军起义





中国人的英勇顽强之精神


  捻军起义是爆发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


  捻军是19世纪初开始活动于皖、鲁、豫一带的农民秘密组织。所谓“捻”,即农村迎神赛会时要搓捻子燃油,因此得名。他们活动分散,每一股称为一捻,少则几人、几十人;多者不过二三百人。越是荒年,人数越多,“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多是一些生路艰难的农民群众。清政府虽然一直严禁结捻,但是由于捻党是分散零星的武装活动,所以还没有把它视为大患。


  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淮河两岸的捻党纷纷响应。可惜太平军没有很好地发动和组织他们,捻党仍然是半农半兵、各自活动的战斗力量。1855年黄河大决口(开封以东铜瓦厢),下游改道北流,入大清河。鲁西南以及皖北、苏北灾害十分严重,农民更加饥寒交迫。同年,捻党首领们在安徽雉河集(涡阳)会盟,推举张洛行(张乐行)为盟主,号“大汉盟主”,有几十万捻党承认他是领袖。从此,张洛行统一指挥下的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捻军的活动使清朝十分忧虑,因为他们的活动地区不是太平军的长江沿岸,更不是天地会的南方各省,而是活跃在淮河南北,直至山东、河南,迫近清朝心脏地区。因此清朝常把捻军和太平军并列,称之为“发捻”。但捻军在各方面的水平都远不如太平军:第一,仍然分散,各自为战,很难统一指挥;第二,以骑兵为主,流动作战,很少和清军打硬仗、大仗;第三,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纲领,连曾国藩都说:“捻匪之人多志大远不如粤匪”;


  第四,领导成份复杂。尽管这样,太平军以捻军为友军,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战绩。1862年,太平天国封张洛行为沃王、征北主将。1863年,张洛行牺牲,他的侄子张宗禹收复雉河集,继续斗争。


  1866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许昌)分成两支:东捻和西捻。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领导,转战于中原地区;西捻军由张宗禹领导,进军陕西,同东捻军呼应。


  曾国藩和后来的李鸿章看出了捻军的弱点,改变了尾随追打的方法,改为“画河圈地”的新战术,即利用河流等自然地形,紧缩防线,将农民军挤堵到难以驰骋的狭窄区域,使之发挥不出流动奔袭的特长。东捻军就是这样被逼到山东半岛登州(蓬莱)、莱州(掖县)一带狭小的地区。此时的捻军已是孤军作战;捻军的敌人又是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势力。1867年底,东捻军战败,在转向苏州时,任化邦先被部将(潘贵升)杀害;赖文光又在扬州被俘(1868年1月)牺牲。


  西捻军的主要对手是左宗棠。他们粉碎了左宗棠的包围,回援东捻军,进入山西,打到直隶,兵锋直指北京。清廷震动,下令京师戒严。西捻军这时(1868年2月)更是孤军作战。他们在冀、鲁、豫三省平原的作战,削弱了力量。他们的敌人又是李鸿章、左宗棠以及英法侵略者的联军,力量对比悬殊。1868年8月,西捻军被围困在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结果全军覆没,张宗禹投徒骇河而死。


  捻军的斗争自1853年开始,坚持了16年的英勇斗争,在北方大地沉重打击了清朝腐朽统治,体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81 辛酉政变





近代中国从此走向屈辱的渊薮


  辛酉政变又称“北京政变”,是发生在1861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


  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京城震动。咸丰皇帝急忙带着他的宠妃那拉氏(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和一班亲信,逃亡到热河去,由恭亲王奕䜣(咸丰的弟弟)留下来向侵略者求和。奕䜣对侵略者有求必应,最后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欢心。当时清政府的实权并不掌握在奕䜣手里,而是掌握在跟随咸丰逃往热河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一班人手里,这些人对侵略者还有顾忌,因此被侵略者看作讨厌的障碍。


  1861年8月咸丰在热河病死,由他6岁的儿子载淳即位。遗命端华、载垣、肃顺等8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载淳。载淳的母亲那位氏,这时才26岁,被尊为慈禧太后。慈禧是个阴险、贪权的女人。她很快就和留在北京的奕䜣勾结起来,并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企图趁儿子年幼,篡夺最高统治权。


  慈禧先让人建议,由她“垂帘听政”,实际上是由她掌握实权。但是载垣等一班老臣,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帘”的理由加以反对,使她的阴谋未能得逞。10月,奕䜣和英国侵略者密谋后,借“奔丧”的名义赶到热河,和慈禧商议回北京去发动政变。奕䜣回到北京后,笼络驻扎在京、津一带掌握兵权的兵部侍郎胜保,作好了政变的准备。


  在从承德回北京时,慈禧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


  她和载垣、端华由小路提前4天到北京。11月1日刚到北京,第二天一早就发动了政变,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并派人去路上逮捕肃顺。不久(8日),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八大臣的第一个重要罪状就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也等于向侵略者表示,她是“尽心和议”的卖国贼。接着(11日)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明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表示东、西二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号也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的。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故又称“辛酉政变”。而发生此事的地点又在北京,故又称“北京政变”。


  从此,慈禧作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和他们的代表,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进行了47年的罪恶统治。她上台的第一桩罪行,就是“借师助剿”,和外国侵略者共同血腥镇压了著名的太平天国革命。中国历史上许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都是在她统治时期与外国签订的。她的篡政和统治,使近代中国蒙受了无穷无尽的屈辱。


 


 



























82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过程,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的过程


  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


  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主持和提倡办洋务的洋务派,是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外国侵略者扶植下发展起来的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个派别。起初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势力与日俱增。在朝廷里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奕䜣和文祥等人,在地方上是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其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影响较大。


  洋务运动的内容很庞杂,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而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从60年代开始开办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江南制造局是中国第一个较大的官办军事工厂,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全厂约2000余人,主要制造枪炮、弹药、水雷等军用品,同时还制造轮船,1867年后开始制造船舰。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创办,全厂约1700余人,以制造大小战舰为主。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最早开办的近代兵工厂,1861年12月由曾国藩在安庆创建,厂子规模不大,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炮弹等武器。除创办上述一类工厂外,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但是,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于是,洋务派在“富国”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洋务派经营的近代工业企业,是以不改变封建生产关系为前提的。所办企业,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封建性和一定程度的垄断性。因此,洋务派要在中国兴办近代工业企业和筹办海防,都不得不在工业技术、资本乃至管理上受帝国主义的左右和牵制。因而也就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控制,洋务派也就加速了自身的买办化。这样的企业不仅无法避免自身遭到破产的命运,而且严重地阻碍和压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办“洋务”30年间,中国被迫开辟的通商口岸,由1860年前的7个增加到1894年的34个,外国的进口额,也由1864年的5100余万两,激增为1894年的1亿6千余万两。进口货物中,80年代前鸦片占首位,80年代后棉织品跃居第一,鸦片退居第二,但绝对数仍一直上升。出口的货物,80年代前主要是茶和丝,80年代后棉花和大豆逐步增长。中国被迫加速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成为它们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因此,洋务运动的过程,就是中外反动派进一步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洋务运动同一个过程中艰难地成长起来的,这主要是受中国近代经济规律制约的结果,对洋务派来说是事与愿违的。但是,洋务运动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随着近代工业的兴建,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生产技术,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出现了,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里,也造就了一批掌握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同时,企业的利润,还吸引了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刺激作用。


 


 



























83 边疆危机





19世纪中叶的警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和德国的崛起,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队伍。日本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国于1870—1871年的对法战争获胜,国内也实现了统一。日、德两国很快就扮演着与英、法、俄、美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的角色。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扩大市场、倾销商品和争夺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夺取殖民地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愈演愈烈,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远东地区是资本主义列强角逐的焦点。中国及其邻国是西方列强攫取的主要对象。西方列强在缮续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周边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它们在把中国周围的邻国逐个攫取为殖民地或保护国之后,便明目张胆地向中国边疆地区大举进犯。日、美出兵侵略台湾,俄、英争夺新疆,英国窥视云南、西藏,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使中国的边疆烽火连天,危机四伏。


  这次边疆危机,首先燃起报警烽火的是东南海疆,来犯者则是东邻日本。


  随着日本向外侵略扩张野心的表面化,中国东南海疆的危机也日渐逼近,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宝岛台湾。而要实现侵占台湾,又必须吞并琉球。1872年9月,日本便迫使早与中国有“宗藩”关系的琉球国王接受“藩王”的封号。


  自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英、美等国的侵略分子都曾妄图侵占台湾。1847年和1849年,美国海军曾两次派舰艇驶往台湾,勘察矿藏。1867年,美国政府借口它的失事船只“罗佛”号的7名水手在台湾遇害,公然派出海军上将培尔率领的军舰两艘、陆战队181人,在台湾岛南部琅硚(今恒春)登陆,向当地的高山族人民进攻;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又以与高山族领袖谈判为名,亲赴台湾进行刺探情报,他先后对台湾岛的海岸、港口以及岛内政治、经济情况等搜集了大量资料。由于遭到台湾人民的有力抗击,美舰才不得不中止对台湾的侵略,李仙得也离开了台湾。


  从19世纪70年代起,日本成了侵略台湾的最危险的敌人。它当时有强烈的向外侵略扩张的要求,目标是朝鲜和中国的台湾。日本在强迫琉球国王接受其“藩王”封号后,便于1873年3月利用1871年琉球船民几十人因船失事漂流到台湾琅硚地方遇难一事,派外务卿副岛种臣到北京,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交涉。1874年初,日本决定向台湾进兵。4月,日本设立“台湾藩地事务局”,任命大隈重信为局长,在长崎设立侵台的军事基地;又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藩地事务都督”,负责指挥侵台军事。1875年,日本出动陆、海军3000余人,在西乡从道率领下,悍然进攻台湾。5月,日军在琅硚登陆。


  日本的这一军事行动,是得到美国支持的。1872年,美国驻日公使德隆就曾怂恿日本侵略台湾,并推荐曾担任过美国驻厦门领事,1867年美国侵犯台湾时参与其事的李仙得充当日本外务省顾问,成为日本侵台的有力谋士。美国支持日本侵台,目的是企图从中渔利。


  日本侵略军于1875年5月在琅硚登陆后,遭到当地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抗击,并先后打死打伤日军五六百人,迫使日军退踞龟山。


  清政府得知日军侵台的消息后,一面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要他带领轮船、兵弁,以巡阅为名,前往台湾察看,又命福建布政使潘霨帮同办理。


  在高山族人民的坚决抗击下,侵台日军伤亡不断增多,日军已经吃不消了。现在清军增援部队又开到台湾,日本要以武力霸占台湾更难以得逞。于是,日本便进行外交讹诈。日本政府在发动侵台战争后不久,便派柳原前光为驻华公使,随后又任命大久保利通为特使,来华交涉。英、美驻华公使也乘机出面“调停”,一起压迫中国。清政府主持外交事务的李鸿章也力主与日本议和。10月,清政府由奕䜣、李鸿章等为代表,与日本特使大久保利通在北京举行谈判。10月31日,中日订立《台事专约》(又称《北京专约》)3款,规定中国给日本“抚恤”、“偿银”50万两,作为日本从台湾撤军的条件;


  专约还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民“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后来,日本以此为依据,硬说中国已承认琉球为日本的属国,乃于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废除其国王,将琉球改为冲绳县。


  正当日本在中国东南沿海点燃侵略台湾的战火时,英国又在中国的西南边疆挑起了衅端。1876年,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借口“马嘉理事件”对清政府大肆讹诈。


  马嘉理事件发生于1875年初的云南边境上,它有多年的历史背景,而根源在于英、法都想从边境外抢先侵入中国云南。1868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