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实在是不忍心这个曾经救助过自己的好心大婶这么流落街头。于是站起身来转头对叶卡捷琳娜说道:“我们一定要帮帮她。这位尼古拉耶夫娜大婶开始一个好心肠的人,当初我带着两名士兵从基辅包围圈内逃出来的时候已经饿了两天,幸亏遇到了尼古拉耶夫娜大婶,她给了我门食物,还让我们在她家里休息了一个晚上。现在我不能看着她就这样流落街头。再怎么样我也一定要帮助她。”
其实叶卡捷琳娜在刚才严大力和这个老妇人之间的对话中就已经大概知道了原委,她对自己的男朋友想报答老妇人的举动感到十分地高兴,看上去严大力并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叶卡捷琳娜想了一想说道:“现在我们先将大婶送回她的临时住处吧,然后我就去想办法找点食物。但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我再想想,看能不能给大婶找个工作,这样她就能有食物配给了。”
叶卡捷琳娜的话给了严大力很大的希望,他虽然想帮助尼古拉耶夫娜,但是一时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过叶卡捷琳娜是可以想到办法的,至少在这样的事情上面她处理起来并不困难。
严大力感激地看了叶卡捷琳娜一眼,然后转身搀扶起了尼古拉耶夫娜,说道:“大婶,我们会帮助您的,请不要担心。面包会有的,这是我的女朋友叶卡捷琳娜,她会想到办法的。我们现在先送您回住处,那里离这里远吗?”
“谢谢您,西多罗夫同志。我住的地方离这里不远,我也没有办法走很远的路。您看,就在前面的街道转角过去的第三户就到了。”尼古拉耶夫娜被严大力搀扶起来后指着前面的拐角说道。
紧接着她想弯腰下去捡起地上空空如也的纸箱和那个碗,叶卡捷琳娜抢先将这些东西都建了起来。三个人开始往顺着街道前走。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收留尼古拉耶夫娜的那户人家,里面传来了一阵小孩子的哭声。尼古拉耶夫娜敲了敲大门,过了好一会儿,大门才打开,里面是一个大约三十岁的妇女,手里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这个妇女打开门后一看见门口的三个人,连忙向尼古拉耶夫娜问道:“尼古拉耶夫娜大婶,他们是……?”
“是我的熟人,亲爱的拉芙拉蒂洛娃。这位军官是西多罗夫同志,这位是西多罗夫同志的朋友。”尼古拉耶夫娜介绍道。
“我叫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伸出了手自我介绍道。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对于能在危难时刻收留尼古拉耶夫娜的拉芙拉蒂洛娃很有好感。
“您好。叶卡捷琳娜同志。您看,我都忘记了请您们进来坐,快,快请进。”拉芙拉蒂洛娃急忙伸出了手与叶卡捷琳娜握了握,急忙让开身子,请西多罗夫和叶卡捷琳娜进屋。
这栋房屋的起居室并不大,但是十分寒冷。房间里还有一个五岁大的男孩和一个两岁的女孩。壁炉空空如也,没有任何燃料或者木材,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生火了。
拉芙拉蒂洛娃有些窘迫地说道:“对不起,我们没有木材取暖了,所以房间里有点冷。我去给您们烧点热水。”说完她将手中的婴儿放到了一个摇篮里,准备去厨房。虽然她没有什么可以待客的东西,但俄罗斯人好客的性格让她决定还是要做点什么。
叶卡捷琳娜打量一下房间,急忙拉住了女主人,说道:“您这里确实缺乏很多东西。我们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您也别忙碌了,等着我们回来。”
说完叶卡捷琳娜就拉着严大力出了门。拉芙拉蒂洛娃有些奇怪这两个人都没有坐一下就离开了。于是她向尼古拉耶夫娜打听起这两个人的来历。
尼古拉耶夫娜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遍自己和西多罗夫以前认识的经过,然后说他们可能去找食物去了。对于西多罗夫和那个叶卡捷琳娜去找食物的行动拉芙拉蒂洛娃心里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因为这场战争,整个莫斯科城区的市民的食物都是由政府的食物配给站配给的,即使有配给证,领到食物的份量还经常不足额。她的三个孩子就一直没有吃饱过。
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拉芙拉蒂洛娃门前的街道上吱的一声,一辆汽车停了下来,紧接着大门被敲响。拉芙拉蒂洛娃去打开了门,让她惊讶的是西多罗夫和叶卡捷琳娜都分别从汽车上扛下了一个大麻袋。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两情相悦
拉芙拉蒂洛娃赶紧让他们进来并关上了大门。西多罗夫和叶卡捷琳娜将麻袋放到了地上,然后对她说道:“我们搞到了点食物和木材。”说完就打开了麻袋。
一个麻袋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有面包、白糖、土豆、大白菜、一块黄油、一小块巧克力和两罐奶粉。另外一个大麻袋中则是一大捆很干的木材。拉芙拉蒂洛娃吃惊地用双手将自己的口捂住,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能搞到这些现在市面上十分紧俏的食物,而且还那么快。
拉芙拉蒂洛娃有些迟疑,她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很快就搞到紧俏的食物和生活的木材,于是怀疑地问道:“这些东西您们怎么搞到的?”
严大力看见了拉芙拉蒂洛娃有些怀疑的眼神和表情,连忙解释道:“拉芙拉蒂洛娃同志,请您放心,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从军队的后勤站想办法搞到的。您就放心大胆地收下吧。”
叶卡捷琳娜也在一旁帮腔道:“请您放心,这些东西不是政府的配给物资,所以不会有人说什么的。您就放心地收下,看看您的孩子,没有这些东西他们可吃不饱。如果有人质疑这些东西什么问题,您就让他到莫斯科南郊的陆军医院在找我,我在那里当医生。”
拉芙拉蒂洛娃看了一眼严大力和叶卡捷琳娜,有转头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孩子,终于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哭泣着说道:“谢谢!太谢谢您们了!自从孩子们的父亲上前线以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我们的食物配给太少了,我都担心孩子们会挨不过这个冬天。”
正说话间,襁褓中的婴儿又开始哭闹了起来,声音特别洪亮。拉芙拉蒂洛娃急忙走过去抱起婴儿,转过身去撩起衣服将自己的乳房塞进孩子的口中。可是她的乳汁并不多,婴儿没有吃两口就没有了,然后继续大声地哭闹起来。
严大力有点尴尬,急忙对叶卡捷琳娜说道:“我去厨房少点热水,你去把奶粉罐打开给孩子准备冲点牛奶。”说完就急匆匆地走进了厨房。
拉芙拉蒂洛娃放下自己的衣服一边安抚着怀中的婴儿,一边有些歉意地对叶卡捷琳娜说道:“真不好意思,我这个主人有些不称职,都没办法好好招待您们。”
“没关系的,我们自己动手就是了。好心人会有好报的。”
叶卡捷琳娜一边打开奶粉罐子,一边对另外两个孩子说道:“来,你们都过来,阿姨这里有好吃的。”
另外两个孩子虽然听到说有吃的眼睛里有些发光,但是他们依然望向了自己的母亲,因为拉芙拉蒂洛娃并没有同意。
“没有关系的,孩子们。来,给你们,很好吃的。”叶卡捷琳娜身为女性此时的母爱泛滥,她拿出了那一小块黑色的巧克力分成了两半递给了那两个孩子。
拉芙拉蒂洛娃终于对孩子点了点头,她实在是无法拒绝叶卡捷琳娜的好意,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挨饿。那两个孩子这才怯生生地接过了叶卡捷琳娜递过来的巧克力,啃了一小口。紧接着,巧克力的味道让他们的表情起了变化,孩子们立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他们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食物。
拉芙拉蒂洛娃有些心疼第看着自己的孩子,说道:“他们重来没有吃过巧克力。”
这话让人听起来很心酸,特别是一个母亲说出这样的话。叶卡捷琳娜听了以后心里也很难过。
热水烧好了,拉芙拉蒂洛娃立即将奶粉兑好总算是将最小的孩子安抚住了,然后她就厨房忙碌起来,开始做饭。严大力则抽出了一些木材加上一泻引火之物将壁炉升起火来,房间里总算是温暖了一些。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尼古拉耶夫娜突然向严大力问道:“您遇到过我的老头子和儿子吗?”
望着大妈那期盼的眼神,严大力很想说有来安慰对方。但是话到嘴边他还是诚实地回答道:“对不起,尼古拉耶夫娜,真的没有。”
不过他不想让这个好心人失望,紧接着又补了一句:“我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战争开始后有太多的人与自己的亲人失散了。您就在这里住下吧,如果以后我能碰到他们,我会告诉他们您在这里等着他们的回来。”
叶卡捷琳娜此时在一旁说道:“亲爱的尼古拉耶夫娜,您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莫斯科如果没有食物配给证就没有食物来源。这样吧,我想办法帮您在我们医院找个清洁工的工作,有了正式的工作,也就会给您发食物配给证了。”
严大力觉得这才是好办法,毕竟自己也只能救急不能救穷,他也劝说道:“对,这才是长久之计。我在莫斯科也待不了多久就又会上前线。叶卡捷琳娜的这个办法好。”
尼古拉耶夫娜当然愿意,虽然自己的年纪大了,但是清洁工作自己还是能做的,关键是这样就会有食物配给证了。自己也才能继续活下去等待自己的拉投资和儿子的消息。于是她流着泪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愿意。
天色已近黄昏,有些灰暗。在拉芙拉蒂洛娃家吃完简单的晚餐后严大力和叶卡捷琳娜就告辞离开了。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严大力向叶卡捷琳娜有些抱歉地说道:“真是对不起,今天这个休息日你原来计划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姑娘。现在没有时间了,我又得回学校去了。”
“没什么,亲爱的。我反而觉得今天下午做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叶卡捷琳娜挖着严大力的胳膊继续说道:“赠人玫瑰,手有留香。做这些事情让我感到心里很舒服。”
严大力停下了脚步,望着叶卡捷琳娜心中充满了感动和爱意。他一下子抱住了自己的女朋友,亲吻了她。这也是他们之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而叶卡捷琳娜也同样动情地抱住了严大力久久不愿松手,在今天下午发生的这些事情让她发现严大力也同样是个非常善良的男人,这让她更加爱上了这个男人。
其实此时叶卡捷琳娜因为自己的身世和背景,再加上人长得很漂亮,是不乏追求者的。很多追求她的人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比严大力好很多,但是自从上次严大力在战场上救了她以后,她就爱上了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而到后来越了解严大力,她对他的爱慕之情更是有增无减,在她的心里即使那些身世背景比严大力强的追求者有没办法让她改变主意。
严大力终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前赶回了学校,继续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他所在的速成班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尉、少校级和中校军官,这些人除了一部分来自红军各个机关外,更多的是由各个方面军挑选出来有培养前途的中年军官。严大力在他们中间显得很年轻,有些鹤立鸡群。
速成班的课程主要是以指挥岗位的培训为主,很重视团、营级战术的培训,兼顾一些师级部队的指挥问题,并且还教授一些参谋方面的知识。由于严大力到得最晚,是插班生。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以便能赶上授课的进度。
当然这个速成班并不完全是以教官上课为主,还会设置一些只有发挥的课程,比如战斗的兵棋推演以及设置各种与部队有关的题目让学员们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员们充分开动脑筋,不要死搬硬套以往的战例。而这也是一种实际上的竞争,让优秀的军官能够脱颖而出。
在一次教官设置题目的课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团级部队的编成及其合理性。教官在出题后只有一点要求,不管学员们有多少种意见都需要提出并和同意自己的意见的同学联名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对于这个题目,班上的学员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而教官则静坐在一旁观察着学员们的表现,等待着学员们讨论出结果后交给自己。
最终学员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有了几种不同的意见并且按照意见的赞成度分为了几派。有一派认为目前部队团级编制应该要比战争开始时缩减人数和同比例的装备,而在每个师里面多编制几个团以灵活应付各种战斗。有一派则认为应该多重视炮兵部队的作用,每个团级部队应该大量配备炮兵。还有一派认为应该扩大目前团级部队的规模,以人数取胜。这几派都分别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将建议以书面的形势交给了教官。
而严大力却没有在这几派之内,他和少数两三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团级部队应该保持现有的编制,可以增加野战炮兵,但是在部队编成之内应该多配备反坦克炮兵和一部分坦克,并且让步兵部队尽量做到机械化行军和作战。
第三百二十九章 出类拔萃
严大力这几个人上交的建议让教官有点眼前一亮。其实在出这道题目之前,学校就知道了总参谋部已经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准备对部队编成进行重大调整。这个题目在速成班里的提出,实际上也有暗中考察速成班学员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此时的总参谋部对这个问题的意见已经基本定型,就是要将部队改造成为诸兵种合成部队。
教官将所有的书面意见都收上来后开始一一点评这些意见,对于那些有些死板的建议教官进行了无情的批评。因为从目前战争的实际进程来看,原有的部队编成是有问题的,光是改变部队的人数,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而重视炮兵的意见受到了肯定,但教官还是指出了这种意见的不足,因为这种建议太过依赖于炮兵部队,对于部队的反坦克能力和机动性考虑不够,是能算是在现有的编成上修修补补。
而严大力等少数几个人提出的建议则被教官着实表扬了一番。因为这个建议对目前战争的实际战斗来说是非常符合目前的形势的。特别是这个建议中对于反坦克力量的重视以及对部队机动性的重视更是个正确的方向。提出这个建议的学员前部来自一线作战部队,与德军实际战斗的次数相当多,对于德军的战斗能力有着非常清楚和直观的认识。当然,教官同样指出了不足,那就是一目前苏联红军的装备能力,这个建议有些太过于超前了,因为要给每个团级单位配备足够的汽车和交通工具目前仍然是有困难的。
对于教官的点评,其实学员中还是有些人不太服气的。特别是一些思想保守的学员,他们多半来自苏军的各大机关,没有实际的指挥作战经验,甚至不是很了解德军在战斗中对于装备的实际应用情况。因此在教官点评完以后依然在下面提出了反对意见。
严大力因为发现自己在班上年龄最小,虽然他的军衔不是最低,但是他并没有想到站出来反驳那些吃保守立场的同学。倒是和严大力意见一致的一个中年位少校是个暴脾气,立即站起来反驳。
这位少校也是从前线的方面军野战部队抽调出来学习进修的团级指挥员,有着实际作战指挥经历。他说道:“我不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根据前线的实际战斗情况来看,我们现有的团级部队编制太过时了,必须要做大的变动。德军目前的作战能力在相同人数的情况下是高于我们苏联红军的。而德军部队的编成内有着大量的坦克、装甲车以及摩托化步兵,在火力输出、机动性上强于苏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部队在与德军的交战中屡屡吃亏,经常因为机动力不足、反坦克力量不足还有火力输出不足而达不到战术目的,反而会牺牲大量的人员。原本我还没有什么系统的认识,只是知道需要对部队编制进行改变。但是刚才我身边的这位西多罗夫少校同志却提出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这才有了我们提出的建议。我建议那些没有指挥过部队与德军作战的同志们应该多听听在一线的同志们的建议,这可是我们损失了相当多的人员才总结出来的血淋淋的教训。”
这话一说,全班所有学员的目光一下子就盯住了严大力这个最年轻的军官。原本这个插班生就因为最晚报到而受到过关注,而且这么年轻就已经是近卫军少校军衔并获得了不少的勋章,这更令人瞩目。很多人都在背后打听这位西多罗夫少校到底有什么来头,来自哪个战线和部队。
教官此时才明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那份建议来自这个西多罗夫少校,于是点名说道:“西多罗夫少校同志,请您给大家讲讲您归纳的这些建议到底是处于什么考虑?有什么实际的依据没有?”
被自己身边的这位少校抛出来让严大力不能再低调了,教官的指名道姓让他不得不站起来不急不缓地说道:“我归纳出的这个建议是有着充分依据的。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我就一直在一线作战。对于德军的作战能力有个很直观的认识。德军部队的编成确实非常合理和有其科学性,他们在这场对苏联的侵略战争开始前已经在西欧和北欧的战斗中得到了验证。而进攻我们苏联后更是势如破竹,几乎很快就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已经波罗的海沿岸还有我们的南部地域。其实除了德军发起进攻的突然性以外,德军的战术对路和对装备的合理应用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我们前线的士兵们缺乏必要的反坦克装备,经常不得不用血肉之躯去面对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几乎每次战斗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每次看到那些英勇无畏但是却白白牺牲的指战员心里都会觉得很悲痛!我们必须要改变部队结构和编成,多配备反坦克力量就是必然的选择!还有就是对坦克应用方面,敌人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部队的火力输出比敌人差了不少!接下来我认为我们会和敌人发生更为激烈的战斗,甚至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反攻,那么增加进攻力量特别是在部队里编制坦克分队和部队行动的机械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提出这些建议的原因。”
严大力的恶化一说完,所有的反对意见一下子都消失了,教室里显得一片寂静,大家都若有所思。教官此时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同志们,西多罗夫少校的话很发人深省,大家都要有所思考。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去以后大家可以多多交流。在这里学习学校的课程是一方面,但是交流经验更为重要,因为你们以后都要到指挥岗位,总听听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
下课后学员们都三三两两地走出了教室,大家都围住了班上几名从一线部队来学习的同学开始讨教起来。而此时的教官也急急忙忙走出了教室,他要去向校长汇报今天这个课程中所发现的优秀学员建议,特别是那个西多罗夫少校更应该向校长斯米尔诺夫少将进行推荐,因为他的建议和总参谋部已经基本确定的部队编成方案十分接近。
斯米尔诺夫听取了汇报后有些吃惊,因为他这是再次听说这个西多罗夫的名字了。在此之前,他已经向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侧面打听了这个西多罗夫的情况,结果自己的老上级对于这个西多罗夫的欣赏和青睐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听到下面汇报上来这个西多罗夫很优秀,让他不得不将这个少校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不仅仅是斯米尔诺夫少将记住了西多罗夫这个名字,严大力经过这次的辩论以及提出的观点再学校里开始有了一点名气。不管那些赞成他观点和不赞成他观点的学员以及教官都听说了战役战术系的速成班有一个叫西多罗夫的少校。对这一点严大力并不知情,还是和严大力同屋的室友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告诉严大力的。而严大力也轻描淡写地表示自己知道了,并没有显露出什么机动或者兴奋的心情。严大力认为这点名声对自己来说并不怎么太重要,因为他更寄望于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能将自己的观点向高层推荐。
时间继续流逝,有到了休息的时间。这次还是叶卡捷琳娜来学校门口等严大力出来,因为叶卡捷琳娜认为严大力对莫斯科的道路并不熟悉。他们一起约好去看电影,这个时代的电影对于严大力来说是小儿科,看惯了后世的而各种特效电影的他来看这个时代的电影无疑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只是叶卡捷琳娜很喜欢,坚持要去看电影,严大力只能陪同。
他们来到了莫斯科市区内的电影院后发现今天上映的电影除了战争纪录片以外只有一部音乐喜剧片《拖拉机手》。叶卡捷琳娜挽着严大力的手臂兴奋地指着海报说道:“我们就看这部吧?那些纪录片你在前线就能看到。”
严大力当然表示同意,战争纪录片也是在前线由苏军指战员冒死拍摄的,他好不容易觉得自己现在已经短暂离开战场,不想再重温在前线的日子了。就当他们刚买完票的时候,一个穿着得体西装的年轻小伙子看到了叶卡捷琳娜,连忙兴奋地跑了过来和叶卡捷琳娜打招呼:“嘿,卡佳,你也来这里看电影?”
这个年轻人亲近的口吻和用词让叶卡捷琳娜眉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