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刚走到那座铁轨旁孤零零的小房子面前时,里面出来了一名近卫军中尉军官,因为这名中尉发现军列已经到了。一看到严大力的近卫军军服和领章,这名年轻的中尉立即立正敬礼并询问道:“请问您是西多罗夫少校同志吗?”
  “是的,您是……?”严大力并不认识这名中尉,他回了军礼有些疑惑地反问道。他虽然是回到原部队报到,但是照理说军司令部应该不知道自己回来的具体时间啊。
  “报告少校同志,我是奉近卫第13步兵军参谋长斯托利亚罗夫上校的命令被派来接您和另外一名同志的。这是我的证件。”那名中尉掏出了证件递给了严大力。
  严大力接过来翻看,然后问道:“我怎么以前没有在军司令部见过您啊?”
  对于严大力的谨慎,那名中尉很从容地回答道:“少校同志,我才被分配到近卫第13步兵军司令部不到十天,所以您应该没有见过我。不过您可以通过电话向斯托利亚罗夫上校查证我的身份。”
  看见对方没有丝毫慌张并且能准确说出斯托利亚罗夫的身份和名字,而且还不怕查证。严大力的疑心终于消除,他笑了笑说道:“不用了,请您告诉我我们该怎么走?”
  “少校同志,请跟我来。汽车在这座房子背后大约几十米的一条小路上,我们坐汽车回去。”那名中尉想接过严大力手中的行李包裹。
  严大力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用对方帮着拿行李,然后大步向小房子的背后走去。来接站的中尉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急忙跟了上去,此时的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心中有些暗暗高兴,看上去西多罗夫少校在原部队还是很吃得开啊,不然两个少校的归队也不应该专门来接站。而他原本以为会寻找路过的卡车搭顺风车去部队呢。
  眼前这辆吉普车是军长费奥克季斯托夫的专车,严大力很清楚地看到了驾驶室门上那道显眼的疤痕。此时他终于确定了来接站的人的身份,不过他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坐上后排后继续对前面副驾驶位子的中尉问道:“最近这一地区的德军飞机是不是经常会出现?”
  这是严大力的习惯,在他经历过一次德军飞机对苏军汽车的扫射后就一直很注意防空的措施。
  “少校同志,最近德军的飞机出现得很少。现在战线已经稳定,敌人没有力量再进行突破了,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休整,所以都没有怎么侦查。”中尉回过头来回答道。
  严大力听见了这个回答总算是放了心,但是他依然没有闲聊,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四周的天空中,以防万一。
  吉普车一路在快速行进,地面有很多因为化冻而积了水的坑坑洼洼,这造成了一些颠簸。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有些奇怪严大力到处向天空张望,于是问道:“西多罗夫同志,你这是在干什么?”
  严大力边向天空看着,边回答道:“你是很少来前线吧?在这里很多不起眼的因素都会很致命。这里可不比后方那么安全,随时都会有可能有德军飞机进行空中侦察。所以我要打起精神,时刻注意天空中的动静。你是不知道,在开战初期我就亲眼看到我们的伤员运输车队被一架德军侦察机消灭了大部分。从此以后我就会十分注意防空,特别是在坐汽车的时候。”
  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有些尴尬,因为他刚才的问话暴露了自己在前线生存的经验很不足。他突然发现自己虽然和西多罗夫的军衔一样,但是自己很多东西都还要向西多罗夫从头学起,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将命断送在这里。而显然自己的这个同学是个在前线非常有经验的人,这也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有些庆幸自己跟对了人。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严大力他们终于来到了近卫第13步兵军司令部现在的所在地。这里是一片森林,军司令部的各个部门都是搭建的军用帐篷。大大小小的好几十顶帐篷就散落在这片森林里,错落有致。
  那名中尉将严大力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带到了一顶不大的帐篷面前就离开了。帐篷的门帘是开着的,严大力一眼就看见了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坐在里面正在埋着头在写着什么。他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整了整自己的军服,然后立正喊道:“报告!”
  斯托利亚罗夫一下子抬起头来,看到严大力后高兴地立即起身走了出来笑着说道:“西多罗夫少校,您总算是回来了。这位是……?”
  “报告上校同志,我的名字是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奉命前来近卫第13步兵军报到。请您指示!”特列亚毕奇尼科夫立即敬礼,按照军队条例向斯托利亚罗夫报告。
  “嗯,很好。我是近卫第13军参谋长斯托利亚罗夫上校,欢迎您,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少校。”斯托利亚罗夫回礼后,也做了自我介绍。
  紧接着他又对严大力说道:“走吧,去见见军长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同志,他知道您回来了非常高兴,要您一到就去见他。哦,对了,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同志,您也一起来。”
  很快他们三人都来到了另外一顶中型帐篷,费奥克季斯托夫一看到严大力,立即笑着打断了严大力的报告,说道:“西多罗夫同志,没想到你毕业后还能回到我们军。我对此非常高兴。还记得你走之前我和斯托利亚罗夫上校是怎么对你说的吗?你回来后我们会让你指挥一个团,说说看,你想去军里哪个师?”
  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已进入这顶军长同志的帐篷就有些发憷,毕竟他面对的是这个军的一号首长,还是个将军。这让他多少有些紧张。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严大力的请求
  而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对西多罗夫的态度却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非常吃惊,军长同志很明显是和西多罗夫少校很熟悉,甚至显得很亲密。难道是因为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原因?
  没等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想明白,严大力也笑着说道:“将军同志,我可是强烈要求回原部队来啊。既然你让我选,我当然愿意回近卫第24步兵师,那是我的老部队。”
  “哦,好吧,我来安排。对了这位是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少校吧?”费奥克季斯托夫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少校,开口问道。
  “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向您报到!将军同志。”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可不敢像严大力一样随便,他只能按照规矩向费奥克季斯托夫立正报告。
  “将军同志,我想向你提出第一个请求,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担任我的副手,任团参谋长。我和他是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一起学习的同学,对他比较了解。他担任我的副手是合适的,请你批准。”严大力在特列亚毕奇尼科夫自我介绍完以后生怕费奥克季斯托夫直接指派到其他部队,连忙插话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严大力的这番话就连在在一旁的斯托利亚罗夫都觉得有点过分了,一个团长居然直接向军长请求任命自己的推荐人选来担任自己的副手,这有点越界了。他正想开口否决严大力的而这个提议,没有想到费奥克季斯托夫却不以为意地先开口说道:“嗯,你这个请求可以考虑。怎么?你的请求还有点多?你还有什么请求?”
  这下不止是斯托利亚罗夫了,就连特列亚毕奇尼科夫都觉得严大力过分了。这哪里像是一个团长在面对军长时所说的话?这完全是两个地位相差不大的人在商量某个事情的口吻。这再次刷新了他对这个西多罗夫少校同志的认知。
  而此时斯托利亚罗夫心中也是惊骇莫名,他完全想不到是什么能让西多罗夫这样想军长同志开口请求。难道是这个西多罗夫少校的背景让其这么有底气?这得有多大的背景啊?而看上去好像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好像同样认为西多罗夫有这样的资格可以和自己这样说话。斯托利亚罗夫立即将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他突然明白了原先军长同志为什么暗示说西多罗夫少校背景深厚的原因了。很显然,军长同志很可能已经知道这个少校的真实背景甚至是已经被上级打过招呼了。
  斯托利亚罗夫的猜测很准确,费奥克季斯托夫对于严大力在莫斯科的表现十分地关心,最初他的目的只是不想让严大力在进修完成后被调走,至于这个少校的真实背景他其实还不是十分地清楚,只知道有很深厚的背景。
  结果费奥克季斯托夫通过了一些自己的人脉关系打听到了严大力在莫斯科学习时所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原来严大力的背景居然是红军中的巨头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这也难怪自己当初被索科洛夫斯基将军指派去调查这个西多罗夫。而就在西多罗夫快要毕业时,费奥克季斯托夫还接到了自己的老上级索科洛夫斯基将军专门打来的电话,指示他要重视西多罗夫少校并且为其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建立功勋。很显然,这是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在为自己的准女婿在铺路了。不过就算没有这个电话,费奥克季斯托夫一样会这样去做的,因为他非常欣赏这个年轻的少校。
  而这也是费奥克季斯托夫会容忍严大力提出一些在其他人看起来很过分的请求。严大力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他在离开莫斯科前,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就曾经说过会帮他给他的上级打招呼的。看上去至少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是已经被老元帅通过手段告知了的,这也让他的心里有些欢欣鼓舞,自己总算是有了一点实施自己想法的自由了。
  既然哟了这样的条件,面对费奥克季斯托夫的询问,严大力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对于将要指挥的团的编成构想都说出来。他回答道:“将军同志,不管我将去指挥近卫第24步兵师的哪个团,我都想将部队的编制做一些改动。通过去莫斯科的学习,我认为在战斗中一个步兵团加上少量的炮兵这样的配置与敌人进行战斗有些过时了。不管是在防御中还是在进攻中都是这样,我们部队的火力输出和机动能力都大大若雨德军。因此我请求将我指挥的团削减一些步兵分队,增加更多的反坦克炮兵分队以及坦克装甲车分队,并且还申请对我的团增加卡车这样的牵引工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
  斯托利亚罗夫终于忍不住了,他立即接过话头表情无奈地说道:“西多罗夫同志,您这样的请求说实话军里无法办到啊。我可是很清楚目前整个军的装备种类和数量,您的设想根本没有可能实现。”
  斯托利亚罗夫并不想和严大力正面起冲突,而是从严大力的具体要求入手进行否决。这样就能在不得罪严大力的前提下否决这种他看起来很荒谬的提议。
  只是让斯托利亚罗夫感到吃惊的是,费奥克季斯托夫此时笑了笑,对斯托利亚罗夫说道:“以前总参谋部不是搞过一个关于部队编成的调查吗?这说明经过战争开始这一年多来,上级充分认识到了我们部队编成不合理的问题,所以才会想要改革。我可听说总参谋部已经基本上确定所有的集团军除了坦克集团军以外都要改编成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至于军一级也有可能改,只是时间上不确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支持西多罗夫同志的建议,将他指挥的团先进行改革,进行试验。毕竟这样的部队编成改革在红军中大规模铺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究竟这样改革在战斗中会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也需要验证。至于装备嘛,我们可以向集团军司令部甚至方面军司令部进行额外申请,就说我们想要对部队变成改革做一个试点,一个团改革部队编成所需要的装备不算太多,上级会批准的。我们甚至可以新组建这样的一个实验性质的团来进行试点。”
  既然军长同志支持这个背景深厚的西多罗夫少校的建议,斯托利亚罗夫上校没有再提出异议,只能点头称是。在他看来,就算是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同意这样干,方面军司令部和集团军司令部都不一定会批准。到时候就算是军长同志支持也没有办法实施看上去非常困难的编成改革。
  由于需要上报进行部队编成改革试点,因此严大力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并没有马上被确定去指挥那个团。一切都要上级批准后才能确定严大力去那个团担任团长,因此严大力两人依旧留在了军司令部等待正式任命。
  斯托利亚罗夫并没有耽搁,他起草了一份报告并以近卫第13步兵军司令部的名义上报给了近卫第8集 团军司令部。集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中将和安德烈耶夫少将对这份报告的反应却出奇得快,集团军并没有多余的装备,因此这份报告被他们上报给了中央方面军司令部。让上级来决定是不是搞这个部队编成改革试点。当然他们肯定不会承认他们同样听到了总参谋部想要各个部队编成的小道消息,也同样不会承认自己通过一些有心人的转达已经知道了西多罗夫少校的身后站着沙波什尼科夫元帅这个红军中的巨头。 
  而此时的集团军参谋长安德里耶夫少将心中很是对自己的慧眼独具感到满意,在不知道这个西多罗夫少校的背景之前就有意识地提拔这个自己欣赏的年轻少校。这样基本上算是和西多罗夫少校接了善缘,也算是提前对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示好,对于自己以后的晋升之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倒是并不十分在意严大力的背景情况,因为他又着自己的靠山并且已经成为了苏军中的方面大员。但是他也十分赞成总参谋部的部队编成改革思路,因为他在战争开始时就是一名机械化军的军长,也和德军的摩托化部队进行过多次战斗,深知诸兵种合成部队要比纯步兵部队的战斗力强大得多。因此对于下属有部队主动提出进行编成改革试点他十分爽快地同意了这样的请求,批准给近卫第13步兵军增加一个诸兵种合成团的装备。他的要求只有一点,需要这个团在进行过实际战斗后能提出详细的报告,总结出部队编成这样改革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以便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部队编成改革试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百三十九章 组建试验部队
  就在中央方面军司令部批准近卫第13步兵军实施部队编成改革试点的同时,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捷列金少将在发现西多罗夫少校又被分配回原部队后又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直接指派了方面军政治部的一名少校政工军官去西多罗夫所在的团担任政治副团长。
  这个少校名叫阿尔塔诺莫夫,是捷列金少将的亲信。在被派出之前,捷列金少将专门召见了阿尔塔诺莫夫少校面授机宜。在谈话中,捷列金少将明确指示阿尔塔诺莫夫到任以后一切要以团长西多罗夫少校为主,尽心尽力地帮助团长西多罗夫组织好部队,不能在背后拖后腿。
  捷列金这样嘱咐阿尔塔诺莫夫是有原因的,首先他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西多罗夫的背景,甚至他还比其他很多人知道得更多,包括西多罗夫被莫斯科卫戍司令部扣留事件以及最后的结果。捷列金通过这个事情深感这个西多罗夫少校是受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重视和支持的,再加上以前自己曾经在对待西多罗夫的问题上出现过麻痹大意的失误。因此为了对西多罗夫少校或者准确地说是其背后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示好,他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给西多罗夫以后立战功铺路,只有这样才会重新拉住西多罗夫,至少不会让自己在沙波什尼科夫元帅面前留下坏印象。因为他知道莫斯科卫戍司令部稽查处处长科罗斯季科夫少将的下场是什么。
  方面军司令部的批准命令和所调配的各种分队以及坦克、车辆很快就到达了近卫第13步兵军。这下,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再也坐不住了。在得到方面军司令部直接批复的命令后,他立即找到费奥克季斯托夫少将打听西多罗夫的背景到底是什么,能让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请求这么快就被方面军司令部越级批复同意,这个西多罗夫再次给了他一次震撼。
  当然,费奥克季斯托夫并没有给斯托利亚罗夫一个准确的信息,因为再怎么说,自己的这个副手和自己的关系不算太近,因此他不会说得很明白。但是为了防止斯托利亚罗夫在以后给西多罗夫添乱,费奥克季斯托夫还是向斯托利亚罗夫上校多多少少透露了一点。那就是西多罗夫少校身后有个大人物在支持,很多事情别人可能做不到但是西多罗夫少校却很有可能能做到。在费奥克季斯托夫看来,自己的这个副手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只要不是太愚蠢,斯托利亚罗夫是绝对不敢有胆子去坑西多罗夫的。
  斯托利亚罗夫自此心里再也其他心思,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能个西多罗夫添乱,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西多罗夫的背景是极为深厚而且是自己无法对抗的。他现在对严大力已经是彻底转变了想法,对于严大力的申请一概同意并且还为严大力准备指挥的部队煞费苦心。比如他就向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提出干脆在近卫第24步兵师单独组建一支实验性质的诸兵种合成团,将方面军批准的一个野战炮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装甲连、两个反坦克炮兵连还有各种牵引车辆和从全军各部队中抽调出来的三个步兵营和一个工兵连放在一起交由严大力指挥。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费奥克季斯托夫的同意,这位军长同志也很想看看新组建的这个诸兵种合成团在实战中到底会有多大的作用。当然,严大力也同样非常欢迎上级的这个决定,这可是他第一次拥有由自己完全说了算的部队,自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战斗。在隶属关系上,费奥克季斯托夫将严大力指挥的这个团编入近卫第24步兵师,作为这个师出来原有三个团之外的特殊存在,部队番号定名为近卫第131合成团。
  而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由方面军司令部政治部派出的政治副团长阿尔塔诺莫夫少校以外,其余的人员选择权全部在严大力这个团长手中。由于军首长的支持,严大力基本上是毫不费力的将自己想要的军官调入自己的部队。
  古谢夫被严大力指名调来担任合成团的侦查股长,谢尔久克被调来担任团副参谋长兼作战股股长,依瓦什科夫被任命为团政治股股长,思维里琴科被调来担任一营营长,古斯塔诺夫被调来担任二营营长。整个团除了三营营长耶夫谢耶夫不是严大力的老部下之外,其余主要军官都是严大力的心腹。
  整个团的部队全部到位后严大力和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就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按照严大力的设想,部队应该同时注重防御和进攻,并且各个兵种之间都应该在防御和进攻中相互紧密配合,以求能发挥所有兵种的威力。在进攻中还要重视后勤补给以及部队机动力的训练,以求在不远的而将来苏军进行反攻时能够大放异彩。
  由于严大力这个团是新组建的试验部队,需要大量的训练,并不在近卫第24步兵师的原有编成之内。因此合成团的部署地点远离整个师的第一线,师长克拉夫丘克上校在得到了费奥克季斯托夫将军的专门嘱托之后将严大力的合成团单列出来,作为师里的预备队来看待。
  师长克拉夫丘克上校其实对严大力并不熟悉,对严大力的这种合成部队试验还是有些感兴趣的。因为他也知道总参谋部已经开始筹划部队编成的改革,而且方面军司令部到集团军司令部再到军司令部很明显都很重视这次团一级的编成改革试验,因此在内心中克拉夫丘克上校是支持严大力这个合成团被编入自己的师。别的不说,只要这个合成团能够如严大力所说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那么自己的功劳是肯定跑不了的。就算是实验失败也没有什么,这个团的团长已经有风声说上面有很强的背景,那么实验失败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含的影响。
  合成团的所有人在严大力提出了要求后开始了紧张繁忙的训练之中。有很多严大力所知道的后世的一些战术也被严大力拿来进行试验。不过很可惜,这个时代的苏军士兵特别是步兵的文化程度较差,理解力比不上后世的士兵,因此能够拿来训练的战术并不是很多。
  部队的训练一开始,后勤的压力一下子就增大了不少。由于车辆和坦克、装甲车很多,不管是从油料上、弹药上还是保养零件上都比普通的步兵团增加好几倍的使用量。严大力在一开始甚至让特列亚毕奇尼科夫和谢尔久克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后勤工作中,就这样也还是经常捉襟见肘。好在军司令部的后勤处知道这个试验部队的重要性,总算是勉强能维持后勤供应。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后勤方面虽然依然让严大力有些头疼,但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了。
  1943年春天的雨季时间要比以往都要长,这也给了苏德双方一个喘息的机会。不管是德军还是苏军都没有在雨季进行作战行动,严大力的团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
  虽然说整个春季因为路面化冻而泥泞不堪,双方都有默契没有展开大的作战行动。但是苏德双方还有一个默契,那就是都在策划雨季过后的夏季作战行动。
  由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失败,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和装备,因此此次夏季攻势德军的力量只能够发起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