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反坦克炮全部被德军分散到了各个市内的方向上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隐蔽,就是想打苏军坦克部队一个突然袭击,以支援在市区内各种建筑物中坚守的德军步兵。与此同时,德军的工兵部队也被分散到了各个连队甚至是排里,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携带大量的炸药准备在与苏军争夺各种建筑物时能够将墙炸开,为德军的步兵偷袭进入建筑物的苏军士兵创造条件。
由于德军部队的数量足够多,对城内的地形熟悉,再加上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防守部署。因此谢布里亚科夫的猜测并不准确,无论从哪个方向上进行进攻都会与到德军的顽强防守和抵抗。
而在谢布里亚科夫的部署中,第974团所有的两个步兵营是按照以排为单位再加上一两辆坦克实施进攻。原本这样的布置有点类似于严大力原来在防守城市时所采用的战术,只不过严大力原来采用的是战斗小组的形势,人数没有那么多。而谢布里亚科夫是坚定的苏军进攻理论的拥护者,他认为战斗小组的模式人数太少,在进攻中应该每一支战斗分队应该多一些人才行。
这也不能说谢布里亚科夫有什么太大的错误,只是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在城市的巷战当中有时候人数多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城市中的复杂地形会限制战斗人员的火力输出,人数多并不能让火力的优势发挥出来,反而效率会有所下降。
因此第974团的每个排在进攻一开始后就受到了德军的猛烈地射击,很多苏军士兵甚至没有能冲到德军据守的建筑物跟前就被德军的火力打倒在地,伤亡数字急剧上升。而当苏军坦克跟在每个步兵排后面进行火力掩护时,德军则没有暴露自己的反坦克炮等反坦克武器,而是迅速转移,使得苏军坦克的火力优势不能转化成为对德军有生力量的打击。
往往是一个苏军的步兵排在损失了很多士兵并且在德军士兵转移后才能占领一些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甚至在苏军占领之前就会被苏军坦克打成废墟。而随着战斗的继续,德军并没有死守在市区的边缘,而是有意识地在给予苏军步兵以杀伤后向市区内后撤,引诱第974团的进攻部队逐步深入一些地区。而伴随着步兵的逐步深入,负责进行火力掩护的苏军坦克也慢慢开进了市内。
第四百一十七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三)
等到苏军坦克开始逐步深入市区内,德军隐避起来的反坦克炮开始开火。在市区内道路中艰难前行的苏军坦克正在专心地位步兵提供火力掩护,而失去了机动力的优势。当苏军坦克受到了德军这种偷袭式的攻击后,因为反坦克炮和坦克之间的距离实在是有点太近了,所以很多坦克甚至连敌人的反坦克炮在哪里都没看清楚就被击毁。苏军坦克损失的数量开始急剧地攀升。
而苏军的步兵在失去了坦克的火力掩护之后进攻速度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在有些地方甚至根本无力再继续前进。而与此同时,德军的步兵战斗小组则开始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开始对占领了一些建筑物的苏军开始了反击。德军的这种反击并不是面对面地硬碰,而是绕到建筑物内苏军士兵无法观察到的地方由工兵使用炸药在墙体上炸开一些大洞,然后由德军士兵冲进去对被炸药爆炸震晕或者炸伤的苏军士兵进行清剿。
德军的战术相当正确,给第974团的各个步兵排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甚至苏军有些排全部阵亡。战况在第974团刚刚攻入切尔尼戈夫市内就开始僵持起来,各种汇报都回击到了谢列布里亚科夫那里。
面对德军的这种防御行动,谢列布里亚科夫觉得自己的头开始疼了。由于坦克被德军击毁或者击伤的数量急剧增多,此时第974团的步坦协同战术被德军破坏得比较严重,步兵部队与坦克之间相互配合被切断,苏军坦克的火力优势根本无法发挥出来并且给予不了步兵部队以支援。面对这样的情况谢列布里亚科夫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他自认为对于步坦协同战术钻研得比较深,因此一旦这种战术被德军有意识地破坏后他就有些束手无策了。
而作为这次试探性进攻的主要指挥员谢列布里亚科夫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来抵挡德军的反扑,战场上的形势开始逆转。近卫第974团原本进占的区域从一开始的不断扩大变为停止扩大,然后又开始慢慢在德军的打击下开始缩小。
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越来越变得危急,各级指挥员纷纷向谢列布里亚科夫报告并且希望得到这位团长的指导。眼看着自己的部队在不断被德军挤出已经占领的市区,谢列布里亚科夫最终只能用电话将目前的形势向后方的严大力汇报并请求部队撤出切尔尼戈夫市区。虽然他知道这样的申请实质上再次表明了自己指挥能力上的欠缺,也让自己在上级面前打了包票泡了汤,但是此时如果在不后撤的话很有可能整个团都会被这里激烈的巷战给全部消耗在这里。当然,谢列布里亚科夫还有一个自己认为能摆上桌面的理由,那就是这只是一场试探性进攻,目的是为了摸清德军的战斗力,那么撤出市区完全可以被接受,自己受到的诘难也可能会少很多。
不过他完全没有想到此时严大力的心里早已经对他失去了信任,因此当他通过电话向严大力提出撤出市区的建议后让严大力大发雷霆。严大力在电话中严厉地警告道:“谢列布里亚科夫同志,为什么您会想到撤出市区?您在我这里领受任务的时候可不是信心很足吗?为什么战斗才进行了这么一会儿您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我现在警告您必须停止撤出切尔尼戈夫市区的行动,不然我会亲自送您上军事法庭!”
“可是西多罗夫中校同志,现在我的团损失很严重,德军的反击很猛烈。而我们配合步兵的坦克同样损失很严重。这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既然我们已经达到目的为了减少伤亡就应该允许我们团撤出来,等到后续的部队到达以后在重新组织进攻。”谢列布里亚科夫也激动地喊道。他认为严大力这个师参谋长也只是比自己高一级,虽然有些功劳但是对于部队的战术或者说诸兵种合成部队的战术没有自己在行,因此他对于严大力不准撤出市区的命令并不服,反而争辩起来。
严大力一听谢列布里亚科夫这话彻底愤怒了,自从他穿越到这个年代以来还从来没有下级这么不服从自己的命令。很显然谢列布里亚科夫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对于这样的行为他必须得压下去,不然以后其他的部下效仿的话他的威信也就彻底没有了。他非常恼怒地说道:“谢列布里亚科夫少校,目前我是师参谋长,负责指挥部队,因此您必须服从命令。我将会在向您的974团增派一个坦克连来协助您战斗,至少您要守住目前所占领的区域。不然我将会以违抗上级命令的理由在战斗结束后将您逮捕并移交给师特别处。”
严大力这种威胁的话一说出来,电话那头就沉默了。因为谢列布里亚科夫已经听出了严大力出离得愤怒情绪,甚至准备以抗命的理由将自己移交给师特别处。这样的威胁对于每个苏军军官来说都是不寒而栗的,到了特别处没有哪个人能完好无损地出来,就算是不死也会脱层皮。因此谢列布里亚科夫只能勉强地回答道:“好吧,我将执行您的命令。”
严大力生气除了谢列布里亚科夫抗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认为虽然这次进攻是试探性质,但是如果近卫第974团能在切尔尼戈夫东南部占据一定的区域对苏军接下来的进攻将会非常有利。
一旦第974团能在切尔尼戈夫市区东南部站稳脚跟,就算是无法再扩大所占的面积,但是依然会让市区内防守的德军如刺在喉,异常难受。这就像是在敌人的身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让敌人不停地流血。德军必然要派出更多的部队和力量来对付第974团,想法设法也要将这支苏军部队赶出市区,这相当于将德军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这一方向上。
而这样一来,不管是严大力让近卫第775团再从另外一个方向向切尔尼戈夫市内进攻还是等到后续的第768团以及近卫第25师到达后立即发起全面进攻受到的阻力都会小很多。这也是严大力坚持第974团不能后撤的根本原因所在。
现在既然谢列布里亚科夫已经失去了继续坚持的信心,严大力已经开始思考开怎么去帮助第974团了。首先他将师直属坦克营营长克里沃斯皮斯基找来,让对方派出以个坦克连去支援第974团。同时他也让克里沃斯皮斯基带话给谢列布里亚科夫,让其将每个步兵战斗小组的人数降下来,以班为单位分散战斗,相互掩护,以防止德军的战斗小组进行靠近爆破。每个苏军的战斗小组都需要一辆坦克进行火力掩护,同时第974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现在也应该了解德军隐藏起来的反坦克炮的具体位置,第974团应该派出战斗小组想办法将已经开过火暴露位置的反坦克炮想办法干掉,以保护本方的坦克。
与此同时严大力也将近卫第775团团长维什尼亚克找来,让他带领自己的团向切尔尼戈夫市区的东部进攻,以策应第974团的东南部方向。为此,严大力将坦克营最后一个坦克连加强给了第775团,以便该团除了本来所拥有的一个坦克连之外还能有足够的坦克支援步兵进攻。
维什尼亚克终于得到了严大力的同意参与这次进攻,他心里非常兴奋。在他看来这是因为谢列布里亚科夫发起进攻后战况不顺才让自己有机会指挥部队投入进攻的。很显然雅典娜了这个师参谋长已经对谢列布里亚科夫失去了耐心和信任,而自己的第775团如果进攻取得效果,那么功劳本上将会有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他在接到严大力的命令后立即开始组织部队向切尔尼戈夫市区东部发起了新的进攻。
其实此时严大力心里非常想将谢列布里亚科夫撤换下来,由第974团参谋长来接替指挥,但是他也担心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突然撤换指挥员会对部队的战斗有影响这才勉强按下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在这里的战斗结束后一定要将谢列布里亚科夫撤换掉,因为这个从莫斯科调来的少校很显然在团长的职位上是极不称职的。至于谢列布里亚科夫身后的所谓背景,严大力也下定决心不在理会,因为他很清楚此时在苏联红军中再怎么自己也有足够的人脉关系和高层背景了,根本不用惧怕任何人。
现在严大力手中的所有兵力都派了出去,身边只剩下了几名参谋和警卫士兵。可现在切尔尼戈夫的战况依然很激烈,甚至连胜利的希望都还无法看到。很明显还是因为进攻的兵力不足而引起的,因此严大力再次向师长基利杰缅科上校发报,报告这里的最新情况并询问后续部队到达切尔尼戈夫的时间。
第四百一十八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四)
近卫第24师的后续部队特别是近卫第25师如果能尽快到达并从其他方向上发起对切尔尼戈夫的进攻的话,对于苏军来说还是很有利的,因为那时苏军就可以使用同时到达的野战炮兵部队实施炮击而不用太过于担心会误伤第974团和第775团的士兵。毕竟现在已经有两个团开始在不同的方向上对市区内防守的德军部队实施了进攻,并且开始消耗德军防御的有生力量。
很快严大力就接到了基利杰缅科的回复,说他率领着第768团和师里的其余部队将会在半个小时后到达。同时基利杰缅科还受军长费奥克季斯托夫的委托,向严大力通报近卫第25师也将会在两个小时后抵达切尔尼戈夫。
而就在此时的切尔尼戈夫城内一栋坚固大楼的地下室,德军第20步兵军军长同样接到了部下的汇报,说苏军的另一支部队已经开始了在市区东部的进攻行动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个消息让德军这位少将开始有些担心,很明显苏军加强了对市区的进攻。
这位德军军长原本已经接到了苏军坦克部队已经切断市区内德军防守部队后勤补给线的噩耗,说明苏军抵达切尔尼戈夫的部队开始在增加,不然苏军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对切尔尼戈夫实施完全的包围的,而这已经让他有些担心自己是在困守孤城了。
但是苏军步兵部队第一次出现在市区东南部并开始进攻后并没有取得什么较大的进展,反而让自己部下的反击有了一些效果,这又让这位德军军长稍微松了一口气。从这个情况来看苏军步兵部队所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和战斗力并不算太强,因此他下令要尽快将这只苏军部队赶出市区。但是最新的消息让他再度有些紧张,苏军的步兵部队从东部开始新的进攻让他发现自己原来的设想有可能实现不了,因为这两支苏军部队之间距离很近,很容易相互配合起来进行战斗。
而此时他已经将市区内防守部队中的一部分有生力量派出去对付东南部的那支苏军部队,要想再抗击市区东部新出现的苏军部队的进攻,他必须派出更多的部队去前线战斗,而这样一来会抽调一部分市区其他地段的防守兵力去填补空档,从而影响整个市区防御体系的完整性和兵力部署。
为了防止苏军再次从其他方向上进攻,保证市区其他地段的防守,他就必须要动用自己手中为数不算太多的预备队。而这是他一直想极力避免的情况,因为他不想在战斗一开始没有过多久就开始使用自己手中的预备队。从一场战斗的角度来说,哪一方能使对方提前使用预备队,那么哪一方将占有优势。
而且这位德军军长此时心里很清楚,现在在这一地域第2集 团军已经没有更多的部队能对切尔尼戈夫实施增援。而自己这个军的部队被分割包围在绍斯特卡和切尔尼戈夫等几个地点,虽然绍斯特卡的德军部队依然在顽强作战,是的这座城市目前还在德军手中并且吸引了苏军的一部分兵力,但同时绍斯特卡的德军部队已经失去了突围的希望,这些部队的官兵只能用自己的拼死战斗为德军争取部署防线的时间而无法给予切尔尼戈夫以支援。
中央集团军群派向这一地域的预备队只有的两个步兵师,而这两个师此时还在快速行军的过程中,要抵达这一区域将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这两个步兵师的任务更为艰巨,想办法堵住德军在第聂伯河左岸这一地段的防守漏洞,以防止苏军的突击部队利用自己的第20步兵军前两天在谢夫斯克和绍斯特卡地区的失败一口气冲到第聂伯河的岸边。因此指望这两个步兵师对切尔尼戈夫的增援时极为不现实的,还不如利用手中的部队坚守住切尔尼戈夫,吸引住苏军突击部队的主要力量,为第2集 团军或者是中央集团军群调集更多的部队向这以低于增援争取足够的时间。
因此提前动用手中的预备队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可是战况发展到现在,已经由不得这位德军第20步兵军军长不动用预备队了。为了保证切尔尼戈夫市区内防守的完整性,他只能动用一部分预备队。因为德军第2集 团军司令官已经下达了最新的命令,根据元首和德军总参谋部的意见,他必须在切尔尼戈夫坚守10到12天才行。当然,元首也是专门发了电报给第2集团军司令官,高度赞扬了第20步兵军舍生取义和顽强奋战的精神,并委托第2集团军司令部的将领转达他对第20步兵军所有官兵的敬意。
德军第20步兵军军长收到了这份来自元首的表扬电报,可能这样的电报在半年前甚至在一个月以前会让他非常兴奋和感动,但是此时的他却将这份电报看完后就扔在了一边。现在的情况如此危急,而这样的电报也许对基层的士兵还有一点鼓励士气的作用,但是对于清楚目前这一地段德军的危险境地的各级指挥官来说毫无用处。他认为此时现在德军第20步兵军更需要的是一份增援部队到来的电报甚至是空投后勤物资的电报。
不仅是德军第20步兵军军长这样看待元首的电报,就连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以及第2集 团军司令官同样也这样看待这份来自柏林的电报。这些德军高级将领们比远处于后方的元首更清楚现在的情况有多糟糕,他们目前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
从纯军事的角度上来讲,这个地域的德军防线已经基本崩溃,漏洞已经非常大了。虽然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派出了两个步兵师企图堵住这里的漏洞,但是由于兵力有限,德军高级指挥官们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部队来防御第聂伯河左岸这一地段了。他们心里很清楚,现在他们采取的措施只是在防线上缝缝补补,而这样的堵漏行为实际上能起多大的效果并不可知。
因此,此时的德军高级将领们和各个高级司令部之间的电报来往非常频繁,他们在讨论一个更有现实意义的计划,那就是利用第20步兵军的坚守来从其他地域调集新的部队沿着第聂伯河右岸利用这个天堑重新修筑一条坚固的防线。与此同时,还应该利用那两个派到这一地区的步兵师在第聂伯河左岸依托第聂伯河维持一个尽量大的登陆场,以便在以后战事反转以后能利用这个登陆场对苏军发起反击。
根据德军高级将领们的多次讨论,这个更有现实意义的方案并确定了下来并且向德军总参谋部和元首进行了上报。为了防止元首头脑发热而拒绝这个方案,德军中央集团军司令官亲自飞回柏林,面见元首希特勒,讲事实摆道理,以现实的实际情况来说服对方。因为如果这这样进行部署的话,苏军很有可能在这一地段强渡第聂伯河,在第聂伯河右岸地区掌握绝对的战役行动自由。而到那时,德军将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阻止苏军进行纵深突击和大范围的包抄,到时候很有可能目前使得依然在顽强阻击南部苏军几个方面军进攻的南方集团军群也陷入可能苏军被合围的被动状况,最终使得整个中部战线南端和南部战线德军发生总崩溃。
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可以预见到了,由于这个方案的制定是依据前线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来的,因此德军总参谋部那些经过良好战役训练的高级将领和参谋军官们都出奇一致地支持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提出的这个方案。
面对几乎所有高级军事将领们的一致同意,德国元首希特勒这次没有头脑发昏而拒绝这个方案,因为他更不能容忍出现整个东方战场上发生总崩溃的局面。经过半天的思考,希特勒终于下了决心采纳这个建议,批准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沿第聂伯河右岸修筑新防线,与此同时他还从北方集团军群以及西欧抽调了一些部队来加强中央集团军群。至于这条沿着第聂伯河右岸修筑的新防线,希特勒对它寄予了厚望,亲自命名这条防线为‘东方堡垒’,寓意为东方战场的坚固堡垒。
修筑这条‘东方堡垒’是需要时间的,调集部队同样也需要时间。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营救第20步兵军的可能,转而不停地鼓励德军第20步兵军坚持在绍斯特卡和切尔尼戈夫的战斗。与此同时,德军第2集 团军则开始指挥第13步兵军开始迅速后撤,放弃了目前该军所占据的城镇和各个居民点,与已经向这一地区增援的两个步兵师汇合,现在第聂伯河左岸离第聂伯河不远的地方先建立一条临时的防线来掩护这一地段,使得‘东方堡垒’防线能够有时间修建起来。
第四百一十九章 切尔尼戈夫之战(五)
切尔尼戈夫市这个在第聂伯河左岸距离第聂伯河只有五十多公里的重要城市此时正处于苏德双方激烈地争夺当中。德军需要坚守住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以保证苏军在这一地段上不能放心大胆地推进到第聂伯河岸边。因为在没有收复切尔尼戈夫市之前,苏军部队就算是冲到了第聂伯河岸边也会担心身后这座城市中的德军会出击,彻底打乱这一地区想要强渡第聂伯河的苏军部队的后方。
而德军此时同样也需要时间来修筑‘东方堡垒’,他们更不敢放弃切尔尼戈夫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算是绍斯特卡被苏军收复也要比切尔尼戈夫被苏军收复要好很多。德军此时在绍斯特卡的顽强坚守现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拖住一部分苏军兵力,是的苏军不能放手对德军第13步兵军和那两个增援到这里的步兵师所建立的临时防线实施进攻。
而在切尔尼戈夫市区东部,近卫第775团的进攻在最开始取得一定的进展后慢慢地失去了进攻的动力。原因很简单,德军第20步兵军军长在使用了一部分预备队后终于稳住了市区东部的防御,双方你来我往地进行了来回拉锯战,最终使得这一区域双方的交火线稳定了下来。由于近卫第775团团长维什尼亚克的指挥经验丰富,也确保了近卫第775团没有像第974团那样被德军想歪挤压,而是在市区东部占据了一片稳固的阵地。而根据严大力的命令,近卫第775团还派出了少部分兵力向东南部进行渗透,有力地支援了近卫第974团,这两个团终于建立了战斗联系。只是由于兵力不足,两个团之间的地域呈犬牙交错的状态,德军依然有小股部队驻守在这里,第775团与第974团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稳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