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个建议,向反坦克壕那个敌人举白旗的地方投掷一枚手榴弹,看看对方的反应再做决定。您看怎么样?”
严大力这时终于逮到机会说话了,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克洛奇科夫同志,我同意这位古谢夫上士的意见。现在德军已经进退不能,基本上处于绝境了,因此敌人使用可能投降的。我们可以做好布置并和坦克部队的指挥员作沟通协调,并让德军一个个放下武器爬出反坦克壕。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敌人假投降的花招了,没有了武器的士兵只能是靶子。古谢夫同志是和我一起从乌克兰前线拼杀出来的两个人之一,他的判断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大的差错。对于他,我是百分之百地信任。”
严大力对于古谢夫的表现一直是非常满意的,只是由于古谢夫的军衔低,所以团参谋长不认识不了解他也是很正常的。为了提拔这位和自己一起从德军包围圈内逃出来的部下,严大力现在在利用一切机会给这些军官们介绍古谢夫的光辉历史,以便在上级指挥员的心目中留下一点好的印象,而这对于古谢夫以后的升迁是有一定帮助的。
听了严大力的话,克洛奇科夫终于下了决心:“那好,西多罗夫同志,你和这位古谢夫同志去负责监督德军投降。我去和坦克部队的指挥员沟通一下,并且顺便感谢坦克部队对我们团防御的帮助。请注意,一定要想办法确定敌人的真实意图,我可不想让我的官兵因为敌人的花招而失去生命。您明白了吗?”
克洛奇科夫终于松口了,同意准备接纳德军投降。有了克洛奇科夫大尉的明确指令,严大力立即立正说道:“是,克洛奇科夫大尉同志,我这就带着古谢夫同志去准备。请您放心,我不会麻痹大意的。”说完,就带着古谢夫沿着战壕向那个一直举着白旗的地段跑去。
严大力的到来让这里所有的苏军士兵都明白,也许战斗就要结束了,他们纷纷停止了射击。上尉同志到来后的决定,将会确定是继续战斗直至完全消灭德军还是接受的家投降而使战斗结束。
严大力一到,就立即下令这一段战壕的士兵立即疏散到这一段战壕的左右两侧,他要让古谢夫做那个手榴弹攻击测试,来确定德军是不是真的要投降。而在这段战壕的后面一点,严大力让依瓦什科夫带着四挺机枪和二十来名士兵埋伏起来。这是作为预防敌人假投降的必要措施,也是作为一旦德军真的投降后的搜身及押解人员。
战壕前方不远处的反坦克壕中德军士兵一直举着那支步枪和白衬衣,而且一名德军士兵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反复说着什么。严大力有等了一会,直到克洛奇科夫派了一名士兵来通知已经和坦克部队的指挥员协调好了后,他才示意身边的古谢夫投掷一枚手榴弹到德军所在的反坦克壕中去。
严大力在古谢夫手中的手榴弹一脱手,就立即钻进了防炮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虽然几率很小,但是一旦德军是假投降,古谢夫这枚手榴弹就会招来德军回扔手榴弹的报复行为。而这种方式就是德军目前唯一有可能威胁到战壕中苏军生命安全的手段,为了防止被德军的手榴弹炸伤,他必须要事先做好准备。这样的准备古谢夫在投掷手榴弹前也被严大力要求要做好。
由于距离不远,古谢夫并没有使出很大的力气来投掷,那枚手榴弹就这样划过一条美妙的弧线落在了反坦克壕中。紧接着,德军在反坦克壕中爆发除了一阵尖叫以及躲避的声音。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严大力不得不蹲在防炮洞里默默盘算德军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德军是真打算投降,但是这枚手榴弹激发了这些德军士兵的士气,那么严大力并不介意让手下的士兵们全歼这帮德军。毕竟在战场上只有死人才会完全没有威胁。而如果这枚手榴弹依然没有打消德军投降的念头,那么就可以基本确定德军是真的毫无斗志,准备投降了。
手榴弹爆炸后的烟雾腾起,这时严大力和古谢夫都分别躲在战壕的防炮洞里没有出来。而其余的苏军士兵一直神情紧张地盯着反坦克壕中德军的反应。而此时躲在反坦克壕中的德军士兵已经有些绝望了,己方已经打出了白旗并一直在向对方呼喊自己要投降,结果却等来了一枚手榴弹。这枚手榴弹的爆炸还是要了一名德军倒霉蛋士兵的性命,他因为反应慢了而被手榴弹爆炸后的破片炸成了筛子。还有两个倒霉蛋也因为动作慢了而被这枚手榴弹给炸伤了,惨叫起来。
其实如果一支部队的士气降低到为零的状态,一心只想着投降。那么对方再怎么攻击也不会打消掉这些毫无斗志的士兵们对于死亡的恐惧。而人的求生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人能完全抑制得住这样的本能,特别是对完全失去斗志的士兵们来讲,投降就是生存下去的可能。
而处于生死边缘的人总是很敏感和聪明的,德军士兵中有几个聪明人立即发觉了不对劲。如果苏军坚持想完全消灭他们,为什么在德军打出白旗后只扔了一枚手榴弹过来?这分明就是一种试探,苏军现在是试探他们投降的真假。由于现在这些德军士兵处于弱势,于是这几名聪明的士兵开始向自己身边的战友们大喊起来:“同志们(德军内部士兵之间也会相互喊对方同志),不要惊慌,这是苏军在试探我们投降的真实性。我们建议由我们几个先将武器丢弃,赤手空拳地爬出这道反坦克壕举起双手。只要对方发现我们没有武器,也许就会同意我们投降。”
原本有些惊慌失措的德军士兵们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于是所有人都又聚集在了这里,这里聚集了大约有两百多名士兵。他们把手中的武器弹药都丢弃到了地上按照一个一个的顺序开始爬出反坦克壕。
第一百五十五章 扳倒团长的可能性
打头走在第一位的德军士兵用一把军用刺刀挑着白衬衣。他不敢用步枪挑着白衬衣,毕竟步枪是一种武器,他可不想因为苏军误会他还持有武器而被对方打死。如果发生那样的事情,这名德军会觉得自己完全是愚蠢死的,而不是因为误会被苏军干掉的。
严大力和古谢夫没有等到德军士兵的报复,反而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乌拉”的欢呼声。他们终于松了口气,端着枪从防炮洞里出来,那里太狭小了,只能供一个人蜷缩在里面,十分不舒服。
果然,当严大力看到了前方出现了打着白旗的德军正排着队向自己所在的战壕走来。与此同时,原本分散在左右两边的苏军士兵们也回到了这段战壕并且占据了所有的要害位置,他们的枪口也一直对着排队向自己走来的德军士兵。现在还不能完全放松,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谁也不想在这最后的时刻出现什么意外而丢掉性命,这种想法对此时此刻双方的士兵们来说都是一样。
不一会,打头的德军士兵就来到了战壕前,他把手中的刺刀连同白衬衣都扔掉以表示自己完全解除了武装。这名德军士兵很聪明,站到战壕前面对好多个黑洞洞的枪口并没有跳下战壕,而是举着双手站在那里等待着苏军士兵的指示。要知道这时候现场的气氛还是相当紧张的,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不谨慎的举动而被打成筛子。
依瓦什科夫也来到了最前沿的这道战壕,剩下的事情严大力就不打算再继续管了,这种搜身和押解的工作都推给依瓦什科夫这个政工军官吧。对于这个工作,依瓦什科夫当仁不让,他接管了接受德军投降的工作,示意几名苏军士兵爬出战壕对德军士兵开始依次搜身。并在搜完身后将这些德军士兵一个一个地推下战壕。那里有其他士兵负责押送这些德军士兵去后方,而苏军那几挺机枪以及好几辆坦克一直把枪口瞄准着这群已经失去斗志的德军士兵。
严大力现在总算是放松了下来,这场原本看不到希望的战斗居然以自己的胜利而告终让他很是高兴。他在战斗中曾经也丧失了斗志,以为自己会死在这片阵地上。现在他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于是他回到了七连的指挥部,靠坐在地上摸出了身上的香烟开始美美地抽了起来。
现在整个战场都寂静了下来,再也没有枪声和爆炸声,仿佛这里没有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样。阿利亚布舍夫在小高地上的团指挥部一直观察着左侧七连阵地上的战斗情况,他不得不关心,因为如果那里被德军突破,也许自己在军队里的前途就从此戛然而止了。
在七连最困难的时候,阿利亚布舍夫也曾经想过从小高地上调动八连的一个排去增援。他甚至已经让人把八连连长交到了团指挥部,已经在给对方交代任务了。其实阿利亚布舍夫心里也很清楚,就算是给七连增援一个排在那种情况下可能也是于事无补。但是他必须要做出这样的动作,这样好让他的责任在战后上级做责任调查的时候能变得小点,毕竟他已经把防守七连阵地的最大责任交给了克洛奇科夫。
幸好师司令部电文中所说的那个增援的坦克营及时到达,避免了974团防线的崩溃,也避免了以后上级调查失败原因的时候暴露防线崩溃的真实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固执和指挥能力低下。阿利亚布舍夫很庆幸自己又躲过了一劫,看来自己的运气一直不错,至少在团长这个位置上到目前为止没有犯什么大错误,给上级留下一个无能的印象。
德军步兵的主动缴械投降让阿利亚布舍夫十分高兴,作为974团的团长,德军在战场上首次主动投降的荣誉是谁也分不走的。这完全是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且是直接砸在自己脑门上的那种。他立即决定去七连的阵地上去视察,以彰显自己这个团长的存在感。
当阿利亚布舍夫来到七连的指挥部时,他看到了这里只有一个人,而且是自己最不想看到那个人:西多罗夫上尉。这名三营副营长兼七连连长正靠坐在地上吞云吐雾,而整个指挥部里却一个士兵都没有。
严大力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有人这时会来七连的指挥部,等到来人走进了指挥部他才发现是自己的老冤家阿利亚布舍夫少校带着两名传令兵来到了自己这个简陋的隐蔽部。虽然他并不喜欢这个人,但毕竟对方是自己的上级,是974团的团长,因此严大力不得不站起身来立正报告道:“少校同志,您怎么来这里了,有什么指示?”
这完全是一种公式化的话语,并不代表任何负面的含义。严大力此时刚从一场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激烈战斗中解脱出来,他此时并不想和阿利亚布舍夫少校发生什么冲突。对于这个团长同志此时的到来,严大力心里其实还是有抵触的。怎么这里战斗激烈的时候少校同志不来?而且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的增援?等到战斗胜利后德军开始主动投降了,这位团长同志就出现在这里了。也许阿利亚布舍夫少校是来摘取胜利果实的,对于团长同志的这种想法严大力虽然不满,但是却能理解。但是接下来的谈话气氛却完全出乎了严大力的预料。
“西多罗夫同志,您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偷懒?其他所有的同志都在忙,您确一个人在这里休息,这样的事情您作为一名带兵的指挥员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吗?是不是在这场对我们生死攸关的战斗中您就这样一个人躲在这里而不履行自己作为指挥员的职责?不要以为克洛奇科夫大尉被派来负责七连的防御您就可以偷懒!您这样的行为作为一名红军指挥员是严重的不作为行为,是一种懈怠!我会召开团里的会议专门来讨论您的这种行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并会上报给师军事委员会!”阿利亚布舍夫一上来就咄咄逼人,本来他并不想指责严大力,但是一见到严大力他还是没忍住自己内心的厌恶感,开始劈头盖脸地严厉批评这个自己手下的刺头。
原本严大力以为再怎么说自己刚刚通过激烈的战斗带领着七连成功地守住了阵地,阿利亚布舍夫就算再厌恶自己也不会这么激烈地指责自己。但是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这个阿利亚布舍夫少校简直就是一个人渣,不仅想来争功,还跑来无端地指责自己。话里话外还在暗示要惩罚自己,这完全就是公报私仇。
严大力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被点燃了,而且心里的愤怒完全无法控制。他的手甚至因为怒火而有些微微发抖,这中心中压抑很久的怒火让严大力一下子几乎失去了理智。
当他正准备张口反驳并且撕破脸皮讥讽这个完全不知所谓的团长大人时,隐蔽部外面的一个声音传了进来:“我不同意团长同志的意见!这种说法完全是颠倒黑白!西多罗夫上尉是我见到过的最优秀的指挥员之一,在这次战斗中他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不是因为他的远见和勇敢顽强地指挥作战,我想我们不可能能成功守住阵地。如果团长同志坚持召开会议,那我将会在会议上正式提出给予西多罗夫上尉申请勋章和晋升的建议!”
话音未落,克洛奇科夫大尉就从外面也走进了七连的指挥部。他是来找严大力商量该分配多少力量押送那两百多名德军战俘的,也顺便来问问严大力七连有没有听得懂德语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就可以从德军战俘口中了解德军的动向以及兵力情况。
而当克洛奇科夫刚走到七连指挥部的门口,就正好完整地听见了阿利亚布舍夫少校指责严大力的话。由于刚刚和这位西多罗夫上尉一起经历了一场恶战,而且他本人也对阿利亚布舍夫强行将七连阵地防守的责任推给了自己。克洛奇科夫的心中对于这个团长同志也充满了怨气,再加上阿利亚布舍夫是在完全错误地指责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西多罗夫上尉。因此他也不惜撕破脸皮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西多罗夫上尉站到了一起。
克洛奇科夫并没有像严大力那样失去理智,只是这一次阿利亚布舍夫的做法实在是有些过分。虽然对方有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的支持,但是如果真要摆在台面上来说道理并不在阿利亚布舍夫这一边。克洛奇科夫认为这也许是个扳倒这名师长爱将的机会,因为据他了解阿利亚布舍夫已经完全失去了团里所有军官的信任,这下也许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也没有办法回护自己的爱将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阿利亚布舍夫的斗争技巧
看到克洛奇科夫大尉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支持自己的态度,严大力的心中不禁对这位团参谋长充满了感激。要知道就算是科热米亚奇科大尉虽然也厌恶阿利亚布舍夫,但是却从来没有这样当面表态。
克洛奇科夫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说明对方是彻底想和阿利亚布舍夫打擂台了。要知道在苏军部队中,除了主要的指挥员,部队的参谋长就是实际上的二号人物。这样一个军官对自己毫无保留地支持,让严大力对于让上级调走这个可恶的阿利亚布舍夫少校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而此时的阿利亚布舍夫却陷入了一种尴尬和恼羞成怒地状态中,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主要副手会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反驳自己。这个西多罗夫上尉到底死了什么妖法让克洛奇科夫这么维护他?据阿利亚布舍夫所知,克洛奇科夫以前是和自己几乎同时调到974团来的,和西多罗夫也就是一般的同志关系,而这次战斗以后怎么两个人的关系变得这么密切了?让克洛奇科夫不惜和自己完全撕破脸皮。
阿利亚布舍夫此时有些下不来台,只得恨恨地说道:“克洛奇科夫同志,请您注意您的用词。我才是974团的团长,我有权对于团里的任何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既然您也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意见,那么我建议我们分别向师司令部的上级汇报!”说完,阿利亚布舍夫一脸恼怒地转身离开了七连的指挥部回小高地的团指挥部去了。他现在完全没有了来争功的心情,既然自己的主要副手想向自己的权威发起挑战,那么就让你们知道我阿利亚布舍夫的厉害!
对于指挥作战可能阿利亚布舍夫并不在行,但是对于这种人事斗争,阿利亚布舍夫却不害怕任何人。不然他怎么能得到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的青睐,又怎么能坐到974团团长的位置上去?
既然和克洛奇科夫的争执已经开始,那么对自己威胁比较大的目标就是自己的这个主要副手。而对于那个西多罗夫上尉,阿利亚布舍夫并不认为其有什么本事能掺和到团长与团参谋长这种级别的斗争中来。只要自己搞倒了克洛奇科夫,那么西多罗夫在自己的手下还不是任自己拿捏?
当务之急是立即回团指挥部用电报向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告克洛奇科夫一状,给师长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回到了团指挥部,阿利亚布舍夫立即亲自草拟了一份很长的电报,在电报中他首先向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汇报了这次战斗的最终结果。并且恭维了师长同志的高瞻远瞩,能够及时发现974团防线的危机并及时派来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增援部队,将德军的这次进攻打退并迫使德军两百多人投降。然后,他才将刚刚发生的克洛奇科夫大尉对自己惩罚一名叫西多罗夫的副营长提出了异议。这位西多罗夫上尉在战斗中极其懈怠,是个反面典型。问题是克洛奇科夫大尉明显包庇对方,完全不把自己这个团长的权威放在眼里。最后他提请师司令部讨论克洛奇科夫大尉的抗命行为,并给出处理意见。
在写这份电报的时候,阿利亚布舍夫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他很了解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的性格和关注点。这位上校同志是个权利欲比较强的人,而且工作作风也很强势。他关注的肯定是这次战斗的最后结果,因此阿利亚布舍夫必须在告状前要先把战斗结果上报,以取得师长同志的信任。
接下来告状的事情就简单了,因为这场战斗的结果绝对是令人满意的,只要师长同志的对自己的信心高涨,那么对于自己后面的话也会充满信任并且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自己。这样自己就会在和克洛奇科夫的争执中立于不败之地。虽然自己以前只是后勤军官,也许对于指挥作战不是太行,但是对于军队里的政治斗争他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阿利亚布舍夫相信只要这份电报抢先发给了师长同志,那么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
就在阿利亚布舍夫发电报的同时,克洛奇科夫和严大力也在七连的指挥部内进行了一次谈话。克洛奇科夫首先和严大力确定了押送德军俘虏的人员以及接下来七连该如何继续防御这个阵地的方案。这是工作,必须得先进行讨论,而与阿利亚布舍夫的争执克洛奇科夫并没有但太大的心,毕竟他有着第一手的证据,而且他相信团里的其他军官也会在这场争执中支持自己。
“克洛奇科夫同志,您说我们这次会不会成功地将阿利亚布舍夫少校赶出974团?这个人的存在对于我们团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如果能赶走他,那么我们团以后的战斗也许就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只不过我可听说他可是很受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的青睐,这件事情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严大力也认为这次争执很可能是一次将阿利亚布舍夫彻底赶走的机会。只是出于对克洛奇科夫的善意和一贯的谨慎,他还是忍不住提醒克洛奇科夫要重视师长同志和阿利亚布舍夫之间的关系。
克洛奇科夫倒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还知道一些严大力并不知晓的情况。比如自己和阿利亚布舍夫一起被调到974团也是有原因的,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虽然比较青睐阿利亚布舍夫,但是对于阿利亚布舍夫的指挥能力一直有所疑虑。而自己的能力师长同志还是清楚的,不然不会将自己派到974团给阿利亚布舍夫充当主要助手。自己的话以及团里所有军官的支持可是事实,就算师司令部派人来团里调查,真理是掌握在自己这一方的。因此克洛奇科夫并不怎么担心阿利亚布舍夫和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的关系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什么影响,毕竟就算是师长同志也不可能会漠视团里所有军官的意见。
想到这里,克洛奇科夫不禁嘴角翘了翘,对严大力说道:“西多罗夫同志,我看您多虑了。师长季米科瓦切夫上校是个很强势的人,但是他也是对我们苏维埃事业非常忠诚的一个人!您想,如果您处于他的位置上得知自己手下的一个团所有的军官班阔团参谋长都对团长提出了不满,那么您也会仔细考虑怎么处理这次争执。毕竟如果无视事实,无视这个团所有的军官的不满而支持阿利亚布舍夫。那么肯定会十分影响这个团的士气和战斗力,这对于我们这个师以后的作战行动会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我想师长同志会支持我们的。”
克洛奇科夫说的这番话有他自己的逻辑,而且他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对于这个西多罗夫上尉,克洛奇科夫认为虽然对方是个作战经验丰富,能力很突出的指挥员。但是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并不高,而且以前只是一名士官,最近才被提拔起来。因此西多罗夫的眼界没有自己这么宽广,有这种疑虑也是正常的。克洛奇科夫并不知道这个西多罗夫上尉在很多高层那里都有不错的印象,而且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