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亲历记之浴血东线-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员。这位城市党的负责人光有热情,出于一片好意,但是他却不明白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战斗并不能只靠热情就能取得胜利。
对于这样的建议基利杰缅科很犹豫,因为吸收平民加入部队没有先例,而且对于部队的战斗力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因为平民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哪怕是基本的速成军事训练也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人基本上只能在战斗中充当炮灰的角色。而且没有参加过战斗的人一旦看见战场的血腥,心理崩溃的不在少数。这种武装平民非但不会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反而有可能会拖部队的后腿。
其实严大力看到了基利杰缅科的犹豫,心里明白这位团长同志犹豫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比较赞成基利杰缅科的想法的,这样的武装平民很可能在战斗开始后一哄而散,就连那些经过简单军事训练的补充士兵在初上战场后都有可能心理崩溃,还别说没有受过起码军事训练的平民了。不过他并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当着这位市苏维埃委员会主席的面说出来,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营长,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团指挥部里的气氛因为基利杰缅科的沉默而显得有些尴尬,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打着圆场说道:“基利杰缅科同志,反正我们团正缺兵力,不妨考虑一下地方苏维埃委员会的建议。来报名想加入部队的都是联共(布)党员、共青团员以及苏维埃积极分子,他们都是我们苏维埃联盟的忠实拥护者。我看完全可以吸收他们加入军队和敌人战斗!”
萨姆克利奥夫是政治副团长,并不是军事指挥员。他更看重的是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人员来为部队服务,而且这些人在怎么说士气也很高,不能挫伤这些积极分子的热情。他说这番话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避免地方党的负责人和军事指挥员产生龌蹉,这样对于整个部队在这里的防御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萨姆克利奥夫这番话的意思让基利杰缅科不得不思考了一下,最终这位中校团长终于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是这样,我同意这些工人加入部队。但是我要事先申明一点,这些工人不能参加一线的战斗,因为他们并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对于战斗残酷性认识不足。不过他们可以做为部队的向导和辅助人员来支援部队的战斗。这样,萨姆克利奥夫同志,你去负责给这些工人下发武器和弹药,将他们武装起来。”
看见基利杰缅科中校终于点头同意了自己的建议,阿莫柯西廖夫的脸上出现了满意的笑容。他搭了个招呼,就和政治副团长离开了团指挥部去组织工人去了。而对于基利杰缅科的这个决定,严大力实际上并不赞成。可是既然团长决定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来阻止这个决定,他只希望不要分配给三营这样的武装平民。
第两百二十四章 集思广益的结果
基利杰缅科又转身对严大力说道:“西多罗夫同志,你不是说需要补充兵力吗?现在有了,我也只能给你这样的补充人员了。其他的支援我确实也没办法,现在你们三营的任务很重要,我们现在谁也不知道德军装甲部队是不是真的被你的地雷阵给拖住了前进的步伐,一旦敌人识破了你的花招,那么城市的西面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你们三营必须得守住划给你们的防守区域,不能放敌人进城。你明白吗?”
“可是这些工人并不是士兵,没有受过军事训练。实际上在战斗中用处并不大。我可不愿意带着这样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上战场,这简直就是让他们去送死。在激烈的战斗中光是有热情并不能保证能够胜利。”见到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和地方苏维埃主席阿莫柯西廖夫已经离开团指挥部,严大力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他知道基利杰缅科中校实际上心里也是这样的想法,不然刚才就不会听到这个建议一言不发,沉默了好一会。
严大力原本以为基利杰缅科会支持和同意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基利杰缅科却招了招手说了另外一番话:“请你过来看看地图,这里到这里就是你们三营的防御区域。这样大的区域就算你们三营满编放到这个区域也就像在大海里撒了一把沙子,何况你的三营有一个连已经减员很严重了。还是那句话,我没有多余的兵力调配给你,一营和二营要负责这个城市的西南方向以及南部方向上的防御。现在我这个团长手中也只有团指挥部能凑出来的两个排作为预备队。西多罗夫同志,你是共产党员更是一名指挥员,现在既然这座城市的工人们积极要求加入部队参加战斗。那么你的职责就是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为包围这座城市出力,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基利杰缅科这番话有些尖锐,不过确实说的实话。严大力根本拿不出理由来进行反驳。现在任务已经下达,自己只能去想方设法执行这个命令而不是和上级继续讲困难叫苦。想到这里,严大力没有办法,只得点点头说道:“好吧,那我执行命令,多吸收点工人进行战斗。”说完他立即离开了团指挥部。
三营的所有军官很快就被严大力召集起来,他指着地图上的预定防御区域说道:“这里是团里给我们指定的防守区域,我们营已经损失了一部分士兵,可上级要求我们必须守住这个地区。怎么样?大家都谈谈意见和建议吧。”
对于这么大的防守区域严大力从心里觉得就凭一个营是没有办法守住的,他鼓励营里所有的军官提建议也是想发动大家的智慧来出谋划策。看能不能有什么好的点子能讨论出来。现在时间很紧,不知道德军会不会被自己设置的虚虚实实的雷区能拖住多久,所以三营还得尽快拿出防御方案来。
谢尔久克是刻板出身,对于军事地图要比几个连长更熟悉。当他看到严大力划定的区域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按照苏军的条例和常理,防守这样大的区域至少应该需要一个团以上的兵力才行。因此他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西多罗夫大尉,这不是开玩笑吧?现在我们三营满打满算也就三百人左右,平均分散到这个防守区域可能每一百平方米才会有一名士兵防守,这样防守岂不会到处都是漏洞?”
对于自己这个比较看重的副手,严大力也知道他说的实话。但是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士气,他也只得照搬刚才基利杰缅科对自己的那番话来进行驳斥。当然他也不忘提起三营会得到一批这座城市里的工人的支援。
一听到有支援,依瓦什科夫倒是眼睛一亮,急匆匆地说道:“营长同志,能有多少人来咱们三营?”在这位政治副营长看来这些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是有力的生力军,完全可以改变目前三营兵力不足的窘境。当然,依瓦什科夫并不懂军事指挥,也就不知道这样的平民实际上在战斗中用处并不大。
严大力双手一摊,说道:“我也不清楚,只是到时候政治副团长萨姆克利奥夫同志会带着他们来我们三营的。”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古谢夫开口了:“我看是不是可以将部队撤进市区而不用再城市外面建立防御阵地?我的想法是敌人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坦克部队,并没有多少步兵跟随。如果我们在城市外面设立防御阵地,很可能会被敌人一个坦克冲锋就突破。如果将部队放到城市里进行巷战,敌人只用坦克是无法和我们战斗的,因为他们没有步兵来巩固已经占领的区域,而且坦克在城市中发挥不出机动性。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完成团里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个建议很不错!自己怎么忘记了德军前锋全是坦克而没有步兵跟随呢?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斗中不就是德军因为步兵被挡住而没有进入城市才被被击毁了很多坦克吗?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幸好参加过那场战斗的古谢夫还没有忘记,看来发动大家想办法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其实严大力并不知道在苏军中发动手下的指挥员想办法提建议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只是因为他来自后世的中国,把解放军的一些方法不知不觉地用上了。
“我觉得古谢夫的这个建议很好,只要我们拿出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的战术还是有很大可能守住城市的。”一向乐观的思维林琴科也开口支持古谢夫。而一旁的古斯塔诺夫到没有说话,这位作战勇猛的连长并没有什么想法能提出来,反正只要营长同志下命令自己执行就好了。他的九连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最大,有将近一半的士兵没能撤到博科夫斯卡亚市。
天已经接近黄昏,为了争取时间,严大力没有再多说什么,立即下令让七连和八连沿着城市的西部开始布防。他命令将这两个连全部分散成三人反坦克小组,就像当初在谢尔普霍夫镇所采取的战术一样,重点就是占领各种楼房打敌人的坦克。并且确定了营指挥部的位置就在两个连的交界处后面大约三百米的一座东正教教堂里的地下室。古斯塔诺夫的九连由于人数只有满编的一半,作为预备队布置在营指挥部的周围,准备接收来自地方上的工人后在作战中支援顶在前面的两个连。
很快三营就在严大力的带领下来到了预定防守区域,这时天已经快黑了,光线也开始暗了下来。在三营的防守区域内有两条主要公路向城市中心延伸,一条就是米列罗沃到博科夫斯卡亚的那条公路,严大力可是在这条公路上设置了好几个虚虚实实的雷区。另外一条是从西北方向上的米古林斯卡亚通往博科夫斯卡亚的公路。这两条公路都是主要公路,路面就算进入了城区也比较宽。为了不然德军坦克在这两条公路上快速前进,第一线的七连和八连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这两条公路两侧的房屋内。与此同时谢尔久克还带着九连将所有能找到的公共汽车以及各种车辆拖拉机都堆积在路面上,每隔五十米就设置一处路障准备减缓德军坦克的前进速度。
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以后,严大力才带着营指挥部的所有人员来到了预定设立的教堂。这座东正教教堂早就没有了神职人员,他们来到地下室时,一打开门严大力就看到了双很多惊恐的眼睛。地下室里挤满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由于战争已经开始了一年多了,所有的平民都知道在战场上哪里最安全。这个地下室很大,是个天然的避难所。而自从下午他们从市苏维埃委员会得知德军马上就要进攻这座城市时,附近的居民不约而同都躲到了这里。
一看到进来的是苏军的军官和士兵,所有在地下室里的人都松了一大口气。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颤颤巍巍地走到了严大力的面前,用悲伤的口吻问道:“指挥员同志,敌人马上就要进攻了吗?为什么红军要一再撤退?为什么不能将德国人赶回去?要知道我们可是给红军多么大的支持啊,我的儿子、孙子都加入了红军,我们的粮食也交给了红军,就连儿童们的口粮都不够,婴儿们没有牛奶喝,我们这些妇女就在今天上午还在车间里为红军生产子弹。你们却准备将我们丢给德国人!我们就想问问红军是不是还要撤退,还要退到哪里去?”说完,这位老妇人开始默默地流泪。而其他的妇女们也开始议论纷纷,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个婴幼儿的哭声,一时间地下室里嘈杂起来。
第两百二十五章 武装工人
严大力没有想到这里居然还有那么多老弱病残的平民没有撤离,面对这些平民的指责他更是无话可说。不仅是他,就连依瓦什科夫这个政工军官也有些羞愧,他低下了头不敢面对这些为了国家贡献了那么多的妇女们。所有的士兵们也和依瓦什科夫一样觉得老妇人这番话完全是在打自己的耳光,脸上火辣辣的。
是啊,战争在平民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军队作战不利,百姓们是有权利指责的,要知道在战争中最受伤的就是老百姓了。严大力不禁想到这时期的祖国也同样在进行着战争,平民的伤亡也比苏联还要大得多,可恶的小日本!他沉默了一会后才开口说道:“妇女同志们,听我说。请你们别再这里逗留,马上这里就是战场了。你们应该疏散到东面的伏尔加河以东去,这里很不安全。我们红军会在这里和敌人展开殊死的战斗,不会后退一步的。”
严大力不忍心这些老百姓留在这个即将成为战场的城市受罪,不得不给他们指明了哪里才是最安全的地方。伏尔加河以东在历史上德军并没有能到达,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那我们还能回来吗?指挥员同志?”那位老妇人表示了自己的疑虑。她不想离开自己的故乡,想从眼前这位红军指挥员这里能听到点实话,因为她已经听说了苏联红军还在不停地后退,一直处于挨打的处境。
“会的,会的。我向您保证!我们不会再后退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请尽快离开吧。”严大力面对这些悲伤的老百姓,不忍心说出真相,只能做了一个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保证来宽慰这些人的心。
紧接着严大力转头对依瓦什科夫说道:“依瓦什科夫同志,我交给你个任务,请你立即和苏维埃委员会联系,让他们组织车辆来帮助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撤离。另外我们营的士兵们都应该在防守区域内进行搜索,寻找还没有撤离的平民,组织他们疏散到东面去,不能再在这座城市里停留。”
“同志们,请跟我来,我带领你们去找苏维埃委员会帮助你们离开。”依瓦什科夫带着营指挥部里的大部分士兵开始组织地下室里的老百姓撤离。对于这个任务,依瓦什科夫很愿意去执行,因为作为军人来说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尽到军人的责任,那么就更应该保护这些老弱病残的平民离开战场。这是他做为一个政工军官应该做和必须做的。
地下室总算是空了,营指挥部里除了通讯兵就没有了其他人,连警卫士兵都被依瓦什科夫带走了。严大力命令通讯班立即开始布设电话线,建立和团指挥部以及各连指挥部的电话线路。从现在开始三营就要进入临战状态了,可是严大力心里很清楚,这里是肯定守不住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要知道历史上德军可是冲到了这座城市以东两百多公里的斯大林格勒,知道在那座城市进行了反复争夺后这场战争财会发生转折。在此之前,苏军依然会节节败退的。
具体到博科夫斯卡亚这座城市来说,不出意外应该是被德军占领了。只是自己在后世只记住了斯大林格勒,对于博科夫斯卡亚,他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现在只能说如果师司令部能带着775团和768团能及时撤到这里的话,那么还可以在这里能多坚持一段时间。至于基利杰缅科口中正在向这里急行军的那两个师,严大力心里并不抱什么希望。
由于自己能清楚地知道战争的进程,因此严大力认为守住这里是不可能的。他安排完所有的工作后又开始将地图拿出来开始仔细观看起来,希望能找到一条道路能避开德军的锋芒而后撤到这座城市以北去。他可不想向东撤到斯大林格勒去,那里可是二战历史上有名的‘绞肉机’,如果撤到那里,那么自己很可能会死在那里,要知道在那座城市里战斗时根据后世统计,基本上苏军士兵活不过二十四小时。所以能提前避开那里是最好的。
过了一个多小时,依瓦什科夫总算是带着士兵们回来了。一进门他就说道:“平民们已经交给苏维埃委员会了,他们正在想办法疏散。另外分配给我们三营的工人们已经到了,你去和他们说说话吧,做做动员,好让这些人能认识你并且让他们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做什么。你也知道我对指挥并不懂。”
“有多少人?”严大力站起身来边往上走边问道。
“有两百人左右。不过就是武器差了点。”依瓦什科夫跟在严大力身后回答道。
严大力来到了教堂地面上的大厅,这里挤满了拿着各种各样武器的平民,看来这就是那些自愿加入部队的工人们了。对于这些平民,严大力感到有些头痛,虽然这些人热情很高,士气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经历过战斗,很难讲这些拿起武器的平民最终还能活下来多少。
这群人拿着可是各种各样的武器,基本上都是老型号的步枪。很多人甚至连步枪都没有,只是赤手空拳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严大力这个突然出现的军事指挥员讲话。
严大力不得不站到教堂唱诗的台子上喊了一声:“大家安静。”以平息教堂里工人们七嘴八舌的声音。等到安静下来,他才说道:“同志们,我是大尉西多罗夫,是一名营长。以后你们就要跟随我们营进行战斗了,现在算是自我介绍。我只想讲一点,战斗可不是你们所想象得那么简单,那会是非常血腥和超乎你们想象的。我曾经看到过很多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心里崩溃,因此我在这里宣布如果你们中间有人想退出,现在还来得及,我保证不会追究。”
依瓦什科夫没有想到一上来严大力会讲这些,这不是将这些工人往外推吗?他想开口打断严大力的讲话,把事情给圆回来,毕竟这番话如果传了出去上级会怎么看西多罗夫怎么看自己。
结果一个苍老的声音抢在他的前面先出现:“大尉同志,您这是看不起人啊。我不同意您的观点。”
严大力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一位年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半老头子。他并美欧生气反而开口问道:“这位老同志,请您说说您的理由。”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再不济都是苏维埃的积极分子。我们有热情,自愿加入部队来打击德国法西斯。但是您作为指挥员,怎么能将我们往外推呢?其实您不知道,我们的工厂每个月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训练。而我还参加过国内战争时期对白匪的战斗,您可不能吓唬我们,我参加战斗的时候您还在吃奶呢。”这个半老头子有些激动地说道。
“那好!既然大家都自愿来参加战斗,我就不多说了。这位是政治副营长依瓦什科夫同志,大家如果没有武器,请找他进行补充。我只希望你们在战斗中能好好表现,特别是在面对敌人坦克和装甲车时要冷静,不要惊慌。凡事都多听听部队战士的建议,就这样吧,同志们。”严大力指了指站在自己身边的依瓦什科夫说道。对于老哥半老头子的反驳他并没有什么恼怒的情绪,反而觉得这批人很可能三营接下来的战斗带来一些好处,毕竟作为一名指挥员他很欢迎一批有作战经验而且士气高昂的补充士兵。
紧接着,严大力又对身边的依瓦什科夫说道:“你负责给他们配发武器弹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每人至少得有支枪和子弹。然后把他们分散到每个连里去,每个战斗小组除了原有的三名士兵外至少要分配两到三名工人。这样可以以老带新,尽快形成战斗力。原本我还以为这些人都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会没有什么战斗力。现在看来可能是我错了,但愿他们能给我们营带来好的变化。”
依瓦什科夫点了点头,看来西多罗夫也不完全是认死理,只要对接下来的战斗有利,这位营长同志还是很会变通的。他一直认为这批补充进来的工人应该比较有战斗力,毕竟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他的眼中这种对苏维埃忠诚的人员应该在战斗中表现不会差。
就在严大力的三营布置好防御的时候,德军第4装甲师正好绕过了严大力所设置的雷区,开始从南面逼近博科夫斯卡亚。只是因为天已经完全黑了,第4装甲师的师长有些拿不定主意是不是立即向城内发起进攻。因为坦克和装甲车在夜里的视线很差,很难讲在夜里进攻会不会有效果。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德军必须要占领博科夫斯卡亚这个交通枢纽城市,因此他决定先用小股部队先进行试探性进攻。
第两百二十六章 试探性进攻
德军的这次试探性进攻是为了搞清楚这座城市里有没有苏军布防。第4装甲师已经大大落后于作战计划中规定的时间表,这对于刻板的德国人来讲可以说是种不可饶恕的罪过。当然,第4装甲师的师长心里还是有些期待,万一苏军并没有能及时到达博科夫斯卡亚呢?那么自己依然可以迅速占领这个交通枢纽城市,而且是在行进间占领的,这样的话即使第4装甲师落后于计划规定的时间表,依然算是完成了任务。
德军移动派出了4辆装甲车和5辆坦克,这就是这次试探性进攻的全部兵力,他们的任务就是直接顺着从南面莫罗佐夫斯克而来的公路一直向前,直到占领博科夫斯卡亚城内几条公路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控制着好几条公路,是德军必须占领的战术要地。
而974团被分配防御南部的是一营,这个营基本上在前面的战斗中没有受到损失,基本上是满编,另外还和三营一样被加强了约一百名武装工人。由于一营的防守区域内只有这条重要的公路,因此一营的防御重点也是这条公路在城市中的两侧。只不过由于德军是从西面而来,因此一营的警惕性要差一些,毕竟此时的974团没有人能想到因为严大力设置的地雷阵而迫使德军向南绕路,从南面接近城市。
被布置在城市边缘最前面的是一营三连,由于白天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