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历代少数民族志-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蛭笞冢佣欢苑浇鼗衤怼⑴!⒀蚴蛲飞踔潦偻蛲罚看文芏笔蚱锉ケ蔽旱龋煽闯銎渖罅恐蟆Q硪涤任⒋铮砥ゲ唤鍪怯文玲髁缘闹饕ぞ撸乙彩侨崛唤芯抡髡胶头烙腥说闹匾枳氨福被箍勺魑毕桌衿泛兔骋孜锲罚407年,社“献马八千匹于姚兴”,以结好后秦。后阿那瓌长女嫁与西魏文帝时,携“马万匹”,骆驼千头,均是其例。 
  狩猎在柔然社会经济中也占一定地位。柔然赠予北魏和南朝齐、梁的岁贡品,或与内地交换的方物中,除了马匹外,主要是狩猎中得到的皮货,如貂裘、豽皮、虎皮、狮子皮裤褶等野兽毛皮惑毛皮制品。 
  柔然在后期,如前所述,也利用虏掠来的汉人驱使耕作,主要作物是粟。北魏将阿那瑶安置在怀朔镇北、婆罗门在西海后,虽然也给种子,令“殖田以自供”,但仍不免饥饿,可见,农业在柔然经济中,并不占有一定地位。但由于与中原交往,北魏多次赠给阿那瓌等“新干饭”、“麻子干饭”、“麦面”、“粟”等,特别是柔然上层已渐知“粒食”。 
  柔然的手工业主要有冶铁、造车、制铠甲、搭穹庐、制毡及毛皮加工等。据《周书·突厥传》载,阿那瓌曾骂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为“锻奴”,知突厥曾是柔然奴役下的铁工。那么阿尔泰山之阳,自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重要冶铁手工业基地,生产铁工具、武器、铠甲等供应柔然王庭。柔然还能生产大批辒车。阿那瓌之女嫁西魏文帝元宝炬时,随行的车竟达700乘。 
  由于畜牧业经济比较单一,手工业不甚发达,就决定了柔然需要与相邻地区尤其中原加强经济联系。通过朝贡、互市等途径,用牲畜和畜产品换取粮食、丝绸、铁器和其它日用品。元罕上表在关于赈济阿那瑶的问题上曾指出:“贸迁起于上古,交易行于中世。汉与胡通,亦立关市。今北人(柔然)阻饥,命悬沟壑,公给之外,必求市易,彼若愿求,宜见听许”。市易不许,往往引起战争。另一方面进入早期奴隶制的柔然贵族,也必然利用掠夺来作为增加财富和奴隶的重要手段。因此,柔然也与其它游牧民族一样,不断南进,与北魏及其它诸民族发生一系列和战关系。 
  
(二)政治制度

  公元4世纪初,当木骨闾从拓跋鲜卑的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时,柔然前身仅是一个氏族部落。车鹿会自号柔然后,它成为拓跋鲜卑部落联盟的一个“部帅”。凭借强悍的骑兵,不断征服和兼并邻近氏族和部落,柔然部落联盟首领和首长积聚了大量奴隶和财富,成为世袭贵族,王位的继承基本上是父子相袭。从车鹿会至社的约五代内,柔然的氏族、部落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掠夺战争中,许多新的氏族、部落并入柔然部落联盟之中,而原有的氏族、部落在拓跋鲜卑的进攻下逐渐瓦解或重新组合,原有的血缘关系遭到一定破坏,氏族成为建立在地域和经济关系上的军事行政单位。 
  在柔然内部、阶级分化和贫富悬殊也越来越大,世袭的可汗、酋长、大人等及一部分平民通过掠夺战争获得了大量财物和奴隶。而有的平民却日益贫困,被迫依附于贵族,甚至沦为奴隶。因而逐渐形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5世纪初,社统一漠北后,立军法,建官制,初步具有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特点。 
  柔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可汗,相当于匈奴的单于。其下设大臣,辅佐可汗管理内外事务。每一可汗按其行均有号,如社为柔然开国之主,故号“丘豆伐”,即“驾驭开张”之意。大臣亦有号,如莫弗(莫何,勇健者、酋长之意)、莫缘(圣人之意)等。大官的官职有国相、国师、俟力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等。国相,如《南齐书·芮芮虏传》记有国相希利垔、邢基祗罗回。主要掌管行政、外交,为文官之首,相当于中原的丞相。国师,由僧人担任,主要掌管宗教事务,如据《大藏经·高僧传》第八《释法瑗传》载,法瑗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教术,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俟利发,也作俟匿伐,职位很高,为可汗族系担任,掌一方之军权。此官号后为突厥所继承。吐豆发,亦作吐头发、吐屯发,仅次于俟力发之官职,为柔然王族担任。如《北史·蠕蠕传》提及546年,“阿那瓌遣其吐豆发郁久闾汗拔、姻姬等送女于晋阳”,与高欢成婚。《北齐书》和《魏书》还载有“吐头发郁久闾状延等”、“阿那瓌遣其从祖吐豆发率精骑一万南出”等。俟利,《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其官者俟利,犹中国方伯也。”位于俟利发、吐豆发之下。如《北史·蠕蠕传》提及的俟利阿夷普掘等。吐豆登,一说为吐豆发之讹,或与吐屯同,其位在俟利发、吐豆发、俟利之下。俟斤即奇斤,先为官号,旋转为氏,位于吐屯之下。《资治通鉴》卷八四,梁武帝萧衍天监十六年十二月条曾记有遣俟斤尉比建朝贡之事,胡三省注云:“俟斤,柔然大臣之号。俟,渠希翻。” 
  综上所述,柔然大官号及等级比较简略,除了国相、国师主要是掌行政、宗教事务外,其余官职皆主管军事兼民政。而所有成年壮丁皆编为骑兵,平时放牧牲畜,战时拿起武器上马作战。行军时,骑马携带自己的牲畜、财物和妻孥,即所谓“战则与家产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从可汗、大臣至基层均是按军事编制,是一个军事与民事合一的游牧政权。在各部大人下,柔然又仿照北魏之制,设置了统千人之军将和统百人之幢帅。《魏书·蠕蠕传》称社呛“始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以石击首杀之,或临时捶挞。无文记,将帅以羊屎粗计兵数,后颇知刻木为记”。柔然各部首领经常于敦煌、张掖之北汗庭集会议事,如当可汗继承发生问题时,有权罢免或另立新汗。 
  柔然中后期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北魏的典章制度对其影响颇深。从464年(北魏和平五年),予成即可汗位后,仿中原王朝之制,建立年号“永康”,后其它可汗分别用过“太平”、“太安”、“始平”、“建昌”等年号。官号除国相等外,阿那瓌时,还仿中原官制,设侍中、黄门等。 
  
(三)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1。语言文字柔然统治集团源于东胡拓跋鲜卑,语言基本上同于鲜卑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由于建立政权后,氏族、部落庞杂,也不免受到属突厥语族的敕勒语等影响。柔然早期无文字,不识书契。《宋书·索虏传》云:柔然“不识文书,刻木以记事,其后渐知书契,至今颇有学者”。但后期有些大臣可能会使用汉文书写来往信件。如据《南齐书·芮芮虏传》载,柔然国相邢基祗罗回曾遣使奉表南齐,表大概是用汉文书写,其格式与所引典故,似均出汉族士大夫之手。有两种可能,一是邢基被罗回精通汉文;二是由在柔然的汉族士大夫执笔。说明汉文化已对柔然产生一定影响。《南齐书》还提到刘宋时,国相希利垔“解星算数术,通胡、汉语”。由于南北朝期间,无论是北魏或北齐、北周均通行汉语,从阿那瓌任命南齐人淳于覃为秘书监黄门郎、专掌文墨亦可略见一斑。 
  2。宗教信仰柔然除了保存匈奴以降蒙古草原所盛行的萨满教外,还兼奉佛教。柔然人崇拜自然,盛行巫术、巫医。巫一般由妇女担任,用以祈求天地鬼神。《梁书·芮芮传》提及:“其国能以术祭天而致风雪。”《魏书·蠕蠕传》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女巫、巫医是豆浑地万的故事。地万年二十许,设计将柔然可汗丑奴弟祖惠劫去。然后对丑奴云:“此儿今在天上,我能呼得。”丑奴母子欣悦,后岁仲秋,在大泽中设帐屋,斋洁七日,祈请上天。经过一夜,祖惠忽在帐屋内出现。丑奴受惑,称地万为圣母,纳为可贺敦。后地万为丑奴母侯吕邻氏所杀。说明在柔然,巫常假托神鬼进行祭天求神活动,巫为人治病,故又称巫医。 
  柔然人后来受西域及中原的影响也逐渐信仰佛教。史载,511年(北魏永平四年),柔然可汗丑奴遣沙门洪宣奉献珠像。僧人法爱曾在柔然政权中任国师。一些外地的僧人也陆续前往柔然,如南朝僧人法献,曾于475年(刘宋元徽三年),从金陵,西游巴蜀,历吐谷浑,道经柔然,至于阗。此外,从具有浓厚的印度佛教色彩的郁文闾婆罗门之名,也可看出当时柔然佛教已颇为流行。 
  3。婚姻习俗与匈奴、鲜卑略同。实行族外婚,如豆娶侯吕邻氏(也作候吕陵、俟吕邻氏)为妻。同时盛行收继婚和报嫂婚,子娶非生母及弟纳寡嫂(或兄娶寡弟媳)之事时有发生。如高欢死后,子高澄“从蠕蠕国法烝公主”,纳高欢所娶蠕蠕公主为妻。又豆死,从弟伏图“纳豆之妻候吕陵氏,生丑奴、阿那瓌等六人”。 
  柔然其它习俗,亦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如以东面为贵,“盖敬日之所出也”。据《北吏·后妃传》载,阿那瓌长女嫁与西魏文帝元宝炬时,因“蠕蠕俗以东为贵,后之来,营幕户席一皆东向”。柔然尚保存杀仇敌之头,以作为酒器的陋俗。如丑奴擒高车王弥俄突后,“系其两脚于驾马之上,顿曳杀之,漆其头为饮器”。衣食住行大致与匈奴相似。柔然人“编发左衽”,衣袖袍,穿裤,着靴,即《梁书·芮芮传》所记:“辫发,衣锦,小袖袍,小口裤,深雍靴。”衣锦,疑指柔然贵族所着,一般牧民大多以皮毛制品为衣,如毛裘、皮裤褶等。  羯族介绍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又称“羯胡”。晋人泛指杂胡为羯胡。魏晋时﹐主要分布在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的武乡﹑羯室一带。与汉人杂居。 
  一、简介
  羯人入塞之前,隶属于匈奴,即“匈奴别落”。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其族源有数说:曰为入塞匈奴19种中羌渠之后裔;或曰西域胡占主要成分;或曰即西域胡之一种。体貌特征类似于高加索人种。
  二、简史
  1。东汉
  东汉后的魏蜀吴三国,曹魏地处北方据有燕赵,而且实力最强。曹操在灭袁术、吕布、袁绍群雄之后又降乌桓,统一北方,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称魏王,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丕代汉立魏后,辖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境内除中原汉族外,还包括匈奴、鲜卑、氐、羌、乌桓、羯、卢水胡、西零等少数民族,其间的鲜卑、乌桓和匈奴较为强大。
  2。十六国——后赵
  1)前赵、后赵的对峙与统治
  后赵(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甘肃、辽宁的一部分)。
  西晋灭亡后,匈奴族统治者刘聪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乘内部变乱之机,夺取政权,迁都长安称帝,国号为赵,史称前赵。东晋元帝大兴二年(319),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内等24郡为赵国,拥有民户29万,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石勒为巩固其统治,重用汉族人赵郡张宾为谋主,采用汉族的一些统治政策,国力日强。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汉人;纵容羯人欺压异族。朝廷设有专门官吏门臣祭酒,管理羯人诉讼。公元321年,遣石虎进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皆归属后赵。不久,石虎又率军进讨鲜卑郁粥于离石,郁粥逃奔乌桓,石虎悉降其众,继尔南下,尽收河南之地。前赵与后赵为争夺地盘,多次交战,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并有关陇之地。后赵之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北南对峙局面。石勒在位,实行过一些汉化政策。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施行暴政,民不聊生,于349年为冉闵所灭。羯人最后主要同化于汉族之中。
  2)冉闵灭后赵,前燕灭冉魏
  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于公元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石虎残暴,迫害臣民,在邺城大建宫室,筑楼台高阁,众役繁兴,加之征辽西、征东晋的穷兵黩武,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犊率边兵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病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后赵大将军冉闵(汉族人)乘机利用民族矛盾,攻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取政权,国号魏,史称冉魏,仍都邺城。
  冉魏政权排斥少数民族,大杀羯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史载杀死20多万人),引发了少数民族的联合反抗,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氏从东北攻入冀州,冉闵兵败被杀,冉魏政权仅两年多就被灭亡了。
  三、民族融合
  从西晋末年到隋朝初立的270年间,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间大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民族融合,先是为北魏、后又为北周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北周的统一又为隋朝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东汉以来陆续移居内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起反抗西晋的统治;但随着西晋政权的瓦解;各民族间又展开了割据称王互相攻伐的斗争;战乱不已;经济破坏;当各族人民不能生活下去时;又联合举行起义;在这种长期共同的斗争中,增进了相互了解,也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或成见。同时,各族人民在生产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形成了不可分离的联系,但又保有各自的习尚,这是民族间一种进步的自然融合过程。到北齐、北周后期,鲜卑族及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在和汉族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中已显不出多大差别了。如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原只通行汉语和鲜卑语,孝文帝改制后,汉语就成为北方各族通行语言,北齐虽一度提倡鲜卑语,但北周统一后,汉语又成了流行语言。又如在民族习俗方面,内迁胡族的许多特点多半消失,匈奴的结发、乌桓的剃发、鲜卑的索发、羌人披发及服饰的左衽等大部消失。
  四、迁徙
  羯族内徙及其在山西的活动
  羯族内徙后居于上党武乡县(今山西榆社县),羯族徙居武乡的时间,仅凭现有文献记载已难以确证。关于羯族的族属问题,史籍记载也极少。《晋书·石勒载记》说:“石勒字世龙,初名,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魏书·羯胡石勒传》云:“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乡羯室,因号羯胡。”又考《晋书·北狄匈奴传》所载,云入塞匈奴19种,其中有羌渠一支。王仲荦认为羯人是石国人。认为羯人高鼻深目多须、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个部落,又据《魏书》有者舌国,《隋书》有石国,都柘折城,即今天的塔什干,据此推断,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国人。移居中原后,遂以石为姓。
  七十年代以来,童超经过多方考证,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但羯人不是被康居人所征服的南部农业居民——索格底亚那人。而是康居(羌渠)游牧人。两汉时期,康居羁属匈,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因为他们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称:“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童超:《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考证》,见《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4期。这个论证与文献记载更为切近,较为可信。)
  羯族的活动见于记载的仅有石勒为并州刺史司马腾卖于河北、山东做奴隶。其后石勒先召集王阳等八人为“骑盗”,后又为“二十八大盗”。刘渊起兵后,石勒率所部响应,归附刘渊转战于并州。汉国刘聪继位后,两度授石勒为并州刺史。石勒由并州坐大,后又受命都督冀、幽、并、青四州杂夷,受封为上党郡公,又署其长子为上党国世子,移襄国建后赵,但并州、平阳、上党仍是他们的主要根据地。
羌管悠悠霜满地。——宋·范仲淹《渔家傲》词
  狭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民族名称,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相传商初羌人已向商朝称臣纳贡。殷甲骨卜辞中有“羌方”,是商西强国,常遭到商人的征讨。卜辞中有役使“羌”或“多羌”以及大量以“羌”为祭祀人牲的记载。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卜辞所说的“羌”是泛指商人俘获的西部各族人。商末,羌人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
  羌人是古代戎人中的一部分。《国语·周语》载西周宣王时有“羌氏之戎”,势力强大,曾败王师。姜戎中有申戎,后与犬戎等共灭西周,杀幽王。《左传》载有“姜戎氏”,春秋前期入居豫西,其俗被发,与羌同。“姜”、“羌”二字古相通,学者多以此姜戎即羌人。据说这支戎人是被晋惠公自“瓜州”招引到晋南,把原来是“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地,开垦出来,虽然当时还是“衣服饮食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但已进入农耕定居生活。晋国在争霸战争中曾多次得到这支戎人的支助。他们后来都与华夏族融合了。
  战国时在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有义渠之戎,其俗火葬,学者多以为即羌人。他们“筑城数十,自称王”,与华夏诸侯国有交往,常与秦争战,互有胜负。在战国后期朝服于秦,后为秦昭王所灭,设置陇西、北地等五郡。战国初期,居住在河湟地区的那部分羌人,还处在较落后阶段,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有戎人无弋、爰剑者为之豪,”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称雄于河湟之间。爰剑子孙世为酋豪。到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向西发展。忍叔父昂畏秦之威,率种人西南迁。其后子孙分散,便是汉代居住在今甘肃、川西的牦牛、白马、参狼诸羌。忍及弟舞留居湟中,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逐渐兴起。到爰剑五世孙研时,羌武力最强,乃以研为种号;至十三世孙烧当又极豪健,子孙乃更号烧当。
  (蒙默)
  汉初,匈奴强大,羌人服属于匈奴,一部分请求内迁,汉景帝刘启允许研种留何率族人迁于陇西郡的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氏道(今甘肃西和西北)、羌道(今甘肃岷县南)。汉武帝刘彻为了反击匈奴侵扰,开辟河西四郡,隔断了羌与匈奴的联系,并派军队进入湟中,在今甘肃永登筑令居塞;后又在湟水流域置县,始设护羌校尉,总辖羌中事务。昭帝时,又置金城郡,辖地西及湟源,南至夏河。神爵元年(前61),因官吏滥杀羌民,诸羌怨怒,遂反。
  汉宣帝刘询使赵充国往讨,充国以招抚为主,尽量少杀伐,羌人陆续归降。乃在临羌至浩亹沿湟水屯田。其后,继续进行军屯和移民垦种,且兴水利、修道路、缮城郭。神爵二年,汉宣帝设金城属国以处降羌。这些措施促进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和羌、汉两族的融合。羌族畜牧业发达,农业也有些发展,“羌田”、“羌麦”屡见记载。羌人以畜产与汉人交换粮、布及手工业制品,与西域、西南夷亦有贸易往来。
  汉元帝元始元年(公元1),王莽遣使多持金币招诱塞外羌人献地内属,乃置西海郡。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多次内徙归附羌人,例如建武十一年(公元35)徙先零羌于天水、陇西、扶风三郡。明帝水平元年(公元58),又徙烧当羌七千余口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散布在内地的羌人称为东羌,深受地方官吏和豪强的压榨奴役,生活悲惨;留居河湟地区的西羌则受护羌校尉、边郡都尉等欺凌滥杀,亦不得相安。羌人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抗,成为东汉王朝后期极大的祸患。羌人大规模的起义共有三次:第一少始于安帝永初元年(107),延续十多年;第二次始于顺帝永和元年(136),历时十年;第三次始于桓帝延熹二年(159),也历时十年,前后绵延达六十年。羌人的反抗与扰乱有时深入到河东、河内、蜀郡各地。其间,东汉政府对他们进行了残酷镇压;一些羌族豪强亦乘机残破州郡,杀掠人民;汉羌人民均深受其害。羌人起义最后虽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但东汉王朝也因此财力、物力大为削弱,构成东汉社会经济衰败的原因之一。 (黄烈)
  三国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部分别降属魏、蜀。魏、蜀相互攻伐,都征召羌军参加作战,许多羌人迁入了陇、蜀、秦、雍之地。西晋时,杂居关中的羌人为数甚众,多成为地主官僚的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