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邪-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准备,心不慌。
  目前阶段,江草齐负责招兵,练兵;周分曹负责发展民生,广储钱粮;分工倒是明确,至于各类器物打造供应等,则有周何之、张博、耿全等人在下面分管跟进。
  主要的事宜,都有专人主持。
  至于下面具体环节的事则比较笼统,还缺乏相关人才。不过随着府城局势日渐稳定,不少观望的人也按耐不住了,纷纷来到府衙,要寻个事做。
  人都如此,开始之际不敢冒险加入,可一旦看形势不同了,心态便起了变化,倒怕落了别人后面,抢不到位置了。
  府衙里头虽然位置不少,但也是有数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越后面,越少选择。
  不少人都听说了,那雷公威投奔得早,现在已经是衙役头子,下手管着三四十衙役呢,负责街头巡逻,维持治安,好不威风!
  这让许多人瞧着眼馋,其中一些自诩比雷威要好得多的心里便想,要换了咱进去,起码能直接当官呀!
  有官当,谁不想?
  还想啥,赶紧去投奔吧……
  不管如何,所有事情的前提都在于崂山府能够保持稳定,稳定的核心,便是陈三郎!
  这时候,陈三郎身上的声望光环便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他寒门出身,但三元及第;他年纪轻轻,但声名鹊起……
  梅花谷的人不肯跟随,是因为他们本身是雍州本地的望族,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但对于许多落难的普通读书人来说就完全不同,他们却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
  一时间,崂山府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第三百九十三章 泰山来历,可怕之人
  返回宅子的时候,陈三郎见到许珺正手提两大坛酒往屋里走——许氏父女也住在后宅的一间院落中,与陈三郎所住的地方间隔不远,出入的话,抬头不见低头见。
  不用问,许珺拿着的酒肯定是给她爹喝的。
  在泾县的时候,陈三郎就知道许念娘嗜酒,一路来,这个嗜好从未改变过。
  许念娘有海量,堪称千杯不醉。陈三郎都怀疑其是不是借酒练功,在练着一门与酒有关的绝世武功。
  见了他,许珺脸上不见笑容,似有心事。
  陈三郎沉吟了下,便停步等在外面。过不多久,送酒进去的许珺果然出来了,朝着他打个眼色,两人便到陈三郎的屋子里说话。
  “三郎,我觉得爹又快要走了。”
  许珺这一句话让陈三郎一愣神,为什么说“又”呢?
  因为许念娘抽身离去可不是第一次,在泾县的时候便抛下女儿跑了一次,害得许珺一路寻找,从中州到名州,最后受个道士指引,直到京城。
  在京城的时候,陈三郎与许珺重逢,并经历了患难。后来,陈三郎很怀疑那名道士用心不良,故意让许珺到京城来,有所图谋。皆因梦赴龙城的时候,他曾清楚地见到许念娘被困在那儿……
  过去的事,再难以还原,只是当下,许念娘又要走了?
  这是什么意思?
  许珺幽幽叹了口气:“我自幼懂事来,便记得和父亲东跑西跑,不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长。后来到了泾县,已经算是住得比较久的了。”
  陈三郎以前就听她说过这事,疑问:“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跑江湖?”
  许珺摇一摇头:“不是,我总感觉,爹是带着我逃亡。”
  “逃亡?”
  陈三郎一皱眉,心想以许念娘的功夫,怕谁来着,何须逃亡,但仔细一想,就想起当初在泾县时,还真有两个人来泾县找上门来。一老一少,老者满头白发,唤作“老五”,年轻一点的好像叫“小松”什么的。
  而许念娘,被白头翁叫做“老六”。
  一五一六的,必然是排序,许念娘说过,他们曾有九个兄弟。
  白头翁与小松武功都不俗,一番苦战,陈三郎也出了手,才把他们斩杀。本以为杀完了事,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毫无疑问,许念娘定有一段复杂的过去,只是他不说,别人无从猜想,当即嘟嚷道:“他又要走,算得什么事?太不负责任,眼看我们便要成亲。不行,决不能让他走。”
  许珺苦笑道:“爹若走,谁能守得住?”
  陈三郎为之哑然,只是心中不忿,气道:“要不我往酒里下药,把他迷倒,捆绑起来,这不就……”
  若有所觉,猛地回头,就见门外一身青衫的许念娘站在那儿,目光清亮。
  陈三郎讪讪然站起来,不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发。
  许珺连忙脆生生唤了声:“爹,你又来吓人!”
  许念娘施施然进来,目光有意无意地瞥着陈三郎:“某人胆大,吓不着。”
  陈三郎搬来凳子,满脸笑容:“岳父大人,请坐。”
  许念娘毫不客气坐下,许珺又倒好茶端来。喝着茶,一言不发。
  陈三郎忍受不住这般氛围,干咳一声:“岳父大人,你究竟是什么来历,现在总该跟小婿分说分说了吧。”
  许念娘冷哼一声:“我以为你不敢问呢。”
  “呵呵,小婿今天也喝了点酒,壮胆。”
  “少嬉皮笑脸的。”
  许念娘面色严肃:“不错,我确实要走了。”
  “爹!”
  许珺眼眸顿时出现了雾气。
  “不过不是现在走,怎么也得等你们亲事办好之后。”
  陈三郎摸着下巴:“究竟是什么原因?”
  许念娘叹了口气:“因为有人一直在找我,如果我停留太久,他们就会找到我。”
  陈三郎沉声道:“找到又如何?现在崂山城中有兵甲数千,他们敢来,我就敢杀!”
  以前在泾县,他身单力薄,没有这份底气,现在不同了,不敢说兵强马壮,但好歹也是一城之主。
  许念娘看着他,慢慢道:“你错了。”
  “我错了?”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你杀不了人家,人家杀你,却易如反掌。”
  “就和上次那白头翁他们一样?”
  陈三郎不服气地反问。
  许念娘笑道:“老五他不行,差远了,所以就死了。但再有人来,会截然不同,你根本无法想象的可怕。”
  瞧着陈三郎满脸不信的样子,又道:“譬如我,我要杀你,简单否?”
  陈三郎一愣神,对这个问题还真没法辩驳。
  无可否认,正面厮杀,陈三郎派遣麾下数千兵甲来围杀许念娘,是能把他耗死。问题是,许念娘会那么笨吗?他要杀人,起码有一百种手段,比如说,直接闯入府衙来,又比如说,晚上刺杀……
  只要这样的方式,陈三郎面对之,就没有逃脱的希望。斩邪剑算是一个机会,也仅是机会而已。
  许念娘又道:“当日老五,主要是来找我,如果是来杀你,也不难。”
  陈三郎默然,表示认可。他更明白许念娘之所以选择离开,应该是不想连累自己和许珺,上一次走,或是为了做某件事,但这一次,许珺与自己结婚,有了依靠后,只怕其一走,回不回来都是未知数了。
  想了想,认真问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许念娘痛饮一口茶,仿佛下了决心:“你知道山寨否?”
  “山寨?”
  陈三郎听着这名字有点熟悉,似乎什么时候听说过,只是一时间无法确切,难以想明白了。
  许珺同样一脸惘然,不知山寨是什么。
  说出“山寨”两字后,许念娘神色复杂,有些迷茫、有些缅怀、有些温暖,还有些愤恨……
  仿佛那是一个他曾拥有过快乐时光的家,只是后来因为某些事而导致决裂,因而离家出走,再无法回头。
  这时候,陈三郎仍在思索,脑海猛地灵光一闪,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山寨!在南阳府的时候,道士曾经跟我提过!”
  道士,便是逍遥富道。


第三百九十四章 惊天秘辛,前朝余孽
  当年陈三郎奔赴南阳府赶考,因此认识逍遥富道。道士曾跟他论及一些修炼常识,比如法器分阶之类,言谈间,便提到“山寨”!
  那时候陈三郎听闻,还有些腹诽,说这个名字也太“山寨”了些,故而留下了印象。
  道士说,山寨所在,里面都是武修,也就是江湖上的武林高手。
  这个说法和现在许念娘说的完全一致,也就是说,许念娘便出身山寨了,倒和他的身份十分相符。
  当下忍不住问:“山寨是个什么地方?又在哪里?”
  许念娘呵呵一笑:“江湖中,山寨名气甚大,传闻层出不穷,只是没有人知道在那儿,根本找不到。”
  “找不到?”
  陈三郎很是奇怪,只要存在,哪怕存在得再隐秘,也不可能找不到。那些宗门教派都选择在名山大泽里开道场,又高又远,可一样能被人寻到。
  许念娘叹了口气,缓缓道:“因为山寨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群人。”
  陈三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敢情这只是个代号。外面的人不知道,以为是个地方名,当然是缘木求鱼,求之不得。
  只是这些山寨的人究竟是何等存在?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既然他们走在一起,成了组织,便定然有着共同的纲领才对。
  许念娘看着他,似乎猜测到了他心中的疑惑,当即道:“珺儿,你去做些酒菜来,我要和三郎喝酒。”
  许珺闻言,听话地去了。她心思玲珑,隐隐觉得父亲故意支开自己,但她还是依言而去。其了解父亲脾性,说一不二。况且,那些话既然告诉了陈三郎,也就等于告诉了自己。
  许珺走后,许念娘又道:“三郎,有些话以前我无法与你分说。”
  陈三郎听着,点头表示理解。那时候的他,白丁一名,要啥没啥,可以说是根基全无。这样的状况,即使知道什么,也毫无办法,也怪不得许念娘三缄其口,神神秘秘。
  “但现在,你一步步起来,做得不错。”
  闻言,陈三郎微微一笑。在印象里,这位准泰山大人可是极少夸人的,实在难得。
  许念娘继续道:“所以,一些事情应该让你知道了。”
  陈三郎也不做声,很认真倾听的样子。他知道许念娘话说到这个份上,该说的,肯定不会再有保留。
  “你应该知道前朝大虞。”
  陈三郎当然知道,身为读书人,读史可以明今,曾读过不少历史书籍,其中便有一本《虞记》。
  许念娘目光悠远:“前朝覆灭,余孽未绝。”
  听到这句,陈三郎猛地一怔,仿佛明白了。
  “不错,我,以及山寨的人,便都是前朝英烈的后人。”
  陈三郎倒没想到竟是如此。
  一朝毁灭,一朝崛起,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都是规律。几千年来,不知更迭了多少王朝。
  算起来,大虞被灭,也已两百多年。交替之际,夏禹曾大肆追捕击杀大虞王朝残部势力,几番清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然后夏禹鼎盛,四海升平,统治越发稳固,对于前朝余孽也就不怎么在乎了,觉得这些人死的死,逃的逃,隐姓埋名,再难成气候,不足为虑。
  万没想到,这些人竟组成了个山寨。要是传扬出去的话,只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陈三郎想了想,试问:“难道山寨的人,传承几代,时至今日,还有复国之心?”
  许念娘一字字道:“我没有,但有人有,朝思梦想,无一日不想当皇帝。”
  皇帝梦,千秋之念,不肯放下,也不足为奇。那么显然,那人肯定是大虞王朝后裔,或者,便是山寨之主了。
  那一位苦练神功,天生无情的老大!
  陈三郎记起来了,当日斩杀白头翁两人时,许念娘曾说过些事,说他是为了一位女子才与山寨决裂。
  那女子,便是许珺的娘亲!
  陈三郎赶紧问:“岳父大人,我岳母她……”
  许念娘双眸目光一闪,有异常的光芒闪动,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没有死。”
  这句话一出,陈三郎差点站了起来。饶是他气已经养得不错,但仍是有些失神。
  许珺的母亲,竟然还活着……
  当日许念娘说过,他带着怀孕的爱人闯下山去,正大雪纷飞,激战之下,血溅苍茫,何等悲壮。具体过程虽然没说,但寥寥数句,便能想得出来。
  突然像想到了什么,陈三郎低声呼道:“难道,岳母大人被镇压在龙城?”
  这样的话,许念娘那次出现在龙城的缘故就非常清楚了。如此说来,这位岳母大人自然也不是常人呀。
  许念娘却摇头,没有正面回答:“你要记得,你的岳母名叫‘胡十娘’,我本来的名字,叫‘许横山’。”
  “胡十娘,许横山……”
  陈三郎念叨着,心中释然:怪不得许念娘的名字古怪,念娘念娘,寓意在此。也怪不得要让许珺先离开,要是让她知道娘亲还活着,无论如何都会去寻找了。
  许念娘望着他:“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三郎,我可能需要你的帮忙。但不是现在,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炼好你的剑。那把剑,真得不凡。以前我不让珺儿与你走得太近,那是因为我怀疑,也不想害了你。可没想到,你小子竟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倒让我刮目相看了。”
  陈三郎嘿嘿一笑。
  许念娘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际遇,我也不会问你。有际遇,便是机缘,得好好把握。”
  陈三郎道:“我会的,一定不会让岳父大人失望。”
  听完许念娘一通话,许多疑窦都迎刃而解,明白了不少问题,好歹弄清楚了。而许念娘之所以总是迁徙,大概便是逃避山寨的人的纠缠。上次击杀了白头翁他们,更是结下了更大的仇恨。若山寨来人,其本身或许能全身而退,却怕祸及陈三郎等。
  只是一些问题得到了释疑,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例如:许珺的娘亲到底是不是被困在龙城呢?
  正想着,许珺端着菜进来了,脸上笑意连连:“你们在说什么呢?酒菜都好了,可以吃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中州之战,惊天悬赏
  一番酣饮,两人皆心有块垒,便放开心怀,都觉得亲近了许多。
  陈三郎如何喝得过许念娘?下桌的时候已经昏昏然,脚步踉跄,由许珺扶着,回去房间休息。
  许珺有力气,直接把他抱上床去,听他哼哼的,便竖起耳朵来听。许珺听闻男人容易酒后失言,说出秘密来。但听了好一会,陈三郎只是哼哼,片言只字都没听到,慢慢的,便发出微微的鼾声了。
  “哼,睡得像个猪似的……”
  许珺嗔怪地道,出去打了温水,用毛巾给陈三郎擦脸,忙活完,这才关门离开。
  闲暇时候,陈三郎会饮上数杯,但喝得酩酊大醉的次数少之又少。醉过方知酒浓,醒来时,头有些疼,睁开眼看,见房中一团昏暗,听窗外淅淅沥沥,雨并未停。
  也不知什么时辰,他觉得口干舌燥的,便爬起床来,披了件衣服,开门去找水喝。
  “哎呀,公子你醒了。”
  小翠的声音。
  原来已是破晓,一些仆从起来做事了。
  小翠见到陈三郎,赶紧便去打热水来给他洗漱。一番收拾,陈三郎恢复了精神,那边小翠又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还有三碟咸菜。
  这些东西,最适合清理肠胃。
  小翠得许珺吩咐,知道公子喝多了酒,早有准备。
  吃了粥,陈三郎去府衙。虽然有周分曹郭楚在那,但他也不能完全做个甩手掌柜,一些重要事务,都得他来决定。
  由于公务繁多,府衙特地增设多间公房,其中陈三郎所在的是单独一间,周分曹与郭楚共用一间。别的人员,按照事务分类,大都四五人挤一起。
  这样安排下来,府衙的房子就显得不够用了。
  至于公堂,那是审讯判案所用。
  这些时日,击鼓鸣冤,登堂告状的也不少,不过大都是争执之事,又或是陈年旧案。
  周分曹主持审判,若无特别的事,陈三郎一概不理。
  陈三郎已经在考虑着,多设部门单位,从而解决大伙儿全部都挤在一个府衙的问题。
  许多章程,都须敲定。
  坐在公房中,陈三郎一直在想着这事,制定制度,方成纲领,从而把所有人都归纳进来。只是总缺少人手,而且还想等朝廷钦差来,正式下达旨意,从而名正言顺地成为崂山知府。
  倒不是他着重于此,而是下面的人在乎。
  名分的东西,最是玄妙,难以揣测,说无用是它,说有用,也是它。名分可以是一件遮羞的衣服,也可以是一顶光芒闪耀的帽子,还会是一副沉重坚固的枷锁……
  身为钦命状元,陈三郎身上的名分着实不浅,这也是他觐见皇帝时,《浩然帛书》被夏禹王朝龙气困住的一大根源所在。再接受钦命当了县令,等于名分又加了一重。虽后来然拜许念娘为师,融刀意入剑锋,破开了束缚,恢复修为,但还是留下了不少遗患。
  须知当下夏禹王朝虽然风雨飘零,但仍未倒下。
  正想着,突然传来三声急促的敲门声。
  陈三郎一皱眉,道:“进来!”
  进来的是周分曹,周分曹一向稳重,此刻却跑得喘起粗气来。
  陈三郎便知肯定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周分曹开口第一句便是:“公子,前线探子回报,石破军败了!”
  石破军败了!
  五个字而已,但蕴含的讯息实在丰厚,对于天下形势的牵涉影响更是深远无比。
  陈三郎霍然起身,问道:“那探子呢?”
  “就在外面,我叫他进来亲自跟你说。”
  这一路来,陈三郎都十分看重情报工作,虽然还没有单独成立部门来做,但不惜重金地编排了数以百计的探子,四下发散开来,源源不断地搜集各种情报。
  在雍州和中州交界处,蛮军与李恒威的勤王联军对持已久,一直是风雨如晦、一触即发的状态。
  这一战关系重大,影响深远,除了双方大军外,还不知扎堆了多少探子之流。
  众多探子来自天下各地势力,其中便包括崂山府。
  比起天下,现在崂山府还入不得流,并不显山露水,但并不妨碍探子在第一时间传递回如此重要的战报。
  前些时日,石破军调遣完毕,终于宣布开战。
  千军万马,战场搏杀!
  这是夏禹王朝建立后爆发的第一场大战,以往在凉州边境,也曾有蒙元铁骑不断骚扰,但人数上千,都算罕见,大都是小规模的游击之战。而今蛮军和勤王联军加在一起,足有四五十万,简直如潮水。
  此战必将载入史册!
  这一战,石破军败了……
  其实听闻此讯,陈三郎倒不觉得十分意外。蛮军残暴,一路烧杀掳掠,不得人心,虽然占据雍州势如破竹,但主要是因为雍州刺史郭宏图无能的缘故,以至于蛮军入境,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破了雍州后,石破军气焰更胜,简直视天下无人,自封为“蛮王”。面对李恒威的勤王联军,也不放在眼内。
  所谓“骄军必败”,便是此理。
  另外镇国大将军李恒威乃是天下名将,绝非等闲之辈,蛮军迟迟不战,正好给了他时间来整顿磨合,把松散的联军给拧成一股绳来。
  总而言之,石破军败得不冤。
  陈三郎也无心去细究蛮军破败的过程,只关心这一战后的影响。
  那探子道:“公子,石破军败,率残部三万多往雍州退回来了,李大将军命部将蒋震紧追不舍。”
  果然如此。
  陈三郎沉吟起来,不过也不用担心,根据路线,石破军肯定是去往雍州州郡的,那边还有蛮军精锐驻守,属于一个后勤据点。两者汇合之后,大概就是往蛮州退了。
  蛮州之地,本就是石破军的大本营,经营良久,有些根基。只要能退回去,或许还能休息生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探子又道:“公子,击败石破军后,李大将军手捧圣旨,当众宣读,说不管是谁,只要能斩杀石破军,献上头颅,便能官封三品,成为雍州刺史!”
  这个,实则便是一种悬赏。只是悬赏之丰厚,简直能惊动天下。一州刺史,封疆大吏,何等分量?


第三百九十六章 隐士欢腾,假传圣旨
  梅花谷内一片欢腾,一群宽袍高帽的人聚在一起举杯酣饮,其中不少人甚至喜极而泣。
  他们都是避居此地的家族头脑,陆景等人皆在其中。
  一日时间,李恒威大破蛮军的消息便传得沸沸扬扬,路人皆知。
  梅花社的人虽然隐居在山谷内,但也有眼线在外面,自然知道了捷报,立刻沸腾了起来。当即沐浴更衣,设案焚香,朝名州京城方向跪拜。随后招朋呼友,喝酒庆贺。
  “此捷乃国之大福,雍州复兴有望了!”
  这是何家的族长,说着,老泪纵横。
  “王师神威,我等之福!”
  这是刘家族长,同样德高望重。
  人群中,陆景显得有些默然。他早已收到儿子书信,说已被陈三郎任命为武平县主事,也就相当于县令。
  新科进士,第一站仕途当上县令,算是可以。问题在于,这个县令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朝廷圣旨一直没有下来,计算时日,恐怕还得一段时间才行。毕竟山长路远,万里迢迢的,奔腾一趟不容易。但这个时候,蛮军败了!
  毫无疑问,石破军这丧家之犬只有逃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