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斩邪-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大伯,你回村去休息下吧,打打杀杀,还是让年轻人来。”
  陈三郎说着,脚步不停,一路杀向洪铁柱那边。
  洪阿大暗叫“惭愧”,不过陈三郎说得在理,人老了,气血衰退,真不适合力战,他便抽身退后,一边退,一边关切地注视着战局情况,特别是陈三郎身上。
  但见这个外表斯文的年轻人一手执盾,一手仗剑,斩瓜切菜般,已经斩杀了四五名蛮军。
  洪阿大不由看得有点发呆:陈三郎的表现比起他的两名侍卫来还要强悍几分,实在让人惊诧不已。
  下一刻,陈三郎已经靠近洪铁柱了,不由分说,一剑就刺向那名蛮军队长。他的打算很简单,就是要与洪铁柱并肩作战,先杀这名蛮军首领。
  有他来助,洪铁柱精神一振,这时候,他已经完全相信陈三郎了。其实以他的本领,就算单打独斗也能赢,不过得耗费时间。
  现在时间很宝贵,拖延得久了,村中青壮被蛮军击败,洪铁柱就会陷入独木难支的艰难局面。有机会二对一,快速解决对方,何乐不为?
  砰砰砰!
  洪铁柱也不讲究什么招式,尽管抡起铁棍来打。
  蛮军队长奋力举刀来挡,每一次磕碰,他都感到虎口发麻,心底怯意顿生,无奈手下兵士都发散开来,几乎都有对手,正斗得不可开交,一时间,根本无法抽身来帮手。
  他倒也识趣,接了两棍,且战且退,最后转身便要走。
  嗤!
  一声轻响,胸口一痛,一截剑尖穿了出来。
  唰!
  剑尖被抽去,这蛮将说不出话来,扑身倒地,死于非命。
  陈三郎干脆利索地结果了他,更不废话,转身杀向另一处。
  洪铁柱见着,搔一搔头,吐出两字:“真猛!”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道变了,神灵惩罚
  战场之上,越简单越实用,也越有效,不会有花哨的动作,也不会有啰嗦的废话。
  陈三郎三个加入战局后所表现出来的沉着狠辣,与洪家村的青壮截然不同,正是由于他们的来援,才使得整个战局形势扭转过来了。随着蛮军队长的送命,蛮军士气大受打击,开始败退。
  其实这队蛮军也是大意了,本想着来屠戮一个小山村是轻而易举的事,即使遭遇些抵抗也不足为患,哪想到结果会如此?
  在留下十多具尸体后,剩余的蛮军士兵逃之夭夭;洪家村这边也死了八名青壮,伤者二十多人。
  大魁也负伤了,背部被劈了一刀,好在他里面穿了皮甲,这一刀只是皮外伤,流血不少,幸不致命。
  战事结束,哭声响起,夹杂着疼痛的叫唤声,村子气氛一片凄凉。
  陈三郎站在那儿,手提长剑,衣衫带血,神情冷峻。当见惯生死,情感波动便会受到控制,再不会轻易流露翻腾。
  这不是冷血无情,而是知道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都是这个狗贼招惹的祸害!”
  此时洪阿大抓着一人过来,原来是那个带路的难民。村民们群情汹涌,要不是洪阿大喝住,肯定上来活活把这厮给打死了。
  陈三郎倒也不介意,不过打死之前,他有话要问。
  经此一战,在村民心目中陈三郎的地位直线上升,若没有这三个外乡人在,只怕村庄早毁了。
  那难民两股战战,为求活命,竹筒倒豆子般什么都说出来了。原来当初他们几个盗窃土地金身不成,被狼狈地赶出村去,到了外面,生活艰难,更惨的是撞上了一队蛮军,成为俘虏。
  蛮军向来没有留俘虏的习惯,开始杀人,这难民为求自保,赶紧说出土地金身的事。果不其然,蛮军垂涎宝物,便让他带路,前来洪家村。
  至于这队蛮军的来历,不猜错的话,应该来自州郡。
  蛮王石破军占据州郡,重新整顿,休养生息,又四处出击,大肆掳掠粮食资源,诸如淮安府怀山府等都饱受其害,毫无疑问,崂山府势必会成为石破军的目标,只是由于距离远,加上冬季降临等原因,蛮军方面才没有直接攻打过来。
  大军未动,并不妨碍侦骑先来。
  这队蛮军,很可能就是侦骑探兵。
  早在数月之前,陈三郎便下令让各个县城组建巡逻队伍,巡视边境,密切注意蛮军动向。不过由于兵力不足,而且地方广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守得毫无破绽。特别是武平县这边,地势多山,人口稀少,被蛮军摸了进来,根本是防不胜防。
  了解到这些后,陈三郎胸中了然,不管怎么说,招兵买马,加强防备都是首要的事,而养兵马,则得大量的粮食。
  还是那句老话:食为天呀!
  陈三郎问完了话,洪铁柱一把提起那家伙,大踏步走到岸边,直接把其扔进了通天河里。
  此贼不死,不足以平民愤。直接杀了,怕污了手,干脆用传统的方式解决:丢河里喂鱼!
  战事获胜,诛杀了恶人,但洪家村上下依然无法开心起来,他们本是离群索居,心性淳朴的村民,何曾遭遇过这些事端?用洪阿大的话说:“世道变了,变得无处可躲!”
  陈三郎问:“阿大伯,你们有什么打算?”
  洪阿大面露苦笑:“能有什么打算?见步走步吧。”
  旁边洪铁柱耷拉着脑袋蹲着,满脸郁闷之色,死去的青壮,都是他从小玩到大的伙伴,这打击不可谓不大。
  陈三郎沉声道:“你们有没想过出去外面生活?”
  “外面?”
  洪阿大一怔,叹道:“听说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出去的话,岂不是自寻死路?”
  “话不是这么说!”
  边上的阿武开口了:“现在崂山府百姓安居乐业,你们出去,定然有个好去处。”
  洪阿大一脸茫然,显得不甚清楚。想了想,叹道:“我们一村子世代居于此,不曾到外面生活过,怕是很难适应得来。”
  陈三郎道:“可是当下你们连鱼都打不到了,留在此地,何以为继?”
  这句话戳到了洪阿大的命门,是呀,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怎么生活得下去?
  “阿大伯,要不我们出去闯一闯,看究竟如何?”
  洪铁柱开口了,他毕竟是年轻人,思维不似老一辈那么僵化固定。
  洪阿大面色变幻不定,始终拿不定个主意。
  陈三郎知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也无需过急,且让洪家村的人商议,再做决定。
  死了人,自然要做后事,抬棺葬人,一番悲伤不提。
  昨天陈三郎钓的鱼,还剩余不少,昨天都杀干净给晾起来了,由于缺乏盐,腌不起来,好在冬天寒冷,食物存放的话不容易腐坏,但放得久了,终究会变质。
  洪阿大便把这些鱼全部做了,或蒸或炖,让全村人来吃。村中老人,有些还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说正是因为昨天吃了龟潭的鱼,从而导致神灵惩罚,才会有今天的祸事。
  对此洪铁柱很是不忿,囔囔道:“龟潭传闻,是说谁吃了鱼,谁遭殃,可被杀死的青壮基本都没吃鱼,恰恰相反,吃鱼的陈三郎等人,安然无事。”
  这么一说,那些老人哑口无言了。归根到底,洪阿大和洪铁柱两个一老一少,乃是村中最具威望的人,他们破了例,别的人都不好说话。当闻着香喷喷的鱼肉味,许多人都按耐不住了,本就腹饥,顿顿吃些野菜粥,嘴巴淡出鸟来,根本抵御不住美味的诱惑,当即一横心,吃就吃吧。
  人多,分下去的话,一人也就一两块肉。但肉毕竟是肉,咬在嘴里,分外可口。
  村民们还嘀咕,明天要弄多点鱼。
  那边洪阿大听着,满心苦涩,如果陈三郎不出马,别说多点鱼,一条可能都没,还是喝野菜粥吧。
  是夜,夜色深沉,突然间电闪雷鸣,漫天电蛇张牙舞爪,雷声滚滚,极其可怕。过不多久,倾盆大雨倒下——真得像是一盆盆水往下面倒那般,如此大雨,百年难得一见。
  这一场雨下来,通天河水立刻暴涨,惊涛骇浪,轰然不断,一阵阵巨大的声响传上岸来,听得躲在屋中的洪家村人,一个个都有点心惊胆战,很是不安。有胆小的老人已经跪拜在地,磕头祈祷菩萨庇佑。有些人心中都在想,是不是因为全村人都吃了龟潭的鱼,所以神灵发怒,要降下惩罚了!
  屋中,陈三郎若有所应,霍然起身,开门出去。


第四百四十五章 浊浪滔天,妖魔来袭
  “公子,你去哪里?”
  阿武和大魁两个都没有睡,赶紧问道,脚步也不慢,快步跟上来,阿武手中拿起蓑衣给陈三郎披上,又戴上竹笠。
  外面泼瓢大雨,一片漆黑,连路都看不清楚,间或一道闪电掠过天际,映照出雨幕中的世界,显得有些狰狞。
  陈三郎从屋檐下搬来一张竹梯子,放置好,爬着梯子便上屋顶。
  大魁忙扶好,叫道:“公子小心。”
  等陈三郎上去了,他与阿武也跟着爬上来。
  居高临下,趁着闪电的光芒,倒能看清楚四周的情景。
  风甚大,裹挟着雨水,呼啸不止,人站在高处都有些站立不稳的样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吹翻下去。
  好在三人都算练家子,下盘稳。
  陈三郎举目远眺,望向通天河那边。闪电之下,可见浊浪滔天,翻腾起来,极为可怕,如同一条不断咆哮的巨蟒。那巨大的轰隆声,甚至盖过了雷鸣。
  阿武两个见状,不禁暗暗心惊——天地之威至斯,相比之下,人力实在渺小得如同蜉蝣一般。
  洪家村的选址在岸边,属于高地,自然是考虑到河水泛滥的灾害影响,地势高,就不会被河水淹了。只是今天这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暴雨,席卷而起的风浪如此凶猛,持续下去,保不住会冲上村子来,造成大祸。
  “阿武大魁,你们快去找洪阿大和洪铁柱,就说洪水淹村,叫他们赶紧带领村民离开,搬上山去暂避。”
  陈三郎沉声道。
  两人听见,呆了一下,阿武问:“公子,真得会淹村?”
  他有点不相信,觉得暴雨不会持久,等雨势小了,浪涛随之也会平稳下去。
  “叫你去就去。”
  陈三郎声音拔高起来,自有威严流露。
  “是。”
  两人不再多话,慌忙顺着梯子下去叫人。
  黑灯瞎火,风雨交加,他们一脚深一脚浅的,路上都摔了好几交,满身泥水淋漓,颇为狼狈,却也顾不上了。
  “阿大伯快开门!”
  咚咚咚,大力拍门。
  很快,洪阿大开门出来,今晚气候反常,他躺在床上根本睡不着,听到叫声,立刻起来。
  阿武当即把陈三郎交代的话跟他说了。
  “不会吧……”
  洪阿大失声叫道,洪家村自从建立以来,还从没有被洪水淹过。
  “这雨越下越大,河水不知涨了多少,那浪拍起来足有几丈高,十分吓人,公子说最好提前迁移暂避,当真有水冲上来就跑不了了。”
  阿武抹了把脸上的水,焦急地道。
  洪阿大不由想起那天掀翻自己渔船的那股恶浪,真是心有余悸。好在那天的浪就一波流,而且是在河中掀起的,要是这么一股浪冲上岸来,席卷之下,房屋都难以幸免。
  想了想,他道:“我先去岸边看看。”
  说着,穿戴好雨具,又拿了一根棍子探路,便朝着外面走去。
  阿武本想先回陈三郎那边,但迁移这事没有办妥,不如跟洪阿大一块走,探个究竟,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到了村口,撞见洪铁柱和大魁两个。原来他们也是同样的想法,都是来看河水涨成什么样子了。
  于是四人一起走,只是没走出多远,借着闪电之光瞧见前面白茫茫一片水,望过去,简直如同汪洋一般,不断有波浪涌来。
  洪阿大看得浑身一个哆嗦。
  洪铁柱声音有些颤抖:“阿大伯,这里本来不是村路吗?怎么全淹了……”
  “走,赶紧回去叫大伙们上山!”
  洪阿大倒也果断,知道形势不妙,马上下决定。
  轰!
  猛地一阵狂风卷起,一股恶浪生成,扑腾而至。
  “快走!”
  洪铁柱手疾眼快,一把抓住洪阿大,就怕他身子单薄,会被猛浪卷走了去。
  这般状况之下,饶是洪阿大水性了得,要是被拉进了水里也是凶多吉少,根本游不上来。
  那浪头劈头盖脸地落下,把戴着的斗笠都给扑掉。巨力作用之下,阿武一屁股便坐在地上,差点没被浪冲走。
  “跑,快跑……”
  等这股浪退掉,几人再不敢停留,慌忙拔腿往村里跑。
  叫村民迁移,阿武和大魁却无用,因为叫不动,只有洪阿大他们上门才行。
  “我们快去叫上公子走。”
  大魁叫道,活了四十年,何曾见过如此凶猛的洪水。一见之下,比上战场还让人害怕。
  回到石屋,见陈三郎还站在屋顶之上,静静不动,心里不禁郁闷:公子这是做什么?洪水也有看头?
  爬上屋顶,不禁一个哆嗦,原来那洪水已经迫近村边,形成一片,浪涛起伏。夸张地说句,仿佛一伸手,便能接触到波浪了。
  “公子,阿大伯他们已经去叫村民们迁移了,此地不宜久留,我们也走吧。”
  大魁心急,大声叫道。
  陈三郎并不回答,依旧站立,定定望着那边波涛汹涌的河面。
  阿武嘴巴动了动,最后还是默然,只是内心焦急:公子到底在看什么?
  村中,洪阿大与洪铁柱挨家挨户地叫人,说洪水已经淹到村口来了。这自然引起许多人惊慌,不少妇孺当场就哭泣起来。在青壮一代中,洪铁柱威望高,赶快组织起来,以青壮为主力,抱也好背也好,不漏下一人,务必把所有人都带上。
  不但要带人,还得带东西。
  洪家村家底本来就薄,每一户人家只得那么点东西,衣衫被褥等,能带上的基本都带了,这些可都是要用的,留在村里,如果真得洪水淹村,房屋倒塌,那就真正一无所有,以后想活下去都难。
  还有一些吃的,统统打包。
  手脚忙乱,呼爹叫娘,无疑浪费了不少时间。
  雨势不见有半点停顿的样子,反而越发大了,村中低洼的地方早已积水盈尺。
  村口那条路已被淹没,不可通行,众人只得从后山撤走,地势崎岖,难免摔跤,加上黑乎乎一片,更加难行。
  洪阿大叫得喉咙都沙哑,一把抓住洪铁柱:“柱子,恩公他们呢?”
  洪铁柱也是累得够呛,大口喘气:“不知呀,可能走了吧,一直没见到人。”
  “不会是还留在村里吧……”
  洪阿大越想越担心,转头就走。
  “阿大伯!”
  洪铁柱叫他不回头,一咬牙,赶紧也跟上去。
  此际的通天河就像脱缰的野马,水流横溢,再无法控制。
  屋顶上,瞧着越来越近的洪水,阿武和大魁已经面色青白,就在这时,泛滥的河面之上突然亮起两盏红灯,大若灯笼,红光熠熠,在黑暗之中显得无比耀眼。
  “那是什么?”
  阿武眼睛立刻直了。
  旁边大魁莫名地觉得一道寒意从尾椎骨冒起,直上头顶,冷飕飕的。


第四百四十六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洪水泛滥,河面汹涌,突然冒起两盏大红灯笼,迸发出幽幽的红芒来,人见着,如何不感到惊悚?当闪电划过天际,却也难以捕捉到什么,放眼之处,都是山峰林立般的波涛。
  随即两点红灯消失了,一切宛如幻觉。
  大魁和阿武不禁伸手揉了揉眼睛,再睁眼远眺,入目处阴沉黑暗,耳闻到的都是风雨呼啸。
  “你们不要命了,还不走!”
  这时候洪阿大与洪铁柱赶到,在下面叫道。
  “公子,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阿武急忙劝着。
  陈三郎道:“已经来不及了。”
  言语间,有一股巨浪生成,排山倒海般席卷而至。见那浪头,足有十多丈高,朝着洪家村这边恶狠狠地扑了下来。
  观其规模,显然已经把诸人所在的房屋地方覆盖在内,避无可避。
  下面洪阿大两个见到,骇得魂魄都要飞出窍去。至于屋顶之上,阿武和大魁已经手足冰凉,仓促间根本不知该如何是好。
  便在此刻,陈三郎踏前一步,口中不知念叨着什么,一道剑光如芒,直直劈向浪头。
  没有人注意到他的这个动作,因为在短暂的一刹那,几个人的大脑都是短路的,形同空白,失魂落魄。
  一剑劈去,浪花翻涌,竟如利刃裁纸,对半分开。
  轰隆一下!
  这是第一次洪水冲进了村子里,两边被席卷到的房屋树木毫无抵抗之力便崩塌断折,残骸被拖曳而去,转眼不知去向。
  唯独诸人所在的这一座,奇迹般保持安然无恙。
  谁也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能当是菩萨保佑了。
  一剑之后,陈三郎脸色青白起来。
  此际洪水弥漫,已经淹没了岸边稍微低一些的地方,几与村庄地基持平了。毫无疑问,榕树林那边肯定都淹了。
  雷声轰隆,火蛇乱舞,一派惊人景象。
  阴沉之处,有金光闪闪,正是从榕树林那边漂浮出来的。
  土地金身!
  陈三郎很快就注意到了,并非他敏锐过人,而是他一直在此等待,便是等待此物出世。
  土地金身,源自通天河,来历神秘,其本身蕴含纯粹龙气,被洪家村人供养于榕树地下的土地庙中,那儿,等于是一个封闭式的小世界。
  陈三郎并不知道这尊宝物究竟是什么来头,但很清楚地知道周围有妖魔潜伏,都是为了此物。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云山雾里,然而土地金身养于庙中,便等于是培养果树,浇水施肥。
  今天,现在,正是果实成熟,要来摘果子的时刻。
  咆哮的河面之上,有灰雾飞来,融洽其中,肉眼根本难以分辨,只是陈三郎怀中的斩邪剑异动,清晰地告诉了他。
  这是一股熟悉的气息,就在那一天晚上,对方曾经进村入屋过,更曾在土地庙前相遇过,有过一番纠缠。
  只是现在,灰雾要纠缠的对象明显不在这边,而是在水中。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轰轰,水波激荡,漩涡片片,水势显得更加凶猛。
  陈三郎意念一动,缚妖索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仿如一条灵活的小蛇,迅速无比地穿过去,目标正是漂浮在那边的土地金身。
  土地金身乃黄金所铸,本身应该十分沉重,按理说会直接沉底,现在不知为何,居然如同一根朽木般浮在水面上。
  一时间,陈三郎也无暇理会这些细节问题,只管驱动缚妖索去拿东西。此索自炼制成功后,品阶就相当高级,后来一直温养,也曾几番动用驱使,越发得心应手,可控制的范围也宽大了许多。
  “公子,走!”
  反应过来的阿武两人什么都不顾了,一人一边,架着陈三郎就直接跳跃下去。房屋不高,地面泥泞,倒也摔不着。
  下面洪阿大他们也不敢呆了,转身带路。
  施展出了缚妖索,陈三郎要做的事都做了,此地确实不宜久留,便顺意离开。
  当他们来到山麓,开始上山的时候,身后洪水滔天,浪涛席卷,不断冲过来,把一座座房子都给卷了去。
  整个洪家村,不过一会儿便荡然无存。
  对于山上的路,洪铁柱甚为熟悉,他狩猎之际,来回之间,走了无数次,闭着眼都能找到路,倒是陈三郎他们跌跌撞撞,显得狼狈。
  经过这一番折腾,诸人全身都是湿透了,寒气湿重,被风一吹,不禁哆嗦起来。
  先前迁移上山的村民们都在半山腰处落脚,这是一圈石林地带,和那天晚上陈三郎三个露宿的地方相似,只是更加宽大,其中形成了不少山洞,村民们便纷纷各觅居所,进去里面暂避风雨。
  一堆堆篝火在燃烧着,给人们带来一丝难得的温暖。然而一旦想到祖辈居住的村庄会被洪水淹没摧毁,村民们便悲从心来,忍不住哭泣出声。
  “恩公,那边有一口石洞,你们就去那过一夜吧。”
  洪阿大听着此起彼伏的哭声,也是满心酸楚,又觉得满心茫然,带着这么多人,不知何去何从,别的不说,明天吃的都没着落,只能饿肚子。
  “多谢了。”
  陈三郎道了声,与阿武两个过去。
  这一口石洞不大,但睡三个人还是足够的,地面干燥,却是无柴木。大魁赶紧去别的石洞讨了柴火过来,为免被雨水淋湿,便用蓑衣之类包捂着带回,很快生起了火,忙脱下湿衣服来烤干。
  看得出来,洪家村的人世代在此狩猎,把这片石林当成了过夜的最佳落脚点,准备得很是充分。许多石洞里头都存放着大量干柴,这也是经常在山林活动的猎人们长期保持着的一种习惯,要是粮食充足,还会备防干粮呢。不过在这里,这个确实奢望了。
  雨一直下,仍不见小。光着膀子烤着火,阿武叹了一声,说道:“可惜了三匹马。”
  他们骑来的马匹都拴在村中,来不及牵走,只怕早被洪水吞噬。
  这三匹都是惯于征战的良驹,价值不菲。又跟随已久,早有了感情。现在没了,难免伤感。
  陈三郎坐着,神色默然,忽而眉头一挑,感觉到缚妖索那边出了状况,显得忧虑起来。


第四百四十七章 恩怨难明,金身沉浮
  宝物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