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书大亨-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呦,我们林老板还蛮讲究的嘛,那你对什么车感兴趣?”苏雪瞅他一眼。
“我也不知道。”林逸笑嘻嘻地说。“至少不像某人一样开着车大喊大叫……”
“啐,你这家伙竟然敢笑话我!”苏雪狠狠地白了他一眼。
……
机场到了。
车速渐渐慢了下来。
“怎么,要做淑女了?”林逸打趣道。
“不是,肚子有点饿,看看机场有没有便利店,弄点吃的。”苏雪美眸四处张望。
“不会吧,你早上没吃饭?”
“还不是为了等你,怕你不打招呼就跑了。”苏雪撇一下嘴道。
林逸有些无语。
原来罪魁祸首是自己呀。
林逸想着心事的时候,旁边苏雪却把车停到了一个便利店前面。
林逸先下了车,苏雪刚要下车,却记起自己还光着脚。
正要把鞋子穿好,一只手却轻轻地握住她的脚踝,把鞋子穿到了她的脚上。
林逸屈膝微微地蹲在地上,用手握着那美丽的脚踝,轻轻地帮助苏雪穿鞋。
他的动作很认真,很仔细,很轻柔……仿佛自己在做一件无比隆重而又虔诚的事情,又好像自己手中所握着的是一件一碰即碎的伟大艺术品……
须臾,林逸帮苏雪把鞋子穿好,他抬头一看,却见苏雪正用柔情似水的美眸望着自己,眼神中充满了说不出的味道。
林逸心里微微一跳,刚要解释,苏雪先道:“你把手伸给我”
“做什么?”林逸狐疑地把手伸了过去。
谁知道苏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背就狠狠地咬了一口。
“啊呀!”林逸疼的直龇牙,再看那手背已流血,鲜血中赫然几个齿印。
“这是在教训你!你这家伙太坏了,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一招的,不过你拿这哄女孩子还行,在我这里可不管用哦!”苏雪一副高傲冰冷模样,又一副教训得逞的得意神色。
林逸捧着手,看着这个疯子,张了张嘴,最终却还是什么也没说。
……
便利店内,苏雪并没有给自己买什么吃的东西,反而给林逸买了一大堆东西,什么水果,方便面,甚至还有糕点,说带到飞机上吃。
林逸,无语。
这是咬一口给个甜枣吗?
看着自己可怜的手背,牙齿印痕还那么清晰。
苏雪也看着林逸脸上洋溢着笑,眸子深处却早已湿润:傻瓜,坏蛋,记住我!
一定要记住我哦,林逸!(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奇遇
搭乘飞机,林逸没有直接飞回南都,而是先飞回唐河老家。毕竟离开老家的时候行动匆忙,也没和老妈打什么招呼,再说了,自己那七千多册线装书,还有几本珍本书可都在老家放着的。虽然让老曹和老黄看着,林逸却还是不放心。谁让他爱书如子女,没亲眼看到好坏难免疑神疑鬼。所以林逸的打算很简单,回去一趟先把家里事儿了结了,再把那些书安全地托运回南都。
飞机很快,不到半天时间就到达了机场,然后林逸就带着大包的行李,主要装着的都是他淘来的旧书,从机场转乘出租车,到了唐河县的小街口。
到了街口以后,那一路上喜欢呱噪的出租车司机死活不肯继续往里走。林逸出到一百,对方也无动于衷。
这年头还有人跟钱过不去?
问清楚了才知道,原来不久前这里出了祸事儿,有出租车在里面被三个半大娃子给抢劫了,那个司机也算命大,人没事儿,不过钱和车却被抢走了,最后只穿着裤衩被丢在红薯地里,要不是那夜刚好有个拉粪的老农经过那里,非把他冻死不可。
自从出了这事儿以后,林逸家那个方向就是“龙潭虎穴”,除了一些外地不开眼不知道事情的司机敢下去外,周边的司机都把这里当成了禁区。按照招司机的话来说,抢劫啥的也就算了,大冬天把人剥得只剩下裤衩扔在地里就太没人性了,他们不往那边去,除了害怕也是在赌气,老子偏不拉你们这边的人,咋滴。
知晓了这些原委,林逸只能苦笑。
现在农村人的日子不好过,年轻人大多数都去外地打工了,留下老弱病残,一些孩子从小没大人照看,又不好好上学,岁数一大,就混成了野孩子。
这些半大孩子抽烟喝酒上网聊天,啥也不懂啥也不怕,脑子里没有法律观念,没了钱就到处去弄,比同岁孩子坏得多,像这种抢劫啥的还都轻的,听说为了三五块钱拿刀子捅人这种事儿也常有。
了解到司机大哥的苦楚,林逸也就不再为难他,下了车,开了车钱,然后提着大包小包往老家赶。
可是行李实在太重,东西又不好带,想要打电话给曹一刀让他开车来接自己,手机偏偏没电。这街口附近的小卖部倒是有公用电话,可老曹等人的号码存在手机里,林逸一向懒得记,这会儿算是彻底没门。
没办法,林逸只好暂时蹲在街口拐道处,等着打顺风。
一辆宗申摩托开了过去,开摩托的大哥丝毫没留意到林逸的苦恼,他摩托后面捆着一只羊,山羊倒栽着头咩咩地叫。
一辆三轮车开过去了,开三轮车的大叔丝毫没注意到林逸要求搭乘便车的叫声,耳聋的他自得其乐地开走了。
林逸此刻的心情很糟糕,觉得自己境况很像一部电影中的剧情,那部电影叫什么来着,《人在穷途》,挺逗也挺苦逼的。
就在林逸寻思着自己有多苦,为何回一趟家这么难时,一辆拖拉机冒着黑烟,嗡嗡地开了过来。
这次林逸主动上前拦截,等那车停了下来,林逸就上前递根烟答话,说想要坐车去乡里。
那开拖拉机的是个五十来的老大爷,瞅着林逸穿得很支棱,就露着被烟熏黑的牙齿笑道:“不是俺老汉不带你,俺看你穿的这么干净,怕你弄脏了。”
林逸看看那拖拉机,上面还有菜叶子,看起来是拉菜的,就道:“没事儿,只要能带我一程就行。”
“那中,你上车吧,小心点,别把你那干净的衣服弄脏啦,俺这车是拉菜的,脏了些。”
林逸就先把行李放进拖拉机的车斗,然后,自己翻身上去,没地方坐,只要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
“坐稳了,老汉可要开车了。”
拖拉机呜呜地响,冒着黑烟前进。
老汉扯了破锣嗓子唱了起来,“朗里格朗,朗里格朗,老汉今年五十八,每天卖菜赶回家,家里有个瞎老婆,不做饭来不洗袜,不上地来不种瓜,你要问她会干啥?躲在屋里纺棉花……”
林逸听他唱的有趣,就问:“这是啥歌,蛮好听的。”
老汉就得意地扭过头笑笑说:“这是俺瞎编的,别看俺没啥文化,这张口就来小曲,顺嘴就来大调……村里头每逢喜事,俺有时候还登台那个啥……”
“献艺。”林逸说。
“对,就叫登台献艺,给他们露一手,他们可喜欢听了。”老汉显得很满足。
林逸就又递一根烟过去。
老汉接过去,笑嘻嘻说:“客气了,你刚才给的这根还没抽呢。”说着,顺手就把香烟夹在了耳朵上,说:“要不俺再给你来一嗓子?”
林逸就说:“哪感情好,有劳了。”
“有劳啥呀,俺就喜欢瞎吼吼。”老汉说完,就又扯开破锣嗓子吼起来,“弹棉花呀弹棉花,一个月弹出七两八;瞎老太婆不识数,拿了棉花比秤砣,秤砣重来棉花轻,棉花软来秤砣硬,怎么比来不得法,不得法呀不得法……”
老汉又吼了一阵子粗调子,这才心满意足地歇了一口气,继而问道:“年轻人,你是弄啥哩?”
林逸就说:“我买卖旧书的。”
“旧书?就是家里那些不要的课本?”
“不是课本,是……怎么说呢,线装书,民国书,手抄本,我都买。”林逸笼统地说了一下。
“不会吧,那玩意也值钱?”老汉诧异,“以前俺们家有几柜子呢。”
“啊,现在呢?”林逸急问。
“卖了,都当废品卖了,那收废品的给了俺八百块钱。”老汉得意道,自我感觉卖的钱挺多。“现在那几柜子值多少啊?”
林逸就说:“看是什么书了,价格不一样。”
老汉说:“是啥子周易八卦,四书五经俺们家以前是地主,祖上都读过书。”
林逸说:“那还要看品相,品相好就值钱,品相差就不值钱。”
老汉就说:“都是好品相柜子里放了樟脑丸,防虫蛀。”
林逸说:“那还要看数量,数量多了值钱,数量少了就不值钱。”
老汉说:“俺不是说了吗,有三大柜子差不多三四百本。”
林逸沉吟了给了一个价儿,“差不多几万吧。”
“哎呦,那个鳖孙!”老汉一激动差点把拖拉机开到沟里去。
林逸吓了一大跳,忙安慰道:“别激动,有好好好说。”
老汉就怒道:“那个鳖孙收书的,八百块买了俺几万的书,你让俺咋能不激动?太激动了!太没良心了!”
林逸就只能再安慰道:“那也是过去的事儿,你想多了也没用。”
“咋没用?俺诅咒他生孩子没P眼。”
林逸:“……”
多么朴实的老汉,多么古朴的诅咒。
“那你家里现在还有没有那种书了?”
“没有了,俺不是对你说全卖了吗?哦不对,还有一些。”老汉忽然道。
林逸一喜,“是什么书?”
“那些都是一些唱戏的线装书,俺本来就喜欢唱大戏,所以就撇下了。”
林逸顺势问道:“那你打算卖吗?”
老汉看着他,忽然警惕地问:“那你能给个啥价?”
林逸就笑道:“那要看你藏着的到底是什么书了。”
老汉嘿嘿一笑,“绝对是好书,里面的图画可好看了!”
林逸就又说:“只要东西好,就给大价钱。”
老汉:“真的?”
林逸:“真的。”
老汉:“那你先不回家了,去我哪儿瞅瞅吧。”
林逸看看手表,一咬牙:“好吧!”
对于藏书者来说,好奇心一起,就什么也挡不住。
一个卖菜老农,家里又能藏有何种好书?林逸太好奇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一章。礼钱
拖拉机冒着黑烟,绕过一个村子,路上那些扭着屁股的鸭子被吓得嘎嘎乱叫,扑棱棱全都跳到了河里。
老汉似乎有些心急,把拖拉机开的飞似得,使得林逸不得不提醒他,速度慢点。
老汉就说:“没事儿,这里我贼熟,闭着眼也能开回家。”
话还没说完,拖拉机堪堪撞上一头老母猪,老汉吓了一跳,露着黑牙不好意思地笑,说:“走眼了,这猪也太笨了点。”
林逸就说:“要是快到了,不如我还是下车吧。”
“咋啦,嫌我开得赖?”
“不是,我闪得腰疼。”
“哦,那我开慢点。”
……
老汉家是那种常见的农家小院,红砖瓦房,大铁门,里面种着大槐树。
他家里没有什么“瞎眼老太婆”,只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大闺女。
见老爹把陌生人领进家,闺女就问咋回事儿。老汉就说买书的,以前咱不是卖过一批嘛,家里还有些就给他瞅瞅。
闺女就忙去给林逸沏茶,林逸说不用太忙,自己看看就走了。
这头老汉就开始忙活起来,进了屋子,乒乒乓乓。因为是人家的住处,林逸不好意思进去,就在外面等候。过了一会儿,里面没了动静,林逸回过身,就见老汉撩开帘子,抱出一函线装书来。
林逸看见了,忙上前接过去。
一看,林逸愣住了,原本以为会是什么好书,却是一函八本的影印本《古今杂剧》和《杂剧选》。
这一函书五十年代初期影印,准确说是“缩印”,比原版尺寸缩小了一点,用纸还算讲究,先是用玉扣纸,然后编撰中觉得太浪费,就用了质量稍次一点的宣纸,毕竟特殊年代国家有困难,出书方面也要节俭一点,其中《古今杂剧》五册,《杂剧选》上中下三册。
如果记得不错,这套书也是郑振铎编撰的,因为在很多元杂剧版本中有漂亮的“版画”。作为“第一版画迷”,郑老又怎么会放过这套书的编撰。
只是可惜,这套书实在太庞大了,统一的名字叫做《古本戏曲丛刊》,总计四集八种120册。
眼前这么一函并不是很值钱,不属于珍本类,但也可以通过这些影印本窥得元代和明代木刻版画的“原貌”。
林逸随手翻看了一下《杂剧选》,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七八幅漂亮的插图,那些插图的人物造型圆润,栩栩如生,存有明代人物画的风格,对于喜欢版画艺术的林逸来说,也很是吸睛。
林逸欣赏完版画,再仔细研究两套书的内容,其中序言有说:《古今杂剧选》(《柳枝集》、《酹江集》),明孟称舜编,明崇祯刊本(收杂剧56种)。值得注意的是顾曲斋刻的《古杂剧》、孟称舜编的《柳枝》、《酹江》2集,聚各家所藏,才得配成全帙,足为此集增色。
林逸对杂剧研究不多,不过却大致知道这套系列书的价值,在网上交易的话一本大概在80300元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价?
主要就是里面是否有精美的版画!
说得再直白点,现在研究杂剧的人毕竟不多,能够看得懂杂剧的也不多,人们为什么喜爱这套书,就是因为这套书中有精美的元版和明版版画。
所以,这种杂剧类的丛刊,售卖的价值大小,是被书中版画多少决定的。
像林逸手中这一函八册,共计有版画70多幅,可以说是很难得的版画资料了,可谓图文并茂,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说,叫做很有“即视感”。
没办法,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大都成了“视觉动物”,而这也是旧书收藏中为何各种“书画”类大热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国外的油画以及插画作品,卖得比钻石都贵。比如说英国诗人威廉姆?布莱克创作的一首插图诗的珍贵原始版,去年拍出了三十七万美元的天价,这本小册子名为《清白之歌》,创作并印刷出版于1789年,插图为手绘。据拍得者说,“俺楞中的就是那几幅画儿……”
作为旧书收藏爱好者,林逸有时候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明星靠脸吃饭,旧书靠版画赚钱。
好了,不想那么多了,林逸觉得不管如何,走了这么一趟,也不能空手而回,要是可以就把这套书买了下来。
……
在林逸仔细琢磨这套线装书的时候,老汉也在仔细琢磨林逸。他见林逸穿的很好,怎么看都像是有身份的人,带的东西也是大包小包,说话的语气和待人的态度也不是一般人。
不是一般人就一定是有钱人。
老汉得出了结论。
然后老汉就又开始琢磨,该问林逸要多少钱呢?看他的样子似乎很喜欢这套书,俺自己也很喜欢这套书,这套书里面有很多好看的图画,那人物看着可得劲啦。
他说俺卖掉的那些书卖亏了,都值好几万,那么这套书也该值些钱吧?
老汉不懂书,害怕再卖赔,小心眼里又特别想把书卖掉发笔大财。
作为农村人他也没啥指望,不指望包谷地里能长出黄金来,不指望小河沟里能蹦出金鲤鱼来,就指望自家里的东西能卖多点钱出来。
老百姓不容易,老农民更不容易。
稍微有一丁点的盼头,他们就会扩大数倍来幻想,而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自我安慰与麻醉。
所以当林逸询问老汉,这套书你想要多钱时,老汉毫不犹豫地伸出一巴掌:五千!
林逸有些发懵,倒不是被这小小的五千吓住了,而是因为老汉那种炙热的眼神,好像今天这套书非卖五千块不可,要不然你连人都别想走。
林逸只能笑笑和老汉解释这套书是影印的,不是原版木刻的,如果是木刻的别说五千就算是五万都值,又说这套书自己顶多只能出两千块钱。
一听这话,老汉立马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再次伸出巴掌五千!
林逸从没想过会遇到这么执拗的老头,根本和他说啥都没用。他不懂,也听不进去,眼里就认准两个字:五千!
最后林逸忍不住了,就问,“你为啥非要卖五千块不可?”
老汉指了指自己闺女,说:“为了她。”
林逸这才发觉那女的腰有些粗,应该是怀孕了就说:“你女儿要结婚?”
老汉一脸的无奈,“哪里结婚啊,婚期还要等到春节呢。”
林逸就纳闷,“这才刚过完春节,那岂不要等一年?到时候孩子都快一岁了,那时出嫁,不是要让人看笑话?”
“你不是不知道,俺们村里人大多都往城里打工去了,只有春节才回来过年。要是现在办婚礼,就没有办法收到礼了。俺都送了那么多的礼金出去了,总不能就这么打水漂了,那也太吃亏了。俺这也不是头例,要笑话,就让人家笑话去吧”。
老汉说完就又对林逸说:“你别嫌俺贪财,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儿。俺要你五千块钱也是为了照顾她……闺女大了肚子我这当爹的总不能啥也不管吧?当人家的爹,难啊!”一声叹息。
林逸不言语了。
最后,他掏了五千给老汉,两千的书多给了三千,权当是随礼了。
临走的时候,那个闺女包了煮好的鸡蛋给林逸,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笑。
还是老汉开拖拉机送林逸回去,回去的路上老汉一路唱大戏,那破锣般的嗓音高亢凄凉
礼钱啊,原本多么朴实的习俗,何时也变了味道?究竟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原本美好的祝福,却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这岂不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林逸到了村口,老汉这才开了拖拉机离开。
看着拖拉机慢慢消失在远方的小路上,林逸回过头来,朝家里走去,原本沉重的心情立马就被家门口那热闹的情景吓了一大跳
只见原本冷清的家门口竟然站满了人,大家都在列队等着他,仿佛在欢迎归来的英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德艺双馨
作为农村人,从没见过什么大明星,偶尔村里有一俩有出息的人,比如说谁考上了大学,谁上了报纸,就热烈庆祝,又是敲锣又是打鼓。
像林逸这样的,直接上电视了,并且老少爷们看得真真切切,那还有假,所以一时间,林逸就成了全村的骄傲。
“林家娃子上电视了!”
“林家娃子有出息了!”
“林家娃子了不起啊!”
……
当林逸要回来的消息传到村里,这里已经准备好了,敲锣打鼓像欢迎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他。
林逸哪里会料到遇到如此阵仗,反而吓了一跳。
作为死党,老曹曹一刀那是打心眼里替林逸高兴,上前一步直接抱出林逸,狠狠地富有激情地一搂,说:“兄弟啊,你可总算回来了!”
老黄还是冷脸冷面,不过眼神却是喜悦,是炙热的。老妈张翠花早已笑得合不拢嘴,对于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来说,儿子有出息,就是给家里人争光。
老村长也来了,四婶也也来了,能来的人都来了。只是可惜姐姐和姐夫已经回去南都,宝儿也该开学了,要不然也能看到如此喜庆的画面。
林逸原以为大家伙敲锣打鼓把自己迎进村里也就算了,没想到老村长竟然还让人送了一张牌匾过来,林逸看去,上面竟然写着“德艺双馨”四个字,这林逸可承受不了,直接推拒,说不能挂,担当不起。
老村长就磕磕烟袋锅,说:“你要是担当不起咱村就没人能受得起,修路,建校,上电视鉴宝,这哪一样不配这四个字?”
被老村长兑呛回去,林逸只能苦笑,貌似能够承受这四个字的都是一些头发花白或者胡须飘飘的老艺人,老艺术家,自己何德何能
不管如何,在村里人眼里,林逸俨然已经成了上过电视的名人,成了村里的骄傲,甚至连十里八村的人也都过来凑热闹,想要亲眼看看他,摸摸他,看看这个货真价实的大活人大明星。
林逸受不了了,赶快督促曹一刀和老黄搞定学校那其献策线装书,然后回去南都,他可不愿意被当成怪物一样展览和研究。
老曹他们干活也算麻利,用麻袋仔细地书籍装起来,竟然一口气装了三十八个麻袋。虽然是线装书,大多数都是老棉纸,却也够沉的。书装好了,问题是怎么运回去?路虎车顶多拉上三麻袋,还剩下三十多麻袋怎么办?这些东西又不敢使劲儿挤压,需要平着装放……
这里地方偏僻,那些拉货运货的车都不愿意来,再说那中大货车也走不了乡间这种羊肠小道,就是林逸的路虎开进开出也十分费力。
就在林逸苦恼的时候,却见学校外面浩浩荡荡地开来十辆拖拉机。犹如阅兵仪式般一字排开。其中一人林逸认识,竟然是卖自己线装书的那位老汉。
那老汉看见林逸啥也没说,只是高高地站起来,吼上一嗓子,“老少爷们,装货啦!”
于是在寒风中,这些朴实的庄稼汉,全都行动起来,把林逸他们包装好的麻袋往车上装。
他们把车擦的很干净,尤其老汉那辆卖菜的拖拉机,也不知道擦了多少遍,干净的连一片灰迹都没有;他们装货的动作很轻柔,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都是林逸喜欢的宝贝,他们更知道是林逸给了钱帮助乡里学校修建了校园和教室,是林逸帮助村里修建了道路,老汉更加知道,是林逸帮助自己度过了一道难过的坎儿……
他们是朴实的农村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对我好,我就把心窝窝掏出来给你。
就这么简单!
……
就这样,在乡村与乡村的路上,在乡村与县城的路上,出现了如此奇异又壮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