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书大亨-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难以置信中,大家伙立马进屋,再立马把林逸所说的那些护封小心翼翼地取出来,摊开,弄平整了,像小孩子对画板一样,一张张拚对起来
很快,奇迹出现了!
一幅巨大的《巨然晴峰图》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看着上面张大千的题款和钤印,光头老曹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他抖着手,掏出手机上网去查这幅画作的资料。
果然不出他所料,就像林逸所说的那样,这幅巨作的原画作已经在2010年拍卖掉了,并且排到了7280多万的天价!
再看眼前这幅画,虽然没那幅原作大气,却也不逞多让,估计价格上千万轻而易举!
“靠,这是什么世道,跟女朋友去山上拜个神也能捡到这样的宝贝。老天爷,没天理啊,我老曹咋就没这么大的福气呢?”
曹光头无语问苍天。(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潘家园
林逸可没时间去理会光头老曹对自己捡漏的感叹,他很奇怪,老曹和老黄怎么会过来?又不是过年,来这里也不是拜年,时间点有些太怪异了。
似乎看出了林逸的疑惑,老曹就对海棠说:“麻烦,借你男朋友一用。”然后就把林逸拉到了一边,悄声嘀咕起来。
海棠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就把目光看向了和他一起来的黄教头。
黄教头见此,就说,“你想知道什么,我全都告诉你。”
……
那头,老曹拉着林逸说道:“知道我今天来这里找你有什么事儿吗?”
林逸摇摇头:“不知道。”
“好事啊!”老曹眉开眼笑。“听说没有,京城的潘家园要举办‘淘宝大会’,已经给各大藏家卖家发了英雄帖,这一次可是群雄荟萃,听说天南地北的大玩家,还有大卖家全都会去。”
“潘家园?”听到这个名字林逸就来了兴致。
“没错,就是潘家园!”老曹吧嗒一下嘴,然后说:“这事儿我也是才知道的,下周就开始了,先去先得,说不定还能找到好宝贝!”老曹一副跃跃欲试模样。
林逸莞尔,“你可以自己去呀,找我做什么?”说完看了一眼海棠。
老曹就哎呦一声,说:“你就别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现在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是备战江湖,大战潘家园的时机。”老曹吐沫星子横飞。“当然,我也知道,你和女朋友难得聚在一起,不过这次机会难得……而你又是我们这里大名鼎鼎的捡漏大神,只要跟你在一起就能大杀四方,战无不胜……没有你,我们去潘家园也没意思,甚至会被人笑话,所以我和老黄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一定要和你一道去!”
林逸无语,这明显把自己当成了“幸运符”。
“可是我这边真是没空闲。”林逸不得不推辞道。
“你是不好意思跟海棠说吧?这个事儿让我来做,我告诉她,我想她一定会体谅咱们的!”老曹一点都不开窍,硬着脑袋说道。
林逸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边是朋友,一边是红颜知己,自己该怎么做?何况从心底来说,林逸也对潘家园仰慕已久,很久以前就想去看看了,现在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他也真的不想放弃。
就在林逸左右为难的时候,那边海棠走了过来,笑道:“好了,看你为难的模样,你就别纠结了,我放你去还不行吗?”
林逸:“……”
旁边老曹已经一蹦三丈高,道:“理解万岁!”
……
这得要去潘家园了吗?
林逸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紧张。对于很多爱淘书,爱收藏书的人来说,潘家园简直就是一个“圣地”。
没错,对于无数藏友和藏家来说,南京夫子庙,上海文庙,以及北京潘家园,被誉为中国三大淘宝圣地。
而在这三个地方,最出名也最有知名度的就是“潘家园!”
潘家园出名到什么程度?以至于连很多外国人来到北京,都喜欢去潘家园淘宝。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篮球巨星乔丹,以及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等等。
可以说,如今的潘家园驰名中外,作为一个淘宝圣地,已经成了一个品牌。
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去潘家园了,林逸的心中就是一片火热。
当晚,老妈炒了一桌子的饭菜,林逸和老曹,老黄等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喝多了,老曹开始大肆吹牛,说自己和老黄就是林逸身旁的“哼哈二将”,有他们在林逸身边,就能保证林逸鸿运高照,畅通无阻,去了潘家园一定能淘宝到手软。
有些晕乎乎的,老曹就又拿着酒杯问林逸,“你知道潘家园是怎么由来的吗?”
林逸笑了,要是不知道这个,那还称得上是什么藏家,于是就详细地做了解释。
说这潘家园原先不叫潘家园,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
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
因为烧窑的缘故,这里被挖得坑坑洼洼,还有很多大坑,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老曹没想到林逸对“潘家园”解释的这么清楚,就晃着脑袋说:“你一定是拿手机百度了呵呵,不过你说的那些是正史来着,我知道的潘家园却是野史,并且还和《水浒传》有关。”
老曹这么一说,林逸就奇怪了,连带海棠和老黄也很奇怪,心说这“潘家园”怎么又和《水浒传》扯上了关系。
老曹呵呵一笑,摇头晃脑道:“一看你们这表情,就知道你们不知道了想知道不,想知道的话就帮我把这杯酒满上,老哥我慢慢给你们细说端详。”
才没人给他斟酒呢,一肚子话憋在肚子里又难受的很,于是老曹就厚着脸皮自己给自己斟满酒,说道:“话说这《水浒传》是咱国的四大名著,谁写的呢,施耐庵。可是这施耐庵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位大哥很有脾气,尤其对姓潘的女人,那是一黑到底。”
这老曹颇有些说书的能耐,竟然引起话题,让大家好奇的不得了,不明白这施耐庵为啥要黑姓潘的女人。
老曹吞下一杯水酒,扯着酒兴就车开嗓子,忽悠起来。他说,大家看过《水浒传》,知道这是一部雄性小说,写的都是男人的故事。有一个版本的外文翻译,直接翻成了《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实在是水浒这个词太难翻译,只好按第一印象来,这个故事就是一百多个男人跟三个女人的故事。
这三个女人还全是女汉子,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这两位就是说她们是女汉子都感觉有点勉强。古龙说,人的名字可能会起错,但外号绝对不会起错。所以母大虫真的是母老虎,母夜叉真的是拿叉的少妇。就是扈三娘好不容易漂亮点,作者施耐庵还把她配给了矮脚虎王英。这特么把潘金莲配给武大还要凶残。还不如配李逵呢。李逵至少还有一把饥渴难耐的板斧啊。
除了下笔对女性吝啬,施老先生还有意对一个姓进行了饱和式的攻击,这个姓就是潘姓。
大家很容易发现《水浒传》里面,两个坏女人都是姓潘的,一个当然是武大的老婆,撩得一手好汉子的潘金莲,另一位则是擅长偷男人的潘巧云。
这两个人可以说承包了一半仇恨,看到潘金莲勾搭土豪西门庆,害死武大,读者咬牙切齿,一半人在喊,打死这个贱人,另一半人在喊,放开西门大官人,让我来!
如果说一个负面女主姓潘还情有可原,两个都姓潘。那就不是巧合了,毕竟潘姓也不是大姓。
为什么这两个女的都姓潘呢?姓潘得怎么得罪作者施耐庵呢?
据说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说话施耐庵先生是元末明初的人,早年中过举人,还跟刘伯温同榜,算是同门师兄弟,到了后面,元朝的官也不好做。施耐庵就辞职回家。很快,元末的农民大起义来了。读书人势必要选边站。
有大视野啊,光盯着家门口的企业是不行的。张士诚这个人没什么大的理想,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满足了。施耐庵提了点意见,也不见采纳,就此归隐江湖,然后专心写水浒传去了。
后面,朱元璋大战张士诚。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炮轰苏州城,守城的是张士诚的女婿,恰好就姓潘,叫潘元绍。
潘元绍是山东人,一向自诩骨头硬,一看城守不住了,就跟七个老婆们说:“我受国家器重,管不了你们了,你们赶紧死了算了,不然会受羞辱,到时候会被人家笑话。”
七个老婆确实挺忠烈,听了之后,果然一个一个全部自杀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口口声声说义不顾家的潘元绍最后竟然投降了,同时投降的,还有他的大哥潘元明。最终导致张士诚大败身死。
这个就太过份了,你投降干嘛忽悠老婆先死啊。
另外一点,张士诚这个人虽然没什么理想,但为人比较厚道。对老百姓对下属都不错。后面,朱元璋当了皇帝,到南京城溜跶消食,还能听到有老百姓叫张士诚为张王,而称朱元璋为老头儿。这当然让朱元璋大怒,马上抄家,把这些人贬到云南去支边。
而对施耐庵来说,他对潘家兄弟也是很痛恨的,认为其节操还不如一群大小老婆,所以故意在小说里把不顾廉耻的两个女子都写成潘姓。
……
说完这些,老曹就又吞了一杯酒,然后说道:“你们也需要问了,我扯这么远,到底《水浒传》和潘家园有啥关系?关系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那个山东来的潘窑主,就是那个潘元绍的后代!”
扑哧,林逸差点把嘴里的茶水吐出来。
老黄也差点呛住。
扯犊子吧,怎么可能?!
老曹还在狡辩:“别忘了,《水浒传》上面写的可都是山东好汉!那个叛徒潘元绍也是山东人。”
林逸无语了。
“至于你说的那个潘窑主,恰好也从山东来,还开了窑子,又姓潘,你说巧不巧?”
林逸觉得这是在作死,要是在坐的有姓潘的,一定会把老曹揍死。
林逸这话还没出口,就见老黄黄教头突然站了起来,然后一拳打在了老曹的脑门上,老曹咣当一下,直接晕倒。
林逸看着他。
海棠看着他。
黄教头活动一下拳头,然后说:“我娘姓潘,她是山东人!”
林逸,海棠:“……??!”
唉,历史总是有很多巧合。(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聚宝盆
清晨,黄教头站在林逸家外面的小广场上练功夫,哼哈如雷,引得那些同样在广场上做运动的老人家们一个个围着观看。
林逸端着茶杯,拿着牙刷出来了,黄教头和他打招呼,其他人也和他打招呼。
林逸有些尴尬,毕竟不习惯被人围观着刷牙。正要扭头回去,老曹出来了,只见他浑身酒气,愁眉苦脸,一边摸着头,一边叫着:“哎呦妈呀,这头咋这么疼呢?难道是喝酒多了?”
林逸看看他,脑门上还残留着黄教头那一拳留下来的红印,就说:“是啊,昨晚喝的酒不好,宿醉了容易头疼。”
老曹点点头,显然因为昨晚醉的太厉害,已经忘了挨揍的事儿。
看见黄教头在练拳,这老曹还热情地打招呼,“练拳呢?勤快点,以后可以多保护我们。”
老黄瞅他一眼,冷哼一声,不说话。
老曹就撇撇嘴:“德性,还不屑搭理人呢!”然后回头,对林逸说:“你刷完牙没有?”
林逸:“还没呢,不过快了怎么,有事儿?”
老曹就指指林逸用的牙刷,说:“我忘记买这玩意了,等会儿让我用用你的。“
林逸:“……”然后来句:“想都别想!”直接扭头进屋。
老曹就追在屁股后面,“小气鬼我都不嫌你脏!牙刷用一用啊!”
……
要再次离开家,出远门去京城。
林逸和老妈张翠花依依惜别。
张翠花早习惯了这种事儿,对于她来说,虽然想念儿子,不过儿子是一条龙,是拴不住的,是龙就要飞起来,这个小小的村长是困不住蛟龙的。
不过最让张翠花高兴的是,海棠会多留下来几天,为了完成兴建绿色度假村的计划。
可以说,这些日子,张翠花已经把海棠当成了儿媳妇看待,儿子走了,有儿媳妇陪在身边也是好的。
林逸知道海棠留在这里主要是因为自己,一个女人可以做到这种地步,夫复何求。
……
来的时候,林逸是一个人开着路虎,走的时候是和老曹和黄教头一起。
村头,那座“书香门第”的门楼前,村子里的所有人都来送行了。
当头是老妈张翠花,还有扶着她的海棠,另外就是老村长,村支书,以及四婶等人。
看着大家如此热情,林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曹反而嘻嘻哈哈和大家挥手作别,一个劲儿地说,“我会照顾他的,你们放心!”
迎着朝阳,林逸一行三人再次踏上了路途,他们先开车回到了南都,然后再搭乘火车去京城。
原本林逸是要搭乘飞机的,可是老曹说时间没那么赶趁,坐火车就好了,又说坐火车有多少好处,不怕坠机,不怕误点,更好的是空间宽敞,大家可以在一起好好叙叙旧。
究其原因,这次是老曹邀请林逸出马的,所以路费,他出。
火车上,依旧熙熙攘攘。
因为来回在淘书的“江湖”上走动,林逸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环境。
火车,就是个小世界,火车厢就是个小舞台。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托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扶老携幼;坐下后,火车发动,原本闹哄哄的车厢稍微安静一点点,不过马上孩子的哭叫声,男人们的谈话声,女人们的说笑声,全都汇到了一块儿,让你耳朵根子不得清静。
黄教头是个闷葫芦,不爱说话,上了车就是成了石像,要么闭眼,要么眼观鼻鼻观心。用老曹的话说,迟早修炼成仙。
老曹是那种闲不住的人,他找林逸唠嗑,林逸也受不了他,只好掏出一本书来遮挡住老曹的吐沫星子。
没了林逸这个最佳听众,老曹吹牛也吃不起来,觉得没趣,就颠着屁股凑到别人处去看斗地主。观棋不语真君子,他是看见谁当地主比谁急,在一旁咋咋呼呼,不被人待见。
老曹不管这些,最后直接在车上买了一副扑克,找几个手痒痒的,开始了他当地主的生涯。
不管光打牌没意思,于是老曹就建议小打小闹,赌一把,旁边人也可以跟着下注。那火车乘务员见了,就告诫他们:火车上禁止赌博。老曹的回答是,我们不赌博,我们赌方便面。谁输了,谁就拿一包方便面出来。结果,火车小卖部的方便面生意大火。
……
林逸这边塞了耳机,一边听歌,一边看自己最喜欢的淘书笔记。
这时候,好像听到有人对他说什么,林逸抬抬头,然后就见一个姿态妖娆长相妩媚的女人出现在自己面前。
“呀,真的是你,我没看错人!”那妩媚女人一看见林逸的脸,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是……唐玲?”林逸终于认出了她。
再看唐玲旁边的那位,大肚便便,小眼睛,光脑门,不是朱胖子是谁。
这唐玲和朱胖子算是和林逸最有缘分的一对夫妻。最早的时候,在财神庙就是因为这个朱胖子,林逸才会通过鼻烟壶得到异能。然后三人又在徐大佬的“三王献宝”集会上见面。林逸挤压群雄,这才开始正式进入收藏界。
唐玲是那种天生妩媚,见了熟人就能熟络起来的热情女人,不过这种热情看在老公朱胖子眼里,就有些不舒服了。尤其林逸又长得这么帅气,这么久没见,整个人更是像脱胎换骨一样,有了一种别样的气质。不要说女人了,估计连男人都会被吸引。因此小心眼兼小肚鸡肠的朱胖子就特别留心起来,生怕身边的唐玲被林逸这小子勾引了过去。
唐玲对林逸印象很好,老朋友见面难免唠嗑,就说了自己和朱胖子走南闯比去收货的趣事儿。说自家开着皮卡跑去乡下收购那些上了年代的石碑,什么宋朝的,明朝的,清朝的,只要老朱看上的全都收购过来,然后转手一倒腾,就能大赚一笔。
听唐玲说自己能干,朱胖子心里很是舒爽,也就对着林逸吹嘘开来,说自己这几年玩的很大,主要收购大件古董,不再专注于玩古玉什么的。又说现在那些古老的墙砖,壁画,还有桥梁,牌坊等等都有收藏价值。见林逸似乎听得入神,朱胖子就又卖弄地说,另外还有一种古董现在很流行,问林逸知道是什么吗?
林逸摇摇头说不知道。
朱胖子就神秘兮兮地吐出三个字猪食槽!
林逸莞尔。
见林逸似乎不信,朱胖子就说,你还别不信。我在乡下就收购了很多上百年的猪食槽,这些东西可都是大古董。为啥这么说?因为古代人对养猪很重视,只有那些有钱人家才养得起;而为了让猪增肥长胖,他们就会在猪食槽上大做文章。有的在猪食槽上刻上铭文,有的写诗,有的画画,可以说一个猪食槽的历史,就是一个农畜业发展的历史。
林逸彻底惊讶,受教了,他从没想过不起眼的猪食槽,还有这么多深刻的含义。
实际上,现在像猪食槽,以及磨盘之类的农家老旧物真的很吃香,虽然不像朱胖子说的那样神奇,却也是一个近期收藏的亮点。
为什么这样说?在七八十年代,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喂猪,猪食槽、喂牛槽也大多是用青石人工凿成。磨盘也是整块的大石头由匠人精心凿刻。这些东西时代烙印比较明显,材质较好。但随着时代进步,农村里喂猪、养牛的人家几乎没有了,石磨更是被人渐渐遗忘在一边;因此这些东西也就成了摆设,并且占地方,很多人家就会贱卖掉。往往一块磨盘的收购价为20元,猪食槽和牛食槽的收购价才50到100元不等,一转手就是七八百,甚至上千;这些还都是近代时期的物件,而那些真正有上百年历史的古物,价格就数千甚至上万了。这绝对不是虚言,就像朱胖子所说,做这种买卖,真的是一本万利。乡下人不知道这是好东西,几十块卖给你,你转手卖上万,绝对大赚。
因为现在很多大酒店,或者农家乐,以及旅游山庄什么的,都很重视这些传统的“古物”。喜欢把这些东西摆放在院子里,或者大厅内。例如把猪食槽刷洗干净,因为造型独特,放上清水,丢上几枚硬币,养上几条小鱼,那种清雅的情调立马就出来了。而这时候,这些猪食槽就不叫猪食槽了,而叫“聚宝盆”。按照那些老板的话来说,做生意的嘛,就是图个吉利。至于那种老式的磨盘,也受到很多买家的青睐。为什么这样,原因很简单,第一,好看,摆放在厅堂或者花园中给人一种原始感,看见它,你就像是看到了乡下;第二,寓意好,很多人购买磨盘,取其谐音“石来运转”,寓意“时来运转”。
如今,随着这股风在民间悄然刮起,每逢周末,有很多人到偏远山区农村“寻宝”。使得以前被废弃的猪食槽、磨盘价格抬升不少。而朱胖子就是最先吃螃蟹的这类人,可以说赚发啦!(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混战
能够在火车上遇到故人也算是缘分。那朱胖子虽然不怎么喜欢林逸,害怕林逸和自己老婆唐玲勾勾搭搭,谁让林逸长那么帅呢。不过旅程寂寞,他倒也找到了个说话的对象。
那唐玲知道朱胖子的心思,也不拆穿他的小肚鸡肠。在谈话间,林逸知道了这对古玩夫妇,这次也是去京城参加潘家园“淘宝大会”的。由此可见,这一届的潘家园淘宝大会真的是规模宏大,把天南地北的人全都吸引了过来。按照这种情势,估计很多以前林逸认识的人,都会参加这次活动,像南京的四大藏家,陆三爷,张四爷,冯五爷和丁七爷他们,也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如此以来,这样的淘宝大会简直就是收藏界的英雄大会。
朱胖子自持身份是前辈,又是家底富足,他还不知道如今的林逸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穷小子,在古书收藏上更是赫赫有名的七品藏家,还把他当成不入流的角色看待。林逸也不辩解,对方的轻蔑他尽收眼底,也不往心里去。
朱胖子见林逸只是乖乖地听着,什么也不说,就更加摆架子了,对林逸说,京城潘家园可不是小地方,藏龙卧虎,到了那里要是有什么需要,就开口吱一声,怎么说咱们也认识,我会帮摆平的。当然,如过你觉得身份地位没啥面子,也可以跟我搭伙,做我个下手,我带你去逛一逛。
听完这些,林逸就笑了,说了一句:“谢谢,不用那么麻烦,我和朋友一起的。”
朱胖子就看了看那闭目养神的黄教头,又看了看不远处吆喝着斗地主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