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旧书大亨-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林逸眼界很高,基本上不是自己喜欢的书不买,不是有太大价值的书也不买,甚至有一些自己喜欢但太厚实的书他也不买,倒不是他太矫情了,而是因为他实在太累了,也背不动那么多的书了。

相比之下,老曹轻车简装,比林逸悠闲潇洒很多。这厮还故意抢在林逸前头蹭来蹭去,在人群中泥鳅般左躲右闪,仿佛在展示自己多么矫健的身姿,所有行为都在暗示一句话,书少就是好哇。

老曹这边蹿的飞快,很快就发觉不对劲儿,身后咋没人了,回头一看,却见林逸正驻足在一个旧书摊前,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老曹好奇,心说难道这小子又看到了什么宝贝,不行,要过去看看!

于是老曹急忙调转马头,朝那挤满人群的旧书摊钻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射雕三部曲》

只见那个旧书摊是卖文革书籍为主,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红宝书,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毛主席重要讲话等,看上去密密麻麻一片红。

而在这些红宝书的旁边,则摆放着一些旧书,其中主要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书,还有几沓子小人书。

此刻,那个旧书摊老板正在舞动着双截棍,虎虎生风,看模样倒像是出来摆场子表演功夫的武林高手。

啪嗒,收棍,摊主深吐一口气,林逸这才看清楚他样貌,三十七八岁,头发稀疏,瘦脸,尖下巴,看起来很有精神头。大冬天的,此人也不嫌冷,竟然穿着一身秋天的衣服,看起来体格健壮。林逸很是佩服这样的人,他最怕冷了,往往到了冬天夜最是难熬,所以对那些不怕冷的都有三分崇敬。

不过让林逸驻足不前留在这摊上的不是因为这位精壮摊主的双截棍“呼呼哈嘿”舞的很棒,而是因为林逸被他书摊上的那些小人书吸引住了。

没错,林逸一向不怎么涉足小人书市场,玩旧书这么久,也只是在香港买过几套小人物,连环图,以后就没再买。

对于林逸来说,小人书的水太深,知识储量也太大,所以道行不深,最好还是不要涉足为好。

作为林逸的老朋友,老郭郭子兴是玩小人书连环画的老手,玩了差不多十几年,他对林逸说过一句话,林逸至今记在心里,“凡是玩连环画的,其实都是从这个藏家转到另外一个藏家手里。连环画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对于那些不玩的人来说,不值钱;对于那些喜欢的人来说,是天价。可是现在的状况是,收藏连环画的人越来越少,迟早一天没多少人玩的时候,这个品种就没落了。”

当然,这可能是老郭在杞人忧天,但是林逸却看到了连环画市场的兴盛与疲软。任何东西只要经历了炒作,就都会经历这两个过程,那么,连环画的兴盛期已经过了,熊市即将降临,所以现在绝对不是玩连环画的时候。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林逸才会对很多书摊上的小人书不屑一顾,可是这次,林逸却真的看上了那几沓小人书,因为那小人书的题材他太喜欢了,分别是《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

没错,眼前的几沓小人书基本上都是金庸大师的武侠名著,而这些也都是林逸童年时的记忆。

很早以前,小人书普遍于家家户户,老少皆宜,人人爱看。出租小人书便成了一种行业,分做固定与流动两种。固定的是小人书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铺外悬挂着纸板,花花绿绿贴满小人书的封面,招揽人看;铺内不过用砖块架几条长长的木板,有时坐满大小孩子乃至成人,各看各的,埋头瞪目,心迷而神往。流动的则是一辆手推式租书车,每至夜幕下垂,书贩便推着满满一车小人书,沿街吆喝,呼唤看客。逢到人来,就把车子推到路灯下,以便人们借着灯光挑书。男女老少各抓一本在手,看完便与旁人交换。实际上这就是那个时代“手中的电视”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电视席卷中国。它以其快捷新颖、有声有色、瞬息万变、充满娱乐和无穷创造的优势,对原有的大众文化以巨大冲击。连环画的消闲性、娱乐性、普及性、知识性等优点都无法与电视比拟。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小人书又受到日本漫画的冲击,看这种小人书的人就更少了,孩子们开始津津有味地看剧情激烈的《圣斗士星矢》,看热血沸腾的《七龙珠》,看想象力丰富还有点小色的《乱马1/2》,没人再去看《霍元甲》,《陈真》,以及老掉牙的《燕子李三》了。

林逸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恰好赶上了小人书出租的末班车,不过他的爱好和别人不同,不太喜欢看那些日本漫画也许是小时候就很不喜欢日本鬼子的缘故,对日本人的东西有一种排斥,所以他在小人书出租摊上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武侠连环画,而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就是他的最爱。

连环画《射雕英雄传》,1985年浙江美术出版,一套12本,从《江南七怪》开始,一直到《天降神兵》结束,绘画者有汶阳、秉义、李波等,都是当年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连环画画家。因此这套书不属于那些精品套书,如今售价品相好的也才230多一点。

连环画《倚天屠龙记》,1986年湖南美术出版,一套12本,从《江南刀客》开始,一直到《宝刀屠龙》结束,绘画者有白林生、谭琳等,也都是当年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连环画画家。因此这套书也不属于那些精品套书,如今售价品相好的也才200左右。

连环画《神雕侠侣》,1990年四川美术出版,一套8本,绘画者有绪经,明阳,这两人还算是稍有名气,不过因为这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小人书画家大多数功利主义,画出来的也大多是“跑马书”,绘画的人物简直抽象的让你不忍猝睹,但由于这套书出版数量比《射雕》和《倚天》小太多,人家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印量,这套书才有两万四千本,因此成了很难收集到的珍贵淘书,品相九五品的可以卖到600800元。

眼前这书摊上的三套小人书品相就很好,尤其难得的是都还配有盒子和袋子,等于是“原汁原味”“原装原货”,对于收藏者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林逸虽然不知专门收藏小人书的,奈何这三套书恰好都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因此也就特别感兴趣,蹲在旧书摊前仔细地翻看起来。

老曹也凑过来,一看是这玩意,就嘟囔:“这些都是连环画中的跑马书,有啥好看的,又不是王叔晖的《西厢记》,陈光溢的《大闹天宫》……”

林逸笑道:“没想到你还认识这两位大师。”

老曹就嘻嘻一笑,“可惜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

就在两人斗嘴的时候,就听见书摊忽然吵闹起来。却见那精壮摊主正在和一位中年男子争吵。

……

原来这摊主名字叫刘红军,平时有三大爱好,红宝书,双截棍,还有象棋,因此被大家戏称为“刘三宝”。

刘三宝收书喜欢收红宝书,高价买再高价卖,赚取差价;双截棍耍的开,活像是书贩版的李小龙;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下象棋,棋艺高超,可以说打遍旧书摊无敌手。

至于那些中年男子则是个买书的,今天大年初一,难得有空闲出来转悠,他就带着放了寒假的儿子,在刘三宝的书摊儿上挑书。后来他们父子俩选出了几本象棋书,刘三宝要价五块钱一本,中年男子高低要给他两块钱一本。

瞅着他那抠搜的样子,刘三宝便很果断地回绝道:“这书就五块钱儿一本卖,少给一分钱,你也拿不走!”

那位中年男子见刘三宝很强势,便硬的不行,来起了软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道:“我从小就爱下象棋,是个象棋迷。儿子随我,也爱下象棋。这不今天趁大过年的,便带他到书摊儿买两本象棋方面的书。您这几本象棋书,我们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才挑出来的,您就两块钱一本,卖给我们吧!以后我这儿子要是弄个全国冠军啥的,不是也有您的一份功劳吗。”

不听这话则以,一听这话儿,刘三宝便气不打一处来,对他的劲儿就更大了。心中暗道“好大的口气呀,我在象棋方面,下了大半辈子的苦功,到现在连个县级的象棋冠军都没闹上,就你儿子这乳臭未干,刚出茅庐的小字辈儿,便想着要当全国冠军,这简直是太不自量力啦。”

想到这儿,刘三宝就有点儿生气地道:“既然你们父子俩喜欢下象棋,又相中了我这里的几本象棋书了,书价儿还谈不拢。不行,便怎么地,咱们就来个下棋定书价儿吧!”

中年男子一听刘三宝说的这话儿,便有些诧异地问道:“下棋怎么能定书价儿哪?”

刘三宝接着说道:“你们父子俩谁的棋下得好啊?选出一个来,跟我下,一局定胜负,我让你们一匹马。你们赢啦,这几本书,我一分钱儿都不要,归你们。你们输啦,就按五块钱一本儿,把我这几本书买下来,你看怎样?”

中年男子一听刘三宝要让他一匹马,脸面上便有些挂不住地道:“让一匹马干啥呀,要下咱俩就平下!”

“在书摊儿上,我从来不跟人平下。你要是还想要这几本书,便得按我说的去做!”刘三宝依旧是很强硬地道。

中年男子一瞧刘三宝如此霸道,心中就暗暗合计:“这臭卖书的也太狂了,这便叫做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让一匹马,就让一匹马!先赢了他再损他,到那时,看他咋说。”想到这儿便道:“好吧!一匹马,就一匹马,便按你讲的办!”

他们说着就找副象棋开始下了起来。不服不行啊!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没有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刚才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中年男子和刘三宝这棋坛上的老江湖一交上手,就尝到了他的厉害。不到一局,便乖乖地缴了枪。心服口服地按刘三宝讲的五块钱一本的价儿,付了款。

之后,接下来可闹腾啦,非得要让他儿子给刘三宝跪下拜师。他那胖儿子还真听话,扑通一下就给刘三宝跪了下去,抱着刘三宝的大腿哭着喊着地叫刘三宝收他做徒弟。

这下刘三宝可遭罪了,死活也不答应,瞅在别人眼里,还以为他大过年的不愿意给孩子压岁钱……

好不容易把这对“极品父子”打发走,刘三宝这才松了一口气,心说,悬啊,今天差点栽了跟头,卖那些象棋书才赚多钱,要是自己把持不住,真给那胖孩子压岁钱,那不赔死了。

刘三宝再次感叹了一下“人心险恶”,现在做人家爹妈的都快成精了。

然后他目光一转,就看见了还在不断翻看自己那三套连环画的林逸,心说刚刚送走一位成了精的,现在又要打发这个不要脸的,我们卖书容易吗,你还光看不买,在这里占着茅坑不拉屎刘爷最烦你这种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残局

“喂喂,看什么看?那位翻小人书的朋友,说你呢!”林逸正在翻看小人书的时候,耳边响起话语。

抬头就见刘三宝很不满意地瞅着自己,眼神充满不耐烦。

“干嘛?”林逸问。

刘三宝就说:“伙计,你知道小人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林逸想一想就说:“应该是品相。”

“没错,就是品相。”刘三宝拿起旁边一个苹果随便在袖子上擦了擦,喀嚓,啃了一口,“像你这样的,一定在旧书摊上转了很长时间,也一定用手摸过很多旧书,那么不用说,你的手很脏”

林逸看了看自己的手,自己每次逛完书摊,都会用湿巾擦一擦的,干净的很啊。

“不是我这人小气,这些小人书卖的就是品相,只要品相稍微损伤一点点,卖价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刚才和你说了,我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不过还是请你不要再随便翻看了,如果你真喜欢的话,可以买过去,随便你怎么翻怎么看”刘三宝啃着苹果嘴里含含糊糊地说。

林逸笑了,“那这三套要多少钱?”他真的打算买了,毕竟是童时的回忆。

刘三宝怔了一下,没想到对方还是个买家,“嗯,《神雕》和《倚天》每套300,至于那套《神雕侠侣》么,要1000块!”

林逸莞尔,没想到这老板蛮狠的,价格比很多卖家都高,三套书下来1600元了。

旁边老曹忍不住了,尼玛,自己心黑,有人比自己还黑,愤愤不平道:“我说老板,你这不是宰人吗,什么年代的连环画,都是画得跟渣一样的‘跑马书’,又不是名家名作,你竟然敢要这么高的价码,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刘三宝嘿嘿一笑:“买卖就是这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不乐意,可以不买呀!”

老曹冷笑:“不是我们买不起,是我这哥们不吃你这套,激将法,没门!”

“激你,我用的着吗?我们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一个和气。我对你说,不买别捣蛋,我还要做生意呢!”刘三宝使劲儿啃了几口苹果,有撵人走的意思。

老曹愣住了,自己也算纵横江湖多年,遇到过很多同行,没想见过这么有性格的,草,瞧不起人啊。

老曹正准备撸撸袖子和刘三宝再来一场嘴炮,林逸却说:“我是真心想要买这三套书,你就给开个实意价吧。”

刘三宝瞅一眼横眉竖眼的老曹,笑嘻嘻地对林逸说:“还是朋友你会说话,不像某些人,过个年像吃了炮仗,横的不能行!”

“你说谁呢,你”老曹刚要发飙,却被林逸拉住,笑着对刘三宝说道:“那我就多谢了你看什么价合适?”

刘三宝哈哈一笑:“人家都说买家没有卖家精,我却要说买卖不一心,我出的价儿你肯定觉得不合适,那么你就出个价让我听听,可以,咱就成交,不可以,咱就拉倒。总之大过年的咱讨个喜庆,以后也算打过交道,见面也是朋友!”

老江湖啊,这说话一套一套的。

林逸就露出很亲和的笑容,说道:“那么好,你看这个价码行吗,《射雕》和《倚天》每套200元,至于《神雕》就算500吧,这个价格绝对很高了。”林逸非常诚恳地给出了网上的价码,在他看来,这样的价格真的很不错,对方应该会接受。

谁知

“朋友啊,你可真够狠的,那两套还好说点,那套《神雕》可是套书中的大缺本,一共才印2万4千册,从1990年到现在差不多二十来年了,毁了不知道多少,如今能够留下来品相还这么好的,打着灯笼都找不到。1000块已经很少了,你却给我500,直接砍掉一半,你这刀法娴熟啊!”

林逸无语。

曹一刀更无语,貌似林逸抢了自己的名头,自己才是一刀斩,林逸啥时候也一刀斩了?难道以后要叫他“林一刀”?!

林逸见对方不满意,就陪着笑脸说:“那就再添点,600元了,我最多只能出到这个价位。”

曹一刀拉他,小声说:“傻呀你!我知道你有钱,可也不能便宜这种人。干嘛非要买这套《神雕侠侣》,又不是名家作品,收藏价值不大的!”

林逸笑笑,总不能对他很文青地说这套书塞满自己的童年记忆,尤其连环画中杨过和小龙女光着身子一起修炼《玉女心经》那段,更是印象深刻,刻骨铭心。要是这样说,准备老曹笑话死。

林逸却只是笑笑然后说:“不如这样,你和我,也下一盘棋。”指了指象棋。

刘三宝这次很意外,林逸不禁没退缩,反而要和自己下象棋,他给逗乐了,一边擦着由于气息不畅,而憋出来的眼泪,一边嘲讽地问林逸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刚才没看到我赢了吗?棋臭的话就不要丢人现眼,免得耽误工夫。”

林逸听着刘三宝那有些轻视他的问话,便慢吞吞地回答道:“你说的也是,其实我就会一点儿,下得不太好。”

“就是嘛,你这不是瞎耽误功夫吗,我不和棋臭的人下。”刘三宝一副高人姿态。

林逸就又说:“不过我会一个残局,却没人破过,要不你试试?”

“什么,残局?”刘三宝楞一下,然后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如此说来,便这样吧!就让我这个象棋高手来会会你这个所谓的残局,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你赢啦,这些小人书,我一分钱儿不要,都归你。要是输了,对不起,你得按我说的,一个子儿不能少,1600块钱,全部买下。咋样!”

林逸一听刘三宝说的这话,就用手有点儿不自信地挠挠后脑勺,寻思了好一会儿,最后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地道:“那好吧,咱就试试!”

旁边老曹扯着林逸胳膊嘀咕,“你哪会下象棋了,下个跳棋还老输给我……我看这次你输定了。你怎么不和他比军旗呢,那还至少有个赢头!”

林逸不答话,却开始动手摆弄起刘三宝递过来的那盒象棋,很快,一副残局就跃然纸上。

刘三宝原以为两三下就能把林逸这道残局给破掉,然后让他俯首称臣,乖乖掏钱买书。谁知这一下上,可不得了啦,自己抓破头皮,竟然被难住了。猜测,难道这小伙子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儿?

就连老曹也狐疑地看着林逸,貌似小林子根本不会下象棋呀,怎么会懂得这样高深的残局?

事实上,林逸之所以会这个,原因很简单,从书上看来的。

林逸看的是什么书?却是武侠大师梁羽生撰写的一部《棋国风云录》。

写武侠小说的多少都会一些棋道,比如说金庸擅长围棋,因此才有了《天龙八部》里无崖子的珍珑棋局,《笑傲江湖》里向问天和令狐冲在梅庄提到过刘仲甫与骊山仙老的对弈。但这些都是围棋,与之相媲美的就是梁羽生对象棋的研究和痴迷了,为此梁羽生还专门写过很多关于象棋的评论,且撰写了一本关于象棋历史趣味的书籍,名字就叫做《棋国风云录》。

这本书林逸恰好看过,记得清楚,书中记录,象棋的历史很悠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北宋末期才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中宫等等。

到了南宋,象棋已非常流行,可说是家喻户晓。

世人皆知的文天祥是民族英雄、抗元名将,还是一位象棋高手,曾纵横天下,无敌江南。他不仅棋艺高超,还精心撰写过一本棋谱,可惜已经失传;即便是后来入仕做官,他仍棋瘾不减,每当公务空闲时,总要与人杀上几盘,有时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1274年夏日的一天,时任赣州知府的文天祥,特意邀请了闻名全国的象棋高手周子善,一同来到赣江游泳对弈,互相切磋。双方激战多局,其中有一盘,文执红,周执黑,残局阶段下出了极高的水平,世人称之为“铁链锁孤舟”。

而此时林逸所出的这道残局就是梁大师书中提到的“铁链锁孤舟”。对于本局,有人说是文和周的对局,有人认为是文天祥自拟的残局,还有人说是后人假借文的名义所拟;总之众说纷纭。不过现在林逸拿出来使用,却立马就把骄横的刘三宝给难住了,并且是抓耳挠腮,破解不出。

林逸呢,象棋虽然不是太精通,却是把这残局的各种应变都记了下来,因此不大功夫就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最后杀得刘三宝是一溃千里,目瞪口呆!

当老曹曹一刀伸手要把那三套“白捡来”的连环画,仔细装入林逸那只大麻袋的时候,刘三宝那平时一提到象棋,总是高高扬起的那高傲的头,便像霜打的茄子般地,也蔫了下去。

大话说的太圆满,认赌服输,这是规矩。

不过就在林逸和曹一刀即将带着战利品离开的时候,刘三宝却突然在后面喊了一声:“慢着!”

老曹立马回头,用牛眼很不爽地瞪着刘三宝,“咋,想反悔?”

林逸也会过了头,看刘三宝想干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金陵残梦》的秘密

刘三宝叫停林逸和曹一刀,然后说了一句话,“你们放心,我虽然是个卖书的,却向来说话算话,不会干那种没品的事儿。”

老曹就晃悠大光头,“这句话我信,因为就算你真的要没品,哥们也不会答应。东西在手,我们要走就走。”

刘三宝点点头,“说的也是。我却是拦不住你们的。”

曹一刀:“算你有眼力。”

刘三宝又说:“看你们大麻袋小提袋的,难道是专门玩旧书的?”

老曹眼睛一翻,就得意了:“夸你有眼力也算没白夸,没错,我们哥俩就是专门玩旧书的,并且名气很大,至于是啥名号,就不说出来了,怕吓着你。”

刘三宝听完这话,就嘻嘻一笑,“那有一批才出土的‘土货’,你们敢收吗?”

老曹一愣,林逸也是一愣。因为所谓新出土的“土货”很可能就是从古墓中挖出来的老东西,属于文物,买卖这种东西可是犯法的。

可是好奇心战胜了那种犯罪感,何况在林逸看来,今天难得见识一下这种所谓的“土货”,很可能是什么珍本古籍,错过去就没了机会。还有,这种珍本古籍要是被这人倒腾到国外,便宜了外国人,那就更坑爹了。

眼看林逸和老曹被自己这一句话给吓唬住了,刘三宝心中充满了舒爽,刚才输了的颓废心情得到了舒缓,就又道:“放心,咱们不做犯法的事儿,这些东西虽然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却都是有主子的人,不属于那种偷挖偷盗行为,这一点我可以用人品向你们保证。只是在价格方面吗,稍微要贵一点,既然你们专门玩旧书,就该知道,真正的古籍珍本可不是书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