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品奇才-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隋记者,事情我都说清楚了,我保证,没有一丝隐瞒。那人肉的说法,绝对是无稽之谈,是栽赃陷害!”
  “马总,那么请问你知道是谁栽赃吗?我们调查出来,第一个爆出你们秋都火腿肠里面有一股怪味,就像是火葬场烧人肉的味儿的报纸,就是你们省的报纸,这点你清楚吗?”隋均益问道。
  马总眼睛眯了一下,隋记者这是什么意思,准备帮我们踩死单汇公司?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啊,单汇公司在我们背后捅刀子,也让人们知道,你们才是幕后黑手!
  “我当然知道,只是不想说罢了。说起来,当初他们公司想要生产火腿肠,还是来我们公司参观学习的,我们还尽心传授各种经验,结果呢,他们竟然造谣我们公司,抹黑我们公司的形象!”马总愤愤不平地说道。
  “马总知道,但不想说,这么说,对方跟你们有些比较亲近的关系?”隋均益马上抓住了马总话语中的重点。
  “那是以前,以后我们不会有任何关系了,就是竞争对手!”马总咬着牙说道。
  “那么马总真的不想说出来吗,让全国观众都知道,是谁给你们造成了如此大的伤害?”隋均益继续问道。
  马总犹豫了一下,想起他本来是市里,乃至省里最风光的公司领导,而且本来有往上进步的机会。但就因为这次的事儿,就因为单汇公司的造谣,让他名誉扫地,向上的路也断了。
  要不是有人背了黑锅,那下去的肯定是他!可省里领导下令了,不允许他指认单汇公司,虽然他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确实是单汇公司搞的鬼,但如果是记者不小心自己发现了呢?
  只要单汇公司完蛋了,那么那些经销商,必然会回到秋都公司的怀抱,他就能重振秋都公司的荣光。反正之前秋都的火腿肠也是供不应求,就算销量下降了,但也总能保证盈利吧?这样省里是要保单汇公司那个没什么未来的公司,还是保他们秋都这个老牌公司?
  想到这儿,马总装作不经意的碰了一下桌上的文件,露出一份单汇公司曾经到秋都公司学习的文件。
  果然,隋均益看到了,迅速问道:“刚才马总说的那家公司,就是这个单汇公司吗?因为是一个省的企业,所以你不愿意指出来吗?”
  马总叹了口气,一副你已经知道了,那我就实话实说的样子:“唉,如果不是一个省的,还有别的公司能进入我们的工厂内部参观学习吗?他们的领导,造谣中伤我们,第一个说我们用人肉的报纸,就是被他们买通了一个副主编!这点你去查,我可以负任何责任。”
  隋均益看了看身后的摄像,摄像点点头,表示全部拍下来了。
  “好的,马总,我们会报道出来,不会让你们蒙受不白之冤。但接下来,我还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火腿肠中,掺杂被烟熏过的猪肉,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猪肉可能有不可食用的部分?”
  “你什么意思?”马总大惊,怎么这个记者,好像不是来替他们出头的呢?
  “你们火腿肠出厂前,检测是否全部合格?”
  “当然全部合格!那批猪肉只是被烟熏过,南方不是也有熏肉,怎么就不能吃了?”马总反问道。
  “好的,那我没其他问题了,马总还有别的什么想说的吗?”隋均益问道。
  “没什么了,只是想跟广大消费者道个歉,之前是我管理不严,才出了这种事儿,我在这里保证,以后绝对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请放心购买、食用我们的秋都火腿肠……”
  等隋均益他们离开后,马总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虽然对方没收他的红包,但这是央台的记者,还是《焦点访谈》的记者,可能人家本身就比较正直。
  再说他想了想采访的内容,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他最后说的那番话,也是早就准备好的,尤其隋记者还拿走了一些证明单汇公司栽赃他们的证据,这节目播出之后,必然能让他们秋都火腿肠彻底翻身,或者还能踩死单汇公司!
  ……
  央台的效率非常高,采访结束后第三天,《焦点访谈》就播出了这期节目,提前得到通知的马总,还组织了全体领导一起在会议室观看,他想让大家一起看到这个美妙的时刻!
  “前段时间,百姓中流传一个消息,秋都火腿肠中,添加了人肉,甚至还有的说,秋都公司,是跟火葬场联营的。于是我们派出记者进行调查,今天向大家公布结果。人肉的说法,完全是谣言!”
  马总他们在会议室,全部用力鼓掌。央台《焦点访谈》给他们辟谣了,这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而同时收看节目的省领导,也都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次公关做的非常及时,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回秋都公司的形象,也为他们省挽回一些损失。
  “……这个镜头可以看到,是冷库正在维修中。因为冷库在全段时间起火了,导致一些肉猪被烧坏,被烟熏过,而秋都公司,为了减少损失,将这些猪肉混进了普通猪肉中,做成了火腿肠。根据我们的采访,秋都公司的马总说,这批添加了熏肉的火腿肠,质量合格。我们请京城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对这批火腿肠,做了一些抽样检查,下面是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宣布的检测结果。”
  看到这块,马总他们脸色全都变了,怎么这火腿肠还被拿去检测了?这《焦点访谈》是什么意思,领导不是说,这是帮我们辟谣的吗?怎么现在看起来,好像是在针对我们?
  他们当然,知道,这批火腿肠,肯定有问题,可也没有太大问题,也吃不死人嘛。
  而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单汇公司的领导,则是一脸的喜色。看来省里领导,以后只能支持他们单汇公司了,秋都公司,要完了!


第576章 央台报道(下)
  电视中,一个穿着白大褂的检测中心人员正在接受隋均益的采访。
  “根据我们的检测,这批秋都火腿肠中,我们抽检了一百根,没有一根是合格的。其中沙门氏菌超标五倍,李斯特氏菌超标三倍,大肠埃希氏菌超标四倍,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三倍……”
  随着检测中心的人发言,马总感觉额头上的汗越来越多。他知道那一批火腿肠,为了赶进度,接了订单总要供货,所以检测不是特别严,但没想到,竟然会差到这种地步。
  尤其是其中检测到的某几种成分,更是被定义为剧毒!这简直是要将他,将秋都火腿肠,推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他这时候知道,隋均益问他,这批产品是否全部合格的原因了,原来是想做个对比。他感觉到,自己完蛋了,秋都完蛋了。
  “感谢检测中心为我们做出的检测和解答,大家也看到了,这批火腿肠,全部不合格!可这批火腿肠,还是流向了市场!那么谁又该为此负责呢?是允许添加问题猪肉的秋都公司领导,还是当地负责食品检测的工作人员?或者又是工作人员被蒙蔽了,抽检的样品,确实全部合格?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一一调查,不过我们的记者,随后还会继续跟进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看的是,另外一段采访,关于秋都公司总经理的采访,而采访中,我们得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秋都公司竟然知道是谁造谣他们的火腿肠中,添加了人肉的,那么具体情况,请看报道。”
  这时候,单汇公司的领导脸色大变,什么意思,不是省里领导发话了,这事儿过去了吗?秋都公司怎么敢说出来,他们要干什么?
  而正在看《焦点访谈》的豫省领导,也全部震动!因为秋都公司,他们丢人都丢到全国了,可现在,好像还没完,他们还要丢一次脸!
  电视里正播放马总接受隋均益采访的那段话,他很明确的指出来,就是单汇公司造谣的,且愿意负任何责任。如此严厉的指控,由不得别人不信。尤其是,马总还提供了部分证据。
  “单汇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造谣秋都公司,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一份调查,就能告诉大家。”
  接下来全国观众都看到,自从秋都公司的火腿肠订单被退后,那些原本采购秋都火腿肠的经销商,全部转向了单汇公司,虽然单汇公司给出的价格也确实便宜,但也不能全部都倒过去吧?
  单汇公司此时的销量,还是无法跟秋都公司的巅峰时候相比,因为整个市场的火腿肠销量,全部下滑了,但市场占有率,却上升到了同样的高度。
  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这不就是单汇公司为了抢市场,在背后捅刀子么。
  “对于这样一家企业,以这种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我们真的能放心食用他们的产品吗?相关人员,都应该承受法律的制裁,随后我们记者会继续跟进……今天的《焦点访谈》就到这里,请大家明天同一时间,继续收看。”
  熟悉的旋律响起,冯宇关上电视,嘴角扬起一个弧度。
  没想到央台的效率还真是高啊,这才三天时间,就把一期节目做好了。而且贾副台长也确实够意思,完全将两家公司的黑暗面披露出来了,让他们无所遁形!
  冯宇马上抓起电话,打了几个出去,让他们通知各省的人,配合今天的《焦点访谈》,继续报道这件事,将这件事炒成新闻热点,不要一两天就散去了。
  ……
  “老贾,那个《焦点访谈》是怎么回事?你当初不是答应我,要帮我一把吗?”罗副省涨急的都快上火了。他找了贾副台长公关,让《焦点访谈》来给秋都正名,他还跟领导请功呢。
  现在看来,领导吃了他的心都有!
  “老罗,当初我不是问过你,那秋都公司,是否有别的问题吗?你怎么跟我说的,绝对没问题!你知不知道,如果我们作出不实报道,会对我有多大的影响?你也知道,现在是我的关键时期,你这是要坑我吗?”贾副台长反问道。
  当初他也没在意这件事儿,罗副省涨,也不过就是他党校的同学而已,两人在一起学习的时间,总共也就三个月,之前罗副省涨,根本就没跟他联系过。用得上他了,才来找他,贾副台长心里也老大不痛快呢。
  现在他占着理,还落下实惠了,对他向上走也有帮助,他为什么不做?这《焦点访谈》可是连朱铁腕都关注的节目,他做的越好,领导就会越看重他。再说了,报道中可有失实的部分?没有吧?只是没给豫省捂盖子而已!
  我们央台,凭什么替你们豫省捂盖子?
  “老贾,大家都是老同学,你帮帮我。”罗副省涨乞求道。
  “老罗,我帮不了你,打铁还要自身硬,问题已经摆出来了,你还是做出正确的选择吧,如果你还是要掩盖事实,那么随后的报道,你扛不住的。言尽于此,好自为之。”贾副台长挂断电话,点燃一根烟,深吸一口。
  ……
  “书记,我当初说这句话,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啊。我说的也都是实话,没想到会被曝出来。书记,您再拉我一把,我以后一定好好经营秋都公司。”马总站在市委书记面前,脑门上的汗,都快能滴下来了。
  “都是实话?如果当初你说实话,不隐瞒情况,就不会有这些事儿了!这次我也保不住你了,省里发话了,严惩责任人。你现在最好祈祷你的屁股下面是干净的,要是再有什么经济问题,那么你真就完蛋了!”
  而这时候,单汇公司的老总也在他们公司所在市的书记办公室挨批呢。当初你想出这么一个损招,损人利己。结果呢,还没利己呢,就先害己了!
  接下来你还指望别人买咱们的单汇火腿肠?出门都得被人戳脊梁骨。而且要是不处理好了,不说秋都公司那个市的领导,省里领导也不会放过他。
  豫省的省涨关上电视,他知道,省里花费了无数心血打造的秋都和单汇两个品牌,看来……全完了!


第577章 泰华火腿肠
  虽然央台《焦点访谈》将秋都公司和单汇公司都推上了风口浪尖,但豫省领导还在想办法,挽救这两个公司。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人出来抗事儿,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秋都公司和单汇公司的老总全部下课了,豫省的应对速度,不可谓不快。正常情况下,这也算有交代了,可他们却没想到,还有人不想让他们这么简单就过去了。
  江浙日报上出现一篇文章,上面质问,秋都公司在火腿肠中添加劣质猪肉,这事儿当地政府是否清楚?如果没有《焦点访谈》关注,那秋都公司的马总是否还能继续在任上?
  这么严重的事情,只有一个老总被拿下,这就够了吗?这种企业,工商、卫生部门不管吗?按照正常程序,难道不应该查封企业,进行彻底检查吗?
  一个报纸提出这种观点之后,全国多个省市的报纸上,全部出现这类的文章,他们都是借着这个由头,问责工商、卫生部门,责问当地的一些企业。
  可不管他们责问当地的哪个企业,对秋都公司,口风是一致的。这种公司,就该被查封,就该严肃处理!
  这时候央台的记者又来了,了解秋都公司的后续进展。省里无奈,只能做出一些表态。既然已经这样了,秋都公司的火腿肠已经无人问津,那就暂时查封吧。
  对待私企,他们毫不手软,但对待国企这种自己人,他们一般都下不去手。可现在全国关注呢,谁也不敢包庇,如果不作为,那么不但救不回这个秋都公司,可能把他们也搭进去。
  秋都公司被查封了,从上到下彻查,甚至当地城市的一个副市长,也因此被牵连,四十来岁就退了二线。
  秋都公司完了,单汇公司也没能好过。报纸又开始集中攻击单汇公司,为什么造谣的企业,只有一个总经理下课了,其他人难道没有推波助澜吗?
  主谋被处理,那么帮凶就不需要处理了吗?单汇公司才成立两年时间,怎么就发展这么快,是不是他们之前也用过类似的手段?
  造谣是犯法的,当地警察部门,不应该管一下吗?他们因为造谣,获得了不菲的利益,这种不当得利,不应该没收吗?
  而这时候,各地报纸又不知道怎么翻出来单汇的各种黑历史,从一箱火腿肠里面少一根,到火腿肠中有涨袋的,再到单汇火腿肠中猪肉比例低于包装上注明的比例等,给单汇火腿肠扣上了欺诈,黑心等名头。
  经销商一个个精明的很,单汇火腿肠的品牌明显受损,他们怎么还能卖单汇火腿肠呢?全国有那么多火腿肠的生产企业,他们没必要卖这个单汇。
  之前那是单汇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口感也不错,再加上秋都无人问津,他们才倒向单汇公司的。现在明显单汇也完蛋了,他们怎么可能伸出援手?大家本来也才刚刚合作,还不熟的好吧?
  于是单汇忽然也变得无人问津了,再加上单汇的领导被成批的处理,单汇公司,也完蛋了。
  这时候各地能生产火腿肠的食品厂乐坏了,不经意间,机会就落在了他们头上,一个月之前,火腿肠还是秋都一统天下。而紧跟着,秋都倒牌子了,单汇后来居上。
  但现在,单汇也完蛋了,这正是他们崛起的机会啊!
  可这时候,央台忽然出现一则广告,让他们心全凉了。
  “泰华火腿肠,精选天蓬猪肉,良心肉、放心肉,孩子吃的开心,吃的放心。全国质量监督电话XXXX—XXXXXXX。”
  这泰华火腿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怎么还跟全国闻名的天蓬猪场合作了?他们用天蓬猪肉生产火腿肠,那成本不是要高很多吗?
  可他们马上也发现,泰华火腿肠的零售价,跟秋都火腿肠一样,丝毫没有涨价。这也就代表着,泰华火腿肠的利润,不如当初的秋都火腿肠。可他们也都很清楚,这火腿肠一根的成本,绝对不会超过四毛钱,零售价七毛钱,批发价跟以前一样,是五毛钱左右,也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毛利润。
  现在基本上是泰华农副产品公司、批发商和零售商各赚一毛钱,但泰华农副产品公司的成本最低,利润比也就最高。
  本来张明的意思,是趁机提高火腿肠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他们做广告,又选用天蓬猪肉的,成本确实比较高。他计算了一下,现在哪怕是八毛钱一根零售,跟七毛钱一根的销售量也不会差多少。
  冯宇却告诉他,还不到时候,先将品牌做出来,让人们习惯吃泰华火腿肠,喜欢上泰华火腿肠之后,再开始涨价。
  此时虽然利润不高,但销售量会节节攀升,等泰华超市开业之后,泰华火腿肠的销量,还会提升一大截。
  那时候,泰华火腿肠,就能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了。
  冯宇还告诫张明,一定要保证泰华火腿肠的质量,尤其是肉的含量,不能降低。虽然淀粉便宜,但添加了太多淀粉,火腿肠的口感会差很多。要让百姓心里认可泰华火腿肠,认为这就是华夏最好的,乃至世界最好的火腿肠!
  前世就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火腿肠中肉含量不断降低,从而降低售价,抢夺市场。
  可结果呢,市场也没抢到,还让人们就认为,这家公司生产的火腿肠属于最差的一种,这对品牌价值有着严重的影响!
  冯宇的目标,是让泰华火腿肠,替代当初的秋都火腿肠,成为行业标准。配合天蓬猪成为猪肉类行业标准,然后就可以独霸猪肉类食品的市场了。
  前世的冷鲜肉市场,有多火爆啊。各大品牌纷纷竞争,但最终只有单汇胜出了,并且并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了冷鲜肉公司。不说其他肉制品,光是门店销售冷鲜肉,每年都为单汇公司创造几个亿的利润,上百亿的流水。
  不过从现在开始,这些都将属于泰华农副产品公司了,泰华冷鲜肉未来会开遍全国。眼下的第一步,就是进入泰华超市,开设专柜。


第578章 超市听过没?
  连续两个星期,冯宇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让冯宇愈发的感觉到,之前付光正做了多少工作。
  未来必然要有一家控股公司,有专门的团队管理这些公司的股份,冯宇只要坐镇总部,等着别人上门汇报工作就好了,也不担心会有注意不到的隐患。
  好不容易将各地的公司、分厂都视察了一圈儿,冯宇回到哈尔滨,还要忙泰华超市在哈尔滨的工作。
  付光正他们在各地考察,都是各市的副职陪同,而冯宇,则直接来到了哈尔滨市长的办公室。
  嗞溜一口茶水,冯宇舒服的发出了一声“哈~~”
  嗯,还是老张这儿的茶好喝。
  “你小子跑我这儿喝茶来了是吧?有什么事儿赶快说,年底了,我这儿忙的事儿多了。”
  年底了,张瑞强作为市长,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但要看各种工作总结,还要重点关心一下民生等,光是今天下午,他就有三个活动要参加。
  “哪儿有催客人的,你这待客之道可不怎么样啊。”冯宇埋怨道。
  张瑞强“……”你还知道你是客人?你见过哪个客人到别人办公室,自己翻箱倒柜的找茶叶,你见过哪个客人进门不敲门,像是自己家一样的?
  “你要没事儿就自己坐着喝茶吧,我还有事儿。”说着张瑞强就打算起身离开。
  “行行行,怕了你。刘哥,帮我续上开水啊。今天来这儿呢,当然是好事。”冯宇一边说,一边指挥张瑞强的秘书。
  “好事儿,什么好事儿?”
  “我准备在哈尔滨开一家超级大卖场,如果条件允许,那么两三家也没问题。”
  “超级大卖场,这是什么?”卖场张瑞强能理解,应该是卖东西的商场。可什么叫超级大卖场,就是面积变大一些?
  这个大卖场,哈尔滨有几家啊,国营的,私营的都有,这有什么新鲜的,听冯宇那意思,好像他这个超级大卖场,很厉害的样子。
  冯宇白了张瑞强一眼,一副没文化真可怕的样子。
  “超级大卖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特大型的卖场。不过我们这个超级大卖场跟哈尔滨其他卖场不同,我们的核心,是泰华超市。”
  “核心是什么?泰华超市?这又是什么?”张瑞强更迷糊了。
  “超市,就是国外的Supermarket,把所有商品开架陈列出来,让顾客自由选择,自我服务,然后出门钱一次性结账的大商店。”冯宇解释道。
  原来就是一家商店啊,张瑞强没什么兴趣了。你开个商店,弄得好像跟开个大公司似的,我还以为你要在哈尔滨弄多大投资呢,这种小事儿,也用得着来找我?
  看到张瑞强不屑的表情,冯宇很不满意:“你知道我们这超市的投资是多少钱吗?”
  “多少钱?一百万,一千万?”张瑞强鄙夷的看着冯宇,一个商店,能用多少钱,难道我知道,里面的商品是可以压一个月付款的吗?市里也有商场,这些东西,我还是了解的。
  冯宇竖起一根手指,笑眯眯地说道:“一个亿!”
  刘秘书刚把冯宇的茶水送进来,听到冯宇这句话,手一抖,热茶全撒在自己手上了。他慌乱的将杯子放下,然后玩命的甩手。
  “刘秘书,怎么搞得,这么不小心。不就是一个亿么,多少钱似的,看你那惊讶的样子。”冯宇故意说道。
  “小刘,你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