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量钱途-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都是护甲的功效!

    原来在身穿护甲的情况下,这些狂风暴雨对他们造不成任何影响。

    因为他们也有羊种那种同样的护甲。

    知道了这个护甲功能,三人就不愿意在飞艇中呆坐了。

    里面固然舒服,对自由活动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然后,三个人一起跳出飞艇,来到了刚才时空穿梭机打孔的地方。

    他们要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需要修饰的地方。

    如果有什么蛛丝马迹,他们就要检查出来,一律抹平,不留任何线索。

    三人一路飞行,发现时空穿梭机作得简直完美!

    三人一边飞,一边看,一边赞叹!

    这时空机做这种事情太合适了。

    三人都是一个心思,以后凡是作奸犯科的事情,都交给它去做了!

    看到各个方面都完好无缺,三个人就打道回府了。

    现在离明天的正场大戏,还有六七个小时,他们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好有一个良好的状态,以便应付预期的和突发的状况。

    凌晨四点,赛洛维德西部矿山区,就已经人声鼎沸,车马如龙了。

    为了造成浩大声势,铜兄铜弟也是拼了命了。

    兄弟两个竟然一夜未睡。

    其实一夜未睡倒不是太稀奇,因为搞期货这个行业,因为要盯着亚洲市场、欧洲市场,夜间当白日也是司空见惯。

    不一样的是,如果他们熬了夜,都是在前面或者后面,把损失的睡觉时间补回来。

    可是这哥儿俩,昨天就是忙了一天,一直到四点,还没有睡一分钟觉,而且现在就到了关键时候,更是无暇睡觉了。

    哥儿俩现在分工,大哥吉米负责所有和探测分析有关的事务;二弟斯密斯则负责媒体,还有公共宣传、新闻发布等事项。

    为了保证安全和工作顺利,一个小时之前,吉米就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出去,让他们去那些已经预先选好钻孔位置。

    这五十人要把孔位围成一个圆圈保卫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

    这些人都是矿山的民兵性质的人员,他们的主要责任是警卫。

    因此他们都配有大威力大手枪,暗藏在腰间。

    如果不是怕吓着那些钻探和科研工作人员,他们就要佩带汤姆式了。

    他们在孔位周围站圈,还有另外一个作用。

    就是给那些钻机提供方向,告诉他们在哪里钻孔。

    以免他们浪费时间寻找预定的孔穴。

    更重要的是,防止他们忙中出错,把孔穴打在没有预备的地方。

    浪费时间和钱财事小,出了漏洞事大,漏了馅就更麻烦了。

    因此,他们必须慎而又慎。

    这些半武装人员找好位置,站圈圆润以后,吉米还又检查一遍,确定每一个孔位都正确无误,才放心去做别的事情。

    这个时候,就是那些钻机和操作人员进场了。

    每一台钻机,都是大型运输车辆整体运来,这就增加了许多额外的要求。

    如果把零件运来,到现场安装,不仅费时费力,还不敢保证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而整体运来的这些,都是在别处安装并且试运行成功的,保证到了这里就开始工作。

    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吉米一共搞来了二十台钻机!

    这样的话,每一台五个钻孔,半小时一个,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就能全部完工。

    然后检验就比较省事,那些检验的器具,也都运到现场,当场取样,当场化验,当众出结果!

    因为都是陆续钻孔,每个孔洞中出来的铜矿,都立刻取样,那么都了最后,就剩最后的一个孔洞等待化验结果了。

    整个化验过程只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短,因此,最后一个孔洞完工,一个小时以后,全部化验结果已经出来。

    到了此时,如果按照客观标准公布,就可以对公众宣告这个化验结果。

    即使还需要加工,也不会拖太长时间,因为时间一长,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不过,这些笨重的机械,无论是运输,还是装卸车,都不是太容易的事情,等它们都到位以后,已经是旭日东升,阳光普照了。

    经过一夜暴风骤雨的洗礼,赛洛维德山,虽然依然满目疮痍,还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那些矮树小草,都绽放出各自的绿意,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山花,从石缝中挺立而出,开出一朵朵小花。

    各位新闻采访队伍,也纷纷攘攘来到现场,他们为了抢占一个好的采访角度,也很玩命。

    依然躲在飞艇中就近观看的乔直,竟然看到了一个熟人,就是玛丽莲。

    不知道她一个媒体大公司的总裁,为什么也来了?

    想起每次她如火一般的热情,乔直觉得还是别打招呼为宜。

    至少暂时不要打,以后再说,看情况。

    上午八点,斯密斯大嗓门高叫一声:“CB集团重新评估采集样品大型作业,现在开始!”

    “轰隆隆!”二十台机械同时开足马力开始干活。

    与此同时,他们还学着轮船,拉响汽笛,不过声音克不如汽笛的嘹亮。

    这些机器的汽笛声,就是一阵“突突突”的声音。

    绝对能把兔子吓的落荒而逃。

    这个时候,整个矿区都是充满了火力,也不知道那些工人是被组织的,还是自觉的,竟然燃放起鞭炮来。

    功夫不大,第一批矿样出来,到处都是一片惊叹声。

    因为那个样子和颜色和成品黄铜差不多了!

    赶紧化验!

    结果还不到九点,斯密斯的大嗓门再次响起:“特大喜讯!特大喜讯!特大喜讯!第一批矿石检验结果,这里出现极品富矿,含铜量高达惊人的百分之八十!”

    。


586 市场动荡

    看着如此高纯度的铜矿采样,所有参与挖掘、分析的人员都精神大振,提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速度加快,干活质量也大有提高。

    到斯密斯发布消息的时候,还不到九点,这也就是平常速度下,刚刚完成采样的时间。

    再加上分析化验的时间,不到十点不会有结果。

    现在由于大家都心情振奋,竟然把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当斯密斯宣布富矿的时候,各家媒体也是大吃一惊!

    他们都有专家评论员,知道这个百分之八十的含铜量非同小可。

    也就是说,都是富矿,百分之五十也是,百分之八十也是。

    在百分之一差别就会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上的重大不同情况下,这百分之三十的差别简是天差地别。

    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费用下,采掘炼制100斤矿石,前者能得50斤铜材,后者可以多得三十斤。

    这三十斤就是纯利润的增加。

    那些专家们也都在查看历史纪录。

    然后就一致确定,这个百分之八十的含铜量创造了历史纪录!

    于是各家媒体争先恐后地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

    其中尤以玛丽莲麾下的媒体速度最快。

    这里当然有内部消息的因素。

    乔直终于找到时间和玛丽莲见了一面。

    二人许久没有见面,虽然有的时候知道对方近在咫尺,因为各自在不同岗位上都起主导作用,就难以找出共通的闲暇时间。

    玛丽莲自然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如火,恨不得一口吞下乔直这可爱的小弟弟

    幸亏乔直有护甲在身,一般的火焰都被挡住,所以能在玛丽莲的情火面前把持得住。

    旖旎风光中,乔直提醒玛丽莲两件事。

    一件是,这次采矿的结果将是含铜量百分之八十,史无前例。

    另一件是,注意报道的语气,即使是首发新闻,也要说清楚新闻的来源。

    那就是铜兄铜弟。

    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什么问题,负责任的就是他们俩。

    “小弟弟,我怎么听着有点阴谋的味道?有什么内幕?快跟姐透露透露!”

    玛丽莲虽然见到乔直以后有点兴奋过头,动作有些大,有些越界,可是脑筋依然灵活,敏锐度无以伦比。

    一边说,一边趁机抱住乔直的脑袋,让他靠近自己。

    “没有阴谋,只有阳谋,愿者上钩!就是你跟着我以来一贯的做法,这次也一样,姐,你放松我的脑袋,我都呼吸困难了……”

    乔直将和自己贴得太紧的美女推开一些,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无奈地请求多给他一点空间。

    “嘻嘻!没门!许久不见,你得弥补我的损失!和姐这个距离接触,别人都是梦寐以求,你还身在福中不知福!嗯,果然!自从我跟了你,似乎没有一件事情没有阴谋阳谋的味道!算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说啥我就做啥了……”

    “姐,你不要过度解释!也不要随便联想好不好?”

    乔直无奈地澄清,知道对这位向来我行我素的姐来说,估计没有什么作用。

    果然,玛丽莲说道:“现实不够,理想凑!你这都不懂!等什么姐从小弟弟你这里满足了心愿,我就脚踏实地了!这之前,你必须让姐自由联想,浮想联翩……”

    回想的电影还没有结束,斯密斯的新闻发布结束了。

    玛丽莲马上发了通稿,当然时实现准备好的,只是加了时间地点等内容。

    不到一分钟,cnn、fox等主流媒体就开始插播了这条新闻。

    其它媒体迅速跟进,即使是那些平面纸质媒体,都通过他们的网络版报道了这条新闻。

    霎时间,全球各个角落,凡是关心这个领域事务,无人不知。

    在那遥远偏避的秘鲁山区,发现一座史无前例的富铜矿!

    含铜量高达百分之八十!

    开始的时候,那些主流媒体还很本分,基本上斯密斯怎么说的,他们就怎样报道。

    逐渐地就有些走样变味。

    这里主要的压力就是争夺听众观众。

    别人已经报道的东西,如果你再原封不动地炒一遍剩饭,估计去吃的没有几个。

    因此,你炒剩饭可以,必须加一些前所未有的佐料,才能吸引读者和听众。

    很快,有人就开始以独家新闻的名义报道了,说是他们的记者深入现场,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当然主要的内容必须一致,否则他们胡编乱造就要承担重大责任。

    接着就有报道说,那百分之八十只是铜矿而已,还有丰富的伴生矿呢!

    这个方向一开,立刻就让一些文艺范很强的记者进入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大群集中就开始报导伴生矿了。

    其中一个记者笔名叫做生花妙笔的说,黄铜的黄,哪里有黄金的黄更黄?人们普遍关注百分之八十的黄铜的时候,却忽略了百分之十的黄金!可悲啊!难道人们都不辨什么是真黄了吗?难道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更黄吗?难道你们不知道一斤黄金比八斤黄铜更值钱?

    大概是妙笔生花的谴责实在是振聋发聩,果然让不少记者把注意力集中到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了。

    不过他们都很明智地避免修改那个百分之八十含铜量。

    有一个记者竟然开始无中生有了,他以惊天内幕为标题,说那些矿石中竟然有百分之五是钻石!其品质高于南非的钻石两倍!

    有没有人听,谁去听,他就不管了,反正他敢说!

    一时间到处都是秘鲁矿山的消息,消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铜含量百分之八十。

    这个重大消息,飞快地波及铜市场。

    其中反应最快的确是伦敦交易所。

    因为收到消息的时候,离关门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因此,所有的市场各方参与者,都紧急行动起来!

    除了手里有期货合同的人快速甩卖以外,更多的人想借价格大降的机会捞一把。

    因此,大批卖方期权抛售出来,一定价格已经从2。5一磅,调低到了2美元,而且期权的价格也在不断下滑,只有10美分一磅了。

    但是,最大的动荡却产生在纽约交易所。

    。


587 跟风

    这个时候,世界期货市场上,最难受的就是东京交易所的客户。

    因为他们只能当看客,即使他们本来是玩家。

    玩家只能看,不能玩,是一件无比郁闷的事情。

    别说美国纽约了,就是伦敦的铜期权交易,也赶上了一个尾巴,然他们有机会在十五分钟时间内,上演了最后的疯狂。看到这些,身在东京的那些期货商急得跳脚了。

    他们只能干着急,看着别人玩得嗨。

    因为这个时候,东京的期货交易所已经是停止营业的时间。

    这些人都是狠茬,心情郁闷不甘的状态下,就狠狠地下单!

    虽然这些单现在不能成交,却可以在市场重新营业的时候,立刻执行。

    因为他们的心郁不舒,所以他们都要发泄一下,做一些事情解解恨。

    所以下的单,都是不可撤销的订单。

    意思就是,我本来在那个时候要实现我的计划的,但是市场封闭,我无法实现,那么我下的这个单,是和那个时候的设想一样的,只是时间上有所迟滞。

    当然,只有我一方不行,市场的形成都是买卖双方的,只有我一个卖方订单不足,必须有一个买方订单匹配,才能实现。

    不过,这不是问题。

    因为倘若没有这样的买家存在,即使当时市场开门,也是一样没有买家,我还是不能实现。

    那些东京玩家都明白道理,所以就下了无比庞大的订单,都是出卖卖方期权的。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收到钱,只要交割日价格等于或者低于议定价格,他们这些出卖期权的钱就都成了他们的盈利。

    因为想当卖方期权的人太多,许多人就开始创造新的期权合同。

    反正也不是市场及时交易,他们也不是太着急,方正离开市场的协商、交换意见等都可以做,只要在下次开市前把一切办好,把订单下好就行。

    其实,他们这样的交易,可以不去期货市场的,可以互相之间交换,然后根据结果结算。

    但是最大的限制,并不是担心不守信用,而是没有买主。

    因为大家看的是同一个市场变动,感觉的是同样的机会,都觉得只要能卖出去,卖出去多少,就是赚多少。

    大家都卖,没有人想买,这就成了单方面市场。

    所以他们就不能内部解决,只好到期货市场,等待那些和他们想法不一样的傻冒来上当,白给他们送钱。

    就这样,东京交易所虽然没有营业,不可撤销的卖方订单,却以无比凶猛的势头累积起来,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竟然达到一个吓人的高度,超过了十万的合同。

    不过,他们还是比较靠谱,就是要的卖价都比较低,只有10美分,协议价格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只有1。5美元一磅。

    与东京交易所不同的是,纽约交易所现在就是热闹非常了。

    不像伦敦和东京,他们那里的本土用户本来就少,然后就是国际客户也不太多,纽约期货交易所不但本土的客户众多,资本雄厚,而且世界各地的各户也都原因到这里来投机。

    最主要的吸引力,就是这个交易所够气派,限制少,可以放开手脚干。

    因此,纽约期货交易所,说是美国的交易所,实质上世界范围的期货交易说。

    比如说,南美的秘鲁和智利就是它的大客户。

    另外中华五矿在南美的总部,也是一个大客户。

    因此,cbs公司的铜矿出了富矿的消息,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纽约期货交易所了。

    这个cbs不是别人,就是铜兄铜弟的铜矿。

    有了实业,他们当然不能再继续用那个自然组合当作名字,所以cbs就成了两兄弟的公司名称。

    其中c,就是copper,英文的铜;b,就是brother的名词复数,代表两兄弟的意思。

    因此,cbs,还是铜兄铜弟。

    在此之前,美国的期货市场已经持续走低,从现货价格的2。5一磅,降低到1。5美元,到了这个价位,许多人就已经对牛市不报幻想了。

    既然价格没有上扬的机会,那么2。5美元一磅就再也回不去了。

    别说2。5美元,就是二美元也难以企及了。

    这个时候,无论是2。5美元,还是2美元为协定价格的卖出期权,就变成了敛钱的机器!

    有多少想买的,就有多少人想卖的!

    如果必要的话,卖方的人可以用各种方式组成新式混合合同,满足买方的需要,为自己敛更多钱。

    而一个市场,真正的以实际供货为基础的合同是有限的,比如全世界全年产量是100万合同,即使这些合同全部都上期货市场,也只有一百万。

    况且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根本就不上。

    因此,在cbs冲击波没有到来之前,这些以实际产量为基础的卖方期权早就卖光了。

    还能继续卖的,都是那些已经脱离了期货基础的合同了。

    换句话说,都是那些投资经理基金组织人工创造的合同了。

    由于他们的专业就是在这样的投资领域,所以他们是有权合法地制造这些合同的,当然在他们的术语里,这时他们提供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赚钱的机会。

    他们一上来,立刻就把纽约期货市场刺激的进入一个新的热点高度!

    如果说原来热得烫人,现在就完全沸腾起来了!

    比如一个投资大鳄叫做“重生雷曼兄弟”,不知道是不是和那个已经淡出市场雷曼兄弟有关,即使有关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反正就是一幅钱大气粗气势磅礴的做派,他们自己一家就10万个合同!

    协议价格1。5一磅,期权售价10美分!

    这个巨大的合同数量,自然被无量财团一口吞掉!

    紧接着摩根财团,更上一次楼,竟然弄出一个20万合同的天大买卖!

    各项条款、要价和“重生雷曼兄弟”的一模一样!

    努度犹豫了一下,想起乔直的指示,又是一口吃下!

    巨头们都行动起来了,那些中小投资管理公司自然紧跟,因为他们的投资原则,所有投资人的金科玉律,就是跟风。

    跟着那些大鳄走!

    天塌下来又大个顶着!

    即使错了,跟着大鳄走也是最好的犯错理由,没有人再揪着不放!

    。


588 胆大

    现在的美国纽约期货市场,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巨大的变化。

    几个大户勇猛带头,众多中小投资经纪人奋勇跟进,把整个铜市场、尤其是铜期货市场,搞得风起云涌,波浪滔天。

    但是最大一个搅局者还没有出现。

    这就是>;

    铜兄铜弟费尽心机,又是买矿,又是不惜血本重新探矿、现场化验铜矿成色,鼓动媒体大肆报导,当然不是为了看热闹,让别人在他们搭起来的舞台上唱戏。

    这个舞台是为他们自己搭建的!

    如果别人也可以分一杯羹的话,他们自己就必须分一盆羹,甚至分一桶羹。

    别人在那个舞台上跳一尺高的时候,他们就要跳一丈!至少跳一米。

    cbs总部负责期货市场的是铜兄铜弟中的弟弟斯密斯,他自从发布了最新铜矿含铜量的爆炸性消息以后,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现在他长在一个密室中,周围有数十个屏幕,都是期货交易的即时动态各种反应,以及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这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斯密斯走到哪里,这个系统就跟着他也去哪里。

    当然他不会同时观看所有的视屏,他也没有长那么多眼睛,他只看最主要的,已经关注最紧急的。

    他是掌舵的,当然不会参与那些具体的操作。

    他要做的,就是高瞻远瞩,具有高层次、长远的目标,把握方向。

    然后,就是运筹帷幄,考虑周全,做出决策。

    现在他正在和葛朗壑通话,坐在一个太师椅上,神定气闲,指挥若定,自己觉得比华盛顿还要威风八面。

    “我说老壑!在说说现在的总交易局势,还有我让你紧盯着的那个小子,他们的进货量如何?”

    这个老壑,就是葛朗壑,是最大富豪葛朗家族在期货领域的代表之一。

    在所有的重大经济领域中,都有葛朗家族的决定性的影响,他们的家族精英也都在掌管了要害部门。

    这个葛朗壑是金属期货交易的主任,所有的铜期货铜期权都在他那里进行,所以他精确地了解市场局势。

    同时,他也是葛朗家族是否投资这个市场的决策人,尽管为了规避有关法规的限制,他绝不会直接动手参与这些操作。

    葛朗家族人才济济,根本就不用他动手。

    他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位置优势,看到市场,看到前景,在发财机会到来的时候,抓住它,比别人现行一步,以最低的冒险,赚取最大的利润。

    其他人也就是跟着喝点汤而已,因为肥肉都被葛朗家族吃掉了。

    喝到汤当然还是好的,什么都喝不到的,赔钱赚吆喝的,也大有人在!

    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