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量钱途-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闲是总督,虽然没有正式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承认,但是他们也没敢明面反对。

    再加上现在的会谈不是确定谁是老大,只是商量这两个项目谁来挑头,统管这件事情。

    两位本国最高行政首脑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就是都想担任这两个项目的总管,一边在整个地区占有更多的话语权。

    尤其是新西兰总理,他觉得他更有可能胜出,因为他有高继瓴支持。

    毕竟大多数毛利人都居住在新西兰。

    因此,这个毛利总酋长没有道理胳膊肘往外拐。

    澳大利亚总理,却不这样想。

    从人口、从面积来说,澳大利亚要占巨大优势。

    即使袋鼠、企鹅,澳大利亚也比新西兰多得多。

    毕竟这个项目的特殊是以袋鼠和企鹅作为吸引人的参与者的。

    澳大利亚马尔科姆特恩布尔还多少有一点额外的优势。

    就是他的儿媳是中华上国人,他的亲家是一位中华上国颇有影响力的学者。

    这位总督南闲也是来自中华上国,虽然不能说血浓于水,但是总有点这种亲戚关系,总要比那个新西兰总理占优势。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实际上心里也有所依仗。

    原因是因为他是犹太人。

    犹太人一直就和中华上国的关系不错,至少要比澳大利亚和中华上国的关系好得多。

    历史上看,澳大利亚和美国英国这些新老敌国跟得最紧,每次他们掀起反对中华上国大合唱的时候,总有澳大利亚掺和进去。

    因此,不少中华上国人都对澳大利亚没有好感。

    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很特殊。

    就是这位约翰基总理和美国的那个和平以色列的葛朗山私交甚笃。

    那个葛朗山给他透露过,这位澳洲总督是他的结拜大哥派遣的。

    如果需要的,他可以求求那位大哥,让那位大哥给这位澳洲总督下令,对他约翰基总理照顾一二。

    听葛朗山叫那个人为结拜大哥,约翰基想当然认为肯定是一个老糊涂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结拜大哥竟然是乔直。

    不但没有老糊涂,和他比起来,都要年轻许多,说他是老糊涂还差不多。

    大家各怀心思,各有依仗,对达成一致意见,似乎相当困难。

    可是,没有想到,大家一摆上桌面,竟然很快就达成一致意见。

    第一件事情,就是谁当这两件事情的总管。

    马尔科姆、约翰当仁不让,立刻把自己自荐出来。

    还都信心十足,态度坚决,非得到这个位置不可。

    在这种情况,就看两位没有表态的高继瓴、南闲了。

    第三个表态的是高继瓴,他就一句话!

    “我代表一百万毛利人,唯南闲总督的马首是瞻!”

    他那个意思是支持南闲当总头。

    这个发言一处,顿时让约翰大失所望。

    也让马尔科姆吃了一惊。

    这个桀骜不驯的野蛮酋长,这么和这个中华上国人打成一片了?

    如此一来,天平已经严重倾斜到南闲总督那边了!

    眼看就要大权旁落,马尔科姆急了。

    这个领头人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

    我能拿到最好!

    实在不行给约翰也行。

    总之不能落在那个华人手里。

    他紧急地给约翰打眼色,想让他推举自己。

    可惜的是,他这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约翰没有理他。

    迫不得已,他只好说:“这两个大项目,都是澳洲的得天独厚环境下才提出来,我认为必须有我们澳洲大洋洲当地人掌握!我推举约翰老弟担当这个大任!”

    听道马尔科姆如此推举自己,约翰还是很高兴的。

    正要答应,表示感谢,突然手机震动了。

    这个震动一响,他就知道,是那个葛朗山来电。

    他这个绝对不能错过。

    于是他报了歉,走出去接个非接不可的电话。

    约翰走到外面,没人的拐角,接通以后说:“大哥有事吗?我正在关键时刻,那个老狐狸刚才推荐了我!不是特别急的话,以后再说,我得赶紧回去,落实这件大事!”

    那边葛朗山嘿嘿了两声,不知道是哭还是在笑:“不用争了!我那位结拜大哥给我下令了,让我命令你支持那个南闲总督!嘿嘿,我还命令你?你命令我还差不多!我跟他说了,我命令不了你!他说,嘿嘿,命令不了?那就算了,水晶钻石的事情,也算了吧!说吧,就要结束通话!把我吓得,当时差点没有瘫在地上!你不会不知道钻石的重要吧?你当那个总理是什么目的没有忘记吧?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你看着办!”

    约翰一听急了:“别!大哥,我这就去支持南闲!你别挂,就那么听着,但是别说话……”

    他放下手机,装在兜里,但是没有关闭,快步走了回来。

    “对不起,让大家等待了!刚才说道什么地方了?”

    约翰问道。

    “说到我支持你当总管!”

    马尔科姆略显生气地说。

    “什么?推举我当总管?那个绝对不行!我忽然意识到,那个事情我可干不了!老马,我看你也不行!你知道为什么?我略微估计一下,那两个旅游项目,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游客来自中华上国,你说我们这样的如何和中华上国有关方面流畅的沟通?因为,为了嗷两国民众着想,为了这两个项目长期发展,我推举南闲总督担任总管,我新西兰所有人都听从麦柯总督的安排!”

    后面这句话不是葛朗山吩咐的,是他自己加的。

    他刚才表达的时候,忽然醒悟,这个南闲不是等闲之辈,何不抱上他的大腿?

    众人都对约翰这个突然大掉头感到不可思议!

    南闲看到三家归一,就干脆接受了。

    马尔科姆一看自己成了孤家寡人,在反对也没有用。

    他的民主思想还是有的,也就接受了这个决议。

    不过南闲的第一个命令就让他心情好受了许多。

    “我南闲担任这个总管职务,就要为这个地区的民众服务!现在我下令:马尔科姆,你来负责那个与袋鼠同跳跃项目!约翰,你来负责那个与企鹅一起摇摆项目,高继瓴,我决定增加一个新项目,由你来负责……”

    。


842 探源毛利人

    其实南闲对毛利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很深的研究。

    其实呢,他对毛利人的了解,主要的来源还是麦柯,麦柯在给他的那个印记同时,把相关的知识也给了他。

    麦柯攻占新西兰的时候,所遇到那个毛利人首领,当时有正在库克海峡南岸的库克峰顶,一位看似三十余岁的毛利人,迎风肃立。

    他的名字叫高瓴,根据他家祖传的记录,他的祖先是从苔湾东部原住民中的邵氏宗族而来,经过多年碾转,最后到达新西兰,定居在北岛。

    那天他们这些所有南岛和北岛上毛利人聚在一起开会,是要决定一个有史以来的重大事件,这就是选出一位总酋长。

    那时居住在新西兰南北两岛的十万多毛利人,分别属于上千个氏族,一个氏族只有百八十人,力量非常分散。

    以前没有外来势力的时候,这种分散没有多大妨碍,因为这里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靠着自然条件,就能丰衣足食。

    可是那些可恨的英国佬来了以后,他们就用各种方式,引诱这些分散弱小的氏族族长,用非常低廉的价格,把土地卖给他们。

    同时出卖的不但有土地,还有山场。

    有的时候,甚至一包香烟,就换去一座山头。

    这些英国殖民者,还利用毛利人之间消息闭塞,把价格压得更低,几乎是无偿地就把最好的地段都掠夺一空,极大地压缩了毛利人的生存空间。

    因此,高瓴就组织了几个有共识的年轻毛利人,串联所有毛利族长,要推举自己的总酋长,代表所有毛利人,和殖民者打交道,争取更多的好处,保护自己现有的权益。

    这些原住民做事都很爽快,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推举出了总酋长。

    这位总酋长就是高瓴。正当他们准备庆贺一番这个巨大进步的时候,麦柯率领的天国军舰打了过来,然后是海军陆战队登陆。

    高瓴和他的同伴们不知道这些人是谁,只是觉得这些人比那些英国佬更凶恶,所以也没有太多考虑,第一次行使自己总酋长的职权,命令所有人都上去,把这些杀人放火的侵略者包围了!

    他这种果断作风是赢得大家一致推举,坐上总酋长宝座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他还学识丰富,见多识广;武功高强,见义勇为。

    他是毛利人第一批走出去看世界的人,他不但去了澳大利亚,还去了东南亚各国,甚至去了大清帝国,甚至去了苔湾的东部,也就是听闻是自己老家的地方。

    虽然他依然没有证据说自己的祖先就是从那里出来,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他和哪里心心相印,血肉相连。

    他的游历过程,也是学习各种知识过程,因此眼界大开;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如同其他毛利人一样,出去以后就不再回来。他掌握了先进只是以后,却依然回来,要带领毛利人一起走进文明世界。

    至于他的武功,却是来自家传,高家枪法,无人能敌;小巧功夫,外家练体,他都有独到之处。

    他一边在这里观察战局,一边思考毛利人的未来,他思考最多的是毛利人如何有自主权,政治上独立,然后就是和外界有广泛的联系。

    于此同时,他还在指挥属下的毛利勇士对攻上岸来天国海军陆战队展开围攻。

    他已经下令,不要造成杀戮,只要围住就好。

    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了,被围的军队携带着强力杀伤武器,但是并没有使用;只是用常规的大刀长矛等抵御。

    而且让他特别有后顾之忧的是,港口停泊着大量军舰,里面必然有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别的不说,如果把包围圈内的人干掉,那些军舰没有了后顾之忧,一顿大炮狂轰乱炸,起码有一半人得报销。

    他这个新任总酋长不能不考虑自己的部属,他们刚刚把自己拥戴上台。

    他没有注意的是,三千米高空,麦轲已经盯上了他,认定他就是这次围攻天国海军的关键人物,他要擒贼先擒王!

    也是高瓴对面前的事情太投入,他根本没有注意到麦柯在他的上方搞事。

    麦轲在他的后方从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用重手法点了他的昏睡穴,一举生擒活捉了这位总酋长!

    那些斗志昂扬的毛利人,正在围攻天军,一得知这个突然生变,马上就消停了下来,也不嚷了,也不打了。别管哪一方的人马,都看向了库克山顶。

    山顶山,一个人挺拔直立,单手高举,手中有一人,正是毛利人总酋长!

    麦轲举了有半分钟,见到那些毛利人都看到了他们的总头,也没有再动手,就把高瓴放下,试图用刚刚临阵磨枪学的几句毛利语和他交流。

    没想到他刚结结巴巴地开个头,口音就显示出他是中华上国人,高瓴就打断他说:“你是从大清来?”

    说得相当流利!

    麦轲大喜,马上说:“是,但是我不属于他们。你也是中华上国人?我还以为你是毛利人呢!”

    “咳!我当然是毛利人,但是我也是中华上国人,或者说我祖先是,你说你不属于大清,那你是哪里来的,来干什么?”

    麦轲听到这样问题,正中下怀,于是就把天国的事情和他讲了,包括来这里的目的。

    没想到这毛利也对基督教有所了解,他甚至在游历的时候,结识过一个传教士,差一点就领着他来自己家乡传福音了!

    随后主动解释了今天为什么发生了冲突,原来都是误会,天国军队并非是侵略毛利人的家乡,恰恰相反,是把他们从英国殖民军手里解放出来。

    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毛利人灵魂得救,彻底摆脱罪的枷锁,和天国的所有人一样,得到神的永生祝福,而且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一起走条路。

    麦轲知道高瓴阅历比较丰富以后,就告诉他整个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整个大陆,都已经归属了天国,在南太平洋广大区域,这个南岛是最后一块比较大的领土还没有归属天国了。

    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高瓴跟着麦柯信了主,然后在新西兰建立了一个毛利族自治圣市,高瓴以总酋长的身份担任了圣市市长。

    后来又追这麦柯参加推翻满清的战斗。

    南闲虽然不知道后来具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有一点他却清楚,也是麦柯告诉他的,他来这里当总督,一定要尽力关照这些毛利人。

    。


843 广邀天下客,揭秘毛利帕

    根据高继瓴介绍,毛利人在世界上有大约百万人,其中新西兰有七十万,澳大利亚有二十万,还有十万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些人当中,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毛利人的文化传统,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和所在地的文化有所融合,尤其是进入美国、英国等地的毛利人,如果不是他们自己说明,简直就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完全保留毛利人古风的,还是占多数。

    这些人都居留在新西兰。

    如同他们的祖先一样,至少和麦柯遇到的高瓴他们一样,这些人依然居住在在山顶建筑的一种叫做“帕”的山寨城堡里。

    帕的功能,生活和防御二者兼顾,里面的格局和设施千年不变,世世代代的毛利人就在里面休养生息。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客观的因素促使毛利的年轻一代走出帕居,到城市生活;同时,那些殖民主义者处于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掠夺,也处心积虑将这些毛利人赶出他们时代居住的家园,以便将本来属于毛利人的山场、土地、森林据为己有。

    其实毛利人也和其他原住民一样,对土地没有私有概念。

    如果那些殖民主义者只是使用这块土地,比如到森林里伐木、狩猎、采集蘑菇,那是没有限制的。

    可惜的是,他们被允许进入以后,就会进一步得寸进尺,反过来限制毛利人进入,把那些本来公共所有的地盘占为己有。

    这样,矛盾产生,战争不断。

    经过毛利人长期的斗争,他们的一些基本权利才被保留下来,包括这些山顶上军事和民居合一的建筑帕。

    因为和现代城市生活的接轨,他们就在山下建立起现代城市,让一些年轻人去居住,去经营那些与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相关的业务,而另一部分人却依然留守,继续在帕里按部就班地生活,保持那些千古不变的格调。

    而这些帕,人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外貌,却不能看到他们的内部,当然更不知道这些毛利人如何在里面生活。

    包括毛利人独有的文化艺术作品,外人也只能看到它们的成品,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被毛利人制作出来的。

    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石雕、木雕,更是艺术世界的瑰宝。

    南闲的建议,就是让这些毛利人开一扇门,邀请世界范围的游客,进入他们帕里作客。

    除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之外,还有一个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原因。

    因为生活和艺术,除了一些专门工作者和特别爱好者以外,众人并不一定感兴趣。

    但是这个特殊的原因,却能吸引所有人。

    这就是麦柯向南闲透露、南闲又向高继瓴确认的一件事情。

    这个事情就是凡是长期居住在帕里的毛利人,全都健康长寿!

    健康方面,他们从来不生病!

    长寿方面,他们至少二百岁!

    还有,他们的男子,到了二十岁以后,就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一百五十岁,都差不多以一个样子。

    以至于人们看到一个百岁老人,还以为他是二十岁小伙儿。

    或者,看到一个小伙儿,以为是一个很久之前认识的那个人的孙子。

    其实那个看似孙子的小伙儿就是那个人本身,只是几十年过去,本人容颜未改,别人已经孙子成爷。

    这个秘密,毛利人当然不会自己解密,所以就不被世人得知。

    但是,南闲知道,这个秘密,对于毛利人来说,并非那么至关紧要,因为别人就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他们也学不了。

    他们总不能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去住在帕里吧?

    再说,即使住在帕里,他们能有毛利人那种体质传承吗?

    即使和他们结婚,也只能等到下一代才能改变吧?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什么担忧可能泄密的。

    要想得到毛利人的健康和长寿,就需要具备毛利人的条件和体质。

    这个要求,可以说基本上无人可以达到。

    退一万步说,即使达到了,又怎么样?

    那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毛利人而已!

    难道毛利人怕多吗?

    岂不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所以南闲认为开放毛利人的帕文化秘密,万无一失,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就这个想法和高继瓴作了深入的交流。

    高继瓴早已把南闲奉若神明,对他言听计从,别说这个开放很有道理,完全无害,就是绝对有害,他也会绝对服从,南闲说啥是啥。

    何况,高继瓴也是聪明绝顶,并且受到了最好的高等教育,这些都是老祖宗高瓴学的,凡是总酋长的候选人,都必须先去外面求学,成功以后,有没有变节的人,才有资格当这个总酋长。

    变节者,就是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说迷惑,流连于那个俗世世界里的人。

    他们的意志不过关,沉迷于灯红酒绿,迷失了自我,与毛利人的传统本质背道而驰,就自动失去了当总酋长的资格。

    然后他们的健康不保,生命不保,和世人一行,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必然结局。

    世人通过他们,当然再也看不到真是毛利人的那些极端宝贵的东西。

    因此,南闲建议、高继瓴完全同意,推出这个必定震动世界的旅游项目。

    名称就是探秘毛利帕!

    副标题是:健康和长寿,零距离接触。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新西兰总理约翰二人,听了南闲的介绍和高继瓴的肯定,才如梦初醒!

    这才知道,原来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还有如此的生命秘密!

    早知道如此,他们说什么也不能放过!

    哪怕别人都不能得到相关的好处,他们自己也要利用自己的权利地位,要去去那些真实的帕里视察!

    既然里面内容繁多,几个月是必须的!

    三年五载也极有可能!

    哪怕是自己的整个任期都在里面度过,换一个健康甚至长寿,也是极为划算的!

    结果二人的话音未落,这两个总理同时跳起来,高举双脚双手表示赞成!

    就此,四方达成了高度的一致,立刻推出以“探秘毛利帕”为中心的三大旅游项目。

    


844 进入毛利帕

    当今天下,有钱能使鬼推磨。

    当然,这也是钱的最大能量了。

    在高级点的事情,钱就无能为力了。

    即使如此,钱的能量也是极其浩大。

    起码世界上100个人当中有99个,会随着金钱的波流涌动。

    因为本质上来说,这些人就是金钱的奴隶。

    他们每日的生活,似乎在花钱,用钱,金钱就是他们生活的流量,是他们生活得内容,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实际上,是金钱正在舞动一根无形的鞭子,驱赶着他们,让他们为金钱而卖命。

    因此,客观地说,这个世界上追逐金钱的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如果说有一样东西,对某些人来说,超过金钱,让人们放下对金钱的追逐,而去追求这种东西,那么这就是生命的增加,就是健康和长寿的混合,也就是生命的质量和数量,这个数量就是生命的长度,也就是长寿。

    但是,如果有些人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自顾不暇,他既没有心情,也没有能力去追求健康和长寿。

    因此,南闲一开始就很明确,他们这些旅游项目的目标受众,就是世界上那些有钱人。

    而且,南闲非常清楚,这些旅游项目都是手段,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赚钱,来为安贷宝筹集资金,同时也为当地的老百姓增加财富,扩展财路。

    只要那些有钱人愿意把他们的钱花过来,他的目的就实现了。

    而这样的有钱人,既然他们愿意花钱,他们的目的也实现了。

    这就是这些项目的双赢。

    这四个人既然对探秘毛利帕这个项目,都信心十足,三个没有经历过毛利帕的,都非常感兴趣,四个人就决定前去看看。

    当然高继瓴当向导,南闲、马尔科姆、约翰就当作游客。

    四个人一边赶路,一边把相关的后续工作交代下去,让他们立刻行动,招徕第一批游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