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老王拖出了蛇皮袋子,从里面又拿出了一件黄绿色的棉大衣,扒开棉大衣,露出了石碑。
  确切的说,这是两条长方形的石碑,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半块。只不过被人用类似修补米缸的办法,用锔子锔了起来。
  但是,这两条长方形石碑的文字却能连贯起来的。不难发现,这两条石碑本来是上下相连的,原碑想必很大,可能收藏者就只弄到这两块,恰好文字连贯,于是便并排放着,锔了起来。
  唐易先扫了一眼上面的碑文: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将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神器坠,孰将举焉?(碑文当然是没标点的。)
  字体是楷书,看起来有点儿歪,又似乎有点儿稚拙。但是审视之下,却又是端正严谨,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别有美感。
  唐易看完,对老王摆了摆手,“收起来吧!”
  “真是墓碑?”老王一边装起来,一边问道。
  “不是墓碑,但也是写给死人的。只是只有这两条,所以还没写到哀悼的部分。”唐易道。
  老王将蛇皮袋子收好,又塞到床底下,“那你还要不要?”
  唐易叹了口气,“其实不想要。但是我既然都说了,那就拿着吧,这也不算是墓碑。不过,这也是拆了人家祠堂的东西,我买回去也出不了手,只能自己留着欣赏书法了。”
  本来这石碑的石质普通,也不好看,有风化痕迹,坑坑洼洼。关键是特别重,老王不可能带着一趟趟往古玩市场跑。一听唐易这么说,立即点头道,“好,你们去等我,饭店门口见!”
  唐易和毛逐离开工棚,迅速出了工地,过了马路,毛逐才问道,“这书法不赖,碑也够老,但是可惜只有两条。我却看你有点儿压不住了,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海内三绝!”唐易指了指前方的车子,“车里说!”
  两人上了车,把车窗开了一条小缝,各点上一支烟,唐易狠狠抽了两口之后才说道,“这是一块宋碑。”
  “宋碑?宋碑没什么创新,基本沿袭隋唐,研究碑刻的,好像都不太重视。”毛逐应道。
  “有长进啊!”唐易笑了笑,“不过这一块太不一般了,据说元代就毁了,没想到还有这两块残条,而且文字清晰,更重要的是文字能连通起来!”
  毛逐回忆了一下碑文,“天地闭,日月蚀,大厦仆,神器坠。这特么都能力挽狂澜,这碑文说的不是神仙吧?”
  的确,这些重大难题,似乎不是人能够解决的。
  唐易笑了笑,“古人为文,不过是虚写,象征意义罢了。元芳,你不会真这么看吧?”
  毛逐一愣,看了看唐易,琢磨了一下唐易说出的“元芳”,猛然明白了,“这写的是狄仁杰?”
  “没错,这就是《狄梁公碑》的两块残条!”唐易干脆灭了烟,“主角是狄仁杰,写文的是范仲淹,书法是黄庭坚,你说这块碑是不是海内三绝?”
  “卧槽!怪不得单独存放,这《狄梁公碑》,就是传世的宋代拓片都是凤毛麟角吧?”毛逐倒抽一口冷气。
  狄仁杰这个人,在历史上广受赞誉,死后曾被唐睿宗追封为梁国公,所以又称狄梁公。死后仍旧保持着长时间的盛名,各地都建有不少祠堂,唐宋时期的碑刻当然也就不少。但是最著名的一块,无疑就是这一块!


第867章 他被耍了
  “范仲淹当时被贬了,路过彭泽县,拜祭了这里的狄梁公祠。”唐易接着介绍了两句,“既然被贬了,我想情绪肯定有点儿低落,低落的时候又看到、听到狄仁杰的功德,一时间心潮澎湃,洋洋洒洒写了将近两千字的《唐狄梁公碑》。”
  这碑文,是有点儿夸张,看残碑上那几句就能看出来。感兴趣的也可以搜来看看,基本是大赞特赞,最后还抒发了要以狄仁杰为榜样,报效国家云云。
  范仲淹是著名的文学家,这篇碑文当时也被传颂甚广。
  黄庭坚是著名的书画家,他自己也写过狄仁杰:鲸波横流砥柱,虎口~活国宗臣,小屈弦歌百里,不诬天下归仁。也挺夸张的,夸张也意味着他很敬佩狄仁杰。
  黄庭坚显然也很喜欢范仲淹的这篇文字,便写了下来。因为钦佩,所以恭恭敬敬用了楷书。
  这三个人都是名传千古之人,这狄梁公碑在宋代就名噪一时。其实这刻碑的石匠水平也很高,但是却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所以,到底是谁刻的这块碑,那就真是无从考证了。
  根据历史记载,这块碑原来在立在九江,后来毁了,元代重新仿刻了一块,但是仿刻的,那就不是宋碑了,而且和原碑肯定是没法比的。
  石碑是怎么毁的,毁成什么样儿,那也没法考证了。不过,既然有这两块石碑残条,那就不是全毁了。而且这两块石碑残条居然流传了下来!
  碑刻这东西,市场上很罕见,也不好估价,但是这两块残条,说价值连城也不为过。不过到了唐易手里,压根就不会有出手的打算。而且,这件事儿到底是个什么走向,他暂时也没谱儿。
  而他现在,的确像毛逐说的,有点儿压不住了,一边努力平稳心态,一边等着老王过来。
  好在现在工地上的人注意力,都在地窖上,老王拎个破蛇皮袋子出来也没人注意,出来挺顺利。
  老王到了唐易的车边,唐易下车,看看四周,便打开后备箱,将蛇皮袋子搬了进去。
  “既然警察和记者来了,那咱们换个地儿吃饭!”唐易发动了车子。
  “哎?你还没给我转账呢!”老王立即说道。
  “我给你转。”毛逐说着,拿出了手机,“既然没人看到,那么两笔钱,一共一百一十万,就是买你姥姥的姥姥传下来的宝贝的钱,后面十万是你加的价儿,明白了吗?”
  “行了,记住了!”老王摆摆手,“真受不了你们这些倒腾古玩的!”说罢,居然一把从脖子上摘下那块岫玉观音,拍给了毛逐,“就算真卖给你了,这下齐活儿了吧?”
  毛逐没再多说,用手机从公司账户里又转给老王十万。老王收到提示短信心满意足,突然喊道,“停车,我不去吃饭了!”
  “别客气啊!”唐易笑道,但还是在路边停了车。
  “客气什么,我现在就去吃喝玩乐一条龙,明儿就不在工地上干了,回老家盘个店,也过过当老板的瘾!”老王拉开车门,就跳下车去。
  “慢走!”唐易重新发动了车子。
  毛逐看了看时间,“都这个点儿了,老谭估计也没心思吃,叫上他吃大餐去!”
  车子开向阁宝多。
  只是,唐易,毛逐,老王,都没有注意到,唐易的黑色卡宴停下来,老王下车的时候,路对面的一辆越野车突然放慢了车速。
  唐易的车重新发动的时候,老王也打上了一辆出租车往反方向扬长而去。越野车跟了出租车一段,但因为一个红绿灯,没跟上,接着又掉头驶向了工地。
  越野车停在了工地门口。从车上下来的,是匡海生。
  走到警戒线旁边,匡海生打了个电话,立即有人出来把他带进了警戒线,下了土坑,进了半塌的地窖。
  “匡主任来了?”地窖里,一个看似头头的男子打了个招呼。
  “李处,辛苦!”匡海生点点头,在地窖里查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匡海生和李处长走出了地窖,走到了一个僻静处。李处长递给匡海生一支烟,“匡主任,我没说谎吧,没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匡海生点点头,“嗯,清代官窑器,而且也没太特殊的重器。不过收藏了这么多,也很惊人,应该能查出民国年间的主人是谁。”
  “那就得拜托你们在征集办了。”李处长笑了笑。
  “这地窖里的东西没流出去吧?”匡海生缓缓吸了一口烟。
  “应该是没有,根据现场塌方的情况,瓷器基本都碎了,而且是五六个民工同时发现的,虽然都进去看了,但是警方分头询问了,相互之间说的能对起来。而且很快工头就到了,他报的警。”
  “你们来之前,有没有什么工地外的人来过?”匡海生又问。
  “这我怎么知道?看热闹的市民肯定有。不过来了也不要紧,工头报警后就让进去的工人上来了,同时守在这里,没人再进去过。”
  匡海生点点头,“那好,李处,你们先忙着,我先走了,有什么情况咱们随时联络。”
  匡海生走后,李处长开始组织人手清理搬运瓷器残片。这时候,一个远远看了半天的民工无奈地摇摇头,回到工棚板房里,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拎着一个不大的背包走出了板房。
  这间板房,就在老王所住板房的隔壁。
  这个民工出了工地,也打上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车停在了一处茶楼的门口。
  茶楼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廖沫儿从窗口看了看楼下从出租车上下来的民工和背包,对房间里的一名身板结实、五官周正却又普通的男子说道,“看来,他被耍了!”
  说罢,廖沫儿拉开房门,走了出去,却进了隔壁的包间。
  男子轻敲了两下额头,顺势坐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这个民工就走到包间门前,看到了男子之后,接着便笑着走了进来。
  “辛苦了,先坐下喝口茶!”男子起身,一边招呼民工坐下,一边走过去关上了民工进来之后却没有关上的房门。


第868章 卖给谁了
  “哎?我倒忘了关门了!”民工急忙上前,“怎么能劳动周老板呢!”
  被称为周老板的男子此时已经关好了门,随手拍了拍民工的肩膀,笑道,“客气了小朱,看来,你回去一趟,也没找到石碑?”
  “我工友说扔回地窖了,但是我回去的时候,地窖就已经拉上警戒线了。文物局的在里面,还有警察和记者也都在。我一直远远看着,等到地窖里的东西开始往外搬了,彻底没戏了才走的!”民工小朱也没坐下,站着解释道。
  “什么?!”周老板面色一变,但很快缓和过来,“你还真是运气不错,晚一天可就没好事儿了!你先坐,喝口茶,我等你这会儿喝了不少,先去趟洗手间!回来咱们再详谈。”
  周老板出门的时候很小心地带上了门,而后进了隔壁,把小朱的原话告诉了廖沫儿。
  廖沫儿点点头,拿起手机,点开了山州新闻网。
  《工地惊现藏宝地窖,数十件清代官窑惜碎》的新闻赫然占据了今日重点新闻的头条。
  “他还是被耍了。”廖沫儿迅速看完这条新闻,“记者都到了现场了,有图片有视频,文物局的也说了这么多,如果真有石碑,不会不一并报道出来。看来,文物部门只发现了破碎的瓷器。”
  “既然骗了小朱,那这个姓王的工友就很可能已经把石碑出手了!”周老板接口道。
  “应该是这样。”廖沫儿捏住手机,“老周,我呢,只是和你做生意,你的东西的来路我本来不该管。不过,这块石碑能单独装盒,和这几件珍品玉器并列,必然不是普通的东西。我想,你也不会放弃这么一个发财的机会。”
  “我明白。这样,你等我消息,咱们随时联系。”
  “好。”廖沫儿直接走出了包间,接着下楼去了。
  出了茶楼,廖沫儿拐过了一条街,上了停放在路边的黑色大众,关好车门,掏出手机拨号打了出去。
  “爸,现在有点儿变故。几件珍品玉器我已经收了,但有一块石碑恐怕不是寻常之物,但是却被别人买走了。”
  “知道了。我安排了老A过去,现在估计已经到了。你们不用见面碰头,有什么需要他干的,电话联系就行。”听筒里传来一个很有磁性的男声。
  “老A来了就好。现在我照您说的,是和山州的周老板交易,我看这是个聪明人,省了不少事儿。”
  “老周的确是个聪明人,就是胆子小了点儿。记住,既然拿到了几件珍品玉器,剩下石碑既然还不知道是什么,又被买走了,一定要小心,安全第一,关键时刻该放弃就放弃。”
  “好,我知道了!”廖沫儿挂了电话,想了想,发动了车子,向着古玩街的方向驶去。
  而周老板,看着廖沫儿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才又返回了房间。
  小朱一看周老板回来了,立即又站起身来。
  “坐下说,客气什么。”周老板笑道,接着也坐下了。
  “这次真是谢谢周老板了,花了这么一大笔钱买我的东西,一百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下子能有这么多钱!”小朱有点儿诚惶诚恐。
  周老板心里嗤嗤发笑,一百万买你的,我倒手就是两千万,而他们廖家,还不知道能赚多少呢,至少应该是上亿。
  不过,这个羡慕不来,这几件玉器既然来路有问题,他又不是纯粹收藏,以他的能力,还不能很安全地运作,而且他在山州做生意,更得小心。
  心里这么想,但脸上却很凝重,“小朱啊,你的口风可得把紧了,不瞒你说,我一百万买你的,还是借了钱的。赚好了,也就是一百万,赚不好,还不如你拿到的多呢!”
  “您放心,我已经收拾东西了。明天就给工头打电话,先请几天假,就说家里有事儿。过几天再说,家里有人需要照顾,不在那个工地干了,看看自己做个小生意什么的!”
  “好啊!你考虑得很周到,又这么上进,我这一百万也没白花。对了小朱,你那个工友拿的那个木盒里面,真的就只有半块石碑?”
  小朱点点头,“嗯,他先挑的,他打开看的时候,我是跟着看了,确实是只有半块石碑。他发愣的工夫,我偷偷看了我的木盒,他突然反应过来要看,我抱着木盒就跑了。”
  小朱并没有把掉出一件小玉件的事儿说出来。
  一来,他觉得太小,就是卖也卖不了多少钱,自己吃了肉,还不让人喝口汤?二来,他知道是肯定要不回来了。而且万一老王一点儿甜头都没有,狗急跳墙抖落出来,他也不得好。
  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件他都没看清的玉件,虽然是最小的,却是一木盒玉器当中最贵的一件!
  他更不会想到,那半块石碑,居然也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你那个姓王的工友,我看是没说实话,你看看,这是今天的新闻,说地窖里只发现了瓷器。”周老板将点开网页的手机摆到了小朱面前。
  小朱只是粗略地看了看,眼珠子迅速转了几下,“那半块石碑很值钱吗?”
  “哈哈哈哈。”周老板大笑起来,“做人啊,可不能光想着钱!这块石碑不一定值钱,但我有个恩重如山的前辈特别喜欢碑刻,既然上面有字儿,就一定是书法,我这不是想买了送给他嘛!”
  小朱点了点头,虽说已经心生怀疑,但确实也想不到石碑能值多少钱。石碑这东西,上网都不好查,因为现在大多已被保护成公物,真正收藏石碑的藏家,也轻易不会出手。
  “要不我旁敲侧击问问他,看能不能问出卖给谁了?这东西估计也卖不了多少钱。”小朱应道。
  “好啊,问清楚买家,我可以加点儿钱再买嘛,送给前辈的东西,加点儿钱也无所谓了。”周老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副云淡风轻。
  “我这就打。”小朱说着,拿起手机,拨了出去。


第869章 古木天台
  通了,但却一直没人接。“对不起,您所拨叫的用户无应答,请稍后再拨。”
  小朱正要再拨,周老板却摆手道,“这样吧,你什么时候有消息了,再联系我。对了,你也别问得那么直白,喝点儿小酒,聊几句人生,顺着带着说不定就出来了。”
  小朱想了想,把茶杯里的茶一口喝干,“那我先走了周老板,咱们再联系!”
  小朱走出茶楼的时候,老王还泡在热气腾腾蓝汪汪的大水池子里呢,手机在浴池的衣物柜里,当然听不到。
  先前老王一说把木盒扔地窖里了,小朱接着就挂了电话。结果现在小朱想找他,找不着人了。小朱想了想,给老王发了个短信,说当时有急事,请吃饭那是必须的,看到请回复。随后也找了个地方舒服去了。
  唐易和毛逐、老谭找了个地方吃饭去了,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倒是清净。
  毛逐和老谭都饿了,上菜之后先吃了一阵。一边吃,也一边在心里琢磨这件事儿。
  老谭看了新闻之后,心里踏实了一些,被追讨的可能性小多了。这些东西,严格来说,如果当时的主人有后代,那还不能收归公有,人家只要能证明,那就可以合法继承。
  不过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有后代,肯定就告诉了,不会藏得这么隐秘,老房子都没了,最后才因为施工发现了深藏的地窖。
  毛逐呢,这一年来,对古玩行的水也试探得差不多了,要说规规矩矩做生意的,不能说没有,但是要说东西全部都是正经路子,那还不得饿死?除非有唐易这样的眼力和运气。
  他主要是在琢磨另一个买家是谁。这一年来,唐易主要在外面跑了,山州古玩圈的主要头面人物虽然也基本认识,但要说三六九层,还不如毛逐接触得多。
  唐易先和廖沫儿吃过了,本来就不是很饿,主要就是请他俩吃。这一天之中,发生的事儿太多,他自然也在琢磨。
  吃得差不多了,唐易掏出手机,“我给泛古堂的周师傅打个电话,看看能不能做两个红木盒子,装玉玺和石碑,再做个架托,固定石碑。”
  本来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让张路那边来做,不过杭城太远,一来二去太麻烦。
  而且,这两件东西,不管让谁做,都是不能让对方看到的。泛古堂的周师傅,就是秦老从姑苏请来的木雕师傅周云帆。当时那件藏在漆器里的尤侃犀角杯,就是周云帆帮忙剖出来的。
  不料,唐易还没等拨号,毛逐就开了口,“周云帆早不跟着秦老混了,自己搞了个门头,叫古木天台。名儿特别,地方也不在古玩街、古玩城、文化市场这三个地方,而是在明水湖边的商业街上。”
  “啊?”唐易一愣,这事儿他确实不知道,“你怎么没给我说过?”
  “他一个姑苏人,在山州快十年了,跟着秦老干的时候一板一眼,都是出彩的活儿。现在攒了一笔钱,古玩圈的路子也摸得透透的,想独自闯闯。秦老也没道理反对人家挣大钱,开业的时候,秦老还去了呢。你整天在外面跑,这种事儿说不说的,无所谓。”毛逐解释道。
  “那开业的时候,咱们阁宝多表示了吗?”唐易喝了一口茶。
  “那当然,送了花篮,封了红包。有我这个‘职业经理人’在,阁宝多在山州的业务,你就放心吧!”毛逐嘿嘿笑道。
  唐易也笑了笑,“古木天台,的确有个性。做古玩,还是以木器为主?那加不加工了?”
  “也加工,不过都是极少量的,高端订制。主要就是做古玩,古代家具,玉器瓷器都有。我以前还真没看出来,他的古玩眼力不弱啊,以前还以为他只懂木器。对了,上次你弄那批袁大头和嘉禾壹圆不是说让我在山州也出一部分吗?我卖给他五百枚袁大头,一枚嘉禾壹圆。”毛逐接着说道。
  “账目上我看了,原来是卖给他了!袁大头存世量大,在山州还可以再出一批,嘉禾壹圆存世量这么小,不要再动了。我到时候还得再带一枚嘉禾壹圆去杭城分店。”唐易说道。
  这一批袁大头,数量巨大,正是当时文佳从呼文成的老宅子里“撬”出来的,其中还有五十枚嘉禾壹圆银币。
  袁大头好说,存世量很大,细水长流地出就行了,但嘉禾壹圆银币,号称存世仅三枚,市价儿预计能到两百万以上,肯定不能乱出。
  “这样吧,吃完了饭,我去趟周云帆的店,当时他帮过忙,我一直没去拜访也不好。正好问问他店里还能不能做盒子。”唐易道。
  “你做盒子,最好只告诉他大体尺寸,编排两样别的东西,这个人我听说独立门头之后,路子挺野,小心为上。”毛逐道。
  唐易点点头,“我有数。那回头你们自己回去吧,我也不用带东西了,以个人的名义给个红包就行。商业街不好停车,再说车里有东西。毛逐你把车开回去,把东西放好,我打个车去。”
  吃完了饭,兵分两路。
  毛逐开车拉着老谭回到阁宝多,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老谭突然说道,“廖小姐又有什么好关照?”
  毛逐扭头一看,廖沫儿正款款走到了门口。心想,幸亏是想开了门才从车里的后备箱里拿那个蛇皮袋子。
  “唐总呢?”廖沫儿问道。
  “唐总去一个朋友店里了!”毛逐开了门,“廖小姐之前没给他打电话?”
  “没打,这不是正好路过么?你知道他去哪里了么?”廖沫儿又问道。
  毛逐心想,你自己打电话不就行了?“呃,这个,他没说,只说去一个朋友店里,我们怎么好问?”
  “那好吧,我进店里等他。”廖沫儿还真是就不打电话,“他请我吃饭,吃了一半就跑了,我得找他要个说法。”
  老谭暗自叫苦,看了看毛逐,突然说道,“哎,你当时去洗手间了,唐总好像说要去什么商业街的一个叫古木天台的店。”
  毛逐一愣,心想老谭告诉她干嘛?


第870章 场面功夫
  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