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倒是和唐易之前分析的有点儿接近。”听完了蒋英年的讲述,文佳接口道,“从年代上推断,很有可能就是徐海盗掘了剑冢,但是只留下了断水和惊鲵,其他的或卖或送,就这么出手了。”
  唐易随后便把得到两把剑的经过介绍了一下,接着又分析道:“徐海在浙省呆的时间比较长,他能找到剑冢,不奇怪。而且他后来成了专业海盗,断水和惊鲵是最有用的,只留两把也很有可能。他以前当过和尚,一开始先找佛门中人破解剑阵也说得通。只不过却没能破解,后来又找了道门中人。”
  蒋英年点点头,“所以说,你带来这两把剑,对于解释这剑冢被何人盗掘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真是徐海,那倒进一步说明了他少谋寡断。”文佳笑道,“真正的佛门大师,怎么会去帮他偷东西呢?想必找的都是一些不知道哪里的野僧,结果不但破不了剑阵,反而丢掉了性命!”


第1211章 意外发现
  “如果能找到掩日和却邪,同时发现新的线索,那么就极有可能确定这件事情的始末。如果真是徐海盗掘剑冢,将会推定出一个新的历史事实,而且很不简单。”蒋英年接了文佳的话延伸道。
  唐易突然笑了笑,“蒋主任,征集办的活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啊!”
  “你们俩有兴趣,都可以来,我们最缺你们这样的人才。”蒋英年也笑了笑,“不过,你俩肯定没兴趣。”
  “我是自由惯了。”文佳看了看唐易,“至于他,您不是还指望他在民间更好地出力吗?”
  “什么地方都缺真正的人才!”蒋英年摆摆手,“除了人才不够用,现在我心里还有块大石头,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根据汇总起来的线索,要是你告诉我的长谷横草的龙纹紫匣里没有,那真是一筹莫展了!”
  唐易沉吟,“即便真在龙纹紫匣里,想弄回来也很难。”
  “我们也在想办法,宁可一时拿不到,也不能打草惊蛇。最起码,他现在还不知道龙纹紫匣里有没有东西,是什么东西!”蒋英年看了看唐易,“这件东西,我就不嘱咐你了,你知道该怎么办,哪怕从一个普通华夏人的角度。”
  “没少费劲,也没想私留。这东西,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只要能过过手,就算是有了!”唐易面色郑重。
  “好了,该说的都说了,来了就吃顿饭吧!”蒋英年带着唐易和文佳出了办公室,去往食堂。
  走着走着,蒋英年突然好似想起什么来,“对了,以后海外要是发现华夏的东西,提前给我打个电话,我帮你参详一下。”
  “但是带回来东西,我可未必要交公啊!”唐易笑道。
  “只要是华夏的东西从海外回流,哪怕是藏于私人之室,也比流落他国强吧?所以,即便不交功,征集办出力也是应该的。当然了,也得看人,但是你肯定没问题啊!”蒋英年应道,“而且,我们的眼界也越来越宽,思路也越来越广,现在民间有一些私人博物馆,不也办得很好嘛!”
  “这两年古玩市场不景气,市面上也少有好东西流通了,私人博物馆其实是个很好的发展点。”唐易接住了话头,“对了,蒋主任,我的博物馆在燕京和山州都开始建设了,等落成了,您去剪个彩啊!”
  “我的身份不方便抛头露面,不过我可以帮你请动文物局和藏协的领导。”蒋英年想了想,“你是华夏藏协会员,到时候也可以考虑办个示范点,这个再说。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有什么需要,也尽管给我打电话。”
  蒋英年又把在基地的高太明叫上了,四个人在食堂的一处小包间吃了午饭。
  下午离开的时候,蒋英年还弄了对核桃送给唐易,唐易一看,是今年秋天新下树的果儿,马蹄狮子头。
  “后院有棵老树,后来弄了杩子嫁接了一下,今年第一年结果,我配了几对,送你一对玩儿吧。”蒋英年解释道。
  “现在核桃不值钱了,蒋主任您好歹送点儿值钱的东西啊!”唐易玩笑道。这对核桃不大,说实话配对也一般,估计蒋英年也不善于给核桃配对。唯一的优点是皮质好。
  “礼轻情意重!算是谢谢你弄来两把剑让我们研究。”蒋英年挥手,“快走吧,路上注意安全。”
  文佳开车,驶上了山路。
  从这一段山路走,走到距离征集办比较远的开阔路面,能看到一段荒弃的古长城,这是燕京西南与冀省交界之处,不少城墙已经严重坍塌,荒草丛生。不过看起来倒是别有一种感觉。
  文佳一边看着景色,一边和唐易聊天,结果经过一个拐弯处,突然闪出了一辆摩托车!
  本来文佳开得并不快,但是这个弯比较急,而且摩托车上的人似乎也不太专心,结果咔嚓撞上了!
  摩托车上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身形高大却反应很快,在摩托车倒地的瞬间,就地一个翻滚,躲了出去。
  文佳刹车停车下车,这时候小伙子已经站起来,拍打了下身上的脏土,快速走到摩托车旁,扶正尝试着发动,却发动不起来了。
  “没事儿吧!”文佳立即问道,“要不要先送你到医院看看?”
  唐易也下了车,看了看小伙子,看起来应该是没事儿,除了衣服蹭了。而文佳的车也没什么大碍,就是前保险杠有点儿变形。
  “我没事儿!可车不行了!”小伙子着急道。
  “不要紧,身体没事儿就好,我赔钱给你买辆新车!”文佳说着,反身回到车上,拿下了手包,“你摩托车多少钱买的,我按照新车的价钱赔你!”
  这小伙子的摩托车,是一辆国产踏板,新的也值不了多少钱。
  小伙子样貌周正,面相忠厚,“这倒不用,这条路没分道,说不上谁对谁错,摩托车我自己修修就好。倒是你这车看起来就挺贵!你别让我出钱修你的车就行!”小伙子一边说,一边前后看看,似乎很着急,“我这还着急回村呢!”
  文佳这个人,典型的吃软不吃硬,一看小伙子有麻烦,立即说道,“这样吧,我送你回去,摩托车你先锁在路边。其实你这摩托车这么旧了,不要也罢,我赔你钱买辆新的算了!”
  “真的能送我回村?”小伙子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合适吗?”
  唐易在一旁笑道,“合适,我俩暂时也没什么事儿!”
  最终,小伙子还是答应文佳送他回去。
  小伙子要回的村子,属于冀省的一个县,名叫南台村。
  “怎么称呼啊?回村这么着急?”文佳一边按照小伙子的指示开车,一边问道。
  “我姓张,你们叫我大张好了。”大张介绍道,“我是着急回去送合同,我和村里几个人要跟着一个施工队干,今天签了,我还得再把合同赶到下班前送回到县里。”
  “好人做到底,你去签,我等着你,完事儿再把你送到县里,我们要回燕京,走县道路过。”文佳笑道。
  大张连连摆手:“不用送不用送!已经很感谢了,到村口你们就赶紧走吧!他们都有摩托车,回县里就好说了!”
  车子开到村口停车,唐易和文佳才发现,这个南台村依山而建,轿车能开到的地方,也就是村口外的开阔地,通向村里的小路都比较狭窄。
  大张下车时又强调了一遍“不要等”,道谢告别后匆匆跑进了村子。
  唐易紧接着下了车,然后走上一处高地,仔细打量了一下村子,“好家伙!这南台村不少房子是明代的!”


第1212章 古宅风水
  文佳见唐易下了车,也跟着下来了。
  向着唐易走了几步,就听唐易喊了这么一嗓子,不由快步走到这处高地,也仔细望了望。这村子倒是不大,但放眼看去,基本都是老式四合院,屋顶上也都是老式灰瓦。距离比较近的房子,能看到山墙上的青砖,的确都是老宅子。
  “进去看看?”文佳扭头对唐易说道。
  “走!”唐易一边走一边说道,“没想到这里有个古村落!而且基本保留了原始风貌,居然没有被旅游开发。”
  唐易和文佳从一条窄路进入村子,在小胡同里拐了两拐,进了一条东西走向的直路。这条小道算是村里的主路,但依然比较窄,不过很是幽长。
  唐易一边走一边看,“有明代的房子,也有清代的,基本没有民国以后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重建,难得,难得。”
  南台村的这些明清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脚到山腰之间,而且大多以四合院为主,有宅门,有影壁,有院,有正房、厢房。
  走了一会儿,两人走到了一处比较高大的垂花门楼跟前,从外面看,感觉里面应该也比较大。
  门是开着的,唐易和文佳站在门口,唐易不由问了一句:“有人吗?”
  无人应答。
  “进去问问吧,咱们又不是小偷!”文佳说着,便往里走,一边走一边问,“有人吗?”
  唐易跟了上去。文佳走的比较快,没有仔细看,唐易却发现,这门楼里,两侧的墙上靠近地面不高处,还有凹进,像是个龛,但龛里并没有东西,里面的青砖上,却刻着花纹!
  右侧是龙形,左侧是虎形。唐易心下一震,低头看去,果然,前方地上正中一块青砖上,隐约刻的是龟蛇形状,转身,后面地上正中有一块青砖,刻的是凤鸟形状。
  这房子面北朝南,那就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这只是个普通的民宅,居然如此讲究。唐易心下一凛,文佳此时已经走出门楼。
  门楼正对的是一面影壁墙,影壁墙中央磨砖对缝,形成了一个象形的图案,大体看上去,是个五角形状。
  唐易正待细看,里面伴着脚步声传来了问话声,“谁啊?”
  文佳在前绕过影壁,突然叫了一声,“大张?”
  “是你们?文先生、唐先生!真的不用送,要是累了就进来喝口水吧!我刚在家里换了身衣服,这就去找他们几个签合同!”原来,这竟然是大张的家!
  “这房子是你家的?”唐易也走上前,问道。
  “是啊!你们先进去坐坐,我这就得走了!”大张朝屋里喊了一声,“奶奶,我有两个朋友来了,您招呼一下!”
  “你忙你的!说好了啊,回来我送你回去!”文佳此时看了看院内的布局,又对大张说道!
  “哎呀!这?我先走了!”大张来不及多说,手里拿着合同匆匆走了出去。
  正房的门开了,有个老太太走了出来。
  这院子看似比较大,其实就是院儿大,正房三间,两侧还有空地,各种了一棵槐树。东西厢房各两间,也比较小,院子中央有个石头砌成的小花坛,里面却没有种花,种的是一棵枣树。
  正房门楣上,还雕刻了一组云鹤图案,在往上看房檐,用了仿先秦造型的奔鹿瓦当。
  文佳心下更加吃惊。不说别的,一般人家的四合院里,是不会种槐树的,槐者,木之鬼也。但是,这个院子,却利用整体的布局,招鬼却不伤人,竟能役鬼护院,非一般的风水大师所能为!
  “你们是柱子的朋友啊?快来,快来!”这时候,老太太已经走到他们跟前。老太太看起来有七十多岁,面容和蔼,腰板挺直,只是头发已经全白了,穿了件灰色的毛衣外套,里面是白色衬衣,下身黑裤,脚穿布鞋。
  老太太笑着把他们让进了正房。
  进门算是客厅,八仙桌虽是普通木料,但是做得挺规整,让唐易和文佳坐下,老太太拿起桌上的提梁粗瓷茶壶,“我去给你们泡茶,你们先吃枣!”
  桌上的塑料大盘子里,摆着刚摘下来的枣子。
  “老人家,不忙!我们不渴!”唐易连忙说道。
  文佳直接从老太太手里抢过提梁壶,“老人家,我们喝点儿白开水就行。”说着,放下提梁壶,拿起桌边的暖壶,摆开桌上的杯子,倒了三杯水,给老太太也递了一杯。
  老太太笑笑,“你这小伙子手倒快,那好,坐吧坐吧。”
  文佳坐下之后,又开始打量。不过过了一会儿才发现,这正房客厅的风水格局全部隐蔽地集中在房子的四角上部,非常简单的几个凸起,却应四方而化煞辟邪。
  “你们来?”老太太喝了一口水,问道。
  唐易当下便把路上发生的事儿给老太太讲了。“都说不打不相识,你们是不撞不相识!”老太太听了之后,也没客气,“你们要真是顺路,待会儿送送他也挺好。”
  “没问题,我们就是这么打算的。”文佳点点头,“老人家,我们是做古玩生意的,看这村里的房子都是明清时的建筑,所以就进来了。”
  “对啊,都是老宅子。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也不愿意改动。我们家这套,算是村里的大院子了。是张家的祖宅,明朝的房子,后来也修补过,但是大的东西没动,张家祖上有训,大格局后代不准变动。”老太太应道。
  “咱们祖上可出过风水先生?”文佳接着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年轻,我是个妇道人家,当年嫁到张家之后,大事儿都得听柱子他爷爷的。”
  “那大张的爷爷和父母?”文佳从大张和他奶奶的面相上看,就觉得不太好。
  “他爷爷死得早,他的爸妈早些年出了车祸,一起走了。现在就剩我和柱子了!”老太太叹了一口气。
  “实在不好意思,不该问。”文佳连忙说道。
  “没什么,人哪能脱得了生老病死。”老太太摆摆手,“好在张家有后。这老张家啊,从他爷爷那辈儿开始,就是单传。”
  “什么?”文佳不由大吃一惊。


第1213章 天师之后
  “怎么了?”老太太面露疑惑。
  “没什么,那您可得让大张早点儿结婚啊!”文佳立即笑道。心下却不停思忖,但很快也就明白了几分!
  从老太太的面相上来看,是守寡的命,可能无后,可能有后但夭折。结果,不仅有儿子,虽然后来终究抗不过出车祸死了,但毕竟还有了大张这个孙子!综合种种判断,是这古宅的风水起了很关键的作用,院中那棵古老的枣树应该是点睛之笔。
  现在听老太太这么一说,细想之下,很可能从大张曾祖开始,就应该无后!这古宅的风水布局是在是太过强悍!除了看到的东西,可能还有隐藏的布局。不过,这个除了布局者,后人肯定是找不到了。
  这张家古宅的建造者,到底是什么人?手段如此了得!
  文佳和老太太一时有些沉默。唐易想了想,接口问道,“老人家,三句话不离本行,您别见怪。这么老的宅子,家里可有什么老东西要出手的么?”
  “嗯,你们也是做古玩生意的。我们村啊,经常有来收古玩的,有的人家还卖出过大价钱呢。不过,我们家的那些老的瓷瓶瓷罐,还有铜钱什么的,都卖了!想想没留下什么东西,最老的也就是几十年了。”
  唐易点点头,他从进来,这院里,除了房子,的确没有太老的东西。
  “对了,有件东西,是祭祖的东西,他爷爷临终的时候,嘱咐不能卖,破四旧那会儿,还藏起来了。你们既然是柱子的朋友,可以给你们看看,但是可说好了啊,真的不能卖啊!”老太太忽而说道。
  “好!我们能看看就算开眼了!”唐易应道,“您放心,看完您就收回去。”
  老太太反身去了里屋。文佳看了看唐易,低声道,“这大张的老祖宗很不一般。”
  唐易“嗯”了一声,心里也早就琢磨开了,这地方明代的时候靠近京郊,但又比较隐蔽,想是可能有高人隐居于此。
  老太太拿出的,是一个铜香炉,也像是一个小铜鼎,确切地说,应当是一个鼎式炉。高不过二十公分,方方正正,紫铜所制,乍一看平淡无奇。
  老太太将紫铜鼎式炉放到桌上,唐易看了看,里面还有残沙灰烬。
  “这个香炉,每年的年三十中午那天才摆出来,放上细沙插上线香,给祖宗烧香请回祖宅过年,年初二送年之后,一并收起来。这都是老一辈的说法了,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老太太介绍道。
  唐易小心拿起香炉,发现香炉外侧虽然光滑无饰,但是内侧四壁上,却刻有细丝般的图案,每个壁面儿上都有一幅图案,也就是说共有四幅。
  仔细看了下,第一幅,是一个人在一处最高的山巅上打坐,周围层峦叠嶂,显得此人高高在上。
  第二幅,还是一个人,在高大的宫殿之中做讲解状,这宫殿依稀是金銮殿的样式,他似乎正在皇位之前。不过,皇位只是象征性的刻画,上面没有皇帝。
  第三幅,是一个人正在低头沉思,他的面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山林,身后,却是日暮萧索,似乎已经没有了生机。
  第四幅,则是一个人站在空中,以手指天。而他的脚下,赫然正是这个宅子!
  文佳此时也凑上前来,和唐易一起细看。
  端详之后,文佳嘴上没说话,可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
  这四幅图画中的显然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从修习有所大成,到入世辅佐帝王,再到回天乏术重归山野隐居悟道,最终好似看破天地玄机,飘然而去。
  这个鼎式炉是祖传的,那么这个人应该就是张家古宅的第一代主人!最后一幅图画,意指悟得天道,留下此宅庇佑子孙。如果让他来布局这祖宅风水,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
  唐易看了看文佳,又翻看了炉底。
  炉底虽然有些脏灰,但中央隐隐似有痕迹。唐易顾不上那么多,直接用手擦拭,又用指甲抠挖清理,赫然出现了一方浅刻的印文!
  四字金文。金文是大篆的一种,相对后来的小篆,相对更难辨认一些。不过,好在唐易研习过金文,大体能识得不少。
  俗字曼胥!
  唐易的眼睛瞪到了最大,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什么字?”文佳不识金文,连忙问道。
  唐易倒抽一口冷气:“俗字曼胥!张家古宅,明代晚期,难不成是张储张曼胥?!”
  文佳也是一时没忍住,接着叫道:“张储天师?!”
  天师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最初呢,是黄帝对老师岐伯的称呼。
  后来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尊称为天师,张天师的名头自然最大。而流传比较广的被称为天师的,比如东汉葛玄,东晋许逊,北魏寇谦之,南朝陆静修,唐代杜光庭,等等。
  但是,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单从这方面来看,就出现过各种道派,各种流派,所以天师这个称呼,出现的也很多。张道陵的子孙衣钵被称为天师,很多修道有成的人也被称为天师。天师在民间,还是不少人对有道者的尊称。还有,在很多神话中,也有不少被称为天师的。
  张储张曼胥,后世也曾被人称之为天师。虽然没有他修道成仙的传说,也没听说他创立什么派别。但是,他在医学占卜、堪舆风水,尤其是风监之术上的成就,让他足以当得起这个称呼,最起码在唐易看过的各种资料中,是出现过的。
  张储张曼胥,万历末期就曾断言:吾观王气所在辽左!
  后来大明王朝果然被满清所灭。
  而根据唐易和文佳知道的,以五古封灯阵法固守玄黄神灯、延伸了明朝的王气、让南明小王朝苟延残喘了一十八年的,也是他!
  可是他俩万万没想到,若是张储,居然有后!而且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隐蔽山村,留下了宅子,布置了风水,庇佑护荫子孙!
  老太太在他俩看香炉的时候,顺手收拾起了旁边的东西,忽而听到“天师”二字,“这香炉是天师用过的?”


第1214章 天地五行
  唐易和文佳闻言,齐齐回过神来。
  文佳起身问道,“老人家,张家祖上的事儿,您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你这小伙子,我知道还能不告诉你?这有什么!又不是皇亲国戚。”老太太应道,“就算张家祖上是天师,我们也没跟着沾光,柱子大学也没考上,承包果园又赔了钱,现在还得去县上的施工队打工。”
  文佳心下苦笑,心说还没跟着沾光?若不是这祖宅的玄妙风水局,现在恐怕你就剩你一人孤老!
  但文佳又细细想想,张储的第一代后人,也就是他儿子,应该能知道张储的事儿。不过,或许是张储有嘱,或许是后世逐渐少传寡传,总之到后来算是一概不知了。
  这个村子,先前和外界应该联系不多,文化水平也都不高,这炉底的金文肯定认不出来。而且就算是硕博之类的高学历,若不是研究历史文字和书法的,这炉底的金文想必也少有人识得。
  但不管怎么样,他俩能进入这个山村,进入张家古宅,那就是一种造化!
  “我俩刚才的意思是,这香炉的形制,有点儿像电视里那些驱鬼伏魔的天师用的。对了,老人家,屋里有点儿暗,我能到院子里看看么?”唐易接着说道,“放心,我们不买!”
  既然张家后人对此一无所知,这冥冥中似乎是注定的,唐易也决定不去说破。
  “噢,你这做古玩生意的,还挺会想的。看吧,没事儿,反正柱子也没回来。”老太太应道。
  文佳和唐易一起走到院中,问道,“你还想看看炉内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