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珍玩-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呢?资料太全了,图片,录像,数据,各种高科技手段,所以现在有的高仿比晚清的高仿水平高,那也很正常!
  当然,这里说的是现代高仿有一些比当时的仿品水平高,不是说所有的现代高仿都比当时的水平高。
  对于高仿来说,科技要运用好了是好事儿,可是运用不好,那就是弄巧成拙。比如有的瓷器上的画片,利用电脑绘图,然后是“印”上去的,仔细一看,印的那种“小网点”还在,一眼假不说,连普通工艺品的价值也没了,太生硬了。
  “这种东西,国外也有人买到。特别是有些有一定眼力、但是还不够精深的,一看是老东西,又是国外买的,觉得肯定不会是仿品!结果呢,不是现代仿品,是晚清仿康熙!”唐易接着说道。
  “我明白了!”刁钦三现在对唐易那是真的佩服到家了,“这东西咱们卖的时候明说是晚清仿品。当时算是假货,但是现在,毕竟也是一百多年前的老东西,古人仿古人!虽然不算贵重,但是也值得收藏!这当然不是蒙人,是正儿八经地赚钱!既然碰上了,当然要收了!”


第1266章 有点儿怪
  唐易点点头,“不过,这东西是给入门者准备的,算是物美价廉的学习性藏品。因为晚清的青花瓷器,大部分已经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刁钦三递给唐易一支烟,“唐总,这怎么说?”
  唐易点了烟,“因为除了高仿,就是按照范式来。你想想,康雍乾清三代瓷器,艺术品和日用品,基本是能分得清的,但是到了晚清,无论形制还是纹饰,基本没什么区分了。而且国力衰弱,社会混乱,也影响到了艺术品的创作。你比如康熙的刀马人物,那是正儿八经的创作,但是晚清呢?拙劣地模仿,还谈什么艺术性?”
  刁钦三连连点头,“晚清的青花的确是太衰了,倒是粉彩的量上来了!”
  “刁兄说得对,在华夏所有的瓷器的当中,从数量和普及度上,能和青花分庭抗礼的,就是粉彩了!”唐易接着说道,“这也是在晚清才出现。这一点呢,也是当时的国家和社会环境造成的,粉彩这种艺术,比青花多彩,也柔和,少符号感,多现实平民化,说明封建王权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青花这种瓷器,从创烧以来,就没断过,而且从元代开始,就占据了最主流的位置,不管出现过什么新品种,它总是坐得很稳。直到晚清,粉彩出现大量产出,才能与之抗衡。
  而且,青花和其他瓷器都不一样的是,它这个名字是艺术化的,不是本名。而其他的品种,基本都是叫的本名。
  就拿最接近的釉里红来说,一听就知道是釉下红彩。那青花应该是叫釉里青或者釉里蓝才对,结果偏偏有了这么一个艺术化的名字。
  不得不说,这个艺术化的名字也是青花瓷推广普及的重要助力。
  刁钦三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唐总,之前我打算跟着你干,多半是因为文大师。但是现在,你这水平!我是真心实意地想跟着你干了!”
  “既然走到一起,齐心合力,那就是兄弟。刁兄不必说太多,我明白。”唐易说着,“走吧,继续逛逛,要是没什么收获,咱们赶紧换下一个古玩市场!”
  三人又转了转。逛地摊这种事儿,有时候也有点儿奇怪,没收获吧,就一直没收获,有收获的时候,却接二连三。随后,唐易和刁钦三同时发现了一组唐代的玛瑙珠子,总价不高,虽说算不上捡漏,但也是比市价低个三四成拿下的。
  “我感觉这里的地摊似乎要比想象得少!”基本逛完了之后,唐易对刁钦三说道。
  “大唐西市是西北最大的古玩城,但受到店面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地摊也分散了,有些摊主也是经常转移。”刁钦三介绍道。
  这长安古玩城,外地人喜欢笼统地叫,但是长安比较出名的古玩城有两个,一个就是唐易他们逛的,也叫大唐西市古玩城。还有一个,叫朱雀路古玩城。
  唐易之所以选这个地方开店,不光是因为是规模最大的。还有一点,这里不似普通古玩市场那么单一,集合了文物商店、艺术画廊、小市场、古玩经营配套店面,还有鉴定评估中心,拍卖行和典当行。利与交易,便于获知和传播信息。否则,意义就小多了。
  但是,如此一来,地摊就不会那么繁盛,而且现在越来越少。同样都是周六,朱雀路古玩城的地摊区就更热闹。
  他们商量了一下,趁着时间还不算太晚,便又去了朱雀路古玩城。
  朱雀路古玩城除了固定的商店,还有两个交易大厅,而地摊,多集中在商店所在的长长过道之中。“听说,这里周末的地皮货比较多。”刁钦三介绍道。
  他们到的时候,早已经过了最热闹的时候,先是大体转了一圈。唐易发现,这里的古玩商店,专业性相对强一点儿,因为少有比较全乎的商店。从店名就能看出来,往往一家店主要经营一两个品种,主题鲜明。
  越是经营品种单一的商店,就越不容易捡漏,因为老板肯定是浸淫这个品种多年,相对精专深入。
  好在地摊还有不少,就像刁钦三所说,也有一些地皮货。所谓地皮货,明白“铲地皮”就明白了,一手的,热乎的,不是倒来倒去的东西。
  地摊通常比较杂,但是基本也是有分类的。唐易重点先看了看以青铜器的摊位,不过,还是新仿的东西多。
  在一个摊位上,唐易盯着一个蝉纹兽足鼎多看了几眼。
  刁钦三也跟着仔细看了看,青铜器是他的长项,看了一会儿,他突然发出了“咦”的一声,转而低声对唐易说道,“有点儿怪!”
  这个青铜鼎并不大,通高不过二十厘米,是三足圆鼎,有一对立耳。鼎身有蝉纹连接组成的横带纹,三足上部是卷角兽面纹饰。
  这个鼎的造型,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造型。
  听了刁钦三说奇怪,唐易点点头,也压低声音回道,“嗯。不过,这翻砂法工艺很不错,刀法也很精良,这样的东西也不多见了!”
  “我明白了!”刁钦三暗自点头,心下道,这是彻头彻尾的古法,再加上后来的年份,迷惑性太强了,所以只是觉得怪,却看不出毛病来!
  接着,刁钦三开口道,“老板,这鼎,什么价儿?”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儿,下巴上留着山羊胡子,一脸泰然之色,开口西北口音挺重,“你才是老板哩,净看好东西。这个埋了不短的时间,又出来不短的时间,整个市场找不出第二件!”
  “这么好的东西,大半个上午没卖出去,看来识货的人不多啊!”文佳笑着揶揄了一句。
  “好东西想到手,光识货不行,还得有实力。”摊主倒是不急不恼,“摊子上开高价,十个人吓跑九个。”
  “您还是开价吧,最低多少能出?”唐易笑道。
  摊主伸出一个巴掌亮了亮。
  唐易思忖,看他这话里话外的,恐怕这意思是五十万。地摊上敢叫这么高的价儿,确实很难有人买!


第1267章 乳香做锈
  不过,想虽这么想,但唐易还是笑着追问了一句,“五万?”
  摊主也笑了笑,“你这娃娃精明得很,从你瞅东西的眼神儿我就看出来了,别跟我兜圈圈,你少挂了一个圈圈。”
  “五十万?”刁钦三心下盘算了一下,如果真的是古法做的,如果年代早点,这价儿拿下倒是不算亏。问题是,他看不出是宋代的古法,还是明代的古法。
  同样是仿商周的青铜器,宋代和明代的价儿当然也不一样,光年头就差了这么多呢。
  唐易蹲下身子,掏出烟,递给摊主一支,在摊主接烟的当口儿,凑近低声说道,“大爷,这是古法仿的,到不了代,您要的确实高点儿了!”
  “什么?”摊主一愣,接住烟的手停住了。
  唐易拉回身子,点上了烟,“看来,您是当真的了。按您的想法,还成了要了个挺低的价儿!”
  摊主略略沉吟,点了烟,“不是不让你说话,但是你说话得有凭据,乱说,可就是找我这个老头子的麻烦了!”
  唐易又看了看青铜鼎,“那我来一下?”
  “你来!”
  唐易在锈色稍微松一点儿的地方,用指甲轻轻刮擦了两下,顺势一口烟喷在上面,等烟雾散了,又对着呵了一口气,把指甲凑到摊主的鼻子底下,“您闻闻!”
  “真是行家?”老者一看唐易的动作,心下先是惊了一下子。这锈色可以看,可以闻,但是闻味儿这事儿,差别比较细微,非高手不能为。而且唐易有个“加热”的过程。
  “有土锈味儿,也有经人手的气味儿!”摊主倒是仔细闻了闻。
  “如果只有这两种味儿,还让您闻吗?”唐易也对着指甲深吸一口气,“您可知道明乳香?”
  摊主忽然间露出明白之色,喃喃自言自语,“怪不得,我说出土又传世的东西,我那天把玩久了,怎么第二天起床后,洗脸的时候手上有淡淡的药味儿!”
  转而又看向唐易,“真有这种古法?”
  “有。”唐易低声道,“这东西落落价儿我可以要。不过,要真是到代,您的要价却又偏低了,您当时以为是捡漏了吧?或者,等钱用?”
  “你等等!”摊主拿起一个小编织袋,将这只青铜鼎放进去,拉上拉链,提溜着站起来,随后让旁边相熟的摊主帮忙支应着摊子,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方便跟我来么?”
  唐易看了看刁钦三和文佳,点点头。
  摊主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僻静的半遮挡的拐角,这才站定,对唐易说道,“想不到你这么年轻,这么有眼力!老头子倒是想请教一下了!要是说得对,说得让我服气!我这东西是两万来的,你加一万就拿走!”
  唐易没想到这摊主老者竟如此性情!这样的东西这么难碰,只加一万,看似赚了五成利,其实抛却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关系成本,基本相当于赚个吆喝而已。
  “大爷,不必如此,您要是真缺钱,虽然五十万我不会出,但也可以多加点儿。既然你想听,我也可以尽我所知全盘相告,不知道您怎么称呼?”
  “我姓支,分支的支,单名一个雄字。你们几位呢?”
  “我叫唐易,不瞒您说,也是做古玩生意的!”唐易接着,又对支雄介绍了下文佳和刁钦三。
  “唐易?”支雄一听,想了一会儿,“莫不是山州阁宝多的老板?”
  “哎?支老爷子也听说过我?”唐易稍楞,虽然他现在在圈子里的名头不小,但是一个摆地摊的老者,能听说过他,也是有几分稀奇的。
  “果然是!怪不得,怪不得,百闻不如一见!”支雄拱手道,“唐先生,实不相瞒,本来我是在大唐西市开古玩店的,店铺名叫金声阁,但是后来贪功冒进,掉进一个局里,差点儿血本无归。这才到这里摆地摊!”
  “原来如此,怪不得看老爷子的气度不似一般的摆摊的!”唐易看了看时间,“这么着吧,时间快到中午了,既然要谈买卖,我是买家,做个东,咱们几个找个饭店,边吃边谈!”
  “这?”支雄略显犹豫。
  “这不是要顺带谈谈古法么!要是做成了这笔买卖,下顿您再请!”唐易笑道,“就这么定了!”
  刁钦三和文佳也在一旁连连相邀,支雄便答应了。他收了摊子,东西暂存在市场相熟的店铺,带着装有青铜鼎的编织袋,便和他们一起出了市场。
  刁钦三找了一个稍微上档次的饭店,要了一处靠里的相对安静的包间。
  等待上菜的时候,支雄便迫不及待地问起了所谓的“古法”,“唐先生,我倒是听说过明乳香做锈,不过早已失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明乳香,也叫乳香,是一种橄榄科树木的凝固树脂。为什么叫乳香,是因为滴下来成乳~头状,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它也是一种薰香原料。
  “老爷子,既然坐下来了,咱们就是朋友,别这么客气了。”唐易道,“我就直说吧,这青铜鼎,是宋仿商周,其实还是很有价值的。明乳香做锈,宋代明代都有,不过这个翻砂法出了铜胚之后,做纹饰的刀法,能看出来是宋人的手法。”
  接着,唐易就详细说了说。
  青铜器爱好者,都知道失蜡法。失蜡法之前有过介绍,做出来的东西更为精细,但工艺也更为繁复,成本也高。这翻砂法,因为模型的原料是砂子和粘合剂,所以更为简单易行,成本很低,但是出来的东西却相对粗糙。
  这件青铜鼎,是用翻砂法做的。为什么相对粗糙还要用?对于大路货来说,当然是因为简单便宜!
  但是,对于高手来说,对于一些顶级高仿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失蜡法仿古,因为精细,出了问题反而不利于修改。模里出胚的过程,是看不到的,万一这个过程有差池,这个相对精细的铜胚想要再改,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么,就得重做。成本高,再重做,那肯定亏得厉害。


第1268章 邀请加盟
  失蜡法的弊端只是一个方面。在一些古法中,个中高手更愿意用翻砂法出铜胚,还因为这相当于是个毛胚,本来就得再全面加工。采用精湛的打磨技术和刀工,还有高明的做锈做旧技术来完成和真品完全一致的效果。
  这里面,就有个施展空间的问题,高手总是有几分“怪癖”的。
  出型,打磨,刻出纹饰甚至是残缺之后,接下来的,自然就是做锈做旧了。
  古法做锈做旧,自然和现在的化学手法不一样,更为自然,而且也要细腻得多,所以迷惑性自然比现代仿品要高得多。
  只要方向正确,功夫是没有白费的。
  首先,是做“脚色”。就是一层底色。现在很多新仿,铜锈和古斑浮于表面,没有“根”,这个“脚色”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据说是用新汲的井水调泥矾浸泡器物,得泡十天八天的再拿出来,然后用炭火烘烤。烤了再浸,如此三遍。
  等干透之后,用卤砂、胆矾、寒水石、硼砂等药物磨成粉,用盐水浸泡,然后用毛笔蘸着刷,过两天再洗掉,干了再刷一遍。根据效果决定刷的遍数。
  这道工序,是为了调制色彩,古铜器的颜色和新铜器当然不一样。这个过程要仔细观察,随时调整,以便色彩更真,更自然。
  调好颜色之后,就要进土坑了!
  挖坑,烧热,把醋泼进坑里,把器物放进去,用醋糟盖上,埋好。过几天取出来。这是为了形成古铜器上的斑驳的年份感。
  而后,就是做锈了,不同颜色的锈,有不同的办法,但基本都要用到明乳香。
  明乳香有股子生涩的味道,为了去除这股子味道,讲究的会用咀嚼的办法来解决。然后用白蜡和明乳香调和,抹在铜器表面,再修饰加固。
  如果想要深一点儿的偏青的锈色,就加入青料,如果要鲜亮一点儿,绿一些,就加入绿料。要想做红锈,就加入朱砂。想做水银锈,就用水银砂锡,工艺也更复杂一点儿。
  这样做成之后,有个问题,虽然明乳香粘性很强,但时间久了,“锈”还是容易脱落,就再埋在卤碱地里埋上一年半载,进一步固化,也会更有“韵味”。
  唐易只是根据看过的资料,简单介绍了一下,因为古法太繁琐了。大体算一下,作伪一件青铜器,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要想更精细,花费时间自然更长。
  当然了,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耗费这么长的时间,一般都是做重器,而且非常难以辨识。
  支雄手上的这件青铜鼎,肯定是做成之后,虽然经过流转,但是没有再入过土,或者可能只有过极短时间的入土又被挖取。所以,加上这么多年的自然氧化和欣赏乃至上手,又多了一层皮壳,就更不容易辨识了!
  故而,饶是他算个老手,也没看出来!
  其实,这明乳香的气味,经过这么多年,即便还有残留,那也不是人的鼻子能闻出来的。唐易是从锈色上判断有问题,而且又微微带着点儿真品没有的“药”味儿,加上知道这种古法,才这么说的。
  而支雄经手这件青铜鼎,第二天闻到手上的药味儿,并不完全是明乳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做旧本身就加了各种药物原料,可能历经这么多年,单闻青铜鼎已经闻不出来,但是他对自己的手的感觉太熟悉了,过手残留挥发,第二天才可能闻到淡淡气味儿,但是也淡到他当时根本不会多想。
  支雄听完唐易说的,“哎呀,唐先生,我算是彻底服了,你这个眼力和学识,让我觉得老头子我白活了这么多年!”
  “老爷子您太客气!我这都是多看过几本老书,纸上谈兵而已。”唐易连连摆手,顿了顿,复又问道,“对了,您现在在古玩市场摆摊,家里人呢?”
  支雄喝了一口茶,“老伴十年前走了,我也一直没有续弦。我有个女儿,在意大利定居了,一直让我也去定居,但是意大利哪有长安这么多古玩?哪有古城墙?哪有华夏的历史?哪有地道的羊肉泡馍可吃?我的店铺没了,我也没告诉她。现在算是我一个人,而且也不算彻底破产,还有点儿底子,这日子,凑合也能过!”
  “来来来,说了,这么多,这菜都上齐了,动筷可不多!”刁钦三此时插了一句,招呼道。
  支雄却摆手道,“吃饭之前,先说好了,这东西我说了三万卖给唐先生,就不改了。也算是件好东西,唐先生你先拿走就行,钱也不用着急!我看出来了,你是个重义重信的人!”
  唐易想了想,递给支雄一支烟,“老爷子,东西不忙说。我现在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支雄接了烟,“你我虽然初次见面,但我对你很是佩服,所以也不来虚的。我都不客气赚你一万块钱了,你还客气什么?”
  唐易看了一眼刁钦三,刁钦三已然明白了唐易想说什么,立即开口道,“唐总这是要为我助力,还是我来说吧!”
  文佳笑道,“这件青铜鼎看来还是要摆在店里卖啊!”
  唐易一看,干脆就冲刁钦三点了点头,让他来说了。
  “支老爷子,实不相瞒,唐总的阁宝多,马上要在大唐西市古玩城开家分店,目前呢,定了让我负责。我这一个人,估计也有点儿力不从心。伙计好说,但是掌控铺面的高人不好找。您经验丰富,我们是想请您出山加盟。不过,您本来是大掌柜,委身我们小店,就怕是屈尊了。所以唐总才说是不情之请。”
  刁钦三话说得很漂亮。
  “噢?”支雄看了看唐易,而后深深吸了一口烟。
  刁钦三接着又道,“老爷子,您要是觉得不合适,这长安的阁宝多,您来负责我也没啥说的。而且,以后阁宝多长安分店,也未必只有一个铺面。”
  虽然刁钦三说的是客气话,但是支雄仍是立即摆手,“刁老板,千万别这么说!”


第1269章 歪髻玉人
  唐易吸了一口烟,“老爷子,这事儿本来就有些冒昧,您想说什么也别忌讳。来来,边吃边说。”
  唐易带头夹菜,四人便先都吃了点儿。
  支雄放下筷子,“与唐先生一见,真有忘年相投的感觉!我犹豫是怕自己水平有限,折了阁宝多的名声!但既然唐先生这么以诚相待!那好,我也不多想了!我来搭把手!”
  “好!早就看出老爷子是个痛快人!这东西,那就放店里卖了。所得之利不算店里的,当时老爷子为新店开张吸引眼球了!”唐易举杯,“我们提前为新店开张祝贺,一起共襄盛举吧!”
  “共襄盛举?”文佳大笑,“你用词儿真是不嫌大啊!想要反清复明是怎么着?”
  不过,见唐易这么开心,文佳也很高兴,自从林娉婷的事情一来,很少见唐易这么高兴了!
  这件事儿定了之后,支雄和他们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唐易便又问了问其他古玩市场的情况,支雄对此很是了解,详细介绍了一下,长安的古玩市场除了这两个古玩城,还有几个,其中当以八仙宫最出名。
  饭后,众人便去了八仙宫古玩市场。下午,市场里已经不那么热闹了,全当闲逛。
  八仙宫古玩市场,当地人一般都叫八仙庵,是形成时间比较早的民间古玩交易市场。八仙宫其实本来是一处道教的观院,原来叫八仙庵。听名字就知道,和八仙有关。
  市场倒是不大,整个市场就是一处两层的建筑,一共几十家店面,下面走廊之中,用来摆放地摊。
  小,却精致,气息浓郁,这是唐易对八仙宫古玩市场的第一印象。
  这个时候,市场里的人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地摊,大部分已经撤走,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个摊子。而店面呢,和朱雀路古玩城不太一样,多是小而全,一家小店,几乎什么都有。
  大致看了看,也没发现什么能合意的东西。
  “以前,这里每周三和周日赶早,都有鬼市。现在,周三的鬼市基本没了,周日的人气还可以,正好明天周日,不妨明天来看看!”支雄介绍道。
  “哦?这里也有鬼市?大体是个什么情况?”唐易问道。
  “这个其实还可以,不少是省内或者中原省、晋省的农民带着东西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