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纠-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齐侯就想到了这么一个缺德的离间方式,为了鲁国状态,臧辰肯定要劝鲁公把岑鼎送给齐侯,但是鲁国面子不好看,一定会迁怒臧辰,这就是齐侯想要的。
吴纠知道这个办法虽然有些缺德,但是臧辰的确是人才,若能收归也是好的,便答应和齐侯合力唱这出好戏。
果然,看来臧辰是个聪明人,他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儿的。
鲁国特使的款待宴席结束的很快,结束之后展获便奉命与臧辰一道来到驿馆,商议第一批粮食的问题,齐侯很慷慨,毕竟之前吴纠刚刚捐了三万斛的粮食,这个数目可不小,整整堆满了公子府,都溢出来的粮食,所以如今的齐国国库还是很充盈的。
齐侯很慷慨的让臧辰自己说第一批粮食的数量,都没有任何还价,便让展获负责,审批粮食给臧辰,当天夜里,足足装了一个车队的粮食,蜿蜒着走出了临淄城,临淄城外的土地上都是深深的车辙印记,足见这些粮食之多。
同时与第一批粮食一起送回鲁国的,还有臧辰的文书,臧辰匆匆写的,上面便是说齐侯想要借鲁国的岑鼎把顽一个月,请鲁公示下如何处理这件事儿。
之后半个月,一来一回去鲁国,虽然不是太远,但是总要耗费时间,大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臧辰一直住在驿馆里,齐侯就把他当成了空气。
大半个月之后,就在过几天,齐侯马上要出使宋国的时候,鲁公的信函这才送了过来,对于齐侯要借岑鼎的事情,鲁公的态度模棱两可。
只写了几句话,意思是让臧辰看着办,但是又说岑鼎乃鲁国重器,非常宝贝,这件事情万分重要,关乎鲁国的体面。
臧辰一看这封信函,顿时就明白了鲁公的意思,鲁公的态度模棱两可,就想让臧辰迂回一下齐侯,又想要齐国卖给他们粮食,又不想要借给齐国岑鼎。
如果两个国邦是友好邦交,那么这件事儿可能就成了,但是如今齐国和鲁国是撕破脸皮的状态,再加上鲁公刚刚在北杏会盟劫持了吴纠,齐国和鲁国的关系查到了极点,齐侯愿意卖给鲁国粮食,真的已经是仁至义尽。
臧辰觉得自己不可能说服齐侯,毕竟齐侯也是异常精明的。
而鲁公便不精明么?臧辰看着这信苦笑,若是真的能买到粮食,又不借岑鼎,那便是鲁公的指导有方,若买到了粮食,被借走了岑鼎,那便是臧辰没有能力,若是粮食没买到,岑鼎还被骗走了,那就是臧辰的死期。
臧辰没有办法,如今粮食是第一位,身为鲁国大夫,总不能看着鲁国的百姓饥饿交加,流离失所罢。
第二天一大早,齐侯上了朝,正在路寝宫会见吴纠和展雄,商讨不日就要出发去宋国贺喜的事情,齐侯让吴纠和展雄制备了贺礼,三个人坐在一起便在说宋国和卫国联姻的问题。
就听到有寺人走过来说:“君上,鲁国特使臧辰求见。”
齐侯笑了一声,说:“臧大夫,快有请。”
他说着,转头和吴纠对视了一眼。
很快臧辰便走了进来,对着齐侯行礼,齐侯笑眯眯的说:“孤还算着,臧大夫准备什么时候考虑清楚呢,再过几日,孤就该上路去宋国贺喜了,到时候臧大夫再考虑清楚,也没工夫批粮食了。”
臧辰拱手说:“外臣前来,便是与齐公禀报这件事儿。”
齐侯笑眯眯的说:“哦?鲁公的回复来了?怎么说。”
臧辰恭敬的说:“寡君所言,齐国与鲁国世为姻亲,齐公如今想要借岑鼎把顽,鲁国若是推辞,显得小气,便同意将岑鼎交由齐公把顽,一月之后再由外臣将岑鼎带回鲁国。”
齐侯哈哈一笑,似乎听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转头对吴纠说:“二哥,你说鲁公怎么转了性子了?突然这么客气呢。”
臧辰听罢了咳嗽了好几声,赶忙用帕子捂住嘴,仍然十分恭敬的说:“寡君已然同意将岑鼎借与齐公把顽,齐公可否与外臣详谈一下告籴的示意。”
齐侯笑了笑,说:“正是呢,不过这个事儿,孤已经忙得管不开了,这样罢,二哥。”
吴纠连忙用手说:“纠在。”
齐侯笑着说:“你手下的展先生聪慧正派,又和臧大夫早就相识,这事儿交给展获定然不错,免得不熟悉的人让臧大夫抹不开面子,这事儿交给展获,二哥觉得如何?”
吴纠知道齐侯顽完强硬的,又想用怀柔政策了,知道臧辰和展获有些旧交,想要展获来劝说臧辰留在齐国。
吴纠有些无奈,这一棒子打下去,再加一个红枣的做法,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是也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
吴纠拱手说:“是,纠亦觉得展获能够胜任,君上英明。”
齐侯笑了笑,对臧辰说:“那这事儿,你便去和展先生商量罢。”
臧辰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捂着嘴咳嗽,应声说:“是,外臣谢齐公。”
臧辰拜谢之后准备离开,刚走到大门,齐侯突然说:“哦对了臧大夫,孤看你旧疾顽固,该当注意一些身子,一会儿孤叫医官去给你看看。”
臧辰愣了一下,如何能不知道齐侯已经改变了策略针对自己,只是说:“外臣谢齐公。”
齐侯笑了笑,说:“去罢。”
众人看着臧辰走出去,吴纠皱了皱眉,展雄说:“三哥,我看这臧辰,顽固的厉害,能行么?”
齐侯笑眯眯的说:“怎么,四弟是小瞧了你大哥么?鲁国的逼迫,再加上展先生的劝说,孤觉得,只需假以时日小火慢热就足够了。”
吴纠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齐侯说:“四弟就别担心那个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几日之后便要出发去宋国,这次联姻的事儿,绝对要搅黄,不能有闪失。”
吴纠听着齐侯这么一说,眼皮直跳,赶紧用手按了按,结果就看到展雄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砸一下桌案,说:“三哥,您放心罢,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宋国和卫国想要联姻?哼,这回恐怕比登天还要难了。”
吴纠奇怪的看向齐侯和展雄,总觉得他们似乎在密谋什么,自己这几日有些忙,忙着整理司农的各项事务,没想到这两个人密谋到一起去了,不由说:“四弟,听你话中有话,是什么事情妥当了?”
展雄笑了笑,看了齐侯一眼,随即说:“二哥,你等着看热闹便是。”
吴纠更奇怪了,还不告诉自己?卖起关子了……
几日之后,齐侯亲自出使宋国贺喜的队伍,就离开了临淄城,带着各种珍馐美物,颇有一种大国盟主气势,浩浩荡荡的往宋国都城开去。
齐侯带着这次的特使吴纠和展雄刚走三日,齐国里还是忙忙叨叨,以公子昭挂帅的讨伐队伍,正义之师,即将出发,往齐国边疆而去,提前驻扎候命。
明日一大早公子昭便要离开临淄城,他心中有些不安,毕竟这一个月他都没有见到大哥,只是每次上朝的时候看到公子无亏坐在自己身边,一下朝立刻便走了,好几次都是君父叫他有事,一回来定然也看不到公子无亏了。
若是平时里迎面打个正着,公子无亏也多半不会理会公子昭,直接擦身而过。
明日公子昭便要启程,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见公子无亏一面,他从政事堂出来之后,便往公子无亏的院落走去。
如今的公子昭身材也算是高的,还处在长个子的年纪,穿着一身特制的铠甲,腰上别这一把青铜宝剑,看起来威风凛凛,他将头盔夹在手上,快速往公子无亏的院落去。
走到门口,房门是关闭的,有寺人站在门口,公子昭一上前,那寺人就颇为尴尬的说:“幼公子,长公子他……他刚刚睡下了,所以不能见幼公子。”
公子昭一听便知道了,那寺人脸色很奇怪,低着头不敢抬眼,分明就是在说谎话。
公子昭也没办法进去,只好站在门口,说:“那我等一等,等大哥睡醒了再说。”
寺人没想到公子昭竟然要站在门口等着,顿时一头冷汗,频频看了几眼关闭的房门。
里面没什么动静,公子昭就静静的站着,从天色昏暗足足站到了天色黑下来,寺人们都开始准备晚膳了,公子昭竟然没有要走开的意思。
那寺人有些着急,赶忙跪下来给公子昭磕头,小声说:“幼公子,您就饶过小臣罢,长公子说了不见您,您不要难为小臣了,求求幼公子了。”
公子昭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磕头的寺人,又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叹了口气,说:“你起来罢,我有两句话要说,隔着门说,说完就走。”
那寺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站起来。
就见公子昭走到门边上,一只手搭在门板上,另外一只手托着自己的头盔,声音不算大,带着变声的沙哑,低沉的说:“大哥,我知你不想见我,但是明日弟弟便要启程,有些话想要和哥哥说。”
公子昭的声音很平淡,继续说:“很小时候开始,自从昭儿记事以来,母亲就不疼爱昭儿,昭儿见到最多的就是母亲在涂脂抹粉,想着怎么样才能讨好君父,甚至不想多看昭儿一眼,虽然那时候还小,但是听的多了,母亲总埋怨昭儿,是昭儿让她年老色衰,不再美艳动人,那时候昭儿还不懂,后来便懂了……这么多年来,大哥与弟弟虽然并非一母同胞,但待弟弟是极好的,弟弟的印象中,自己便是个跟屁虫,无时无刻都会拽着大哥的衣摆,弟弟也真的很想一直这般持续下去……在弟弟心中,大哥是最重要的,也是待弟弟最好最亲厚的人,弟弟所说的并不是谎话,在权术面前,弟弟更想要大哥的一个首肯,或者是一个眼神……”
他说着,又叹口气,似乎已经没什么想说的了,慢慢转过身来,走下台阶,黑色的铠甲发出“卡啦、喀拉……”的声音,公子昭慢慢的往远处走。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着公子无亏的门板里面,传来一句很淡的话。
“无亏预祝大将军,旗开得胜。”
公子昭回头看了一眼仍然紧闭的门板,低声说:“谢大哥吉言。”
他说罢了,转头便大步走远。
第75章 花心大萝卜
齐侯的队伍因为借卖粮食给鲁国的缘故,所以名正言顺的从鲁国借道去宋国;这一路上走的十分顺利。
齐国和宋国隔得不算很远,但是也不算近,因为中间要跨越一个鲁国;还有一堆的小国家。
鲁国对齐侯以礼相待,这便轻松很多了;他们提前启程,到达宋国境内还有些空余时间;所以脚程也就不紧不慢的。
吴纠掀开缁车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这已经将近宋国都城了,然而宋国人民是没看出有什么欣喜的,根本没有一点儿国君大婚;要娶卫国国女的气氛。
说来也是这样;因为这次婚礼来的真是突然,恨不得北杏会盟之后;宋国和卫国两个国家就谈好了;以至于匆匆完婚。
就连宋国都城之中,迎接卫国国女下榻的房舍,也是改建的,并非是新建的,因为时间来不及,用的便是昔日公子御说的府邸改建了一下。
看的出来无论是宋国和还是卫国,都急于结盟,想要在这种时候扩张自己的实力。
说起这次的大婚,其实吴纠还是挺期待的,因为这场婚礼,几乎就是春秋名人大集合。
之前已经说过了,未来的宋国夫人,如今的卫国国女,乃是宣姜改嫁公子顽之后的第二个女儿,她可是未来春秋一霸宋襄公的母亲。
而有趣的是,这次卫国送婚的特使,在卫国里也是赫赫有名的,那就是当今卫侯的公子,名叫公子赤,谥号卫懿公,这个公子赤便是大名鼎鼎的养鹤国君,因为觉得鹤的体态优美,所以养了无数的鹤,给鹤马车做,官级和粮俸,还重重奖赏养鹤的人,每年养鹤的支出比养一支军队还要大,不止如此,公子赤还喜欢各种美色,可以说是荒淫,以至于卫国经过上一辈儿的动乱,发展到他手中,最终被赤狄人一举攻破,卫懿公也被赤狄人抓住,据说把他剁成肉泥,直接给吃了。
卫懿公也变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北狄人吃掉的国君,只留下了一只肝。
卫懿公这个养鹤国君,如今还不是国君,连个太子也不是,现在只是个公子,他和国女卫姬虽然不是同父同母的兄妹,但是也算是哥哥,所以这次送亲特使,就由公子赤来担任。
公子赤还有另外一个使命,其实就是和宋公发展友好邦交,让两个元气大伤的国家能快速崛起。
吴纠只是听说过养鹤的国君,但是真没见过,倒是有兴趣见一见,不知是什么样子。
更让吴纠有兴趣的,其实是卫国另外一位特使,除了公子赤是国女大哥哥,担任送亲之外,卫国还派来了一位特使,这位特使才华横溢,在卫国很受重用,最主要的是,他是公子赤的亲和派。
这个人叫做弘演,乃是卫国大夫,也是此次出使的大行人。
关于弘演,吴纠听说过一个成语,那便是弘演纳肝,在古代,尤其在春秋战国,历史中饱含着无数的忠臣,尤其在春秋这个年代,对于名士来说,礼义比生命看的更重要,因此吴纠“苟延残喘”纳入膳房这种举动,才能博得齐侯的一丝“兴趣”,将吴纠留下来,看看他到底能怎么顽。
在卫懿公被赤狄人抓住,剁成肉泥吃掉之时,弘演还在其他国家出使,听闻消息立刻赶过去,找到了当时的战场,卫懿公已然死了,连尸骨都没有。
弘演跪在卫懿公的纛棋面前,到处血肉模糊,只找到了一只肝,弘演便说,这只肝乃是国君的,国君死了连个收敛的棺材也没有,看起来孤苦伶仃。
于是弘演便把自己的肚子剖开,让从者将自己的内脏取出,用自己的身体做成棺椁,将卫懿公的肝脏放在其中,吩咐从者下土为安,直到卫国复国,有新的国君继位之后,再把卫懿公的肝脏和自己的尸首带回故里。
这便是弘演纳肝的成语。
弘演的举动,或许在现代人眼里看简直像是个神经病,但是在古代的忠君礼义之下,反而很正常。
吴纠倒是也想见见这个弘演,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车子咕噜噜的往前行驶,很快在正午的时候,就到达了宋国都城城门。
这次齐侯亲自来宋国,不过宋公因为十分忙碌,此时正在宫中筹备婚礼的事情,无暇分身,根本来不及到城门口亲自迎接齐侯,于是便派来了国相戴叔皮,还有上任国相的儿子华大夫来迎接齐侯。
因为宋公怕齐侯怪罪自己不恭敬,所以迎接的队伍异常的壮观,恨不得绵延了十里,从郊外就能看的很清楚。
戴叔皮亲自迎出来,对着马车一拱手,恭恭敬敬的说:“宋国戴叔皮,见过齐公。”
齐侯让人掀开帘子,慢慢走出来,不过没有下马车,居高临下的看着戴叔皮,这戴叔皮老奸巨猾,乃是宋公身边得力的助手,上辈子宋公在北杏会盟中接受册封,然后半夜逃跑毁约,也是因为戴叔皮的撺掇。
齐侯自然记着这个人,便幽幽一笑,说:“戴大夫见外了。”
旁边的华大夫也拱手拜见齐侯,吴纠来宋国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大体了解了一下宋国如今的形势。
这个华大夫虽不是个名人,但是他的爹,和他的妹妹都十分有名。
先说华大夫的爹,华大夫的爹可以说是春秋时代有名的“银行家”,敛财无数,权倾朝野,名作华督。
这个华督的权势大到什么地步?有一日华督走在街上,看到了一名美妇人,是已婚的妇人,觉得这妇人姿色明艳,十分漂亮,就心生歹意,想要强占。
后来华督得知这名妇人,乃是当时司马的夫人,司马掌管宋国兵权,而华督并不在乎,因为华督是当时宋国的太宰,也便是国相。
华督因为看中了别人的媳妇,所以想要杀了这名司马,他先是散布谣言,最后干脆直接动手杀了司马。
他杀了司马,霸占了别人的妻子,这个时候就觉得宋公可能会生气,害怕宋公对自己不利,于是华督干脆先下手为强,直接杀了当时的宋公,为了自己的利益,华督还从郑国迎来了宋国的质子公子,这便是宋庄公,也就是公子御说的亲爹了。
因为宋庄公能做国君,都是全赖华督的仰仗,因此华督华氏在宋国可以说是权利滔天,没有一个人敢说不字。
华督因为年老已经去世,也是因为华督去世了,这才让戴叔皮有了做国相的机会,若是华督不死,戴叔皮就算再得宋公的宠,也没办法做这个国相。
如今的华大夫乃是华督的儿子,华氏家族依然壮大,但是宋公御说可不是宋庄公,手腕凌厉的很,他知道华氏家族在宋国恨不得比国库都充盈,都有钱,所以不能让华氏家族膨胀下去,也是因为这个,才拜了戴叔皮为国相,让华督的儿子华氏做了一个大行。
再说说这个华大夫的妹妹,华大夫的妹妹被人叫做“宋华子”,在古代女性中,取名字多半是两个字,第一个字可能是夫君的名或者谥号,也能是因为太有特点,所以旁人才这么叫,例如文姜的文,便因为她是个才女。
第二个字乃是这位女性的国姓,文姜因为有文采,所以第一个字是文,第二个字是因为齐国乃是姜姓,便叫做文姜。
但是在古代也有三个字的女名,“宋华子”这三个字,分别代表她的祖国是宋国,华则是氏,她乃是华督老来得女的小女儿,因此中间是华,而“子”并不是尊称,而是宋国的国姓。
这位宋华子在历史上乃是齐侯的宠妃,宋国因为想要和齐国联络感情,所以要将国女许配给齐侯,但是又因为宋公太年轻,没有女儿,宗族之中倒是有女儿,却没有华氏集团的威望大,所以只能让华氏将女儿嫁给了齐桓公。
宋华子后来还为齐桓公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五子夺位之中,宋华子的儿子也做过齐国国君。
吴纠坐在车子里,仔细的往外看了看,就看到那华大夫长得倒是端端正正,还有几分清秀的劲儿,想必他妹妹自然也是个美人儿了,齐桓公喜欢美色那是在历史上出了名的,若宋华子不是个端端的美女,齐桓公怎么可能青睐她呢。
齐侯跟戴叔皮攀谈之后,矮身回到车子里做好,吩咐继续前进,进城,结果一撇头,就看到吴纠正在出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其实吴纠是在想齐侯这么好色,虽然是古代的环境使然,但是这么多夫人,这么能生儿子,齐桓公的儿子在楚国做大夫的就有七个,还有五个在他死后争权夺位,这是有多能生啊……
吴纠还在心里吐槽着齐侯,齐侯根本不知道,坐下来伸手晃了晃,说:“二哥?”
他这么说着,只觉鼻子很痒,赶紧用袖子遮着打了一个喷嚏,也不知睡在背后骂自己呢。
吴纠这才回神,齐侯说:“二哥,马上要进城了。”
吴纠点了点头,掀开车帘子看了一眼,进入了国都之后,这才有了一些宋公要娶媳妇的感觉,国都里面张灯结彩的,好不热闹。
他们的车队在宋国驿馆前面缓缓停了下来,驿官连忙迎接,亲自给齐侯的车子打起了车帘。
结果这车帘子打起来,第一个下车的并非是齐侯本人,驿官还以为是寺人或者从者,结果也不对,那人穿着一身白色行头,打扮的虽然朴素简单,但是那气质就不像是寺人或者从者。
齐侯一身黑色的朝袍,在后面温柔的说:“二哥,当心些,别摔了。”
那宋国的驿官不知迎接了多少国家的国君,但是真的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竟然有些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驿官连忙赔笑说:“小人拜见齐公,院落已经收拾妥当,请齐公和各位大人下榻,午膳已经准备好,一会儿便能恭送过去,再有就是,请齐公和各位大人好生休息,今儿晚间在宫里头,寡君为齐公设下了接风宴,恭请齐公和各位大人参加。”
齐侯点了点头,说:“有劳宋大夫了。”
那驿官受宠若惊,连忙说折煞,齐侯先走进去,招手对吴纠说:“二哥快来,一路劳顿,用了膳就午歇罢。”
吴纠赶紧跟上去,展雄在后面打点了一下,然后也跟着走进去,心想着怎么才正午,真恨不得马上到晚上,去宫里头会一会那狡诈的宋公。
吴纠走进房间,刚要关门,结果齐侯身姿矫健的就窜了进来,然后回手把门给关上了。
吴纠一阵差异,说:“君上,您怎么……”
齐侯笑眯眯的说:“孤与二哥一同用午膳。”
吴纠回头看了一眼案子,只有一份午膳,齐侯的午膳在他自己房间呢,齐侯也不尴尬,打开门吩咐人把自己的午膳搬进来,还义正言辞的说:“孤与特使有事儿商议,不要打扰。”
说完,“嘭!”一声撞上了门。
吴纠无奈的看着齐侯,齐侯坐下来,笑眯眯的拍了拍旁边的席子,说:“二哥来坐,别拘谨。”
吴纠现在已然不拘谨了,而是对齐侯充满了深深的鄙视,只好坐下来,齐侯笑着说:“许久都未与二哥这般面对面用膳了,今儿没人打扰。”
吴纠拿起筷箸,默默的开始吃饭,齐侯则是用干净的筷箸给吴纠夹了一筷子肉,温柔的笑着说:“二哥,多吃点肉,你太瘦了些。”
吴纠低头吃饭,齐侯总是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