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看着披着军大衣站起身的卢嘉栋时,忽然觉得自己的刚才的急切有些不妥,于是苍白的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向着卢嘉栋抱歉地说道:
“这么晚打扰卢总师,刚才还……”
“没事儿,反正我还没睡!”没等朱海峰把话说完,卢嘉栋便客气地说道,而后用手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朱总工艺师,做下来说,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恩!”朱海峰点了点头:“主要是想向您汇报下,炮钢失败的具体原因!”
“这么快就有结果了?快,朱总工艺师,咱们坐下来细聊……”
第256章 激光淬火
“卢总师!”朱海峰将面前的一大碗刚吃完,掏出手绢擦了擦嘴上的油花后,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其实这句话自打朱海峰进屋的时候就想说,可是当他坐下来还没等开口说话,那碗卢嘉栋还没动筷子的热汤面飘散出来的香味,让朱海峰不由得抿了抿嘴巴,虽说按照他的意志力还是可以能够控制得了自己的欲望。
但毕竟中午晚上都是用干粮糊弄那么一下,并没怎么吃饭,所以当闻到热汤面的香味儿时,就算朱海峰的意志力再强,但他饥渴难耐的肚子却无法受这种意志力的控制,发出“咕噜噜~~”的叫声,卢嘉栋见此赶紧让刘亮再去煮一碗热汤面,并嘱咐多放几个鸡蛋,而朱海峰却颇为尴尬且及其懊恼,想要推脱却被卢嘉栋一句: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至理名言给挡回去,就这样饱饱的吃了一碗面之后,朱海峰原本惨白的脸颊也泛出一丝红润,这也让朱海峰更有精神诉说炮钢失败的技术原因:
“我觉得炮钢不过关的原因并不是出在配方和冶炼上,而是在热处理方面!”
此时的卢嘉栋也将面前的一大碗面吃完,而后擦了擦嘴后,诧异地说道:“热处理?”
“没错!就是热处理!”朱海峰点了点头:“炮钢的强度不够,导致抗疲劳程度下降,从中午的时候,我就对火炮身管进行了检查,一共发现六处裂纹,全部都是因为金属过度疲劳而导致的龟裂,从这一点可以说明新式炮钢在热处理加工方面还是有欠缺的!”
“真没想到,你的观点和秦研究员的一样!”
“秦景斌也是这么看的?”听了卢嘉栋的话,朱海峰不由得一愣,而卢嘉栋则把放在桌子上的各项材料整理了一下,而后接着跟朱海峰说道:
“秦研究员下午的时候便来到我这儿,说了一下他的观点,总的来说和你的观点很相似,那就是咱们在炮钢的热处理加工工艺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加强!”
提到秦景斌,朱海峰高耸的颧骨不由得颤动了一下,瓶底厚的眼镜片后面那突突的眼睛闪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脖颈上的喉结微微动了两下,却又生生的停了下来,不过最后还是闭着眼睛,吞吞吐吐的问了出来:
“那……那……那他怎么说!”
“秦研究员也没怎么说!”卢嘉栋知道朱海峰和秦景斌在炮钢的加工工艺方面有严重的分歧,而今面对炮钢材料的困难,卢嘉栋更希望这两位材料方面的专家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将新式火炮面前的这只“拦路虎”彻底给解决掉。
当然想要让两人重新携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景斌倒好说,毕竟他一贯的工作作风是对事不对人,为人也比较豁达,只要说开了也不存在什么隔阂,但朱海峰却不同,做事特立独行不说,性格还特别的倔强。
他认准的事情,就一个劲儿的往前冲,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领导同事,任谁劝说都不会管用,就算他在冲刺的道路上撞到了一堵厚厚的墙也未必见得能回头,而是用头狠狠的撞向南墙,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把这堵墙撞开,而后还会擦一擦满脸鲜血的面庞,指着撞开的墙得意洋洋的跟周围人说道:
“看到了吧!谁说这条路闯不过去?我今天不是闯过来啦!”
正是因为朱海峰这样特立独行的性格,他在新式火炮研制团队当中的口碑并不好,有很多新式火炮领导小组的领导在了解朱海峰性格后,都劝过卢嘉栋是不是要将朱海峰更换掉,免得影响团结。
样炮试射失败后持这样观点的人就更多了,从中午一直到晚上,不少研制团队的成员和领导找到卢嘉栋,要求他趁着这次炮钢研制失败,将朱海峰彻底赶出新式火炮研制队伍,就连对此一项不插手的王传琛都登门找到卢嘉栋,也让他就此事认真考虑考虑!
对此卢嘉栋并没有明确回答,从卢嘉栋的内心深处来讲,他对朱海峰高超的技术和老道的经验还是十分欣赏的,不止是卢嘉栋,跟朱海峰有着明显分歧的秦景斌私下跟卢嘉栋聊起朱海峰时也对朱海峰的技术给与了高度评价,而且还表示如果朱海峰能够改一改性格,他还是愿意跟朱海峰一起合作的。
正是秦景斌这番态度使得卢嘉栋对朱海峰的态度更倾向于挽留,所以他为此想了几套劝道方案,就在朱海峰来之前,卢嘉栋还在拟着草稿,想着明天回去前单独找朱海峰聊一聊,可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找朱海峰,他便主动找上门了。
而卢嘉栋也正好借此机会在听取炮钢失败原因的同时,也要了解了解朱海峰对今后研制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卢嘉栋这才主动提出秦景斌,看看朱海峰是否还像之前那般固执和倔强,而事实是朱海峰显得很平静,虽说目光中那一丝尴尬转瞬即逝,但依然没有逃过卢嘉栋的眼睛,所以卢嘉栋看了一眼面前的朱海峰,然后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后便继续说道:
“不过秦研究员还是建议回去后好好研究研究热处理方面的工艺,尤其是在热处理程序中,看看能不能进一步优化处理!”
“秦研究员说得很正确呀!”听了卢嘉栋的话,朱海峰由衷的叹了一句,而后抬起头看着对面的卢嘉栋,突突的眼睛中目光流转,在一丝难为情的深处是一层难以言说的悔意:
“卢总师,其实我在查看火炮时就想到了这一点,当时秦研究员所说的奥氏体、淬火和回火的时间间隔不应该那么长,现在证明他的观点十分正确,我那是仗着自己的经验丰富,没把秦研究员的话放在心上,再加上这么多年都难改的倔脾气……唉!现在想想我真是很后悔!”
看着朱海峰懊悔的神情和无尽的感慨,卢嘉栋知道这位朱总工艺师因为这次炮钢失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他乐见其成的,于是卢嘉栋赶紧趁热打铁,拍了拍朱海峰的肩膀继续说道:
“朱总工艺师,过去的就让他的过去吧,没有翻不过去的书,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您说是不是?”
卢嘉栋这番话,让朱海峰不由得一愣,他虽然性格倔强但并不意味着脑袋始终一根筋,卢嘉栋这句话的深意他自然听得出来,于是朱海峰眼前一亮,进而抬起头看着对面的卢嘉栋,言语之间更是不可思议地说道:
“卢总师,您的意思是,我还能跟秦研究员一起……”
“这个应该没问题,秦研究员的工作我回去做!”没等朱海峰把话说完,卢嘉栋便带着自信的笑容说道,不过紧接着卢嘉栋的笑容一收,看向朱海峰的眼神也变得严肃且认真起来:
“当然,这得朱总工艺师愿意!”
“愿意!愿意!我愿意!”卢嘉栋话音刚落,朱海峰的脸上露出那独有的不自然微笑,点头如捣蒜地说道:
“秦研究员理论素养很高,我打心里很佩服,而且他对技术也很严谨,该坚持的从不轻易放弃,这点也很对我脾气,不仅如此,秦研究员的材料研究所还有一套咱们新式炮钢所需的一套设备,有了它咱们新式炮钢的研制就更加事半功倍了!”
“设备?什么设备?”听了朱海峰的话,卢嘉栋不由得直了直身子,而朱海峰继续说道:“激光淬火装置!”说着朱海峰端起面前的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口后便继续说道:
“样炮身管的六处裂纹全部在内膛,这其中有炮钢强度不够的因素在里面,但也有火炮内膛表面硬度不够的原因造成裂纹扩展,而激光淬火装置正好可以对火炮膛内进行表面淬火处理,以增加火炮膛内的硬度!”
听了朱海峰的话,卢嘉栋点了点头,激光淬火装置卢嘉栋在后世听说过,是一种广泛用于车辆发动机气缸、机械齿轮加工的一项表面硬化处理工艺,但毕竟卢嘉栋只是军工专家并非材料专家,虽然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只知道这项工艺很先进也很复杂,但在他的记忆中这款激光淬火装置好像只有国外先进国家才拥有,国内好像没听说过,想到这里,卢嘉栋不由得皱起眉头望着朱海峰不解地问道:
“这么先进的装置怎么会在材料研究所里?如果有怎么从没听秦研究员提起过?”
“估计连秦研究员他自己都记不起来了!”说着,朱海峰把眼睛摘下来,用手绢擦了擦,而后再次带上,便接着说道:
“早些年,国家为了研制远程运载火箭需要表面硬度很高的齿轮,当时只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淬火工艺才能满足,不过国外对咱们进行封锁,这样的机械设备根本引进不了,所以就作为运载火箭的配套项目进行研制,一共制造了四座,其中有两座因为种种原因损坏废弃,另外两座在完成齿轮制造后便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分别送给了北京一所大学和地处华南的材料研究所以便进行科学研究!”
第257章 复杂的炮钢加工工艺
听了朱海峰的话,卢嘉栋不由得点了点头,而后一双卧蚕眉再次向中间挤了几下,接着便好奇的问着坐在对面的朱海峰:
“朱总工艺师,怎么秦研究员都不清楚的事情,您却这般如数家珍?”
“当年为了攻关远程运载火箭上的那种硬度很高的齿轮,我跟着自己的导师一起加入过研制攻关组,有幸见到并使用过激光淬火装置!”
得知朱海涛参与过远程运载火箭的配套项目的相关研制,卢嘉栋不由得肃然起敬:“真没想到,朱总工艺师还参与过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
卢嘉栋这番话刚说完,朱海峰便摆了摆手:“只是个配套的项目罢了,再说当时远程运载火箭实验失败就暂时下马了,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
“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朱海峰话音刚落,卢嘉栋便将话头接过去,不过还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朱海峰便伸手制止住卢嘉栋: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再说也没研制成功,所以不值得一提!”说着,朱海峰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润了润喉咙后便继续说道:
“也可能是因为相关项目下马,所以为制造高硬度齿轮而生产的激光淬火装置便失去了应用价值,当时的材料研究所的老所长知道这台装置的价值,就想申请把这台激光淬火装置安放到材料研究所以便研究,上级部门也同意了老所长的要求,当时因为正值特殊时期,科研环境不是很好,老所长为了保护好这台宝贵的激光淬火装置,就先把它安置在材料研究所的设备仓库里。
后来老所长因为心脏病突发骤然辞世,而此时的材料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也从最初的金属材料,逐步转向更先进的合成材料,所以这台激光淬火装置一直在材料研究所闲置着,如果不特意提醒估计就算是材料研究所的老人都未必能想得起来,就更别说向秦研究员这样刚分到材料研究所没几年的科研人员了!”
说完这番话,朱海峰也不由得自嘲的摇了摇头:“我也是今天查看火炮身管的裂纹后才突然想起有这么一件好设备来,要不然也很难说能不能记起来!”
“所以说,最关键的时刻还是朱总工艺师丰富的经验起了作用!”
“卢总师,您真是过奖了,我……”
“朱总工艺师,您真是太谦虚了!”没等朱海峰把话说完,卢嘉栋便带着一脸的崇敬开口说道:“如果没有那么强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就算看过这台装置也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更不可能知道这台激光淬火装置对于火炮研制的重要意义!”
卢嘉栋说得没错,在军工生产领域掌握的科学技术很重要,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更加重要,这就好比拧过一万个螺丝的老手,无论他拧什么样的螺丝都会立马想到用什么样的工具更合适、更省力。
朱海峰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身上有着丰富的钢铁冶炼和制造经验,所以遇到相关难题会很快想到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用什么设备处理,从这一点上看,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对朱海峰钦佩之外更多了一份崇敬之情。
而一直崇尚技术的朱海峰却从卢嘉栋这番夸赞中听出另一番含义,进而不由得睁大眼睛看着卢嘉栋:
“卢总师,您也知道激光淬火工艺?”
“我知道的并不多!”卢嘉栋说着,拿起桌子上的暖水瓶,先给朱海峰的茶杯满上,然后又给自己的倒满,而后把暖水瓶放到原来的位置后便继续说道:
“由于火炮身管结构的特殊性,身管内膛不易进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而激光淬火工艺却能达到这个目的,利用这种工艺能很好的解决身管内膛表面的硬化,也就是从炮膛外激光发生器发出的高能激光束,经置于炮膛内的反射镜转向,快速照射到火炮身管内膛表面,从而使炮膛被照射处瞬间吸收光能,并立即转化成热能,在温度的升降中内膛表面的奥氏体M化,从而达到阻碍裂纹扩展的目的!”
听了卢嘉栋的这番话,朱海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尤其是卢嘉栋说的那句“在炮膛内装一面反射镜”这句话时,整个人不由得惊呆在那里,突突的眼睛顿时睁得滴流圆,如果此时朱海峰再憋一口气的话,两个眼珠子都有可能夺眶而出,说话的语气更是变得不可思议:
“卢总师……您……您刚才说在炮膛内安置一面反射镜片?”
“啊!对!”看着朱海峰震惊的神情,卢嘉栋有些奇怪,但依然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偶然看书看到的,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朱总工艺师您可别见笑!”
卢嘉栋这番话说的可是心里话,他并不是材料专家,有关激光淬火的相关介绍也是在后世参与军工研制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的介绍,当时看得很多,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卢嘉栋脑海中能记住的也就这么点儿,不过就算是这么点儿话,却让朱海峰如获至宝,在卢嘉栋话音刚落之际,朱海峰不由得狠狠的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兴奋地喊道:
“对!真是太对了!”接着朱海峰的脸上更是闪出阵阵激动的红润,嘴角轻启话语既急且快的自言自语道:
“在炮膛内安装反射镜,然后反射激光,进而完成炮膛内的硬化处理,这个方法我怎么就没想到!”
说着,朱海峰再次抬起头冲着卢嘉栋激动地说道:“卢总师,就凭这个方法,你绝对可以称得上材料工艺上的权威!”
卢嘉栋被朱海峰这一系列动作弄得有些诧异,于是不解地问道:“朱总工艺师,您这是……”
“卢总师,你这句在炮膛内安装反射镜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兴奋不已的朱海峰便迫不及待的说了起来:
“激光淬火装置确实很好,但像卢总师您刚才说的,因为火炮膛内结构的特殊性,激光这种直线光不可能将膛内各个角落全部照到,而且因为激光器比较大,也不可能深入七八米长的身管内照射,为此我正在想着用什么办法解决,为此也想了几套方案,可都不太可能!”
说着,朱海峰再次抬起头,突突的眼睛中透着难以抑制的钦佩目光:“而这个我想破头都想不明白的难题,被卢总师你这么一句在炮膛内安装反射镜,全都解开了,就凭这句话,卢总师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呃……”听了朱海峰的话,卢嘉栋感到很意外,他没想到自己复述了一遍从后世资料中看到的一番话,竟然还解决了工艺应用方面的技术难题,所以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卢嘉栋不可能解释这番话的出处,但从他的内心来讲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所以在凝思片刻后,卢嘉栋便笑着说道:
“朱总工艺师真是过奖了,我这最多算是抛砖引玉……”
“不过奖,不过奖!”卢嘉栋话还没说完,朱海峰便带着兴奋的笑容把话头接过去:“如果这叫做抛砖引玉的话,那卢总师抛来的砖也是一块上好的玉砖!
卢总师,您这个方法绝对是最佳方案,虽说咱们的激光淬火装置的激光探头没有国外设备那么精良,但也绝对够用,只要咱们操纵合理,火炮内膛的硬化处理绝对没问题!”
听了朱海峰这番话,卢嘉栋也不在抛什么砖上打转转,而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等明天回去,我立即向上级申请,将材料研究所的激光淬火装置调拨到湘南特钢厂!”
卢嘉栋的这番话等于是一锤定音,就这样新式火炮研制团队的人第二天便离开装备测试大队,回到各自的研制的岗位,而那门失败的样炮也拉到万山厂的仓库封存起来,而卢嘉栋也将自己的办公地点搬到了湘南特钢厂,亲自主抓新式炮钢的研制生产,与其同时朱海峰和秦景斌的关系也和好如初,两人再次携手开始对新式炮钢进行攻关。
至于重要的激光淬火装置,也经过卢嘉栋提出申请,王传琛从中协调,很快便由总参装备部发文,从材料研究所调拨到湘南特钢厂,如此这般又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朱海峰和秦景斌相互合作,将新式炮钢的制造工序进行了完善:
在冶炼工艺上,试用了电渣重熔工艺,保证了钢锭的利用率和钢材的最终纯洁度;在锻造工艺方面,为了防止钢锭晶粒度长大和晶粒大小不均匀的混晶现象,并提高生产效率使用了旋转锻造工艺;
在最关键的热处理方面,对奥氏体、淬火和回火进行了优化处理,连续进行奥氏体、淬火和回火工序,并尝试用激光工艺对膛内表面进行硬化处理,经过一连串复杂的工艺和制造,新式炮钢终于研制成功,新式火炮的最后一道障碍就此跨过,从而进入最终的冲刺阶段……
第258章 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
新式炮钢的研制成功意味着52倍口径155mm火炮关键性技术难题就此攻克,而与此同时火炮项目的其他分系统也没就此举步不前,各分项目负责人在回到各自的岗位后,无不根据样炮测试的数据对自己负责的分系统进行认真而又细致的深入分析,并对在试射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在火炮的总体方面,负责该分项的齐俊文通过对样炮测验的详细数据和实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新式火炮的制退机和复进机还过于复杂,炮口制退器的应用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从样炮试射的急速射击的射速上看,新式火炮的炮闩结构也有待改进,尤其是应用了半自动填装机后,原有的螺旋式炮闩已经不能满足规定的射速要求,所以要进行重新设计。
而在弹药方面,该分系统的负责人胡庆华在分析样炮试射中的炮弹情况后认为,新式155mm配套弹药威力还有提高的可能,弹药在落点时飞行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不仅如此,胡庆华还根据枣核型榴弹的特点以及之前研制过的底排榴弹的经验并参考火箭增程榴弹的部分性能,创造性的提出基于枣核型榴弹为基础的底排增程榴弹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火箭增程技术在这种新型弹种中融合的可能性。
辅助动力和和液压系统方面,虽然此次没有参与实际的测试,但滇南特种车辆厂依然对所研制的分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主要是在整个分系统的可靠性、可操作性以及可维护性方面下功夫,使得新式火炮在辅助动力和液压系统方面的可靠性更高,可操作性更简便,可维护性也更便捷。
总而言之,样炮试射后,整个新式火炮研制团队通过实际测试结果和之后的详细测验数据,确定新式火炮大的改进项目十几处,细小的改进意见更是多达几十项,使得52倍口径155mm火炮整体性能更加完善。
随着新式火炮改进方案的确定和新式炮钢的研制成功,这款52倍口径155mm火炮正是进入制造总装阶段,正因为如此,这些日子里位于万山厂的火炮总装车间内可谓是一片繁忙景象……
“慢点儿,慢点儿,慢点儿!”万山厂军工车间主任崔明军,头上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对讲机亲自指挥车间内的龙门吊,将一根刚刚完成膛线加工的炮管吊起,准备转移到接下来的炮膛镀铬装置进行下一步加工操作,本来这样的指挥操作由一般的指挥员完成就行。
可是因为上次火炮试射失败的原因,无论是研制人员还是负责生产制造的职工,心中都憋着一股气,无论如何也要将新式火炮项目完成好,为此万山厂上下更是掀起学习生产技术的新高潮,作为车间主任的崔明军更是身先士卒,在新式火炮制造中深入一线,亲自指挥甚至在某些关键的加工方面会亲自进行操作。
经过一番努力,这根凝聚无数人心血的新式火炮身管已经完成大部分的加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