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厂长和书记发话,卢嘉栋也不好在矫情,于是面带笑容的点了点头:“我觉得无论是和技术科还是成产车间,都是咱们厂不可或缺的环节,两者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好产品,所以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坐在他对面的乔俊峰便兴奋的拍了下大腿,直把会场上的人吓了一跳,可这位技术科长并没有管其他人的怎么样,而是冲着郑永波颇为兴奋地说道:
“为什么不设置一个跨部门的岗位,这样就可以让卢嘉栋既可以技术科搞设计,又可以在车间进行生产工艺改进,这不是一举两得!”
乔俊峰算是个技术宅,只要他觉得合理,就会说出来,不会在意所说的方案可不可行,所以在他话音刚落,与会的人对他投来同情的目光,想法是好的,可是厂里哪有这样的岗位,难不成想让卢嘉栋当厂长做书记不成?
而此时的乔俊峰在兴奋劲儿过后,也有点反应过来这个想法有些不靠谱,所以冲着会场上的人尴尬的笑了笑便提起笔,在笔记本上乱画起来。
可就在乔俊峰还没画上几笔的时候,陈震却在一旁郑重其事地说道:“咱们可不可以这么办,先把小卢安排到车间,再借调到技术科,这样小卢既可以做好技术研发,又可以兼顾到车间工艺,这不是一举两得!”
陈震提出的建议虽然在本质上和乔俊峰没什么区别,但在可操作性上却比老技术宅乔俊峰强多了,而且避免因人设岗这个用人制度里的大忌,所以在场的人在佩服陈震老辣之外,无不赞成他的提议,就这样,卢嘉栋成为万山厂绝无仅有的跨部门的中层副职干部。
解决完卢嘉栋的岗位问题,郑永波和高兴华无不松了口气,接下来会议正是进入技术研讨阶段,当然这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技术科长乔俊峰,他也为此准备了厚厚的发言稿,虽然说得很多,但其中并没有多少新意。
无非是沿用以往成熟的技术和工艺,把今年的子弹生产、枪械维修的工作做好,如果非要矬子里面拔大个说些亮点的话,那就只能是厂里年前用技术换回来的那200套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操作学习情况了。
按照往年的经验,技术科把一整年的技术研发讲完之后,厂长就该宣布散会了,可是厂长郑永波并没有按照惯例说出哪两个字,而是皱着眉头说道:
“老乔说的这些,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我就不重复了,咱们厂的军工生产技术已经沿用十几年,效果也很好,不过今年不同以往,就在几天前我刚刚收到消息,咱们厂的生产任务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削减了三分之一……”
郑永波的话还没说完,会上场便想起阵阵私语省,去年万山厂的生产任务就比以往少了很多,要不然也不可能利用劳动服务公司去加工民品,如今再次削减三分之一,剩下的量连维持生产线运转都不够,怎么养活厂里这几百号人。
高兴华见议论声渐起,于是举起双手示意大家静一静,带会场再次安静下来,便据需说道:“所以老郑和我想借着今天的会,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看看有什么方法能让厂子摆脱困境。”
既然厂长和书记开口,在场的人便打开话匣子,有的人建议依托劳动服务公司,多生产民品;有的人说管他三七二十一,就开足马力多生产,反正把产品堆在那儿看他要不要;更有人叫嚣直接去省厅,跟厅长撒泼打滚要生产指标,于是会场上一时间纷纷扰扰,乱乱糟糟。
这时,郑永波看着坐在末尾,一直沉默不语的卢嘉栋,开口问道:“小卢,你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听听!”
听了郑永波的问话,会场上就如同被施了魔咒似得,霎时静了下来,此时的卢嘉栋在与会人眼中已经不再是一位懵懂的少年,他建立了质量认证体系、研制枪械战术导轨系统,如今又成为全厂最年轻又是唯一的跨部门中层干部,所以大家对他的意见都很期待。
卢嘉栋也清楚,随着政策转向经济建设,一句“军队要为经济建设让路”,军工领域的寒冬也随之而来,现在是削减生产任务,再过几年可能连一发子弹的任务都没有,别说是万山这样的军工小厂,就是国家重点的大型军工厂也是倒闭的倒闭,关门的关门。
虽然形势很严峻,但作为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的穿越党,卢嘉栋当然知道该如何破解,那就是依照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只要手中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就不怕外面的风吹雨打,想到这里,卢嘉栋微微笑了笑,满怀自信地说道:
“我们可以发展新式突击步枪!”
第030章 新型枪械
卢嘉栋话音刚落,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到震惊,他们以为卢嘉栋会说些改善枪械维修的方法,改进改进子弹装配的工艺,或者把万山枪械战术导轨拿出来推销推销,可万没想到的是卢嘉栋居然提出研制新枪。
要知道研制新式枪械这种事情别说他们万山这种只有几百号人的小厂了,就算拥有几千上万人的国家重点军工厂也不敢轻言此事,主要是因为枪械不但机械复杂,而且作为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部队对枪械的指标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被军队砍掉,导致研制厂家打水漂。
作为军工厂除非是跟研究所合作,要不然无论大厂还是小厂,谁都不敢碰研制新枪这块硬石头,如今卢嘉栋一张口就是研制新枪,怎能不让人感到震惊。
陈震以为卢嘉栋第一见到这种阵仗的会议,有些晕头,所以赶紧好意的提醒道:“小卢,生产枪械和研制枪械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你可不要弄混了!”
“我没有弄混!”卢嘉栋笑容依旧:“研制枪械虽然困难,但凭借着咱们厂的技术水平也不是不能完成!”
“咱们万山厂就是一个百十号人的小厂,那些大厂都不敢做得事情,咱们能行吗?”陈震的提问代表着会场内众人的心声。
“我觉得咱们能行!”卢嘉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咱们厂的技术设备进行了更新,虽说是其他厂里淘汰的东西,但经过维修至少有三分之二能用,就拿那台奥地利造的冷锻机来说。
它是奥地利制造AUG突击步枪和SSG69狙击步枪枪管的核心机械,用这台机械制造出的枪管不但强度高,而且拥有精度良好,使用寿命也成倍提高!”
“小卢说得没错!”卢嘉栋这边说着,对面的乔俊峰也在一边补充道:“年前我翻阅资料时看过,这台冷锻机确实是目前西方枪管制造的核心机械,只不过之前那家厂子不懂操作,要不然也不会当淘汰品便宜咱们厂!”
卢嘉栋笑着朝乔俊峰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除了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外,咱们厂的人才也不少,像技术科的乔科长,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都很全面,还有杨立民设计和绘图都很过硬,再加上我们厂还有像李德顺李师傅这样一批技术熟练、手艺精湛的工人,咱们独立研制一款不是没有希望的!”
“咱们要研制新枪,没有军区和省厅的批文,这样能行吗?”在一旁奋笔疾书,进行会议记录的赵伟突然停下笔,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听了赵伟的话,卢嘉栋笑了笑:“咱们既不向上级要钱,要物资,只是作为一个技术储备进行先期研制,我想上级部门不但不会批评咱们,很可能还会支持咱们,只要咱们新型枪械研制成功,上级自然而然就会对咱们厂的技术实力刮目相看,到时候别说生产指标,就光靠新枪的技术,就够咱们厂吃上个一年半载了!”
卢嘉栋最后这句话成为压垮在场这些质疑新枪研制人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年前卢嘉栋技术换物资的例子还在众人眼前历历在目,好像卢嘉栋在研制枪械战术导轨系统时,也没申报,更没审批,只是跟几个小伙伴东搞西搞就这么弄出来,结果,不但没有因为申报的事情而被追究责任,反而得到省厅领导的赞许,更是拿着这份技术换了超过总价值一半的物资。
正因为如此,当卢嘉栋说完自己的观点后,在座的人都把目光都投向坐在正位的郑永波和高兴华,而此时的郑永波和高兴华也是非常犹豫,研制新枪毕竟是大事,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下决定,所以,厂里的两位最高领导互相看着对方,谁都没有讲话,最后还是思想较为保守的高兴华首先开口道:
“老郑,新枪的事,关系重大,你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老高,你知不知道,红星厂已经在研制新枪了!”
“什么时候?”
“去年!”郑永波把笔拿在手里打着转转:“虽然他们是跟研究所合作,但我就很不服气,凭什么他们厂能研制,咱们厂就不能!”
“这个……”高兴华犹豫了一下,然后握着拳头答道:“那好吧,咱们也上马新枪!”
就这样在郑永波和高兴华亲自拍板下,万山厂迅速成立新式枪械研制攻关小组,组长由厂长郑永波亲自担任,部门协调和后勤由书记高兴华负责,副组长由陈震担任,负责具体工作,成员包括乔俊峰、吴天明、李德顺、刘亮、陈子豪,以及老绘图员杨立民,当然还有小组里的绝对核心卢嘉栋。
研制小组在成立的那一刻,便迅速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第一项任务就是上课,万山厂虽然可以造子弹,造枪械,极端情况下还可以造些迫击炮,可毕竟都是停留在制造上,只要依照图纸和技术范本一步步来就行了。
可是现在确实要从头开始研制一款新枪,怎么研制、如何研制,这就让所有人都摸不到头脑了,见到这种情况,作为组长的郑永波便提议,由技术全面的卢嘉栋给小组成员上课,好让大家清楚枪械研制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
所以当技术研讨会结束后,新型枪械研制小组成员齐聚到厂部小会议室,卢嘉栋背对着黑板,站在讲台上,看着小组成员每人拿着笔记本,整整齐齐的坐在下面,卢嘉栋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要知道来听课的人论职务有厂长、书记、副厂长,论年龄,最小的陈子豪都比卢嘉栋大五六岁,论资历,有的人在厂里上班的时间都比卢嘉栋的年龄大,可就是这些无论职务、年龄还有资历都比卢嘉栋高的人,却在下面像小学生一样,整整齐齐的准备听卢嘉栋这位刚满十八岁的少年讲课,这让卢嘉栋心里不免觉得有些怪怪的。
“小卢,不要有顾虑,放心大胆的讲就是了!”在下面就坐的高兴华,见卢嘉栋迟迟不讲,还以为他紧张,便开口安慰道。
卢嘉栋知道高兴华会错了意,也知道自己今天不讲出来个一二三,是下不了这个讲台,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抛开顾忌,大胆开讲:
“我们新型枪械定位为突击步枪!”说着,卢嘉栋在黑板上写上突击步枪几个大字,然后转过身来继续说道:“所谓突击步枪就是把冲锋枪和步枪的优点结合起来,简单的说就是既有冲锋枪的火力,又有传统步枪的精度和射程!”
“冲锋枪和步枪的结合!”卢嘉栋话音刚落,吴天明便停下手中的笔:“那不就和几年前的63式一样,运用的是步冲合一的思想吗?”
吴天明口中的63式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制式步枪,为了替代当时装备的56半和56冲,研制部门提出步冲合一的思想,只不过该枪设计和生产质量存在缺陷,在列装后没几年就被撤装了,部队制式枪械又回归到原来的56冲和56半。
吴天明作为侦察兵出身的现役军人,当然知道这段历史,所以才提出这样的疑问,卢嘉栋听了吴天明的问话,不禁笑了笑:
“突击步枪确实存在步冲合一的思想,但并不是63式的翻版,而是更接近56冲的作战效能,要知道咱们对56冲存在严重的定位错误,把这种仿制AK…47的枪支当作冲锋枪来使用,国外把这种枪称作突击步枪。”
“我以前在涉外读物上见过,外军确实把AK47称作突击步枪,而且大量替代原有的半自动步枪,使得步兵火力得到极大提高,不像咱们,56半和56冲相结合,无论单兵还是班组火力上,照比外军都差了一大截!”技术科科长乔俊峰因为职务要求经常能看到涉外材料,所以他说出这番话,在场的人无不信服。
站在讲台上的卢嘉栋也不由得点点头,可就在这时,陈震却皱起眉头:“既然56冲就是突击步枪,那为何不建议部队用56冲把56半替换掉不就行了!”
“不过56冲有着它难以克服的缺点!”陈震话音刚落,讲台上的卢嘉栋便笑着说道:“那就是击发时的后坐力太大,枪管跳动严重,严重影响射击精度!”
“没错!”吴天明合上本子,补充道:“我在部队时,官兵们都不爱用56冲打靶,打单发还可以,一到点射和连射,子弹都不知道跑哪去了,根本出不来成绩!”
“所以,我们的新枪重点就是在保留56冲可靠耐用的基础上,把这个顽疾给克服掉,再以此为基础,开发班用机枪,将枪支系列化,枪族化,打造成有我国特色的先进枪械!”
卢嘉栋这番话,说得在座的人无不激动万分,主管厂思想意识形态的书记高兴华更是兴奋的站起来,直呼新枪的研制意义重大,不过在众多激动的人中,杨立民却很平静,之前他一直认真记录卢嘉栋所说的每句话,并没有说话,就在众人激动不已的时候,他把那支经常断水的老钢笔用力的甩了甩,然后面无表情的冲着卢嘉栋说道:
“56冲这个缺点看来不大,却涉及枪械内部的方方面面,咱们用什么办法解决!”
第031章 综合削减方后坐力的法
杨立民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到众人头上,他说得没错,虽然只是个后坐力的问题,但却涉及到枪械内部几乎所有的部件,看似只是小小的改动,实则与研制新枪没什么区别,在场的人只是因为卢嘉栋那句以56冲为基础进行改进,以为新枪的研制并不存在多少困难,没成想杨立民这一句话,又将众人从兴奋的幻想拉回现实。
卢嘉栋并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显得过于乐观,因为他清楚研制一款合格的枪械要考虑方方面面,过程更是困难重重,正因为如此,当杨立民提出这个疑问时,卢嘉栋更是对他刮目相看,这位平日话不多,经常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老头,却总有一颗清醒的头脑,这更让卢嘉栋觉得这个杨立民很不一般:
“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卢嘉栋朝杨立民笑了笑:“咱们可以从枪机结构、机匣比例以及导气方式上下功夫!”
“你说的这三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可无论哪种方案无不需要成千上万次计算和试验,这个工作量……”
杨立民的话并没有说完,即便如此,也让在场的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些人都称得上是老军工,清楚军工产品研制中的计算和试验都是海量的工作,因此杨立民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正因为如此,厂长郑永波不无忧虑地说道:
“老杨说得有道理,先不说计算消耗时间,就是实体试验的物料成本消耗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咱们厂根本承受不起这么巨大的成本消耗,小卢,你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当郑永波把话说完,卢嘉栋也不由得紧皱起眉头,他积极倡导研制新枪,但在有些方面并没有考虑完全,就比如杨立民和郑永波所说的试验和成本问题,之前他连想到没想,现在两人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卢嘉栋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见卢嘉栋不说话,陈子豪有些着急,他是研制组里面除卢嘉栋外最年轻的人了,正因为如此,他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干出一番成绩出来,如今因为试验和成本问题,研制新枪的事情可能要搁浅,这怎能不让他着急,所以他赶紧上前拍了拍卢嘉栋:
“嘉栋,厂长问你话。你倒是说句话呀!”
“可以用有限元!”
卢嘉栋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杨立民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可是站在旁边的陈子豪却没有听明白,没好声气的嘟囔道:
“什么有馅儿没馅儿的,这又不是包饺子,嘉栋,你……唉!杨伯伯,你推我干嘛……唉……”陈子豪这边正说着,那边的杨立民突然踏前一步,将他推到一边,直把陈子豪推了个踉跄,差点没摔倒。
可杨立民却没管这些,而是双目圆睁地盯着卢嘉栋,苍白面庞上的皱纹都颤抖起来:“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咱们可以用有限元分析来解决!”
“有限元!你竟然知道有限元?”杨立民显得很激动。
“几年前在驻B国专家援助团时接触过……”见杨立民问起,卢嘉栋便将援助B国专家团的事情搬出来,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万山厂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当有人质疑他的技术来源时,卢嘉栋就把在国外自学成才的故事再讲一遍。
“原来是这样,难怪你知道这么多……”
“怎么?老杨你也知道?”听杨立民如此感慨,陈震便笑着问道,没想到杨立民听了陈震的问话像是被电击一般,一下子跳了起来,赶忙摇手道:“没有,绝对没有,我怎么可能知道!我只是在技术科的涉外资料里见过有关有限元分析的介绍!”
“我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乔俊峰也站出来补充道:“只不过资料上介绍得过于简单,小卢,这方面你清楚吗?”
卢嘉栋作为军工领域的专家当然清楚这种广泛应用于军工生产领域的应有力学计算方法,所以当乔俊峰话音刚落,他便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刷刷点点,画出几个几何图形和数学模型:
“只要设出几个数值,然后带到这个矩阵中,就可以计算出一个不同数值,然后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就能看出所设数值是否合理,有了这种方法,就可以大大减少实物实验量,把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
卢嘉栋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杨立民,他早已把笔记本捧在手上,眼睛盯着卢嘉栋黑板上的数学模型,手中的钢笔在本子上上下翻飞,生怕记错一个数字,虽然此时的杨立民与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但在卢嘉栋眼里,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好似在刻意隐瞒着什么,这从刚才他听到有限元分析后的反映就能看出一二,即便卢嘉栋心中有疑问,但也没有当着这么多人面去追问杨立民,只是觉得这位老者应该不简单,其他的也没多想,便继续说道:
“只不过这个模型的计算量比较大,可惜咱们没有计算机,不然的话……”
“用不着计算机!”没等卢嘉栋说完,杨立民便将记好的本子合起来:“小卢提出的这个计算方法已经大大降低了计算和试验量,这些东西并不算什么,我想我应该能够进行计算!”
“你想人工计算?”卢嘉栋有些吃惊。
杨立民点点头:“你的这个方法很独特,我从没见过,正好趁着这次计算好好学习学习!”
陈震很了解杨立民,知道他是铁了心要去做,这才出来跟卢嘉栋说:“小卢,你就依着老杨吧,他想做的事,你想拦都拦不住!”
“那好吧,就辛苦杨师傅了,等新枪研制成功,杨师傅你就是大功臣!”
“你才是大功臣,没有小卢你这个方法,咱们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这个计算方法在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咱们桂溪省绝对是领先,对新枪研制来讲简直就是倍增器!”杨立民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卢嘉栋,所以平日里惜字如金的他才如此滔滔不绝的夸赞卢嘉栋。
在杨立民的带动起,其他人也都向卢嘉栋伸出大拇哥,这让卢嘉栋很是受宠若惊,在他看来无论是枪械理论还是有限元分析,都是很熟悉的东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面对众人的夸赞,卢嘉栋摸了摸鼻子,笑着解释道:
“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几个过时的理论和应用数学题而已……”
可还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在场的几个人有要晕倒的感觉,卢嘉栋觉得没什么,可是其他人却觉得这都是宝贝,所以几个人围着卢嘉栋,强烈要求他把过于谦虚的坏习惯改掉。
在此之后,卢嘉栋画了几张枪械草图,并设定几个数值交给杨立民,让他回去分别计算枪机运行距离、导气活塞行程以及两者结合的机匣尺寸,杨立民让卢嘉栋给他一个星期时间,然后便急匆匆赶回家计算去了。
杨立民拿着草图去计算,卢嘉栋也没闲着,56冲的震动大,后坐力惊人,击发时枪口跳动厉害,这些缺点要在新枪上得到解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卢嘉栋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有着这个时候的人无可比拟的先知先觉优势。
所以,卢嘉栋在新枪研制中参照后世在部队里广受好评的81…1,这款枪在解决56冲这三大问题所运用的方法,被卢嘉栋毫无顾忌的搬过来,比如为了解决击发时枪口跳动问题,卢嘉栋将新枪的导气管与枪管之间的距离缩短。
为了解决震动和后坐力的问题,卢嘉栋在新枪上摒弃56冲上的长行程导气活塞,而是采用短行程导气活塞,至于机匣后侧带动枪击运行的弹簧,则是利用导气活塞的惯性,进行带动。
除此之外,新枪的机匣也比56冲的机匣要长,主要是增加枪击运动距离,抵消和释放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