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姆贝格也的确如卢嘉栋所说,就在英国联合技术公司经此打击逐步退缩之时,布洛姆贝格大举扩张,将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退出的市场一个不剩的全额占住。
  经此一役,布洛姆贝格不但从倒卖枪支弹药的私人军火商一跃成为数得上数的军火贸易商,而且还狠狠的赚了近两亿美元,将之前的亏空全额弥补上不说,其盈余也让他正式跻身于亿万富豪的行列,一时间国际军火圈都无不为之侧目,只不过这看似轻而易举的成功背后,有多少艰辛和困苦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就如同现在的布洛姆贝格,不无感激的看了看身边的卢嘉栋:
  “要不是有你卢在,我们即便是查到米勒也是束手无策,真没想到你的45倍口径火炮技术竟然成了扳倒他最有利的武器,我原以为卢研发的45倍口径火炮技术是最早的,哪知道美国陆军火炮与弹道研究室还要早,难怪布尔博士为此一直愤愤不平,现在好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米勒的身上,尤其是卢你提供的那份添油加醋的证据,直接让他百口莫辩!”
  “我只不过是借机行事而已,如果要不是布洛姆贝格先生发起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深挖幕后的黑手,我们也不能这般轻易的成功,如果真要是执行先前的计划,说句实在话我心里也是没有把握的!”
  卢嘉栋并不是谦虚退让,而是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自从发现窃听器后,布洛姆贝格便再也不把这件事当做普通的商业竞争来看待,毕竟他的真实身份是以色列摩萨德的高级特工,如果他的身份暴露所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金钱那么简单,因此针对他的窃听只能让他将这件事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对行为。
  所以布洛姆贝格彻底撕下笼罩在表面上的那层军火商的伪装,展露出摩萨德特工的本质身份,誓言要将幕后的黑手抓出来,在实施的过程中布洛姆贝格虽然对卢嘉栋的计划也很欣赏,不过作为一位有着卓越战绩的王牌特工。
  布洛姆贝格很清楚什么叫做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拘泥于计划的条条框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融入了自己很多的想法,就这样经过一番努力才挖出米勒这个幕后黑手。
  而卢嘉栋了解到米勒曾经授意布洛姆贝格将布尔博士的国际空间公司扼杀掉的信息后,也会依据前世看过的一则布尔博士转让给南非45倍口径火炮技术过程中被中情局设局逮捕的事,借此卢嘉栋想出一套类似的方案,只不过主角由布尔换成了米勒,转让给南非也变成了中国,加之当下52倍口径革命的深入推进,更加坐实了米勒窃取技术的可能性。
  正是立足于这个突破口,布洛姆贝格又进行了一系列挖掘,又找到大批有关米勒的罪证,并提供给查理·威尔逊,将其尽数曝光,进而掀起巨大的风浪将米勒吞噬干净,正因为如此,扳倒米勒的过程在卢嘉栋看来并不是以谁为主导,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只不过这只是卢嘉栋个人的想法而已,在布洛姆贝格的眼里整件事最大的功臣非卢嘉栋莫属,如果不是卢嘉栋事先未雨绸缪提供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即便是他这个摩萨德特工能力再强,面对米勒这样奸诈狡猾之辈也是无可奈何,更不用说压制住其背后势力强大的国际军火联合会了,所以当他听了卢嘉栋这番话后微微的摇了摇头:
  “卢,这你就说错了,即便是你先前的计划没有完全实施,可对我们最终扳倒米勒,压制国际军火联合会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何况你的一番筹划还让查理·威尔逊还有沙特的哈立德王子获得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地位和声望。
  哈立德王子回了沙特,他的态度我是不知道,反正查理·威尔逊对卢你可谓是敬若神明呀,而且还几次三番的拍着胸脯向我保证,只要是你卢的事情,他查理·威尔逊参议员绝对毫无保留的为你帮忙到底!”
  对于布洛姆贝格的这番话,卢嘉栋只不过微微的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其实布洛姆贝格刚下飞机就将查理·威尔逊的亲笔信转交给了他,而在此之前卢嘉栋也受到哈立德王子送过来的亲笔信,两封亲笔信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都是感谢卢嘉栋为他们出谋划策,同时保证今后卢嘉栋有什么难处他们都会竭尽所能尽量帮助。
  对于两人在信中信誓旦旦的承诺,卢嘉栋并不会傻到全盘相信,但卢嘉栋也知道通过此次军售为两人带来巨大的好处,也会让这两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忘了自己,查理·威尔逊依照卢嘉栋的意见逐步脱离原本依靠的军火利益集团,转而通过担任风投高官的堂弟投靠华尔街的金融大鳄。
  同时积极支持里根政府新推出的里根经济学,进而赢得现任政府的欢心和支持,在两方的支持下,查理·威尔逊不但将党内占据高位的大佬悉数挤走,而且顺利击败竞争对手当选联邦参议员,从而成为美国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
  沙特王子哈立德也是如此,按照卢嘉栋给出的办法,一改对父辈唯命是从的乖乖好孩子的形象,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当中去,尤其是在油价制定上,通过布洛姆贝格的介绍并得到了华尔街大佬们的支持,借着两伊烽火全力提高油价,直接站上33美元一桶的高位。
  如此一来,沙特瞬间就赚得了一座座金山,而事先早有准备的华尔街金融大鳄们也通过石油期货等手段赚得是盆满钵满,至于哈立德也因为此事在沙特王室中确立了无可撼动的地位,甚至有种说法,沙特的王室委员会已经将他纳入第三代王位继承人的候选名单当中。
  而卢嘉栋当时之所以竭尽所能的为这两人出谋划策,其实是想借助两人野心勃勃的进取心,撬动局势的进程,从而为自己军售项目打开局面,事实上也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华尔街的大佬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接受了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加强对伊朗封锁使战事进一步升级的建议,压制以国际军火联合会为首的军火利益集团,国际军火联合会势力再大也大不过手握金钱命脉的金主,只能乖乖就范,当然国际军火联合会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将罪责一股脑的推给米勒,对此卢嘉栋却并不关心,因为他只要达成目的就好。
  至于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也只是顺带帮帮忙,接个善缘而已,其他的卢嘉栋也没有多想,毕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当下最主要的还是要壮大自身的实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便是自己以后有困难找到查理·威尔逊和哈立德,也有可能被扫地出门了……
  “要壮大实力!”卢嘉栋心中暗自默念着……


第369章 数额巨大的伊朗军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壮大实力,光有一腔热血和超前的技术也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作支撑,即便是有再先进的想法也是无济于事,到头来该下马下马,该砍掉砍掉。
  卢嘉栋可不想国内在研的武器装备都落得跟运10一般的下场,仅仅为了三千万的研制经费就把比肩世界的大飞机项目齐刷刷的砍掉,或许当时的人还没觉得什么,可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卢嘉栋却清楚的知道这么一砍。
  砍掉的可不只是机架原型机那么简单,整条产业链,数以千计熟练的技术工人,夜以继日的科研工作者,在日后瀚海的岁月中全部化为过眼云烟,当中国真正领悟到大飞机的重要性之时,才发现原本与世界比肩的技术实力已经被各大强国远远的甩在后面。
  进而需要重新组建科研队伍、培养熟练工人,建设生产线,这其中所耗费的金钱何止是一个三千万,百十个三千万都不遑多让,而这只是目前中国军工的一个悲哀的缩影而已,其他的项目也不乏类似的实例。
  想要以后回首不再扼腕叹息,想要让军队撑起往日的辉煌荣光,想要国家能在危急时刻有能力反击,就必须要把荷包装满了先,只有这样才能有底气把所需的家当置办齐全,让猥琐窥探之人心生畏惧,进而退避三舍。
  卢嘉栋很明白这个道理,要不然也不会倡议成立捍利公司,更不会亲力亲为带领稚嫩的销售团队奔走于世界各地去销售中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虽说前期受到种种干扰效果并不明显。
  然而随着米勒被绳之以法,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遭受巨额处罚,国际军火联合会被迫偃旗息鼓后,销售的成效瞬间由阴转晴,就在布洛姆贝格前来希腊与卢嘉栋会面的前后,卢嘉栋等人已经接待了几批有意向的买家。
  无论是施剑飞还是曹晓东都是忙得团团转,卢嘉栋更是如此,就连接待布洛姆贝格的时间也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可即便在忙碌,每个人的脸上也不见半分的愁苦,反而无不喜气盈盈的投入到繁琐枯燥的工作当中。
  毕竟与当下近四亿美元的销售成果比起来,那点苦和累根本算不得什么,反而更成了施剑飞和曹晓东等人不断进取的动力,当然这一巨额业绩是由几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订单汇聚而成的,其中的多数只是采购些枪支弹药和轻型自动榴弹发射,亦或是69式火箭筒等常规的轻武器,好一点的会买上几辆59式坦克或是63式装甲车,不过数量自然也不会太多。
  真正占到大头的则是正在经历战火的热点地区,这其中以伊朗最为大方,小到普通的枪支弹药,大到坦克大炮,只要目前中国陆军武器库中能找到的,他们没有不要的,而近三亿美元的交易额也让伊朗的订单远远超过所有订单的总和,占到总销售额的七成以上。
  由此伊朗也成为中国捍利公司名副其实的大客户,接待和谈判也都由卢嘉栋亲自出面和主持,就如同现在这般的小范围的会谈,卢嘉栋也是宁可舍弃自己多年好友布洛姆贝格,也要尽快的赶回来。
  更何况这次前来会谈的除了平时接触的伊朗官员外,刚刚铲除纳斯鲁拉后掌握伊朗军备采购大权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军备计划部部长贾拉德也亲自到来,如今的贾拉德与卢嘉栋已经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这其中除了卢嘉栋的个人魅力和出色的口才外,最主要的是卢嘉栋提出的那套运输计划和快速的交割效率,当时卢嘉栋保证由朝鲜作为第三方进行运输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半个月之内交付首批武器装备的承诺后,贾拉德并没有在意,只觉得卢嘉栋是在自吹自擂。
  要知道当时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日趋缩进,进出霍尔木兹海峡的各型商船都会受到英美等国或明或暗的盘查,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别无例外,光凭这一点想要半个月内交割就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伊朗所需的武器装备可不是个小数目,中国的军工厂就算开足马力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来。
  正因为如此,贾拉德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卢嘉栋能够办到,然而还不到半个月,吃惊的一幕便在贾拉德的眼前真真切切的上演了,当飘扬着朝鲜旗帜的商船毫发无损的驶进伊朗港口,当一件件保养良好的武器装备悉数卸载下来,装车运往前线的时候,贾拉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直到过了很久才明白其中的门道,利用朝鲜来实施运输是倚重他在三八线上让美韩投鼠忌器的地位,如此一来,美国部署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军舰自然要顾忌三分,既然美国都有所顾忌,那其他的一群小兄弟也不会自甘没趣给自己找麻烦。
  至于超高的效率则更让贾拉德在看到中国诚意的同时,也为之深深的感动,因为这些装备是中国从对苏的占仓库中专门划拨出来的储备装备,不但装备的成色非常新,而且保养也十分到位,从船上卸下来直接就能开赴战场。
  尤其是一个营数量的最新式的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据可靠消息是从中国现役部队中调运过来,听说那个中国的炮兵营也是刚刚装备改型火炮没多久,为了完成伊朗的军售订单也悉数拿出来提供给伊朗。
  得知这些消息后,伊朗高层可谓是感激涕零,对中国的信誉和品德赞颂不已,甚至连最高领袖霍梅尼都在一次秘密的谈话中要求伊朗军备采购要尽量倾向中国,并说只有中国真正的天使。
  对此,负责具体事务的贾拉德自然比谁都高兴,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与卢嘉栋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友谊,虽然这个中国的年轻人比自己小了十多岁,但其卓越的才能,缜密的思想以及优良的信誉着实让贾拉德钦佩不已,也由此突破了年龄的限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而卢嘉栋对此也是乐见其成,要不然他也不会建议刘浩田和谭斌动用储备和现役装备,反正那些对苏战备装备已经在仓库里放了好几年了,光每年的保养费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在性能上也逐渐落后,还不如拿出来售卖,好更换一批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
  至于独立炮兵营的十八门52倍口径155mm火炮,当时装备就是为了实验,现如今通过实际使用找到数十处缺陷,为此万山厂已经完成改进型火炮的成产,正准备重新装备独立炮兵营,至于那些有缺陷火炮与其摆进博物馆,还不如拿出来卖个好价钱。
  就这样在卢嘉栋的一番运作之下,中国捍利科技公司在伊朗人那里可谓是名利双收,而伊朗人被中国的诚意打动之余,更是频繁的派人与卢嘉栋等人接触,此次贾拉德亲自前来就是落实前一阶段伊朗与中国商讨的新一轮军售的相关事宜:
  “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性能确实不错!”贾拉德喝了一口加了冰块的苏打水,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前些天我陪着最高领袖去了趟阿巴丹前线视察,看了这款火炮的实战效果,没想到仅仅一个炮兵营直打得对面两个伊拉克炮兵团抱头鼠窜,当时最高领袖就下令要再购两个团的改型火炮,所以我这次来也想跟卢先生您说一下,在先前敲定的协议中加入80门52倍口径155mm火炮,以及10个基数的配属弹药!”
  “这个没问题!”贾拉德话音刚落,卢嘉栋便点头应道,而后心思盘转将这批军火的价值粗粗的计算了下,然后继续说道:
  “至于价钱也跟上次一样,90万美元一门,加上辅助装备、后勤物资以及相关的弹药加在一起差不多一亿美元!”
  “这个不算多!”贾拉德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一个营就能顶两个团,那两个团就是四到六个炮兵师的实力,算起来才一亿美元实在是不多!”
  这个价钱确实不算多,两个团的155mm重炮部队如果能发挥好的话,确实能够压制四个师以上的苏制火炮,而这四个师的苏制火炮不算弹药和人员培训也得超过两亿美元,接近三亿美元才能配备齐装满员,如此一算,区区一亿美元连装备带弹药还有后勤全部装备到位,这价钱已经不能算是不多了,而是划算到家了。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心里总觉这样的好装备实在是过于物美价廉了,然而他的这个心思如果要是让刘浩田、谭斌等人知道非要惊掉下巴,因为在他们看来90万美元一门,已经算是狂宰羔羊了,如果再高点儿那就是杀人越货了,对此,卢嘉栋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只求日后能够慢慢的改变……


第370章 达成生产“酋长”式坦克零备件协议
  当然想归想,以后的事情只能放在以后去做,身处在关系荷包能不能装满的军售谈判,类似改变老旧思想的想法也只是在卢嘉栋的脑海中存留了短短的一瞬间,毕竟当下的真金白银对卢嘉栋才是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更何况还有一项被卢嘉栋极为看重,却在先前几轮商讨时还没敲定的条款,需要他借此次会谈彻底拿下来:
  “对了,贾拉德先生,之前贵国所提出的供应坦克零备件的要求我们也进行了慎重的考虑,从理论上来讲我们的技术应该是可以达到的!”
  “真的?”闻听卢嘉栋的这番话,贾拉德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神色,随着国际制裁的越发缩紧,尤其是美国新上台的里根政府一改上届卡特政府的政治解决态度,对伊朗日趋强硬起来,伊朗手中仅有的几条西方武器供应渠道也被陆续斩断。
  尤其是先前为伊朗军队坦克主力“酋长”式坦克提供零备件的英国联合技术公司遭受巨额罚单后,该型坦克的零备件便面临断货的危险,要知道“酋长”式坦克可是对付伊拉克庞大苏式坦克群的杀手锏,如果改型坦克全部抛锚,那遏制伊拉克的进攻将只能成为嘴上说出来的漂亮口号而已。
  正因为如此,寻找改型坦克的替代零备件成了贾拉德手上最为迫切的事情之一,为此贾拉德已经接触了几个相关国家,特别是中国希望能够利用他们成熟的坦克车辆技术来解决伊朗面临的困难。
  然而所有接到伊朗申请的相关国家没有一个不是摇头拒绝的,“酋长”坦克如何先进先放在一边,光是该型坦克应用的制造标准就是个让人极为头疼的事,要知道制造标准堪称工业领域中的基础坐标,大到铸件结构,小到螺丝钉都要符合这样的标准,而在工业强国中这样的标准往往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实施,有些制造标准看上去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极细微的差别却让所有生产出的工业设备千差万别。
  别的不说,就拿“酋长”坦克当中最基本零备件的计量单位来说,英国人应用的是英制计量单位,也就是英尺、英寸、磅;而其他的国家则用的是国际标准计量单位也就是米、厘米、公斤。
  虽然两者可以按照比例换算,然而在某些精密机械上相差零点几毫米导致设备失效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可一旦要采用英制计量单位的话,所有计量仪器、计算仪表、工件磨具、夹具全部要更换,光这一项的耗费就远远超过所得利润。
  如果再加上生产线的改造,培养熟练工人的时间,那就更加得不偿失,更何况伊朗的零备件生产结束后,这一套改造完成的设备也就完成了使命,要生产本国的东西还得再改回来,如此一来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帮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一人会去做,中国也是一样!
  虽然大部分人都对伊朗的提议敬而远之,但卢嘉栋却并不这样想,即便是英制“酋长”式坦克有着种种的缺陷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想要生产出相关的零备件也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难,可卢嘉栋觉得这其中也有某些可取之处。
  尤其是其上面配置的120mm线膛反坦克炮及相关弹药,高效先进的射控系统,出色的防护力以及有效的成员保护能力,都是目前国内坦克装甲车辆设计当中的短板,如果真能够借此机会取长补短,对中国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不易于一次很好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就此转变中国多年来研习苏制思想的老路,从而开创一条真正有中国特色的武器装备发展道路。
  有了这样学习提高的心态,对于伊朗提出的零备件加工生产就是次要的事情了,反正是拿回去做研究实验,能生产出来更好,如果生产不出来那也是无所谓,反正把技术吃透学到手也就行了,再说在没有任何人帮忙的情况下,中国却如此尽心尽力,即便是最后没成功,伊朗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这样最坏的情况也未必就能变成现实,毕竟国内的军工厂里可谓是卧虎藏龙,那些用手一摸就能比测量仪器还准的钳工、用一把木槌就能让变了形的钢板平整如初的钣金工,用一把焊枪能让杂乱的钢板变成坚固战车的焊接工。
  在各大军工厂里可谓是比比皆是,就在最近几天往来的联系当中,卢嘉栋就得知万山厂新调入的一批援建职工中就有这样的人物在,所以卢嘉栋对于能够完成伊朗“酋长”坦克零备件生产还是有些信心的。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才会力排众议,主张接受这份困难重重的订单,卢嘉栋带出来的销售团队还好说,卢嘉栋的主张基本没人反对,最主要的是远在国内的领导,为此这些日子卢嘉栋与国内的刘浩田、谭斌以及国防科工委的钱磊还有自己的老丈人万山厂厂长陈震,可谓是电话电报往来不断。
  虽然最终卢嘉栋说服了各位领导,可与伊朗的初期谈判也已经结束,所以直到贾拉德前来敲定最终的军售协议时,卢嘉栋才把最终的结果告知给贾拉德:
  “没错!”卢嘉栋点了点头:“我们出于两国长远的合作利益考虑,决定帮助贵国解决坦克零备件的困难,只不过……”
  听着卢嘉栋前半段的话,贾拉德脸上兴奋的神色更胜几分,可当他听到那句转折后,脸色登时变色,不无急切地问道:
  “怎么了卢先生?难道贵国还有什么困难吗?”
  “只不过我们现在手头上没有任何实物资料,所以需要贵国提供几辆性能完好的样品供以研究!”卢嘉栋见贾拉德急切的问起来,而贾拉德听了这番话则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这个问题我们也想到了,到时候会向中国提供两辆最新的MK…5型酋长坦克!”
  “最好能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就更好了!”卢嘉栋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
  贾拉德答得毫不犹豫:“技术资料也有,不过只是后勤维护方面的相关设备维修图和说明资料,如果你们需要我们也可以提供!”
  “那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