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穆沙拉夫很快便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就连自己潜心多年,费尽心机都没有弄到手的东西,他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更何况中国的情报机构虽然厉害,但主力却集中在苏联、日本、东南亚还有T地区,印度即便重要但也只是次要方向,这些年来,中国很多关于印度的情报还是透过两国情报交流,由巴基斯坦方面提供的,既然如此,就更不可能有了解详细情况的道理。
  “应该是对印度的轻视所致的缘故吧!”穆沙拉夫聊以自慰的想着,毕竟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度军队被中国军队打得是屁滚尿流,仅此一战便将印度打得举国震动,而中国也就此对印度形成心理上的优越感,想到这里穆沙拉夫心里暗自点了点头:
  “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想到这里,穆沙拉夫原本惊诧的心也渐渐平和下来,然而接下来卢嘉栋的一席话,却让他稍稍淡定的小心脏再次狂跳起来:
  “阿琼坦克好像是印度1974年立项,最初的设想是立足于印度国内工业实现完全自主生产的新式坦克,只不过印度的军工基础过于薄弱,加之军方的要求一再提高,使得研制进度不得不一拖再拖,现在所谓的国产只是一句空话,大部分的技术基本都是引进德国、苏联、英国等军工强国的。
  不过这样一来,按照二代坦克的标准来划分的话,阿琼坦克的原型车也应该研制得差不多了,最近一两年就应该做初始测试了,然而其应用的技术除了引自英国的120mm线膛炮还可圈可点之外,诸如均质钢板装甲、仿制苏联产的低功率发动机都把这款坦克性能拉低好几个层次,距离真正的列装服役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说是一个残次品也不为过……恩?……参谋长先生……您这是怎么了?”
  就在卢嘉栋满不在乎的谈论着阿琼坦克之时,忽然发现坐在对面的穆沙拉夫脸色变得震惊无比,原本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瞬时睁得滴流圆,两个眼球不停的鼓着,如果没有眼眶拦着,说不定下一刻就能蹦出来,嘴巴也形成了一个惊讶的“O”字型,几道刀刻似的皱纹更是不停的颤动,将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生动而又细致的诠释在他的脸上。
  而事实上,穆沙拉夫确实是不可思议,更是难以置信,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连他这个情报头子想方设法都没搞到的印度新式坦克技术资料,坐在对面的卢嘉栋竟然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更没想到的是,一直萦绕在巴基斯坦军政首脑心目中那团印度新式坦克梦魇,却在卢嘉栋口中成了技术低下,难以服役的残次品。
  以至于在一时间,惊讶、诧异、惊喜、兴奋悉数涌到穆沙拉夫的脸上,致使他的那张饱经风霜的脸顿时变幻莫测起来,心下也是一样,然而无论如何变化,却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满心、满脸的震惊。
  要不是卢嘉栋的那句询问的话让穆沙拉夫顿时醒悟过来,还真不知道他会在这样的震惊中持续多久,只不过这边的震惊稍稍退去,一抹不易察觉的疑惑却很快铺满了穆沙拉夫的面庞,进而皱了两下眉对着卢嘉栋不解地问道:
  “卢先生,您知道的怎么这么详细,难不成是贵国已经……”
  “没有,没有!”没等穆沙拉夫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笑着摆了摆手,穆沙拉夫的不解卢嘉栋哪里看不明白,他一个情报头子都没搞清楚的事,自己却对此知之甚详,无论怎么想都不太符合逻辑。
  可事实上,卢嘉栋确实比当下任何人都了解印度阿琼坦克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毕竟这款历时三十年研发都不能服役,最后只能在阅兵式充当门面的废材坦克在后世的军工界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军事新闻的军迷都对这款被人当做笑话的坦克都不陌生,更可况是作为军工专家的卢嘉栋呢。
  当然这种类似一千零一夜的穿越故事卢嘉栋自然不能说,不过好在卢嘉栋对类似的疑问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在国内的时候就没少应付,出了国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除了有种久违的亲切感以外,并没有太多茫然无措的感觉,于是卢嘉栋稍稍组织了下语言后,便不急不缓地说道:
  “我是从一位美国朋友那里得知的,他最近从将参与阿琼坦克部分系统研制的英国联合技术公司手中接手了不少业务,其中就有不少涉及该型坦克的具体资料!”
  最近国际军火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他也有所耳闻,所以听了卢嘉栋这番话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哦!原来是这样!”说着,穆沙拉夫拿那杯橙汁,喝了一口后,脸上便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然后接着说道:
  “卢先生所说的那位美国朋友应该就是布洛姆贝格先生吧!”
  “没错,就是他!”卢嘉栋也不隐瞒,对此,卢嘉栋并不怕穆沙拉夫前去查证,因为布洛姆贝格在吞并英国联合技术公司的部分业务时,确实发现有关阿琼坦克的技术资料,当时布洛姆贝格还拿给他看过,只不过卢嘉栋对这款堪性能低下的坦克实在看不上眼,于是随手便扔进了垃圾桶。
  既然自身没有说谎,那对于穆沙拉夫也没什么好瞒着,而穆沙拉夫见卢嘉栋如此坦诚即刻展露出满意的笑容,对此也不再纠结此,而是把重点放到印度的阿琼坦克上来:
  “卢先生,既然您知道阿琼坦克的具体情况,那您能不能再详细说一说它的详尽参数,以便我们能够做好相应准备,不至于以后在战场相遇陷于被动!”
  能够得到阿琼坦克详尽参数是穆沙拉夫担任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多年的目标,即便是离任也没有忘记这件事,如今坐在对面的卢嘉栋知道有关阿琼坦克的详细情况,自然要借此机会好好了解了解这款让巴基斯坦上下无不寝食难安的坦克的具体情况,进而拿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出来,对于穆沙拉夫的心思卢嘉栋很清楚,不过对阿琼坦克未来发展甚为了解的卢嘉栋却没有穆沙拉夫这般看重:
  “我刚刚说过,阿琼坦克的性能很低下,根本不可能装备部队!”
  “可卢先生刚才您也说了,印度的这款阿琼坦克可是应用了众多苏联、德国、英国等军工强国的坦克技术!”穆沙拉夫强调着,他不像卢嘉栋能够知晓未来的真实情况,只能通过当下的情况来分析今后的大体趋势,如今印度的坦克研发正处在如火如荼的上升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研制的阿琼坦克必然能够获得成功,正因为如此穆沙拉夫在说完这番话后,又再次补充道:
  “要知道苏联、德国、英国还有美国,已经开始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如果印度将这些技术悉数引进,并运用到阿琼坦克上,那么目前印巴装甲力量的均衡态势将被彻底打破,我们巴基斯坦将被迫面临被动挨打的局面,到时候巴基斯坦就真的危险了……”


第374章 卢嘉栋的心思
  对于穆沙拉夫的担忧卢嘉栋很是理解,其实大到美苏争霸,小到地区争端,之所以能够维持住现有局面,最为关键的就是平衡二字,美国和苏联能够平起平坐,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究其原因还是在核军备上达到战略平衡,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进入均势态势也是因为双方实力大致平衡的结果。
  至于巴基斯坦和印度这对死敌也是一样,双方无论是在军队的规模、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的质量差别并不大,再加上各自身后都有各主要大国的制约和影响,这才达成目前战略均衡的态势,然而一旦某一方拥有足以改变现有态势的手段和武器,那么双方的平衡将会被彻底打破,直到另外一方也拥有足够的制约手段后,才能重新恢复平衡。
  这就像后世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一样,是一件足够改变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平衡局势的杀手锏装备,面对此种情况,美国只能被迫改变原有的规则,将原本部署在冲绳等靠近中国沿海的主力移驻至关岛,战时航空母舰靠近中国沿海的安全距离也大为扩大。
  同时,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扶持日本对抗中国的同时,将视线的焦点转到争议更多的南海,如此这般,如果能够打断中国的发展节奏,任其踩在脚下那是更好,要是不能那也得努力达成一个新的平衡,一个属于新的世界格局的战略平衡。
  如今巴基斯坦和印度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印度独立研发的阿琼坦克,在穆沙拉夫眼里以及其他巴方军政首脑眼中就是一件名副其实改变现有均势平衡的武器装备,不管怎么说,印巴边境有很大一部分是河谷平原和荒漠地带,非常合适坦克装甲兵团的快速突击。
  一旦印度能够自行生产出性能先进的坦克,那么将装甲铁拳打造得坚硬无比的印度,将对巴基斯坦肆意挥舞,甚至有可能重重的落下,将巴基斯坦彻底灭亡,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过。
  就在十年前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就用突袭的手法,将东部巴基斯坦硬生生地给肢解掉,建立如今的孟加拉国,如此惨痛的刀疤还没有完全愈合,现在印度又将足以改变力量对比的阿琼坦克搬了出来,巴基斯坦的军政首脑们自然是寝食难安!
  卢嘉栋虽然理解穆沙拉夫等一众巴方军政首脑们的忧虑,但却没有任何不安与担心,反而依然保持着轻松淡然的神色,举手投足之间,看不出一丝一毫为铁哥们巴基斯坦殚精竭虑的意思。
  这让坐在对面的穆沙拉夫心中有些不快,他所接触过的中国朋友无不是为巴基斯坦着想的好伙伴,有时甚至连巴基斯坦人都自叹弗如,要不然在第二、第三次印巴战争当中,中国也不会对巴基斯坦给与数额巨大的无偿援助,可坐在对面的卢嘉栋嘴上虽然说着中巴友谊地久天长,可眼下的态度却与言行一致的老一辈中国领导相去甚远。
  难不成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学会了西方利益至上的惯用把戏不成?穆沙拉夫的心中不住的疑问着,虽说他并不指望着置身事外的外国人能够对巴基斯坦抱有多大的同情,但相较于之前他认识的中国朋友,眼下卢嘉栋的态度却是让穆沙拉夫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卢先生,我知道您现在已经主管中国的军贸事宜,商业上的规则我也明白,阿琼坦克的详细参数我们不会白要,巴基斯坦虽然国小力弱,但相应的报酬还是能出得起的!”
  穆沙拉夫这般骤冷的态度,卢嘉栋怎能体会不到,只不过两者站的角度不同,穆沙拉夫是立足当前,而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却深知印度坦克项目的发展脉络,虽说究其结果,穆沙拉夫有些杞人忧天,可站在眼下的情势上看,这位巴基斯坦陆军副参谋长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也想将实情告知给穆沙拉夫,只不过卢嘉栋即便是把印度阿琼坦克直到三十年之后都未能服役的事实说出来,估计穆沙拉夫不但不相信,反而会觉得他卢嘉栋要么是一千零一夜看多了,要么就是该去病房吃药了。
  好在卢嘉栋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其实这个办法早在去年实施军售时就有了个大概的设想,捍利科技公司成立时又将这个设想进行了完善,并以“引进外部资本,依靠国内技术,采用合作生产的方式研发性能先进武器装备”条款形式,写进捍利公司中长期发展纲要中。
  对此,卢嘉栋并不陌生,因为这一条款正是他力主写进去,只不过在随后的军售项目中并没有合适的时机进行实施,不过,卢嘉栋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之前草拟的规划,因此,当穆沙拉夫提到印度的阿琼坦克时,早就潜藏在卢嘉栋心中的这个想法便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然而想法可以随时有,关键是怎么才能把事情落到实处,要不然就算想法再好也是空谈,可在短时间内想出能够打动对方的办法,哪有那么容易?况且想要说服的人还是曾经担任三军情报局局长的穆沙拉夫这个老人精,寻常的办法更是不大可能。
  所以,卢嘉栋只能先采取跳出圈外摆出一副轻松淡定的观望架势,就是要看看穆沙拉夫在印度自研坦克的事情上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如今,穆沙拉夫以及他所代表的巴基斯坦高层在此事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与之相抗衡,从而达成战略平衡,既然有了这个意向,那么所缺的就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方案了,想到这里,卢嘉栋放下手中的杯子,脸上也随即露出一副淡然的笑意:
  “我想参谋长先生您是误解我的意思了!”
  “难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吗?”穆沙拉夫也是心直口快之人,既然心中已经认定便毫不犹豫的追问着,而卢嘉栋对此也并不在意,依旧保持淡淡的笑意:
  “我之前说阿琼坦克性能低下并不是信口开河,如果按照当前东西方在研的第三代坦克的基本技术条件而言,印度的阿琼坦克并没有采用性能先进的复合装甲,使得他的防护性能并不出众,最多就是和苏联的T…62相当。
  至于机动性,由于其采用低于700马力的发动机根本带不动将近五十吨重的车辆,更何况这样的重量已经超过印度大部分道路桥梁的承载极限,更是大大降低其大规模调动和部署的能力,就算是稍显突出的火力,因为线膛跑固有的弊端也是在性能上大打折扣……”
  卢嘉栋本来口才就好,说道军工技术问题更是他的强项所在,所以在谈论阿琼坦克的各项细节时可谓是信手拈来,从最基本的坦克三大基本性能,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到细微处的悬挂、负重轮和观瞄设备;从复合装甲、大口径滑膛炮、双稳火控系统,到钢板焊接工艺、坦克抑爆系统、车辆整体制造;从影响坦克性能的各项外部因素;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各自的情况以及交战地域的制约情况。
  卢嘉栋将坦克技术用极为朴实而又不乏幽默的话语举重若轻的说了出来,再加上对东西方坦克优缺点的熟知和点评,一时间这个屋子都是卢嘉栋质感极强的声响,而作为听众的穆沙拉夫则是频频点头,彻底被卢嘉栋高超的军工技术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以至于当卢嘉栋讲完之际,脸上便不由得泛起钦佩的笑容,对着卢嘉栋感慨道:
  “卢先生,原以为您只是在轻武器方面有过人的才华,没想到您在类似坦克这种复杂的重型装备上也有如此高深的造诣!”
  “高深的造诣倒也谈不上!”卢嘉栋谦虚的笑了笑:“只是在国内的时候喜欢多看些这方的书,有不懂的地方多问问老前辈和老专家而已!”
  “哦?”穆沙拉夫听了卢嘉栋的话,心下一泠,卢嘉栋所说的请教老前辈、老专家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想到这里穆沙拉夫的眼前忽然一亮,随即脸上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进而对着卢嘉栋问道:
  “卢先生,贵国不会在进行新的坦克研制项目吧?”
  “这个我并不清楚,更无权过问!”卢嘉栋喝了一口橙汁,脸上的笑意不减,只不过神色变得耐人寻味起来,随后对着穆沙拉夫继续说道:
  “不过前不久国内要求我从伊朗那里借了两辆‘酋长’MK…5型主战坦克回去,目前运输的船只就停靠在卡拉奇港进行补给……咳咳……说多了,说多了……再说我就要犯错误了!”卢嘉栋干咳了两声,适时的停下正在说的话,而坐在对面的穆沙拉夫听了这番话后,敏锐的目光中即刻精光频闪……


第375章 双赢的合作
  穆沙拉夫可是久于世故的老狐狸,卢嘉栋无意中流露出来的一番话,虽然没有一个字提到中国研制新式坦克的事,可言语之间却将此事表露无遗,近期中国与伊朗的军售穆沙拉夫很清楚,前几天有一艘中国籍的远洋货轮停靠卡拉奇港进行补给的事穆沙拉夫也是知道的。
  要知道在靠港的时候,卡拉奇海关说上面有类似装甲战车的违禁品不准停靠,还是他穆沙拉夫出面协调才让中国的货轮进港补给,当时穆沙拉夫并没有在意,还以为是中国为了对外出售武器装备而展出的样品。
  而现在听了卢嘉栋的话才知道竟然是从伊朗搞来的两辆“酋长”MK…5型主战坦克,别看卢嘉栋只说是拿回去,但情报出身的穆沙拉夫绝对不会认为他的中国朋友费尽心思搞到的坦克,是为了拿回去放进博物馆做展览?亦或是当做废钢铁扔进炼钢炉里做成剃须刀!
  别说是他一个资历颇深的高级将领,就是稍有远见的参谋军官都能看得出来,中国秘密运回的“酋长”坦克可不是拿回去当摆设,而是要当做一款基础的研究样本,吸收其中的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思想,完善自身的不足。
  “中国一定在研制新式坦克!”此时的穆沙拉夫心中笃定,按照他对中国的了解,每项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都处在极为保密的状态,之前也听闻中国在试图研制新式坦克的消息,可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确切的佐证来证实消息的准确性,可如今获取“酋长”坦克的消息已经确凿无疑,也就间接的证实之前传闻的消息。
  “卢先生!您不会也参与其中吧!”穆沙拉夫在想通其中的关节后,便开口说道,在穆沙拉夫看来,对面的卢嘉栋对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如此了解,又参与军备的出口和引进,如果中国要研制新式坦克,卢嘉栋作为不可多得的军工专家,或多或少要参与其中,穆沙拉夫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卢嘉栋哪里听不明白,于是淡然的笑了笑回应道:
  “参谋长先生,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应该很清楚中国的情况,有些事情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说的,要不然我回国之后可承担不起呀!”
  听了卢嘉栋的这番话,穆沙拉夫挂在脸上的笑意就更加浓烈起来,卢嘉栋越是推辞不说,越是把中国研制新式坦克的事情坐实,不仅如此,卢嘉栋这个参与者的身份也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对此穆沙拉夫很是满意,不由得赞赏的看了对面的卢嘉栋一眼:
  “我也是做过情报的,知道保密的重要性,不过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好,剩下的我会跟刘先生等人沟通的,既然中国朋友也有类似的装备,那我们也就多了一个选择,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信赖的朋友并不多!”
  和聪明人说话并不需要把事情点破,只要稍稍提点一下即可,先前卢嘉栋是如此,穆沙拉夫也是一样,既然卢嘉栋已经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用委婉的方式告诉了自己,那他也不至于让他的这位年轻的朋友为难,然而卢嘉栋听了穆沙拉夫的话后,一双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不过很快便神色如初,随即便试探性的开口问道:
  “参谋长先生,那选择的结果怎么样?”
  在得知印度自行研制阿琼坦克后,巴基斯坦军方确实想了很对应对方法,其中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将现有的装甲兵团来一次整体升级,用更为先进的坦克来替换现有的老旧坦克,穆沙拉夫作为参与者之一,对此非常了解,只不过穆沙拉夫并没有像卢嘉栋那般说得讳莫如深,而是毫不隐瞒的说了出来:
  “苏联的就不用说了,就算我们有心买,他们也绝不会卖,主要还是集中在西方的几个国家,比如德国的豹2、英国的酋长、美国的M60A3,只不过当时并不知道印度阿琼坦克的具体性能,再加上这几个国家的坦克单价方面还有待商榷,所以也只是初步询问了一下,并没有实质性的接触!”
  说着,穆沙拉夫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杯中的橙汁,脸上泛起一丝若有如无的笑意:“当然,现在中国朋友的也能算上一个!”
  说完,穆沙拉夫将水杯再次拿起来,将里面的橙汁一饮而尽,卢嘉栋刚刚的蹙眉虽然是一闪而过,可依然没有逃过他精明锐利的眼睛,而他之所以将巴基斯坦接触其他国家询问坦克的事毫无保留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除了表明巴基斯坦有意对外引进新式坦克以抗衡外,也有给中国新式坦克施加压力的意思,在他看来,巴基斯坦坦克订单是个让世界任何一个军火商都无法拒绝的蛋糕,已经涉足该领域的中国也不例外,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充分的竞争,无论性能好坏,都可能借此压制强势的一方,让其做出相应的让步,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才能让巴基斯坦获得最大的利益。
  听了穆沙拉夫的这番话,卢嘉栋心中不由得暗笑,还以为这个经验丰富的前军情局长能有什么好的想法,弄来弄去还是老套的“二士争功”,这样的把戏,卢嘉栋在后世见得比牛毛还多,比如某工程的招标,某些商厦的招商、甚至是机动车号牌的竞拍,国际军火市场也是一样,尤其是主权国家的军备采购,总是要搞一个声势浩大的武器装备的采购招标,并把采购评估期限无限期的延长。
  在这个期间里引进国会与相关的转让国进行频繁的接触和会谈,经常用一方压制另一方,从而选着能给与己方最大利益的转让国,至于之后的招标程序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卢嘉栋在后世参与过多次类似的军售活动,对此非常了解,如今已经把穆沙拉夫的底牌看得一干二净,那就没有必要在隐藏自己的想法,既然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