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真的是老了,不中用了!”想着想着,赵如松再次叹了口气,随即睁起犹如眯成一条缝的双眼,灼灼的盯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冬日里的阳光本就很弱,夕阳更是如此,没有绯红的霞彩,没有引人入胜的光芒,有的只是如厨房中随处可见的旧碟子一般,平淡无奇,黯淡无光,亦如现在赵如松那颗就此沉寂的心!
  说实话,从内心深处来讲,赵如松并不想离开新式坦克研制团队,他已经错失了十年光景,并不想再错失剩下的时光,遥想年轻求学时立志报效国家的誓言还言犹在耳,当年与好友杨立民谈论军工强国的话语也依然记忆犹新。
  当下的新式坦克的弹药研发更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只要有一线机会,哪怕只有一线,他都不会选择离开,可当时的卢嘉栋并没有把这一线的机会交给他,这让他只能无奈而又伤感的选择与内心背离的想法:
  “既然如此,也该想想是不是该退居二线了!”随着夕阳的没入山间,天色也沉了下来,而赵如松却好似想通了一切,脸上泛起一丝淡然的和蔼,对着窗外入夜的天空,像是跟一位多年的老友在畅快的聊天一样,自言自语的说着:“都老到不中用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当教书匠,还是回家浇浇花,陪陪老婆子好了……”
  “赵教授,您要去陪谁?”没等赵如松自言自语的话说完,身后便传来一声他期盼已久的话音,如果没听到还好,听了之后赵如松刚刚舒缓和蔼的神情即刻阴了下来,随后转过头虎着脸沉声说道:
  “小董,怎么取个包搞了这么久?是不是跑去……怎么……你们……怎么也……”
  当赵如松刚把“跑”字说出口,“去”字刚刚说了一半,“胡闹”两个字还在喉咙里没有吐出来,随着董方卓身后进来的两个人,让赵如松不由地惊得站了起来,随后异常诧异的望了望来人,又看了看小董,过了好半天才又开口说道:
  “秦所长,朱副厂长,你们怎么……小董,这是……”
  “赵教授,我们是向您来赔不是的!”没等赵如松把话说完,当先的朱海峰便一步上前,对着赵如松诚恳地说道:
  “之前我和老秦对您有所怠慢,还望您老大人有大量,不要放在心上!”
  “你们这是……”听着朱海峰的道歉,赵如松的眼睛更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本在矛与盾之争中完胜,且为之兴奋不已的装甲系统的两位负责人,怎么忽然跑来跟自己道歉,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亦或是为了进一步的羞辱并看他离开时的笑话,一时之间赵如松心思翻转,却拿不定确定的注意。
  站在朱海峰身后的秦景斌见赵如松的模样,怎能看不透这位老专家的所思所想,于是赶紧上前一步,笑容诚恳的解释道:
  “赵教授,我和老朱确实是真心实意来向您道歉的,就在刚才,卢总师利用您提倡的新式100mm穿甲弹,在一千米的距离毫不费力的将我和老朱研制的复合装甲一举击穿!”
  “用那款100mm穿甲弹,在一千米的距离将你们的复合装甲打穿?”秦景斌话音刚落,赵如松脸上即刻泛起溢于言表的震惊,然而这样的震惊在他那微黑且呆板严肃的面庞上更像是深潭中滴入一滴水珠,虽然泛起了一丝波澜,但并不明显。
  如果要是在平时,朱海峰和秦景斌保证能注意到,只不过今天一来是真心实意过来道歉,二来也是为了本人的研究能够顺利的推进下去,因而两人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所以在赵如松话音渐落之际,朱海峰便开口回应道:
  “的确如此,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谁都不敢相信,好在后面卢总师给我们讲了其中的原理,这才知道,这款新式100mm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也是您老的心血制作!”
  “是呀!”朱海峰这番话刚说完,秦景斌便把话头接过去,继续说道:“开创性的32mm弹体直径、独具匠心的12:1的长径比、还有减少阻力,保持稳定且提高动能效率的五片尾翼设计,都让我们在您面前为之汗颜!”
  “何止这些!”秦景斌刚说完,朱海峰又再次补充道:“还有开坑阶段、反挤侵彻阶段、充塞阶段以及最后的弹体杀伤阶段,这四个脱壳穿甲弹打击装甲的理论性质也是总结精辟入里,发人深思,尤其是开坑阶段和反挤侵彻阶段,这两个破甲原理对我们复合装甲的研制有着极大的帮助!”
  朱海峰的话,让在一旁的秦景斌不住的点着头:“没错!当穿甲弹头高速碰撞到装甲时,碰撞的压力高达上万兆帕,这时候无论是弹头和装甲都无法承受这样高压,不过性能好的弹头虽然会碎裂,但碎裂的弹体金属要向阻力小的地方飞散,并在飞散的同时将装甲表面碎片带走,这样就能在装甲表面开出一个坑洞。
  如果弹体有足够的动能的话,在穿甲弹头作用力和力矩的作用下,侵彻面与弹体的速度方向逐渐转向垂直,而不出现跳弹现象,进而边破碎边侵彻,弹体碎片反挤在弹体周围使穿孔扩大出现反挤侵彻,这两条理论的总结,不但对穿甲弹的作用为例讲解得鞭辟入里,对装甲的研制和应该采取的应对手段也指明了大体的方向……”
  朱海峰和秦景斌你一句,我一句,如数家珍的说着穿甲弹的各项理论基础,以及对他赵如松的崇敬与尊重,只是赵如松确是越听越糊涂,他什么时候提出过这样的理论了……


第423章 理论的源头
  赵如松的确没有提出过这样的理论,不过他对朱海峰和秦景斌所说的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破甲原理并不陌生,因为就在一个多月前,他来万山厂出席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全会的间隙,身为新式坦克总设计师的卢嘉栋在一次私下的技术交流中提到过这套原理。
  自此之后,卢嘉栋与他的几次见面中,也数次提到过诸如细弹体,大长径比等一系列有关脱壳穿甲弹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只不过当时的他虽说也觉得这些有道理,但对于一款在可靠性方面要求极高的弹药上面,应用如此众多的新技术未免太过冒险,更何况有些方面他并不苟同。
  比如说在尾翼数量上面,他就认为五片尾翼不但多余,而且有可能增加尾部重量导致整个单体失去平衡,比如减小弹体直径,认为这样做会降低整个弹药的威力,不过反对并不代表不接受,毕竟作为一位在弹药领域资深的专家而言,很清楚卢嘉栋所提出的这套原理的价值。
  所以,在他研发新式120mm穿甲弹时也应用了这套原理中的一部分,并且也按照卢嘉栋的要求造了几发100mm穿甲弹,只是由于对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120mm穿甲弹过于自信,所以并没有把那几发100mm穿甲弹放在心上。
  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恰恰是那几发在他看来并不可靠,且很不放在心上的100mm穿甲弹,竟然将朱海峰和秦景斌所研制的性能出众的复合装甲一举打穿,不仅如此,原本跟自己泾渭分明的朱海峰和秦景斌也像变了个人似的,跑过来向自己道歉,还口口声声将那些长杆脱壳穿甲弹的破甲理论全都安在他赵如松的头上。
  虽说赵如松是个专研技术的人,其他的事情基本上不闻不问,为人处世也刻板无趣,脾气古怪且不太好相处,算是个典型的技术宅,但并不意味着他什么事情都看不明白,只是听了朱海峰和秦景斌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再回想起自己助理跑出去两个小时才回来的事实,赵如松哪里还不明白这其中到底是谁在背后苦心孤诣做着这一切:
  “这个小卢,这又是何苦呢,难道他就把自己这个老头子的心胸看得那么小?”
  看穿这一切后,赵如松的心中不免暗自一叹,虽说明白这是卢嘉栋的好意,不但挽回了他因120mm穿甲弹测试失败而丢失的面子,而且还可以借助100mm穿甲弹的成功,以及相关的长杆脱壳穿甲弹的技术理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他在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甚至整个弹药领域的地位。
  如果要是一般人接到这么大的橄榄枝,顺手也就接下来,可他赵如松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因为他知道这些理论还有成果并不是他的东西,即便是卢嘉栋应允,即便是无人知晓,即便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荣耀,他也绝不会接受,原因无他,只是内心中那份历来严谨求实的原则使然:
  “朱副厂长,秦所长,你们误会了!”当朱海峰和秦景斌的话稍稍停顿下来,赵如松便叹了口气正色道:
  “你们所说的那些原理并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卢嘉栋卢总师最先提出来的!”
  “卢总师?”听了赵如松的话,朱海峰和秦景斌先是一愣,随后对视一眼,进而双双泛起耐人询问的笑容,紧接着秦景斌便看着对面一脸严肃的赵如松笑着解释道:
  “放心吧,赵教授,卢总师在刚才都已经说过啦!”
  “说过啦?”这下轮到赵如松诧异莫名,不可思议的望着朱海峰和秦景斌,只觉得卢嘉栋这次怎么转性子了,要知道在测试之前他可是苦口婆心的劝了卢嘉栋好些次,让这位前途远大的年轻人不要只盯着官位。
  在学术上也要有所声望,不过看当时卢嘉栋的表现,好像并不在意,可是现在卢嘉栋竟然亲口认了下来,也正因为如此,赵如松很是震惊,没想到之前的劝说竟然在此时奏效了,进而有些不太敢相信,以至于又重复了一句刚才那不可思议的问话:
  “他说过啦?”
  “赵教授,卢总师在刚才测试结束后的总结会上确实说过了!”赵如松话音刚落,站在一旁始终保持沉默的助理董方卓,走到赵如松的跟前,带着一脸崇拜和兴奋的神色,向赵如松解释道:
  “卢总师说,这套理论确实是他提出的一个雏形,不过其中有相当多的地方很不完善,他还说他虽然在军工技术上有点小成就,不过并不是面面俱到的超能专家,想到的也都是些宽泛的东西,很多也都是灵机一动的妙想,大部分都不符合实际,即便是有符合实际的,也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就是其中的一个,好在有赵教授您能从中看出可取之处,将其更正和完善!”
  “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您老多多学习!”董方卓话音刚落,还没等赵如松开口说话,一旁的朱海峰便抢先开口说道:
  “不要总在以往的故纸堆里打转转,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一味的否定新出现的事物和理论,要放眼世界,开阔思路,用事实去证明事物的对错,而不是凭着经验和好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出创新的思想!”
  “没错,在这方面我们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朱海峰刚说完,秦景斌便把话接了过去,进而赞同的点了点头诚恳地说道:
  “尤其是在复合装甲问题上,卢总师批评得很对,我们只盯着苏联的T…72,将对新式坦克的威胁局限在当下的武器装备上,却没有想到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已经着手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特别是在反坦克武器上的研制。
  更是有着突飞猛进的进展,就拿新式100mm穿甲弹来说,卢总师也只是在一本涉外资料中无意中看了几句只言片语,进而就敏锐的摸索出一套框架,而赵教授您却能对此加以研究,从而打造出性能一流的穿甲弹。
  而我们却只能埋首故纸堆和历史的功劳簿里画圈圈,猛然抬头才发现自己的东西不是落后那么简单,因此,卢总师那句话说的确实发人深省,幸亏这是在测试场,如果是在战场,那结果可就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悲哀了!”
  秦景斌这番话说得言辞恳切,认真无比,好似卢嘉栋这番话真的让他的灵魂得到了洗礼,从而超凡脱俗,心灵升华,当然也不否认,秦景斌本身也是有一个拳拳的报国之心,只不过功利心太强了而已,也因此他向赵如松转述卢嘉栋的那番谈话时,硬生生的少了一个段,而这一段正是让他放弃当下的地位和头衔,去义无反顾的继续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的原动力:
  “装甲,尤其是复合装甲,将是未来坦克装甲防护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当然,苏联的复合装甲技术还不完善,我们的复合装甲技术也是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些苦工,把这个短板给补上去,一旦我们成功了。
  很有可能在这方面超过苏联人,甚至超过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世界上复合装甲技术的领头羊,到那时,在座搞装甲研究的可不仅仅是国内知名专家,而是享誉世界的一流专家,或许哪一天还会因为某项新技术获得诺贝尔奖,从而名垂青史也说不定呢!”
  当卢嘉栋笑着说完这番话时,当时在场的人都是哄堂大笑,只有秦景斌默默的将这番话听入耳中,融进脑海,记在心里,赶超苏联和美国,世界一流专家,诺贝尔奖,名垂青史,这些个在旁人眼中堪称笑谈的字眼,却让秦景斌有了一个更为宏大的理想和目标。
  说句老实话,如果在测试之前,如果秦景斌听到这番话估计也会一笑了之,但当他看到新式100mm穿甲弹的威力,聆听了卢嘉栋有关这款弹药研制的前因后果以后,秦景斌便坚定了朝更高目标迈进的信心,既然卢嘉栋和赵如松能够寻找到新的理论和途径,他秦景斌为什么不能,既然心中已经放下了那份对功利的执着,那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去追求皇冠上的明珠?
  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秦景斌的思想转变得比朱海峰还要快,当卢嘉栋提议让他们与弹药系统合作,已达到相辅相成,事半功倍的研制目的时,秦景斌出人意料的举双手赞成,进而把犹豫不决的朱海峰给说服,这才前来赵如松这里。
  当然,赵如松并不知道秦景斌内心所想,只是对面前这三人应接有序的话语,搞得一愣一愣的,过了好半天才把这几个人的话消化完毕,可当他刚想要开口说话时,门口突然闪出一道熟悉而又亲切的年轻身影,以至于赵如松把将要说的话在喉咙中变换了内容,望着缓步走进来的年轻人惊讶的说了声:
  “小卢,你怎么也来了?”


第424章 留下赵如松
  闻听赵如松这么说,站在他对面的三人急忙回头,这才看到刚刚走进屋内的正是新式坦克的总设计师卢嘉栋,以及军工质量办公室主任吴天明,几个人见此不由得为之一愣,秦景斌更是有些吃惊地问道:
  “卢总师,你怎么……”
  “怎么?你们就这么不欢迎我?”卢嘉栋笑容和煦,就好像要好的朋友登门造访一般,并没有让在场人觉得他的不请自来很不合时宜,反而让人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我们正说卢总师您刚才在总控大厅讲的那番话,没想到说着说着您就来了!”秦景斌见卢嘉栋和吴天明到来,即刻泛起欣喜的笑容,连忙出口解释着,而站在卢嘉栋旁边的吴天明随即插话说道:
  “是不是正应了那句戏词?”
  “什么戏词?”秦景斌甚为不解的看着吴天明,一旁的朱海峰和赵如松也是如此,而吴天明看着面前的几位专家都困惑的看着自己,先是愣了一下,进而板着脸的看了几人一眼,可眨眼的功夫那张毫无表情的脸瞬间泛起灿烂无比的笑容,随即大声地说道:
  “还不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被吴天明故弄玄虚的这么一搞,屋内的几个人顿时便哈哈的大笑起来,而这也使得屋子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加之卢嘉栋本身那种亲切感,让秦景斌等人本来因卢嘉栋的突然到访而生出的紧张感,顿时被几声畅快的笑声抛到九霄云外:
  “你这个小吴,可真是……”
  “赵教授,您可别说,我可真是无凭无据乱说话!”笑罢之后,几个人便各自找位置坐下,赵如松便指着吴天明带着和蔼的笑意刚说了两句,就被坐在对面的吴天明把话头抢了过去,进而摆出一副认真做研究的架势:
  “这句话确实是戏词里的话,有证可考,有据可查,再说,这句话我一个字也没说错……”
  “谁也没说你这句话说错了!”没等吴天明把话说完,坐在他旁边的卢嘉栋便开口说道:“赵教授的意思是说,天明你什么时候能够严谨一点儿!”
  “要我看,小吴再不严谨,也比嘉栋你要好些!”卢嘉栋话音刚落,还没等吴天明回话,坐在对面的赵如松便抢先一步沉声说道:
  “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的技术原理这么重要的东西,是胡乱安个名头就能送人的吗?要是这样的话,我赵如松宁可不要!”
  闻听赵如松的话,屋子内的人不由得为之一惊,轻松的氛围也在顷刻间荡然无存,所有人都没想到赵如松会在这一刻说这样的话,但转念一想大家也就不觉得奇怪,毕竟赵如松古怪脾气早就名声在外,况且他又是整个新式坦克研制小组当中资格最老的军工专家,加之他跟卢嘉栋的关系也不错,说起话来直言不讳也是情理之中。
  可正因为如此,在场的人不由得为卢嘉栋担心起来,不管怎么说,真要是争起来,凭赵如松的脾气和那张永远让人下不来台的嘴,就算卢嘉栋机敏过人也未必能够应付得了,想必一个大大的尴尬是绝迹免不了的,因而,在赵如松的话还没说完,一双双担忧的目光便齐刷刷的汇聚到这位聪明绝顶的年轻人身上,哪怕是一同前来的吴天明眼中也隐约闪过一丝难以言说的忧虑,整个人也随即变得紧张起来。
  不过卢嘉栋虽然年轻,但毕竟是新式坦克的总设计师,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测试当中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内无可撼动的技术优势和领导权威,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在场的人也不能让这样的绝对领导陷入尴尬。
  所以,当赵如松说完这番话后,秦景斌和吴天明随即便异口同声的开口劝解,只是由于两人太过一致,话语又南辕北辙,所以听上去很乱,只是这样的混乱并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卢嘉栋伸手阻止了下来,接着带着脸上一如既往的淡然笑意,看着对面的赵如松:
  “所以,我来这儿就是想请教请教赵教授,有关长杆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相关原理的论文怎么写!”
  “哼!怎么写!写个文章还要我教,嘉栋你可真是……恩……写论文?……嘉栋你要发表学术论文?”
  赵如松先是冷哼了一下,紧接着便余怒未消的继续说着,可是说着说着,赵如松忽然觉得有什么不对,进而反应过来,然后眯成缝的双眼顿时睁大,不可思议的盯着卢嘉栋,颇为惊讶的确认道:
  “嘉栋,你真的确定要发表学术论文?”
  “赵教授,您是知道我的,确定不了的事情,我是不会说出来的!”
  “好!好!真是太好了……”卢嘉栋话音刚落,赵如松顿时转怒为喜,进而连说三个“好”,只不过还没等赵如松把话说完,卢嘉栋的一席话又让这位老专家的脸色由晴变阴:
  “当然,这篇论文算是我和赵教授您合著的……”
  “不行!”卢嘉栋这句话仅仅说了一半,赵如松便断然否决,只是他这两个字刚脱口而出,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便针锋相对的大声说道:
  “如果赵教授您不同意合著,那我也不准备发表了!”
  “嘉栋你……”听了卢嘉栋这句话,赵如松双眉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沉稳的双眸也顷刻圆睁,虽然目光烁烁甚是坚定,但在隐约之间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慌乱的神色,坐在他对面的卢嘉栋则是坚定异常,迎着赵如松固执的双瞳相互对视起来,而整个屋子也在这一时间陷入异样的寂静当中。
  在场的众人,无论是朱海峰还是秦景斌亦或是董方卓,都对卢嘉栋和赵如松两人极富戏剧性的对话而感到惊诧莫名,吴天明相比这几个人还算好些,但看着卢嘉栋和赵如松相互之间好不退让的对视着,也是被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在心里不住的抱怨,当初真不应该听卢嘉栋的。
  就这样,整个屋子里出现一个奇怪的场景,卢嘉栋和赵如松相互对视,大有点火就着的架势,朱海峰等人茫然无措,根本不知道正在对视的两位为什么前一秒还笑逐颜开,下一刻便剑拔弩张,至于吴天明则是腹诽埋怨的同时,也在思索应对的办法。
  如此对视、无措和思索,让这间房间里顿时有着难以言说的压抑充斥其中,可就在这份压抑愈演愈烈,大有让人喘不过来气之时,与卢嘉栋对视的赵如松那张微黑的面庞忽然泛起一丝无奈却又和蔼亲切的笑容,随即将身子向椅子背一靠,宽大的手掌拍着椅子背,叹了口气:
  “唉!罢了,罢了,嘉栋你能有心发表论文,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合著就合著,总比你一篇不发要好,不过……”说着,赵如松不由得顿了一下,进而脸上的笑容一收,接着便颇为严肃的正色道:
  “不过,咱们丑话可要说在前头,也就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明白,明白!”这回卢嘉栋并没有顶着来,而是点头称是:“不过这次虽然有理论,但是还有不少没有在实践检验中得到论证,所以……”
  “这个我明白,接下来的穿甲弹的实践检验论证,我这个老头子还是能够尽一份力的!”
  “赵教授,咱们不走了?”赵如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