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47章 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
  静!屏气凝神的静!整个会场除去链接录像机的电视内发出的一声声开炮、破音、撕裂、爆炸的声响外,可谓是滴针可闻……
  惊!难以置信的惊!看着那枚如长箭破空般的穿甲弹带着尖利的呼啸,撞击、破开、楔入、贯穿,如此毫不费力一气呵成的场景,让与会的各位高级领导干部无不为之震惊异常……
  他们或许不懂技术,或许业务不熟,亦或许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两鬓斑白的领导干部们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别说是年纪轻轻的卢嘉栋,就算是号称战场经验丰富的郭青山在这儿也不敢与这些老革命相比。
  正因为如此,当他们看到一帧一帧播放出来的画面后,自然知道其中不但真实可靠,而且对其展示出来战术价值、战略意义更是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理解,所以他们为之震惊,所以他们保持着安静,一眼不眨的盯着画面上的每一个动作:
  “这哪里是手指捅窗户纸,简直就是用锥子扎豆腐,一扎一个对穿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干部突然发出一声感慨,而这句话就如同春日里的惊雷,在静谧的会议室内响起之际,也将其他老干部内心中潜藏着的话语激发了出来:
  “这种穿甲弹真是厉害,别看又长又细竟然打装甲就跟切豆腐一样,想当年老子在朝鲜战场上打英国坦克团要是有这样的弹药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这样的弹药打装甲厉害,打坚固工事也应该不在话下,1948年的打碾庄时,我们师要是能配上这样的弹药,何苦围了半个多月才啃下来!”
  “碾庄算个屁,锦州外围的配水池你是没见过,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
  “唉,我说老哥几个,怎么扯着扯着跑到那么老远去了?怎么只看弹药去了?”
  “不看弹药看什么?难道看靶板?那块跟豆腐一样一捅就破,有什么好看法的?”
  “你还别说,跟美国谈判的时候我家小子也参加了,听他回来说的那些个技术特征确实跟录像里的靶板一样!”
  “这么说美国的装甲技术根本不顶用?”
  “顶不顶用不知道,只是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卢嘉栋能把美国的东西给搞出来!”
  “唉!这回看北方厂的老谢怎么收拾残局吧!”
  会议室内,与会的高级领导干部无不是三五聚在一起咬着耳朵,虽然声音不大,但依然让会议室内发出阵阵切切的声音,而他们议论来讨论去,无不是把问题的焦点指向了北方机械厂厂长谢朝阳,毕竟刚才谢朝阳紧逼的架势已属于司马昭之心,可没想到卢嘉栋随手一盘录像带就如同翻身一记耳光,将咄咄逼人的谢朝阳直接打回原形。
  而事实上此时的谢朝阳比打回原形还要难堪,呆愣愣的坐在位置上,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电视屏幕上那一帧接着一帧的画面,胸膛的内脏“砰砰~~”的急速跳动,以至于额头上的青筋都不约而同的“噗噗~~”乱蹦起来。
  当他看到录像的时候,两只眼睛差点从眼眶飞出去,他简直不敢相信卢嘉栋还有他的新式坦克领导小组竟然把他梦寐以求的美国先进复合装甲给搞出来不说,竟然用它作为穿甲弹专用的测试靶板,也就是说在他眼里绝对先进的美国技术,在人家卢嘉栋那里连狗屁都不是,甚至做出这样的研究成果连上报都不屑于做,而是直接拉到靶场作为火炮和弹药测试的靶板。
  不仅如此,其犀利的坦克炮和配属的反坦克弹药将他之前不断炫耀的装甲跟石头砸鸡蛋一样打得粉碎,更是让谢朝阳的心如同那一块块被打烂的装甲一样,被戳得千疮百孔,如果说卢嘉栋这盘录像带犹如一击直拳,将他之前咄咄逼人的气势直接打回原形的话,那么从录影带中所透露出来的隐含信息则是更为猛烈的上勾拳,不但将他打得鼻青脸肿,更让他腾空飞起,最后摔得肝胆俱裂!
  “还想把人家一拳打到,再跑过去踩上两脚,现如今自己都不用人家踩就已经奄奄一息了!”谢朝阳心中暗叹,木讷的目光终于能活动几下,可是映入他眼帘的则是W副总理黯然失望的神色,以及对面老车无能为力的暗自摇头。
  后悔!此时的谢朝阳的心头忽然冒出这个词汇的一角,可没过多久这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便如同病毒分裂一般,随着他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淌、机体的运动迅速传遍全身,即便是谢朝阳想要阻止,也是无能为力,除非他让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淌,身体机能全部停止,可一旦如此,那他谢朝阳只有死亡一条路可走……
  “这是这块靶板的技术资料,我在这里之所以称这款装甲为靶板,是因为在我们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当中,这样的混合装甲就是用来测试新式坦克炮及其配属弹药性能的靶板!也正因为如此,作为试验用板我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上报!”
  正当谢朝阳与“后悔”作斗争时,卢嘉栋那比之前更为坚定而有力度的话音便再次传到他的耳畔,只不过随着卢嘉栋这番话说完,更大的切切议论声也随之传来,跟谢朝阳心中的想法一样。
  会场内的众人听了卢嘉栋的话后又是一片震惊,只不过这次的震惊比刚看录像时弱了许多,毕竟在录像之中这款装甲的用途已经隐晦的透露出来,可不管怎样,当听到卢嘉栋亲口证明之后,还是引起会场上隐隐的骚动。
  而卢嘉栋则扫了一圈小声议论的干部们,瞧了瞧身旁一脸兴奋的钱磊,又看了看紧闭双目一脸无可奈何的老车和眯着双目却黯然无光的W副总理,最后将目光落在有些木然呆立的谢朝阳的身上,继续说道:
  “我刚刚进会议室时就说过,我并不反对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我却坚决反对盲目的引进,试问,咱们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的初衷是什么?”
  “这个……”此时的谢朝阳还没有从刚才的打击中回过神来,对着卢嘉栋逼问的目光他根本回答不上来,而事实上卢嘉栋也没想让他回答,在谢朝阳沉吟的一刹那,卢嘉栋睿智而沉稳的话音便再次在会议室内响起:
  “我想咱们的初衷无外乎就是两个,第一就是弥补我们现阶段的不足和短板,第二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的技术可谓是孜孜以求,不因为别的,只因为他们在某些领域比咱们强,比咱们先进,这是事实,我不会否认。
  可不管怎么样,这也不是咱们盲目引进的理由和借口,如果国内工厂和科研院所能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人做?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资金,还可以培养一批有创造力的科研队伍,这样做或许短时间内成效不大,但从长远来看,确是能孕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可以给咱们国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觉着这样做总比全套设备都要从国外进口,连最基本的电线杆、瓷瓶子、坛坛罐罐都要进口,人家美国人不愿做的就分给日本,日本不爱做的就给南朝鲜和台湾代工,最后被坑只有咱们,这种被坑的不仅仅是咱们手中宝贵的外汇,更有可能将咱们庞大的科研队伍彻底断绝使之发展的相关基础项目!”
  卢嘉栋说完这番话,会场内的有些高级领导干部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而那些没有点头的目光中也流露出几许沉思的神色,卢嘉栋则是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便把茶水放下,便再次放声说道:
  “所以在我看来,选择进口项目一定要慎重和有目的性,一种是能够带动整体产业进步和发展的项目,一种是我们在可预期的时间内无法攻克的难关,当然在引进的时候也要擦亮双眼。
  就比如美国给我们提供的这款混合复合装甲,或许在谈判的时候美国人把它吹嘘得天花乱坠,可事实上这样的装甲技术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在六七十年代被改良而已,这样的技术在国外的期刊上早就不是秘密,我们新式坦克领导小组就是在国外的《工业器材》、《新技术与新产品》、《美国防务导报》中找到的相关线索,进而试制出这款用于测试的装甲靶板。
  说句真心话,咱们现在的落后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咱们广大的军工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技术基础并不差,一把锤子能把铝板敲得比纸片还要平整,一把锉刀就能让仪表位置汗然,一个算盘能拨出复杂的理论公式,一把直尺就能丈量出数以千计的精确数据。
  其实他们并不差,所欠缺的就是广阔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正因为如此,只要给他们机会,我想就能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如果再辅以适当的引进,进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产品,那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并不是一件难以企及的梦想!”
  “W副总理您看……”卢嘉栋话音刚落,W副总理身边的秘书便小声询问他的想法,而W副总理给出的回答简单而又直白:
  “休会半小时!”


第448章 美国人撕毁合同
  “我觉得卢嘉栋同志说得很有道理!”
  “我赞同卢嘉栋的意见!”
  “那句有中国特色的军工发展之路说得真好……”
  “我觉得应该把卢嘉栋同志的想法写进会议纪要里并呈上去……”
  W副总理刚刚步入会议室旁边的休息室,三三两两从门外经过的参加军工系统工作会议的高级领导干部们的议论声,便透过门口的缝隙忽明忽暗的传入他的耳中,这其中大部分高级领导干部纷纷赞同卢嘉栋的想法,即便是有些顾忌的,也是模棱两可的希望卢嘉栋的意见能够上报高层会议。
  这让刚刚坐在沙发上的W副总理脸色黑得难看,他的秘书一看这种情况,立刻将门关上,坐在后面的老车见此情况赶紧将门关上,只是连他自己都知道,即便是他把整个屋子用混凝土密封起来,也挡不住外面的悠悠众口:
  “老车,你说该怎么办!”W副总理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随后将脖领上的风纪扣解开,理都没理坐在一旁呆呆发愣的谢朝阳,而是直截了当的问着刚刚关门并坐下的老车:
  “你算是在军工技术战线上的老专家了,难道就没有压得住卢嘉栋的好办法?”
  “这个……”
  “别婆婆妈妈的,当年你领导晋察冀兵工厂时,可不是现在这样瞻前顾后的模样!”W副总理见老车有些犹豫,随即朝着他摆了摆手,看似两位多年老友好不讳意的安抚和鼓励,但了解W副总理的老车却知道,此时此刻W副总理的心中早已是焦急万分。
  而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本来W副总理处心积虑的在老首长出访,或外任视察的档口召开此次军工系统的会议,就是要把从建国以来实行的军工系统行政制度命令的领导体制重新进行确认,并形成最终的制度和方针。
  虽说到最后的高层确认会上还需要做些努力才能最终通过,不过W副总理相信,只要有这份重要的军工系统会议的决议在手,再加上高层内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几位领导的帮助就不怕形成不来最终的政策。
  可没想到他一心想主导的会议,自从卢嘉栋到来后便彻底发生了变化,先是将政策议题转到技术议题,随后又从技术角度将他全力支持、谢朝阳积极倡导的美国先进军工技术戳得漏洞百出,产生釜底抽薪的效果,进而将话风一转,又回到政策议题,特别是卢嘉栋最后那番话明着是在说谢朝阳。
  然而明眼人哪个看不出来是在说他W副总理的不是,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个个清脆的巴掌,将W副总理的老脸打得啪啪作响,如此的境遇身居高位的W副总理已经很多年没有遇到了,这让他如何受得了。
  只是受不了也没得办法,卢嘉栋从技术角度几乎将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全部推翻,更可恨的是被他们一直看重的美国装甲技术,卢嘉栋不但造出来了,而且只当做打靶测试的靶板用,以至于都不屑于上报,面对这种情况W就是有心反驳也无法说出口,更不可能用以势压人。
  否则他一个堂堂的副总理不但成为扼杀本国技术的罪魁祸首,更有可能被人看成讨好外国人拼命打压本国产业的头号帮凶!所以他只能忍着,所以他只能听着,所以在无奈之下只能选着休会来商讨对策。
  对此,老车这位与W副总理共事多年的老干部可谓是心知肚明,只是在W副总理这番话问完之后,老车依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回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将一双略显斑白的眉头轻轻的拧了几下,文质彬彬的面庞也稍稍泛起一丝难色:
  “老车,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在这个屋子里又没什么外人!”W副总理虽然说得还是和缓,但言语之间已经透着相当的不耐烦,而老车迎着W副总理那副有些咄咄逼人的质询的目光,眉头先是不经意的一紧,随即又松了下来,像是在沉吟一下组织语言,随即便字斟句酌的缓缓说道:
  “如果让我发表意见的话,我觉得卢嘉栋所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咱们引进国外的技术确实应该慎重,而且我觉得军工方面的竞争也不是坏事,要不然老谢也不可能着急上马新式坦克项目,这不都是……”
  “够了!”没等老车把话说完,W副总理便是一声暴喝,紧接着按着沙发的扶手长身而起,额头上的青筋也在这一瞬间噗噗的跳起来,脸色更是沉比深渊中的潭水还要冷峻万分,本来看着老车字斟句酌的模样,W副总理心中还很是欣慰,觉得这个老部下还真心为他想办法。
  可没想到这话一出口,整个味道就全变了,这哪是在帮他想办法,简直是在拆台,也正因为如此,原本就在会议室窝了一肚子火的W副总理再也控制不住,抬起胳膊,用气得都有些颤抖的手指指着老车,愤怒地吼道:
  “车篷宽,你也想向资本主义投降吗?你也要把多年的信仰抛弃吗?你几十年来坚持的理想,哪怕是在特殊时期如此艰难的境地都没有放弃的东西,就凭那毛头小子的几句话就让你改变吗?
  技术不先进咱们可以学,比不上人家的可以慢慢追赶,但并不意味着就要搞竞争,就要搞什么市场化,运行什么经济规律,那是什么?那都是彻彻底底的资本主义,那都是我们极力阻止、批判和唾弃的东西,革命这么多年、留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人所要消灭的东西,难道在咱们和平了,要搞建设了,就要全部复辟回来吗?那咱们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学马列毛选,为什么还要建立这个新中国?车篷宽!你说!”
  “我……”面对W副总理的声声质问,车篷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实他的思想也非常矛盾,一面是看到新式坦克领导小组欣欣向荣,从而倒逼北方机械厂从心存不屑、到坐立不安、再到如今积极进行新式坦克项目的研制。
  而另一方面,长久坚持的信仰,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经验又让他大跨步的改革,尤其是军工系统的改革有些望而却步,眼见为实的真切与凝固的思维逻辑在车篷宽的脑海中碰撞、交锋,也正因为如此,他刚才所说的那番话更多的是出于眼见为实的本心,而不是站在一个高度上的体系思想,所以当面对W副总理愤怒的质问时,车篷宽确实答不上来。
  而恰在这时,已经从之前会议室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谢朝阳也恢复过来,见车篷宽涨红着脸一言不发,便上前归劝道:
  “老车,思想是一方面,你的行动则是另一方面,你想想在特殊时期,要不是W副总理拼了命的保着你,你还能坐在这间休息是吗?无论是理想的坚持还是对他人的感情上,你老车真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就拿我来说,哪怕是在会上被卢嘉栋那毛头小子给压住,那又能怎么样?难道他还真能翻上天不成?美国的谈判已经完成,北方厂的生产线改造正在进行,无论卢嘉栋愿不愿意,我们北方厂以后依然是军工系统中的技术最先进的大厂,而我谢朝阳也要让那些人看看,从建国就开始实行的行政制度在企业中,尤其在军工行业中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和促进作用的!”
  “老谢说得对!”听了谢朝阳依旧斗志昂扬的一番话,W副总理脸上的怒意也稍稍减少了几分,冲着谢朝阳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转到车篷宽一边,有些怒其不争的说了句:
  “你看看人家老谢,这才是永葆青春的革命精神!”
  说完,W副总理再也不理会车篷宽那张阴晴不定的而又文质彬彬的面庞,转过头对着谢朝阳斩钉截铁地说道:
  “跟美国人合作的事情还要继续,咱们不会的地方该学还是要学,这方面学费还是需要的,你们的预算是三亿美元,我给你们报五亿美元的预算,这么大个国家五亿美元不至于连裤子都穿不上!”
  W副总理说完便顿了一顿,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便直起身来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继续说道:
  “接下来的会议我就会提出来,你们也不要再说什么技术了,直接落实决议就行了,好啦,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快点过去吧……”
  “咚咚~~~”W副总理还没有把话说完,休息室的房门便被敲响,谢朝阳见此赶紧起身把门打开,只见北方厂的厂长助理由W副总理秘书带领就站在门口,见到谢朝阳便一脸哭腔地说道:
  “厂长,完了,全完了,美国人准备单方面撕毁合同!”
  谢朝阳一听,双脚一软,直直的向下摔去……


第449章 不可承受之重
  “老谢,你这是……”看着谢朝阳瘫软下去,坐在旁边的车篷宽赶紧起身搀了一下,再加上北方厂厂长助理廖永远以及W副总理秘书的帮衬下,谢朝阳才没有完全倒下去,而站在里面一点的W副总理也是被廖永远这一句话搞得是震惊无比。
  只不过见过大风大浪的他远比谢朝阳这个下属能承受得住打击,更比他冷静得多,于是待把谢朝阳安排到沙发上坐下后,W副总理那双已经完全睁开的眼睛盯着廖永远,单刀直入地问道:
  “美国人怎么会单方面撕毁合同,前两天不是谈得好好的嘛?究竟怎么一回事?”
  “这个……”廖永远看着一脸冷峻的W副总理,又瞧了瞧坐在沙发上面容黯然的谢朝阳,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说!究竟怎么回事?”见到谢朝阳一副弱不禁风瘫软的模样,还有站在面前的北方厂助理难以启齿的神情,老于世故怎能看不出其中隐含的猫腻,原本不怒自威的面庞更是阴沉的吓人,对着廖永远带着难以抑制的火气咆哮道:
  “快说,美国人到底为什么撕毁合同!”
  “钱……不是……是因为资金,对就是资金……”见W副总理发火,廖永远这个厂助理哪能顶得住,赶紧战战兢兢的说起来,只不过一是由于紧张,而是由于害怕,廖永远说得是吞吞吐吐,不成个样子,W副总理听了很是没有耐心的将他的话打断:
  “资金?不是给你们划拨了资金,再说不是跟美国已经签了合同,要不然你们厂的生产线怎么动工?美国进口的机械设备怎么到港?”
  “我们跟美国达成了协议是不假,可就在半个月前,美国方面突然通知我们,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猛涨,再加上汇率波动等因素导致采购成本大幅上升,原本供应给我们的机械设备的价格已经无法保证正常的供给,除非……除非……除非我们把这部分差价给补上……”
  “差价是多少?”
  “十……十……十亿美元……”廖永远越说声音越小,最后更是细弱蚊蝇,但在场的人无不听得真真切切,瘫软在沙发上的谢朝阳黯然神伤的闭上了双眼,而车篷宽则是一脸的震惊,W副总理听到这个数字虽然也很惊讶,但也只是在脸上停留那么短短的一瞬,随即怒极反笑:
  “十亿美元,美国人是要抢钱吗?”
  “还……还……还不止这些……”
  “什么?十亿美元还不够?”W副总理这下再也绷不住了,脸上仅有的那一丝笑容顿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换之是难以置信的惊诧,而站在他对面的廖永远则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十亿美元只是生产线上机械设备和相关部件的采购费用,至于相关的军工技术,还有一系列所谓技术专利转让的费用,再加上后期的人员培训以及维护保养等等相关费用罗列到一起,差不多将近二十亿美元……”
  “二十亿美元!好!”W副总理将每个字咬得都很重,口里虽然说好,可是任谁都看得出,此时这位身居高层的领导干部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离这个“好”字差得可不止十万八千里这么远,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这个“好”刚说出口,W副总理的脸上即便变得比寒冬腊月里的寒冰还要冰冷异常:
  “你们的合同是怎么签的?白纸黑字不是写得明明白白嘛?怎么可能随意更改?”
  “合同……合同……合同之后还有个附加条款,上面列出一系列有关价格波动调整的事项,当时……当时……我们没有在意就……”
  “谢朝阳,你当时怎么不看清楚?半个月前出了这样的事你为什么不上报?原来的生产线都已经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