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用什么办法寻求增援,巴格达给出的答复始终就是一句话:
  “利用现有的力量坚守到底!”
  阿齐兹对此既无限绝望,又怒不可遏,抱着就算死也要死得明白的心思,他连夜飞往巴格达,准备亲自求见萨达姆索要救兵,毕竟在他看来,自己即便是睡了萨达姆的情妇和女儿,可是这位不知情的总统依旧把他视作做可靠的心腹。
  如果真是事情暴露,凭着萨达姆的暴虐脾气,和直截了当的性格,也不会想出这种借刀杀人的复杂办法,因此,最有可能的还是那些身处巴格达的政敌在捣鬼,只要自己能见到萨达姆本人,痛陈利害,获得援兵应该不是难事。
  而事情的发展,也跟他预想的一样,刚刚抵达巴格达,就接到萨达姆亲自打来的电话,命令他立即参加一个紧急作战会议,这样阿齐兹甚是振奋,想着在这个紧急作战会议上高谈阔论一番,在打击那些釜底抽薪的政敌的同时,也顺势将援兵握到手。
  可没想到,在这场旨在解决当前困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阿齐兹并没有见到萨达姆的身影,而整个军事会议也成了那位名苏联军事顾问的独角戏,不但对于他的南部战区增援的事情只字未提。
  反倒是夸夸其谈的讲起了攻占阿巴丹、霍拉姆沙赫尔、霍梅尼港等伊朗产油区和战略要冲的远大构想,这让阿齐兹觉得这位共和国卫队的苏联顾问,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因此,才会迫不及待的打断彼得罗夫的诉说,准备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就愤而离去,直接前往萨拉姆的官邸亲自登门拜见。
  只不过还没等他起身,坐在他身后的副官便一脸愕然的凑到他的跟前,伏在他的耳边带着惊恐的语调结结巴巴地说道:
  “长官,总统……总统……总统的字条!”
  “恩……”
  阿齐兹愣了一下,随后从副官的手里接过一张不太大的字条,只是略略的扫了一眼,他额头上的冷汗,便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不单单是那张字条上的字迹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亲笔所写,更重要的是上面那句极端严厉的话语:
  “如果你还是一位战区司令的话,就老老实实把会开完!”
  深知萨达姆性格的阿齐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随后不动声色的将这个字条收到自己的笔记本中,端端正正的做好,就好像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而那位被质问的苏联军事顾问,彼得罗夫少将,看着阿齐兹故作镇定的模样,轻薄的嘴唇微微朝旁边扯动了一下,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冷笑。
  也没回答阿齐兹的话,继续介绍着他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只是在他转过身去的一瞬间,对着斜对面的一处橱窗感激的点了下头,随即略带苏联南部口音的阿拉伯语便再次在这件小会议室内响了起来……
  “彼得罗夫将军的确是个军事天才!”
  就在彼得罗夫少将侃侃而谈之际,那扇橱窗的后面,一位目光如电,面色冷峻,留着一道浓密的黑色胡子,穿着一身笔挺的伊拉克元帅常服的魁梧中年人,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以想见,共和国卫队在他的帮助下,一定能所向无敌!”
  “我代表彼得罗夫将军感谢您的赞扬!”这位中年人话音刚落,站在一边,穿着一身便装的苏联军情总局局长,代号“北极熊”的伊瓦舒京大将,便用一种严谨,却又不失恭敬的口吻回应道:
  “如果总统先生此次进攻作战还有什么意见的话,我可以代为转达!”
  “不用了!”
  那位被伊瓦舒京大将换做总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伊拉克现任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而此时的萨达姆却笑着摆了摆手,偏过头,带着欣喜而又温和的笑意,看着伊瓦舒京大将:
  “我相信苏联的武器装备,更相信苏联那些经过血与火锤炼的战法,大纵深作战理论,恩,这就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进攻原则,相信此次作战一旦发动,我相信霍梅尼一定会哭着喊妈妈,哈哈~~~”
  萨达姆说着,而后接过随从递过来的外套,带着畅快的大笑,在侍卫和保镖的簇拥下,从后面的侧门扬长而去……
  “我真是小看了你的红色思想!”
  就在萨达姆走后不久,侧门再次被打开,老萨科齐拄着拐杖,缓缓的走了进来,看着对面的伊瓦舒京大将,有些黯淡无光的双眸中,透出些许的不甘,但更多的则是无奈的沮丧,到最后只能化作略带讥讽的话语细细的说出来:
  “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号称阿拉伯雄狮的萨达姆就被征服了,真是低估你们啦……”
  “征服他的不是红色思想,而是实打实的红色铁拳!”
  伊瓦舒京大将并没有被老萨科齐略带讥讽的话语所激怒,反而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满是自豪地说道:
  “就如同前几天我分析的那样,你那种靠着一支装备精良的奇兵就想扭转战局,达成目的的想法,太过于想当然,要知道这是战争,真真正正的国家间的战争,而不是你在阿尔及利亚和科特迪瓦的那种小规模的部族冲突!”
  伊瓦舒京大将的话,让老萨科齐脸上本就皮笑肉不笑的笑容,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冷若冰霜的沉重面庞,随即双眸一闪,冷冷的反问道:
  “难道你们就知道什么是战争?”
  “那是当然!”伊瓦舒京大将毫不掩饰的应了一句,双手抱胸,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盯着面前脸色难看的老萨科齐,缓缓地说道:
  “大纵深作战理论,就连萨达姆都知道,这是我们苏联在二战时期孕育成熟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大规模进攻作战的战法,也正是因为这套理论的存在,你们西方世界才对我们的坦克集群忌惮万分,怎么?我的老朋友?你不会开始为伊朗人担心吧?”
  “你……”
  老萨科齐被伊瓦舒京大将这句话,气得说不出话来,而伊瓦舒京大将却好像很享受这种让老萨科齐吃瘪的感觉,但他也明白,不能为图一己之快,把老萨科齐搞得太下不来台,毕竟两人同是伊拉克的支持者,名义上的统一战线,正因为如此,伊瓦舒京大将见老萨科齐即将发作,赶紧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好了,老朋友,我们就不开玩笑了,我们说点儿认真的,我虽然对奥朗德装甲战斗群的失败深表惋惜,不过正如之前我们研究过的那样,如果他们成功了固然是好,可是失利了也不见得是坏事。
  现如今的巴士拉的局势就如同1943年冬天的斯大林格勒,伊朗的南部集群攻势如潮,可是北部的侧翼却极度空虚,只要击中狠狠的来几击左勾拳,整个伊朗南部集群就会被彻底包围在波斯湾沿岸,到那时,你觉得那个叫卢嘉栋的中国人还能跑到哪里去?”
  “我不是担心你们的战法,而是怕你们轻敌,毕竟伊朗装备的新式坦克性能上还是很先进的……”
  “哈哈~~~~”没等老萨科齐把话说完,伊瓦舒京大将便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停下继续说道:
  “老朋友,我知道你这次的广告宣传搞砸了,不过不要紧,我会给你打出一大块让你尽情施展的‘广告牌’的,要知道在我们大纵深作战理论当中,敌方坦克性能的优劣虽说是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全部,根据伟大的卫国战争经验,只要有足够的数量,依然可以战胜对手……”


第581章 凶猛的“左勾拳”
  “根据伟大的卫国战争经验,坦克性能的先进与否,只不过是众多决定胜负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全部……”
  类似的话,在翌日凌晨的彼得罗夫少将口中得意洋洋的说了出来,此时此刻,这位伏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深得大纵深作战理论精髓的苏联少壮派将领,站在一处略微凸起的沙丘上,不时的用加在面前的炮队镜,望着数公里外正在阿拉伯河上架设浮桥的伊拉克工兵。
  而在他身后数公里远的地方,伊拉克炮兵阵地上,近两百门苏制122mm和152mm口径火炮不断倾吐着嗜血的火舌,将雨点儿般的炮弹倾泻在河对岸伊朗中部集群的防御阵地上,腾起的熊熊烈焰将刚刚泛起的霞光全都遮盖得黯淡无光……
  与此同时,伊拉克航空兵在借助晨曦的微光,从各处前线机场起飞,在二十余架米格23和米格21战斗机的护航下,号称“载弹卡车”的12架苏24战斗轰炸机,对伊朗中部集群防线深远纵深的指挥中心、通讯枢纽、前线机场以及兵力集结点和重点的后勤补给基地实施不间断的猛烈轰炸。
  以24架苏25攻击机所组成的前线支援力量,则对阿拉伯河对岸的伊朗防线的浅近纵深和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点进行猛烈突击,一时之间,伊朗中部集群前沿、纵深防御地带、深远后方几乎全部遭到致命的打击……
  冲天的火海将地域宽广的战区全部笼罩,很多士兵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被伊拉克猛烈的炮火夺去的生命,至于遭受到如此猛烈打击的中部集群指挥部,更是陷入一片混乱,司令官在伊拉克人进攻的前一天返回德黑兰,参加最高领袖的召开的特别军事会议。
  代为指挥全军的参谋长,则在伊拉克第一波空袭中被炸成重伤,再加上通讯中心被击毁,中部集群指挥部作为一个战区指挥机构,已经失去了他应有的功能,而这更促使伊朗前线士兵的绝望和崩溃,从攻击发起到现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坚固的伊朗中部集群防线已经濒临崩溃……
  而导演此次大范围,多层次,立体式突袭进攻战的不是别人,正是在沙丘上用炮队镜,观看战局发展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顾问,苏联少将,安德烈·彼得罗夫,作为苏联军情总局局长伊瓦舒京大将手下的得力干将,早在1981初,彼得罗夫就开始与伊拉克当局进行接触,不过当时有碍于苏联对伊朗的缓和政策,双方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可随着伊朗在1981年年底,对伊拉克发动一系列发规模攻势,并取得胜利,再加上伊朗拒绝苏联提出的苛刻条件,苏联迅速调整两伊政策,开始全力支持伊拉克,恰在此时,外号“老爹”的法国人老萨科齐,作为美国在两伊方面的协调人,找到伊瓦舒京大将,希望能够协调立场,全力支持伊拉克击败伊朗。
  当然这其中老萨科齐夹杂了不少私人恩怨,但整体上却符合苏联的基本利益,尤其是老萨科齐挡在前台,正好为苏联大规模装备,和训练伊拉克新组建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提供了掩护。
  而彼得罗夫少将以其出众的才能和超强的能力,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共和国卫队打造成一支中东首屈一指的强军,此时此刻,由一个装甲师、两个机械化师、装备三百辆T…72坦克、400辆BMP…1步兵战车,以及大量火炮、反坦克导弹、其他技术兵器的庞大攻击机集群,已经在阿拉伯河沿岸严阵以待,只等工兵将浮桥架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发动起来,将伊朗彻底淹没在装甲洪流当中……
  彼得罗夫对自己此次导演的进攻作战满意得难以自持,雪白的脸上始终挂着洋洋自得的欣喜笑容,因为他知道这次代号为“左勾拳”的攻势,一旦开动,他所指挥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即将成为一团凶猛的拳头,砸开伊朗中部集群的防线。
  进而化作凶猛的左勾拳,将伊朗势力最强的南部集群的脊梁骨打断,只不过他自认为的所谓杰作,并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就比如刚刚抵达前线的败军之将,法国人奥朗德就是其中一位,当然,彼得罗夫少将对此并不在乎,反倒是作为一种炫耀,向着奥朗德娓娓道来:
  “就以1943年夏的库尔斯克会战为例,当时的纳粹德国的装甲部队无论在技术状态上,还是在技战术性能上,都远远超过我们苏联的装甲部队,可是后来呢?我想全世界都清楚最后的结果,而我们也从中总结出一套堪比真理的结论:
  那就是在双方实力对等的情况下,谁的坦克装甲车辆多,谁就会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当下,伊朗的装甲部队已经在进攻当中消耗殆尽,至于你所说的那支精锐伊朗装甲营,也不过36辆坦克,而我们,则足足有三百辆,在10比1的绝对优势面前,就算上帝降临也会被无情的碾成齑粉!”
  “彼得罗夫将军,我只是善意的提醒您一下而已,不过中国研制的新式坦克的性能的确很先进,当然,凭着彼得罗夫将军的才能也应该应付得来,所以,您也就不必介怀,毕竟我这次只是随军观察!”
  奥朗德哪里感觉不到彼得罗夫神色之中对他的讥讽和嘲笑,不过他也无话可说,毕竟是吃了大亏的败军之将,说话的底气就很是不足,要不是老萨科齐近似威胁的严令,奥朗德是绝对不会带着最后的六辆M60T坦克赶过来,既然是来做“广告”的,那他就安分守己的当好“模特”就是了,所以,便选择了息事宁人。
  然而俗话说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更何况不善言辞的奥朗德所说的话,听到彼得罗夫的耳朵里,却有着另一番的解读,不由得眉毛微微向上一挑,冷哼道:
  “哼~~是吗?这倒是让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坦克,能把流淌着高贵法兰西血统的奥朗德上校吓成这样?哦,不,对不起是我说错了,不是吓的,而是选着性退却,不管怎么说。
  没有您指挥的装甲战斗群一路退到阿拉伯和畔,也不可能有伊朗的反击,当然也就不会有现在‘左勾拳’作战计划,所以,归根结底,此次作战的成功,还是要归功奥朗德上校的战略性退却呀!”
  彼得罗夫少将说的这番话,可谓是极尽挖苦之能事,再配上那副冷然轻蔑的微笑,直让奥朗德心中火气,就连脸上的肌肉都不停的跳动起来,嘴唇更是颤抖不停:
  “你……看在上帝的份儿上,我不希望这次行动失败,不过……不过……不过我依然想看到被你嘲笑的一无是处的中国研制的新式坦克将你这家伙压成肉饼……”
  “谢谢你的诅咒,不过我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然把对方压成肉饼确实是可能的,毕竟就算上帝亲自降临,也无法挽救伊朗人了,您说是不是?我最敬爱的大功臣……哈哈……”
  “你……”
  奥朗德还想诅咒两句,可是彼得罗夫却不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把他当做一坨臭狗屎丢在一边,极其无视的绕过他快速离开,这让奥朗德更是气得三尸神暴跳,但却又拿彼得罗夫丝毫没有办法,只能恶狠狠的剜了一眼趾高气昂的彼得罗夫,一扭头朝着自己的“广告”部队扬长而去……
  而此时此刻的彼得罗夫少将,却对奥朗德的态度毫不关心,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那就是彻底把这支“左勾拳”挥动起来:
  “工兵的情况怎么样?”
  “报告长官,刚刚接到工兵司令的通报,一号和三号浮桥已经架设完毕,二号浮桥因为伊朗守军的袭扰进度稍慢了些,不过也即将完成!”
  “对岸的步兵突击群怎么样?”
  “长官,我们已经控制6个小型桥头堡,足够配合大部队展开!”
  “很好!”听了一系列战况汇报后,彼得罗夫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抬起胳膊,手表的指针刚刚越过五点十五分,彼得罗夫双眸一凝,迅即放下胳膊抓起面前的电话听筒,用极为坚定的语气朗声说道:
  “全体都有,开始总攻!”
  随着彼得罗夫的一声令下,原本零散射击的伊拉克炮兵阵地,忽然为止一滞,紧接着一百多门122mm和152mm榴弹炮、加农炮,齐齐一阵发出震天狂吼,飞蝗似的炮弹,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伊朗防线上的残余彻底荡平。
  威力极大的“冰雹”式122mm火箭炮,好似巨浪冲刷一样,在伊朗阵地上肆无忌惮的狂轰滥炸,伊拉克的身管火炮与多管火箭炮组成双层徐进弹幕,就好像两道永不断流的水帘,彻底将伊朗阵地涤荡一空!
  与此同时,以“汉莫拉比”装甲师为核心,“巴格达”机械化步兵师为左翼,“阿德南”机械化步兵师为右翼,所组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化作一只无敌铁拳,瞬间穿过阿拉伯河,带着死亡的呼啸将对面的伊朗阵地打得粉碎的同时,振臂一挥,齐齐南下,向着伊朗南部集群的空档轰然砸来……
  伊朗南部集群在此刻已经难逃厄运,即便是整个伊朗都将陷入无比恐怖的深渊……


第582章 兵临城下
  摧枯拉朽,惊天动地;风卷残云,所向披靡……
  当彼得罗夫少将所指挥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以闪电突击的方式将自己手中的长刀向伊朗人的脖颈猛力的砍过去时,伊朗人能做的,除了眼睁睁看着雪亮的刀光,划过咽喉之外,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其中固然有伊朗士兵拙劣的战术;固然有一线指挥官刻板教条的指挥;固然有反击冲击时的苍白无力,可与这些战术或战役方面的失误相比,伊朗高层在战略上的错误判断才是最致命的……
  两伊战争自开战以来,伊朗就在伊拉克的突然袭击下,丧失大片国土,虽说经过两年多的艰苦鏖战,伊朗将丧失的国土全部夺回,但这其中蕴含的两国利益间的纠葛,民族之间的仇恨,教派之间的矛盾,却被无休止的提升到一个难以调和的新高度。
  再加上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又是一个极端强硬,且是个有仇必报的领导人,因此,对于逐渐在战场上取得劣势的伊拉克,自然是不能放过,于是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伊朗便开始向伊拉克本土发动试探性的进攻。
  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当伊朗决策层苦苦寻觅攻击伊拉克本土的良机时,奥朗德装甲战斗群的溃败,就如同一张天上掉下的馅饼,让伊朗决策层顷刻之间就陷入绝对的亢奋状态。
  因为,随着奥朗德装甲战斗群崩塌式的败退,原本完整的伊拉克防线上,顿时出现了一条近十公里的缺口,目光敏锐的伊朗决策层,自然不能放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抽调大批预备队加强给南部集群,组成战役攻击集群,顺着这条突破口攻入伊拉克本土。
  意图夺去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将伊拉克出海口彻底封死的同时,也将石油储量丰富的伊拉克南部地区占为己有,同时还可以剑锋北指,威逼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了完成这个战略构想,伊朗可谓是倾其所有,战略预备队不够用,就从处于防守态势的中部和北部集群抽调精锐,意图毕其功于一役,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既成事实的战略目标。
  可是伊朗高层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的种种做法,正中了彼得罗夫少将的下怀,因为伊朗人从其他战线调兵,客观上削弱了原有的防御能力,这对彼得罗夫在突破地段的选择上有了更加灵活的弹性。
  秉承着苏联从二战时就已经发展成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彼得罗夫少将把最终的攻击点选择在伊朗中部集群,和南部集群的结合部,并将最终的突破地段,限定在不足六公里的狭窄战线上……
  就在这狭小的突破地域上,彼得罗夫少将却集中火炮、迫击炮、火箭炮等各类型火炮五百余门,包括先进的T…72坦克,BMP…1步兵战车在内将近80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超过五万人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士兵!
  而阻挡这支伊拉克精锐装甲集群的,只不过是一支残破不全的伊朗预备役师,正因为如此,当这支积蓄庞大力量的铁拳打出去的那一刻,其后果可想而知,负责防御的伊朗预备役师,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悉数歼灭。
  随后共和国卫队装甲集群,在彼得罗夫少将的指挥下,并没有对坚固工事和设防城市实施占领,而是交由后边的步兵前去完成,自己则率领装甲集群主力,伴着伊拉克航空兵强有力的支援,在辽阔的大漠之中,掀起令人恐惧的风暴,似重拳,又如锋利的钢刀,朝着伊朗南部集群已经空虚的后方纵深,以极其凌厉的猛然刺穿……
  不到二十四个小时,以“阿德南”机械化步兵师为右翼攻击集群,扫清了伊朗位于阿拉伯河东岸的据点和补给极度,彻底封闭了阿拉伯东岸与伊朗内陆的4号和9号公路,从而将超过十二万的伊朗南部集群重兵集团,围困在巴士拉以东,阿拉伯河以西的狭小地域内。
  六个小时之后,“巴格达”机械化步兵师,夺占阿拉伯河和卡伦河交汇处的重要交通枢纽,阿布弗罗斯,形成第二道闭合的包围圈!
  正在进攻伊拉克巴士拉的伊朗南部集群,在贾拉德中将的指挥下,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趁着伊拉克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封闭,立足维稳之际,组织精锐力量向阿拉伯以东,伊朗本土方向发起突围攻击。
  然而在一层又一层的包围封锁之下,伊朗人的攻击被层层抵消,恰在此时,缓过劲儿的伊拉克南部军区,也集中精锐装甲力量,对伊朗南部集群实施强有力的反攻,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整个伊朗南部集群陷入崩溃的边沿,就在这时,彼得罗夫少将则率领主力“汉莫拉比”装甲师,直扑战略要冲霍拉姆沙赫尔城,以期形成第三道包围圈,准备一举吃掉这个伊朗重兵集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