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军工霸主-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被锁进仓库;
然而即便如此,这组雷达监视系统的先进性却是毋庸置疑的,不说作为经历过实战检验的远程预警的三坐标机械扫描雷达,也不说性能更加精进的低空补盲雷达,单说刚刚研制成功的JYL…6目标指引雷达,由于采用相控阵体制。
所以对多目标的探测和引导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单单一部JYL…6雷达就能够同时跟踪二十个目标,并引导十六枚导弹攻击其中最具威胁的八个目标,虽说在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方面还打不到部队制定的要求,不过作为外贸产品用于新式防空系统却是绰绰有余,正是有着这样过硬的技术底牌,宋晓旭不认为大气层内除了弹道导弹之外,没有这款雷达监测系统发现不到的目标,所以他的话也是非常自信且坚定:
“对于这一点,我必须承认,这款新式雷达监测系统的确存在不足,毕竟弹道导弹色速度和机动性摆在那里,尤其是射程在三千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由于具备重返大气层的能力,一般的低功率雷达根本无法发现,即便是发现想要拦截也是来不及,当然,对于这一点也的确是未来防空系统的一个课题,想要攻克它,我觉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宋晓旭这番话与其说是再解释,还不如说是一种对未来的宣言,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宋晓旭跟在卢嘉栋身边也不短了,对于卢嘉栋的某些习惯和作风自然是极为了解,所以很清楚卢嘉栋在某项方案制定完成后。
都要留下今后改进和完善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的型号的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因此在每次论证会上卢嘉栋都会提出很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型号今后的规划,正因为如此,宋晓旭觉得这一次也不例外,所以他应对起来也是轻车熟路,非常自如……
在场的其他人都是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专家,对卢嘉栋的习惯还没有充分了解,不过也都是目光敏锐的老狐狸,听宋晓旭这么一说也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当下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赞同宋晓旭的观点,就连身为总设计师的童文烈也郑重表态,新式防空系统的后续改进计划会尽快完成……
面对众人的纷纷表态,卢嘉栋也是一愣,旋即便哑然一笑,伸出手制止住周围热烈的声响,紧接着抬起眼扫了一下全场众人,最后将目光定格在斜对面的宋晓旭身上:
“现在还不是讨论未来方案的时候,因为当下我们这套方案就存在严重的漏洞,特别是雷达监测系统上,如果不解决,咱们这款新式防空系统在新的威胁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卢嘉栋话音一落,会场内顿时便寂静下来,无数道目光顿时汇聚在宋晓旭的身上,而此时的宋晓旭也是愕然,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卢嘉栋这次并不是例行的畅想未来,而是真的在如此先进的雷达监测系统内找到漏洞,这让他很是不解,因为在他看来除了弹道导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航空器能够让这套系统不堪一击:
“卢总,弹道导弹方面,我想您也知道,这其中涉及……”
“不是弹道导弹!”
不等宋晓旭把话说完,卢嘉栋便伸手将其打断:“弹道导弹我们当下解决起来还比较困难,但作为刚刚出现的一款新式战机而言,我却不得不高度重视!”
闻听此言,童文烈和宋晓旭同时一惊,旋即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新式飞机?”
“美国,F…117,隐形战斗机……”
卢嘉栋一字一顿,而随着卢嘉栋的话音落下,全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第810章 令人震撼的F…117
听卢嘉栋这么一说,全场人顿时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对于这款美国几个月前刚刚公开的神秘战机,在场的人也是略有耳闻,但绝对谈不上熟悉,毕竟当时美国只是在一个非正式场合,由几个低级别官员证实美国拥有这一款隐形战机,至于相关数据,基本特征,乃至飞机外形都没有提及,更没有见报;
正因为如此,这份消息虽然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但其来源的真实性却让人生疑,以至于有很多人都觉得这只不过是美国的一次战略欺骗而已,目的就是用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烟雾弹,震慑苏联,迫使其投入到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当中,从而彻底拖垮苏联经济……
所以,中国方面虽然注意到这个消息,但却并没有往心里去,更何况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没谁能够认为一款大气层内的有人驾驶飞行器真的能够隐身,要知道就算号称能够避开所有雷达跟踪的美国“黑鸟”战略侦察机。
在执行任务期间也无法摆脱雷达照射的命运,只不过由于其飞行高度高,飞行速度快,才能躲避所有攻击,成为来无影去无踪的偷窥狂,正因为如此,对于隐身飞机一说,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无稽之谈……
虽然不少人觉得这是美国一种纯属臆测的科幻产物,不过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的卢嘉栋却知道,隐形飞机既不是科幻,也不是无稽之谈,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新式作战飞机;
而这种飞机的开创者,正是1988年11月才正式曝光的第一代隐形战机F…117“夜鹰”隐身战斗攻击机,这款看上去婉如多面体三角形的怪物,不但将空军作战方式推向一个崭新的战斗机,更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隐身时代!
当它幽暗的身影趁着夜色堂而皇之的略过古巴监控雷达出现在格林纳达的上空时,当它大摇大摆的飞向防空导弹与高炮密布的巴格达时,一声声爆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轰然炸响,然而虽然看到阵阵腾起的硝烟,但却找不到投掷炸弹的元凶,这般犹如鬼魅的攻击直直让对手惊恐不已……
这便是F…117,正如他的绰号一般,犹如夜鹰一样,将对手在黑暗中悄无声息的干掉,而整个世界却在它那般来无影去无踪的诡异身法下,开始变得颤栗,因为它的出现便意味着原本密不透风的防控网顷刻变得毫无作用,谁也不知道这只悄无声息的“夜鹰”会何时飞过,将一连串炸弹,倾倒在自己的头顶上……
这种足以改变一切战争走势的攻击利器,成为美国冷战之后独霸世界的有力武器,无需核攻击,更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只需要几十架隐去身形的“夜鹰”就能够将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重要目标彻底从地球上抹去,这种潜在的震慑让美国成为冷战后真正的世界主宰,甚至在一段时间在叫嚣,美国有能力在两个战略方向同时与两个大国开战,并能在短时间内将对方战胜……
那段时间里没人质疑,也没人敢质疑,即便如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也是一样,而落后的中国就更是如此,因为当时驻日本冲绳的美军就轮驻过一支F…117中队,期间在一次飞行训练时,两架F…117便低空突进至中国东南沿海的防空警戒圈。
由于当时的警戒雷达根本不具备探测隐形战机的能力,导致两架F…117几乎已接近临海基线,才被低空补盲雷达侦测到,可还没等中国防空部队反应过来,两架F…117就已经调转机头,大摇大摆的飞走了……
时候中国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美国只是含糊其词的说开了一句飞行员迷航,便不了了之,如此行为令得中国高层和军方震怒,于是将国土防空作为建军的重点,加以扶持,不但制定了以“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防侦察监视”为核心的“新三打三防”。
而且加大相关装备的研制和装备力度,可既便如此,中国依然用了数年的时间,才掌握了探测和打击隐形飞机的有效方法,可这时美国第一代隐形战机F…117却已经退役,新一代的F…22、F…35以及B…2等隐形战机再次汹涌袭来,中国承受的隐形战机压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较之以往更为严重……
当时还身在后世的卢嘉栋,正是这一段历史的亲历者,每当见到美国隐形战机在中国领海之外耀武扬威的时候,卢嘉栋心中都会腾起一团无名的烈火,恨不得自己冲上蓝天,把那几架贼厮鸟给揍下来,只不过卢嘉栋也知道,这种想法很不切合实际,于是卢嘉栋只能望天兴叹:
“反隐身雷达能早点出来就好了……”
穿越之后的卢嘉栋,虽然经历诸多变故,也创造众多奇迹,但当年站在海边的感叹却始终没有忘记,那时候他双眼含恨,看着已成气候的隐身战机,是空有力气无处施展;然而现如今已是两世为人的卢嘉栋。
却有充分的时间在隐形战机未独步全球之前寻找到克敌制胜的破解之道,对此卢嘉栋几年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之所以没有付诸实施,还是因为隐形战机实在太过超前,就算他前几年说出来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所以他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付诸实施的契机,而这个契机正是去年11月份,美国正式公布F…117……
“天呀,美国……真……真……真有隐身战机!”
听完卢嘉栋的讲解,以及看了其所带来的几个月内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国内众多军事媒体针对F…117的报道和介绍,在场的人顿时陷入无比的震惊当中,总设计师童文烈更是拿着一本美国《防务周刊》杂志,指着上面的报道,难以置信地说道:
“如果真要是这样,那么我们花费巨资研制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还未出世就已经过时,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不是……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童文烈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却说的是事实,卢嘉栋通过布洛姆贝格买到的几本权威防务杂志上已经明确说道,F…117可以应对全球任何防空体系,哪怕是号称防空火力密度和先进性独步全球的苏联防空系统也不例外,因此F…117在未来的战争中就是美军的敲门砖和破障石,只要有它在,那美军就会随时随地向敌人发动进攻……
如果这句话放在平时,在座的专家绝对会认为这是美国媒体的大放厥词,然而现在,他们却不敢在这么说,因为这些杂志在得出这番论调之前,是经过一系列缜密的技术分析,虽说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依旧被模糊处理。
但在座的都是资深的防空与航空专家,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的本事早就练出来,所以一看这些技术分析便知道,美国媒体的结论并不是夸大其词,虽然这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难以接受。
然而真切的事实却就这么真真切切的摆在人们的面前,眼看着新式防空导弹系统因为F…117的出现,有可能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境地,会场内就如同被窗外数九寒天的寒流侵袭过一般,变得格外的冰冷……
“卢总说的没错,我们的确是出现了遗漏,这种隐形战机,不仅能够吸收雷达波,更是能够反射雷达波,如此一来,我们雷达的发现距离整整少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当我们真正发现它时,F…117已经到了我们的上空,只需一枚‘小牛’空地导弹,我们的防空系统就会被彻底摧毁,卢总先前所说的不堪一击,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宋晓旭的这番话,更是让在场的众人心下凉了半截,要知道他可是雷达探测系统的负责人,如果连他也整么说,那证明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真的难以应对F…117的威胁,然而虽然如此,可仍然有不少专家接受不了这般严酷的事实,在宋晓旭话音渐落之际,便急急的追问道:
“探测距离怎么可能会缩水这么多,我们不是有相控阵雷达吗?难道相控阵体制都不行?”
“就算是相控阵体制,也是发射雷达波束的,而F…117设计的重点就是反射和吸收雷达波,得不到雷达波反馈,任凭技术再先进的雷达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瞎子……”
宋晓旭一边解释着,一边将手中的一页外文资料递给刚才发问的人,那人一看,上面几条雷达波反射示意图和数据显示列表,也是双眸一暗,默然下来,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喃喃道: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第811章 军工精神
阴影在会场内慢慢扩散开来,令人感到无比的压抑,F…117已经超越了在场众人的想象,无论它的飞行性能如何低下,载弹量又是如何的少,但那般在对方雷达眼皮子底下来无影去无踪的本领,就足以令所有的雷达防御网络成为过去时,哪怕是正在研制的,并被寄予厚望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
“既然现在没有办法,那就干脆放一放,毕竟咱们这款新式防空导弹系统是外贸产品,相对于一般国家而言,咱们这套系统的性能足以满足其需求……”
在思量无果后,一位带着方框眼镜的老专家终于开口说道,而他的话就如同给困在密室里的众人打开了一扇窗,顿时赞同的符合声变响彻起来:
“没错,没错,老张说得没错,咱们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即便应对不了隐形战机,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很先进的,一般国家绝对足够了……”
“是呀,再者说F…117明显是美国用来对付苏联的杀手锏,轻易不可能出动,所以对一般的中小国家并没有实质性的威胁……”
“这方面我也同意,咱们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的定位就是巴基斯坦这类的中等国家,他们之间虽然存在爆发冲突的诱因,但却会尽量避免与美苏这类的超级大国正面碰撞,所以作为外贸产品,咱们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绝对够用……”
“毕竟是外贸产品,咱们做得已经足够好了,稍有点瑕疵也可以理解……”
类似这般见好就收的声音,在会场内顿时此起彼伏的响彻起来,就连总设计师童文烈和雷达系统负责人宋晓旭都有些为之动容,外贸产品,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于出口创汇的产品,军工产品也不例外,只不过有别于其他民用产品,一般国家用于出口的武器装备通常都会在性能上采取相应的简配;
例如最著名的苏联“猴”版装备,以及美国所谓的特供装备,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作战能力上,与本国所使用的同类装备存在巨大差距,所以一般国家对于出口装备的技术性能,只是做到满足用户的需求即可,绝不会像本国装备那般尽心尽力的考虑所有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当下在场众位专家的言论并不是没有道理……
对于这一点,卢嘉栋也非常明白,而且他也知道,就目前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而言,已经足以满足绝大部分中等国家的需求,在通常的情况下的确用不着这般不遗余力的提升,但这是在通常情况下,而现在却不然……
自打卢嘉栋访问沙特期间,与伊拉克签订有关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的初步意向协议后,他便有着一个疯狂的想法,那便是在两年后,用这套新式防空导弹系统与强大的美国空中力量碰一碰;
如此这般,不但可以为新式防空导弹系统做一次精彩绝伦的广告,赢得更多的国外订单和国内的支持,从而继续推进心中那份庞大的海空计划,而且还能够对这款装备的技术性能做一次综合性的检验……
正所谓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检验武器装备是否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只能通过残酷的实战,不管试验场内在如何逼真,在如何的苛刻,也不可能模拟出真正实战当中的那些个突发因素与不可捉摸;
这就好比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就算在模拟考试中取得再好的成绩,可终究只是模拟,真正见真章的只有中考和高考,而实战就是武器装备的中考和高考,不管在平时模拟得多么优秀,一旦在真正的大考中紧张、晕厥或者拉肚子,所取得的成绩将会影响未来数年乃至十余年的命运……
正因为如此,为了这份大考,卢嘉栋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明确知道其中有一份名为F…117隐蔽突袭的压轴大题时,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一旦落败,所有一切将全部化为乌有。
如果要是成功,本来并不成熟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将会在实战中明确未来改进的方向和重点,特别是在监测系统、电子战系统和通讯网络系统等中国还存在短板的方面,更是会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捷径,由此得到完善的本国防空导弹系统将会迅速屹立于世界前列。
而且其所产生的震慑效果,将会震慑那些在冷战后准备对中国出手的敌对势力,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套系统尽可能的完善,至少在面对压轴大题时,不会那么胆怯,毕竟那个早已名垂史册的海湾战争,绝不会让任何人存在任何侥幸……
“同志们……”
就在场内在众说纷纭之际,逐渐达成共识之时,卢嘉栋的话音终于在嘈杂的会场中响彻起来,随即会场内的议论声顿时戛然而止,无数道目光顷刻便汇聚到卢嘉栋身上,期盼着这个极具才能的年轻领导人的最终决策:
“方才大家说的,我也认真的听了,不是没有道理,说句实在话,为一个咱们做外卖产品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东西卖出去,钱拿到就算完成任务,我也觉得没必要找那么多连自己都觉得麻烦的事,总有种吃饱了撑着的感觉……”
卢嘉栋的话音随和且自嘲,引得场间众人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卢嘉栋也是一样,本就淡然的笑容也在此刻轻松了几分,旋即端起身边的茶杯抿了两口,随后便把左手的烟蒂掐灭在一旁的烟灰缸里,待他再次抬起头,原本的笑容已被严肃所取代:
“然而我们当下做得不是枪支弹药这类的普通外贸产品,而是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防空导弹系统,对于这类装备,在座的各位想必都很清楚,如今的现状和前景,特别是咱们国家,在这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想大伙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么多年,咱们常常把落后就要挨打挂在嘴边,把国防现代化叫得直响,可怎么做才能把说出的话落到实际,怎么办才能把字面上的说辞做到实处?不是见到困难就退缩,更不是遇到难处就放任自流,真要是这样的话,当年最困难的时期也就不用搞什么两弹一星了,直接弄点发面团就好了,可真要如此的话,试问我们还能有今天的地位,能敌人望而却步,还能让世界刮目相看吗?”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众人无不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他们大部分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那个时候科研条件如何艰苦他们可是深有体会,可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老一辈军工人硬是靠着一份执着将上至顶尖的两弹一星。
下至普通的枪支弹药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的国产化,硬是用汗水、心血乃至生命为现在打下一个几位牢固的基础,可是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原先的那份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似乎也在好日子中慢慢消磨干净,以至于遇到困难就像逃避,见到难题便想着放弃,甚至干脆用一句进口来消除麻烦,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国防现代化,真的能有金钱来购买,真的能用进口来代替吗?
“不能,绝对不能!”
斩钉截铁的否定,让在场的众人顿时警醒,再看向卢嘉栋的眼神也少了些许侥幸,多了几分坚定,而此时的卢嘉栋也是异常的严肃,话音更是嘹亮至极:
“现在我们所研制的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确是用于外贸出口,但其中的技术和能力,终究是要用在咱们国家自己的防空系统上,要知道当下空军防空主力依然是六十年代的红旗2,海军至今连一款制式的防空导弹都没有。
这样的防空系统,别说是面对高性能的隐身战机,就算已经普遍装备的第三代战斗机都能轻松突破,面对这般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再拿不出一款赶超世界的防空导弹系统的话,试问欲仙欲死的天空还会安全吗?咱们的发展还能够如此顺利吗?
诚然,对外贸系统来说,或许有些技术是多余,但对于大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独立自主的大国来说,如果不把现实的威胁全部囊括,其后果必然会让我们不堪设想,要知道当下我们还有很多技术并不成熟。
如果不能用一两个型号将相关技术打磨成熟,应用熟练的话,想着日后追赶谈何容易,所以即便是现在难,我们也要把他给攻下来,就算是一块十足的硬骨头,那也要用咱们这一嘴铁嘴钢牙给咬下来,当年能搞出两弹一星,咱们绝不可能让什么隐形战机挡住我们的脚步,请记住我们是为国铸剑的军工人,在这世界上能让我们低头的事,还没生出来……”
第812章 米波雷达
卢嘉栋的一席话可谓是振奋人心,即便是会议结束,也令的与会的各位专家心潮澎湃,似乎此时此刻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以至于会后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宣传部门,用最快的时间将卢嘉栋在会议上的讲话整理出来,作为春节前后最重要的宣传材料,向全集团职工宣讲学习;
短短数天的时间,整个东北重型工业集团便掀起了以弘扬军工精神,铸造新时期军工人为核心的产能竞赛和技术比拼活动,无论是一线职工还是后勤干部;无论是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还是熟练的老技工,都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生产建设上来,使得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直直的盖过了冬日的酷寒,成为东北一道极为壮观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