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我是施瓦茨科普夫,什么……总统?”
  HSD白宫,典雅的椭圆形办公室内,布什依偎在宽大的办公桌上,一脸凝重的听着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对当下战况的想法,就在十几分钟前,他刚刚得到最新战报,包括一个整建制的海军战术打击群在内的二十多架战机被击落,三十余名飞行员战死,另有三十多名美军被困在纳哈卜腹地,而美军却无法实施救援,因为谁也不知道周围是否隐藏着伊拉克地空导弹部队;
  当布什总统看到这份战报时,简直不敢相信的自己的眼睛,这才开战多长时间,就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很难想象这样的势头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其损失将会多么的严重,布什总统并不怕纸老虎一般的伊拉克。
  但却怕难以承受的伤亡,真要是被弱小的伊拉克拖入越战式的泥潭,那么他这位总统也就彻彻底底做到头了,正因为如此,再跟自己的国家安全班子讨论之后,布什总统便立即给远在沙特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将打了这通电话,为的就是想听听这位前线指挥官的意见……
  “鲍威尔将军和切尼国防部长也是这个意思,在没有将那支狗娘养的伊拉克地空导弹部队彻底解决之前,将作战计划略微调整一下,即便保守一些也无所谓,毕竟孩子们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我真的不想再看到母亲们悲痛流泪的样子……”
  待听完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汇报后,布什总统也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他这通电话确实是想听听的前方指挥官的意见,但前提确是符合他心中底线的意见,要知道在刚才的国家安全紧急会议上,许多人对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目前的表现颇有微词,对此布什总统也有些动摇,要不是鲍威尔和切尼的力保,说不定布什总统真有可能会做出临阵换将之举。
  可既便如此,布什总统对施瓦茨科普夫开战以来的表现也非常不满,即便不行换将之举,但也要亲自听听他未来的打算,如果符合心理预期,就暂时留任,要是与自己理念不符,布什总统也不介意上演一出杜鲁门撤换麦克阿瑟的戏码,好在施瓦茨科普夫很识大体,在第一时间表示要更改作战计划。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电话另一头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将早已经冷汗直流,布什总统刚才生硬的口吻他不是听不明白,好在事先有鲍威尔的暗示,才让他直截了当的提出调整作战计划的建议。
  总而言之,布什总统有心换将也罢,施瓦茨科普夫竭力自保也好,在作战计划调整之后,双方暂时达成妥协,于是两人又对当前战事交换了下意见,布什总统有反复叮嘱一定要把被困的美军拯救出来后,这才放下电话。
  而这时,早已在旁边等候多时的白宫办公厅主任戴维斯,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将一份刚刚修改的电视讲话稿递给布什总统:
  “总统先生,距离预定电视讲话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布什总统点了点头,接过讲话稿,看了一眼便用放了下来,似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头对着戴维斯问道:
  “拜尔罗德农场那边联系了吗?”
  戴维斯点了点头:“先生让我转告您,他会竭尽全力!”
  布什总统听了这句话之后,凝重的神情终于缓和一些,微微颔首:“也给中情局在施加点压力,我们的孩子们已经死得太多了!”
  “是,总统先生!”
  布什总统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拿起那张修改后的讲话稿,一边朝着预定的电视讲话地点走去,一边熟悉手中的稿子……
  十五分钟后,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1月16日晚上9点整,美国总统布什表情严肃的对着摄像机镜头,对全美国发表电视讲话,此刻无数美国人守在电视机旁,世界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布什总统铿锵有力的话音很有节奏感的从嘴边迸发出来,他通报了美军的行动,确认了战争已经正式打响,同时也痛斥萨达姆的卑劣与残暴,不知不觉中,整个讲话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就在此时,布什总统的神情忽然一凛,神色变得悲怆难明,声音也低沉了许多:
  “……今夜,我们的军队为了自由和正义正在远离本土作战,他们将不可避免的流血、牺牲,因此让我们为他们和他们的家人祈祷。愿逝去的灵魂在天堂安息,愿上帝保佑他们每一个人,愿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说完,布什总统便迅速收起讲话稿,随后快步消失在走廊的尽头,只留下电视机前一大帮错愕的人群,久久无法平静,因为他们已经敏锐的察觉出,布什总统讲话稿中所隐含的重大信息:
  美军遭受严重伤亡!


第876章 攻守转换(上)
  布什总统的讲话,好似一颗深水炸弹,在整个世界轰然炸响,整篇电视讲话并不长,字里行间也充满浓重的外交辞令,但却并不妨碍那些政治敏锐度极高之人的判断,尤其是那两句:
  “他们将不可避免的流血、牺牲……愿逝去的灵魂在天堂安息……”
  已经将美军遭遇伤亡的情况表达得清清楚楚,于是整个美国哗然,整个世界震惊,在他们的预期当中,美军出现伤亡自然无法避免,然而在开战第一天,又是在堪比宣战宣言的美国总统电视讲话当中流露出这样的意思,绝对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可以想见美军的损失必然不小……
  很快众人的猜测就有了确切的答案,就在第二天早上,美国《纽约时报》忽然爆出一条震撼性的消息,美军在“沙漠风暴”行动正式开始后不久便遭受重大损失,共计二十余架战机被击落,三十余名飞行员战死,另有三十余名美军被困在伊拉克南部的荒漠之中……
  这条新闻非常短暂,所在的版面也极为的不起眼,但它所掀起的波澜却犹如滔天巨浪,瞬间淹没美国,涌向全世界,美国竟然在第一天的行动中便被伊拉克击落二十余架战机,如此巨大的战损比,简直比越战还要可怕。
  于是乎整个美国沸腾了,反战组织开始走上街头,自由派媒体更是闻风而动,各种匿名人士爆料简直层出不穷,在这股狂潮的带动下,短短三天时间,便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压力,以至于国会都不得不予以正视,开始与白宫方面紧急磋商……
  似是看到这股政治压力的巨大能量,亦或许是国会的磋商起了效果,五天之后白宫方面终于有了反应,先是参与海湾战争的美国海军特遣舰队总司令拉尔森上将,因为身体原因,提出辞职;
  紧接着,包括空军参谋长、支援司令部司令在内的一大批将校被陆续免职,一个星期之后,中央情报局局长被总统撤换,与此同时对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位于前线的联军司令部进行重新改组……
  伴随着布什政府对军队、情报和政府的改组和处理,美国媒体的口风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偏转,矛头再不是不觉中早已从政府头上撤了下来,转而对准那些“指挥不力”的将校们。
  当然以这些媒体的节操自然也不忘黑一下那帮子看热闹的美国竞争对手们;
  首当其冲的便是苏联,种种被破风捉影的消息,经过在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记者手里,便成为最为可靠的证据,什么苏联人经过秘密通道潜入伊拉克,什么伊拉克得到苏联最为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什么苏联有意将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而言之一句话,在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双向互动之下,布什总统顺利清楚政府内部那些“不听话的人”,而美国民众也在两者绝妙的双簧表演下,逐渐将矛头从政府身上移开,开始向那些可恨的将军和暗黑的苏联投去汹涌的怒火。
  只不过苏联对此并不在意,作为数十年的老对手,即便当下国力大不如前,但那股子世界霸主的架子还在,看到美国在伊拉克吃瘪,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还为一点呱躁的声音伤心?不仅如此甚至还隐隐期待伊拉克能够给予美军更大的杀伤,不管怎么说与实打实的削弱美军实力相比,背点骂名简直不算个事?
  相较于苏联坦然自若的心态,美国的将军们却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特别是作为联军总司令的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虽然在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的力保下,保住联军指挥官的位置。
  但国内对他愈发凶猛的反对声浪,却让他的压力与日俱增,为此他不顾克里斯特上校等人的反对,在第一时间便对作战计划做了大范围改动,最终形成一套异常保守的新计划,对此克里斯特上校的评价虽然刻薄,但也极为诚恳:
  “如果说那套计划称得上是‘沙漠风暴’的话,那么现在的新计划连一阵清风都算不上……”
  可既便如此,新计划依然取得预期效果,最为直接的一点便是美军战机的战损率直线下降,而伊拉克地空导弹的消耗却是与日俱增,再配合大量巡航导弹对固定战略目标的精准打击,其战果还是相当可观的。
  只不过美军在执行新作战计划之后,虽然对伊拉克依然努力做出军事高压姿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压力照比第一天那种摧枯拉朽的空中风暴却是弱了许多,而这也让刚开战就被打蒙的伊拉克,稍稍喘上一口气;
  好在伊拉克只是被打蒙,并没有被打傻,在察觉美军动向转变之际,便在第一时间查找造成此等情况的原因,很快有关“猎鹰”地空导弹营的战绩陆续报到伊拉克战时大本营,这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大喜过望;
  虽说他在这之前对这套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的防空导弹系统并不怎么感冒,可这对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萨达姆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于是很是无耻把秘密命令“猎鹰”地空导弹营战前隐蔽前赴,开战之后伺机打击美军,从而扭转战局的功劳加持到自己头上,引得周围亲信一片歌功颂德;
  好在,截了别人功劳的萨达姆还算厚道,并没有亏待“猎鹰”地空导弹营,营长穆罕默德上校,直接破格晋升至中将,并将两辆奔驰轿车和一栋豪华别墅一并赠送给他;其他官兵的职务也都提升一级,赠送公寓、轿车、钞票的不一而足;
  至于“猎鹰”地空导弹营这个单位,也从伊拉克防空作战部队序列中,划入共和国卫队建制,并由总统萨达姆直接指挥,从而成为第一支入选萨达姆亲卫军的地空导弹部队,而营长穆罕默德更是无可争议的成为萨达姆座前的新一代红人……
  当然,在这一系列丰厚赏赐当中,自然不能忘了其中和核心人物卢嘉栋,于是萨达姆大笔一挥,将一笔一亿美元的瑞士银行本票送给卢嘉栋,同时增加对“猎鹰”地空导弹系统的采购数量。
  由先前的三个营,猛增到十三个营,不仅如此,萨达姆还同意加入歼…8Ⅱ的“魔改”计划,先期的三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正式转入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的海外账户,七七八八的东西加在一起,伊拉克这笔军火订单超过三十亿美元。
  只不过在当下极端复杂的形势下,这笔军火订单却犹如烫手山芋,简直就是麻烦的代名词,卢嘉栋就算有心想接,也怕日后风波不断,不过好在伊拉克方面也明白这个道理,对“猎鹰”地空导弹系统进行进行严格保密的同时,也尽可能的将矛头引向苏联,在这方面萨达姆的高调发挥了巨大作用,以至于让所有人都相信,伊拉克拥有苏联最为先进的防空系统。
  这种扯着虎皮当代王的戏码,伊拉克演起来可谓是驾轻就熟,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将苏联拉过来当靠山,从而对美国施加强大压力,对此,苏联方面既不反对,也不接受,已默认的姿态,任由伊拉克胡诌八咧。
  还是那句话,反正都是为了削弱美国,一点子虚乌有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伊拉克这个虎皮也不是白扯的,毕竟想要掩人耳目,就必须让整个中伊军火交易经过一道苏联手续,想要办成这道手续,没有好处怎么能行?于是乎在卢嘉栋的提议下,布京成为三方都认可的中间人。
  对于伊拉克的这番运作,卢嘉栋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反正歼…8Ⅱ的“魔改”计划有苏联的参与;至于“猎鹰”地空导弹系统,也无非换了个苏联的马甲,反正连背黑锅的苏联都乐呵呵的表示愿意接受,他这个躲在后面吃干货的既得利益者又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毫不犹豫的便将这笔订单接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目前所要面对的还是美军强大的攻势,即便是经过作战计划调整,美军的进攻力度有所减弱,可这在卢嘉栋看来只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也就是说,一旦美军将“猎鹰”防空导弹系统彻底掌握,也就意味着真正决战时刻的到来……
  “是再拖一拖,还是要早一点呢……”
  凝望着徐徐下沉的夕阳,卢嘉栋皱着眉头,犹豫许久的心久久无法决定……


第877章 攻守转换(下)
  “怎么?还是下不了决心?”
  就在卢嘉栋凝望着鲜红的夕阳沉沉下坠之际,陆维军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后面走了过来,瞥了一眼早已被沙漠吞入一半的残阳,微微摇了摇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然早已经知道黑夜的来临,那又何必瞻前顾后?更何况……”
  说着陆维军朝着不远处的几辆涂有沙漠迷彩的载重车辆努了努嘴,旋即意味深长的问着卢嘉栋:
  “你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卢嘉栋顺着陆维军努嘴的方向抬眼看了看,借着夕阳的余辉,那里的载重车辆显得格外清晰,那是伊拉克第九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营,他们是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之命,在一个小时前与“猎鹰”地空导弹营在这处沙漠腹地汇合的;
  至于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在“猎鹰”地空导弹营的掩护下,利用“飞毛腿”导弹对沙特和以色列境内目标展开火力反击,这样的组合堪称攻防兼备,自然也成为伊拉克最为行之有效的反击手段。
  正因为如此,萨达姆总统对此次行动极为重视,接连三次向“猎鹰”地空导弹营下达命令,要求其务必做好掩护任务,直到反击作战结束,对于萨达姆的命令,包括营长穆罕默德在内的“猎鹰”地空导弹营官兵们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不管怎么说破格提拔和丰厚奖励刚刚拿到手,正是士气最旺的时候,接到萨达姆的亲自下达的作战命令,自然是嗷嗷叫着要把作战任务完成,以便攫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毕竟他们有这样的能力,更有这样的实力。
  因为正是他们“猎鹰”地空导弹营的存在,才打的美军丢盔弃甲,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坚信在“猎鹰”地空导弹营撑起的安全伞下,对此次反击作战的成功率有着十足的底气。
  对于这一点,卢嘉栋其实跟伊拉克官兵们的看法是一样的,单凭“猎鹰”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来说,掩护一到两支地对地导弹部队实施反击并不困难,只是当下的问题早已不是表面想象那么简单……
  “你不会真的担心罗振江他们在沙特摔跟头吧?”
  见到卢嘉栋半天不说话,陆维军又开口问了一句,言语之间好似颇多忧虑,但脸上那一抹轻松的笑,哪还有半分的担心?卢嘉栋心里到底有什么顾虑,陆维军其实是最清楚的,伊拉克利用“飞毛腿”实施反击。
  作为受攻击的沙特,必然要展开防空拦截,到那时刚刚列装沙特的“猎鹰”防空导弹系统自然无法置身事外,必定会作为拦截“飞毛腿”的主力之一参与其中,而凭着“猎鹰”防空导弹系统优异的性能。
  拦截“飞毛腿”的成功率自然不会弱,一旦打出名声,这款性能优异的防空系统绝对会进入美军的视野,届时对其一番深入研究,反手便会对伊拉克“猎鹰”地空导弹营展开强力围剿,到那时这个战功赫赫的地空导弹营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
  对于这一点,陆维军这个旁观着看得很清楚,心中虽不免有些可惜,但也觉得此事也是大势所趋,毕竟美国与伊拉克国力相差太过悬殊,虽然有“猎鹰”地空导弹营支撑一二,可终究是独木难支;
  就拿过去18个小时的战况来说,即便“猎鹰”地空导弹营在南部给予美军迎头痛击,然而在大势上并没有施加太多的影响,南路的美军航空兵进攻受阻,还有北面、西面和东面,整个17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极其惨重的轰炸,就是个不争的示例。
  “猎鹰”地空导弹营战斗力确实是强,防空游击战也运用的灵活多变,“围点打援”更是让美军心惊胆战,可这些说到底也只不过是在局部的,战术性的小范围起到一定作用,真正在全局和战略上,所起的作用并不大;
  哪怕是美军因此改变了作战计划,像是怕了“猎鹰”地空导弹营,但究其本质也不过是美军释放的烟雾弹,一方面能够安抚国内躁动的反战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伊拉克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从最近五个小时的战况就很好的说明这一点,美军的空袭攻势减弱,让伊拉克大受鼓舞,几支立功心切的地空导弹部队也想效仿“猎鹰”地空导弹营,打几个漂亮伏击,结果被美军信号加强的BQM…74无人靶机引诱雷达开机,旋即便遭到紧随其后的“野鼬鼠”电子战攻击编队毁灭性打击,不到五个小时,十几个煞费苦心保存下来的伊拉克地空导弹部队,就这么被打掉了。
  难道说美军用于轰炸的战机数量较少,就意味着美军空袭减弱了吗?没有,他们一点儿也没有减弱,而是变得更精准、更狡猾、也更犀利,在那些机动能力差,容易遭到直接攻击的作战飞机和支援飞机退出战场后,机动灵活的美国航空兵能够更加从容的对伊拉克潜藏的地空导弹部队进行打击;
  这从几个小时以来“猎鹰”地空导弹营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就能看得出来,要不是“猎鹰”防空导系统的信号处理能力强;要不是对目标判读细致;要不是展开收起迅速,估计在“猎鹰”地空导弹营早就被一路猛追的美军打成飞灰……
  更何况当下的“猎鹰”地空导弹营的情况也不乐观,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作战弹药基数下降严重,特别是黎明前的几次伏击作战,虽然打下两架“鹞”式和一架“狂风”,但大多数是美军释放的BQM…74无人靶机,如此一来让本就弹药并不充足的“猎鹰”地空导弹营更是雪上加霜。
  除此之外,机械磨损也相当厉害,天亮之前就有几台车出现抛锚现象,好在备件充足可以快速维修,然而这种自带的备件就算再充足又能支撑几何?伊拉克可不是个工业国,本身的军工产业几乎为零,现如今所有的外来通道又全部被美军切断,仅有的弹药和备件真可谓是打一发少一发,用一个没一个,这样的情况下根本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也正因为如此,在陆维军看来,“猎鹰”地空导弹营的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放手一搏,来一个轰轰烈烈的谢幕,在沙特拦截“飞毛腿”,在伊拉克与美军火拼,如果想要国内重视东北重型工业集团研制的新式防空系统,光凭这两样已经够了,如果想要拓展海外军火销路,这两战也足以鼎定乾坤,可没成想卢嘉栋还是犹豫不决,难道这位聪明绝顶的军工天才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吗?陆维军不相信……
  陆维军想的没错,这其中的门道卢嘉栋的确看得通透,甚至在一开始他就没想着用一支毫无后援的“猎鹰”地空导弹营来做什么扭转乾坤的惊人之举,之所以留下来跟着“猎鹰”地空导弹营一起吃着沙土,闻着硝烟,无非就是为了在如此高强度的海湾战争当中,看看“猎鹰”防空导弹系统能否对抗这些未来二十年内的主战兵器,自身的不足又在哪里,所承受的极限又是怎样……
  要知道很多东西都不是实验室、测试场,乃至演习场中能够看得到,拿得到,只有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己方存在的不足和具备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卢嘉栋打心底里是希望“猎鹰”地空导弹营能够坚持久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让“猎鹰”防空导系统相关数据更加完善,为日后打造中国自己的国土防空和舰队区域防空系统积累宝贵的技术基础,只不过现在……
  “萨达姆实在是沉不住气!”
  过了许久,卢嘉栋终于叹了口气,心中想起那句在后世极为流行的感叹句,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萨达姆要是收一收好大喜功的性格,将反击时间向后拖一拖,卢嘉栋有信心能再撑72到100小时。
  然而这一切却被萨达姆的一道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命令打乱,而这有可能错过诸如E…3,EC…130,F…15以及最为重要的F…117,要知道这可都是卢嘉栋事先规划好的打击目标,现如今看起来有一半都无法实现,想想很有些遗憾……
  不过话又说回来,卢嘉栋终究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战争本来就是变化比计划快上数倍的博弈游戏,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学会适应,反正作为军火商和技术人员的他,早已收获颇丰,至于胜败又与他何干?想战,那就便来战吧,于是当残阳最后一缕光晕即将被大漠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