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军工霸主-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万山厂的职工们,自从卢嘉栋来到万山厂,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整个万山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厂子通过不断研发新式武器装备使得厂子的效益节节攀升,作为厂里的职工们,待遇更是一天比一天好,除此之外卢嘉栋还开办职工讲堂、青年培训班,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
  正因为如此,万山厂的职工们对卢嘉栋可谓是万分敬仰,当得知这位卢嘉栋生病住院,这些厂职工怎能坐得住,除了一些当班生产没办法过来的人外,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二天早上自发的搭乘汽车来到医院看望卢嘉栋,就算没来的也托人送去自己的祝福。
  而医院方面见此终于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不简单,可还没等医院方面反应过味儿时,得知卢嘉栋生病住院消息的三林市领导和当地驻军领导也纷纷驱车前来医院看望,这下让医院不再淡定了,能让三林当地党政军领导亲自看望的人,已经不能用简不简单来形容了。
  而恰在这时所谓卢厂长、卢总师、一等功获得者的名头也传进医院领导的耳中,这下三林市医院的领导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专家组,开辟特护病房,对卢嘉栋的所谓“病情”更是进行会诊,至于各项的检查更是必不可少,而这也让卢嘉栋感到很意外,怎么医院方面变得如此客气的同时,还给自己上了这么多项目,难道自己的小感冒也被医院当成大病治了?
  卢嘉栋虽然明知是感冒,却被做了一次全身体检,而检查的结果也很明确,就是普通的风寒感冒,得知这个结果后无论是万山厂的干部职工,还是各部门的领导无不松了口气,也由此来看望卢嘉栋的人陆陆续续散去,只留下陈子玥在医院照看卢嘉栋。
  “好吧,那是大感冒行了吧?”听了陈子玥的话,卢嘉栋不由得露出灿烂的笑容,陈子玥见此也没立即回答,而是把一片剥好的柚子递给卢嘉栋。
  “就听你的,得的是大感冒,快吃吧,医生说吃柚子对身体好!”
  卢嘉栋笑着将柚子接过去,刚吃了一口便点着头称赞道:“恩,不错,这柚子可真甜!”
  “那当然!”陈子玥说着,又剥了一片递给卢嘉栋:“这可是林慧专门为你从老乡那儿买过来的!”
  听了陈子玥的话,卢嘉栋不由得惊奇地问道:“林慧来了?我怎么没看到?”
  “看你的人太多,再加上嘉浩餐馆太忙,所以她向我问了情况后,得知嘉栋哥你没事后,便把东西塞给我就走了!”陈子玥,一边说着,一边将柚子皮收拾起来,而卢嘉栋则微微的点了点头:
  “恩,也是,罗胖子在店里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嘉栋哥,你怎么忘了?”卢嘉栋话音刚落,陈子玥的小脸便闪出一丝疑惑:“你不是让胖子哥去羊城了吗?”
  还没等陈子玥把话说完,卢嘉栋这才想起来,罗胖子确实去了羊城,因为在一个星期前卢嘉栋向罗胖子建议可以去羊城倒点儿货拿到三林卖,罗胖子听了觉得很不错,当即便收拾东西准备去羊城,而卢嘉栋也为此帮他购买了前往羊城的火车票,当时这张火车票还是他亲自送到罗胖子手里的,想到这里卢嘉栋不由得摇了摇头:
  “看我这记性,竟然把这事儿都忘了……”
  还没等卢嘉栋说完,就听到病房门外传来的敲门声,陈子玥见此赶紧起身,将门打开见到来人陈子玥不由得打了声招呼:
  “爸,杨伯伯,乔主任,你们……”不过说着说着,陈子玥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因为无论是陈震还是杨立民、乔俊峰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可还没等她把话说完,陈震便开口说道:
  “小玥你先出去下,我们有事要和嘉栋商量!”
  “可是嘉栋哥他……”
  “放心吧小玥,我都好的差不多了,商量点事而已,不碍事的!”听了卢嘉栋的话,陈子玥不由得担心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看面色严峻的陈震,不由得抿着嘴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出了房门,当陈子玥走出房门的那一刻,卢嘉栋便看着愁容不展的陈震,眉头不由得皱了两下:
  “陈厂长,省厅的会难不成真是……”
  没等卢嘉栋把话说完,陈震便无奈的点了点头:“没错,就跟小卢你之前预计的一样,这次咱们军工系统的寒冬真的来了……”


第142章 凛冬已至
  卢嘉栋听了陈震的话,便全然明白,省国防科工厅召开的这次全省军工系统大会十分突然,桂溪省内各军工厂都是临时接到的紧急通知,而且还注明各厂厂长必须到场,桂溪省内各军工厂的领导们都是历经风雨的老狐狸,接到这个紧急通知当然知道这次会议非比寻常,既然不同以往自然会引起各厂对这次会议内容的种种猜测!
  万山厂也不例外,当接到这个紧急通知后也做了各种推测,有的人觉得可能是重大装备研发项目,有的人觉得也许是重大人事变动,更有极少数阴谋论者认为应该是整人的大批斗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过在众多推测中有一种观点却很独到,那就是卢嘉栋所提出的军工系统改革论,而其中心思想就是军工系统将面临着重大调整,武器装备的生产研发和制造将会被削减,这对整个军工系统来说无异于进入一场风寒凛冽的严冬。
  其实卢嘉栋得出的这个结论并不是无根无凭,作为一名“穿越者”卢嘉栋很清楚,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确定,中国的国防军费被大幅压缩,而一句“军队要忍耐”则确立了军队建设让位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纵然这其中蕴涵着国富促进民强,民强才能国强的深刻政治哲学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政策促使军队大批武器装备订单被压缩,很多在研或预研的武器装备被迫下马,各军工厂的生产任务则是一减再减,生产线开工率更是一落千丈,那种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而省国防科工厅在中越战争刚刚结束,战线基本稳定而国家未来十余年的大致发展政策基本确立的情况下召开这次紧急会议,其用意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要进行军工系统的改革,不过卢嘉栋这种观点却没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
  他们的反驳也很有力,那就是边疆战争还在持续,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谁有这胆量削减武器装备生产任务,就算军工系统答应,军队那帮从尸山血海走过来的老将军们也不可能答应,再说从特殊时期结束以来每年都嚷嚷削减生产计划,减少武器装备研发数量,可是又有哪一次动真格的了?
  只要这种风声一起,研究所的所长和制造厂的厂长就会携手跑到国防科工委闹上一闹,后面军队的高级干部再为他们撑撑腰,这个武器装备项目就会继续生存下去,西南某厂的歼9就是如此,每年都传出下马,但每年都安然无恙活的好好的,就在今年年初还有传言这款在研飞机会下马,可是经过空军多方协调,不也保留下来了嘛。
  这样的高端装备如此,普通的武器装备也是一样,远的不说,就说这万山厂,每年接到的生产任务削减通知没个两三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军工厂,可每次接到通知后厂长都会跑到省厅转一圈儿,结果回来没多久就会有紧急补充生产的通知下来。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的这种观点并没得到人们的重视,就连对卢嘉栋一向信赖有加的陈震、高兴华等万山厂领导层也觉得卢嘉栋这个观点有些杞人忧天了,不止是领导层,就算是和卢嘉栋共进退的杨立民也对卢嘉栋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而他的话也代表了广大军工人的共同的想法:
  “军工系统可是共和国的长子,国家的基石,怎么可能被削减!”
  当然万山厂里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卢嘉栋的观点,比如刘亮、陈子豪和青年培训班的一部分学员就很支持卢嘉栋,只不过这些人在厂里的毕竟是少数,再加上只是出于对卢嘉栋的盲目崇拜,所以这种支持的声音并不大。
  而卢嘉栋对这种情况并没感到很意外,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是一名穿越者,对面即将到来的改革大潮很多人还没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自己这种几乎是颠覆性的观点确实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但不管怎样,自己既然怀着军工梦,强军梦重生到这个时代,即使无法改变这样的历史潮流,那也要用自己小小的蝴蝶翅膀不停的扇动着,就算改变不了整个军工系统改革的大局,但至少还可以为万山厂添几件“御寒的棉衣”!
  正是抱定这个想法,卢嘉栋在数次厂领导班子会和厂务会上极力反对那种厂子规模扩大,没必要保留劳动服务公司的观点,对劳动服务公司的保留几乎达到了执拗的态度,就在最近一次厂务会上,卢嘉栋不惜跟反对的人发了脾气,拍了桌子,总算把劳动服务公司保下来,不仅如此,卢嘉栋还积极为劳动服务公司进行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工艺不失时机的进行技术升级。
  卢嘉栋的这些做法在之前根本无人理解,可是今天坐在病床旁的陈震却面露感激的看着病床上的卢嘉栋,语气也变得极为亲切:
  “之前见你极力保留劳动服务公司,大家都以为是你对那儿有感情,现在看来你要求保留那里确实是下了一步好棋,至少也给咱们厂留下一个退路!”
  “厂长说得没错!”陈震话音刚落,坐在他傍边的乔俊峰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下半年咱们厂的生产任务被削减了三分之一,明年很可能被削减一半,有劳动服务公司在,咱们还能利用成熟的民品生产线弥补下缺口,要不然……”说着说着,乔俊峰便发出一声无奈的叹息。
  “削减这么多!”听了乔俊峰的话,卢嘉栋不免有些惊讶,虽然他知道生产任务有可能被削减,但也没想到会一次性杯砍掉这么多,虽然现在的生产配额是按照新建大厂的规模分配的,但削减一半的话,就算是没扩建之前的小厂,也仅仅是正常开工,满负荷运转也是达不到的,而对于一个大厂来说这点生产量连维持生产线的量都无法达到。
  见到卢嘉栋的神情,厂长陈震也是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咱们厂作为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的重点项目,三线军工搬迁的试点,生产任务留的还算比较多,跟咱们同样规模的红星厂、桂南厂下半年的计划就削减了三分之二,明年还要在此基础上削减三分之一,听了这个消息,咱们的老厂长郑永波当时就气晕过去!”
  “小卢,你这次就是生病没去上,如果去了你就知道了,当省厅把这个消息宣读后,省内所有军工厂的厂长当时就炸锅了!”乔俊峰刚开始还有点儿精神,可是没过多久,语气也变得落寞下来:
  “如果要是以前,这样闹一闹还算有用,可是这次却不同以往,省厅的态度异常强硬,任谁说情都全部驳回,有几个厂长气不过当场就拍了桌子,骂起娘,省厅的办法也很绝,立马把这几个厂的厂长给撤职,这样一搞,没人敢再闹!”
  乔俊峰说着不由得看了一眼床上的卢嘉栋:“小卢,你是没看到,会议结束后,走出会场时那种悲切的景象,哪个军工厂的厂领导不是风风雨雨过来的人,可是走出会场外没有不流眼泪的,无法向厂里老少爷们儿交代的话,更是不绝于耳!”
  “生产任务削减还好说,最可恨的是他们还把在研项目全部砍光!”乔俊峰话音刚落,坐在另一边的杨立民更是一脸的气不过,杨立民平时为人温文尔雅,待人接物虽然有点冷漠但从未见过他动过气,可是这次却不一样,他的眼神中透着难以抑制的怒意,僵硬的面颊也激动得不断跳动,而说话的语气更是火气十足:
  “咱们厂新研制的项目里只保留了根据78式改进的半自动狙击步枪这一个型号,其他的重型自动榴弹发射器、新式通用机枪、新式单兵火箭筒全部被砍掉,除此之外,连咱们最新研制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也没能幸免,在生产完现有的100支后就停止生产,你说……你说……”
  “老杨,你就别激动了!”看着激动得说不出来话的杨立民,坐在他对面的陈震不由得温言劝导:
  “别说是咱们这些轻武器,就是海军急需的舰艇、空军力保的飞机不也是该砍的砍,该下马的下马嘛,这次开会你不也去听了,空军项目就保留歼8一个新项目,剩下的都是现有改进项目,其他全部下马,就是那个三起三落的歼9也是未能幸免!在会上你也听到了,咱们要服从大局!”
  “我明白国家的意思,也懂得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更有力的支持军工系统的发展!”杨立民听了陈震的话,不由得点了点头,但随即脸上再次闪出激动得神色:“可是军工发展是需要周期和人才的,尤其是航空工业,如果把项目砍掉,钱是剩下来了,可同样也会造成技术的停滞和人才的断档,如果现在不保留一些研究项目,如果有一天想起来再去研制,那就真是比登天还难!”
  说着,杨立民不禁把头转向了卢嘉栋,声音也变得很是急切:“小卢,你说我的观点对不对!”
  卢嘉栋听了杨立民的话,不由得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而身边的陈震和乔俊峰也都脸色黯然,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凛冽的寒冬已经到来了!


第143章 寓军于民
  听了杨立民的话,卢嘉栋不由得点了点头,可是还没等卢嘉栋开口说话,坐在杨立民对面的乔俊峰便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杨立民,而杨立民见此也不禁上下打量了两下乔俊峰,诧异地问道:
  “老乔,我老脸上又没长花,你这么看我干吗?”
  “我不是看你,而是奇怪!”乔俊峰说着,但他那疑惑而又怪异的眼神并没有为此而改变半分:
  “我是奇怪,老杨怎么一谈到军工发展,装备发展就往飞机上靠!”说着,乔俊峰再次审视了下面前的杨立民:
  “老杨!你以前不会是搞飞机的吧?”
  “怎……怎么……怎么可能!那么大的东西我见都没见过几次,怎么会搞那东西!”听了乔俊峰的话,杨立民先是一愣,但紧接着便反应过来,虽然杨立民掩饰得很快,可那苍白而僵硬的面庞以及那一瞬间的紧张还是尽收卢嘉栋的眼底,因此当杨立民话音刚落,卢嘉栋便朝乔俊峰笑了笑:
  “老杨只是拿航空工业做个比喻,其实咱们兵器工业也是一样,技术不跟进、人才没储备,到后面也是一样困难,别说是这个行业那个行业了,就是咱们厂的车工、钳工,让他们个把星期不摸机械设备,那手也是生得很,如果咱们生产线开工不足,科研人才断档不说,就连这些长久以来培养的熟练工人也会逐渐丧失掉,这样一来咱们厂子今后的发展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恩,嘉栋说得没错!”卢嘉栋话音刚落,乔俊峰便点了点头,其实乔俊峰质疑杨立民只是一时兴起罢了,说完之后也就算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所以咱们当务之急就是如何维持咱们现有的生产,最起码不能让咱们这些积攒多年的熟练工人手生了!”
  “老乔说得不无道理!”既然乔俊峰没有追问,杨立民也恢复了之前的神色,不过他还是感激的看了卢嘉栋一眼,但即便如此,听了乔俊峰的话,他还是怎么想怎么说:“可咱们现在面临生产任务削减,开工不足已然成为必然,再加上新式研发项目被砍,咱们有什么办法来维持现有生产量呢?”
  “这个……”听了杨立民的话,乔俊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而坐在他旁边的厂长陈震则沉思片刻后,然后抬起头来看着病床上的卢嘉栋:
  “小卢,你有什么意见说来听听!”
  见陈震问起,卢嘉栋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眉头紧锁的想了一会儿,见卢嘉栋半天不说话,急性子的乔俊峰便坐不住了,面色焦急的对着卢嘉栋说道:
  “嘉栋,咱们厂就你点子最多,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咱这儿也没什么外人,没啥好顾忌的!”
  “老乔说的没错,小卢,咱们都是为了厂子的发展,想到什么你就大胆的说!”乔俊峰话音刚落,一旁的陈震也不禁拍着椅子鼓励道,而坐在他对面的杨立民也推了推眼眶上的黑色眼镜向卢嘉栋鼓励的点了点头。
  陈震、乔俊峰还有杨立民之所以这样劝着卢嘉栋,是因为在他们心里卢嘉栋在万山厂除了技术全面,能力超群外,还一直以思想大胆,敢作敢为著称,枪挂榴弹发射的报批申请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当他们看到卢嘉栋沉默不语,都以为他想到了什么大胆的想法或是有禁忌的解决方式,因此才这样鼓励卢嘉栋说出来。
  其实卢嘉栋确实有一套解决方案,而这套方案更是酝酿已久,之所以要思考一下,不是说卢嘉栋害怕或是有所顾忌,而是他在想用什么语言和方式说出来才能让面前的三位接受,正因为如此,他才要沉思片刻,直到面前的三人都有些急不可耐时,卢嘉栋才淡淡的点了点头:
  “我这里确实有两个办法!”卢嘉栋一开口,面前的三人眼睛不由得同时一亮,而卢嘉栋的话却没有因此停下,而是举起右手的食指继续说道:
  “第一个就是改造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
  “改造劳动服务公司?”听了卢嘉栋的话,乔俊峰便疑惑的看着他:“劳动服务公司目前只能部分弥补咱们因产能不足而导致的亏空,就算改造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我所说的改造并不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小修小补,而是将咱们劳动服务公司借此机会索性扩大!”
  “索性扩大?”卢嘉栋话音刚落,乔俊峰不由得一愣,而坐在他旁边的厂长陈震则听出一点端倪,于是赶紧肯定的点了点头:
  “继续说下去!”
  听了陈震的话后,卢嘉栋的脸上不由得露出淡淡的笑容,然后扫了下眼前的三人便继续说道:
  “咱们现有的军工车间是归国防科工委和总参装备部双向管理,日常监督管理是归属省国防科工厅,机构如此繁杂,这让军工车间想要稍稍转个弯都被盯得死死的,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咱们的厂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自主权。
  但咱们的劳动服务公司则不同,他是咱们厂的三产,设立它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咱们厂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正因为如此它并不在军工车间的管理范畴之内,而是所生产的产品也都是轴承之类的民品。
  虽说也由三林市工业局进行统购统销,可咱们都知道民用产品可比军品的可选空间大得多,至少咱们在最初生产的方向可以自己去定,而且民品更看重的是效益,只要生产的产品好卖,效益高、为地方带来更多的利润,地方工业局就会全力支持!”
  听了卢嘉栋的话陈震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兴奋:“你的意思是说,直接将劳动服务公司扩大,让它不仅仅作为军工亏空的一个补充,更是扩大成为一个跟咱们军工车间相等,甚至超过军工车间的主营业务车间?”
  不止是陈震,乔俊峰和杨立民也是眼前一亮,其实无论是陈震、乔俊峰还是杨立民,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只不过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束缚住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一直以来觉得劳动服务公司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三产,或是军工车间产值亏空的有益补充,但经过卢嘉栋的提点,几个人便立刻醒悟过来。
  只不过这样的醒悟只停留了片刻,便被陈震的一句话泼了冷水:“嘉栋的想法好是好,可是就算咱们劳动服务公司今后的效益好,将咱们军工车间的亏空彻底弥补,或略有超出,可是仅仅生产轴承这样小物件儿的话,咱们军工车间的熟练工人们还是会荒废自己手中的技能!”
  “所以咱们要寓军于民!”没等陈震说完,卢嘉栋便脱口而出!
  “寓军于民?”
  “没错!”看着面带诧异的三人,卢嘉栋脸上不由得淡然一笑:“要知道国外先进国家的军工厂都采用这种模式,比如说美国的波音公司,在为美军生产军用飞机的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客机;再比方说通用汽车公司,除了生产美军的坦克外,还有大量的民用车辆再生产;再有德州仪器美军最大的芯片提供商,同样也是最大的民用芯片制造商。
  而说到咱们万山厂,最重要的产品就是枪械,所以劳动服务公司也应该生产那些能应用枪械生产技术的民用产品,我为此也想了一下,觉得摩托车最为合适,无论活塞的镗孔、车体的整体冲压、部件的热处理以及必要部件的镀铬等,都与咱们的枪械生产十分接近,不过介于现在实际情况,摩托车咱们可以先预研,在这之前可以用自行车试试水!
  至于生产线改造也很简便,再说咱们以前军工车间淘汰的机械设备也可以就此利用上,这样也不占用军工车间资源,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维持生产线的同时,还不至于让咱们这些熟练工人就此荒废!”
  “哎呀,小卢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卢嘉栋话音刚落,坐在他旁边的乔俊峰不由得拍了下大腿,整个人都兴奋的叫起来:
  “这样一来,咱们厂既保住了生产线,又不至于让熟练工人荒废,而且自行车还是紧俏产品,所以还有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