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收藏家-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得刚来的时候,这里的马路同样热闹,不过当时马路上跑的多是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小汔车还是一个稀罕物,开着四个轮子都是身份的象征,随着经济的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汔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原来能让赵风骄傲的桑塔纳小车,也成了大路上不起眼的车型,现在马路上走的,多是德系或欧美系列的小汔车。

    作为南省的省会、国际化的大都市,花城越繁华,在这座充满着的挑战的城市里,不知设有多少挑战,也不知蕴藏着多少机遇。

    赵风一边感叹一边把车开上绕城高,围着花城转。

    刚上绕城的高不久,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看一下来电显示,是郝威打来的。

    赵风打开蓝牙耳机,一边开车一边说:“二哥,怎么有时间找我?”

    和郝蕾结婚后,赵风就不再叫威哥,而是跟着郝蕾叫二哥,要知郝威可是大忙人,不是吃饭时间找他都不易,难得他主动打电话来找赵风。

    郝威径直说道:“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周星星的香港演员?”

    “认识啊,号称新一代的喜剧之王,是一个很有天赋的演员,二哥,你怎么提起他?”赵风有些好奇地问。

    怎能不认识,赵风可以说是看他的电影长大,那种无厘头的风格,常让人看得捧腹大笑,就是现在不时也在网上重温一下,是赵风比较喜欢的艺人之一。

    “没什么,一会准备跟他吃个饭,看看你有没有兴趣。”

    “地点在哪里?”

    “渔港新村。”

    “我现在马上去。”

    反正有空,看看儿时最喜欢的演员也不错,挂了电话,赵风二话不说就把车驶向最近的高出口。

    半个小时后,赵风的车缓缓停在渔港新村的专用停车场,下车还没有锁好车门,郝威开着他的牧马人吱的一声,停在赵风的旁边。

    还真是巧。

    和赵风无欲无求的低调生活方式不同,郝威很讲求生活品质,买豪车像买玩具车,偏爱一些大马力的汔车,牧马人是他的新宠。

    郝威跳下车,看了赵风那辆有些破旧的桑塔纳,皱着眉头说:“阿风,马靠鞍人靠衣装,你也该换辆车了,要不你到我车库挑一辆?”

    “没办法,我这个人喜欢怀旧,准备换了,谢二哥的好意。”赵风笑呵呵地说。

    赵风并不是喜欢占不便宜的人,再说现在换车对赵风来说没点半点压力。

    两人一边聊,一边往里面走。

    赵风还奇怪,郝威怎么和周星星搭上,途中经郝威解释这才明白,原来周星星和原来签约的电影公司闹翻,主要是利润分配有了冲突,一个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而另一个认为对方不值那么多,于是约满后就不再合作,好聚不好好散,周星星原来签约的公司在香港很有江湖地位,不再合作后开始各种封杀,周星星在大6拍一部戏,这是他独自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不过拍摄过程中碰到一些困难,于是就通过朋友找上郝威。

    没有资源的人,想方设法寻找资源,像郝威这种握有大量资源的人,每个月都有很多人主动上门寻找和他合作,也就是每个月都有很多的机会送到郝威面前,只要他的目光准确、出手迅,赚钱只是抬抬手的问题。

    经济市场化越达,资源越集中,有资源的人赚钱更容易,而没有资源的人更难出头。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有钱人就是什么也不做,在银行存一大笔钱光是利息也比普通人辛辛苦苦打工赚得多。

    说到这里,郝威开口道:“阿风,你也知我对这方面不感兴趣,不过是朋友介绍,多少要给个面子,我知你在这方面有经验,就让你来陪我,算是帮我把把关,别让人把我带到的沟里去。

    赵风投资过卡梅隆的电影,也和美国的电影公司有过合作,郝威第一时间就找到他。

    “明白了,威哥,我一定好好替你把关。”赵风马上表态。

    走到门口,大堂经理看到郝威和赵风来了,马上殷勤地跑过来替两人开门:“威哥,风哥。”

    “客人到了没有?”郝威径直问道。

    “到了大约二十分钟,就在聚贤号房,我让人给他安排了茶点。”

    郝威点点头,也不多说,带着赵风径直向前走去。

    聚贤房里,一个梳着小分头的年轻人,不时看着门口的方向,坐下短短的二十分钟内,不知看了多少次表,摆在的他前面的,是上等的铁观音,还有渔港新村自制的精致点心,可这些不能引起他半分兴趣。

    他的心根本就不在这里。

    坐在他身边的女助手有些不满地说:“星哥,这个郝总的架子真大,到现在还没来,不就是一个爆户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年轻人就是香港知名喜剧明星周星星,听到助手的话马上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说:“ka11y;小点声,这次是我们有求于人,让人听到不好。”

    看了一下手表,周星星自我安慰地说:“郝总不是来晚,是我们来早了,ka11y,说话注意一点,这位郝总不是的普通人,他是花城玉石协会的会长,名下还有房产公司和酒楼,生意做得很大,最重要是他的人脉很广,黑白两道的人都卖他面子,就是柳先也跟他称兄道弟,一会说话有点分寸,不然怎么死都不知道。”

    在香港已经得罪一个娱乐圈的大哥大,被迫转战内地,要是在内地也得罪人,那就是自断门路。

    这年头,有实力的人多的是,关键还需要舞台和资源,特别是娱乐圈,人才辈出,不知多少人盼着上位,不保持一定量的爆光率或出作品,很快就被观众淡忘。

    要是不能拉到投资,自己自立门户拍的第一部片,很有可能面临夭折的命运。

    在公司时,什么都有人打理,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可是一旦自立门户,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需要找场地、找演员,安全问题、食宿问题、档期问题等等,什么都要管,政府方面的各种立项、检查需要应付,地方势力的刁难也要一一化解,最艰难的是,前签约公司放言封杀,以前积累下的人脉大多废了,要么不敢接,要么接价格也比别人高很多,一来二去,预算有就严重不足。

    找不到新的投资人出资,第一次试水就得扑街(失败的意思)。

    这次会面,是托了很多关系才得到的机会,周星星暗暗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就在周星星在思绪万千时,门“咣当”的一声打开,有两个人笑着走了进来。

    “郝总你好,这位是。。。哦,赵总你好。”看到来人,周星星马上站起来,主动走上前去握手。

    来之前,看过郝威的资料,一眼就认出走在前面的是这次争取的对象郝威,第二个感到有些眼熟,记忆力很好的周星星很快就想起这个人是赵风。

    一名出色饰匠,曾多次上报,最重要的是,有报纸还说他和香港大富翁柳双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周星星记得很清楚。

    赵风没想到周星星还认识自己,闻言友善地伸手和他重重地握了一下:“没想到在这里碰到周先生,真是荣幸。”

    “哪里,是我的荣幸才对,没想到在这里看到顶尖的饰大师。”周星星客气地说。

    郝威的态度一般般,说不上冷淡,也和热情拉不上边,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求他办事的人太多,他已习惯这种态度,反倒是这位赵风热情很多,笑得也真诚。

    电影明星在普通人眼里高高在上,但是在成功人士的眼中,不过是戏子罢了,周星星可不敢拿平时对待记者和粉丝的态度对这两人。

    “阿风是我的妹夫,自己人,周先生,请坐。”郝威淡淡地说。

    “好的,好的。”

 433 布 局

    互相介绍了一下,然后一一坐下,周星星抢先拿起茶壶,亲自给赵风和郝威倒茶。

    出门在外不容易啊,看到周星星那毕恭毕敬的样子还有郝威一脸冷淡的面孔,赵风感到自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自己很少有求人的时候,有事找郝威帮忙,一个电话就行。

    坐下后,客套了几句,周星星硬着头发说:“郝总,知道你贵人事忙,我这次来是。。。。”

    话还没说完就被郝威打断:“不急,不急,来者都是客,你们这么远来到,肯定饿了,来到我的地头,什么也别说,吃好喝好,我们再慢慢聊。”

    这是郝威的作风,不管成还是不成,先吃饭再说,就是谈不拢,也不至得罪人,尽到地主之谊,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kally闻言,马上给郝威添满茶水,娇笑地说:“郝总真是太客气了,那我们恭敬不如从命。”

    主导权在郝威哪里,自然是郝威说了算。

    饭菜早就安排好的,郝威吩咐一声,很快就有服务员送了上来,还不错,有鱼有虾有蟹,还有一支不错的进口红酒,少说也要几千块。

    席中周星星和kally不断引话题来活跃气氛,赵风发现周星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会说一些娱乐圈的秘辛,例如哪个女明星出名前被谁包养,哪个做过整容手术,哪个喜欢集邮等等,引起郝威和赵风兴趣后,又会不着痕迹说哪个部电影票房好,投资人赚了多少钱等等。

    在说话间暗示投资电影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郝威给他的处女作投资。

    郝威非常精明,很快明白周星星的用意,不过他并没有戳破,有时还附和几句,倒是赵风兴致不错,借机问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八卦问题。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吃得差不多了,郝威这才开口道:“周先生,我就是一个粗人,喜欢直来直往,咱们开门见山吧,不知你这次登门拜访,不知所为何事?”

    终于说到正题,周星星马上说:“郝总,是这样的,我最近拍了一部电影叫武林足球,是我最擅长的喜剧片,现在已经拍了三分之二,主要是说一群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投身足球,让华夏足球在世界扬威的故事,可是经费有些不足,预算也超了,看看郝总有没有机会投资一下。”

    郝威一直很平静地听着,没说好,也没说不好,闻言只是淡淡地说:“嗯,继续说。”

    事情说清楚了,周星星自然郝威话里的意思:要想投资,那你得给他分析风险和回报。

    在资本市场,没有活雷锋,投资人最看重的就是回报。

    “这部电话,由我和大陆新生代人气女星小燕子还有香港新出道的女神芝芝主演,以我多年的人气积累还有两位人气女星的票房号召力,票房肯定大卖,回报率我们预测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周星星一脸自信地说。

    “资金缺口是多少?”

    周星星给kally打了个眼色,kally会意,马上开口道:“大约在1300万。”

    看到郝威沉默不语,周星星马上改口说:“如果节省一点,其实1000万也可以。”

    郝威有些不解地说:“总投资是多少?我记得你们拍一部影片,全部的预算也就几百万,怎么还差那么多的?”

    “是这样的,郝总”周星星马上解释道:“现在市场不比以前,演员的酬劳比以前涨了不少,而这部武林足球也加入很多电脑特技,所以预算提升了不少,作为导演和主角,我只拿一元港币的基本报酬,其余部分,在扣除一切成本再按比例分成。”

    怕郝威误会自己拿走大部分制作经费作演出戏,损公肥私,周星星主动提出1元酬劳的方案。

    片子不赚钱,他也不提报酬的事。

    这里看出他拍电影的决心,当然,也让人看到他对自己的影片很有信心。

    现在拿得少,意味着当影片大卖后拿得多,算是风险投资。

    周星星说得很有诚意了,可是郝威思索了一会,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周先生,我看到了你的诚意,但是恕我直言,我还是不看好。”

    “啊,郝总,为什么?”kally有些不解地问道。

    自家boss的人气,那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电影,其它方面很少参与,形象健康,也保持神秘感,没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不少影迷对他的期待很高,故事的卖点不错,拍得也很用心,所要求的预算从1300万减到1000万,也承诺赢利前不拿下酬劳,可以说态度放得很低,这样还拒绝?

    郝威敲着桌子说:“两位都是爽快的人,那我就照直说了,第一是题材有点怪,华夏的足球不行,你们就拍武林足球,会不会让足球部门的人以为是在抹黑或讽刺,说不定引起抵制,有一定的风险;第二就是环境,现在电影的黄金阶段已过,现在很多大片都是赔本,没有敢打包说自己的电影稳赚;第三嘛,周先生你跟前签约公司的关系不太好,江湖上传言要封杀你,到时上演的影线不知有多少,钱我有,但是风险太大,至于你说的三成回报,说实话我看不上,我随便投资一个地产项目,回报是你承诺的几倍,还可以控制风险。”

    隔行如隔山,郝威深明白这个道理。

    钱,郝威根本不缺,但这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人们对外面的世界越发了解,现在欧美大片大行其道,大制作、炫人的特效、宏大的故事架构,让华夏的影迷大呼过瘾,而港台多是停留在小成本制作,粗制滥造、五毛钱的特效,几十人就号称武林大会,二三十人号称千军万军等等,简直不忍直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郝威对这些还真看不上眼。

    周星星还是第一次独自担纲,演员做得好不代表导演也做得好。

    说到这里,郝威突然补充道:“周先,估计你也清楚,我名下有不少酒楼,如果你拍食神系列的电影,我可以考虑投资。”

    郝威很喜欢食神这部电影,如果拍这种题材,旗下的食肆可以趁机植入,就是不赚钱,起码也有宣传效应,弄什么武林足球,根本就沾不到边。

    “暂时还没这个计划,如果有,一定能知郝总”周星星有些消沉地站起来,勉强地笑了笑:“郝总,谢谢你的款待,我还有事,就先不打扰了。”

    话说到这份上,再谈下去也没有必要,还是再想其它办法。

    kally的脸色有点差,跟着站起来说:“打扰了,两位。”

    就当周星星和助手kally以为又是白走一趟时,一直很少出声地的赵风突然说道:“周先生,稍等。”

    “赵总有什么指教?”周星星心情不是很好,不过还是勉强露出笑容。

    在他想来,估计赵风是想拿签名或合照一类。

    刚才谈得还愉快,再说别人用大餐招待,总不能吃完就翻脸吧,刚刚郝威说拍食神系列有兴趣投资,谁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拍这个系列?

    赵风二世为人,哪里听不出周星星并没有多少热情,不过还是呵呵一笑,语出惊人地说:“我二哥不看好,怎么周先生不问问我的意见?”

    周星星眼前一亮,连忙问道:“赵总,你的意思是,你有兴趣投资?”

    由于激动,周星星说话都有些变样了。

    “不是投资。。。”赵风看到周星星目光中的神采在退减,语出惊人地说:“我准备送一千万给你花。”

    什么?送?

    不光周星星、kally怀疑自己听错,就是一旁的郝威眼睛都瞪大了。

    周星星有些迟疑地说:“赵总,你不是开玩笑吧?”

    在二十世纪初,物价还很坚挺,一千万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像周星星拍电影,虽说也有几百万的身价,但这笔钱要交税的,高收入意味着高税收,差不多要交一半给政府,经纪人要抽佣,助理、团队要发薪,到手里的一半也不到,平白无故,谁会送一千万给别人花?

    就算赵风是自己的影迷,也不会这么慷慨吧?

    郝威有些吃惊地看着赵风,本想劝说几句,不过他看到赵风一脸自信的样子,很快就闭口不语。

    他对赵风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赵风摇摇头说:“我不是开玩笑,不过也不是白送,而是有一定的条件。”

    不是白送的就好,有条件就是有得商量,周星星马上说:“赵总,什么条件你说,除了签艺人约,其它的都好说。”

    从前东家出来,就是不想再成为别人的摇钱树,开创自己的事业,不再受别人摆布,要是再签艺人约的话,周星星宁愿再想其它办法。

    万不得己,还可以卖掉自己的房产,当然,最好是不要。

    拿别人的钱去冒险,就算赚不到,起码也不赔,这是周星星的如意算盘,穷苦人家出身的他,对自己的血汗钱特别看重,或者说,他喜欢金钱带给他的安全感。

    赵风淡然一笑,然后一脸正色地说:“开门见山吧,我想在你这部电影植入,这笔钱是费。”

    kally内心有点激动,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提醒:“赵总,就是植入,也不用这么多。”

    “当然不止一部,而是除了这部外,未来有周先生参与,无论是主演或是其他工作,反正电影上有你名字的作品,都需要在电影里替我植入。”

    周星星有些感动地说:“感谢赵总的雪中送炭,这是我拍的第一部影片,不知受不受欢迎,老实,也不知以后还拍不拍电影,你这笔钱。。。。。”

    赵风语出惊人地说:“没事,要是你只拍一部,就当这部的费是一千万,如果你拍五部,相当于一部的费是二百万,你拍得越多,我就越划算,无论如何,绝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你退一分钱,怎么样,接不接受?”

    周星星吃惊地看着赵风,犹豫了一下,最后一脸郑重地说:“接受,没有理由不接受,难得赵总这么看得起。”

 434 这点肉你也看得上?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赵风很明白这个道理。

    周星星已经在演员的行业证明自己,虽说以前也挂名当过导演,但在其他人眼中,他还是导演行业的一个菜鸟,还是一只备受打压的菜鸟,可是其他人不包括赵风。

    没人比二世为人的赵风更清楚周星星的票房号召力还有影响力。

    只是区区一千万,就可以绑定华语电影票房最有号召力的人,绝对物超所值,以后别说一千万,就是一个亿估计人家也不会看上眼。

    周星星被赵风的慷慨震惊了,没有半点犹豫,马上感激地说:“赵总,很感谢你的信任,不瞒你说,我很需要这笔钱,真不知怎么感激你,就接你说的办,我愿意签下合同,白纸黑字有法律效力,也让赵总的付出有保障。”

    一千万差不多是绑定了自己,但是赵风要求得太少,只要有个情节或镜头就行,其它行业可能有点难植入,但是首饰方面太好植入了,人物出场总得有些点缀,首饰是首选,要是懒一点,就是情节设计都懒得弄,直接让人戴上就可以上镜。

    还可以节省制作道具的钱呢。

    没有半点压力,再说今天不知明天的事,自己有可能会红,但是“扑街”的机会同样存在,要是没这笔钱,电影就拍不出来,不仅自己没好处,估计投资人也不会放过自己。

    对于周星星的提议,赵风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两人当场就签了投资协议,签完协议后,赵风拿了周星星的银行帐号,当着他的面一分不少打进他的帐号,可以说爽快之极。

    这让到处碰壁、对人生都快要怀疑的周星星感到莫名的温暧,一脸感激地连连感谢。

    自己这次碰上贵人了。

    等到一脸感激的周星星和他的助手kally走后,郝威开口问道:“阿风,你就这么看好这个周星星?像他现在的情况,就是二三百万就能拿下,可你张嘴就一千万,是不是对你的偶象太大方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追港台明星,不少脑残粉出现,有的为了偶像可以说不惜一切,粉丝经济开始成形,郝威也注意到这种现象。

    赵风一脸自信地说:“放心吧,二哥,时间会验证今天的决策。”

    “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啊,还是你有魄力敢扔这么多钱去做宣传,就是让我选,我也不一定拿得出这样的决心。”郝威有些感叹地说。

    赵风的身家也就一亿左右,而这一亿还包括不动产,能一下子拿出全副身家的十分之一去投资,郝威自问做不到。

    明明可以低价完成交易,也可以签完合同以分期的方式来降低风险,可赵风偏偏选择最浪费的那种:二话不说就一千万,签完合同连缓冲的时间也不要,一次性支付。

    “二哥,这仅仅是开始,你看着吧,我将会在宣传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

    钻石在短短几十年间风扉全世界,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宣传和推广,赵风也决定用这种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首饰王国。

    华夏上下五千年,好东西不知有多少,只是华夏人一向喜欢中庸之道,不喜欢张扬,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到了信息化的社会,因为选择太多了,宣传和推广变得很重要,有一句老话叫“众口烁金,积毁销骨”,意思是一次又一次的毁谤; 积累下来足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