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收藏家-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哈哈”郝威大笑几声,这才拍着赵风的肩膀说:“阿风,我说过,不和你抢生意,你放心,你现在做的,继续做下去,我不会跟你抢,也不会让别人插手,地面归我,地下归你。”
“嗯,对了,这事你熟悉,委屈点,给我做技术指导,分你一成五的红利,主要是这事要做长久,还得拉人入伙,虽说现在我可以独食,但吃独食怕做不长久,还不如分一些出去,这事我琢磨过,就是一成五,也未必比你现在赚得少,对了,以后你洗出的黄金,只收百分之五的手续费,你看怎么样?”
郝威果然是一个讲究的人,他吃了肉,没忘也让自己喝汤,他分地面地下,也兑现不和自己抢生意的承诺。
虽说赵风也想过收集平日落在地上的金银粉,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让郝威抢了先。
姜还是老的辣啊。
有一成五的分成,还得到郝威的承诺,赵风自然很满意。
“就按威哥的意思办。”赵风斩钉截铁地说。
“哈哈哈,爽快”郝威举起茶杯说:“来,这一杯是我敬你的,祝我们合作愉快。”
赵风举起茶杯,和郝威轻轻一碰:“合作愉快。”
一杯喝下,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算是互惠互利,郝威多了一个产业,赵风也多了一份红利和保障,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互补。
说起赚钱的事,二人的兴趣都很高,经过交谈才知,郝威给他一成五的份额,其实算不少了,因为就是他本人,也不过占四成,其余分润出去,用他的话来说,细水方能长流。
两人交流了一下彼此看法,主要是郝威询问赵风有关方面的操作,赵风对这洗地金这个行业很清楚,根本后世的经验,提出很多切实的的建议,郝威闻言连连叫好。
用他的话来说,赵风这个技术顾问算是请对了。
谈到后面,赵风心中一动,开口问道:“威哥,你有没有认识种植方面的行家,最好是什么研究所的。”
农场现在不亏损,但是前景并不光明,经济效益低下,赵风想对它进行升级改造,像胡大叔这些人,虽说种田经验丰富,但是他的能力仅限于种菜,很难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隔行如隔山,还得找一个靠谱的农业学家才行。
郝威有些惊讶地说:“你这是要打造你的农场?”
“威哥你也不是外人,也不瞒你,虽说作掩饰用,但也算是一个产业,要是把它搞好,不光是我得益,也许能帮助很多乡邻。”
做首饰这一行,需要天赋,村里不见得能带几个人,而种菜的门槛低,要是搞得好,就可以扩大规模,多请一些人手。
从胡大叔他们几个就可以看得出,很多人都想走出农村,走向更多机会的城市,但他们大多没有一技之长,想走也走不了,要是把农场搞好,说不定能带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行行出状元,只要种菜种得好,也有前途。
郝威放下茶杯,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高兴地说:“差点忘了。”
“威哥,是不是想起什么?”赵风眼前一亮,马上高兴地说。
“是有这么一个人,嗯,是我的同学,在省农科所里工作,就是专门研究新品种什么的,不过我这老同学有些迂腐,干了七八年,现在还是一个技术员,不过她在种植方面,绝对是一个行家,也许能帮到你。”
农科所?
赵风眼前一亮,高兴地说:“行啊,麻烦威哥介绍一下。”
要的就是技术员,只要有真材实料,就是迂腐也认了,当日秦勇那么难侍候,最后赵风都和他交了朋友,也就是秦勇的牵针引线,这才和郝威成为朋友。
“谢谢威哥。”
对于郝威的人脉圈,赵风只能说望而兴叹,三流九教都有,说到底,这是和地位的问题,像一个普通初中毕业的人,那么他的交际圈多是局限位层社会底层的人群,而一个重点大学或研究生毕业的人,他的交际圈、人脉无疑强大很 多。
前世赵风有一件记忆很深的事,那是一个有钱人,交了大笔的择校费,把他只会吃喝玩乐的儿子进重点高中,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儿子就是读重点高中也没用,而他在一次酒后吐露出真相:送儿子去,不是为了读书,而是结交朋友,就是他读不好书,可是以后他的朋友、同学读完书,出来工作成功后,他就有很多成功的同志,路也就更宽。
郝威家境好、学历高,还有一个副省长的大哥罩着,自然不是自己所能比较的。
“自己人,客气什么,嗯,我这个同学,脾气有点怪,你到时就知道,一会我给你一个地址,你去农科所找她就行了。”郝威爽快地说。
070 不靠颜值的技术员
华夏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都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国家一直很重视农业,在各地都设立很多农科所。
农科所的作用有很多,监控当地种植的情况、预防各种病虫灾害,指导、引导农民种植更优秀的品种,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支持等等,当然,也包括研究更为优秀的新品种。
郝威给赵风介绍的同学叫张楠,在省农科所当一名技术员。
省农科所就设在花城东面的沿江路,赵风一大早就上门拜访,准备找郝威口中那个脾气有点怪的技术员,到了农科所才知,张楠跑到农科所属下的农场去了。
作为农科所,自然不能光说不练,在城区设立办公地点,那是方便交流,但是种植研究用的地方,那得开设在郊区。
城里寸土尺金,哪有地给你种东植?都是转移到城郊。
别人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而这位张技术员倒好,一早就钻到农场去研究,性子还真是怪。
没办法,打听清楚了农场所在的位置,赵风又骑着三轮摩托车直奔农场。
到了农场,让守门的老伯拦着,问清来由后,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赵风,好像很奇的样子,然后笑着让赵风等着,他替赵风叫人。
这是省农科所的农场,里面种了不少珍贵的品种,没有里面的人带着,外人不能轻易进去。
等了大约十分钟,一个戴着头笠的人走出来,走到赵风跟前,随意拿下头笠,开口问道:“你就是赵风?”
这,这是什么情况,赵风不由眼前一亮:来人是一个年约三十、气质有些高冷的女人,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把小镰刀,脸上挂着汗珠,身上半旧的衣服还沾有泥土。
要脸蛋有脸蛋,要气质有气质,要身材有身材,还是那种不施粉黛的天生丽质,百分百的素颜美女,却跑到这里拿镰刀,明明可以靠颜值,她却偏靠才华,赵风开始明白郝威为什么说她“怪”了。
“我是,你是张楠技术员?”
“走吧,郝威在电话里说了。”张楠并没有和赵风寒暄,一转身,径直走了。
脾气还真怪。
郝威说这技术员叫张楠,赵风以为他是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大叔,实在没想到是一位高冷的素颜美女,吃惊不小。
就在赵风感叹时,张楠已经走远,赵风回过神,连忙小跑跟上。
一进有农科所的农场,赵风就感到进入植物园一样,各种各样的花、村还有植物,有禾苗、玉米、黄瓜、白菜、青瓜、萝卜、龙眼树、荔枝树、香蕉、波萝等等,有的认识,有的完全没见过,它们被种植在各个区域,有的种在地上,有的种在营养箱,有的种在薄膜大棚里,不少地方,都布置了自动灌溉装置,有的还插了温度计。
就像一座百宝园。
张楠在前面说道:“这里有不少是珍稀品种,眼看手勿动。”
“明白了,张姐。”赵风笑着说。
面对赵风主动拉近乎,张楠并没什么反应,走到一畦菜地前,一边整理,一边开口说:“说吧,找我干什么,要是想拿到便宜的种子或果苗,最多给你八五折,要想拿到更好的价钱,你找所长去。”
邓伟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适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优良品种在农业中的作用,不少人瞄上农科所,一有什么好的品种,想方设法拿出来作二道子。
想找张楠拿种子、果苗的人多了去,她以为赵风也是其中一员。
赵风有些为难地说:“张姐,我不是想拿什么种子果苗,嗯,我来找你,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意见?”张楠楞了一下,放下手中的镰刀,开口问道:“你想听什么意见?”
第一次见看到这样的人,张楠一下子有了兴致。
赵风把自己农场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大致是自己用自然肥料种植那近三十亩的土地,但是面临经济体薄弱、产品单一,效益差等难题,说到最后,一脸真诚地说:
“张姐,你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农场的效益呢,最好不要太复杂,因为我农场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要是太复杂,我怕他们学不来。”
“哦,那你没准备换一些高素质的员工?或者说,你是图那些人文化水平不高,可以少给一些工资?”张楠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这年头,老板为了多赚一些钱,压榨起员工可不客气,有些地方还招未成年人,那些初中没毕业的孩子,一个月拿二三百的工资,可是干活不比大人少,这是压榨童工。
赵风苦笑地说:“张姐,不瞒你说,我农场的员工,工资最低是800,没办法,不是同村就是亲戚,开这个农场,就是想帮他们一把,肯定不会在工资上克扣。”
这话还真不是吹牛,开农场,主要是掩饰洗金,那田里的产出,对赚取暴利的赵风来说,可有可无,花高价把胡大叔他们请来,还是希望能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有机会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
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没见能赚多少,主要是人多地少,而南方又多是丘陵地区,不好大规模耕种。
张楠这才抬起头,用正眼看着赵风,眼里流露出欣赏的神色。
毕业于南省农业大学张楠,不仅出自农村,对农民和土地也有一份独特的感情,很多人看不起种田,瞧不起农民,而赵风能说出这一番出自肺腑的话,让她备受感动。
“赵风,没想到你是这样想,我一开始以为你只想来这里走后门、拿好处,没想到你这么伟大,是我看错眼,得向你道歉。”
“不,不,张姐,你这是哪的话?”赵风马上说:“是我冒昧了才对。”
张楠性子有些冷淡,为人有些迂腐,但是为人并不笨,要不笨,也考不上大学、当不了省级农科所的技术员,闻言开始给赵风分析道:“你只有几十亩,地太少,也就是说,传统的种植基本可以抛弃,要种一些经济方面的作物。”
“你有大量的自然肥料,这是一个优势,而你手下,都是一些没什么技术的人,也局限了一些复杂难养的经济作物,嗯,我想想,地少、员工素质不高,还得充分利用肥料多的优势,种菜吧。”
赵风苦笑说:“张姐,我们现在就是种菜,可是效益并不高。”
不少菜,十天半个月就有收成,产出快、产量高,又能有效消耗那些洗金出来肥料,赵风一开始,就设定这个基调。
张楠不以为然地说:“你那是最原始的方式,没赔就不错了,要想有效益,还要种一些特加的品种,最好是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就像西瓜,有的一毛一斤没人要,而一些改良过基因的无子西瓜,价钱翻上十倍也供不应求。”
“那是那是,不知张姐有什么好建议?不会让我种西瓜吧?”
“花城的天气,不适宜种,就是种出也不甜,白费劲”张楠肯定地说:“种菜,然后种一些像蓝莓这种新奇、又能富含营养的作物。”
赵风马上追问道:“张姐,你说种什么菜?”
“我这农科所,种类可多了,嗯,有三个选择。”
“愿闻其详。”
张楠笑着说:“一是我给你提供一些优良的品种,虽说赚了什么大钱,但也不至于赔本,二是你投点钱,建立大棚,种一些反季菜,这样利润更高,最后一种有点冒险,就是你出钱,购买一项专利技术,这样就可以推出独一无二的新品种。”
反季菜,一直都很受欢迎,不过相对成本也高,因为要用到大棚种植技术,要想做大做强,大棚种植是少不了的。
赵风对最后一个提议很感兴趣,连忙问道:“张姐,你说购买一项专利技术,是什么专利技术?能同意吗?”
做生意的精髓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最好赚的生意,莫过于垄断,没竞争,还可以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张楠微微一笑:“别的技术还难说,不过有一个技术,肯定没问题。”
“什么技术?”
“菜心改良技术”张楠一脸自信地说:“传统的菜心,火候掌控得稍为不好,就会变老、变涩,口感的体验也不够好,如果培养一个新品种,把这些缺点都消除,变得爽、甜,富含维生素,你说市场大不大?”
说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这技术还不成熟,因为所里停了我的研究资金,所以说,如果你想要,还得出钱支持我研究才行。”
原来是这样,难怪购买这个技术没问题呢,说到底,是张楠一个被砍断的项目。
“这个新品种的菜心,靠谱吗?”
“研究进到了一半,风险是有的,不过我觉得可行性很大”为了让赵风信服,张楠耐心地解释道:“我把菜心和甜菜杂交,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进展很顺利,就是在培育母株时出了一点小问题,如果有足够的经费,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
071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这个张技术员,脾气还真是怪,在离开省农科所的农场时,赵风再次想起郝威说的这句话。
无它,经过和张楠一番交谈后,赵风被她说动,出资供她研究菜心和甜菜的杂交实验,第一笔投资就高达十万,当为回报,张楠研究成功后,会将技术独家转给赵风。
除此之外,张楠也成为农场的技术顾问,这一点也是赵风比较看重的。
幸好洗地金的利润高,来钱快,花出去也不是很心痛,如果还是打工,一个月赚个三五千的,一下子就要投去几年的积蓄,还真不敢拿这钱去赌。
现在是洗那些首饰厂多年的“积蓄,一个星期的利润大多有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这笔投资,相当于不见二天的利润,这对赵风来说不是压力。
当然,也不可能每个月都有这样的收入,洗完这一批,以后就是一年洗三到五次的频率,也收益就也会直线下降。
就像一个金矿,挖得多了,产量和蕴藏量也会下降的。
这也是赵风一直开创办企业的原因。
现在赵风有两个产业,一是洗地金,二是农场,有了张楠的加入,显得更为成熟、完备,要知道,洗地金赵风在行,但是种菜却是门外汉,胡大叔他们都是野路子出身,平日种菜也就是种来自家食用,要他们理解什么叫最大的经济效益,绝对是一问三不知。
像种菜分阶段的,例如投入多少把料,就能产出多少效率,如是要投入低于产出,也就是到了收割除时候,像有的人说养鸡一百天、养猪是半年,为什么一百天或半年就出栏,原因很简单,超过这些时间,鸡和猪那是吃得多、长得少,不符合经济效益。
经过交流,张楠还说,她有一套更先进的除臭技术,这样一来,整理出来的天然肥料摇身一变,变成受市场欢迎的有机肥,自己用不了,也可以卖给别人。
又是一条财路。
达成合作后,第二天张楠就来查看农场,着手规划改造,赵风放手让她搞,自己开始着手处理其它环节,也就是请人,赵风一口气又多请了三个人。
两个司机接手环卫所的工作,有什么事,不用赵风和胖子出马,就让他们开抽污车去处理,当然,那些含有金银的废水还是要拉回农场处理,像农场种出菜,也有请来市场专员负责售卖。
人手多了,意味着开支也大,不过赵风并不介意,洗地金有胖子,农场有胡大叔和张楠,赵风就可以做甩手掌柜,开始筹备创业自己的首饰加工厂。
刚开始,没有客户,资金也有限,只能小打小闹。
现在是改革开放,各种工业区、厂房拨地而起,现在找厂房并不难,而赵风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合的人。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一说要人,赵风第一时间想起自己那帮合作默契、手艺精湛的老部下。
也不知赵飞、杨舒、王成他们过得怎么样。
华夏有五千年璀璨的文化,饮食文化也是其中一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有人还把这些编成一个饮食三字经:
涮京城,包天津,甜上海,烫重庆,
鲜广东,麻四川,辣湖南,美云南,
酸贵州,酥西藏,奶内蒙,荤青海,
壮宁夏,醋山西,泡陕古,葱山东,
拉甘肃,炖东北,稀河南,烙河北,
罐江西,馊湖北,烤新疆,爽江苏,
浓浙江,香安徽,嫩广西,淡海南。
花城的口味以鲜为主,很多人在结束每天的工作后,选择到沿江两岸的大排档吃宵夜、喝酒聊天,倒也很多乐趣,大排档虽说没酒店酒楼高级,不过胜在用料新鲜、份量十足,像鱼粥、虾粥、螃蟹粥、黄蟮粥、猪杂粥、皮粥瘦肉粥、炒河粉、炒米粉、煎饺等等,可以说品种繁多。
邓飞最喜欢就是收工后,和杨舒一起吃个新鲜的猪杂粥,一来放松一下,二来也可以培养一下感情。
这猪杂是刚从屠宰场拿来,拉回来还热乎,新鲜,把一个鲜字做得尽善尽美,拿来熬粥那是一个鲜甜,邓飞每次都要点一小锅享用。
不过,今晚邓飞点了一大锅,因为这次吃宵夜的,不止他和杨舒。
王成、周小军、刘春雨,还有一个叫李艳的女孩子,加上邓飞、杨舒一共六个人,相约一起吃宵夜。
都是福缘的老员工,彼此关系都不错,换作以前,一边喝酒聊天,一边划拳玩盅子,有时边吃边于扑克,另提多热闹,可是今晚,一个个兴致都不高。
相反,好像比赛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叹息。
杨舒有意活跃一下话题:“王成,你工作怎么样?你进了方图首饰,待遇不错吧,有机会,给我介绍一下哦。”
王成苦笑一下,摆摆手说:“别提了,我还想你和邓飞有什么好门路,拉我一把呢。”
邓飞好奇地问:“王成,怎么回事?看你一脸愁容的,没出什么事吧?”
“辞了。”
“为啥?”
“还有啥,天天让人当贼一样看,别提多不爽了,这钱赚得窝心。王成说话间,把手里的啤酒杯重重放回桌子上。
好在这桌子是木的,要是玻璃的,估计得让他砸碎。
杨舒楞了下,转头问周小军道:“小军,你和艳姐呢?”
李艳也是苦笑地说:“我们干得也不顺,准备辞职呢。”
刘春雨自我作乐道:“你们还好,起码找到工作,不像我,出来一个多月,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在还找不到工作。”
邓飞无奈地说:“树倒弥孙散,福缘不仅倒了,就是我们的声誉也受到牵连,我很怀疑,是不是那太子把我们都弄进了黑名单?”
王成摇摇头说:“我们这些小人物,人家才懒得理,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不受人待见吗?”
李艳白了王成一眼,没好气地说:“你知道?”
“知道。”
周小军焦急地说:“那还不快说?”
“就是,最近好像干什么都不顺,王成,你知道什么赶怪说。”杨舒也在一旁催促道。
“陈家俊”王成语出惊人地说:“就是这个小杂毛,到处说我们怎么偷金养石,把我们的名声都搞臭了,花城就这么大,大塘工业区就这点地方,一传开,我们都成了过街老鼠,哪里还有人请我们?”
邓飞的脾气很直,闻言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说到这些,陈狗好意思说别人?他偷了多少金、换了多少石,特别是和那收发内应外合,不知拿了多少好处,背后中伤我们,他也配?”
“以后见到他一次就打一次。”说完邓飞不忘补充道。
“邓飞,你别打架。”杨舒吓了一跳,连忙嘱咐道。
“现在风哥和那胖子混得不错”王成有些羡慕地说:“风哥讲义气、有技术,特别是那手微钉镶技术,在花城绝对是头一号,也不知他们怎么进了编制,吃起公家饭来了,那么碰到胖子,好家伙,现在都是抽硬中华、小熊猫了。”
众人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李艳有些可惜地说:“以风哥的技术,不做首饰真是浪费人才,不过做公务员也不错,旱涝保收,揣着一个金饭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